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仙剑+古剑同人]做大师兄也是一种修行-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西北有山,名曰昆仑。昆仑山脉巍峨挺拔,峰峦起伏,横贯荒漠,乃是西域与中原大地的一道天然屏障。其长绵延绵延三千里,被称作万山之祖,山顶终年积雪,惟余莽莽,众峰立于缭绕白雾之中,银装素裹,更添奇景。
自太古时期起,昆仑山便是诸神仙所居之地,后伏羲率众神登天而去,传说便在昆仑山九重天之上建造天宫,以成神界。是以昆仑山虽远离中原,人迹罕至,却是众人眼中仙家所钟之地。白云深处亦隐藏着许多修真门派。其中尤以昆仑、琼华、碧玉、紫翠、悬圃、玉英、阆风、天墉最富盛名,并称“昆仑八派”。
琼华派供奉九天玄女,其开派始祖当日掐算出此处恰恰位于九重天上天宫正下方,是以在此立派。天宫之下,重重天穹之上恰有一处投下天光,传说沐浴天光者可肉身成仙,琼华派建派于此,当真得天独厚。自开派日起,举派上下无不渴望到达天光之下修成正果,是以自掌门以下,极为重视御剑之术,并由此悟出以气御剑、人剑合一的修道之理,但奈何昆仑天光位于九重天上,御剑实难到达,渐渐地,肉身成仙便成了一个飘渺而遥不可及的梦。
倏忽千百年过去,琼华派已传承二十余代,如今老掌门在派中溘然长逝,将掌门之位传于徒太清,太清真人即为琼华派第二十四代掌门,入住琼华宫。继位之后,太清真人将自己的三位师弟青阳、重光、宗炼分别立为派中长老,青阳专职炼丹,为龙芽长老,重光督促众弟子修行,为五灵长老,宗炼常年于剑阁炼剑养剑,为承天长老。
太清座下三名亲传弟子身份亦是水涨船高。徒玄震于十二年前拜入门下,如今二十五代弟子中自是以他为,另有二徒皆为女子,一名夙瑶,一名夙莘,资质、才干、功力皆不如玄震,然较之其他弟子亦属英才。
昆仑山虽是严寒之地,琼华派所在的山峰却是四季常青,暖如和春。
太一宫背靠后山,乃是派中长老居所,青阳、宗炼二位长老虽十分和蔼可亲,但重光长老性子霹雳火爆,极不喜晚辈弟子四处游逛不好好修行,是以众年轻弟子无事从不到此。偏偏琼华派中有一最是风景如画之地,花树成林,幽香静谧,恰恰位于太一宫后的山中,派中年轻女弟子极是喜欢用那里盛开的凤凰花制些香粉胭脂,男弟子亦将其视为谈情说爱的大好场所,无奈要去醉花荫定要经过太一宫前,往往还不曾嗅到花香便已被重光长老逮个正着,别说什么胭脂香粉、佳人幽会,先去思返谷静心修行还一日不给饭吃才最是难熬。
派中弟子深感痛心,这重光长老自己一把年纪耽于修行便罢,竟也不深思下面这许多弟子正值血气方刚心中瘙痒难耐,真真是岂有此理,只是至今无人敢于宣之于口。
这日,醉花荫里又是百花齐放,林中以凤凰花树最是繁多,枝头好一片春意闹腾,四下里更是姹紫嫣红,蜂鸣蝶舞。
忽忽一阵清风拂过香团锦簇的花枝,花瓣纷纷扬扬似红雪般肆意飘洒,打着旋儿落满树下一人的衣衫。那人一袭蓝白道袍,头戴玉冠,两条长长的玉绦随风在脑后微微飘荡,红香轻软的凤凰花瓣似是也爱极了这长身玉立、谪仙般清雅华贵的男子,在他肩上袖上流连停伫,直至一只瘦削白皙的手轻轻将其拂去。
那人看年纪不过弱冠,眸染墨色,眉飞入鬓,形状美好而略显狭长,衬着那玉雕冰塑的面容,竟是个世间少见的美男子。他坐在花树下一块青石上,敛衽曵袖,将拂过花瓣的那只手轻轻笼住,细眉微蹙,柳叶般的眼眸出神地望着膝头。
