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方帝国-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鲂┦虑椤L侥盖子痔岬搅私峄榈氖虑樗徽笸反螅淙凰男睦砟炅湟丫泄簧倥耍硖迥炅浠刮闯赡辏俗约旱纳硖宸胗够共幌胝饷丛缇桶训谝淮谓怀鋈ァ2还谡飧瞿甏峄檎庵质虑楹孟窕拐嬗刹坏米约海乇鹗钦庵执蠡思遥胗刮弈沃惶岢隽私峄槎韵笠欢ㄒ约合燃盖拙涂家才偶媪恕
“菊桑,好久不见,抱恙在身行动不便,怠慢了啊,你请做。”冯德麟热情的打着招呼,但坐在椅子上未起身。
“听闻冯督军遇刺受伤,特来看望,看到你如此精神,想必是无大碍了,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啊。”菊池武夫鞠躬施礼,用他那口音严重的问候,看了眼冯德麟的状况,递上了一个木盒。“这是采自长白山的千年人参,小小心意、不成敬意。”
一旁的冯庸接了过来,冯德麟介绍道“这是我的长子,冯庸,以后还请菊桑多指教啊,哈哈。”
“冯公子果然一表人才啊,前途无量!”菊池武夫寒暄一番后步入正题“冯督军现在坐拥黑龙江和半个吉林,又在积极推行新政,不知对后续的发展有何打算?”
“昨天我还跟庸儿在说这事,要不就你来回答菊桑吧。”冯德麟笑着看向冯庸说。
冯庸笑了笑说“菊桑,我们现在的第一要务就是发展经济,我计划要建立以钢铁、煤炭等资源为核心的重工业体系、以纺织、食品为核心的轻工业体系,以及商贸金融体系,还要修建更多的铁路、公路。而这一切都需要资金和技术的支持,等详细的计划书完成后,我自然会向各国公使提出合作的请求,当然,也包括菊桑所代表的日本国。
冯庸的回答让菊池武夫很意外,他的印象冯德麟就是个大老粗,匪气十足,对于地域发展根本一窍不通,没想到冯庸说得这么专业,而且很明显没有把日本作为唯一的合作伙伴看待,一时呆立当场,看得冯德麟心暗爽“想欺负老子不懂,嘿嘿,老子有个好儿子。”
冯庸见菊池武夫没反应,又继续说到“另外,我们正在大力剿匪,之前攻略吉林时也有不少损耗,武器弹药方面你是不是给我们补充点?”
菊池武夫反应过来连忙回答到“武器弹药好说,跟以前一样我们会给你们最优惠的价格,我想了解的是与日本的合作,你有什么想法?要知道我们大日本帝国跟冯督军和张督军可是老朋友了,在奉天时我们合作的一直非常愉快,没有必要牵扯到其他国家吧。”
日俄战争后,俄国虽然失败,但日本也因为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而难以为继,还是美国出面斡旋,双方签订了合约,俄国将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之租借权以及有关的其他特权均移让与日本;俄国将由长春至旅顺口之铁路及一切支线,以及附属之一切权利、财产和煤矿,均转让与日本政府,就是以东铁路为标志,将东北一分为二,吉林长春以南归日本,吉林长春以北归俄国,东北依然是列强口的肥肉,只是咬的人越来越多了。奉天作为东北的政治经济心,各国纷纷在奉天城设立领事构,而哈尔滨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成为了东北的交通枢纽,商业金融发展迅猛,各国又纷纷在哈尔滨设立领事构,目的无非就是谋求在东北更大的利益。冯德麟所占据的地盘恰好都是在俄国的势力范围之内,日本暂时还鞭长莫及,而这次拿下了哈尔滨,与列强的沟通也是更加的方便,所以冯庸才有了之前的论调,虽然日本把东北地区当作自己的禁脔,但以现在日本的实力还不敢明目张胆的将英美等老牌帝国拒之门外,独占东北。
下载免费阅读器!!
