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崇祯的乌托邦-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曹化淳说李自成已经被东厂的武林高手暗杀身亡,一代枭雄就怎么悄无声息地出师未捷身先死,朱崇祯从内心深处不太敢相信。

    可是听曹化淳把暗杀李自成的行动细节这么一说,又不由得他不信,环环相扣没有什么可怀疑的地方。

    难道是蝴蝶效应吗?难道这个时空的李自成主动退避三舍,提前退出历史舞台吗?

    也许这就是这个时空的命运,命是天注定,运靠自己行!

    也许大明从这件事开始就要转运了,从陕西而起的流寇也许就根本形不成气候,构不成威胁。

    也许皇太极根本就想不到绕道蒙古破关而入,而是一味地在宁锦一线死磕袁崇焕。

    也许甚至那个什么小冰河期,蝗灾,瘟疫等等也只是惊鸿一现而已。

    想到这,朱崇祯高兴地对曹化淳说:“干的不错,这些天关于陕西朕就没听得过什么好消息,除了灾荒就是灾荒,除了官员贪腐无能,就是酷吏残暴伤民,曹爱卿今天带来的这个好消息值得大书特书,记入史册。”

    曹化淳不明白皇上为什么这么高兴,杀个驿卒对他来说跟踩死个蚂蚁差不多,当初皇上点名指派东厂最顶尖的高手去杀李自成,他就不理解,一个小小的驿卒还用得着从京城派人,从陕西东厂随便派两人就能把事办了,就算那个李自成是个隐秘的江洋大盗,这事也不至于记入史册吧?

    朱崇祯高兴之余不忘当初的悬赏承诺,他对曹化淳说:“朕承诺的赏金已经让方正化准备好了,爱卿一会儿出去直接去找方正化办理。”

    “谢皇上。臣不敢求赏赐,这是东厂诸公份内之事,理当效命。”

    “呵呵,君无戏言,赏金还是要给的,事情办得漂亮,理当受赏。”

    “臣代表东厂衙门诸臣工谢皇上赏赐。”

    张文远在一旁默默地没说话,瞧这个样子,皇上没有睡醒一觉以后反悔的可能了,看来皇上是真心要赏赐,自己也不用担心以后皇上逼着自己再去舔着脸把钱要回来。

    可这是为什么呢?杀一个驿卒就赏五千两银子,道理何在呢?

    朱崇祯说:“好了,李自成这一页就翻篇了,下面说说张献忠吧,对这家伙的调查有什么进展吗?”

    曹化淳说:“就在京城东厂的武林高手们暗杀李自成的时候,陕西东厂的番子们也开始在陕西大规模查找这个叫张献忠的人,昨天随着陕西东厂传来李自成被杀的消息同时,也传来了对张献忠的查找结果。”

    “结果如何?”

    “整个陕西全境一共有五个叫张献忠的,一个是十二岁的小娃子,两个是四五十岁的半大老头,符合皇上所说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的有两个,一个是个教书先生,中过秀才老实本分,剩下的那个可能性最大,今年二十二三岁,陕西定边县柳树涧堡人,当过延安府的捕快,识得几个字,喜欢拳脚枪棒,脾气暴躁,因为收受贿赂,私自放跑了杀人嫌犯被革职,后来到了延绥镇当兵,不服军规与上司发生冲突将人打伤,本应处斩,延绥镇参将陈洪范不知出于什么原因为之求情,最后延绥镇总兵官王威下令,重打一百军棍除名,从此这个张献忠便流落江湖,再也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嗯,那个教书先生肯定不是朕要找的人,可以不管他了,朕引以为患的一定是这个流落江湖的家伙,这个张献忠是个大祸害,一天不除之,朕就一天不安,暗杀李自成的那几个高手还在陕西吗?”

    “回皇上,都在陕西东厂待命呢。”

    “好,朕把除掉张献忠的赏金提高到一万两银子外加锦衣卫百户荫职,给他们三个月的时间,找到张献忠除掉他那就是大功一件,如果三个月之内劳而无功,那就撤回来吧,这就是命,然后就让陕西东厂的人慢慢找吧。”

    “是是,臣明白了,臣马上回去布置。还有上次皇上让陕西东厂搞的有关陕西民变的情况奏折也到了,请皇上御览。”

    张文远接过奏折心想这个张献忠撑死了也就是个亡命徒而已,他的脑袋能值一万两银子和一个锦衣卫百户吗?陕西东厂的那帮家伙怕是要乐疯了吧,这么大的彩头他们三辈子也没遇上过吧。皇上到底这是为什么呢?

