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仙剑+古剑同人]做大师兄也是一种修行-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人躲在一丛灌木后商谈半天,决议由韩休宁将巫卫故意引到一旁树后说话,百里兄弟先行一步进入冰炎洞,等韩休宁也进来后再一同登上女娲神像右肩。商议已定,韩休宁便先从灌木后走了出去,百里兄弟躲在后面只听她笑嘻嘻的声音远远传了过来:“……凤家二哥,俄家三哥,休宁有几句话想问问你们,咱们别让我爹爹看见,到树后面去说好不好……”
百里无忧撇了撇嘴道:“她怎么叫谁都是哥哥?”
百里无殇用力敲了敲他后脑勺,斥道:“哪里来的这股子酸气?他们已经看不见我们了,快走!”
兄弟二人连风术都施在了足上,跑得不可谓不迅疾,一溜烟儿似的钻进了洞门,这才松了一口气。百里无忧看了看洞内,里面黑黝黝的什么也看不清,他好奇之下又多走了两步,猛然一股寒风从洞穴深处吹来,吹得他不由得一哆嗦,缩起脖子耸起肩膀低声叫道:“好冷!”
又过得一会儿,只听一阵轻巧脚步声渐渐靠近,不多时洞门口便出现了韩休宁的身影。她左右一看,找到了兄弟二人,忙小步跑来,笑嘻嘻地道:“我拉着他们问了好些冰炎洞的事,他们没瞧见你们罢?咱们快去快回,别让我爹爹现!”
三人拔步向洞内走去,果然路途十分曲折,好在只有一条宽敞石道,不至于走上岔路。只是地势忽高忽低,拐来拐去,很是难走。石壁上虽每隔几丈便点着一盏灯,火光却十分昏暗,只依稀能看清脚下路途。穿过一扇石门,石道渐渐回旋升高,走过的来路都没入一片浓郁的漆黑,只隐隐约约能看到几点晦暗不明的灯火,颇似鬼眼一眨一眨。时不时还有股寒风从脚下拂来,只吹得韩休宁和百里无忧都抱住双臂不住颤抖,两人渐渐越走越近,最后索性倚在了一起互相取暖,还不忘斗几句嘴。
百里无殇修为比他们较深,目力也更好,他一面沿着紧贴石壁的石道前行,一面看着石道另一边影影绰绰的巨大物事,那东西又粗又长,从洞底直插洞顶,他们沿石道向上走,绕着这物事不知转了几个圈子,也不曾看见它的顶端。百里无殇看其形状,心下暗思:这东西倒有些像是一根柱子……冰炎洞就在女娲神像的里面,女娲神像的肚子里为什么要藏着一根柱子?
一路走来并无异状,韩休宁胆子又渐渐大了起来。她一手拉着百里无忧,一手拽着百里无殇,笑盈盈地道:“方才凤家哥哥告诉我说,冰炎洞里沿着这条路一直走一直走,就会看见路的尽头有一扇很大很大的石门,那扇门后就是女娲神像的外面,不过那扇门很了不得,一般人可不能打开。”
百里无忧奇道:“那我们怎么过去?”
韩休宁笑道:“听我说完嘛,那扇门上附有大巫祝的法力,只有继承他们血脉的人,咳咳,”她故意咳嗽几声,挺了挺胸,“也就是我,用手摸一摸那扇门,它就打开啦!”说着眼中露出得意之色。
百里无忧撇了撇嘴,想要讽刺她几句,但掌中握着韩休宁那只软软的小手,又有些不好意思,眼珠一转又闭上了嘴巴。
百里无殇却道:“凤二哥哪里知道这么多,定是师父私下托他转告于你,好教你不那么害怕。他心里其实很关护你呢。”
韩休宁睁大了眼,这才明白过来,心中不由得一暖,脸上笑意更浓了几分。
恰在此时,前方忽地光芒大盛,一团蓝莹莹的火光自黑暗中亮了起来。三人抬头看去,都面露惊诧。待视线渐渐适应了强光,这才看清,原来那团蓝火竟是衔在一只巨大龙的口中,那龙是石料雕刻而成,恰恰位于石道的尽头,仿佛整条石道都是龙的身体而他们一路行来都是在龙脊背上一般。
那龙口中的火光吞吐不尽,将整个石洞都照得有如白昼。洞穴正中的巨大石柱也清晰地显露在他们面前,百里无殇这才看清,那原来并非石柱,而是一柄巨大无比的石剑。韩休宁惊叹一声:“呜哇,好大的一把剑,和女娲神像一样高呢!”
