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琅在工商业领域的改革,规定但凡政府没有明令禁止的,都可以做。不再政府规定的行业的工场,按照一般行业领取执照。以前也不是没有洋人申领执照,比如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厦门开办了茶厂,可是如此密集的洋人申请执照从没有出现过。
官府要怎么管理?事情一直往上报,王辅茞都觉得麻烦,决定由皇帝定夺。
周琅也没想到拿破仑竟然吸引来了法国资本。
这怎么办。后世全世界都是欢迎外资的,可现在中国工业才刚刚起步,大笔法国资本进入,是不是会产生经济的殖民地化,他不由有些担忧。
如果中国产业经济已经形成,周琅不会有所担心,可现在还是民间资本积累时期,任由法国人来投资的话,恐怕这些外资会形成尾大不掉的情势,后来俄国人的工业化就有这样的问题,经济危机到来之后,外国资本大量撤离,导致俄国的危机比别国更加深重,乃至引起了日俄战争的失败和后来的革命。
可这些法国人都似乎人才,把他们拒之门外,又有些舍不得,毕竟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不多见,下一个作死的帝国何处寻?恐怕得等到威廉二世弄死德意志帝国了。
所以周琅深思熟虑之后,颁布规范的管理办法,对外商开办工厂做了一般规定,除非得到政府特许,否则外国人不得独资开办工厂,必须有中国人与之合伙,且中国人股份比例不得低于一半。
一个合资办法,就把外资控制产业资本的问题掐灭了,至于法国人能不能在中国找到合伙人,周琅就管不着了,如果他们连这点能力都没有,估计想在中国开拓也肯定会死的很惨,这也算提前筛选一批莠品。
法国人还是能想到办法的,许多法国人开始寻求加入中国国籍。入籍没有固定的办法,管理很不严格,但层级很高。传统对户籍管理的方法,一般都是皇帝赏赐外籍人士入籍,比如德国人汤若望、比利时人南怀仁、法国人白晋、葡萄牙人徐日升、意大利人郎世宁等等,这些都成功入籍。这些人是皇帝特批的,也有不经过皇帝的办法。鴉片战争前,有一个为英国服务的普鲁士传教士,入籍福建同安的郭姓宗祠,取名郭实腊。这种办法是以跟当地宗族连宗的办法,肯定需要得到当地官府的默许,其中的暗箱操作用钱就能买通。
现在这么一大批人寻求入籍,当地官府顿时就感觉找不到办法。胆子再大的官员,也不敢让这么多人入籍。于是又一层层上报。
周琅颇不由自嘲,谁说洋人死脑筋了,这弯转的不比谁都快?
入籍办法也就此颁布出来,规定除非在中国定居十年以上,并有良好的纳税记录,无犯罪事实,经本人向当地官府户科申请可以准许入籍。除此以外,除非有“殊勋于中国者”,或者通过婚姻关系,比如娶中国女人,嫁中国男人,否则皆不许入籍。
办法颁布之后,暂时满足要求的,就只有早期来中国的那些科学家满足,或者就是一些长期在法国经商的商人满足。这些科学家周琅当然愿意他们入籍,全世界顶尖的人才走到哪里都受欢迎,可是谁能想到他们入籍是因为这种原因。
大量法国科技人员为了帮助本国同胞在中国开办业务,纷纷申请入籍,然后两个法国人合伙,规避了周琅限制法国资本的目的。当然主要原因,还是找一个中国人合伙的难度比找自己同胞难度大多了,让他们信任中国商人很难,让中国商人相信他们这些夷人,更难!