放在膝头的是他的另一只手,亦是骨节精致,手指纤长有力,但引他去看的不是这手,而是手中的物事。那是个有些陈旧的荷包,褪去了昔日的光鲜失了原本的水色,但绸缎面上依然可辨出绣上的画面,似是两只水鸟戏莲,只是针脚粗拙,缎面上还有许多撕裂处,似是曾被弄破又修补好了一般,但无论如何,这荷包看起来不管是昔日还是如今,都是十分丑陋,便是放在这人手中都显得十分突兀古怪。
这青年便是琼华派掌门太清真人的徒,二十五代弟子中最为出众的大师兄玄震。
玄震呆坐在石上,望着手中荷包若有所思。这荷包并不如何出奇,只是他拜入山门时便贴身挂着,他天生念旧,是以纵使陈旧不堪,依然带在身上,与此同类的还有他充作挂坠系在腰间的那柄小木刀,亦是时日久远,他却舍不得将它们换下。
这荷包之中还藏有一物,除了玄震自己再无人知晓。他解开荷包上的红绳,倒出了一块小小的石头,那石头不过拇指般大小,却是晶莹剔透,自内生出紫色柔光,但除此之外并无特别之处。玄震捏着它看了许久,摇了摇头,喃喃自语道:“还是什么也……想不起来……”说罢便轻叹着将晶石放回荷包,将荷包系回颈上。
叹息间又是好一阵花雨,香风扑面,玄震却只顾着苦思。他仍记挂着昨夜的梦境,说也奇怪,自他拜师琼华,随太清真人修行以来,许是因心无杂念,夜间从不曾有梦,近几月来却不知怎么回事,一闭上双目,便时时有许多画面挤入脑中,有时醒来只觉胸中烦闷,有时甚至记得一星半点梦境内容。昨夜他又梦到自己去了一处有水有树的地方,似是见了什么人,又好似说了许多话,醒来便心神不宁,索性便到这醉花荫来散散心。
他握着那荷包竭力回忆昨夜,眼前却不住闪过一双晃来晃去的葱绿色鞋儿,鞋间两朵绒花亦是荡来荡去。玄震知师父太清真人对自己期望良多,是以平日里专心苦修,从不与女弟子多交谈往来,最是亲近的只有自己的两位师妹,但夙瑶与夙莘日常所穿皆是一身琼华派装束,鞋子亦是雪白的绣鞋。派中更无其他穿红着绿的女子,缘何自己脑中飘来飘去的却是两只从未见过的绿鞋子呢?
玄震好生苦恼地想,莫非自己竟成了书上所说的登徒子?又或是如跟着宗炼师叔练剑的玄霆师弟所说,男子到了年纪便会、便会思那个什么……春?
他苦思冥想,在脑中挖掘那绿鞋子的主人,倒是有一个笑靥模模糊糊地闪过,只是那笑脸如醉花荫的清风一飘而过,如昆仑山的云烟难以抓寻,一晃便被那两只可恶的绿鞋子搅没了影。
“……绿鞋子……我连昆仑山都没下过,如何见过穿绿鞋子又十分爱笑的女子呢?”玄震左右思忖,眉头愈蹙愈紧,正当此时,一阵簌簌声响,似是有人穿花拂叶地一路走了过来,接着便有一个清脆的声音遥遥传来:“大师兄,你在这里,教人家好找!”
玄震抬头,只见一蓝衣少女正站在一丛月季后面向这边招手,那少女颈上挂着璎珞,头上挽着双丫髻,玉色带长长地垂在肩头,杏核大眼中透着十足的精灵古怪,正是自己的师妹夙莘。
夙莘望着玄震先是一笑,不等玄震开口便忙不迭抱怨起来:“大师兄,你到哪里去躲清闲不好,偏偏要跑到醉花荫来,我把前山和剑舞坪找了个遍,跑得两条腿都要断掉啦!来此处之前更是倒霉,好死不死教我与重光长老打了个照面,啊哟,他板着一张瞧起来比我还小几岁的嫩脸,训得我都抬不起头来!”
玄震这时已走到她面前来,听她这么说便笑道:“重光师叔功力深厚,鹤童颜,派中多少人羡慕不来,却叫你背后这般说他,若是听见了更要罚你闭门好好修行!”
夙莘吐了吐舌头,笑道:“是啦,是啦,我哪比得上太清真人的高徒,琼华派二十五代弟子们的楷模玄震大师兄!这醉花荫人人可望不可即,也就是你,重光长老才什么话都没有就放你过去,这才是多少人羡慕不来呢!”
玄震摇头苦笑,伸手在她额头上轻敲一记,道:“不和你说笑了,说罢,找我有什么事?”
夙莘这才想起要事在身,忙收起笑容正色道:“不是我找你,是师父!”
