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包三黑-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包拯上次请梁国去县衙议事,梁国知道是为了给饥民捐款的事,他既看不起包拯这个小知县,又不想出钱,所以没有出面。他想包拯为了钱肯定要亲自来拜访自己,没想到包拯像是把他忘了一样,既不来拜访,也没有再理梁国。这让梁国很不爽,这次他借着纳妾的机会将包拯请来,想要找机会好好的削一削包拯的面子。

    包拯并没太在意梁国的态度,对于有几个臭钱,自认为有靠山,觉得自己不可一世的土财主包拯虽然瞧不起,但也没有必要生这小人的气。

    梁国家宅的院子里张灯结彩,显得十分热闹,最引人注目的是道路两边摆放的好几只大木箱,木箱的盖打开着,显露出了里边装的满满的铜钱,包拯还没想明白梁国这是要干什么,就听宾客中有人说道:“梁大官人真是财大气粗啊,这铜钱都要拿出来晒,防止发霉,这么多铜钱,要是用来雇人倒屎尿,可以雇多少人啊。”梁国摆出这个阵势一方面是要显示自己的财力,同时也为了贬损包拯几句,他看透了包拯现在最缺的就是钱,他就是要让包拯知道有钱和没钱的区别。

    “要说有钱,我哪里比的过包知县,包知县这几日天天忙着向山谷中运泥炭,你看包大人连脸都黑了,想必赚了不少钱。”梁国故意将话题引到包拯身上。

    “赚多少钱无所谓,主要看赚来的钱用在什么地方,脸黑也没什么,总比眼看饥民受苦却一个铜钱也不肯出心比人黑强的多。”包拯一看还有这么简单粗暴炫富的,而且还将自己牵连进来了,嘴上一点儿也没有示弱。
………………………………

第九十三章 比宝

    梁国本来想借酒宴之际调侃包拯几句,可没想到这位知县大人说话一点儿也不客气,直接将梁国划入了黑心一类。包拯的话噎的梁国说不出话来,这知县还进士出身呢,怎么一点儿读书人的的斯文劲都没有啊。

    “包大人里边请。”梁国张了几次嘴最后只说出了这一句话。

    在梁国的院子中做了精心的布置,梁国不但将自己的钱抬了出来,还将积攒多年的各种宝物都搬了出来,摆在架子上供大家观赏。他主要是让包拯这个乡下土财主出身的小官长长见识。

    包拯却不为所动,径直走到了屋子之内。屋内的桌椅已经摆好,酒菜都上了桌。包拯被让到了首席落座,众人这才纷纷入席。

    坐下来的众人利用聚集在一起的机会互相交流着,更多的是说道一些场面上的话夸奖着梁国。

    中心意思就是梁大官人在天长县城外有良田千顷,城中有数家店铺,每日里的收入可算是日进斗金。平常过的也都是挥金如土的日子,这次娶的小妾是专门从扬州买来的,这小妾不但容貌秀美,而且自小经过精心的培养,歌舞琴棋无一不通,光身价就值好几百贯,更别说为办这场婚事的其他花费了。

    也有坐的离包拯比较近的想要讨好这位新任知县,没话找话的问道:“包大人可曾成亲。”

    到了大宋还要被别人虐单身的事,包拯很是生气,没说话用眼睛狠狠的瞪了那个不会聊天的家伙。那个人吓了一跳,不敢再说什么了。

    “开席,来人将我的玻璃碗拿上来。”见大家说的差不多了,梁国大声的宣布着。

    然后转过身来向包拯解释道:“我前些日子得到了一个玻璃碗,这碗是从遥远的大食经过千辛万苦才运到了大宋,我对此碗爱不释手,每日里只有用他吃饭才会感到香甜。”

    梁国的家仆小心翼翼的捧上了一个精美的雕花红木盒子,盒子被放到了梁国身前的桌子上。梁国轻轻打开盒子,从里边拿出了一只蓝色的玻璃碗。

    梁国的一举一动始终吸引着在座的所有人的注意力,当玻璃碗从盒子中被拿出来时立即引起了一片惊叹。

    在包拯看来梁国拿出的只不过是一保蓝色的玻璃碗,根本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在超市中这样的碗也就值几块钱。所以他对梁国将此事搞的如此的郑重其事很是不解。

    在座的其他人可却不同了,在大宋朝做工精美的玻璃制品是要比同样大小的玉石珍贵的,特别是大食等地出产的玻璃制品更加昂贵,而且由于路途遥远,玻璃制品很容易损坏,所以完好无损的象碗这么大的玻璃制品显得更加珍贵了。

