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带着外挂闯三国-第2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对于洪灿,洪南却是一点也不清楚。

    也许,这也是作为一个父亲,失职的地方吧。

    “雪儿。”

    洪南轻唤了声。

    韩雪儿听见,颇为惊异,赶紧起身,欣喜的道:“皇上,唤臣妾有何事吗?”

    这可是一年多来,洪南头一次这么亲切的喊他的名字。

    洪南道:“去将灿儿叫过来,我有话要问他。”

    “是。”

    韩雪儿更加高兴。赶紧走向远处,带着洪灿走过来。

    走到一半时,韩雪儿叮嘱道:“灿儿,你父皇很少召见你,你要好好表现。娘听说你父皇这几日,正准备册立太子。你要把你自己的才学,展现父皇看。”

    “孩儿晓得,母亲放心。”

    “嗯。”

    来到洪南跟前,韩雪儿回到座位。

    洪灿规规矩矩的行了个君臣之礼,不卑不亢的道:“儿臣洪灿,拜见父皇,愿父皇万岁万万岁。”

    “万岁是不可能的,我能活90岁就知足了。起来吧。”

    “谢父皇。”

    洪灿起身,拱手道:“父皇能征惯战,纵横环宇,文韬武略,无人能及,开创有史以来第一大强国。在百姓们心中,您永远是万岁,万岁万万岁。”

    “哈哈哈。”

    洪南一听,朗声大笑,说道:“你这拍马屁的功夫跟谁学的啊?比起文和先生,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拍的我很舒服。”

    “父皇此言差矣。难道父皇不以为然吗?”

    “不。我很以为然。”

    洪南道:“我晋国,国富民强,说是有史以来第一大强国,绝没有吹嘘之嫌。”

    也许,这就是洪灿的高明之处,他刚才拍马屁所说的话,虽然在大吹洪南的功绩,将晋国列为有史以来的第一大强国。但这些话却是实实在在的。他没有说谎,只是将平时大臣们没有说过的话,加工一下说了出来。

    所以,明知道是拍马屁,听起来也非常的舒服。

    “过来。”

    拉着洪灿,洪南道:“我听文和说,你的才学出众,连文贤阁的大师们,都佩服不已,有这事吗?”

    洪灿道:“父皇尽可考教儿臣。”

    “呵呵你小子,也不知道谦虚。”洪南道:“好吧,我给你出一个对子,你要是能对的上来,我就承认你才学出众。”

    说起对对子,洪灿一脸的不屑。

    早在他九岁那年,就已经没有过对手了,不过是文字机巧而已,在他看来,纯属小孩子的玩意。

    “父皇请说,儿臣愿意一试。”

    “好。”

    洪南想了想,道:“我的上联是:烟锁池塘柳。”

    烟锁池塘柳?

    洪灿眉目一皱,仔细想了起来。

    旁边,韩雪儿看着着急了。平时她见过洪灿对对子,从来都是张口就来,可今日面对洪南,却吞吞吐吐,想这么久。

    “灿儿,快对啊。”韩雪儿提醒了声。

    洪灿还想着

    洪南没有打断他,心里却在暗笑:“这是千古绝对,多少名人都对不出,你要是能对出来,那才有鬼了。”

    没错,这首对子,是从没有过工整的答案的!

    “父皇,此联貌似平易,实乃绝对,儿臣无能为力。”

    “就这么放弃了?”

    洪灿道:“此联的每一个字,都有五行作为偏旁,将晨时的烟雾,朦胧中的柳树,巧比喻为铁锁。其意境之深远,实在很难找到相对应的诗词。”

    洪南点了点头,道:“不着急,你晚几天再答复我也可以。”

    “是。”

    洪南眼珠一转动,笑着道:“我这里还有一联,你不妨再试试?”

    “请父皇出联。”

    洪灿脸上没有表情,但心里却已经乐开了花,他相信,像刚才那样的绝对,不可能再出现了。只要不是刚才那样的对联,他都能随口对上来。

    洪南笑了笑,开口道:“我的上联是: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

    又是一个绝对!