    曹化淳走后,张文远大致看了一下奏折,对朱崇祯说:“皇上,真是应了您的判断,看来陕西的民变不像陕西巡抚胡廷宴所说的都是小打小闹,而是越闹越大了。”

    朱崇祯对张文远说:“那就把国公和李邦华请过来,一起商量一下陕西的旱情和民变怎么处理。”

    不一会儿,张维贤和李邦华相继到了东暖阁。

    朱崇祯说:“这些天国公在帮着锦衣卫整顿,李爱卿天天在禁卫军搞协同训练,很少在内阁,有关陕西旱灾和民变的情况知道的不多,那就让二公子先简单的综合一下这些天的有关奏折谈一谈,让二位有个初步的了解。”

    张文远拿着自己刚刚写好的一个陕西情况节略,边看边说:“这几年,北方的旱灾报告的越来越多,感觉最厉害的都在陕西北部这些县,按照陕西东厂的说法,可能是由于赈济不到位,或者是官吏烂政等多种原因,陕西北部民变时有发生,这些民变的消息陕西巡抚胡廷宴还都掖着藏着,奏折上只提只言片语,含糊其辞,而实际上已经很严重了。”

    当陕西民变的火焰刚刚点燃的时候,陕西巡抚胡廷宴唯恐这把火烧到自己身上,耽心朝廷追查责任,会受到严厉制裁。同时又幻想来年夏收之后,为饥寒所迫的民变农民将会自动解散回乡。于是他采取鸵鸟政策,禁止各府县报告变乱的消息。每逢州县以盗贼事上报,就不问情由地把来人打一顿板子,说道此饥氓也,掠至明春后自定耳。然而,纸是包不住火的,流寇的声势一天比一天高涨,胡廷宴再也无法掩盖了,只好硬着头皮向朝廷报告。朝廷查核时,地方官又互相推诿。陕西巡抚胡廷宴说是延绥巡抚岳和声管辖的边兵作乱,岳和声又说是陕西内地的饥民为盗。陕西巡按御史吴牲在给朝廷的奏折中说盗发于白水之七月,则边贼少而土贼多。今年报盗皆骑锐,动至七八千人。则两抚之推诿隐讳,实酿之也。

    听完张文远简单介绍完陕西的民变情况,张维贤率先说道:“皇上,老臣以为应该派得力官员执掌陕西,严惩那些庸政懒政的官员,以儆效尤。”

    李邦华附声说:“国公所言极是,必须严惩几个官员起到阻吓作用,本来是可以扼杀在摇篮中的一点小事,现在演变成了燎原之势,陕西的总督巡抚难逃其咎,臣建议皇上把有关的官员,上至总督巡抚下至县衙小吏该杀的杀,该抓的抓,一来平民愤二来立皇威。”

    张文远惊奇地看着李邦华,在他心目中李邦华一向是温文尔雅,书生气十足的官员,怎么这才带了几个月的兵,就变的这么杀气腾腾的了。

    李邦华的这番言论张维贤却一点都不感到奇怪,他知道李邦华外表上看是个书生文官,内心深处却是杀伐决断凶狠无比。

    朱崇祯说:“朕和几位爱卿的看法也差不多,朕也主张借这个机会整顿一下陕西的官场,撤一批,抓一批,杀一批,同时震慑一下其他省的官员。”

    张文远赶忙问道:“皇上打算惩处哪几个呢?”

    “那个陕西最高级别官员三边总督武之望首当其冲。”

    张文远和张维贤迅速对望了一眼,昨天晚上父子二人在家中分析陕西局势时,就猜到了会有今天这一节。

    张维贤说:“皇上,关于武之望武大人老臣斗胆说一句,陕西今天糜烂的局面,武大人做为陕西三边总督当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瞒皇上,老臣与武大人交往过甚,当初武大人总督三边时,武大人就已经七十有余,推却多次朝廷不允,这才勉力维持至今,近闻武大人已病入膏肓时日不多,如果此时皇上下旨严厉惩处,恐有损皇上仁德之名,还望皇上三思。”

    朱崇祯笑了笑说:“朕的仁德之名?嘿嘿。”

    张文远说:“皇上,要说这个武之望最多也就是个领导失察之责,况且这么大岁数了还替朝廷戍守三边,其心可佳,武大人素有关中鸿儒美称,还望皇上网开一面,恩威并施。”