    梁国将玻璃碗放在桌子上,他当然不是为了拿这个确实吃饭,他就是为了在众人面前炫耀一番,听着众人的赞叹他心中很是痛快,但还不满足。

    梁国对包拯说道:“包大人以前见过玻璃器物吗?”这可是**裸的挑衅了。

    “玻璃啊,我喜欢。”包拯明白了梁国这是在向他炫耀呢。

    梁国听了包拯的话心想,你喜欢,你喜欢也买不起。只是碍于面子才没有说出口。

    包拯看着梁国满脸得意的神情很是不爽,于是说道:“我也同大官人一样,饮食要用专门的器物,古语说美食美器,用这些廉价的器物吃饭让人怎么能下咽。”

    梁国一听这包拯还真狂,梁家办酒席所用的也都是一些很精美的瓷器了,却被包拯说成廉价的器物。不过梁国并不急,有玻璃碗在此,包拯怎么贬低也都是空口说大话。

    梁国没想到包拯的话还没有完,只见他继续说道:“我自己带了饮酒器具,请梁大官人不要见怪。”

    在座的人都像看怪物一样看着包拯,他们还是每一次看见到别人家赴宴说别人的器具廉价,而且还自己带家伙的。并且梁大官人的玻璃碗摆在那里,知县大人再拿出什么来也挣不回面子。

    包拯不管其他人怎么想,伸手从怀中掏出一把酒壶来,将酒壶放在桌上,大声对梁家的仆人说道:“给我倒满酒。”

    客人们一看,包拯还真带了东西来了。等大家仔细看包拯放在那里的酒壶时一个个的不由都怔了。大家都在想这宴会怎么变成了比宝大赛了,因为包拯放在那里的是一把玻璃制成的酒壶。

    今天是梁国请的客,提前有准备不足为奇,可这位包大人一伸手就能从怀中掏出一把珍贵的玻璃酒壶来,这也太神奇了。而且包拯拿出来的酒壶明显的要比梁大官人的玻璃好的多。包拯拿出来的酒壶,通体洁白,几乎就是透明的,放在那里显得晶莹剔透,光彩照人,酒壶的线条流畅造型优美,这可是难得的玻璃中的珍品啊。在座的都是富豪,还是都有一些见识的。

    梁国这下子真是目瞪口呆了,他离包拯最近,看的也最清楚。包拯拿出来的确实是一把实实在在的玻璃酒壶,这造不得假,梁国感觉自己的玻璃碗与酒壶一比立即显得暗淡无光了。要不是在今天这个场合,梁国想办法也得将这只酒壶弄到手。

    最让梁国想不通的是包拯没事将一个这么精美珍贵的酒壶揣在怀里到处走干什么。难道真的是为了随时用它喝酒,包拯就阔气到了这种程度?这也太奢侈了吧。

    包拯的手又伸入了自己怀中,众人的神经又被调动了起来,都在想包拯还要掏什么东西出来。

    包拯没有让大家失望,他又从怀中掏出了两只与酒壶同样质地的玻璃杯,一手拿一只举到眼前对比着。

    大家一看心想这包大人的好东西还真不少,不但有酒壶还有酒杯,这杯子同酒壶一样精美华丽,看起来都价格不菲。

    这时听包拯在那里自言自语道:“好东西只有稀少了才珍贵,两个一模一样的东西就没意思了,还是这只比较完美一点儿。”包拯说完将右手中的杯子放在了桌子上,左手随手一挥将另外一只杯子扔在了地上,杯子在青砖的地面上立时摔的粉碎。

    在场的人当时都惊呆了,以他们的眼光看来,包拯手中的杯子每只都价值几千贯,包拯就那么随手一扔,几千贯钱就没了。

    还没等众人回过神来,包拯站起身说道:“多谢梁大官人的宴请,我这里敬酒三杯,本人还有公务在身,告辞了!”说完包拯将酒斟满杯子,连饮三杯,然后一手拿壶,一手拿杯走了出去。
………………………………

第九十四章 进宫

    包拯参加了天长县最大的财主梁国纳妾的喜宴,没想到梁国一个劲的在包拯面前显摆自己的富有,包拯最后终于忍不住了,拿出自己刚做成的玻璃酒壶让在坐的人都大吃了一惊,然后自己连饮了三杯酒,头也不回的自己走了。