百里无忧却捏了捏她手,指着龙方向叫道:“看哪,那边有扇门!”
韩休宁和百里无殇顺他目光看去,果然有一道极高极阔的石门,只是蓝火光芒强烈,石门在龙后光线暗淡处,极不易被觉。百里无忧当即说道:“休宁,那扇门后面肯定就是女娲娘娘的右肩,咱们快去!”
他们奔到石门前,韩休宁先向百里兄弟各看一眼,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将小手贴在了门上。只见石门正中忽地有一道蓝光流过,接着轧轧钝响不断,那扇石门从方才光芒滑过的地方渐渐分开,没入两侧石壁。
一股微风夹着草香拂了进来,三人顿时沐浴在倾泻而入的日光里,浑身暖洋洋的。乍然得见天日,三个人的眼睛都有些睁不开,韩休宁眯着眼笑道:“无殇哥哥,无忧大傻瓜,咱们到女娲娘娘的肩膀上去罢!”
百里无忧不满道:“你怎么又说我是傻瓜!”
韩休宁吐了吐舌头,装作若无其事地笑道:“走罢,我去放草扎!”说着拽起裙子便跑了出去。
女娲神像是族中最高的一块山岩雕成,站在它右肩上,乌蒙灵谷的景致尽收眼底。韩休宁将草扎妥善安置好,便与百里兄弟二人一同欣赏起四周的风景,她和百里无忧都从没到过这么高的山顶,当下啧啧称奇,对着远方不住指指点点。
“无忧你看那边,山的那边好多树,叶子是红色的,真好看!”韩休宁大声笑道,笑声格外清脆。
百里无忧也满面喜色:“嗯,那么多红叶,被风吹得动来动去,好像一个大湖泊!”
“呸,大笨蛋,树和湖怎么能一样呢,你见过湖吗?”韩休宁道。
百里无忧白了她一眼:“我又没出过谷,怎么可能见过?你难道就见过吗,哼!”
数只鸟雀从女娲神像的下方飞来,从他们头顶掠过,啁啾声将这对小冤家的争吵掩了下去。百里无殇仰看向那方蔚蓝的天穹,一抹淡红忽地飘入视野,他定睛看去,那渐渐飘落至眼前的原来是一片翎毛。
他轻轻伸出手掌,将那枚色泽艳丽的翎毛接在了手中,静静凝视,唇角微勾,露出了一丝温柔的微笑。那副神情太过于沉静,简直不像是个孩子应有的。
没有人知道,在这个小小少年的心中,十二年来一直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连他的父母都不曾知晓。所有人都理所应当地认为,百里无殇是巫祝之子,大巫祝之徒,他的过去,他的未来,都属于这方小小的山谷。然而在十二年前,在更遥远的过去,他其实还有着另一份记忆,另一个身份,另一个名字……
那个名字叫做
………………………………
124第一百一十九章 初次出谷
春去秋来;岁月如梭;自那次报草之祭后晃眼间已是八载过去。又是一年腊日到来;今年对百里一家却是意义非凡。