………………………………
三二、小日本德性
() 张作霖和冯德麟的崛起在一定意义上说是依靠了日本的支持,所以目前东北两强对峙其实是日本最希望看到的情况,如果日本只支持其一方,那另一方的日子就会相当艰难,日本政府认为张作霖和冯德麟都会竭力的跟自己搞好关系,争取自己的支持,这样日本就可以从两边都获取最大的利益。所以这次菊池武夫来见冯德麟是信心满满的,就等着他开口求助,没想到冯庸一见面就给他来了个下马威,搞得他很被动。
冯庸就等着菊池武夫开口,笑着说道“黑龙江毕竟不是奉天,俄国人还一直盯着呢,你放心,我们是朋友,好事情我一定会优先你,比如说修建铁路这种事情,哈哈,你懂的啊。这边计划准备好了,我第一时间去哈尔滨的日本领事馆找你,只是这个军火的事情比较急,你看能不能尽快处理下,这是我马上要的。”
菊池武夫看着冯庸那灿烂的笑容,悬起的石头也放下了,冯庸说的不错,这里毕竟还是俄国人的地盘,有些事还是私下交易比较好,铁路确实是日本很看,这些年从南满铁路上获取的利益不计其数,看来冯家还是比较上岛的,知道要把好东西交给日本。不过他看到冯庸递过来的军火清单,脸色又变得难看了“八式步枪20000支,年式重枪100挺,65步枪弹100万发;5榴弹炮20门,炮弹5000发;迫击炮100门,炮弹10000发;榴弹500箱”日本自己的南满铁路护路部队都没有这么强的火力装备,特别是年式重枪是日军最新的重枪型号,护路队自己用的都是八式重枪,怎么可能提供给国人。
“冯公子,你不是开玩笑吧,这么多军火我怎么可能拿得出来?!”菊池武夫恼怒的说。
“不行吗?前阵子收编了一些部队,总得装备一下吧,实在没有这么多,那你就打个折扣好了,你们大日本帝国总不能太小气吧,我这后面可还有好多建设计划啊!”冯庸也没想过他能真的答应,无非是漫天要价、坐地还钱。
菊池武夫头上的汗都下来了,他一咬牙,狠狠的道“八式步枪2000支,子弹1万发;榴弹炮门,炮弹500发;迫击炮10门,炮弹1000发;榴弹50箱,重枪没有。”
“怎么能没有呢,年式没有,老的八式也行啊,嗯嗯,铁路啊,哈哈”
“你!!八式2挺,子弹5000发,你必须保证所有铁路交由日本来修建和管理!”菊池武夫头上的青筋都爆起了,声音也高了八度。
“一定一定,收到这批军火后,我立马去奉天见您,只是这货款,嗯,干脆就在铁路借款里面抵扣得了,这么点货也不值几个钱,你说是吧,啊,怎么就走啦,那不送啊,慢走!”菊池武夫听了冯庸的话气得转头就走,冯庸还故意装傻。
菊池武夫走后,冯德麟这次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痛快,这还是我头回看到菊池吃瘪的样子,哈哈,痛快!”
“小日本就这德性,必须好好敲打,他们只会把礼让当作软弱。”冯庸在一旁悠悠的道
“算你小子狠,吃准了他的心思,不过铁路真交给日本修建,到头来还是咱们吃亏啊”冯德麟有些疑问。
“谁让咱自己没钱没技术呢,只能让人家来,不过这铁路至少也得修几年,日本人想要靠铁路发财那也是几年以后的事情了,到那时候我让他什么都捞不着,白白给我修铁路。”冯庸心早有打算,几年内必定要发展到能与日本相抗衡的实力,那时候可就不是日本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
北洋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后,全国反日情绪高涨,不过在东北并不明显,因为东北长年被俄国所占领,在东北人民的眼,是日本人赶走了俄国人,尽管日本人见到国人有些趾高气扬,但同样是黄皮肤黑头发的日本人要比高鼻蓝眼的俄国人更容易接受,这也是为什么冯德麟当年参加“东亚义勇军”帮助日本人打俄国人还能获得东北人民拥戴的重要原因。而冯庸却明白,日俄都不是什么好鸟,他们看的只有国取之不尽的资源,与他们终有一战。