    在座的众人对这个包大人更看不透了,为了救饥民连一文文收倒净桶的钱的办法他都想的出来,这价值千贯的玻璃杯却说摔就摔了,这也真可以算做一个奇人了。众人看着包拯的背影一时说不出话来。

    包拯甩手就走了还真不是有多大的火气,本来包拯就不愿意参加这样的应酬,正好梁国炫富不友好的态度给了他借口,既打压了梁国的气焰又离开了这没意思的喜宴。

    包拯回到县衙急忙拿来纸笔,他要给公主赵志冲写一封信。到天长县上任之后包拯根据约定曾经给赵志冲写了几封信,不过都是一些互相问好的内容。这次包拯要将自己做成的新玩意儿送给赵志冲一些,不过更多的是包拯求公主办事。

    开封城外的道观中,公主赵志冲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侍女们都远远的躲开了。这些日子侍女发现公主变了,多年来的修行全都白费了,原先那个对一切事情都表现的很淡定的公主不见了,公主时不时就会在那里一个人发呆,有时还显出不高兴的表情。侍女们都不敢在这个时候触公主的霉头,发现公主的脸色不对都躲的远远的。

    “公主,公主,来信了,来信了。”侍女秋月连蹦带跳的跑了进来。

    “都多大的人了,还没有个沉稳劲,不会好生走路。”赵志冲没好气的训斥道。

    秋月吓的赶紧停住了脚步,小心的说道:“包大人写信来了,还送来一个箱子,这次没准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呢。”

    “快给我看看。”赵志冲站起身来,几步就到了秋月的身边,将书信一把抓到了手中。秋月在那里直发愣,公主这几步路走的也不太沉稳吧?

    赵志冲展开书信满脸笑意的观看着。边看边说:“箱子在哪里,还不送进来。”

    “是。”秋月急忙跑了出去,她明白这个时候不需要沉稳。

    一会儿箱子送了进来,赵志冲也看完了包拯给他写的信,“箱子放在这里,你们出去吧,关好门。”赵志冲的目光还在信上头也不抬的说道。

    箱子并不大,被放在了桌子上,秋月和其他人退了出去,秋月的心中很是不平,公主怎么变的这么厉害,有好玩的东西连看一眼都不让看。

    房间之内赵志冲小心的从箱子内拿出包拯送来的两件玻璃制品把玩着,高兴的连嘴都合不上了。过了好一会儿赵志冲的心情才平静了一点儿。她将物品收回到箱子中,将箱子上的锁小心锁好才对门外喊到:“来人啊,我要进宫。”

    大宋皇宫之中真宗皇帝赵恒也是一脸的不快。他正一个人坐在御花园之中脸色铁青,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御花园的景色也很凄惨,虽然已是春天了,所有的植物却没有一片绿色的叶子,正好合着赵恒的心情。

    这时的赵恒甚至已经开始怀疑人生了。他对自己这些年来掌管这个帝国所做的一切失去了信心,不知自己是对是错,上天是否已经抛弃了他。这一切都是由一场灾害引起的。大中祥符九年的春天大宋闹蝗灾了。

    蝗灾最先从黄河流域暴发,随着天气变暖,大量的蝗虫孵化出来,吞食禾田,农作物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迅速的向周边扩散,连开封府也没能幸免。

    为了缓解灾情,真宗皇帝命令大臣们商量对策,派官员赶赴受灾州县,指挥抗灾工作。对受灾最严重的兖州等地,更是减免了赋税。

    同时,宋真宗命宰相王旦率领文武百官前往天坛,举行祭祀活动,以平息灾荒。为表诚意,真宗皇帝还特别下诏,十日之内,皇宫全部人员都要斋戒。

    一切赈灾活动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然而大宋官员对于求神拜佛很用心,真正努力灭蝗的却没有几个人,没过几日就有人上书汇报:“陛下的诚意已感动上天,蝗虫们纷纷飞入河中主动寻死去了,用不了多久蝗灾就会结束了。”

    真宗皇帝听了当然高兴,准备派人搞一个灭蝗成功的庆典,幸亏这时宰相王旦给拦了下来,要不然皇帝这个脸就丢大发了。

    第二天,真宗皇帝正在早朝接见大臣,一群蝗虫冲进了皇宫,犹如黑云一般,瞬间就把高大巍峨的宫殿遮盖了起来。

    蝗虫吃干净了所有植物,皇宫内的花草无一幸免,那些昔日葱郁的树林、美丽的花草,全都被蝗虫吃得一干二净,只剩下了一些光秃秃的残枝。皇宫就变成了真宗皇帝现现在看到的情景。