年前某日,韩黎亲自登门,对百里岚说道:“如今无殇已有二十,法术学得也颇有模有样,今年祭祀便让他随我一同登坛罢。”登坛即是参与祭祀,历来能踏上祭坛与大巫祝一同祭祀的只有族中其他巫祝,以百里无殇资历,虽只能敬陪末座,但比之以往在坛下默默无闻做个巫祝弟子;地位却是天差地别。百里岚当下大喜;私下里对妻子娲静连连称赞长子:“我年至二十五师父才肯带我祭祀,想不到无殇竟能在这个年纪享此殊荣,比我可强得多啦!”转头面对百里无殇时却仍是摆着一张冷厉面孔,甚至比以往更加严厉,时不时还要敲打几句,唯恐儿子太过得意忘形。
好容易挨到腊日,百里无殇跟在诸巫祝身后,一同走上祭坛。坛上陈设女娲娘娘之位,一应祭祀用物皆准备完毕,韩黎位列诸巫祝之,亲身主持祭祀,百里无殇虽站在末位,但他年纪最轻,气度相貌亦是最佳,倒是吸引了许多目光。几名少女更是挤到了前面,对他指指点点,互相窃窃私语几句便满面红晕地吃吃而笑,坛下韩休宁一瞥眼看见,不免又是顿足又是生气。
祭祀完毕已是傍晚时分,诸巫祝为,众村人跟随,一同来到村中一块空地上。空地中央早已燃起一大堆篝火,众人便在火堆边载歌载舞,大肆庆祝。一时间,少男少女欢笑喧天,食物果酒香气四溢,当真是热闹至极。
暮色渐起,祭坛周遭的房屋渐渐隐没在山壁的影子下,篝火的火光逐次亮眼。庆典在夜色中更加肆意。韩黎身后的席上,百里无忧见村中交好的一群伙伴纷纷手挽手围着火堆跳起了舞,心下意动,忍不住偷偷看了一眼身旁的韩休宁。
韩休宁正值二八年华,容貌渐渐长开,身材也高挑了许多,与幼时自然大不相同。灵巫族中少女俱是皮肤白腻、相貌清秀,她更是其中翘楚。今日祭祀是一年中最重要之事,为显庄重她特意穿了一条乌色长裙,那裙子是鸟羽掺了乌金丝织成,微一飘动便可见暗光流转,更衬得她肌肤胜雪,晶莹剔透。她一头编好的辫子松松束在脑后,间还嵌着许多彩珠和五色翎毛,轻轻转头便有彩光闪烁,淡淡的光晕中那精致的五官更是秀丽如画。
微风吹动韩休宁额前碎,那双水灵灵的大眼中也漾起**涟漪。此刻她正望着一条高高冲上天空的火苗出神,一双眼映着火光亮得出奇。
百里无忧咽了一口唾沫,低声道:“休宁,咱们也去跳舞罢?”
韩休宁仍怔怔望着火焰,对百里无忧的问话却是丝毫没有听在耳中。百里无忧停了一会儿,见她对自己不理不睬,又问了一遍,这次声音大了许多。韩休宁猛然回过神,却没有回答,反而向左右看了一看,忽地问道:“无殇哥哥呢,他怎么不在?”
百里无忧一张脸顿时沉了下来,粗声粗气地道:“他惯是喜欢装模作样,我怎么知道他又躲去了哪儿!”
