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方帝国-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黑狼军又都退回到了第一道防线后面,剩下已经不到2000人了,金成浩恨恨的道“撤!”
金成浩刚准备上马,已经撤出去的黑狼军纷纷在往回跑,队的队长黑子惊慌的叫到“金爷,不好了,外面也有官军,咱们被包围啦!”
“什么?还有官军?有多少人?”金成浩闻言一惊,急忙问道。
“大概有一个营吧!”
“他妈的,一个营就把你们给吓回来了,想活命的就跟老子冲出去!”金成浩也发了狠,骑着马就带头冲了上去。
冯庸看到对面的情况,知道是罗兴的队伍回来了,赶忙跳出了阵地,拔出腰间的盒子炮高喊道“弟兄们,二营回来支援我们了,跟着我冲下去,消灭了这帮土匪,一个也别放跑咯,为死去的兄弟们报仇!冲啊!”说完冯庸就带头冲了出去,刘全福连忙跟上,阵地后面不管里有没有武器的都冲了出去,浩浩荡荡的杀向了土匪。
冯庸边跑边开枪,正冲得带劲呢,突然觉得左肩好像受到一记重锤,被巨大的冲力撞得仰面倒在了地上,冯庸眼前一黑,妈的,点背,枪了。
刘全福见冯庸倒下,惊的脸色煞白,连忙护在他身边,看到冯庸上身左半边都是献鲜血,吓得不知所措,居然嚎啕大哭起来。
“哭个屁啊,老子还没死,你赶紧先带着大伙把土匪消灭咯,快去,我就在这歇会。”冯庸缓过劲来,看到刘全福的哭相笑骂。
刘全福看到冯庸没死,一下又破涕为笑,但死活不肯离开冯庸半步。
黑狼军在独立团的两面夹攻之下彻底溃败,金成浩在亲卫的掩护下趁乱骑马跑了,随行的不到百人,其余的大部分放弃抵抗选择了投降。
冯庸被闻讯赶来的豪斯医生带进了术室,罗兴等人见到冯庸的时候已经完成了术,子弹被取出,没有了生命危险,众人都长舒了一口气,冯庸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领袖人物,可千万不能出事啊。
下载免费阅读器!!
………………………………
五三、黑将军的代表
() “儿啊,妈来啦!”赵懿仁见到缠满纱布的冯庸时立马就抱着儿子嚎啕大哭起来。原来冯庸受伤的消息传到督军府的时候,赵懿仁立即亲自赶到了萝北县,再确认伤势已经无碍只是需要修养恢复后才慢慢止住了哭泣,但赵懿仁很坚决的要将冯庸带回了齐齐哈尔的督军府,父子二人接连受伤已经让赵懿仁难以承受,必须让二人都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才放心。
冯庸拗不过母亲,不过回家之前还是召开了总结会,王星汇报了战果:罗兴部击溃了攻击鹤岗煤矿的土匪,俘虏无数,关禄善带一营全歼了进犯萝北县城的一队黑狼军,王永清也顺利拿下了黑狼军的老巢,金正浩等近百人逃回到山寨,正好被逮个正着。是役共击毙敌人2600多人,俘虏000余人,缴获金银等约0万元,粮食20万斤,马克沁重枪挺,各式步枪5000支,以及大量的子弹,独立团自身伤亡600多人,同时王永清还从黑狼军的老巢带回了26个女人,也是饱受凌辱又无家可归的,其居然还有2个俄国姑娘,都编入了那莎的卫生队。
有了大量的缴获,新兵们的武器装备就有着落了,冯庸下令继续招募并加强训练,按个团的规模扩编,满编之后独立团就将正式升格为独立混成旅,原独立团更名为独立旅1团,任命罗兴为1团团长,剩余新兵整编为2团,任命王永清为2团团长,骑兵营营长一职由李大贵接任,团待兵员补充后再另行安排。同时让罗兴组织开办军官培训班,教导队也要扩充人,独立团扩充速度太快,需要大量合格的基层军官,新兵的思想教育工作也不能放松。
“四王爷”让玄武示威未果反而损兵折将后也没有什么动作,不知又在酝酿什么坏主意,而“黑将军”齐正龙得知“黑狼军”被冯庸全歼、金成浩被活捉后,又惊又怒,随即派了使者前往黑龙江督军府谈判。这“黑狼军”是冯庸的队伍独自拿下的,为此还受了伤,冯德麟便称病不见,全权交给冯庸处理。
“冯公子你好,在下齐永强,是“黑将军”的代表,之前与贵军发生了一些冲突,我们深表遗憾,这次前来是为了和贵军化解间的误会,也想协商地区安定的问题。”齐永强说得还算客气。
“呵呵,代表啊,不知道齐先生是“黑将军”的什么人?能做得了主吗?”冯庸笑着问道。
“在下“黑旗军”参谋长,“黑将军”齐正龙正是家父,冯公子有什么要求尽管提,不必客气。”齐永强直接回答,也没有刻意隐瞒。
“哦,原来是齐公子,失敬失敬,不过我们之间到也没什么误会,“黑狼军”打到我独立团的驻地来了,我就把他们收拾了,就这么简单,所以也不需要化解。”冯庸脸上依然保持这笑容,不过语气有些冷淡。
“明白了,听说独立团俘虏了黑狼军000多人,不知道贵军打算怎么处理这些俘虏?”
