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琅太明白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官本位思想,让老百姓对官员身份的渴望了,那些海盗可以为西山朝死战,大多数不就是因为做了西山朝的官了吗,越南一个起义军的官职,对他们都如此吸引,更何况周琅现在已经是正经的皇帝,他任命的总督,那是极高的身份。
知道周官不会对一个公司自己任命的官职感兴趣,周琅自然有说服他的办法。
“让你加入非洲公司,只不过是想让你历练历练。三年为限,做的好了,我调你做南洋总督。还有你还可以入股,做的好了,也有实惠。最后呢,非洲公司,也不是不能去南洋经营的。我有点想法,你做到了,或许不用三年,我就能升你。”
周官顿时来了精神,再次叩头:“陛下但请差遣,草民莫敢不从。”
周琅说着,拿出一张海图来,招呼他走到身边。
“这个地方叫做澳大利亚,不属于南洋范围,但紧邻着南洋。英国人把这座岛勘察清楚了,十分广大,堪比神州。但是英国人往这里移民也不过十来年,移民不过千把人,我要你在靠近南洋的澳大利亚海岸,登陆建一个定居点。这里叫做新西兰,也是英国人占的。同样没多少人,大都是生番居住。你要找地方建一个定居点,这两个定居点建好了,只要有一万人,你就是总督了!”
周官沉默了片刻,建定居点不难,但是一万人有些多了,但也不是不能办到,就是得花很多钱。如果能用非洲公司的资源,也未必需要自己花钱。话说回来了,就是花自己的钱,把一万人送到南洋那一边,买一个总督当当,这也是划算的。
想通这点之后,周官一口答应:“草民谢陛下赏识,敢不尽力。”
周官领了差事后,很快就去拜访谢清高,俩人马上就开始商议下一步的计划来了。
第一步,他们还需要为满清移民提供运力,每运送一个人周琅从内务府中给他拨付十两银子作为运费,是一笔不赔钱的买卖。
而且这旗人移民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可以让他们做好几年大买卖。幸亏周官答应把他所有的船队借给非洲公司,否则运力都不够。
何止是谢清高感叹旗人移民多,大周官府也早就注意到了,而且一度对此十分紧张。因为大量的旗人,是嘉庆临时拉进去的,并不是过去的旗人,而是成分复杂的人群,比如伊犁南疆的畏兀尔,伊犁西方的哈萨克,都有大量牧民被嘉庆或者强迫,或者诱惑加入了八旗。这一度让大周官府以为是嘉庆在扩张兵力,有其他的图谋,甚至提前进兵伊犁,险些跟嘉庆集团重新开战。
………………………………
第两百零七节 满清进入中亚
通过陆路驿站,嘉庆收到了昆仑奴国蒙古正黄旗都统德楞泰发来的奏章,描述了当地的情况,嘉庆的心终于放下了。
他现在已经不担心大周朝廷会对他们有恶意,确信大周真的只是想把他们打发走而已,至于去哪里根本不关心。
如今的嘉庆大权独揽,他的师傅朱珪已经死了,死在张家堡之战后,不是战死的,而是被战况刺激的心力衰竭而死。
朱珪死后,嘉庆像变了一个人一样,突然强势起来。
尤其是去年,险些因为他的强势,跟大周再次开战。大周十万大军兵分两路,一路从蒙古,一路从河西走廊,已经逼近伊犁,最后经过对方派来的使者盛住从中调停,才总算免了一场兵祸。
嘉庆对盛住这个小舅子,还是很关爱的,因为他最宠盛住的姐姐,因病而死,他始终却忘不了她。
可惜盛住攀上了高枝,竟然不肯来投奔嘉庆,更不肯跟他们去昆仑奴国,这让嘉庆恼恨不已,却除了感叹世态炎凉之外,只能对自己目前的处境,报以哀怨,谁让自己这个皇帝落魄至此,能怪别人什么呢?