    看着张家父子轮流为武之望说情,朱崇祯也犹豫起来。

    见皇上没有坚持惩处武之望,张维贤进一步说道:“依臣所知,武大人还是个医药大家,武大人编著的《济阴纲目》五卷,《济阳纲目》一〇八卷都是业内公认的医书大著,所以臣觉得不如功过相抵,将其免职回乡,以示圣上明察,皇恩浩荡。”

    朱崇祯听罢心中不禁慨然长叹,像李时珍一样做个医学大家多好,干嘛非要出来做官呢,还做这么一个火山口上的官,和那个袁应泰犯同样的错误,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了。

    “那好吧,那就下旨免了他的总督职位,旨意上写清楚,既要谈他的辛劳和苦劳也要谈他的过失,措辞要有艺术,也别让天下的官员因此寒了心。”

    “是是。”

    这时东暖阁外传来王承恩的声音:“启禀皇上,内阁转来陕西的紧急公文。”

    东暖阁里的几个人互相对望了一眼,难道陕西又出什么大事了?
………………………………

76。杨鹤

    76。杨鹤

    张文远起身打开东暖阁的殿门,从王承恩手里接过陕西来的紧急奏折,匆匆地看了一眼立即神情大变。

    他疾步走到龙书案前递上奏折说:“皇上,胡廷宴来奏折说武大人去世了。”

    “去世了?”在座的几个人都大吃一惊,张维贤急切地问道:“是旧疾复发吗?以武大人的身体和医术应该不会这么快吧?”

    朱崇祯看罢奏折后说:“胡廷宴说疑似是服毒自杀。”

    东暖阁内顿时寂静无声,张维贤右手握拳打在左手的掌心里长叹一声:“唉,这是何苦呢?武大人这种鸿儒特别看重名节,陕西糜烂如斯武大人一定是觉得自己有很大的责任,辜负了皇上的信任,去年腊月,因为少粮缺饷,固原镇发生兵变,哗变士卒劫走州库财物,进而转攻泾阳、富平、三原等地,武大人给老臣的来信中已有绝望之意,臣给他的回信中还尽力宽慰了他一番,说当今皇上英明无比,定会有良策扭转陕西的颓局,唉,想来一定是武大人平定了固原的兵变后觉得有负圣托这才走了绝路,唉!”

    东暖阁的几个人都沉默不语,半晌朱崇祯发话说:“让礼部给拟个溢号,葬礼搞的隆重点,对外统一口径,就说武之望是忧愁国事引发旧疾不治而亡,临终前仍在给朕写振兴陕西救助灾民的奏折什么的。”

    几个人对望了一眼,谁也没好意思说什么。

    朱崇祯转向张维贤问道:“武之望的后代里有什么有出息的吗?”

    “回皇上,有个儿子在四川做推官。”

    “嗯,这次回乡丁忧完了给他升一升,不能让忠臣的后代凉了心。这事二公子盯着点。”

    “是是。”张文远点头称是。

    李邦华问道:“皇上,那陕西的其他官员怎么处理?”

    “先让锦衣卫把胡廷宴和岳和声抓起来。”朱崇祯转向张文远问道:“这个派出去巡按陕西的御史吴牲怎么样啊?朕怎么感觉他写回的奏折里有替岳和声开脱的嫌疑呢?”

    张文远赶忙解释道:“皇上,臣觉得吴大人应该是可靠的,吴大人刚直不恶满朝皆知,去年皇上重新起复他做御史,他一直心存感激,臣也做了他很长时间工作了,正准备等他这次回来就发展他入中兴党呢,吴大人心里肯定也明白这次派他巡按陕西是对他的考验,他怎么敢包庇他人欺蒙皇上呢?”

    张维贤说:“皇上,老臣对胡廷宴和岳和声二位大人都不熟悉,以老臣看似乎在陕西局势糜烂的问题上胡大人似乎责任更大一些。”

    “国公何处此言呢?”朱崇祯不明白为什么他们都替岳和声说话呢?

    “皇上,岳大人巡抚延绥主要管的是边兵,因为缺粮少饷经常有边兵闹事抢劫甚至携械带马逃跑,这种事恐怕岳大人也没有办法,可胡大人对治下的饥民暴乱不闻不问,以致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这才是陕西局势糜烂的根源。而且武大人以前给老臣的来信中说岳大人的身体好像也快不行了。”

    朱崇祯笑道:“怎么这陕西的官员们身体都这么差吗?”