冯庸离开督军府直接往省政府去了,他跟王永江约好了见面商讨下一步的新政内容,王永江还说有惊喜给他。
“汉卿,就等你了,快坐,给你介绍几个人,各位,这就是我跟你们提到的冯庸,冯督军的大公子。”王永江见到冯庸来了,赶紧招呼他入座,众人纷纷拱见礼。
冯庸环顾了一下四周,会客室里还坐了八个人,有老有少,只有一个认识的,木兰县的县长周靖。王永江一一介绍,原来周靖被调到省政府,现在是民政局局长了,主要负责的工作就是新政的实施,另外还有税务局局长袁贵仁,警察局局长陶祥贵,财政局局长蔡,这几人都是王永江留用或提拔的原政府人员,还有个年轻人王永江让他们自己介绍。
个年轻人依次起身自我介绍:“吴建勋、北洋大学政法系毕业,留法两年,现在行政院内务部任职”
“邹锦阳,北洋大学化工系毕业,现在汉阳兵工厂实习”
“邹锦明,北洋大学械系毕业,现在汉阳兵工厂实习”
看到王永江正笑眯眯的看着自己,冯庸明白他说的惊喜是什么了,这人正是现在最缺乏的人才了,而且是受过最高等现代教育还有一定实践经验的高级人才,冯庸确实很惊喜。
吴建勋是人为首的,他又说到“我了解到黑龙江这边正在推行的新政,很感兴趣,这次慕名前来是想看看施行的实际效果,他们两兄弟是我的学弟,正好实习结束放暑假,也跟着一起来长长见识。”
冯庸听了一阵郁闷,感情只是过来看看,不是来投效的啊。这个吴建勋长相普通,但眼睛很有神,说话井井有条,语气不卑不亢,是个人才,既然来了就不能放过!对于这种青年才俊,冯庸知道用什么来吸引他们。冯庸微笑说道“非常欢迎,新政第一期主要就是解决土地和农民的问题,今天我们会议的目的是要确定新政的下一步内容,你们来了正好可以参与我们的讨论,有什么意见和建议尽管说,带给我们新的思想,大家一起集思广益,王省长,咱们开始吧。”
王永江点点头,拿出一垛资料,开始了会议,他首先报告了新政一期的推行效果,个月以来成绩斐然,已登记领取的土地已超过200万亩,新增户籍人口超过10万人,而且增长趋势明显,每天都有不少从关内过来的人前来登记入籍领取土地,甚至还出现了从朝鲜过来的难民。冯庸听了很平静,这是意料之的情况,可吴建勋听了却很惊讶,这效果比他想象的还要好,短短的个月就取得这样的成绩,后续发展潜力更是惊人。
下载免费阅读器!!
………………………………
三三、新政第二期
() 前期总结很快结束了,王永江正准备开始下一个议题,吴建勋突然插话道“对不起,我有个疑问。”
王永江看到冯庸微微点头,便回答说“请说。”
“按照新政的规定,每人最多2亩地,这样会产生一个弊端,那就是会限制农民对提高生产力的投入,比如象拖拉这样的械化农具,作为只有2亩地的农民是不可能去购买使用的,这就导致农民只会用原始的方式去耕种,生产效率低下,说严重点就是阻碍了农业的发展。”吴建勋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能够在这样的场合一吐为快,他显得有些兴奋,用词也有些犀利。
听到吴建勋的发言,在座的官员包括王永江无不色变,作为新政缔造者又是太子身份的冯庸就在现场场,这番话几乎就是否定了新政的核心内容,也就是直接打冯庸的脸,王永江甚至担心冯庸会否动了杀,毕竟以他的身份地位在这里杀个人跟捏死个蚂蚁没什么区别。
不料冯庸脸上一直保持着笑容,听完后还鼓起了掌,说道“很好,我很高兴你能看到这个问题,想必你也有了应对之法,这个问题我也想过,不如我们把解决办法各自用一句话描述出来,看看是否英雄所见略同,如何?”