“师尊找我?”玄震一怔,太清真人自称为琼华派掌门之后,诸事缠身,便是传授派中道法亦是先授予玄震,再由玄震转授夙瑶与夙莘,对门下弟子早已不似往日那般勤力督促,便是玄震亦常常数日不得见他一面。玄震心下不解便是出于此,前日太清才将第七重境的心法细细讲述于他,如何才过不到三日便又要找他?
夙莘点头道:“是啊,还是玄霆师兄去你房中寻你不到,才来找我和夙瑶师姐的,他说师父和青阳长老都在琼华宫,要你快些过去呢。”
琼华派虽事务繁多,但能够劳动掌门及派中长老共同过问的事却绝无仅有,玄震心下更是疑惑,哪里还有心情赏花,忙跟着夙莘朝醉花荫外行去。
………………………………
20第二十章 身负要任
琼华派前山乃是汉白玉铺就的巨大广场,正中立着九天玄女的神像,亦是白玉雕成,栩栩如生,广场四周殿观房舍皆按先天八卦分布,其间绿草如茵,广场之下更是凿空成池,昆仑泉水自下潺潺流淌,远远望去,整个琼华派便如悬浮水上的一座仙城。
广场尽头数座汉白玉桥,桥后耸立着三座道观,皆是琉璃瓦铺顶,玉石为砖,十分雄伟庄严,道观后昆仑诸峰插入天际,其间云雾缭绕,竟好似将那道观亦隐隐笼罩住了一般,更显气象万千。桥下水声不断,山光云影在碧水上亦是微微晃荡,忽地两道白影映在其中,只是不过一忽儿便过去了。
三座道观前各有一道极宽的玉阶,层级往上,近百上千,正中那座主殿光是大门便有丈余高,门上一副金匾,上书“琼华宫”三个大字,正是掌门太清真人平日处理派中要务之处。
夙莘随玄震走到这里,虽门扉大开,却也不敢再向里踏进一步。大殿之上摆了四张檀木大椅,一张居中,另有三张放于下面左右,唯有上与左面下的椅上坐有人,亦是身着蓝白道袍,但式样纹理却与玄震等年轻弟子全然不同。
玄震举步迈入门槛,坐在最中间的那名老者一眼便看到了他。这老者丝如银,一根根整整齐齐地束在道冠中,颌下三股长髯亦是雪白,面容清癯,双目湛然有神,脸上全无笑容,十分威严,便是琼华派现任掌门亦是玄震的师父太清真人。
太清在上道:“玄震,令你到此,怎么来得这么慢?”
玄震躬身,道:“请师尊恕罪,弟子方才心中烦闷,去了后山醉花荫散心。听师妹说师尊与青阳长老找弟子,便赶了过来,不想还是迟了。”
下坐着的另一道人笑道:“又有什么迟与不迟?玄震你也不必太过惶恐,掌门师兄不过一问,快些到前面来罢。”这人面目较太清真人年轻许多,神情也较温和,正是青阳长老,修行之人功力深厚了自然面容年轻,十二年前他甚至能保持青年模样,只是如今面容虽未大改,须却已染上霜色。
玄震便穿过大殿,来到太清真人面前阶下站定,垂敛衽,但听太清真人在头顶说道:“玄震,算来你入门已有十多年了罢?”
玄震点头道:“已有十二载了。”
“当日青阳、重光二位师弟带你入琼华派山门时,你犹是个半点修为也没有的少年,如今修行却也已有小成,也算是门派中年轻弟子的翘了。”太清真人又道。
玄震又躬身道:“全仗师父及师叔们的悉心教导,若无两位师叔救我,弟子如今只怕早已死在山中,若无师父收我入门,更是没有今日的弟子。”
太清真人语声微见和缓,似是被玄震说的十分喜悦,他顿了一下,又道:“你资质上等,乃是难得的美玉良材,性子又十分稳重老成,为师有你这个徒儿,也是十分高兴。如今你修行有成,若是琼华派有用你之处,却不知你心下是如何想的?”
玄震不假思索,脱口而出:“自当竭尽全力,在所不辞。”
太清真人更是满意,道:“很好。琼华派历来有一个规矩,凡是入门弟子到了一定修为,便可入世游历,如今你便下山去罢!”
玄震一怔,不觉抬起头来,讶然道:“下山?”