去年之所以跟大周交恶,是因为嘉庆在伊犁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扩张政策,倒不是向中国内地扩张,而是对周边不服王化的势力进行打击,嘉庆即便沦落到现在,手里依然掌握着十万大军,其中五万是陕甘乡勇,两万蒙古牧民,两万成分复杂的绿营兵,真正的正印八旗,却只有一万人。
由于兵力太弱,加上主要是接连的战败,让大清在伊犁周边的威信扫地,各路诸侯于是有了异心。最大的威胁来自于天山以南的外藩回部,这些人早在乾隆中期就爆发过大小和卓之乱。乾隆也没有在这里进行强力的统治,一直以羁縻为主,没有直接管理,导致这里的叛乱势力始终存在。结果看到大清势弱,当地领主竟然再次打起了叛乱的异心,勾结境外的安集延(浩罕汗国)多次劫掠天山以北蒙古部落。
嘉庆的局面一直就处在濒临崩溃的边缘,他一直忍辱负重的维持着岌岌可危的局面,就是想保住宗庙社稷。天山以北游牧的土尔扈特等蒙古部落,是嘉庆现在能依靠的最大势力,他不能放任回部对蒙古部的骚扰。
于是嘉庆在财政无比紧张的情况下,发兵回部,他手下那些谈大周色变的軍队,竟然爆发了相当的战斗力,事实上他们并不弱,多年的战争洗礼,加上俄国人的训练,战斗素养是有的,只是没有了必胜之心。回部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趁火打劫的匪帮能有多少战斗力,双方相遇之后,很快就发展成一边倒的局面。
这时候嘉庆有了更多的想法,当然他还是不敢跟大周决裂,他心存远征昆仑奴国,存续大清江山社稷的想法,所以总觉得兵力不足。手里握有十万人,可真正能打的不过两三万,他担心昆仑奴国万一强盛,他根本无法立足,毕竟他最近从各种渠道收集到的昆仑奴信息,发现明末时期郑成功麾下的昆仑奴大军颇为强悍。
于是在剿灭了回部叛乱之后,嘉庆开始整编回部軍队。此时伊犁一带的畏兀尔回部人口大概在百万人左右,除了部分天山以北吐鲁番等地种植为生的畏兀尔人外,大多数都在天山以南游牧,丁口二十多万。这是一股不可放过的人力。
嘉庆收编回部,扩大軍队的情况,被大周政权视作威胁,马上派人来质询,一年之气将近,大周甚至做出了军事准备,要求满清放下武器,让周军入境。
此时嘉庆表现的相当强势,严词拒绝,结果引来大周陈兵边境的局面。
后来盛住作为使者前来游说,通过盛住将他们的态度转达到了大周,对方才放弃了军事行动,甚至在一年时间结束之后,也没有进入伊犁。
其实嘉庆这个皇帝,能力是有的,在乾隆的羽翼下忍辱负重那么多年,对和脊Ь从屑樱悄芮苌斓模员硐值那坑玻且蛭谡鞣夭康木滦卸校吹酱笄迦撼嫉男钠蝗桓吡艘恍疽丫槁涞蕉那①敉娴囊蝗喝耍谷豢几吻斐瞿被撸级哉掠辛诵巳ぁ
所以嘉庆借这个机会,开始整顿吏治,整顿吏治这种事,必须是强力的皇帝才能进行,柔弱只会引起混乱。嘉庆一边大量裁撤那些已经彻底没有希望的官员,提拔一批年轻的朝气蓬勃的官员,气象一新,这时候大周过来要求他们放下武器,要是真的答应了,不但有任人宰割的危险,还有可能让刚刚鼓起来的朝野士气迅速崩溃。
于是嘉庆选择了强硬,做出一副强势君主的形象,赢得了许多年轻官员的崇敬。但私下却通过盛住,向大周说明,他们之所以整编回部兵马,是为远征昆仑奴做准备,绝没有与大周争雄之心。
大周接受了这个说法,并且暂时放弃进入伊犁的打算,给了嘉庆充足的时间。