“好啊”吴建勋拿起纸笔就开始写,似乎根本没想过自己面前乃是黑龙江当权者的继承人,若是其他的军阀头子,就刚才那些话恐怕就会让自己人头落地。
冯庸写的是“官方成立专业公司,集土地进行规模经营,提高平均产量,然后带动并帮助农民整合资源提高生产力。”
吴建勋写的是“支持地主雇佣农民投资先进农具进行规模化生产,或由农民自行组合在一起共同购买先进工具轮流使用来提高生产力。”
两人交换了纸条,相视一笑之后,都为对方所震惊。冯庸惊讶于吴建勋的思想进步,他提出的不就是农场主模式和农村合作社模式,正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主要的农业生产模式。而吴建勋则更加叹服,冯庸提出的方法显然更加切合现在的实际情况,更加具有可操作性,自己的想法比较起来显得有些理想化和理论化。
冯庸说道“这个问题我原本是想在今天讨论的,但现在看来我们已经有了很好的答案,我和建勋的方法目的相同,只是一个先后顺序的问题,先按我的办法来做出示范,然后再用建勋的方法向民间推广,哈哈,好啊,看来后面咱们的讨论还会有更多的惊喜出现,王省长,咱们继续吧。”
随后的讨论,吴建勋也提出了不少自己的想法,但他发现冯庸提出的建议往往会比他更加合理,可操作性更强。作为这个时代最高水平的人才,吴建勋开始还有些自负的心情已经荡然无存,看冯庸的眼神都变得有些崇敬。
新政第二期重点就是要发展经济,提高财政收入,内容基本确定:“一、林木、矿产等资源全部收归政府所有,官方设立木材、钢铁、煤碳等采掘、加工企业,私人可申请与政府进行股份合作,但政府必须拥有50%以上的股份,任何人不得私自开采,违者重罚;二、粮食、食盐等民生产品的买卖全部由政府统一定价,并在各县设立官营的粮店,私营的粮店必须按照政府的定价进行买卖,否则将被查封并处以罚款;、开设纺织、食品加工等民生产品为主的工厂企业,鼓励私营,给予私人投资者一定的税收优惠;四、鼓励经商和投资行为,在省政府管辖范围内,由军方负责保护其生命和财产安全;五、整顿税制,简化税目,严惩偷税漏税、营私舞弊的行为,如有政府官员牵涉其立即革职永不录用,情节严重者直接枪毙。”
同时确定在龙江、黑河、绥兰道各自选址成立一家专业从事耕种业务的公司,由政府划拨荒芜无人的土地5000亩,采用先进的工具和现代化的种植方式,建立种植示范基地,然后再进行推广。
冯庸笑着对吴建勋说“建勋,建立种植示范基地的事就交给你啦,想法是你提出来的,可不能撂挑子不管啊。”
吴建勋已经完全的折服了,不仅是因为冯庸的学识,还有这种公开讨论工作方式,强大的工作效率都深深的吸引着自己,当即点头表示同意。
冯庸心一喜,拍了拍吴建勋的肩膀说道“你先担任民政局的副局长,协助老胡推行新政,另外专职负责种植示范基地的事,同时也熟悉一下省政府的工作,后续再根据你的能力和成绩给你新的任务,我们现在可是百废待兴,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到时候你可别叫苦啊。”
吴建勋有些激动,自己在内务部当差两年,因为性格冷清,又有些恃才自傲,更加看不惯那些逢迎拍马、请客送礼的官员,所以一直在清水衙门里当个普通办事人员,而到这里冯庸一出就是个副局长,而且负责具体的事务,让他油然而生一种千里马遇见伯乐的感觉,老师给自己的建议果然没错。
冯庸又对邹锦阳和邹锦明两兄弟说“二位同学,你们都是有能力之人,我们现在的军械所规模还很小,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枪支修复和弹药生产,缺乏专业人才和设备,希望你们能加入军械所,我们一起把它发展壮大,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生产出我们自己的枪炮来!你们可以制定一个军工厂的发展计划,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我会尽量想办法实现,你们觉得怎么样?”
邹锦阳和邹锦明两兄弟很有默契的点点头,他们在刚才的会议上也被冯庸的思想和行事风格所吸引,比起那些装腔作势的官老爷们要强太多,再看到吴建勋都要留下来了,不用冯庸问他们都会留下来。
邹锦阳说道“我们两的实践经验还是有些欠缺,做些具体事务还行,可要说搞这个发展计划只怕会耽误事,我想回去跟师傅说说,他肯定能给你个满意的答案。”
冯庸有些好奇的问道“不知你师傅是谁啊?”
