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王英明-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将军,我认为,已经没有办法了,试问大将军,当一个人下定决心要将一个他认为的敌人杀掉,并且已经抽出了刀,蓄起了势,他会否停手?”
“不会。”
赵德古回答道。
“既然如此,那我们不妨现在就开始筹划,今后究竟应该怎么办。”
盖孑钧的声音依旧是不急不缓,不过他的话却令大帐之内掀起了一股旋风,寒冷的风。
就在这时,门外士兵禀报。
“大将军,玉秀城驿卒求见,他有一封三百里加急文书要交给大将军。”
“让他进来。”
“是。请!”
帐外士兵做了一个请的动作,何二带着加急文书进入帐中,腰间的那一把长刀也随身带着。
根据律法,除王宫外,驿卒可以在任何场所携带兵器。
何二虽然不是第一次见到这位宋国的忠勇大将军,可是他依旧有些惧怕,声音微微的颤抖:“大将军,这是大王给您的加急文书,还请大王过目。”
说罢,何二恭敬的递上加急文书。
文锦孤起身接过加急文书,交给了赵德古。
“大王还有什么话要你带给本将吗?”
赵德古问何二。
“回大将军话,大王没有话让小的带给您。”
赵德古拆开红泥封,见到竹筒之中确有文书。
“本将已经收到文书,你回去吧。”
“是。”
何二恭谨的退了出去,刚出大帐,他就在心中长长地呼了一口气,感觉身体变得轻了许多。
帐内。
赵德古取出文书,目光聚焦在文书之上的字。
不待片刻,赵德古就读完了白浅夜给他的文书。
“大将军,文书上写了什么?”
盖孑钧看着赵德古。
“这上面说蔡军大军压境,要求本将出兵五万,星夜兼程赶赴文图城,以对抗蔡军。”
赵德古大致复述了一下文书上的内容。
“大将军,这火烧的可真快啊。”文锦孤说道。
“大将军,管他什么火不火的,这大王是想要将我们赵家军调到朝廷军队的眼皮子底下啊,大将军你可不能同意啊。”
沈机奇一听说要将他们调到文图城,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文锦孤看着沈机奇那个样子,轻轻说道:“沈将军说的没错,末将也认为我们不应该调走。”
赵德古脸上变得有些严肃起来,让他整个人显得很是冷峻。
盖孑钧在一旁扫视了一眼众人之后,说:“诸位,大王之所以不直接下命令,而是写了一封文书交给大将军,你们知道这是何意吗?”
“我不懂。”沈机奇摇了摇他的头,像一个拨浪鼓一样。
“还请盖先生明示。”
徐青出言。
盖孑钧思考了几息时间,随后说:“这件事定然是有人在背后给大王谋划,之所以不直接下命令给大将军,让大将军挥兵西进,是因为顾虑到大将军的想法,若是给大将军下命令,大将军如若听从,那就会将自己的身家性命置于大王的眼皮底下,若是不听从,那就会直接走入到极端地步,因为大将军不听从大王调令,就是抗命不遵,就是明摆着和朝廷作对。”
“盖先生说的没错,这个,肯定是大王背后的谋臣做的,不过,究竟是谁呢?”
赵德古指了指手中的文书。
这些人不曾想到,让他们疑惑不解的加急文书,其实是白浅夜没有多想就写就的,这位根本就没有想那么的多。
“这件事情还需要慎重考虑,诸位先回去吧。”
赵德古挥了挥手说。
“是。”
众人起身告退。
…………
义可城,一座位于城中央的府宅。
文锦孤和盖孑钧二人在其中一间屋相对而坐,桌上摆着一壶上好的大红袍,是盖孑钧花费了重金买来的。
“锦孤,今日你的发言让姐夫我刮目相看啊,真可谓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啊,哈哈。”
盖孑钧给文锦孤倒了一杯茶,哈哈笑道,不过他的相貌笑起来却有些不协调。
“姐夫谬赞小弟了,小弟也是平日里跟随姐夫学习才会有此见识,说起来小弟能有如此之发言,还要多多依赖姐夫的教导呢。”
文锦孤端起茶杯,和熙一笑。
“锦孤啊,你我二人就别互相吹捧了。”
“小弟也是如此觉得。”
二人对视一眼,哈哈大笑起来。
这文锦孤是盖孑钧的小舅子,盖孑钧娶了文锦孤的姐姐,文锦孤能有今日之地位,不单单是他的战功卓著,更多的则是这位姐夫在其中运筹谋划的。
“姐夫,今日怎的想起来将小弟叫来府中?”
