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崇祯的乌托邦-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刻都耽误不得。”
张文远犹豫着说:“皇上……皇上昨晚可能睡的比较晚。”他看了看外边的天色,“要不再等一等,天也快亮了,等天亮了再进宫吧。”
王国兴与巩永固互相看了一眼,心中狐疑大起,皇上什么时候睡觉二公子都知道?真不愧是二皇上啊。
张维贤并没有多想,以为皇上和张文远说了晚上要看奏折,所以张文远认为皇上昨晚可能睡的晚,他毕竟经历过的军国大事比较多,清楚建虏攻进龙井关的危害程度,态度坚决的说:“无论如何也要立刻进宫面圣,这件事要是耽误了时间,我们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张文远见父亲态度这么坚决也只好同意,临上大轿的时候他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他招呼过一个随行的家仆:“立刻去李邦华李大人府上,请李大人马上到乾清宫见皇上,有重大军国大事发生,我和国公已经去了。”
张文远这个时候一定要叫上李邦华是有原因的,现在中兴党内隐隐地分成了两派,一派以文官为主尊张文远为首,另一派以禁卫军的武将为主,虽然这些人相当一部分来自原来的京营,但现在都紧跟李邦华,皇上不可能不察觉这种情况,不能让皇上认为自己与李邦华有什么嫌隙,皇上是不会允许中兴党内存在什么山头派系的。
………………………………
88。布置
88。布置
朱崇祯来到东暖阁坐定,张文远,张维贤,李邦华几个人互看了一眼,张文远率先发话:“皇上,不出您的意料,建虏打入龙井关了,估计现在龙井关已经失守了。”
朱崇祯虽然早有心理准备,可事到临头心中不免还是有些慌乱,他强装镇定深吸一口气问道:“消息从何而来?可靠吗?”
“回皇上,消息是锦衣卫王大人和巩大人带来的,他们提前在蓟北长城各关口做了周密的布置,是锦衣卫在龙井关内安插的内线在龙井关被破关之际拼死跑回来报的信,消息应该是可靠的,还请王大人和巩大人详细说与皇上听。”
王国兴与巩永固对望了一眼,上前一步:“皇上,请听臣细秉……”
朱崇祯伸手拦住了他:“详细情况待会再说,现在时间紧迫,早一刻也许就能救活很多人,朕只问你一句话,建虏破关确定吗?”
王国兴犹豫了一下,回头看了一下巩永固,巩永固咬了咬牙,上前一步与王国兴站在一起:“臣确定。”
王国兴见状也咬了咬牙:“臣也确定。”
朱崇祯见二人这个样子估计不会有什么差池了,他们二人断不会拿自己的前程甚至是身家性命开玩笑。他转向张文远:“把以前做好的预案拿来。”
张文远拿出预案放在皇上的面前,朱崇祯一边看着预案一边吩咐着:“二公子写旨,八百里加急让毛文龙倾全力出兵攻打建虏后方,通知京蓟周围的大小城镇做好建虏攻打的准备,调长江以北各省及边关各镇精锐入京蓟勤王,命令袁崇焕带辽东军入关,将张家湾的漕粮尽数运进通州城……”
经过一阵忙乱,各道旨意都安排下去之后,王国兴这才开始把自己和巩永固领导的锦衣卫如何如何贯彻皇上关于加强蓟北各关口的情报工作,如何如何做了大量周密细致的安排,自己如何如何详细计划,巩永固如何如何不辞辛劳亲自到蓟北去布置,最后又饱含深情地把关孝慈已经添油加醋的描述再次添醋加油地讲述了一遍。说到动情之处,东暖阁内的诸人都是悲伤豪壮之情顿生。
朱崇祯也是听得心中一阵感动,这个关家兄弟的故事应该好好利用一下,看来需要在禁卫军中尽快建立一个宣传部门,他盯着眼前的茶杯心中盘算着,王国兴讲完了他也想好了说辞。
朱崇祯站起来在东暖阁里来回走了几步,斟酌了一下用词,停下来喝了口茶清了清嗓子:“锦衣卫这次干的不错,王爱卿和巩爱卿是把朕的话听进去了,用心去干了。”
王国兴和巩永固欣喜地偷偷互看了一眼,目的达到了,皇上这已经不仅是对他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而且暗含了对东厂的不满,在这个回合他们赢了。