    “呵呵,皇上有所不知,陕西特别是陕西北部的一些县土地贫瘠,气候恶劣,进士出身的官员们都不愿意去那里做官,听说那些县的县官大都是举人出身。”

    朱崇祯咦了一声:“还有这种事,看来这穷乡僻壤的县官们当的也不容易,朕觉得以后要想当这内阁大学士,就必须要在边远贫困地区历练过才行。”

    几个人闻言都心中为之一振,张文远暗想皇上不会也让我去边远地区干几年吧。

    张维贤谨慎地说:“皇上,臣觉得不如这样吧,让锦衣卫辑缇校尉把胡廷宴锁拿进京,岳和声去职听勘,免得如果岳和声万一死在进京的路上,有损皇上的仁德之名。”

    李邦华连声附和道:“国公说的有理,国公说的有理。”李邦华对这种人事上的安排没有一点兴趣,他的心思都在禁卫军上。

    朱崇祯想了想说:“那好吧,就依国公所言。那陕西空出来的这几个位置安排谁去合适,几位爱卿有什么心仪的人选吗?”他转向张文远说:“中兴党的官员能挑大梁了吗?这可是个机会啊。”

    张文远为难地说:“皇上,巡抚是从二品,三边总督是正二品,官阶太高,中兴党在朝廷上的官员有的刚刚完成见习,只是各部的七品官员,有些资历的不过是从六七品的主事级别提升到五六品的员外郎,郎中级别,短期内没法一下子提升那么大。”

    朱崇祯点了点头:“朕明白了,那就再等一等。”他忽然想起一个人:“那个陕西巡按吴牲怎么样,他现在应该对陕西的情况也比较了解了,让他去做个巡抚是不是可以呢?”

    张文远笑道:“皇上,吴牲不过是个七品的御史巡按,直接升他做从二品的巡抚太露痕迹了,臣打算等他回来,请皇上先升他做个四品的佥都御史,过几年后再去为皇上巡抚一省。”

    朱崇祯也笑道:“看来二公子肚子里早有如意算盘啊,那就让吏部和内阁推选吧。”

    几天后吏部呈报了一个推荐名单:刘广生任陕西巡抚,张梦鲸任延绥巡抚,杨鹤任陕西三边总督。

    看罢这个名单,朱崇祯问张文远:“吏部推荐的这三个人,朕只知道杨鹤是个副都御史,那两个人二公子都熟悉吗?”

    张文远皱着眉头说:“回皇上,这个刘广生刘大人臣也不熟悉,张梦鲸张大人皇上应该知道吧?”

    “怎么这个张梦鲸朕见过吗?”朱崇祯仰着头想了想,终于想起来了:“就是在河南做布政使的那个吧?”

    “没错,皇上,这个张梦鲸可是满朝文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能臣啊!按照吏部的说法:为官十几年,前后十三任,每任皆有治绩。”

    “呵呵,朕真是感到有些惭愧,朕竟然不知我大明还有这么能干的官员。”

    “呵呵,皇上日理万机,心思又都放在如何打败建虏上,一个三品的地方官员记不住也是正常。”张文远一边替皇上开脱一边心想皇上能记住的官员恐怕除了钱表哥这样能给皇上挣钱的就是李邦华这样能够带兵打仗的吧。

    朱崇祯一边拍着脑袋思索一边说道:“好像去年正月朕赐宴礼部天下卓异官员二十四人里就有他吧?”

    “没错没错,皇上心里还是记得能臣的,不过可惜的是张梦鲸大人年纪有些大了,身体听说也不太好。”

    朱崇祯奇怪地问道:“他不过做了十几年的官,岁数怎么就大了?”

    “皇上有所不知,张梦鲸大人考中进士时已经四十多岁了,今年好像也六十出头了。”

    朱崇祯笑道:“哦是这样,人才难得那就别拖延了,这个延绥巡抚就是张梦鲸吧。可是这个杨鹤做三边总督合适吗?在朕的印象中他好像是个迂腐的言官吧?他能胜任三边总督这个位置吗?”

    张文远嘿嘿一笑说道:“回皇上,吏部清吏司员外郎孟兆祥是臣新近发展的中兴党员,臣听他汇报说,朝中官员都知道陕西的官现在不好干,所以都纷纷向后退,好多官员甚至到吏部办事时闭口不谈陕西的事,生怕祸从口出被派到陕西去做官,可这个杨鹤杨大人却在吏部办事时针对陕西局势大谈了一通元气论。”

    “元气论?”

