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抽个美女打江山-第4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来是所穿铠甲绝非时下兵刃所能破防,二来即便相撞受了重伤,大可以飞快来回穿越以此恢复。

    然而到底是第一回打这种骑军对骑军硬冲的硬仗,多多少少有些跌跌撞撞手忙脚乱,好在运气不错,一个冲锋下来却也未被撞下马来。反观杨妙真,简直如鱼入水,显得游刃有余,不但有效提前避开任何可能的相撞,一手长枪更是神出鬼没杀敌无数。

    城墙上的高玉瑶看的心头揪起。从理智而言,她知道和周少瑜断无可能,但作为唯一与之纠缠的男子,又怎么可能一点心意都没有?更莫说在如此绝境之下,只有周少瑜出现,这更加深了周少瑜于她心间的位置。哪怕事后仍旧会以大梁为重,不为私情所扰,但至少现在,绝不希望周少瑜出事。

    (本章完)


………………………………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突围

    周少瑜发现自己现在心肠也‘硬’了,若是以前,像这样可打可不打的硬仗,八成会选择避让,然而现在,却是冒险而上。

    事实上此战对于周少瑜而言并没有直接的好处,一不是攻城略地,二也抢不到什么战略物资。真若说好处,那便是将自己的名望再刷上一刷。

    终归是大梁的太后和皇帝,在大梁朝廷都不管的情况下,周少瑜动了。不管实际心思如何,单凭此举,足以表达周少瑜的‘忠心’程度,以后若是再做点戏什么的表示自身的委屈,那么即便迫不得已需要叛乱,后果也要小许多。

    此外就是刷一刷高玉瑶的好感度了。虽不指望人家连人带地盘白送,但将来若是必要时刻心软些许,那都是赚到大便宜。

    只不过损失的确有点多。

    此次冲锋并没有什么地利,至多也就是有一个夕阳在。其实哪怕是借助日光,夕阳也绝非最佳时刻,然而以燕城的位置,若是绕道其他方向,空间相对狭小更容易被发现,比如东方,燕城东边还能有多大的陆地?被发现的几率太大。

    而若是北边,那压根就借助不了日光,而且还得绕一个大圈,浪费时间不说,未必安全。

    那么只有西边最方便了,地域广阔,利于藏身,这不,周少瑜便率领军队在地方毫无所觉之下抵达。

    既然是西边,那么自然不可能上午乃至中午出动,那样的话只会让阳光直接对着己方,让己方睁不开眼,那就纯碎是找死了。

    好在今日夕阳还算给力,硬是比往日夕阳要耀眼不少,如此对突厥的影响更甚。

    就在周少瑜于燕城城下力战的时候,另一边,大梁京师,金陵。

    因为高渐申忽然出现力压群臣,也致使朝廷原本实行救援的方案停止。并非没有阻力,但此等情形,自然会有人出面帮高渐申化解,比如,那些个亲王。

    一旦皇帝身死,且小皇帝不可能有后,那么换言之,但凡亲王,谁都可能上位,问题就在于,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支持。

    可以说,若高渐申不出面,忠臣还能力压这些亲王,但随着高渐申的出面,这些亲王坐不住了。

    咸鱼归咸鱼,无才归无才,但那可是皇位,谁还不想坐还是怎么的?

    在高渐申出面之后,坊间就开始了流言,说的便是高玉瑶盲目自大刚愎自用,为了自己的小金库,维持却用大梁的银子和军队去帮新罗解围。结果好啦,为了一己之私,连小皇帝都害了。

    别管效果是不是有,至少亲王的态度已经明了,一个个都开始暗自会客,开始实行拉拢之举。

    如果说一开始还要忌惮一下高渐申到底何意,那么随着时间发展,也变得有些肆无忌惮起来。

    无他,高渐申老了,真论年纪,或许还没到那一步,但身体却是硬伤,作为朝中老臣,呕心沥血半辈子,无论结果是好是坏,操劳总归是操劳过头了些。

    为了掌控全局,高渐申坚持着每天都去朝房坐着,单单如此对他而言便是极限,至于更多的,压根管不了,并没有那个精力。

    事实上对他而言,事情发展到这一步,谁当皇帝已经不重要,总归剩下的皇室成员都不是什么才德之辈,所以高渐申的打算便是,垂拱而治。

    皇帝可以无作为,但只要麾下大臣足够给力即可。他高渐申已经老了,但自认看人眼光不错的他,认为好几个朝中官员可为之重用。

    说到底,高渐申仍旧代表是士人集团,而这,很大程度上也是与皇权对立的。

    眼见高渐申毫无反应,亲王也愈发大胆,一些有想法的臣子也开始做出自己的选择。谁让这时候高玉瑶已经被围一月了呢?无论怎么看,都很难有好结果。

    再且,只要动作够快,那么届时即便高玉瑶回来了又如何?