朱崇祯也看见了锦衣卫这两个大佬暗中传递的眼神,他的目的也达到了,他就是要利用这次机会敲打一下曹化淳,想松懈想倦怠那就有可能出局,虽然曹化淳现在没在场,但这些话会很快传到他的耳朵里。
朱崇祯话题一转:“这个关家二兄弟的英勇事迹特别是这个关家二哥的的英雄壮举不是简单的凭一己之力,逞匹夫之勇,他们是心中有皇上,心中有大明,心中有守边军兵的职责。”
朱崇祯转向张文远说:“这件事要提升高度树为典型加大宣传,二公子负责做好这件事。”
“是是,臣一定把这件事做好。”张文远连声应承。
朱崇祯又对王国兴和李邦华说:“要加大抚恤力度和奖励力度,要让将士们特别是禁卫军的将士们明白一个道理,想升官发财吗?想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吗?想青史留名吗?和建虏死战这些都能得到。”
王国兴适时地接话说:“皇上,臣承诺了关孝慈一个锦衣卫总旗,还望皇上下旨恩赏。”
朱崇祯想了想:“总旗有点小气了,赏个锦衣卫百户比较合适,给那个关二哥的后代,也荫职一个锦衣卫百户,关二哥的女人也要给个封号,关家兄弟的父母不论是否还健在,都要有所封赏,要敲锣打鼓大力宣传,登上邸报,要把这种为大明尽忠的事迹宣扬的天下皆知。”
朱崇祯又对李邦华说:“关二哥这么忠君爱国又英勇无畏的人才当初怎么就没有选进禁卫军呢?”
一句话问得李邦华异常尴尬:“这个…,这个…,这是臣的过错,请皇上责罚。”
李邦华心想我哪里知道为什么这个姓关的千户没有入选禁卫军呢?禁卫军好几万军兵我不能挨个审挨个看啊,选人总是一级一级地按照一个基本的原则选,我选镇官,镇官选营官,营哥选队官,我最多也就是再参与一些营官的选择,这个关二哥在京营不过是个千户,最多不过能做个禁卫军的队官,皇上现在这么问让人怎么回答啊。
朱崇祯也发觉这个问题问的有些不妥,他赶忙转换话题说:“这个关家二哥向建虏展现的是大明军兵个体英雄的力量,而我大明军兵集体英雄的力量就要靠禁卫军来展现了,如果建虏真的兵临京师城下了,希望禁卫军打出气势来,到时候朕亲率文武百官上城头给爱卿擂鼓助阵。”
李邦华听得有点血往上撞:“臣一定不辜负皇上的期望,如果建虏敢到京城,臣一定叫他有来无还。”
张维贤听得直为李邦华担心,又犯急躁的老毛病,皇上三言两语就把李邦华激励得说话不过脑子,建虏的将士大都打了十几年仗,可说是久经战阵,禁卫军的将士多数是刚刚放下锄头的农民,训练了不过一年多,没上过战场没杀过人,第一次对垒虽然说可能会有火枪火炮的优势,可军兵心理上的劣势也很明显啊,能打个平手或是不吃大亏就不错了。
想到这张维贤赶紧为李邦华打圆场:“皇上,李大人心气很高,禁卫军的忠勇可嘉,但是老臣以为建虏未必能够来攻打京城,就是遵化,蓟州这两道关就够建虏啃一阵子的,况且一旦袁大人的辽东军和各地勤王军合兵一处,建虏也许就闻风而逃了,不过退一万步说,建虏要是真到了京城,老臣想李大人也会谨慎行事,皇上有句话说的好,战略上藐视建虏,战术上重视建虏。”
朱崇祯听明白了张维贤的意思,也觉得适当激励一下李邦华即可,不能让他头脑发热,于是笑着对李邦华说:“国公说的有理,朕眼下就这么点值钱的家当,别一次就拼光了,消灭建虏保存自己都很重要。不过要在禁卫军中大力宣扬关二哥这种勇武之气,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
忽听殿外王承恩的声音:“启禀皇上,有要事禀告。”
张文远把殿门打开,王承恩进来禀告说:“启禀皇上,曹化淳曹大人正在乾清宫外候旨,说有特别紧急的事情禀报。”
曹化淳进到东暖阁,见到这么多皇上的心腹大臣都在,特别是锦衣卫的王国兴和巩永固也在,心中已经猜到了七八分,他硬着头皮来到皇上面前:“启禀皇上,东厂在沈阳安插的密探刚刚传回消息,建虏大批人马大约在二十多天前以征讨林丹汗为名西伐蒙古,臣怀疑建虏有借机攻打我山海关以西关口的可能,所以今天早上刚接到报告就赶快……”
朱崇祯打断他道:“二十多天前就得到了消息现在才报告,曹爱卿不觉得太晚了吗?实话告诉你,锦衣卫的王爱卿和巩爱卿已经得到了确切的消息,建虏已经打入龙井关了。”
曹化淳偷偷地瞟了王国兴和巩永固一眼,心想他们是怎么得到的消息呢?