这时候那群年轻的官员,开始怂恿嘉庆为回部编定旗分,按照统治内外蒙古的办法,把整个回部编成八旗。由朝廷派官员管理,这样回部就永不会乱。就好像外藩蒙古一样,朝廷西迁伊犁,一声令下,依然大量蒙古兵马前来勤王,原因很简单,兵权不在当地王公手里,而在乌里雅苏台将军、科布多将军手里,他们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軍队都得来。
嘉庆正有此意,于是趁机在回部推行八旗制度,保留回部王公的地位,削减他们的权力,派驻大量的八旗都统、将军去管理回部人丁。从回部中抽调青壮,组建回部八旗。一时嘉庆兵力大增,当然反抗也是有的,办法只有镇压一途,草原上的征服总是极其残酷,嘉庆拿出了当年乾隆对付准格尔残部的方法,按照草原上的传统,对反叛者进行屠杀,车轮高的男丁一律斩杀。
经过这一番血的征服,回部人口大减,可嘉庆手下的兵马却达到了二十万,其中新增的回部八旗就有十万。实力的壮大,也有新的麻烦,嘉庆手下的年轻官员们开始雄心勃勃,他们过去大多在底层,对朝廷上层跟大周之间的秘密协定不清不楚,根本不知道他们还要去异国他乡,这也是为什么这些人还能保持斗志的原因。高层的那些文臣武将,许多知道自己要去昆仑奴国,今生无望归国之后,尤其是一些汉臣,恨不能死在伊犁,至少也留了尸骨在大清的国土上。
这些野心勃勃的少壮派官员,开始怂恿嘉庆出兵,先收复外藩蒙古,在夺取满洲故土,接着入关在与大周争天下。
嘉庆此时既不敢真的跟大周开战,也不愿意熄灭了这些官员好容易升起的斗志,于是开始频繁对外用兵。征讨的对象已经变成了中亚的浩罕汗国,该国本是大清藩属,却看到大清如今的困境,落井下石,威胁要释放和卓后人在回部建国,以此要挟大清给予浩罕汗国在喀什噶尔贸易特权。嘉庆拒绝之后,回部就开始混乱,很显然有浩罕汗国在背后使坏。于是现在嘉庆实力增强,马上就决定对浩罕汗国用兵,一来打击这个不安分的藩属国,二来锻炼一下新建的回部八旗。
另外他还有一个不能说的想法,一旦昆仑奴国强盛,与其渡海去与一个未知强敌争雄,还不如就近夺了浩罕汗国,然后大清举国牵走,在安集延保存江山社稷,岂不比去异国他乡要好一些。
只是如果距离大周太近,恐怕大周依然不会放过他,这只是一条后路。万一昆仑奴国太过强盛,他只能被迫冒险在浩罕汗国试一试。不过浩罕汗国这几年兵力强盛,首领阿利姆开始称汗,此前他们是依附于布哈拉汗国的,现在自立为汗,而且多次跟布哈拉汗国开战。
于是嘉庆联系了安集延西部的布哈拉汗国,布哈拉海达尔·图拉可汗答应一起兴兵灭掉安集延。浩罕汗国这几年频繁扩张,不但对伊犁境内的回疆野心勃勃,跟布哈拉汗国也多次冲突,从布哈拉汗国手里抢走了霍占特和乌拉丘别等地,早已引起了布哈拉汗国的不安。
这一战打的极为残酷,阿利姆带有新兴草原民族首领的一切特质,有很强的军事素养和个人勇武,亲自带兵跟布哈拉与满清交战。可是势力差距太大,取得了无数战术胜利,却无法阻挡两大敌人的步步推进,最后在安集延决战中中枪而死,安集延国灭。
与布哈拉汗国一起吞并了浩罕汗国,安集延以东的费尔干纳盆地归属大清,塔什干、奇姆肯特等锡尔河流域归属布哈拉汗国。
随着军事胜利,不但老部队经过的锻炼,回部八旗也展现了良好的战斗力,并且证明了八旗制度对游牧民族的有效管理,此时就连嘉庆心中也不免升起了一点野心来,也许他可以不用走?
