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步步吞天-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乡兵南下,说的轻巧你知道永平府的形势有多么严峻吗调走新集大营张鹏硕的大军,蓟州会完全的暴漏在辽东满虏的刀锋之下,京师只想守住南大门,不要东大门了吗”
秦文征回道:“本来我也不想接这个差事,知道会让赵兄为难但外公的一席话让我茅塞顿开。张鹏硕手下乃是官军,的确不宜大动,不到万不得已想来皇上都不会下这样的旨意,但赵兄手下的可是乡兵,且多为骑兵,调动起来比较方便,只要赵兄能够率军南下替太子兵团守住后路,楚相必会对赵兄加官进爵并为赵兄的乡兵给个正当的名分”
赵天说道:“我率军南下,永平府兵力空虚,万一满虏东进,谁来守护我的家乡”
秦文征回道:“辽东大败,想来年前已经失去了东进的攻势,赵兄只需在河间府和保定府一带驻防防备韩子民和许原名切断后路即可,粮草兵饷自会由楚相筹措,只要太子兵团平息了山东灾民的叛乱回撤后,赵兄算完成任务。”
赵天说道:“乡兵,乡兵,我的乡兵有守家土之责,缘何可南下另外,是因为我在永平府一带驻防兵力施压才使得辽东不敢冒进,万一我南下后永平府兵力空虚,或是太子兵团镇压叛乱遇阻拖延时间太长,谁敢保证辽东满虏不趁势东进”赵天本根本没有南下的心思,但最近为了乌纱帽不得不与秦文征好语相谈,万一惹怒了楚相,赵天可玩完。
秦文征回道:“到时候再说到时候的事,可以拆东墙补西墙嘛,先救下南面这一关,楚相已经亲自担保,万一永平府危急,他会再想法从别处调军支援永平府”
赵天笑道:“京师一带还有兵力可调嘛难道楚相有把握把圣上的禁军从京城给调出来”
秦文征一下哑言,“赵兄口才之好,秦某自愧不如但无论如何也要请赵兄速速派军南下,否则楚相先安山东后拿天津再南下的大计会付之一空。我临行前,家父在蓬莱与我往来的书信中还特别的提到你,他老人家说道要想完成楚相的大计稳固京师一带的安宁,赵兄的永平府乡兵已经成了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连我外公都称赞你是个年轻有为的俊杰,有女得嫁给像你这样的好汉”
秦文征最后的这一句深有意义,赵天当然听得明白,为了拉拢自己甚至连联姻这种招式都使用出来。白晨春的外孙女秦文静乃是赵天梦寐以求的心中对象,秦文征将话点到如此,赵天不得不陷入深思。但为了一己之私而害了自己友军骑兵的性命或是冒着失去家乡百姓的安危,孰重孰轻赵天不得不选择后者。赵天对秦文静的心思乃是他自己心里的秘密,决不能透漏出来,为此赵天假装哼道:“感谢令尊的赏识,但这样的大帽我戴不起秦兄你们一家全是楚相门人官宦之家,赵某人只是一介小小县令高攀不起我还要感谢秦兄冒险前来兴城为我通风报信,但率军南下事关重大,永平府这面牵一发而动全身,恕下官实难从命想必秦兄也知晓下官府中还有蓟州方面的要员在做客,下官失陪了,我这让周青将你秘密的送出城去”
秦文征嘿嘿的笑了两声:“这是赵兄的待客之道吗”
赵天停住脚步,回首道:“下官只是一介小小的书生,并无大志,能保一方平安是我最大的心愿。道不同则不相而谋,老弟我不想陷入你们的党争之中,还望秦兄能够理解”
见赵天还有回首,秦文征马上追过几步,说道:“当下蒙相杜尔伯掌管天下兵部,事事咄咄逼人处处与我汉人作对,上次汉人减丁之策是他建议并实施的。楚相乃是天下汉官之首,是我汉族最后的希望,事关保全天下汉人的利益,秦某陷入此漩涡中也仅仅是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还望赵兄不要置身事外,多为我汉人争取些利益”浏览器搜“篮色書吧”,醉新章節即可阅读
………………………………