    靠她那些新提拔的寒门么?那些人,现在可没有多少大官。

    金陵繁华,表面依旧。然而暗地里暗流涌动,沸沸扬扬。

    不过谁又晓得,这些中枢文武看不起的寒门小官,却在谋划另一件事情。

    因为世家存在,寒门子弟想来是受打压的存在,想要上位,多多少少都要和世家牵扯上关系才行。可以说在高玉瑶之前,整个朝廷,哪怕是寒门子弟,其成分也未必全是寒门,要么便是娶了世家女眷,要么就是直接投靠。

    但高玉瑶有魄力,大力提拔寒门,血腥清晰世家,这一切对于寒门而言无异于福音。对他们而言,一旦高玉瑶倒台,他们莫说前路,便是现有的官职,都不一定做的下去。

    一个月的时间,如果说一开始还被朝廷下达的种种指令所迷惑,那么现在,也足够反应过来了。

    在明知太后与皇帝有难的情况下,为何大军屯兵青州不动?为何蓬莱水师一直停靠扬州?为何原本集结与金陵的军队不是就地驻扎便是直接打发回去?为何忽换众人所不熟悉的主帅?

    谁都知道不能再耽搁下去了,不管是出于对高玉瑶的知遇之恩和忠心,还是处于自身将来的切身利益,必须要有所作为。

    是日,青州大营哗变,停靠于扬州的蓬莱水师哗变。因补给不足,大军直接开入城池征用当地府库存粮。至于说此举等同于造反?

    哈,咱的大好前途都要被断了,哪里还管你那么多,若救不出太后,便是反了又如何?如果投靠火凤难听了点,这不是还有周少瑜以及萧姽婳么?

    只是这一些,正在作战的周少瑜却是无法知晓。当然了,即便知晓了也仍旧会这么做。

    这些军队想要赶来仍需要时间,而高玉瑶已经准备进行九死一生的突围了。周少瑜自然不知晓高玉瑶的打算,却也知道她已经到了不得不突围的时候。

    出兵固然是为了刷名望,但也是为了减少高玉瑶一定的压力。周少瑜的最终决定,不能坐视高玉瑶就这么被随意灭掉,突厥是异族,此等立场乃绝对正确,异族不打,坐视大梁太后皇帝被灭,那所谓仁德岂不是笑话?善怀阁诗集之前一直宣扬的民族大义岂不是自己打自己脸?

    是役,周少瑜不敢恋战,以死伤近四千的代价,借助日光优势,斩敌近八千。而后迅速遁走远离避免围困。但此行并未走远,而是远远吊着,已达到随时牵制的目的。也是没有办法,因为实在不知道高玉瑶的突围时间。

    而高玉瑶,作为极速成长的人物,虽未到圆满巅峰,却也绝非常人可比,如此机会,怎么可能不借机鼓舞士气?

    之前想鼓舞都没法鼓舞,孤军再怎样是孤军,如何鼓舞都无用,然而现在不一样。

    不过高玉瑶更加心狠!

    她看的明白,以周少瑜现在的实力,即便有心,也是无力。断无可能从十余万突厥大军将他们救出,所以仍旧还得自救。

    换言之,该突围还是要突围。

    越是如此,士气愈发重要,若是军队方出立刻溃散,又如何突围?所以单单自是鼓舞士气是不够的,得拿出一些更多的好处来。

    金银财宝高官厚爵太过虚幻,眼下连肚子都填不饱,哪里会管那么多?

    是夜,高玉瑶一人静坐于殿中默念经文,而城中,却是难得饱食一顿,且吃的都是肉……

    皇宫某处,一名死忠禁卫忽然发疯,拔刀坎向同僚,而后被其余禁卫斩杀。而这处院子里,已经没有一处完好之地,哪哪都是血腥以及骨头。

    人的骨头……

    哪怕杀的都是突厥俘虏,一次性杀这么多,且为了避免暴露影响人心,不仅一切秘密进行,还要进行剔骨解刨。

    发疯?这不是很正常么?