“不错,”太清真人抚髯道,“三日后门中有弟子下山采买用物,你便随他们一起走,下山之后便不必与他们一同回来了。”
玄震更是惊讶,心中却也悄然升起一丝向往。他入门之前曾遭遇不幸,失却全部记忆,对于山下的全部印象,不过是随青阳、重光两位长老御剑飞过时自上空瞥见的模糊影子,又从师弟师妹处听说过不少山下有趣的事情,早已有些好奇。对于人世的那些未知,如今竟有一个机会可以亲身经历,他面上仍十分平静,心下却早已怦然而动。
太清真人又续道:“玄震,你可听好。下山游历只是表象,实则还有一桩重任要托付与你。我这里有一块古玉,名为‘灵光藻玉’,你将它随身携带。这灵光藻玉十分珍贵,以琼华派之力,也不过得了两块,万万不可将其遗失!”说着便从袖中取出一块圆圆扁扁的白玉,手指轻弹,那块白玉便平平从上面飞了过来。
玄震将它接在手中,触手便是一阵清凉。那块白玉上雕有藻状纹理,看起来并无其他特别之处。
青阳长老在旁似是看出玄震心中所想,微笑道:“这块灵光藻玉可非同一般,它天生对阴阳之力感受极强,若是靠近什么极阴或是极阳的物事,便会散出莹莹白光。”
玄震低头看向手中那块灵光藻玉,微有几分惊诧。
太清真人从椅上站起,立于阶上道:“青阳长老说的不错,你拿着这块灵光藻玉,下山之后便要四处寻访,去找命中阴阳极盛之人。若是有人命中阴盛或是阳盛,这块灵光藻玉便会提示于你。无论如何,你都要将那人带回琼华派。”
玄震这时已觉察出不对劲,疑道:“为何要去寻找那命中阴阳极盛之人,若是他不愿与我回昆仑山又该如何?”
太清真人肃然道:“这关乎到本派一件大事,无论如何,不管那人是否情愿,也要将他带回琼华!”
玄震默然不语。
太清真人又道:“这块灵光藻玉若是与阴阳极盛之人待在一处久了,其上白光便会渐渐消弱,那是因适应那人气息的缘故,是以不必在意。只是若是在人多之处遇到那人,倒也有些为难,你可千万不能认错,否则便误了大事!”
青阳长老见太清真人愈说愈是严厉,便在旁缓和道:“玄震,你也不必太过紧张。阴阳极盛之人本就是万里挑一,寻访不得也不必苛责自己。更何况,寻访过程便是游历,若是无处可去,不妨从黄山找起,当日我和重光师弟不就是在那里遇见你的?你当日失去的记忆至今仍是无法找回,我身为龙芽长老,常敢愧疚。趁着去黄山寻访的机会,说不定能忆起往昔,倒也算是喜事一桩。”
玄震只躬身道:“是。”心下已知自己无论如何都是要下山走这一趟了。
太清真人见诸事已说完,便道:“下山之后,凡事谨慎而行。三日后,我会令夙瑶、夙莘与你一同下山以掩人耳目,离派之后你便独自寻访。此事万不可告知他人,切记!”说罢便令玄震退下自去收拾行囊。
三日过后,玄震、夙瑶、夙莘三人一大清早便起身,作别门中相熟的弟子,一路径自朝山门而来。派中年轻弟子俱已知晓他三人得了掌门许可,可下山四处游历,自是羡慕不已。
到得山门,下山采买的弟子们已等在那里,只是每人身上都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大包裹,看起来不像是下山购置东西,倒像是将东西送下山去。
夙莘笑道:“几位师弟,你们背着的是什么呀?”
其中一名弟子见问,便答道:“这是给山腰住着的那些人送去的吃食。青阳长老有令,那些人虽才能不够不足以入我琼华派,但其恒心毅力可嘉,是以让我们每每下山采买之际,顺路送些清水及蔬果给他们,也好过整日里啃那些硬邦邦的干粮。”
琼华派虽隐于昆仑山中,但派中弟子毕竟有御剑来去者,是以山下村镇中百姓都知背靠仙山,许多寻仙访道者亦慕名而来。要去琼华,除御剑外,只有一条山路可走,只是路旁设下许多阵法,更因山中灵力浓厚生出许多灵怪,是以此路亦有了一个极雅致的名字唤作“太一仙径”。
太一仙径中重重险关皆是琼华派中人所布,既有隐匿行迹以免宵小无端骚扰,亦有试炼欲拜入山门之人的意思在内。只是若想入派修行,除能通过太一仙径到达山门之外,更要通过门派中的一道试炼,那些通过之人自是成为琼华弟子,未通过之人却也有许多不甘心就此下山的。这些人便在山腰结庐而居,苦修以待下次试炼。青阳长老与这些年轻弟子所指的便是他们。
当下几人便起行下山。太一仙径自上而下分为玄寂道、白灏道、紫薇道三部分,每部分都依环境不同设下不同关卡。那些不愿下山的落选之人便在半山腰的白灏道建起茅屋,这里无论上下山皆能一日内往返,不论是前去试炼还是下山购买干粮都较为便宜。
玄震他们三人随弟子们到达山腰,果真见到十几间低矮的茅草屋,房前屋后有十数个男女正各自修行,有练剑打拳的,亦有打坐吐纳的,见一众琼华弟子自山上下来,都纷纷围拢了来。众年轻弟子便将包裹递给他们,那些人自是称谢不迭。
夙莘看得有趣,便上前抓着一妙龄女子问东问西。夙瑶性子冷淡孤傲,默然站在路口一言不。玄震立在她身侧,望向众人,恰在这时,屋檐下站着的一人忽地排众而出,扑到他面前便叩不已,口中大叫道:“仙人救命,仙人救命!”