就在这时候,他收到了从非洲传回来的,德楞泰的奏章。
推荐都市大神老施新书:
………………………………
第两百零八节 嘉庆的两手抓
得知昆仑奴国虚弱,德楞泰评价,尚不如黑龙江赫哲诸部,且国土肥沃,这让嘉庆一时难以决断。
灭亡浩罕汗国,让嘉庆打开了西迁的道路,如果大周逼迫,且战之不利的情况下,他们还有西迁到浩罕土地上的退路。现在昆仑奴国的情况,也很吸引嘉庆,去了昆仑奴国就不用担忧大周的威胁了,那真是天高皇帝远,存续社稷宗庙易如反掌,可却失去了恢复旧山河的希望。
一时难以决断,加上大周给的时间是五年,这才第二年,他的时间绰绰有余,不用急于一时,于是嘉庆决定两手准备,一边继续派人去昆仑奴国开辟基业,一边继续在伊犁励精图治。
这就是嘉庆,有能力,却没决断。是长期在乾隆阴影下养成的小心翼翼,过于谨慎的性格,后世评价嘉庆是一个“既没有政治胆略又缺乏革新精神,既没有理政才能又缺乏勇于作为品格的平庸天子”。
如果他决定留在中亚继续发展,甚至将来反攻中原,那么他就不能往昆仑奴国派遣太多力量,即便是出于麻痹大周的考虑,也只能尽量减少投入昆仑奴国的资源,而大力发展在中亚的实力。如果他决定远迁昆仑奴国,那就要孤注一掷,全力以赴开辟昆仑奴国基业,不要把力量浪费在中亚方向。
可嘉庆偏偏一边去开拓昆仑奴国,一边还要继续经营伊犁和安集延。
所以他一边按照德楞泰的要求,迅速召集那些去了昆仑奴国的八旗子弟家眷,这需要联系大周,因为许多人的家眷都遗失在北京了,大周曾经承诺,只要他们家人同意,不会扣留她们。
一边继续扩大规模,他打算今年一次派过去四万人,八旗各取五千人。其中男女各半,老幼又占一半,带去的不仅是軍队,还有家庭。并且派一些文官和工匠前去建设。
一边继续在伊犁推行八旗制度,看到八旗制度在中亚竟然拥有极强的效果后,嘉庆顿时觉得老祖宗的制度果然是好制度,其实这种经济落后,社会关系简单的地区确实比较适合八旗这种兵民合一的简单管理方法,结果让已经半只脚踏入棺材板的八旗制度,竟然焕发了新的生机。
参照到回部的管理经验,在浩罕汗国也推行这种制度,将浩罕汗国的牧民们统统划定盟旗牧区,严禁跨界游牧,派都统、将军管理牧民,抽调青壮组建浩罕八旗。
在伊犁境内也彻底推行八旗化,对一直忠于大清的土尔扈特等蒙古部,进行盟旗编制,开始削减当地王公的权力,由朝廷派遣官员直接管理。尽管引来了不满,可现在大清有中兴迹象,不满无法扭转大势。
连在伊犁屯田的那些陕甘乡勇,也编定八旗,宣称把所有民人抬旗,大批乡勇竟然颇为感恩,真的是在满清制度下奴化的太久了,跟他们国内的乡亲在思想上已经完全不一样了。这些乡勇,跟其他从各个地方跟随嘉庆逃到伊犁的绿营一起,抬为汉八旗,设置都统管理。
至此,整个伊犁地区完成了八旗制度化,总共分为了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八旗、回部八旗和浩罕八旗五种,从此不分民人旗人,嘉庆治下,都是旗人。
连官府机构都八旗化,没有了民人,就不需要汉人的官府管理,所有文官都编入八旗,充任各级旗官,上到都统,下到佐领,都需要忠心官员的管理。这些人能跟着嘉庆到伊犁,尽管后期有些行为乖张,可毕竟忠心,嘉庆念旧情,当然不能不给他们一个前程。
只是过去纯粹的文官,现在成了旗人官职,不但要负责发展生产,还要负责带兵打仗,只要是自己下辖的人丁,几乎什么都要管,户口、田宅、兵籍、诉讼都是一个人管理。这等于一官多用,这也是八旗这种制度之所以在简单社会里更有效的原因,因为他减少了管理层级。
这样的好处,是让管理大大加强,所有丁口都有了当兵的义务,户籍登记也更严格,嘉庆此时才知道,原来他统治下的人口这么少,却又显得不弱,整个伊犁只有一百多万人口,由于大量人口属于败逃的军人,所以男丁远多于其他人口,一百多万人口中,竟然有青壮丁口四十万,比他祖宗当年入关前的丁口还多。
原本的屯田现在也分给了汉八旗人,成为他们的庄田,让他们按亩纳粮,这更让那些从陕甘跟嘉庆来的贫苦乡勇感恩,他们终于有自己的土地了。有了地,也有房子,就差个媳妇了。
正好连续征服回部和浩罕汗国,带来大量丁壮死亡,汉人女子没法从关内引入,这些守寡的,嫁不出去的回部女子、浩罕女子,正好拿来安人心。于是嘉庆下令征集回部、浩罕无人依靠的女子然后分给单身旗丁为妻。这种有组织的征集妇女,然后下发到各旗官员手中统一分配的方式,效率极高,几个月间,基本上所有光棍就脱单了,他们就更是对嘉庆感恩戴德了。