    翌日清晨,太阳升起。

    日渐高,难得晴朗,万里无云,烈日耀眼。

    燕城西城门忽的大开,大梁军队齐出,朝着城外突厥大营喊杀而去。

    之所以仍旧选西边却也简单。先前周少瑜借助夕阳,以自身在西的优势打了人家一波。而现在,高玉瑶则是借助上午的烈日,从西门而出,由东向西攻打。

    且西门突厥大营,固然乃是阿史那忽沁本部所在,也是精锐所在,但昨日方经历大战,入夜又经周少瑜骚扰,精力压根尚未恢复。

    高玉瑶想的明白,短时间内依靠人数必然能打出优势,但绝对无法长久,一旦其余突厥大营反应过来支援,己方势必弱势。谁让自己都是步卒呢?

    这也就注定了,大部分兵力会被留下牵制,而高玉瑶为主的精锐,在抢到战马之后立刻逃离。

    “高玉瑶突围了?”正在研究地图的周少瑜闻言一愣,旋即摇摇头。“居然这么急,看来燕城内的形势早已不妙到一个地步。”

    要知道他才刚刚出现露个脸打了一场,按理说对于燕城内的鼓舞效果是绝对的。但高玉瑶仍旧如此急切,那么只能说明,城内已经完全断粮,甚至可能已经出现了一些乱子。

    “传令,整军,出发。”周少瑜果断下令。

    这一回,无需正面迎敌,只需侧面牵制即可,任务到也不重。

    同一时刻,蜀州。

    萧姽婳带领一支不过千人的分队藏于山间,俯视整个地形便可知,此地乃一处河道上游,且河道早以被拥堵。不用问便知,萧姽婳这是准备行水攻之策。为了诱敌,萧姽婳可是特地连败三场,这才将吐蕃的主力大军引入了下游一处低洼城池之处。而现在,只待吐蕃大军入城并消息传递过来,萧姽婳便要决堤。

    “报!吐蕃军忽然停止入城,全军撤退!”

    “什么!?”

    周少瑜此行,主要目的绝非营救高玉瑶,而是向天下摆明一个态度,做出一个交代。有了这个举动,无论之后高玉瑶是生是死,周少瑜都能最完美的应对,也能博得更多的名声。

    此外,虽未直接营救高玉瑶,但帮助却一点也不小。周少瑜的出现,意味着燕城不再孤单,仍有援军可求,让人心中激起几分希冀,不会再像那般绝望,这对于士气的是一个不小的提升。至少也未以后的突围增加几分成功。

    “周郎,激励两句吧。”大战在即,紧随左右的杨妙真出言道。

    凉风吹过,带起些许微尘,周少瑜骑于马上,调转马头。

    激励士气?这种事周少瑜真心经验不多,但此时他为主帅,断无让杨妙真代劳之理。

    想了想,便有了主意。

    “将士们!”周少瑜开腔大吼:“无需紧张,无需害怕!因为,我周少瑜!永远冲锋在你们前面!”

    身先士卒。

    没有比这更简单直接的法子了,周少瑜在前,意味着帅气同样在前,一军主帅尚且冲在最前头,麾下将士又有何理由不卖命?更莫说,周少瑜这个主帅,是备受推崇的存在。

    这支骑军的成员基本都是北地人士,而北地,周少瑜是唯一的希望,是他一手将并州重建,给了他们以及家人对将来生活的希望。没谁会愿意见到周少瑜出现意外,那么,在周少瑜冲在最前的情况下,除了死战,别无他选。

    “杀!”

    冲锋的号角,擂起的站鼓,战马嘶鸣,马蹄涌动,喊杀震天。

    战争,让人热血,也让人胆寒。

    三万骑军对三万骑军,单看纸面数字,并无太多实感,且人数上似乎也不震撼,然而实际发生,给人的却只有两个字,惨烈!