“在我的眼里他们分为两种人,一种就是罪犯,为非作歹、作奸犯科的该杀的杀,该罚的罚,自有政府会依法处理,另一种就是普通老百姓,为生活所迫当了土匪,只要没干过什么坏事,我既往不咎,他们可以回去当农民、做工人,想参军的就参加训练,考核通过可以留下,唯独一条就是不能再去当土匪,明白了吧?”冯庸眯眼看着齐永强说。
“嗯,明白了。”齐永强对于独立营的政策也有所耳闻,现在也是再次证实一下。“冯公子,为了避免以后再发生这种不必要的冲突,我们是否可以协商共同维护黑龙江和吉林北部地区的安全?”
“哦,怎么个共同维护法?”冯庸笑着问道。
“咱们缔结盟约,划分一下双方各自管理的范围,这样就不会发生冲突了。”
“你想跟我分地盘?脑子进水了吗?!”冯庸冷笑一声“黑龙江和吉林都是华民国的领土,我们是代表华民国来保护这一方的百姓,我不会允许有第二支武装出现在我负责的领域!什么“黑旗军”?土匪而已,你们只有两条路,要么无条件投降接受整编,要么消灭,不要心存侥幸!”
齐永强脸色有些难看,虽然冯庸的回答是在他的意料之,可大实话听起来就是让人不舒服。“黑将军”齐正龙由于多年征战浑身是伤,这些年身体开始每况愈下,齐永强是齐正龙唯一的儿子,到德国柏林军事学院学习了两年,去年才回到黑龙江,担任了“黑旗军”的参谋长,大部分的事情其实都是齐永强在管。齐永强学成回来后,对未来有很清醒的认识,东北统一、国统一是可以预见得到的,国也只有结束内乱、一致对外才有可能走向富强,接受招安是自己的唯一出路,之所以还一直在坚持着,无非是想找个适合的东家。原本齐永强最看好的是张作霖,结果没想到冯德麟的异军突起,短短几个月成就了现在两强对峙的局面,而且黑龙江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新政和实施情况都让齐永强眼睛一亮,似乎等到了心的那个明主。
齐正龙家族原本是个从事俄边境贸易的商人,齐正龙的母亲和老婆都是俄国人,日俄战争初期,某天齐正龙家族被日本军队劫掠,全家二十口人全被日本人杀了,齐正龙正好带着儿子齐永强上山打猎躲过了这一劫。之后他就加入了俄**队专杀日本人,直到日俄战争结束,齐正龙又退出了俄**队,带了一帮人占山为王,凭借自己在俄军学到的军事知识和自身的天赋,很快就打响了“黑龙军”的名号,依然是以日本人或是帮日本人做事的国人为主要劫掠对象。正因为如此,俄军一直比较支持齐正龙,而齐永强没有投向张作霖,其与日本人的亲密关系也是主要原因,齐正龙父子与日本人有不共戴天之仇。
“黑龙”和“黑鹰”两军是“黑将军”齐正龙的嫡系部队,“黑狼”金成浩和“黑虎”佟俊算是加盟的关系,他们都有自己的地盘,平时各自为政,对外时服从齐正龙的统一号令。不过这些年发展下来,“黑狼”和“黑虎”的实力渐强,已经成为了一方霸主,不太需要依靠齐正龙的名号,与齐正龙的交道也是越来越少。“黑狼”军之前要攻打冯庸,这消息其实就是齐永强找人放给沈松年的,他本就不齿金成浩的为人,也想看看这位不到16岁就独领一军的冯大公子到底有多少斤两,而结果大大出乎他的意料。齐永强传递消息给冯庸,就是怕他实力不济吃亏,他预计冯庸能够坚持到二十八师的援军到达全身而退就很不错了,没想到冯庸居然凭一己之力全歼了“黑狼”军,连老巢都端掉了,如此实力和胆略真正让他动了归附的念头,不过受德国人严谨风格影响的他还是想亲自来接触一番。
下载免费阅读器!!