韩休宁皱起眉头,瞪目凝视他一会儿,脸色却又渐渐和缓,伸手推他道:“无忧,你陪我去找他,咱们回来再一起跳舞,好不好?”说着站起身来。
百里无忧无法,只得也随她起身,口中却道:“大哥若是不想见人,谁也别想找到他,找也是白找……”虽这么嘟囔,还是任由韩休宁拉着他向前走去。
此时百里无殇其实离他们并不很远,他不在别处,恰是在祭坛后的女娲神像右肩上。自从八年前陪韩休宁找到了这个地方,他便时常来此一游。百里无殇前世本就是御风的高手,九重天都可御剑到达,想要攀上数十丈的一块山岩自然轻而易举。此处能够远远望见山谷外的景色,极静谧旷达,百里无殇每每心绪烦杂时,便独自攀援而上,在此眺望静思。天长日久,这块静地竟成了他的一块宝地。
晚风和煦,在高处却有些微冷。百里无殇坐在女娲肩头,一只手横搭在屈起的膝头,下颌压在臂上,目光遥遥望着遥远的东方,那里,一轮明月正缓缓爬上山崖。
山崖之下,是茂密的一片黑影,其后隐隐透出大片红光,摇曳不定,那是树后的篝火,火光中有许多淡淡的影子来回走动,伴随着远远飘来的质朴歌声,那是村中庆祝的人们。隔着遥远的距离,明亮的篝火那么黯淡,稍不留意便被黑影淡化,歌声也隐隐约约,似乎随时都要化在风里。喧嚣和欢乐离他那么远,远的仿佛天空中的那轮月。
一股风盘旋着掠过女娲神像,带来夜间山谷的寒气,也吹起他肩旁垂下的长,沐浴着月光,风中飘荡的青丝仿佛也泛起了淡淡的光辉。百里无殇微微蹙眉,拨开挡在眼前的一缕丝,又一次将目光投向东面的天际。
这二十年中,他时常望着那边在想,何时能够离开这个山谷,到山的另一边去。
那里……山的那边,更遥远的东面,有着比山峦更多更延长的海。传说在海的深处,有一处深渊,深入九幽,深渊下的海水回旋成涡,冰寒彻骨,凡人轻易难以到达。在东海的那处漩涡中,禁锢着一个对自己十分重要,哪怕轮回转世也不能忘却的人……
玄霄师弟……
百里无殇静静凝视着那片月光,恍惚间眼前好似浮现出那片起伏不定的海洋。
一别经年,不知……故人可还安好?
腊日后第二日,百里无殇再和弟弟一同去韩家,韩黎便道:“你已亲自祭祀过女娲娘娘,便算得上是灵巫族的新巫祝,以后只需在家用功即可,不必每天一早过来了。”百里无殇只得应下。一旁百里无忧和韩休宁却是满脸羡慕,他们尚还需跟随韩黎继续修行几年呢。
自此百里无殇便不再每日早上去韩黎处,然而平日里韩休宁仍是时常来找他谈笑,比起在韩家时倒也没甚区别。一日谈笑时韩休宁忽地说起前日父亲从冰炎洞回来,脸色极是阴沉,似乎心事重重,连独生女都不大肯理会。她说起这节时满脸愤愤不解,百里无殇却眼光一凝,若有所思。
第二日韩黎便将百里无殇叫到身边,对他道:“无殇,如今你既然已是灵巫族巫祝,便不同于以往做巫祝弟子那般清闲,你又是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更是要肩负起族中的重任。你资质极佳,法术也学得不错,唯有一处欠缺,便是从未出外行走,历练不足。”
百里无殇一怔,他虽喜静,但在一处山谷中封闭二十年,也颇觉枯燥无趣,但灵巫族历来族规严苛,他虽想要出谷不得大巫祝允可也不能做到。此时听韩黎言下之意,似乎打算让自己到乌蒙灵谷看看,他心下不免有些欣喜,当下道:“师父,弟子自知所学有限,虽承蒙师父青眼,提携我登坛祭祀,但比起族中其他巫祝,弟子确是仍需再多加修行。”
韩黎见他如此谦逊,颇觉满意地微微颔:“眼下恰有一事十分紧要,本来这件事族中几个巫祝派遣谁去都可,不过我想到你尚未出过谷,此事恰恰可以作为一次历练,也好让你长长见识,索性便交予你去做罢。”
百里无殇听了暗暗猜测:不知是什么要紧事,竟要出谷才能办成?