    将军相接,人马相撞,冲锋最前的人,很可能连一块完好的肉都未必能够保留。

    哀嚎,惨叫,抽搐,无论是人还是战马,不外如是。

    好在到底是占优的,周少瑜所在方向乃是背对阳光,此刻夕阳尚未完全落下。而面对夕阳的突厥军视线受损,直接便影响了相应的战力。

    周少瑜一马当先,其实他也怕,但相对身死的可能要小的多。

    一来是所穿铠甲绝非时下兵刃所能破防,二来即便相撞受了重伤,大可以飞快来回穿越以此恢复。

    然而到底是第一回打这种骑军对骑军硬冲的硬仗,多多少少有些跌跌撞撞手忙脚乱,好在运气不错,一个冲锋下来却也未被撞下马来。反观杨妙真,简直如鱼入水,显得游刃有余,不但有效提前避开任何可能的相撞,一手长枪更是神出鬼没杀敌无数。

    城墙上的高玉瑶看的心头揪起。从理智而言,她知道和周少瑜断无可能,但作为唯一与之纠缠的男子,又怎么可能一点心意都没有?更莫说在如此绝境之下,只有周少瑜出现,这更加深了周少瑜于她心间的位置。哪怕事后仍旧会以大梁为重,不为私情所扰,但至少现在,绝不希望周少瑜出事。

    PS:来不及了,后面的一会修改,额,就当是防盗版?嘛,虽然我一直就没防过

    (本章完)


………………………………

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再变

    燕城突围战,这无疑是惨烈的。即便有着周少瑜的尽力牵制策应,高玉瑶所部仍旧损失惨重。

    近五万直接死伤,近十万溃散而逃,高玉瑶只剩下两万余残军勉强难逃而下,饶是如此,在拼尽全力之下,高玉瑶也只逃到了涿城便被突厥大军围困。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时机把控出现差漏,周少瑜也率领所部被困涿城。二者相加近五万将士,而城外怎么也有个十万突厥大军。

    这结果却也说不上好坏,周少瑜既然在涿城驻扎了这么久,必然早有一定的粮草储备,吃食上不用担心,若当真是高玉瑶的十多万大军全来了,那还有点恼火,可谁让高玉瑶也只剩这么点人了呢。

    而且并州方面可不会出现什么变故,断不会说直接抛弃掉周少瑜不管了。

    凑一凑,单单并州还是能拿出十万军队的,只要应对及时,救援应当不是什么问题。

    然而就在于,涿城比不得燕城此等大城。年久失修之下,好些豁口也只是勉强修补,一旦陷入攻防战,势必要花费更大的代价防卫。

    这种时刻,就要看阿史那忽沁是否舍得继续拿人命拼了这也算难得的好消息,突厥青壮人口已然不多了不是。

    阿史那忽沁显然也在犹豫这个问题,导致接下来三日,围而不攻,难以决断。

    一方面突厥已经愈发经不起死伤,如若不然,阿史那忽沁也不会被迫跑去东北地区招揽夷人。而另一方面,好容易围困到大梁太后以及皇帝,这让突厥方面极为振奋。

    或许短时间内获得不了什么好处,可谁都知道,一旦拿下,拿下大梁必将入探囊取物一般简单。到时候还怕没有收获?人口,财富,应有尽有!

    也因此,忠于阿史那忽沁的突厥各部战心高昂,哪怕再死伤一些突厥勇士,也不是不能接受。

    涿城内。

    “你不该来的。”高玉瑶心绪复杂的道。

    按理说,这是刷好感的好时机,哪怕人家高玉瑶仍旧理智的厉害,可谁还不乐意听些好来话?

    可周少瑜有的确有点郁闷,好好的一不小心,居然把自己都搭了进来。白眼一翻,道:“少来,假不假,来都来了,再说这些个又有何用?”

    高玉瑶好生心恼,人家难得真情一回,你就不能配合下?可一想到眼下处境,又着实发作不出来。

    咬咬唇,道:“大不了,陪你作对亡命鸳鸯便是。”

    “那我亏大了!为了一颗小树放弃一大片森林!”周少瑜再翻白眼,道:“再说了,鸳鸯可不是什么好东西,看似成双成对,实则花心之极……”

    高玉瑶果断打断:“你是在说你自己么?”

    !!!