“锦孤,你看你这话说得,没什么事我这个当姐夫的还不能把小舅子叫过来喝两杯?”
盖孑钧脸上可以浮现出一丝斥责。
“小弟确是唐突了,还望姐夫莫怪。”
文锦孤立刻认错。
“嗯,这才对嘛,来来来,喝茶。”
“好,喝茶。”
二人各自饮了一杯。
“锦孤,我今日将你叫来,没有什么别的事,就是想要找你聊聊天,话一话家常。”
“那感情好,小弟今日可要一醉方休。”
“一醉方休。”
“不醉不归!”
“不醉不归!”
二人各添了一杯茶,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言语无非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请。盖孑钧给文锦孤讲一些城中发生的各种有趣传闻,文锦孤则说一些神鬼之事,聊得不亦乐乎。
其实文锦孤心知肚明,盖孑钧将他叫来无非是谈论关于赵德古赵家军的事情,口径求得一致罢了。
就在二人热络闲聊的时候,听见轻轻叩门声。
………………………………
第二十二章 姐夫与小舅子
“谁?”
听到敲门声音,盖孑钧问。
“夫君,是奴家,奴家听闻弟弟来了,想来看看,而且奴家也将澒儿带来了,让他见见舅舅。”
门外的声音轻柔娇媚,显出温柔。
“是媄兰啊,进来吧。”
“是,老爷。”
文媄兰遂推门而入。
只见一女子缓步而入,动作优雅而娴静,一身淡蓝色罗裙与其秀丽相貌相得益彰,增添风采,女子左手边牵着一个约莫三四岁的孩童,孩子一张稚嫩的小脸十分可爱,粉雕玉琢的,让人情不自禁对其产生好感。
“姐姐。”
文锦孤见到了姐姐,高兴的叫了一声。
“锦孤,你来了。”
“嗯。”
“舅舅!”
高澒见到舅舅,小脸上刹那浮现欣喜的笑容,灿烂无比,挣脱开母亲的手,跑向舅舅。
文锦孤见高澒向他抛来,第一时间站起身,止住了外甥的冲击,将他抱了起来。
“澒儿,想舅舅了吗?”
文锦孤将鼻尖贴近高澒的小鼻子,问。
“想了,我可想舅舅了。”
高澒奶声奶气的回答文锦孤的问话,小脑袋狠狠地点头,逗得文锦孤哈哈大笑。
“哈哈哈哈,想舅舅就好,舅舅也想你了。”
说着,文锦孤用手亲昵的刮了一下高澒的小鼻子,甥舅二人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
“澒儿一天天少不了念叨你的名字,可是老爷和你公务在身,很少可以抽出时间来,这不,我听说你来了,就立刻把澒儿领来了。”文媄兰充满宠溺的看着高澒,说道。
“是啊是啊,你姐姐说的不错,这小子平日可没少念叨你,让我这个当爹的都有些嫉妒了。”
盖孑钧表现出郁闷的样子。
“澒儿也喜欢爹爹。”
高澒见到盖孑钧脸上的神情,安慰道。
高澒的话顿时让屋里充满了温馨,欢声笑语不绝于耳。
“好了好了,澒儿,下来吧,别让舅舅一直抱着,你也见到舅舅了,娘领你出去玩,舅舅和你爹爹还有事情要说呢。”
文媄兰看到高澒一直赖在文锦孤怀中不下来,上前将高澒从文锦孤怀中接过来。
“可是,可是,我想让舅舅陪我玩儿。”
高澒脸上浮现懊丧神情,好像打蔫的花朵。
“澒儿,舅舅答应你,和你爹爹说完事情就找你去玩,怎么样?”
“真的?”
高澒听到文锦孤所言,懊丧神情如秋风扫落叶般一扫而空,满是期待的看着文锦孤。
“拉钩。”
“拉钩!”