    洪灿面露苦涩,当即回道:“禀父皇,儿臣对不出来。”

    “呵呵不会吧,这么快就放弃了?你不妨多想想。”

    洪灿道:“父皇此联,有声有色,因势象形,将那鸡爪犬印,巧比为梅花竹叶,更让人想起雪泥洪爪,叹人生苦短。儿臣真的对不出来。”

    “对不出来,就回去好好想,等你什么时候能对出来了,就前来找我,我送你一份礼物。”

    “是。”

    洪南摆手道:“你退下吧,到你母亲那去。”

    “儿臣告退。”

    洪灿十分的郁闷,转身走向韩雪儿。

    “灿儿,你怎么回事啊,怎么没对出来呢?”

    “我。”

    洪灿道:“父皇出的对子,实在太难了,我想没有人能对的出来,只怕连父皇自己,也没有答案。”

    (本章完)
………………………………

第639章 封洪灿为鲁王

    这话说的,倒一点不假。洪南虽然出了上联,但却没有下联。什么是绝对?对不出来的才叫绝对。

    当然,如果是不工整的下联,洪南还是能说出几个的。毕竟像这种对子,古往今来不知道有多少人对过。

    “算了,你自己好好想想,争取给对出来,不能在这上面示弱,你明白吗?”

    “儿臣明白。”

    洪灿和洪战,是一文一武。洪战的武艺,那是无人能及的,经过这些年的战斗,更是战功赫赫。在武艺方面,洪战已经得到了验证。

    而洪灿呢,最依仗的就是才学,若是在才学方面,还落入了下风,那凭什么去争抢太子之位?

    这场生日宴,看起来很简单,但洪南却真正看出了洪灿的不凡。虽然两幅对子都没有对上来,但洪南心里清楚,那种对子很难对得出,洪灿能一听就觉得自己对不出,并且放弃,已经很不容易。

    吃过生日蛋糕和酒席,宴会结束。

    第二天正午,洪灿来到御书房。

    书房中,洪南正在与贾诩、李儒、孙简、陈宫,商量解散各地郡县士兵的事。

    “陛下,二皇子来了。”

    “让他进来。”

    众人退到一边。

    洪灿来到御书房,两眼一瞧,竟屋内有这么多的人。

    当然,这些人都是认识的,倒也不至于紧张。

    他行礼道:“儿臣拜见父皇。”

    “灿儿,你到御书房来,是有何事?”

    洪灿道:“回父皇,您之前出的两幅对联,儿臣已经对出来了。”

    “哦?你说来听听。”

    洪南有些意外。

    洪灿还未开口,贾诩便问道:“陛下,是什么对联啊?”

    洪南看向洪灿,说道:“灿儿,把那两幅上联,说给文和先生听听,请他指教。”

    “是。”

    洪灿道:“父皇的第一个上联是:烟锁池塘柳。第二个上联: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请文和先生、文优先生,及几位大人指教。”

    洪南在旁煽风点火的道:“几位大人,你们可都是饱学之士,可不能丢人啊。你们刚才也听见了,灿儿说,他已经对出了下联。”

    贾诩想了想,眉头紧皱。

    他后悔了,刚才没事问什么问啊,让洪灿直接把下联说出来不就得了,非得自找麻烦。

    “怎么样,有答案了吗?”

    陈宫首先道:“请恕臣愚钝,实在对不出。”

    “呵呵公台先生倒干脆。你们呢?”洪南继续问道。

    “臣愚钝,也答不出来。”

    “答不出来。”

    李儒和孙简,也相继说道。

    最后只剩下贾诩了。

    贾诩很不甘心啊,他作为晋国军机处首领,又是官员中的翘楚,领军人物,竟连连两个对子也对不出来。更要命的是,洪灿能对出来啊。

    “文和。怎么样了?想好了吗?”

    “唉,臣无能为力,也对不出。”

    贾诩终道。

    虽然丢人,但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

    洪南笑着道:“不要觉得丢人,这两幅上联,实乃绝对,鲜有人能对出。厄当然,灿儿声称自己对出了,咱们不妨听听。”

    其实洪南非常的意外,才一晚上的功夫,洪灿就将名传千古的绝对给破解了?是随随便便对的?还是真正的对上了?

    洪南拭目以待。

    所有人皆看向洪灿。

    洪灿道:“第一副上联:烟锁池塘柳。儿臣的下联是:烛钞海地椰。”

    说到这,洪灿停了下来。

    洪南看向贾诩等人,问道:“都说说,灿儿对的怎么样?”