    得,一不小心给自己挖坑了。

    与此同时,新罗王城。

    “退兵了!敌军退兵了!”伴随着城头上的一声叫喊,城中逐渐沸腾起来。苦守一月,曾三度被人攻入城中,王城几乎被破。在长达月余的猛烈城防战中,二十余万条新罗将士乃至百姓的性命就此丢却。

    可以说,新罗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而眼下终于苦尽甘来。

    也不能真说他们战力多么低下,而是实打实的劣势。

    人家夷人不但身强体壮,且身形灵活,而新罗人呢?按照米的单位来算,身高超过一米六五就算高个,普遍甚至未到一米六。就这么个个头,再壮硕又能壮硕到哪去?且长期缺乏训练,战力自然上不来。

    老实讲,如果主导攻城的不是夷人而是相对好说话的突厥,新罗王说不定早就决定举白旗投降了,哪怕签订再不平等的条约都行。可偏生攻城的是夷人,这些毫无礼仪蛮不讲理的家伙,一旦入城,那定然将士人间地狱的场面。

    虽不知为何攻到这地步忽然退却,但新罗王也总算松了口气,同时也下定决心,一定要练出一支强军来,不能因为承平太久就忘却了危机。

    “居安思危,大梁文化果然博大精深。”新罗王感触颇深的道。

    夷军撤兵,自然是阿史那忽沁的指示,新罗国固然是阿史那忽沁预想的版图之一,但远没有大梁来的重要,说到底,大梁才是真正的中心,为避免高玉瑶以及小皇帝再次逃脱,阿史那忽沁要确保万无一失,而其他所有,都要为之让路。

    只是,人心思变,哪怕是毫无礼仪的夷人,在经历过后也会成长,阿史那忽沁压根不知道自己引来的会是什么。

    新罗边境,夷军正式全部退出新罗国境内。对此,几乎所有的夷人都表达了不满。

    无他,强攻月余,莫看新罗王城仍在勉强支撑,可傻子都知道,绝对撑不了多久了。一旦城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白花花的银子和女子,意味着绫罗绸缎,意味着大笔的财富。

    结果倒好,凭啥这么乖乖听话啊!

    在攻打新罗王城的这月余时间,不少人就此战死,但也有人崛起!比如黑罴部落的首领黑野猪……

    好吧,这名字有点怪,罴,熊也。显然这个部落是以熊为自己的招牌,以展示自家部落的凶猛。可偏生首领却叫黑野猪!

    当然了,莫小瞧野猪。在后世东北有一句话,一猪二熊三老虎,这便是给这三种动物做一个战力排序。三者之间若开打胜负暂且勿论,但对于猎人而言,最不愿意见到的,这玩意脾气直啊,动不动就跟你蛮干到底,不像老虎棕熊,前者虚张声势吓唬吓唬说不定它还跑了。而后者,只要不尖叫不乱来,熊这东西的攻击性也不算太高,顺风慢慢离开也是有机会走脱的。

    若是以此点来看,黑野猪应当也是个直来直去蛮横之人才对。可惜并非如此解释,叫此名号,只是因为其比野猪还要难缠,一旦惹上,别想脱身,明的暗的迟早弄死你。

    也因此,黑野猪顺利带领黑罴部落逐渐强大,在东北这一片的实力也是有数的。

    若说以前局限于环境思维受限,那么现在,开阔过视野的黑野猪,野心已经勃然发展起来。

    原来以前看似强大的新罗国不过如此?原来传说中的最强皇朝大梁也被突厥打的连太后皇帝都被围了?

    莫看他们夷人被突厥所震慑征服,这只是因为他们不团结,压根就是被逐个击破。不然就算突厥全是骑军又如何?有本事你在山里继续骑?

    以前各部落各管各的摩擦不断,而现在因为突厥的介入形成一个契机,让个部落集结一起的契机。

    而现在,黑野猪在新罗攻略战中表现极为出彩,不但获得阿史那忽沁的信任,委任于除那位突厥统帅之下唯一的副帅。更是让一众夷人由衷信服。大伙都知道,跟着黑野猪,不但能大胜,还能分得不少战利品,这单上,人家可是很公平的。

    原本黑野猪还在等待时机再行计划,而现在,时机已到!

    忽然的撤军之令引起了夷军强烈不满,只要利用的好,黑野猪完全可以正式将这支夷军掌控。而接下来,呵……黑野猪不由发出一声冷笑。屈于人下?这绝不是他的野望。

    是日,突厥探子回报,察觉青州驻军异动。阿史那忽沁情急之下,连下七道可汗令,催促夷军加速赶路。除此之外,对于涿城的进攻已然开始,而作为先头部队率先进攻的,自然便是随军左右的两万夷军。

    防守的难度远比周少瑜想象的还要大,城内总兵力看似总数为五万,但实际能投入防卫的不到三万!

    高玉瑶麾下的军队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