只听韩黎接着道:“出谷后一路北行,约莫十日便可到达一座小城,那座小城名为大理,是白巫族聚居之地。你替我向白巫族的巫祝传达讯息,告诉他们我族想要借取圣灵珠一用。此事对我族十分重要,言辞定要谦卑恳切,切记,切记。”
百里无殇吃惊道:“白巫族的圣灵珠?”
韩黎嗯了一声:“此物是当年女娲娘娘留下的宝物,其中蕴含着她一部分灵力,虽只极小一部分,对我等来说也是十分强大。但圣灵珠向来由白巫族巫祝保存,寻常人难以见到。他们的巫祝亦是血脉传承,只是历来都由女子担任,白巫族中将之视为女娲的后代,称作‘女娲后人’。”
百里无殇眼中闪过一抹惊诧。女娲后人这名号他并非第一次听说,上一次听到却是远在前世,那时他在南疆遇到的一名少女便自称是女娲的后代,她身上也确实带着一颗宝珠……百里无殇沉思许久,忽道:“圣灵珠为女娲后人才能持有,足见其珍贵,白巫族怎会轻易出借?况且我族中这些年一直十分安定,又有何处需要用到这圣灵珠?”
韩黎叹了一口气,说道:“如今你既已是巫祝,告诉你也无妨。我灵巫族之所以偏安一隅,世代守在这座山谷中其实是有缘故的。数千年前,女娲娘娘神隐之时,在乌蒙灵谷冰炎洞留下了一处封印,我族镇守此处便是为了守护封印不被破坏。灵巫族担此大任,也因之受女娲大神保佑,村中布有阵法,支撑着村外结界,使村人可出,外人却不可进。千百年来,无论外界如何变幻,族人都不必受战乱之苦,只是每年正月初一、朔日朔月,阵法都会停止运转,结界也会消失十二个时辰。这一秘密只有族中大巫祝,巫祝和巫卫知晓,绝不能透露出去,否则便会成为祸端,你可要仔细记住!”他说到最后这一句时已是声色俱厉,可见此事之重大。
百里无殇乍然得知这一个大秘密,忙连连点头,思绪却飘到了另一件事上:那阵法和结界自然是为了保护封印,只是不知道封印里藏着什么物事,这般重要?
韩黎却没有告诉他封印中的奥秘,只道:“许是时日久远,近年来封印上的灵力渐渐消褪,煞气难以抑制,我时常进入冰炎洞施法加固封印,却渐渐力不能支。唉,我韩黎虽是族中大巫祝,却也只是个凡人,怎比得过女娲娘娘灵力强盛?无法抑制封印也是莫可奈何……但煞气若是渗出冰炎洞,定会危害到族中村人,这如何使得?是以只得向他人求助。我族虽不和外界交际,但和白巫族却也有些渊源,是以如今只好派人前往,只盼他们看在诸巫祝同气连枝的份上施以援手,否则封印若是松动,后患无穷啊。”说着连连叹息。
“此事重大,弟子即日便出,望不辱使命。”百里无殇说着,深深躬身向韩黎行礼。
韩黎只摆了摆手,示意他退下。百里无殇缓缓走出门去,最后回看了一眼,屋内,韩黎低头坐在座上,紧锁的眉头始终没有解开。
………………………………
125第一百二十章 三人成行
日光绚烂;漫洒在乌蒙灵谷外的一带红叶上;从叶的空隙渗透下细碎的光斑。蓦地一阵风穿过树林;叶响如涛,带起树梢间或深或浅的一片起伏,那点点的碎光也随之不住摇动。良久过后,好容易风声止息,山林又恢复了平静。这深深的山谷,除了风声,叶响,便只剩下一片寂静。
就在这万籁无声中,忽然响起了一阵轻轻的脚步声。