    贾诩道:“二皇子的下联,非常的绝妙。”

    “哦?绝妙吗?”

    “是的。”

    “细说说。”

    贾诩道:“烟锁池塘柳,烛钞海地椰。烟、烛都是名词。锁为动词,钞与抄同音通假,且抄为动词。池塘柳对海地椰,柳与椰字形相近。所以,烛钞海地椰为佳对。至于意境嘛,就更为绝妙了。陛下请想,为什么烟暮笼罩着池塘四周的垂柳?这在二皇子的下联中就说出来了,是因为在周边沿海陆地有村民在祭拜祖宗,祈求神明保佑。所以点香烛、燃冥钞散发出浓郁的香味,缭绕的烟雾弥漫着附近的椰林和池塘四周的垂柳。”

    “嗯,有那么点意思。”洪南笑着道:“不错。上联一看,是描写的景色,可下联一出来,却在描述着一件事。让人很是回味啊。”

    “但是,还算很工整。上联是一副绝美的图画,让人心情愉悦,遐想连连。可这下联一出来,虽说能勉强对上,但总感觉整体拉低了档次。意境也截然不相同了。”

    “是。父皇指教的是,儿臣受教。”洪灿出了一背的冷汗,他没想到洪南研究的这么仔细,连上联和下联的意境,都要拿出来比对。

    洪南道:“不过也算很不容易了。咱们这几位先生不也没对出来吗,你能对出来,说明你比他们厉害。”

    “儿臣不敢。”

    洪南问道:“还有一副呢?也一起说了吧。”

    洪灿平复了一下自己的心情,道:“下一副的上联是:鸡犬过霜桥,一路梅花竹叶。儿臣对出的下联是:燕莺穿绣幕,半窗玉剪金梭。”

    “嗯,这下联还行。”洪南微笑着道:“灿儿啊,看来你昨晚没少下功夫吧?”

    “父皇出的题,儿臣不敢怠慢。”

    洪灿恭敬的道。

    孙简道:“二皇子刻苦好学,是我晋国之福啊。”

    “以二皇子的才学,若是参加科考,一定稳拿状元!”陈宫也道。

    “你们啊,都快把他捧上天了。”洪南看着洪灿,道:“灿儿,有才学是好事,但切记不可骄傲。”

    “是,儿臣谨记。”

    洪南道:“昨日我说过,你若是能对出下联,我便送你一件礼物,如今你对出来了,我也兑现自己的诺言。”

    说话间,洪南从旁边的抽屉里,拿出一封圣旨,交给洪灿。

    洪灿拿在手里,心情激动。

    洪南道:“打开来看看。”

    洪灿慢慢的打开,随后眉头紧皱,说道:“父皇,您要将儿臣贬出长安?”

    洪南道:“不是贬斥,是封赏。你成天脑子里在想什么呢?好好看看圣旨,封你为鲁王,赐青州之地,这在诸皇子之中,谁能有此殊荣啊?连大皇子洪战,不也没被封王吗?”

    (本章完)
………………………………

第640章 晋之方针(1)

    洪灿沉默

    洪南想了想,道:“还有,按照规矩,你被封王,你的母亲雪妃,将要留在宫中。但我特别恩旨,让她跟你一起去青州。你以后要好好的孝顺她。”

    “她进宫后,也没享什么福,希望跟你去青州后,能过几天好日子。”

    洪灿泪眼朦脓的问道:“父皇,您真要将儿臣贬去青州吗?”

    “跟你说多少遍了,不是贬斥,是封赏。怎么,你不想要这封赏吗?”