………………………………
五四、齐永强的投效
() “土匪并不丢人,据我所知冯督军和张督军也是土匪出身。不过既然要归附自然要选实力强的,目前来看奉天的张督军似乎略强于你的父亲。”齐永强反唇相讥,也是一种试探。
“呵呵,不错,东北就这两个督军,你想去奉天投老张,我不拦着你,不当土匪就行。”冯庸毫不在意的说。
齐永强闻言一愣,他没有想到冯庸会这么说,忍不住提醒说“我黑龙军可有上万人枪,而且都是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老兵,黑鹰军都是骁勇的哥萨克骑兵,也有5000之众,如果我们投向张作霖,那你们跟奉天的差距会拉得更大!”
冯庸轻笑一声,说道“现代战争打的不是军队数量,而是整体经济实力和军事工业基础,如果人多管用,那当初满清也不会被2万八国联军就攻破了北京城,美国只有20万的常备军,谁敢主动挑衅?这样美国就能把人力和物力都放在了发展经济上面。我也不瞒你,我们推行的新政可以解决基本的民生问题,再多的人口我们都能负担得起,而在平定了匪患之后我就要精兵简政,全力发展基础工业和军工产业,2年之内必有一个全新的黑龙江出现!”
冯庸的话深深说进了齐永强的心坎里,他见识过建立于强大工业基础上的德国陆军,号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根本难以抵挡住德国陆军的脚步,他没想到年纪轻轻的冯庸居然就有如此见识。初见冯庸,齐永强确实对他的年轻有些轻视,但现在,冯庸的成熟、果断和超卓的见识已经彻底征服了他,他现在只有最后一个问题,齐永强压住内心的激动,沉声问道“张作霖跟日本人关系密切,冯督军也是靠日本人起家的,谁能争取到日本人的支持谁就会稳操胜券,冯公子认为呢?”
冯庸盯着齐永强,眼精光四射,一般人都会这么认为,安全起见冯庸完全可以附和,谁知道对方跟日本人有没有关系,冯庸沉默了一会,突然厉声道“日本人对我东北甚至整个国的狼子野心是昭然若揭,日之间迟早会有一战,而我冯庸是一个国人!”
齐永强闻言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激动,猛的单膝下跪,拱颤声到“冯大人才高志远,我齐永强真心归附,愿在大人麾下以效犬马之劳,请大人成全!”
冯庸见状吓了一跳,连忙将他扶了起来,说道“快起来、快起来,说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跪下了?现在都民国了,不兴这个。”
“在下唐突了,恕罪赎罪。”齐永强起身不好意思的说。
两人坐下细聊起来,冯庸得知齐永强毕业于柏林军事学院,留德归来,正经的科班出身,心别提多高兴了。齐永强计划带着10000“黑龙”军归附冯庸的独立混成旅,“黑鹰”军首领迪扬科夫是齐永强的舅舅,驻扎在吉林北部,他会劝说其要么归附要么返回俄国去,至于盘踞在漠河一带佟俊的“黑虎”军则不好说,双方毕竟只是同盟关系,齐永强的意思是佟俊愿意归附最好,否则他就率领“黑龙江”去消灭了他们,“黑虎”军大概5000多人,比“黑狼”军略强一点而已,齐永强有这个信心。不过冯庸的意思是如果要武力解决,那就应由独立旅出面,统一安排,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同时冯庸表示加入独立旅就要遵守独立旅的规矩,所有人必须参加训练考核,合格的才能留下,而且军官还要参加军官培训班,根据能力再行任命,接受过正规军事教育的齐永强对这些都表示认同,双方交流得很愉快。