甥舅二人一大一小的小拇指交在一起,然后盖了一个章。
高澒听话的乖乖和母亲出去了,门被带上。
“澒儿啊,就跟你这个舅舅亲。”
盖孑钧啜一口大红袍,淡淡一笑。
“姐夫说的哪里话,澒儿是你的亲生儿子,自然是和你最为相亲,我只是舅舅,舅舅如何能比得上父亲呢。”
文锦孤也喝一口茶。
“锦孤啊,今天找你来姐夫也没有什么别的事情,就是想要和你商量一下关于大将军的事情。”
终于来了!终于到正事了!
文锦孤心下了然,嘴上说道:“其实,我也很想和姐夫讨论一下这件事情了。”
“锦孤,你觉得大将军会怎么办?是听从朝廷的调令率军奔赴文图城,还是……借道玉秀城?”
文锦孤听出了盖孑钧的弦外之音,这哪里是借道啊,根本就是造反。盖孑钧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今天和他讨论的事情就是赵德古会不会反了,如果反了,二人是否决定留下来帮助赵德古。
虽然盖孑钧是赵德古麾下第一谋士不假,可是盖孑钧其人看似忠良,实则是一个追名逐利之徒,当年文锦孤在盖孑钧的手下当差,一次偶然,盖孑钧看上了文锦孤的姐姐,想要娶她为妻,文媄兰没有同意。
可文媄兰的父母却看中了盖孑钧的前途无量,而决定将文媄兰嫁给盖孑钧。文媄兰也想过违背父母的意愿,但是她想到自己的唯一弟弟,就下不了决心,最后经过思想斗争,决定为了弟弟的将来,嫁给盖孑钧。
文媄兰的违心,换来的是弟弟文锦孤的飞黄腾达。
文锦孤看着盖孑钧,静等他的下文。
“锦孤,我认为我们应该劝大将军借道玉秀城,因为目下只有这个法子才可以救大将军于水火之中,大将军现在的处境实在是太凶险了!”
盖孑钧说到这里,眼角中还闪动着一丝泪光,仿佛赵德古的处境让他感同身受。
看着盖孑钧这个样子,文锦孤心说:“狡猾的老狐狸,演的真好,你根本就不是关心大将军的生死安危,你关注的是你自己的身家性命罢了,若不是我知道你的底细,恐怕就会被你骗过去。”
但文锦孤嘴上却是如此答话:“姐夫说的不错,现在大将军的处境凶险万分,朝廷对大将军很不放心,这些年以来,朝廷每每施压给大将军,处处掣肘大将军,不仅如此,朝廷还想要致大将军于死地,身为大将军属下,我绝不答应!”
文锦孤说的那叫一个义正言辞,那叫一个慷慨激昂。
“不错,锦孤你说的恰恰是姐夫我的心里话,姐夫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盖孑钧敬了文锦孤一杯茶,文锦孤自然是接受了。
茶杯放下,盖孑钧的眉头微微皱起,“锦孤,虽然大将军身处此等险境,可是朝廷对于他依然还是比较重要的,大将军世代为白家作战,立下的功劳已经不能用文字说明,任何文字在大将军家族立下战功面前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是啊,大将军心里对朝廷的感情还是有很多的。”
文锦孤作沉思状,盖孑钧亦是如此。
…………
义可城外军营,中军大帐中。
坐在椅子上的赵德古思绪纷纷。
“如今大王要我出兵对抗蔡军,这看似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调令,可是,这其中暗藏的杀机让人不寒而栗,不得不慎重再慎重,一步走错,就会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难道,我真的要与朝廷对抗吗?”
赵德古的心中产生了这个疑问。
赵德古虽表面上对于朝廷颇有些不满,有些微词,可是若让他立即起兵与宋国朝廷决裂,与宋国王室兵戈相向,他还是会十分犹豫。
赵德古的父亲,父亲的父亲,几代人都为白家守国,南征北战,东征西讨,为了宋国而战,不知血液流了多少,不知伤痕积累了多少道,这些都是无法用三言两语,无法用一种情感可以诉说明了的。
这些事,盖孑钧等人也是知晓的,若不然,这些趋利之徒早早就撺掇赵德古反了,自称为王,宋国虽是楚帝国的属国,可是天高皇帝远,楚帝国怎么会理会一个南疆的小国,它和齐帝国的互相攻伐已经耗费了巨大的精力,根本不会为了宋国这个穷苦之地费心神的。
现在,宋国朝廷对赵德古的存在越来越忌惮,很多人都想要除掉他。
朝中想要除掉赵德古的很多人并不是因为忧国忧民,忠于王室,而是这些人看到赵德古所持有的巨大利益动了心,现在,白浅夜继承了宋王的位置,这些大臣们想趁着新王登基的时候,怂恿白浅夜除掉赵德古。
这样做,可以一举两得,既得到了赵德古手中的巨大利益,又可以在白浅夜面前邀功,两面受益,何乐而不为呢?