    “不。儿臣要。儿臣遵旨!”洪灿犹豫了下后,还是答应了下来。因为他心里清楚,洪南赐封他为鲁王,就是在表明心迹,以后这晋国的江山,不可能交给他了。

    既如此,为何不现在就博取一个鲁王?至少以后还是个亲王。

    而若是不接受这个封赏,也跟太子之位无缘。不接受的后果,就是受到猜忌,两头都不讨好。

    “儿臣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先行告退。”

    “去吧。”

    洪灿拿着圣旨,离开了御书房。

    待洪灿走后,贾诩轻笑着道:“对雪妃娘娘来说,怕不是什么好消息吧。”

    李儒道:“岂止不是好消息,简直就是坏消息。她一直想让二皇子当太子,只可惜,事与愿违啊。”

    “嘀咕什么呢?”洪南问道。

    贾诩道:“我们在说,二皇子还没成婚呢,就这样派去青州,合适吗?按照规矩,应该是先成婚,再封王,再派往地方。”

    洪南道:“事急从权嘛,哪还顾得了那么多。这些规矩,还不都是你们定的。”

    “是。”

    洪南道:“太子的人选,我已决定好,就是洪战。洪战虽然才学不高,但为人忠厚老实,性格豪爽,与军中将领们,也是关系极好。这就为他日后统帅晋国,打下了基础。若是将江山交给别人,我还真不放心。至于洪贤,年龄还小,等他长大了,可以封为亲王,辅助洪战。”

    “这就是我的意思,你们觉得如何?”

    “陛下既已决意,我等不便多说。”

    “什么不便多说,你们前几天不还有不同意见吗,有意见就提,咱们晋国言路自由,还是很民主的嘛。”

    贾诩翻着白眼,心道,这也叫民主啊,本来有个洪灿可以参与竞争下太子,结果被贬斥到青州了,剩下的就洪战和洪贤,洪贤还小,除了洪战,谁能有资格承继太子。

    “回陛下,我等都支持大皇子。”

    “真的支持?”

    “真的。”

    洪南笑了笑,道:“好,那明日早朝,我即派人宣读圣旨,如果有人反对。”

    贾诩道:“那我等一定驳斥他!”

    “对,驳斥他。”陈宫、李儒、孙简,也开口应道。

    洪南道:“有你们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说点国家大事吧,之前我们讲到,解散地方军,但真到了要解散时,问题却是有很多。地方官兵来源于以前的正规军,他们都曾立下过汗马功劳,将他们下放到地方,断送了前途,已经很不仁义了,如今又要将他们解散,多少有些过河彩桥之嫌,他们心里也会有怨气。所以,我们要想个办法,彻底的解决此事。”

    “文优,你作为吏部尚书,你先说。”

    洪南坐下。

    李儒拱手道:“臣以为,当暂缓解散地方军。派他们协助当地官府,修筑工事、水泥路等。”

    “不妥不妥这所谓的地方军,可不是一个小数啊,其中也包括很多的正规军,比如北方三大州,徐庶手上的几十万兵马,难道这几十万人,都要派去修路?未免太滑稽了吧?”贾诩道。

    孙简道:“说的是啊,这么多的人,一般的地方怎么安排的下去。”

    陈宫道:“如果养着,耗损的也太多了。虽说我们有些粮草,但也没必要这样挥霍。”

    洪南无语的道:“你们说的这些,我都知道难道你们就不能说点有真知灼见的话吗,给想个好点的计策。”

    贾诩道:“不管怎么说,咱们既定的方阵不能变。既然十六个新军组建了,那除了驻守地方的兵马,多余的都应该解散。我建议,先将预备留下的兵马,派往地方驻守,把准备要解散的兵马,全部送去各郡守府衙待命,等统计完具体的数字后,再做打算。可以根据他们的功劳,给予相应的补偿。也算仁至义尽了。”

    “嗯,可以先照此办理。”

    洪南道:“我估算了下,除去留下的精锐地方驻军,需要解散的士兵数量,应该在一百三十万左右。这其中包括上一场战争中,俘虏的袁军、曹军的士兵,还有各地屯田的士兵。”

    “连屯田的士兵也要解散吗?”李儒诧异的问道。自陈宫到新军任职后,一直是他掌管户部,如果要解散屯田士兵的话,他的工作将变的尤为困难。

    “当然。”

    李儒道:“可是陛下,我们每年大军所需消耗的粮草,多数来源于各地屯田所得,如果不屯田了,那咱们这上百万的军队,用什么养啊?”