最后冯庸写了一封亲笔信说明了情况,派刘全福护送齐永强到萝北驻地找王星,由于萝北的驻地已经满员,冯庸准备把齐永强的人先安排在哈尔滨附近的呼兰县,由教官组和教导队抽调人员去进行训练考核,选拔出的军官则到萝北统一受训。
“大家都坐,坐。”吊着膀子的冯庸一走进会客室,王永江等人立即自觉的起立迎接,眼充满了钦佩的神色。冯庸在家养伤闲不住,便约了王永江等人聊聊新政的情况。
新政进展顺利,移民源源不断,不少民间资本都在频频与政府部门接触,咨询合作、投资事宜。吴建勋负责的种植示范基地也已基本建成,分别在拜泉、萝北、呼玛县由当地政府出资成立了农务公司,购买了先进的设备,已经开始运行。东北主要的农作物有玉米、小麦、高粱、大豆、水稻,个基地各有所长,并采用了科学的轮种方式,提高生产效率和土地的利用率。另外吴建勋还提到了长河酒庄,他们也开始雇佣劳力耕种,政府方面给与了相应的技术支持,并划拨了100亩地给长河酒庄以示鼓励。
冯庸听了一笑,母亲的动作还挺快,冯庸提出了一个意见,土地所有权在政府,但个人可以向政府购买一定年限的土地使用权,不仅仅是种粮食,也可以种植一些经济作物,比如烟草、茶叶等,只要有能力开发并按规定缴税,政府应该鼓励支持。另外也要考虑城市建设的问题,必须能够承受住人口的爆发式增长。
王永江提到了“黑狼”军被剿灭以后,各地的私营老板纷纷主动与政府协商合作开采事宜,例如沈松年、孙丙午已经与黑龙江政府共同组建了兴华煤矿公司开采鹤岗地区的煤矿,省政府占股51%,沈松年等人占股49%,具体的经营由沈松年负责,政府派驻财务人员进行监管。同时王永江还开展了一次整顿吏治的行动,将一些贪赃枉法或是渎职懈怠的政府官员清除了出去,大量任用了一批有学识有理想的进步青年,整个政府的工作作风让人耳目一新,形成了一个个高效廉洁的工作团队,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赞赏。王永江特别感慨,幸亏了冯督军大力的招贤纳士,让政府有了大量候选的人才,他才有底气进行这次的大换血行动。
冯庸知道父亲听进去了自己建议,招聘了各类人才,听着也心高兴,他还强调政府作为大股东,必须要把目光放得长远些,加强技术上的投入,提高出产率以及产品的附加值,如果暂时缺乏相应的技术能力宁愿先不要开采,避免对原材料的浪费。
邹锦阳和邹锦明昨日也回到了黑龙江,还带来了一个人,都跟着吴建勋一起过来了,邹锦明献宝般的递了一本书给冯庸“冯公子,这是我舅舅翁之麟最新编制的《陆军兵工厂编制条例》,他说建立军工厂可以参考这个来组织,有需要的话他还可以介绍些人才过来。”
邹锦阳不甘示弱般的也起身说道“师傅刘庆恩正忙着设计一款自装枪,他知道冯公子有建军工厂的意思,就让我大师兄过来帮忙看看,就是这位,邓定浩,汉阳兵工厂的高级技师。”
冯庸心大喜,现在二十八师的军械供应基本依靠日本,如果现在能有自己的兵工厂,能够进行器械维修、生产弹药,冯庸就已经很满意了,“邓兄,你能来真是太好了,大恩不言谢,请你帮忙把这个兵工厂的架子搭起来,就由邹锦阳和邹锦明两兄弟配合你,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告诉我,我一定尽力做到,政府方面王省长也一定会全力配合,一句话,要人有人、要钱有钱,哈哈。”
邓定浩是一个技术型人才,不太善于交际,面对冯庸的热情有些不好意思,只是腼腆的点头答应。
有了陆军部军械司和汉阳兵工厂这两个强援,兵工厂的建设发展算是有了着落,冯庸心情大好,跟大家谈笑风生。
!!