    真宗皇帝认为自己对上天已经很虔诚了,是真心的祈求上天保佑大宋国泰民安。可上天对自己的祈祷却毫无反应,反而是降下了大量的灾难。这些灾难甚至都动大宋的国本。

    远的不说,去年京师的一场大火变将真宗皇帝推进了深渊。

    赵宋王朝号称以火德立国,对各种火神都是很尊重的,可这些火神却一点儿也不给皇帝面子,大火先从荣王府烧起,最后连皇宫也被引燃了,大火过后皇宫烧毁大半,皇宫内收藏的大量珍贵书籍付之一炬。连真宗皇帝都哀叹:“两所积,一朝殆尽。”同时大火还烧毁了皇帝的私人仓库左藏库,左藏库里存放着宋朝开国以来太祖、太宗以及赵恒自己积攒起来的所有财富,这一把火都烧没了。

    而且最后查明这场大火的起因却十分可笑,原来是荣王府中的一个韩姓婢女偷了荣王的金银,这个傻女人怕被人发现,想一把火将荣王府烧光,那么就不会有人发现金银少了。没想到她不但烧了荣王府,连皇宫也一块烧了。

    一向仁慈的真宗皇帝这次少有的残忍了一回,那韩姓婢女被砍断手脚示众三日,才被凌迟处死。

    本来国家的财政就很困难了,这时又闹了蝗灾,不但赋税收不上来,还要花钱救灾,真宗皇帝彻底的变成了一个穷人。人一穷当然不会有好心情。

    公主赵志冲正是在这个时候进宫想要见真宗皇帝。
………………………………

第九十五章 送东西还要钱

    公主赵志冲兴高采烈的进了开封城的皇宫,没想到他却碰到了真宗皇帝赵恒最不高兴的时候。

    真宗皇帝听到娇儿到来,也没有动地方,只是说了一声:“让她到这里来吧。”

    真宗皇帝到今年虽然只有四十八岁,却在这近二十年的执政生涯中耗尽了自己的全部精力,他已经心力交瘁。真宗皇帝是一个外边柔弱却内心刚强的人,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以棉里藏针的性格不断的与外界抗争着。他有过妥协却从未认过输。他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在世人面前证明他一点儿也不比大宋前两个皇帝差。

    真宗皇帝刚一坐上皇位确实也干的不错。特别是在檀渊之盟期间他冒着风险亲临前线。与契丹人签订了和平条约,为大宋换来了和平,本来他认为这是一件巨大的功绩,没想到当敌人退走,压力消失之后,国中的文人却对真宗皇帝百般贬损,认为这是“城下之盟”,是投降。从此之后真宗皇帝心中总是怏怏不乐,总是想要证明自己作为皇帝的正当性,为自己找面子,将自己与历代明君摆在相同的位置,于是才有了什么“天书降”、“圣祖临”的荒唐事出现。

    可是真宗的一切努力都没有得到上天的眷顾,反而是大大消弱了大宋的国务,国家几乎处于了崩溃的边缘。

    “父亲。”公主赵志冲走过来,看到了真宗皇帝一付闷闷不乐的样子,也不敢说什么,只能小声的向父亲打招呼,同时行礼。

    “女儿来了。”真宗皇帝看到可爱的女儿心中好一点儿。对这个女儿他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所以赵志冲即便是大多数时间都住在道观与真宗皇帝见面不多,这也没有影响父女两人的感情。

    “我有一件宝物献给父亲。”赵志冲手中捧着一个雕花木盒,这时她将盒子打开,从中拿出了一只漂亮的玻璃花瓶。

    “很漂亮,做工也精巧。”真宗皇帝从主公手中拿过玻璃花瓶仔细的端详着。他身在皇宫,各种奇珍异宝见的多了,一眼就看出这只瓶子算是上等的宝物了。心中暗暗有了一点儿喜欢。

    “此物是你的哪个朋友赠送与你的,他们有什么事求你。”真宗皇帝知道公主赵志冲自小就不爱这些珍宝等物,从不爱聚敛钱财,所以这东西肯定不是赵志冲自己买来的。出于对人心的了解,真宗皇帝知道不会有人白送东西,一定是有人想托公主向自己要求什么事才会送上如此珍贵的礼物。不过看在公主的面子上,如果不是特别过分的事情,真宗皇帝已经准备答应了。