张文远一见皇上的脸色不太好看,就赶忙给曹化淳递了个台阶:“曹大人不是说过最快十几天就能把消息从沈阳传回京城吗?这次这么重要的消息怎么用了二十几天呢?是不是有什么特殊情况啊?”
曹化淳感激地看了张文远一眼解释道:“建虏出征前封锁了沈阳和辽阳,汉人和蒙古人只能入城不能出城,东厂在沈阳的密探一见建虏封城就猜到建虏军西去定有问题,怎奈建虏封锁严密,最后是过了近十天后,利用建虏封城的一个空隙,半夜用绳索坠城才出得沈阳城把消息传回来,臣事先安排不周,请皇上责罚。”
朱崇祯心里唉了口气,看来这事也不能都怨曹化淳:“你看看建虏这反谍做的,简单粗暴,一力降十会,嘿嘿,看来还真不能小看皇太极。”
………………………………
89。己巳之末(上)
89。己巳之末(上)
王国兴与巩永固在蓟北边关及附近各军镇突击发展安插的密探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各边关军镇开始源源不断地把消息传进京城,由于这些人带回来的都是第一手消息所以比按正常途径传回来的消息更令人信服。
当建虏和蒙古的联合大军翻越奇汤果尔岭的时候,就有驻牧在这一带的蒙古人逃入边关告变,可惜守关的将领们将信将疑,怀疑报信的蒙古人是想蒙骗赏赐,想进一步确认再行定夺,就在这拖沓迟疑的几日,一切已有定数。建虏和蒙古的联合大军在老哈河兵分三路,岳托、济尔哈朗在右,阿巴泰、阿济格在左,皇太极自统中军,三路齐进。连夜翻越险峻的木田垒霍洛岭。至此历时二十多天,建虏和蒙古的数万大军绕道千里,悄悄抵达了大明边界。
己巳年十月二十七日,左翼的阿巴泰、阿济格施巧计突袭龙井关,迅速破关而入。消息传到邻近的关口军镇,洪山口参将易爱、汉儿庄副将王遵臣率部前来增援,被建虏蒙古的联合大军击溃,阿巴泰、阿济格趁胜直抵汉儿庄城外,汉儿庄城左营官李丰泽率众投降。
右翼济尔哈朗、岳托强攻大安口城,不出几个时辰大安口城告破,济尔哈朗、岳托马不停歇率部直趋石门镇,截断了遵化西去京城的道路。
同时皇太极亲统大军由中路攻克洪山口城,入城驻营。
建虏破关而入的消息迅速在京师弥散,四周的村民开始陆续逃入京城避难,各种不实消息在百姓中开始流传,有说建虏与蓟北关外蒙古人合兵进犯的,也有说建虏勾结林丹汗进犯的。甚至有消息称林丹汗亲统五万大军入犯的。
东暖阁内,朱崇祯正在和他的几个心腹大臣商议对策。
听了张文远对市面上的各种流言的陈述,朱崇祯沉思片刻:“京城中不会有建虏的奸细吧?建虏刚刚打得林丹汗西迁,现在说建虏联合林丹汗入侵进犯的很显然是想拖住宣府大同军镇,不想让宣府大同兵驰援京师。”
张文远接话说:“如果真如皇上所言,京城中有建虏的奸细,那干脆关上城门,宣布京师戒严,断了流言的来路,也省得建虏奸细给皇太极回传京城的消息,顺天府尹刘宗周、九门提督郑其心这几天已经几次上折要求关闭城门,宣布京师戒严,皇上看……”
朱崇祯摸着自己光光的下巴说道:“朕之所以不着急关城门也是想让周围逃难的村民能多进一个是一个,在京师城内总比城外安全的多吧。”
“是是,皇上仁德,只是…只是建虏一定会打到京城脚下吗?”
“朕也不确定,但是按照正常的逻辑,建虏会到京城,二公子不会认为遵化蓟州能阻挡住建虏吧?”
张文远有些忧心忡忡地说:“可是涌进京城的难民越来越多,这吃住的问题也越来越大,听说京城内的大小庙宇都住满了,粮食价格也是一日三变。”
说到粮食,朱崇祯问道:“京城内朝廷开的施粥棚办的怎么样了?”