第167章 不站队
赵天回道:“放心吧秦兄,即使我不愿率军南下,但也绝对不会投靠杜相与兵部尿到一个壶里去。都说为了汉人利益,但却不知怎么做才算是真正的利益你们与楚相一系为了维护汉官算是一种,而韩子民等叛军打出驱除鞑虏匡复中原的旗号又会视我们这些为朝廷效力的汉官为汉奸,到底谁错谁对谁又能分得清我是汉人不假,但为了家乡百姓做个中间派,夹缝生存而已。”
秦文征说道:“好且不论是对是错,单是赵兄不会投靠杜相之事,我们以后还是兄弟。我相信赵兄一言九鼎,我回去后定会如实上报,想来楚相也不会为难与你,我还定会向外公建言想方设法的保存住你的乡兵。你可说好了,只为汉人利益,做个中间派两边的党争哪边也不要靠。”
赵天冲秦文征点了点头。
秦文征回道:“既然你不站在这边,那边也不许去。毕竟是汉官,想来楚相必会帮衬一些,只要楚相进言,给你加官进爵的旨意应该很快下达了”
赵天说了一句:“多谢”然后走了出去。
赵天出去了好长的时间,张鹏硕等人在屋中只是与赵晋龙闲扯。顾直隔着门缝,看着周青亲自在跨院口站岗,又见那辆捂得严严实实的马车从后门绕了出去,心里不停的再猜,到底是谁来兴城了,看这架势必不是寻常人物。顾直自打投靠总督府尚大人后被打上了杜相一系的标签,虽然他与白春私交不错,但也是貌合神离,毕竟党派摆在那里。要不是为了共同的出口恶气对付赵天,顾直也不会与白春苟且在一起。顾直此次来兴城其实是有上峰指令,为了拉拢而来。但顾直有份私心,心里很不喜欢赵天不说,他怕万一赵天投靠了杜相后而在蓟州盖过他的风头。上面虽说是让他秘密的拉拢赵天,其实他是想在背后偷偷的使坏破坏掉赵天投靠总督府的可能。
顾直想在永平府这面受到兵部和直隶总督府的独宠,得想主意如何才能冒坏水。顾直抬头看了一眼张鹏硕,忽然觉得他最近几日有些不太正常,以往做出事不关己的样子,甚至是自己和白春一起敲诈赵天的时候张鹏硕都不想参与,可见他的去意已定。可自打赵天在永平府南部接连的打了两场胜仗,使得蓟州形势一下大好后,张鹏硕又突然活跃起来,这次来兴城是他牵的头。顾直忍不住心里在想,莫非这老家伙又改变了主意想在蓟州留下来总督府已经明确承诺自己,只要挤走张鹏硕并收复永平府后可任命为自己为永平府偏将。顾直晓得张鹏硕是楚相面前的大红人,在蓟州有个赵天和白春不好对付,若是再加上一个处处伸手管闲事的张鹏硕,顾直还真有点应付不过来。太子兵团在山东大败之事虽未上塘抄,但顾直还是从小道消息知晓一些,他巴不得赶紧调走张鹏硕,今后他好成为蓟州军政一把手。可是一想到以后面对满虏的进攻时还要大力仰仗赵天的乡兵,顾直又开始头疼,他真不知挤走张鹏硕对他来说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其实在座的除了顾直,白春和张鹏硕也都各有想法,各有各的小算盘。赵天屡屡建功,这回升官是肯定的事,只是朝廷的旨意迟迟不下达,这让人们都感觉充满了好多不确定性,到底赵天能够官拜何职是升文职还是挂武赵天手下的这些乡兵到底又划给哪里管辖是不是能有个官军的名份是不是归并给兵部还是继续留在地方这些事情猜是猜不出来的,这涉及到了上面的党争。单是布政使司方面不会同意将乡兵划给兵部这是显而易见的,难道布政使魏大人会放弃辖下官员手中的这么大一支队伍可继续让这支乡兵以地方名义又不会有名份。
张鹏硕在蓟州任上去留之间举棋不定,两者都可。要是给赵天升官的具体旨意明确下来,他也好尽快的早做打算,他此次前来是想探探赵天个人想法的口风。
白春已经攀上按察使司的高枝,他对赵天只是个人的恩怨。是因为蓟州城商税之事闹得满城风雨,按察使司才派与赵天交好的秦文征秘密前来,而不是让白春秘密拉拢,因为白晨春是知晓白春与赵天之间有隔膜的。白春与顾直一样,他不但不想让赵天归顺自己一系,反而恰恰相反想把赵天推给对方的兵部里面去,因为他与赵天有个人恩怨,也怕因为赵天的锋芒盖过他而在蓟州失宠。