    张文远见皇上一脸疑惑的样子就解释道:“杨大人的元气论就是说现在陕西那帮造反的饥民,说到底也还是老百姓,都是因为吃不上饭才走上了这条造反路,所以应该尽可能放赈招抚,能不杀人就不要杀人,如果杀戮太多,我大明就要损伤元气,现在是我大明困难时期,应该尽可能地培养元气保存元气,不能乱杀。”

    朱崇祯默然不语,端起茶碗喝了一口茶,心想真是塌马的站着说话不腰疼,这个愚蠢的腐儒官员,赈济说得轻松,银子从哪里出?粮食从哪里来?就算是有银子,从江南运粮到陕西这一路上的舟车劳顿人吃马喂,这得多大消耗啊,朝廷消耗得起吗?

    朱崇祯放下茶碗问道:“二公子怎么看呢?”

    张文远看着皇上的脸色踌躇着说:“臣觉得他的话有些空泛,可是仔细想想好像也还有那么一点道理。”

    朱崇祯站起来在东暖阁里一边踱步一边琢磨着张文远的话。朝廷中像张文远这样想法的官员肯定有不少,总是寄希望于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花少量赈济的银子粮食就能把饥民流寇消于无形,这怎么可能呢?

    朱崇祯脑中一道亮光一闪,怎么不可能呢?李自成不是还没出世就被朕杀了吗?这个杨鹤怎么就不能也创造个奇迹把陕西的事情搞定呢?也许这个时空的小冰河期已经接近尾声,从内库出几万两银子,再动员陕西的大户们捐点粮食,扛过这一两年没准就又风调雨顺了,命是天注定,运靠自己行,或许我大明正在转运走上一条康庄大道,至少也应该让杨鹤尝试一下吧,想到这他坐下来对张文远说:“二公子觉得让杨鹤去做这个三边总督怎么样?”

    “臣觉得可以让杨大人按照他的思路试试,毕竟少杀人是积德的事,皇上如果不放心可以在他身边安插个人随时把消息传递给皇上。”

    “嗯,二公子这个建议不错,况且除了杨鹤其他官员也都不愿意去,陕西现在的局势也不允许三边总督的位置长期空着,二公子明天把杨鹤叫来,朕和他好好谈谈。”

    “是,皇上。”
………………………………

77。尹山大会

    77。尹山大会

    江南。

    南直隶苏州府吴江县。

    吴江知县熊开元正在书房与钱粮师爷程庆希程老夫子商量征收夏税的事情,一个衙役进到书房禀告:“禀大人,衙门外有一书生请求拜见,他自称太仓张溥。”说着递上了一张名帖。

    熊开元接过名帖看了看笑着对程老夫子说:“这等江南大名士怎么会到我这等小庙来拜见呢?”

    程老夫子眯起眼睛手捻长髯沉吟道:“这个?想必是这位江南大名士有求于东翁吧。”

    熊开元点了点头:“老夫子言之有理。”他站起来整了整衣衫说道:“那我就到二门去迎一迎这位大名士。”

    程老夫子不以为然的说:“呵呵,东翁不必如此吧,毕竟东翁是官,他还只是个举人身份。”

    熊开元摇摇头:“老夫子不要看的太短,以张溥的学识中翰林是早晚的事,况且我现在没穿官服,读书人会读书人,我敬慕他是当代名士,二门相迎也不算自贬身价。”

    程老夫子嘿嘿一笑:“东翁说的有理,那在下就先回避一下。”心中暗想你把人家当名士看,人家眼中未必夹你,张溥那种狂妄之士怎么会看得上你一个小小的知县呢。

    熊开元惊奇地问道:“怎么?老夫子不想一起见见这江南名士吗?”

    程老夫子推脱说:“夏税征收的事情好多还没有厘清,在下还要抓紧办好,别耽误了事。”

    熊开元见他确实是不想见而不是假客气,也就不勉强随他去了。

    程老夫子回到自己的东跨院,开始整理今年夏税的征收账目,就在他忙得头昏眼花准备歇息一下的时候,知县老爷的书童来了请他过去一趟,他知道熊大人一定是遇上难题了。

    果然一进熊大人的书房就见熊大人眉头紧锁正在背着手踱步,见了程老夫子先叹了口气说道:“老夫子快给我拿个主意吧。”

    程老夫子笑道:“怎么?东翁,难倒张溥给您出了什么难题了吗?”

    “可不是吗!张溥说他已经和松江几社,苏州羽朋社、匡社,浙西闻社、庄社,浙东超社,江北南社,江西则社等一大批文社商量好了,将这些社团与张溥的应社合并,以“兴复古学”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