    “不是我的朋友送的,是天长县知县包拯送来的。”赵志冲不想让父亲误会包拯是自己的朋友,急忙解释道。

    “天长县知县包拯,他倒是很会钻营,明天我就下旨免了他的官职,永远也不让他在朝中为官。快点儿将这东西拿走。”真宗皇帝听到赵志冲的话突然大怒,站起身来对着赵志冲怒目而视。

    “父亲这是为何?”赵志冲听完真宗皇帝的话吓的不轻,不知父亲因为什么发怒,急忙开口询问。

    “包拯身为我朝官吏,不思勤政为民,努力干好政事,却醉心于钻营讨好,用这等奇珍异宝来拉拢你,骗你来作说客,还使自己往上爬,这样的人留在朝中有什么用处。”真宗皇帝的余怒未消。

    “父亲,您听我说,包拯并未说要将这东西送给您,而是让您看一下,不白送,他想将这东西卖给父亲。”赵志冲急忙解释,包拯已将所有的想法都在信中说明白了,不能因为这事冤枉了包拯。

    “给我东西还要钱,这包拯简直是胆大妄为,不懂礼数。”真宗皇帝更加生气了,感到自己皇帝的权威受到了侵犯。

    “父亲,您坐下来听我慢慢的说。”赵志冲扶着真宗皇帝坐了下来,然后继续说道:“包拯写信来说,他深知您内心被什么困扰,作为臣子心中很是不安,每次想起都夜不能寐,经过苦思冥想他才想出了为您解忧的方法。”

    “他一个小小的知县,怎么会知道是什么困扰着我,还有办法为我解忧,他的话说的也太大了吧。”真宗皇帝对包拯感到很是不屑,他知道世上有许多说大话搏出位的人,经常说一些惊人之语,却没有什么实际的本事。

    “他说您是缺钱。”赵志冲说完不安的看了看真宗皇帝。

    真宗皇帝听到这话一下子沉默了。刚才他就在为缺钱而发愁呢,难道自己穷困的样子天下人都看出来了。

    赵志冲见真宗没出声就继续说道:“包拯说身为臣子一定要为陛下解忧,所以他日夜钻研不断试验,最后终于制成了这件器物,制成后立即给您送来了。”

    “我需要的是钱粮,是老百姓能填饱肚子的东西,再好的珍宝现在也没有用处。”真宗的语气缓和了一点儿,对女儿也没有什么好隐瞒的,于是实话实说了。

    “包拯说了,如果暗示这是由皇宫中流出去的东西,必定能卖个好价钱,到时可以买很多的父亲需要的东西。而且还可以将这东西拿到与契丹人的榷场去卖,换回契丹人的牛羊,就可以解救许多我大宋的穷困百姓。”赵志冲边回想包拯信中说到的东西边向真宗皇帝解释道。

    “就凭这一件玻璃花瓶?这对我大宋的困难来说可谓是杯水车薪,包拯还是官太小,不知道国家的开销有多大。几千贯钱,根本一点儿作用也起不到。”頁宗皇帝的心情好了一些,包拯终归还是为朝庭着想的。

    “不是这一件,而是源源不断的几百件,上千件。包拯已在天长县组织起了一批工匠,按照他的办法烧制大量的玻璃器物,如今已制成了几十件,他全数都已运到了开封城中,而且件件都和这件一样精美。数量多了就不是几千贯的事了。”赵志冲乘热打铁的说道。

    “已制成了几十件?”真宗皇帝有些心动了,这样的玻璃卖一件就能卖上千贯,几十件就是几万贯铜钱,如果真如赵志冲说的今后还能不断的制造出来,能有成百上千件,那可就不是个小数目了。

    突然真宗皇帝想起了赵志冲刚才的话,于是问道:“包拯说送我东西还要钱?”
………………………………

第九十六章 养鸟

    “送我东西还要钱?”真宗皇帝想起了公主赵志冲先前的话于是开口问道。

    “是的,包拯说如果不要钱,会被一些人说成是钻营小人的。所以每件玻璃器物收五百贯钱,做为购买原料和发给工匠工钱的成本。”赵志冲复述着包拯信中的话,这话又和真宗皇帝先前的话对应上了。

    “五百贯,不算多。”真宗皇帝心里盘算着,这样的玻璃珍宝每件在京师都能卖上数千贯,包拯只收五百贯的成本还算是有良心,但他不想在话语上落下风,于是说道:“包拯为什么不直接上奏,却托你转交,这还是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