白春和顾直都是想将赵天往对方身上推,暗地里与武清上层的通信里少不得使坏给赵天穿小鞋。赵天当然不知他们背后的这些想法,但却知道,蓟州的党争已经开始从底下浮上水面,自己想做中间派的想法能否成功,还真是未知数因为不选边站队的人,往往都是第一个被打趴下的人。
见赵天回来,顾直首先发难,“赵大人,罗家屯镇军粮食殆尽,我数次派人前来兴城拉粮,却被县丞赵晋龙给挡了回来,不知你先前答应的提前收税是为镇军筹集军粮之话还算不算数”
这种心知肚明的事情本应是在背地里妥协解决,顾直故意当着张鹏硕的面将其拎上台面,是想让大家看出自己与赵天对立的一面,这样也好将赵天挡在总督府一系之外。
白春也明白这个道理,现在不发难等待何时,更何况这件事也还有的一份好处,顺势也插言道:“本官可是证人,要不是赵大人说是为镇军筹集军粮而行权宜之计,本官早将摊丁入亩这等动了国体的事情上报朝廷了,今日当着张大人的面,你可得给句痛快话”
看着这两人突然向赵天发难,张鹏硕有些发愣。他二人敲诈赵天之事张鹏硕是有所耳闻的,以前因为心已经不在蓟州所以张鹏硕并未插手过问此事。本来此次张鹏硕相邀这二人来兴城是给赵天道喜的,却不知为何这二人在赵天要快升官之际还弄这么一出
张鹏硕为官多年经验丰富,晓得他俩背后必是有别的猫腻,这种事还是不插手的好。但见白春将自己抬出来,张鹏硕还是压着嗓门道:“本官近日身子有些不舒服,没过问过此事,你们自行相商解决即可”浏览器搜“篮色書吧”,醉新章節即可阅读
………………………………
第168章 相思
白春和顾直二人当着张鹏硕的面开始敲诈粮食,赵天笑嘻嘻的搪瓷,“这不是前几日滦州战事吃紧吗实不相瞒,为了报效朝廷收复失地,我不得不往滦州城里添了不少钱粮但顾大人既然开口,蓟州即使再没钱粮也不能让顾大人的镇军饿着肚子对敌”
随即赵天扭头对着赵晋龙道:“支援滦州后蓟州还有多少剩粮”
“那得问问蒋书办才知晓详细,虽有剩余但估计不多”赵晋龙将话题踢给不在场的蒋道人。
白春与顾直眯缝着眼睛,懒得看赵天与赵晋龙唱戏,顾直径直说道:“县里提前征粮可是为的镇军,滦州既然用了部分那是为了朝廷收复失土我不计较,但怎么县里的剩余还要留给乡兵而饿着镇军不成”
这年头,名份压倒一切,镇军可是在编的官军,县里确实理应给官军优先,赵天道:“好说,好说,乡兵虽是后娘养的,但顾大人怎么也不能一点儿粮食都不给留吧赵县丞,你去告诉乡兵的军士们,让他们勒紧裤腰带少吃一些,吃完后将牙缝里的也都必须抠出来吃掉,我们要节约出每一粒粮食好供养镇军。”
赵晋龙好悬没笑出声来,应声道:“是,大人,我定会叫军士们从牙缝里积攒出每一粒粮食。”
赵天说道:“顾大人可听明白了数日后你再派人来拉粮,我定会为你攒出些许军粮”
白春和顾直差点没被气死,知道赵天这是想拖账赖账。不狠不吃粉,既然事情到了这个地步,顾直也顾不得许多,只有使出杀手锏,在官印上打主意,阴笑道:“听闻赵大人将大印弄丢了,不知是真是假要知道当官的若是没了大印,那可是藐视朝廷犯了欺君的大罪。”
赵天早想到他们会使阴招,当着张鹏硕的面,赵天可不敢承认,否则要是传出去,他这个县令会马上一撸到底。赵天回笑道:“谁说大印丢了,当官的怎会轻易丢掉大印呢大印我保管的好好的”
白春识得他手里扣押的乃是真印,赵天不过是在张鹏硕面前说谎而已,既然他自己往枪口上撞,白春怎会错过如此撒盐的好机会,说道:“哦这件事我也有所而闻,到底是不是大印丢了,赵大人拿出来一观便知,张大人正好也在这里做个见证”
赵晋龙马上慌了神儿,他晓得赵天以前没把县令一职当回事才把大印压出去的,可如今真若是丢了官职,兴城可完了,乡兵也会处处被白春和顾直欺压正在赵晋龙着急不知如何应对的时候,赵天轻描淡写的说道:“大印是曾丢过一阵子,但却被我找回来了。前些日子滦州战事吃紧,为了调运蓟州之粮,我已让章九把大印拿到滦州去了,过几日会被拿回来”