此时八旗制度在生产方面的效率也体现了出来,在复杂社会中,八旗制度是一种束缚,可是在简单的伊犁地区,就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现在不止汉八旗在开荒,其他八旗也纷纷领牌去开荒种地,当然也有继续划定草场放牧的,总之在简单的农牧业社会中,八旗制度让生产规范了,生产力大大提升。
手工生产上,一直就是短板,嘉庆下令把各旗中有手艺的工匠都集中起来,通过办理大量官办作坊的方式,生产布匹、加工皮革、开山挖矿、打造武器,官方能够提供的资源,永远不是个人能够提供的,短时间内大量作坊集中开办,手工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
有些优势产品不但能满足本地需求,甚至可以大量向外出售。这些作坊都归内务府统一管理,剩余产品也都由内务府联系对外销售。此时嘉庆对贸易也很重视,因为他不再富有四海,什么都不缺了。而是什么都缺,游牧民族和海洋民族对贸易的刚性需求,此时扭转了嘉庆的思维方式。
用皮革制品跟俄罗斯交换毛呢,铁器,用粮食、盐巴跟布哈拉汗国交换棉花、牲畜,甚至招引晋商到伊犁贸易,除了引进一些书籍、日用品满足自用之外,还用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和药品,进行转口贸易获利。
嘉庆实行的这一套奴隶制晚期制度,在中亚地区的成功,让周琅惊掉了下巴,通过跟随晋商前往贸易的采风谍报探听回来的消息,周琅发现当地秩序迅速稳定,而且民怨甚少,这让一项崇尚商业自由竞争法则的周琅,都开始怀疑人生了。
但要周琅模仿这一套制度,那显然不可能。不过嘉庆对中亚的有效治理,这个经验值得吸取,将来大周进入这一区域,也许能够借用。不过中国的社会关系远比中亚要复杂的多,全部用行政来进行管理的话,恐怕会出很大的问题,这是历史证明了的。
况且周琅现在恢复和打造的管理方式,还没遇到太大的弊病,也不需要大的改变,小的调整革新却是必须的。
目前在中国实行的管理方式,基本上分为两个板块,一个是王辅茞领导的民政板块,王辅茞作为丞相,下面采用传统的六部制度。但在工商业板块,则由周琅这个皇帝亲自管理,这也是有成例的,满清的内务府就管着全国的海关关税征收,开矿等厚利部门。
由于有满清的前例,两个板块结合的很好,双方都没有干涉对方。
可是周琅一直有全面改革征服的打算,王辅茞的个人意愿并不重要,只要周琅觉得时机合适,他会强力推行下去。只是一直缺乏进行改革的人才和知识储备,他通过学校培养出来的懂得财务会计等现代知识的人才始终不足,填充日益扩大的工商业机构都一直紧缺,更不用说去改革传统机构了。
反正传统机构的作用也就是维持稳定,周琅对他们的期望值不高,这套制度在维持稳定方面,又出奇的有效,在中国用了上千年,也是经过实践检验过的。
所以周琅短时间内还是不会动这套制度,可在一些关乎未来的领域内,改革是必须的,工商业管理方法经过不断的摸索,现在基本框架已经建立起来。可是在更深层面还有缺憾,人才水平一直是阻碍深层改革的大问题,现在随着法国科学团队的到来,条件基本具备了,于是周琅再次开始进行制度创建,而这一次不可避免的进入了传统机构的边缘领域。
这一次周琅要对传统的冷衙门工部,进行一次现代制度改革常识,无论成败,都对将来其他部门的改革将具有借鉴和探索意义。
………………………………
第两百零九节 工部改革
拿破仑很慷慨,他派遣了一百多人组成的一个科学家团队,当然真正大师级的科学家数量寥寥,但所有人都是巴黎理工之类的正规大学毕业,是有相当水平的人才。
真正让周琅满意的是,其中的核心人员,真的是经得起考验的专家,比如团队的首席科学家是蒙日、贝托莱、傅立叶、阿拉戈等,这些人都是这个时代顶尖的大师。
这些人还带来了成百箱的书籍和研究设备。
周琅亲自设宴招待团队成员,跟他们亲密交流之后感觉,似乎中国被拿破仑小瞧了。
因为这些人基本上就是拿破仑几年前远征埃及时候的那批科学家,这也不奇怪,这些人跟拿破仑共事过,也去过东方,拿破仑熟悉他们,认可他们,也知道这些人是真的有研究的热情的,加上已经研究过埃及,具备研究东方的经验,所以是最适合的团队,至少法国人是这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