    洪南道:“这是我接下来要跟你们说的事。”

    “我准备将各郡县的官田,拿出一部分来,免费的分给各地的百姓,具体的说,是分发给那些即将要被遣散的士兵,他们回家后没有土地,此时我们免费发放土地,正好解决了他们的生计问题。”

    “第二,各郡县还是要留下少量的官田,这些官田的主要作用,是用以扶持最贫穷的百姓。比如街上有乞丐、家中糟了难的、或者吃不上饭的,都可以去官府申请,种植官田,按每天干活多少,给予饭食、银两。”

    “第三,今后我们晋国,要逐渐转向商业化,各地应该建立起工厂,制造衣服、农具、水泥、食品等等。制造好了这些,批发到地方上去售卖,或者向外出售。你们想想,我们晋国有十个大州,如果每个州都建两个大型工厂,那就是二十个厂,至少需要数万的工人。这就又解决几万士兵的生计。不过我要强调一点,工厂工人的福利,比被遣返回乡,要好很多,所以,那些将要被遣散的士兵,必须是立有功劳的,才能进入工厂。”

    “至于刚才文优先生说,我们上百万大军,粮食从哪里来。我相信这个问题应该是很简单的吧?我们大量开辟工厂,向外售卖物品,就意味着我们手里有钱,有了钱,什么买不到啊?百姓们每年多余的粮食,都可以拿到官府去卖,我们高价收取。”

    (本章完)
………………………………

第641章 晋之方针(2)

    李儒笑着道:“听陛下一说,臣茅舍顿开。”

    贾诩叹道:“真是不容易啊,从发展农业,开展银行,到转向商业。用百姓的钱,购买百姓的粮食,不但养活了百姓,也养活了军队,此等手段,可谓史上仅有。”

    洪南笑着道:“你总算开窍了。这就是替代赋税的最好办法。曹操、孙权皆以为,我晋国不收取赋税,会非常的困难,但实则一点也不困难。”

    “是啊。”

    洪南道:“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了。那约一百三十万即将要解散的士兵。可以分为两个步骤去解散。第一,统计出他们之中立过功劳的将士,分为三等,一等功的,发五十两银子,一担粮食,并且批准进入当地的工厂,等熟悉工厂的事情后,优先提升为管事之人,立过二等功的,准许进入工厂,立过三等功的,给予银两、粮食赏赐,如果工厂人数不够,则从三等功的人员中挑选,如果够了,就将三等功人员遣返回乡。凡立过功的士兵,都要发给他们荣誉证书,以后可凭着证书,到国营企业就职,国营单位优先录取。”

    “第二步,当地官府,应立即做好接收大量被遣返回乡士兵的准备,帮他们盖好房子,分发土地。同时划分出官田,如果有吃不上饭的,就全都收取种植官田,官府给予相应的工钱。”

    “如此,所有的事情都解决了,我相信被遣返回乡的士兵们,心里不会再有什么怨气。如果还不满意,再让地方官府酌情补偿。”

    待洪南说完,屋内的几个人都听傻了。

    贾诩道:“原来陛下早就有计策了啊,为什么不早说啊,还让我们绞尽脑汁。”

    洪南道:“我之前并无计策,是听了你的,才有感而出。”

    陈宫笑着道:“陛下这两个步骤,连我都听了都心动,真想去当那被遣返回乡的士兵啊。这条件、待遇,也太好了。哪像是被遣散,分明是封赏嘛。”

    “哈哈哈。”众人朗声一笑。

    洪南道:“他们为我晋国,立下过无数的汗马功劳,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我洪南不会忘了他们,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们。”

    “你们也要记住,对待这些立过功劳的将士,尤其是残疾人,一定要给予最好的照顾、帮助,咱不能做那背信弃义、过河拆桥之人。”

    “是。”

    “陛下仁德,我等无地自容。”

    解决完地方军的事,贾诩、陈宫、李儒、孙简,都相继离去。

    转眼,半个月后。

    这一日,在并州某地区,出现了一伙流寇,正在劫掠当地的百姓。

    但让人尴尬的是,流寇并没有讨到什么好,好像吃了败仗。

    时间回到一个小时前

    “快看那是什么?”哞县城门口,两个百姓交谈着,其中一个指着远处,惊讶的说道。

    “好像是乞丐。”

    “怎么有这么多的乞丐啊?”

    很多人都站住了脚,朝着远处看。只见有不少于五百人的队伍,杵着拐棍,有些拿着刀枪,向这里走来。当然,刀枪是藏着的。

    “杀啊!”

    “杀啊!”

    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