“回皇上,臣去看过了,粥棚都建好了,粥熬得还算可以不怎么稀,臣尝了一口,还能喝。”张文远知道皇上嫌自己公子气太浓,这次特意低下身段亲民了一下。
朱崇祯笑道:“看来这二公子都能喝下去的粥一定没少放米啊。”
在座的几个人面面相觑,都不明白皇上这话是什么意思。
朱崇祯解释道:“建虏如果打到京城,那围城多长时间谁也不好说,要从最坏处着想,不能吃了上顿没下顿,别把赊粥最后弄成清汤寡水。”
张维贤咳嗽一声道:“皇上,如果京师戒严不在这一两天的话,老臣觉得不如把禁卫军的辅兵派出去到通州,把运进通州的张家湾漕粮统统运进京城。通州城太小,不宜存储大量的漕粮,把粮食都运进京城可谓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朱崇祯点点头觉得英国公说的有理,他问向李邦华:“禁卫军的骑兵探马都撒出去了吗?有什么消息吗?”
李邦华斟酌再三道:“回皇上,骑探一共布置了三条线,最远撒出了近百里,从目前的情况看,几天之内还没有建虏杀到京城的可能。”
“那好,就依国公之言,组织全部人员车马把通州的漕粮运进京城,然后京师戒严。”
二十九日夜,山海关总兵赵率教接到建虏破关的消息,他连夜召集部将幕僚商议对策,第二天一早一方面派人疾驰宁远上报督师袁崇焕,另一方面立即亲率四千精骑出发,赶往遵化救援。赵率教的想法很简单,如果建虏是偏师而来就联合遵化、三屯营兵马将建虏赶出关外,如果建虏是重兵人多就进入遵化城据城死守,等待救援。
而此时督师袁崇焕正由宁远赶赴山海关途中,于中前所得到赵率教派人传来的消息,立刻加速赶往山海关,当他来到山海关,赵率教已经出发多时,袁崇焕一时也不能确定建虏到底来了多少人,也不敢贸然调重兵入关,怕中了皇太极调虎离山之计。
思虑再三袁崇焕叫来了随他一同来到山海关的谢尚政。
谢尚政明为辽东军参将实为袁崇焕的智囊。
听了袁崇焕的忧虑,谢尚政沉思良久道:“督师还记得敕书上是怎么说的吗?”
袁崇焕一愣:“本官当然记得,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出镇行边,督师蓟、辽、登、莱、天津等处军务。”
“督师所说不错,按敕书上的原意督师的管辖范围应该包括蓟州,也就是说督师上任之际,驻宁远的辽东巡抚毕自肃,驻遵化的顺天巡抚王应豸以及驻登州的登莱巡抚孙国桢都应该归督师节制,本来督师应该驻守山海关的,可是处理完了宁远兵变,督师就决定亲驻宁远了。”
“本官这么做也是为了能够靠前指挥,守住宁锦一线。”
“是是,可是这么一来,朝廷就觉得督师长驻关外,蓟州就有点鞭长莫及了,督师还记得去年八月十五日,朝廷又任命了俞安性为蓟辽总督,驻密云,负责关内。”
“当然记得,你的意思是说……”
“嘿嘿,下官的意思是说辽东宁锦一线才是督师的职责所在,至于蓟州一线……”
袁崇焕轻轻地摇了摇头没说话。
谢尚政接着说道:“督师,去年九月份皇太极率建虏兵大会蒙古诸部,共讨察哈尔时,朝廷的一纸诏书说的就很明白:关外听督师袁崇焕相机战守。关内古北、喜峰等路,着抚臣王应豸严督三协道将等官,分地控扼,以匹马不入为功,总督俞安性暂驻关门,东西策应,信稍平,即还密镇。现在不过是顺天巡抚由王应豸换成了王元雅,蓟辽总督俞安性换成了刘策。朝廷对这个区域责任划分还是非常清楚的。”
“那按照你的意思,辽东军应该如何出兵呢?”