………………………………
五五、16岁生日 1
() 191年10月2日,冯庸16岁的生日,这天黑龙江督军府里是热闹非常,冯府一大家子人全都到齐了为冯庸庆祝生日。冯德麟一共娶了4个妻妾,冯庸的母亲赵懿仁是正妻,二太太杨琳、太太魏玉娇、四太太刘月娥,其赵懿仁和杨琳关系最好,因为杨琳原本就是赵懿仁的贴身丫鬟,跟着赵懿仁一起嫁到冯家,开始是作为通房丫头,为人乖巧、懂事,而且还先怀孕了,就被冯德麟娶了做妾。而且杨琳是唯一没有儿子的,生了个都是女儿,这也是跟大太太赵懿仁关系一直很好的重要原因。
缠着绷带、吊着膀子的冯庸是今天的主角,不停的打招呼叫人,外公、爹、娘、二娘、娘、四娘、叔、婶……,脸都笑麻木了。丰盛的生日宴席过后,一大家子人坐在一起聊天,冯德麟说起冯庸这半年以来的表现,脸上洋溢着赞许和自豪,赵懿仁更是得意洋洋。冯庸经过这半年的锻炼,身体素质大大提高,个头也长到了一米出头,虽然不像冯德麟那般健硕,但肌肉线条也很漂亮,身形挺拔,脸色是白里透红的非常健康,再加上那俊秀的五官,日渐成熟的气质,活脱脱一个美男子。赵懿仁一直守在冯庸身边,看着其他太太的眼神都不一样,那是赤果果的炫耀,她最关心的儿子的婚事也越来越慎重,冯庸如此优秀,现在已经是旅长了,底下有上万人呢,以后的前途无可限量,她就觉得原来物色的几户人家有些配不上自己的儿子,在加上冯庸受了伤,不方便和人家见面,所以她准备再看看。
“小五,你都16啦,怎么还不找媳妇啊?”好不容易母亲没提这事,姐姐冯碧娥又问上了。冯碧娥也是赵懿仁所生,是冯庸的亲姐姐,比他大岁,去年嫁给了“庆威将军”王怀庆的儿子王瑞林,这次是特地从北京赶回来的。
“小五现在可是大人物,我在凤城都听说了,可不得精挑细选个配得上的姑娘啊,哈哈!”大姐冯雅辰接口笑道,冯雅辰是冯德麟的大女儿,嫁给马龙潭小儿子马玉川多年,二太太杨琳生了个女儿都比冯庸大,冯雅辰22、冯雅思20、冯雅静18,冯雅思嫁给了55旅旅长张海鹏的儿子张国栋,冯雅静还没出嫁,不过听说5旅英顺下的一个团长李景林、黑龙江最大的榨油厂老板满江的儿子满俊辉都有想娶这个媳妇。
“哥哥是要快些了,现在姐夫已经有好几个了,嫂子还一个都没有咧!”妹妹冯碧君也跟着起哄,也是赵懿仁所生,是冯庸的亲妹妹,今年14岁,正在齐齐哈尔的女子师范学校读书。
行伍出身的冯德麟很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从小就请老师在家里授课,后来西式学校盛行,便改为送孩子上学,所以冯家的孩子无论男女都接受过比较好的教育,思想上比较活跃,冯庸便是其的佼佼者,从小就学业优异,也是众兄弟姐妹的主心骨。
“是啊,这可是冯家的第一个媳妇,娘也帮你物色物色。”太太魏玉娇笑着说。
赵懿仁一听这话心里有些不乐意,脱口而出道“庸儿的婚事自有我来管着,旁人就毋须多操心了。”赵懿仁这话说的有些重,众人一听都闭上了嘴,冯德麟脸上也有些不好看,赵懿仁自己也觉得后悔,冯庸见状连忙岔开话题道“娶媳妇可是要花钱的,咱们还是想想怎么赚钱才是正事,要不爹赚下的那点老本都要快被我败光咯。”
冯德麟点头笑道“你小子确是个会花钱的主,韩金喆都快被你逼疯了,又有什么点子说来听听。”
“我们可以开设面粉厂、洋灰厂、卷烟厂和酿酒厂,公司名字统一都叫麒麟,再把麒麟车马行改为麒麟商贸公司,专门负责销售这几个厂的产品。酿酒厂有现成的,外公的长河酒庄只需要再扩大些规模就行,外公,要是我投钱到您的酒庄,你可得让些股份给我啊!”冯庸跟外公开玩笑。
“臭小子,什么你的我的,这家业还不都是你娘和你的,我已经老了,你就自己折腾去吧。”赵惮唐笑骂道。
“现在这世道,开这些厂子能赚钱吗?”太太魏玉娇问。
“黑龙江的人口快速增长已经是必然之事,衣食住行是必需的消费,人多了需求量自然就大,而且开垦了这么多荒地,粮食产量肯定会成倍增长,农民富余出来的粮食自然要换钱,这样食品加工业的原料就有保证,大家里有了余钱,烟酒之类的消费量定会大涨。”冯庸说了一堆,魏玉娇依然皱着眉头,估计没怎么听明白。
“衣食住行,衣打头,怎么不见你说要见纺织厂啊?”赵惮唐经商多年,听冯庸说的也来了兴致,问道。
“咱们东北不产棉花啊,而且纺织需要大规模生产才能降低成本,没有原材料优势,没有技术优势,咱们暂时比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