那脚步踏着枯叶;踩过断枝;渐渐走近,在地上投下一道修长的身影。偶有几点金色,从叶隙落下,缠绕上那飘荡的乌色衣角,更给那挺拔如松的身姿增添一丝亮色。
那走来的青年一头乌披散在肩上,虽身穿乌衣,脚踏草履,却于朴素无华中另有一股与众不同的气度。只是可惜在这杳无人烟的山林中无人能够看见,唯有草木有幸,能沾染上这人一丝淡淡的清华。
这人正是离开乌蒙灵谷后的百里无殇。他自出谷后便依循韩黎所说一路北行,踏入这片红树林走了已有三日,却始终不曾看见林子的尽头。乌蒙灵谷四季如春,野芳遍地,便是谷外的山林也与别处不同,此处的树木枝叶皆为红色,远远望去,宛若漫织的云霞,又如起伏的火海,艳色经年不褪,绮丽非常。但这般美景赏一日尚可,连着三日看下来,早已看得百里无殇索然无味,心下疲乏,恨不得早日离开这片广袤无边的树林才好。
在小径上又走了片刻,忽听得一阵清泠水声,叮咚动听。百里无殇赶了许久的路,恰恰有些口渴,他掂了掂腰上系着的水囊,眉头微微一皱,脚步顿时又快了许多。几息之后,便看到一弯溪水出现在眼前。
溪水清亮,倒映出他眼底一片柔光。百里无殇心下微感喜悦,忙在水中洗了洗双手,俯身捧起一掬水送到口边连饮几口,这才略略解渴。喝了几口水后,肚子却叫起饿来,百里无殇心下寻思:时候已是晌午,不如在此稍作休憩,用些午饭再前行不迟。
他左右一看,溪边恰有一块巨石,便走过去坐在石上,从行囊中取出午饭吃了起来。山野中并无食肆,他身上带着的不过是从村中出来时母亲给装上的一些干粮,放了三日早已冷硬不堪,百里无殇吃了几口便觉难以下咽,但腹中空空,赶路时未免辛苦,他正苦恼时,眼望溪水,水中颗颗鹅卵石清晰可见,忽然石缝中一抹银光闪过,耀花了他的眼。百里无殇眨了眨眼,低头看去,这次看得分明,水中竟有几尾银鱼游曳来去,有几只竟有尺余长。
鱼儿意态悠然,全然不知溪边有人正看着它们双目亮。百里无殇却露出一丝浅笑,指尖聚起一丝真力,轻轻一弹,只见一团青光自他指尖飞射而出击向水中,只听哗啦啦一阵水响,水花四溅,高高跃起竟有数尺高,飞散的水花啪啪打在岸沿上,其间几抹银色正不甘不愿地甩尾摇头,正是那几尾银鱼。
片刻后,溪边高地上一蓬火噼噼啪啪地燃了起来。百里无殇盘膝坐在火堆边上,双眼定定望着火边斜斜插着的几根树枝,那树枝一头削尖,各穿着一条鱼,鱼身焦黄,散出阵阵香气。他闻得鱼肉焦香,料得烤的差不多了,当下便拿起一根树枝嗅了嗅,张口吃了起来。
接连三日在荒山野岭中度过,这还是第一次吃到热食,虽是有些烫口,却也十分喷香美味。百里无殇食欲大振,狼吞虎咽,不过眨眼功夫一条鱼已落下肚,他擦了擦唇角,又拿起第二根树枝来。
谁知恰在这时,身后一丛灌木中忽地传来几声极轻的声响。百里无殇拿着烤鱼正要递到口边的手猛然一顿,双目蓦地睁大,他倒也镇定,竟不回头,只装作毫未察觉,又咬下一口鱼肉来,但鱼肉含在口中并未咀嚼,全心全意地只顾侧耳细听。
果然不过片刻,那灌木沙沙一动,又传来几声低叫,那声音咕咕有声,不像是鸟叫,倒有些像是谁人腹中饥饿的动静一般,随着鱼香飘去,那咕咕声反倒越响亮起来。百里无殇双目越睁越大,眼中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