………………………………
21第二十一章 往青龙镇
这人举动突然,待玄震反应过来已磕了十几个头。不只夙瑶、夙莘及其他师弟们看了过来,便是与这人一起的那些武人亦十分惊讶。
玄震忙将他扶起,这人站直了身体,顿时便高出玄震一个头,肩宽胸阔,虎背熊腰,是个十分魁梧的大汉。这人相貌倒也威武,只是衣衫褴褛,肘后膝头都打了补丁,腰带上挂一杆烟枪并一个瘪瘪的破烟袋,身上也不似其他人那般带了兵刃。
玄震等初时都只道这人是想要拜入琼华派但未曾通过试炼,是以跪下求恳他们带自己入门。玄震还未开口婉言拒绝,一旁夙瑶已皱起眉头,冷冷道:“琼华派的规矩向来是唯有通过入门试炼者方可成为门下弟子,任何人不得擅自将不合要求者纳入琼华派。你若是资质不足,倒不如早些下山为是,想要走些歪路子是不成的。”
她这番话未免有些不尽不实,琼华派是有这条门规不假,但亦有一些弟子是自幼被送上山或是被门中长辈收养的,玄震当初入门便是如此,直至修行一年后方象征性地进行了试炼,这些夙瑶自是清楚,但她凭一己之力入门,最看不惯便是那些投机取巧之人,是以当着这大汉的面把话说得十分不客气。
那大汉看着夙瑶摸了摸脑袋,似是十分疑惑,低头冲玄震道:“仙人,这位……这位仙女说的啥意思,我咋没听明白呢?”
玄震本就微觉师妹这番话太过伤人,听这人话中之意竟似乎和他们所想并不是一回事,忙说道:“这位大哥,我师妹心直口快,你可不要往心里去。你……到底所为何事?”
那大汉道:“唉,说来话长得很!我姓向,家中排行老三,抬举的叫我一声向三哥,其实不过就是青龙镇一个船工,哪里比得上这里住着的这些兄弟,个个都会舞刀弄剑,甩起来真是好看的紧!”
“青龙镇?”玄震微一思索,道,“可是在东边海滨的那个青龙镇?”
“没错,就是那儿!”向三乐呵呵地说,“想不到仙人连我们那个小镇子都听说过,真是无所不知哪!”
“东海边?”夙莘叫道,跳过来好奇地盯着向三左看右看,“海边离我们昆仑山可远着呢,你怎么到这儿来求助啊?”
向三收起笑容,叹了一口气道:“唉,这还不是没法子了么!我们青龙镇糟了大难,四处求人也不能解决,还平白死了几人。后来一个经过的侠客指点了几句,说寻常人帮不了我们,倒是那些深山老林子里面常住着仙人,救民于水火不过是一眨眼的事。镇上的人便凑了些银钱充作盘缠,因我年少时也学了点粗浅功夫,常年出海也有把子力气,便自告奋勇替他们出来找寻仙人。又听说一般的山啊树啊的仙人看不上,就数这大荒漠里面的昆仑山上仙人多,我便搭了个商队,骑着骆驼来了,到山下那播仙镇时,听驿站里的老板娘说这儿就住着仙人,我就来了。”
“可是你连兵器都没有,怎么爬到这儿的呀。”夙莘回头看了看夙瑶,“便是我师姐那么厉害,当初从山下走上来也受了伤,更何况你脚步虚浮,一点修为都没有,却怎么一点伤也不见?”
夙瑶嗤道:“自然是胡言乱语,谎话连篇,不过是为了引人同情,打着救人的名义好叫我们带他上山学法术。”
向三当下便皱起眉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