…………
玉秀城王宫。
现在白浅夜正在看书打发时间,加急文书已经送出去了两天,这两天的时间里,他不知道为什么,心境异常的平稳,因为他认为着急解决不了任何事情,是无用之功。
这两日,白浅夜也没有闲着。
白浅夜在送出加急文书之后,就叫来了户部参政邓均匀,问出了现在宋国的国库中有多少钱币,如果赵德古不出兵,就必须派遣忠于王室的军队,现在就得进行准备,打仗,是要花钱的,要花大钱的。
白浅夜从邓均匀口中得知,现在,宋国国库中有银币七十万,金币三万。
楚帝国发行的钱币分为三种,分别是铜币、银币和金币。规定一金币等于十枚银币,一枚银币等于一百枚铜币,在楚帝国全境通用。
白浅夜回想起当自己问邓均匀“国库很富吗?”的时候,邓均匀脸上的那种脸色,有一丝惭愧,有一丝痛心,更多的则是无奈。
百姓贫寒,国力虚弱。
白浅夜知道,养一支军队是怎样的一笔惊天开销。
养军队不光是将将士们喂饱就可以的了,将士们身上所穿的铠甲、所用的兵器、每个月发的饷钱、各种杂物等所需的开销像水流一样,真正的花钱如流水。
宋国百姓三十万户,每年所要交纳的各种税赋是一户一年收成的一半,即使是这样,也只能够勉强养活得起十八万军队,这已经是宋国国力的极限了,勉强能够守得住国。
若要强行扩军,只剩下一个办法,就是增加百姓上交的税赋,可是,宋国百姓的交税能力也到了极限,强行加重赋税,定会导致百姓无路可走,那时,必然有人揭竿而起,反抗朝廷,后果是万万不可想象的。
现在,白浅夜正在一边看着百年前宋国一名多次科举却无一次考取功名的士子所写的《不郁录》,他其实是被这个书名所吸引的,没想到里面的内容还挺有意思的。其实这《不郁录》的意思是不得志而郁郁寡欢的每一天。
《不郁录》记录了这名士子的每日心情,说这是一本日记也可以。
这名士子在《不郁录》的前半部分写了他每天是多么多么的痛苦,感慨一下命运的无常,世事的不公,只是发泄心中的积郁之言。
由于这本书语句优美,即使是牢骚满篇,白浅夜也读的津津有味。
《不郁录》的后半段,开始变得精彩起来。
这本书的后半段,讲述了这名士子从郁郁不得志中走出来,开始游山玩水,足迹遍布宋国各处名胜。
白浅夜正读在兴头上,却发现这本书在讲到著书之人走到一处山洞的时候,就没了下文,这让白浅夜有些懊恼。
………………………………
第二十三章 白浅夜的动作
白浅夜颇为不舍的将《不郁录》放在书架上,回到椅子上,双手负于脑后,闭起眼睛,思考着下一步的对策。
“根据现在宋国国库的财政储备,支持八万军队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战争所需将会是一半积蓄,这些家底可是我那个便宜父王积攒了一辈子才攒下来的,一仗就得消耗掉一半,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而且很可能在消耗掉如此多的钱之后战争还不会有什么眉目,如果在与蔡军作战的时候赵德古再从背后杀过来,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白浅夜就这样在脑中推演着关于这场内外交困的危机解决方法,现在听从白浅夜指挥的军队算上文图城的勉勉强强有十一万人,而这十一万人中还有两万人是宋国各地维持治安的,剩下的九万人中一万人是护卫国都与王宫的,也就是说可以直接动用的军队是八万人,这八万人就是白浅夜现在的力量。
蔡军十五万人,赵家军八万人,二者相加足足有二十三万人,白浅夜一想到他的手中仅有八万人,就有浓烈的危机与紧迫感觉。