“下官觉得不管破关而入的建虏是重兵还是偏师一部,宁锦一线的辽东主力不能动,调一部分辽东精骑入关即可,朝廷上不是已经招天下精锐勤王了吗,这些兵马抵达京城周边,皇上还是会请督师全权指挥,打胜了是督师指挥得当,即使战事不顺,我辽东主力也没有损失,只要辽东军在,督师的地位就无可撼动。下官的一点愚见还请督师三思。”
袁崇焕沉吟良久觉得谢尚政说的有理,宁锦一线绝不能出事,否则他将万劫不复,想清楚了这一点,他决定先檄调前锋将军祖大寿,挑选精锐骑兵赶赴山海关与他会合,准备入关增援。
赵率教一路疾行救援心切,疾驰三昼夜赶至三屯营,此时他尚不知道,皇太极已经亲率主力,于一天前包围了遵化,此时正试图劝降巡抚王元雅。
赵率教来到三屯营城下,守卫三屯营的总兵朱国彦却不让其入城,赵率教无可奈何,只好继续带着疲惫之师向前准备进遵化城,此时后金左翼阿巴泰、阿济格部,正向三屯营推进,两军恰巧于途中遭遇,赵率教人困马乏无力抵抗,只得且战且走赶往遵化,不料在遵化城下却迎头遇上围城的皇太极主力,前后夹击之下立刻全军覆没,赵率教当场阵亡。
劝降几日不成,皇太极在大帐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攻打遵化城,由正黄旗纳穆泰,率本旗攻北面之西。镶黄旗额驸达尔哈,率本旗攻北面之东。正红旗额驸和硕图,率本旗攻西面之北。镶红旗雍舜,率本旗攻西面之南。镶蓝旗额驸顾三台,率本旗攻南面之西。正蓝旗攻南面之东。镶白旗图尔格,率本旗攻东面之南。正白旗喀克笃礼,率本旗攻东面之北。
初三日黎明,建虏八旗兵列阵城下,竖梯攻城,遵化城虽然城高强厚,怎奈守城明军没有经历过如此残酷的攻城战,并不像辽东军有守城的经验和能力,战至第二日城即告破,正白旗兵萨木哈图率先登城,建虏兵蜂拥而上,四城明军皆溃,巡抚王元雅败退回署自杀殉国,推官何天球、李献明,知县徐泽,教谕曲敏龄,中军徐联芳、彭文炳等殉国,建虏兵占领遵化城。
得知遵化城陷落,三屯营副总兵朱来吓得连夜开城逃跑,三屯营顿时兵溃人逃,全城陷入一片混乱之中,总兵朱国彦眼见大势已去却又无力制止,于是愤而张榜将逃跑将领的姓名公布于市,然后回府同正妻张氏一起自缢殉国。
………………………………
90。己巳之末(下)
90。己巳之末(下)
当曹化淳把三屯营的陷落报告给朱崇祯的时候,朱崇祯惊愕的一时不能理解:“为什么三屯营的总兵朱国彦不让赵率教进城呢?”
“臣不知,臣也是百思不解。”
朱崇祯又想了想,赵率教到达三屯营的时候,建虏已经破关数日,朱国彦应该知道建虏兵就在附近,再让长途跋涉疲惫不堪的赵率教前往遵化城危险极大,为什么不让赵率教进三屯营休息整顿呢?朱国彦真的是头猪吗?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朱崇祯忽然想到了另一种可能,他疑惑地问:“曹爱卿得到的这个关于三屯营的消息可靠吗?”
“回皇上,消息可靠,绝对可靠,回来送信的东厂密探是朱国彦的中军,原本是臣买通了用来监视朱国彦的,所有这一切都是那个中军亲眼所见亲耳所听。”曹化淳说的斩钉截铁。
朱崇祯见曹化淳这个神态知道他所言非虚,前几天在皇上面前失了面子,特别是让锦衣卫拔了头畴,曹化淳心中窝火的很,一心想在皇上面前扳回一城,没有绝对的把握他是不敢乱汇报的。
张文远在一旁长叹一声:“唉,如果赵总兵能够进入三屯营,两军合一也许三屯营不会陷落,真是不知道朱国彦是怎么想的,现在两个当事人都殉国了,这事恐怕也成了无头案了。”
朱崇祯也是感慨一声:“朕记得袁崇焕推荐重用的辽东三将中就有赵率教,想来应该是不俗之人,可惜了这么个良将,死的真是不明不白,唉,也许这就是命!”
朱崇祯挥了挥手示意曹化淳退出去,当曹化淳快要出殿门的时候,朱崇祯突然叫住了他恶狠狠地说:“一定要找到那个弃城而逃的家伙,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就在遵化陷落的同一天,祖大寿率九千辽东精锐骑兵、何可纲率一万精锐步兵先后到达山海关,袁崇焕立即与他的这些心腹大将和幕僚召开了军事会议,讨论下一步行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