邹锦明抢着回答说“我们师傅是刘庆恩啊,在军工界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汉阳兵工厂的总办。”
冯庸闻言一惊,就算他不熟悉刘庆恩,汉阳兵工厂可是如雷贯耳,可以说是目前国最好的兵工厂了,吴建勋见状笑着解释说“这两个家伙的舅舅是翁之麟,跟刘庆恩的关系很好,就收了他们做徒弟。”
冯庸闻言看着邹锦阳和邹锦明两人眼睛都在冒光,翁之麟他很清楚,正是陆军部军械司司长,以前父亲还有张作霖每年都要去北京拜会的人物之一,如果能通过这两兄弟跟翁之麟、刘庆恩扯上关系,甚至拉到东北来,那还真是发达啦。冯庸定了定神,对两兄弟说道“二位见到你们的叔叔和师傅的时候,请代为表达我对他们的敬意,如有可能的话我希望能够亲自拜见他们。”
“那好说,哪天你去北京或者是汉阳,我帮你引荐一下,小事一桩。”邹锦明大大咧咧的说道,两兄弟长得很像难以辨认,但性格差异明显,哥哥邹锦阳沉稳内敛,弟弟邹锦明活泼外向,一开口就分的清楚。
下载免费阅读器!!
………………………………
三四、洪门东北分会
() 第二天,王永江带领政府众官员继续制定新政的实施细则,吴建勋也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当,而冯庸则亲自带着邹锦阳和邹锦明参观了二十八师的军械所,寥寥十几个工匠师傅,工作坊式的设备,条件简陋得连冯庸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不过邹锦阳和邹锦明对老师傅精湛的艺大为赞叹,总算是挽回了一些颜面。
几天后冯庸送邹锦阳和邹锦明上了火车,两兄弟带着任务分头回去找舅舅和师傅取经,自己也准备返回萝北县。在冯庸的一再坚持下,张德胜又回到了冯德麟身边担任贴身侍卫,毕竟他是四大侍卫仅剩的一个了,必须要保证父亲的安全,而随冯庸一起回去的是霍殿阁。
冯庸走之前向父亲提出了释放霍殿阁的想法,毕竟都是武林的知名人物,而且门人众多,李书被当场击毙也就罢了,如果处决霍殿阁的话,搞不好还会引起更多的人前来复仇,放了霍殿阁还能平息这些武人的冲动。冯德麟一听到“更多的人前来复仇”便同意了冯庸的想法。
冯庸出发前对霍殿阁说“只要你承诺不再做伤害我父亲的事,你就可以走了,我相信你是一个守信的人。”
霍殿阁抱拳行一大礼,恳切的说“先生大才,那日得先生教诲如梦方醒,今后愿跟随先生左右效犬马之劳,还请先生收留!”
冯庸笑道“我是个军人,你想跟着我参军吗?”
霍殿阁郑重其事的回答“我原本最大的理想就是弘扬华武术,开馆授徒,门人遍地,但现在看来却是太过狭隘了,我应该象先生说的那样,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做些贡献,具体怎么做我也不清楚,但我相信先生,您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冯庸听了心里也是一乐,那天只是随口说让他自己想清楚,没料到他居然想的这么“清楚”,看样子以后是想赶都赶不走了。
56旅调防吉林北部后,旅部就设在了哈尔滨,冯庸打算把霍殿阁先安置在哈尔滨养伤,自己也想见见那个“高老梯子”高鹏振。两人在火车上聊天,冯庸意外的知道李书居然是“洪门”东北分会的龙头大哥,而霍殿阁是“坐堂”,相当于企业的董事长和总经理。洪门可是华人世界最大的地下组织,冯庸想更多的了解些情况,霍殿阁也是有问必答。洪门起源于南方,前身就是反清复明的“天地会”,发展了几百年了,形成了不少分支,称雄两广的“合会”、横行于四川及长江流域的“哥老会”、海外的“致公堂”,这些都隶属于洪门,名震上海的“青帮”也是从洪门分离出去的,而让冯庸惊讶的是洪门在国大陆的龙头老大居然是民国第一任总统、革命先驱,孙大炮!虽然洪门在北方的实力和名气要差些,但廋死的骆驼比马大,洪门教九流什么人都有,而且分布广泛,这可是最好的情报来源啊。
冯庸动起了心思,问道“那东北洪门新任的龙头是谁?”
霍殿阁尴尬的回答“按规矩应该是我,不过先生放心,我既已跟随先生就不会再去接洪门之事”
“不!”冯庸情不自禁的喊出来,把霍殿阁吓了一跳,冯庸连忙解释说“我认为你应该把自己的理想和工作结合起来,依然开馆授徒,继续当洪门的龙头,有会的话还应该争取更上一层楼,这样也能为国家的复兴做贡献。”
“哦,那我该怎么做?”霍殿阁一听还有这样的好事,顿时来了兴趣。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