白春知道赵天拿不出大印来,因为真的在自己手里,白春与顾直对望了一眼,说道:“是吗真是难为赵大人了,丢了的大印还能找回来真是奇迹”
顾直说道:“不知大人几时拿回大印,我们也好一观”
赵天说道:“最多三日,到时候自会让你们一观”
顾直向白春抛了一眼,意思是你可要把大印保管好了,这三日内可别让赵天给盗了去。“那好,既然县里暂时缺粮,我会另想办法为镇军筹粮,不过三日后我和白大人会去新集大营汇报工作,赵大人可不要吝啬前往哦”
哪里是汇报工作,分明是要看赵天的好戏。赵天说道:“那是自然,张大人那里有从京城带过来的上好茶叶,我正要去品一品哩”
看着他们三人在那里打机锋,似懂非懂般被转晕了圈的张鹏硕晓得自己只要还想留在蓟州,是逃不开他们之间的争斗张鹏硕道:“辽东满虏又丢一城,眼下形势大转,我也正好想调整一些军事部署。三日后我会邀请所有乡兵指挥使和各个大的庄主寨主在新集大营召开一次全蓟州的军事大会,商讨商讨我们下一步的局势”
看来三日的期限是跑不了了,白春窃窃自喜,要是当着全蓟州的庄主和寨主面前拿不出大印,赵天这个官算是当到头了。
送走了张鹏硕三人,赵晋龙火急火燎的对赵天说道:“这可如何是好,今天是拖了过去,可三日后我们怎么才能将大印变回来现在想偷都偷不成,那白春回去后必会对大印严加看管并设下天罗地网难道我们还要造个假的不成”
“想那多干啥,有即是没,没既是有三日后我必会夺回大印”赵天淡淡的回了一句后走了出去。赵晋龙不知赵天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摇晃了几下脑袋还是参不透赵天的话语,“唉”的一声叹了口气,也走了出去。
赵天将大印的事情放在了一边,晚上却饶有兴致的来到马场观看赵兰儿训练新兵。骑兵夜训这是赵天规定的必须课程,刚开始还有些人不懂为何非要天天夜训,可几仗下来大家伙都明白了夜训的重要性。当代因肉食较少的缘故致使夜盲者居多,战马若不长练也不适应走夜路和夜战。
看着赵兰儿在夜色下的身影,赵天恍惚的回忆起在后世和自己相亲的那个女孩,怎么这么像难道真有前世后世之说陷入沉思的赵天又想起今日秦文征提到的白晨春想联姻之事,赵天虽然为了蓟州的百姓而拒绝未选择站队党争,但此刻他的脑海里却不断的冒出秦文静的画面。赵天极力的控制着自己不要去想,但秦文静与自己相见时的那几段场景却不断的涌现在脑海。赵天一拍自己头疼的前额,“回去睡觉”
可赵天哪里睡得着白天秦文征的一席话,已经勾开了赵天好不容易压制住的相思,这一夜,在床上翻来覆去的赵天又度过了一个难眠之夜浏览器搜“篮色書吧”,醉新章節即可阅读
………………………………
第169章 铁作坊
赵天这半年来漂浮不定,时而出关时而南下,又久居兴城县衙,今日难得有空闲来到城西寨旧居。
城西寨是赵天来到这个世上的第一个落脚地,他还依旧清晰的能够回忆起当初刚来时的印象,只是那个时候的城西寨还很穷很破旧。现如今的城西寨早已经是翻天覆地,虽然经赵天强压忍痛将产私盐的那片沙滩地割让给搬迁过来的沙岭子,但城西寨仅是运转的两座灰窑足以令全寨百姓丰衣足食。
朱老大为人厚实,在蒋道人和吴志等人调任县衙为官后,朱老大才是真正的城西寨经营者。赵天回到故居,朱家的大闺女朱心儿依旧是扎着两个辫子走路一翘一翘的,看见赵天进了山寨,兴高采烈的叫道:“赵哥哥回来了,这回有没有给我带好东西啊”
赵天笑道:“你个小馋嘴,再过几年该出嫁了还是那么淘气”隔壁葛大婶子挎着一个花篮子刚要出门去兴城集市上卖鸡蛋,见到赵天回来急忙放下花篮子过来相迎。