白浅夜就维持这个动作,从中午坐到了傍晚,直到李嵩恒在他耳边轻轻出声提醒,他才回过神来。
“大王,已经是傍晚了,该用膳了。”
“哦,都这个时候了。”
“大王您闭目凝神已经一个下午了,老奴怕大王您饿着对身体不好,就斗胆叫了您。”李嵩恒躬身说。
“李公公不用自责,寡人也有些饿了,还要多亏了你的提醒呢,不然寡人在这里恐怕会待到深夜。”
白浅夜淡淡一笑,从椅子上站起身,长长地伸了一个懒腰,活动了一下身体,扭了扭脖子,脖子传来清脆的声响。
“走吧。”
“是。”
白浅夜在用膳屋吃过之后,拍了拍饱饱的肚皮,打了一个长长的嗝,多亏这里没有人,否则他这个样子定会让人大跌眼镜的。
安静的坐在椅子上,美美的坐了一会儿之后,白浅夜起身回到了寿昌宫。
白浅夜刚回到寿昌宫,就有人来禀报。
“大王,兵部参政吴飞翰求见。”
“让他进来。”
“是。”
户部参政吴飞翰怀着十分紧张的心情走了进来,一路都低着头,生怕看了不该看的,让这位声名在外的大王给砍了头。
“大王。”
吴飞翰双膝跪地,行礼。
“起来吧。”
“多谢大王。”
白浅夜将目光望向吴飞翰。
吴飞翰刚过不惑之年,宽宽的额头让他看起来很宽厚,眉毛微微上扬,五官还算很端正,不过他的嘴唇有些发干,应该是紧张的缘故。
“说吧。”
“是,大王。”
吴飞翰心脏咚咚咚的跳个不停,他在来之前就一遍遍的背诵着准备好的措辞,可是现在却忘得一干二净,不知怎么回事。
“吴大人,你怎么了?额头上怎么冒汗了?是屋里太热了吗?”
白浅夜看着吴飞翰那如同吃了苍蝇的表情,心中忍不住大笑,不过还是憋住了,对吴飞翰笑着说道。
吴飞翰看到白浅夜的那张笑脸,心中更加的忐忑了,心脏咚咚咚的跳个不停,他在心中告诫自己要冷静下来,一定要冷静下来,他可不想因为说错话而被砍头,李仁义新纳了一房小妾,他又何尝不是呢?他可不想在没有享受到无穷乐趣时就被咔嚓喽。
吴飞翰想了一会儿后,才缓缓的开口说道:“大王,之前您下令让臣去发布集结军队的命令,臣第一时间就去办了,现在玉秀城郊外已经集结了残狼军全部军队共五万人。”
吴飞翰轻轻擦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心说这回可算是想起来了,若是没有想起来,恐怕就会大祸临头了。
这几日,吴飞翰一直与他新纳的小妾莺莺燕燕亲密无间,大部分的精力都拿出去了,心思根本就不在朝堂之上,整日里晕晕乎乎的。
“寡人知道了,吴大人辛苦了。”
“不辛苦,不辛苦,大王整日里为国为民劳神费力才是真的辛苦,臣做的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不辛苦。”
吴飞翰听到白浅夜表扬他,急忙说,等他说完这几句话之后,发现说的很妙,不禁暗自表扬自己,心说这个马屁拍的肯定会让白浅夜舒舒服服的。
“吴大人谦逊低调,不愧是我朝堂上的楷模,为其他官员做了一个好榜样,寡人心甚慰。赏吴大人金币一百,玉酒杯一对。”
“是。”
李嵩恒转身去给吴飞翰拿赏赐之物。
吴飞翰没想到他只是做了一件小事,就被重赏,心中十分欣喜。
“臣,谢大王赏赐。臣定当为大王尽心尽力办事,鞠躬尽瘁。”
吴飞翰跪下表明忠心。
“起来吧。”
“谢大王。”
“吴大人的忠心寡人自然是知道的,先王还在世的时候,就经常对寡人讲,说吴大人你是多么的忠心耿直,寡人刚刚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