葛大婶子的老伴儿去世的早,膝下一双儿女,唯一的独子在秋收前跟随周长山的骑营南征金锦秋时战死,小女儿的和朱家姑娘差不多大。葛大婶子曾经夜里独自哭的流干了泪,但在旁人的面前依旧装作坚强。蒋道人从县里拨粮两大口袋亲自给送过来,而照顾这对儿孤女寡母的担子落在城西寨朱老大的身上。城西寨像这样的户很多,失去男人的或是失去儿子的孤儿寡母之类,朱老大全部都给安排到了养鸡或是烧炭等轻活,寨子里也会时常的对这些家庭另行补助。也有的残落户在赵晋龙的安排下在全城内进行家庭重组,蒋道人曾经想给葛大婶子再找个老伴儿,县里三村陈万山家的一个孤寡五十多岁的佃户在破城街之战时被砍掉了一只胳膊,可葛大婶子年轻丧父中年丧夫老年丧子,早已看透的红尘没了那个心思,只是想着将闺女赶紧养大找个好婆家来养老。
有战争必有死人,刚开始的时候赵天还特别同情甚至是怜悯,可这种事情越来越多赵天也麻木了。赵天从腰间摘下一对儿玉佩,这还是郑东顺当初孝敬的。赵天将一支送给旁边的朱家姑娘,另一只塞到葛大婶子手中,说道:“我身上没有什么值钱的物件儿,只有这对儿玉阙,分别送给朱家姑娘和葛家姑娘一人一个,当是将来出嫁我送的嫁妆吧”葛家姑娘没在现场,只能交给葛大婶子手中,朱家姑娘手里拿着玉阙欢天喜地的跑开了,她这个年龄已经到了好美的阶段。葛大婶子一接过来知道这个东西必不是俗物,虽不能价值连城,但少说也得值个千八百两。葛大婶子攥着玉阙的手颤抖着,说话也带着颤音:“这,这怎使得起。。”
赵天将葛大婶子伸出来的手挡回去,“拿着吧,将来给丫头找个好人家,你也好可颐享天年”
见葛大婶子泪珠流了下来,赵天赶紧快撤,因为他最受不了这个,“听说朱大哥在灰窑上,我找他还有些事儿,我先走了”
现今城西寨的八里深山最里处发现了铁矿,赵晋龙和王卓派人秘密开采,朱老大的灰窑在最外面像是个掩护。大老远的看见赵天一人步行进山,朱老大走下灰窑陪着赵天一起向里面的深山走。赵天此行的目的是想看看铁矿石开采的什么样了。朱老大边走边介绍,“借着以前灰窑的采石场,又把山皮被扒开了好一大片,可却是有的地方是铁矿,有的地方不是,为这,没少白费人力,幸好铁矿石也跟随着开采出来不少”
这年头没有仪器勘测,抓不准矿脉,只能遍地搂耙子般的瞎蒙,赵天上学的时候最讨厌的是物理和化学,一上课打盹,现在才后悔当初怎么不多学习一些,也不至于在此事上一点忙都帮不上。
两人一边走一边聊的很快进了深山,只见约么有五六十人正在山坡上的石崖处干活,山下搭建了几个临时的茅庐,冒着好几座浓烟并伴随着里面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
这是冶铁的小作坊,最原始的那种,一天能打出几十斤来得念阿弥陀佛。赵天看的心里直摇头,后世的大钢厂全部现代化,出几个上吨的钢坯子也只是顿饭的事情,没有科学和发展是不行啊
王卓也在,从开采到生产基本上都是他负责的,赵天问道:“一天能打出多少斤”王卓回道:“快的时候能打出三四十斤铁料,赶上时运不济时一天十几斤的产量也是有的。”赵天摇了摇头,“太慢了,这速度,别说是造铠甲了,连打刀打枪都不够用,现在我们队伍扩建的厉害,除了靠缴获基本是购买,跟不上速度啊”
王卓回道:“等过上一段时间吧,现在人手紧张不够用,西面的那座山上也发现了铁矿石,想来是一条矿脉,西面的那个山大,矿石的成色也比较好,待我向赵晋龙要过些人手后,产量也许会翻番”
赵天回道:“现在咱有县令之职,最起码是官家名义,不必怕小偷小摸的走漏风声,尽管大规模的开采和生产便是,大不了补上些手续上交些税而已。蓟州现在是战乱前沿,即便被白春发现了并上报,难道朝廷还能没收了咱的矿山不成只要队伍强大能打胜仗,咱的腰杆子硬,腰杆子硬有谈判的筹码,和朝廷搞官斗无非是相互妥协而已,别的都是扯淡。要记住,枪杆子里出政权,”
王卓说道:“眼下秋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