这种规避周琅默认了,因为是合法的,为了限制某国资本一而再的修改法则,这成本太大。
不过就是钻空子而已,一种人类适应社会法则的方法而已,论起钻空子的能力,中国人才是鼻祖。
法国人钻中国规定的空子,中国人还钻英国封锁的空子呢。
在澳大利亚,一心要将移民数量提高到一万人的周官,想尽办法钻英国海军的空子。
他发现英国人不禁止货物进入澳大利亚后,就把移民装扮成水手,入港之后马上将他们送到安置点后来英国人开始排查,进出人数如果比对不上,他们就会惩罚商船,甚至扣押商船,直到中国殖民地把人交出来,他们禁止任何中国移民进入澳大利亚。
这个空子被堵死之后,周官还有其他办法,比如在英国舰队封锁不到的位置放下移民,让他们徒步进入殖民地,为此在周边一百多里位置开辟了好几个临时登陆点。英国发现后,扩大了封锁范围,并开始定期巡航,尤其是在风季的时候,他们几乎将整个墨累河口全都封锁起来。
墨累、墨累,由于开辟不易,现在老百姓叫顺嘴后,已经开始叫抹泪河,殖民地形成的第一个小城也被称作抹泪城了。
抹泪城的位置并不在墨累河河口中,因为这条大河河口有大量的泻湖,后来发现不太方便大船进出,因此城市的建立是在附近,其实也就是后世阿德莱德的位置,这并不是巧合,而是因为只有这里适合筑城,这里同样有条小河,可以解决城市用水问题,因为中西建城的原则相同,所以城市布局也就基本相通。
抹泪城和墨累河沿河的居民点人口已经高达九千人,周官马上就要达到一万人口目标,他当然不肯放弃,但英国人的封锁日益严密,他又想出了别的办法,他重新开辟了一个殖民地,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位置,这里同样有一条可以通航的河流,没有墨累河大,但已经是澳大利亚这个地方难得的不断流的河流了。
这条河流早就被荷兰人勘探过,因为河流附近有大量的黑天鹅,荷兰人命名为天鹅河。
后来英国人在这条河流开辟了一个殖民地,起名为珀斯。
周官并没有在珀斯的位置建城,而是比珀斯更深入河流,一来是躲避英国人的封锁,二来是追逐可开发土地。
由于偷偷开辟这个殖民地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博取总督之位,周官给这条河起名叫做登科河,图一个吉利,两年前登科河开始建立殖民点,现在人口已经突破了一千人,这是不计代价移民的结果,周官为此截留了两年输送到非洲的囚犯。
现在老周官开始向周琅讨要总督之位了。
周琅当即任命他为南洋和澳大利亚总督。
婆罗洲已经成为中国在南洋的殖民地,没有派遣太多官员,但任命了当地华人首领,还保持当地的习惯法,任命周官管理这里,是打算继续通过商业方式来开发这里,允许周官组建一个南洋澳大利亚公司管理。同时继续开辟更多的南洋和澳大利亚殖民地。
南洋相对简单,因为荷兰人的控制范围几乎就是爪哇岛周边的几个大岛,一些有开发价值的小岛,或者新几内亚这样的开发难度太大的大岛,他们也没有进行控制,任命周官的目的,就是然跟他去开发哪里,并且将华人已经开辟成熟的婆罗洲也划归他管,目的是让他有一个就近的基地。
可澳大利亚也划归他管,问题就复杂多了,因为澳大利亚一直处于英国的实际控制下,周官根本就不可能放开手脚去开发,再偷偷摸摸下去,显然没什么前途。敢给周官任命澳大利亚总督,周琅当然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了,靠周官自己的力量不可能解决,这种事情得国家来做。
周琅的做法是向澳大利亚派出一支五十艘战列舰规模的舰队,不但要解除英国舰队对中国殖民地的封锁,而且打算**英国殖民地,也就是悉尼和塔斯马尼亚!
………………………………
第两百七十三节 与英国达成协议
这五十艘战列舰,基本上都是中国目前最好的战列舰,其中光是一级战列舰就高达三艘,而中国总共才只有五艘一级战列舰,十艘二级战列舰,剩余都是三级战列舰。
而英国人在澳大利亚的舰队,只有三十艘战列舰,而且大多数都是五级、六级战舰,连战列舰这个名字都用不起,旗舰不过是一艘三级战列舰,双方实力相差悬殊。
但英国海军不愧是这时代最优秀的海军,如同拿破仑的軍队敢用新兵向强敌发起进攻一样,有一颗胜利之心,他们竟然敢跟中国舰队进行海战,但唯心论在海战中格外没意义,大炮巨舰,拼的就是谁的炮多。一场短促的海战之后,英国人撤退了。
敢打已经出人意料了,没人会认为他们能赢,就是他们自己都知道这一点。中国海军的实力比特拉法尔加海战中的法西联军或者纳尔逊的舰队都强,纳尔逊当年的舰队不过是27艘主力舰,2148门侧舷火炮,法西联军33艘战列舰,2626门侧舷炮中国舰队50艘战列舰,侧舷火力高达4000门,就算纳尔逊来了,没准都是压着打。而英国人的舰队不过是一支殖民地舰队,30艘船总火力连1000门火炮都没有,完全没有一战之力。
海战之后,双方互有死伤,英国人的损失多一些。但双方都没有沉船,这时代的海战就是这么无聊,陆地战争那种歼灭战实在是太罕见了,一百年都见不到几场。
总体来说,中国舰队赢了,硬实力更强的一方赢了。英国舰队虽败犹荣,他们是力战而退,而且全身而退,在中国舰队试图包抄的时候,给中国同仁表演了一下教科书般的操作,狠狠秀了一把。
中国舰队解除了英国海军对抹泪殖民地的封锁之后,经过短暂的休整,然后驶出港口,直逼英军的新南威尔士和塔斯马尼亚殖民地,现在轮到中国舰队封锁英国殖民地了。
除非万不得已,周琅是不想跟英国海军这么早起冲突的,原因很简单,时间站在中国一边,中国的工业革命已经启动,英国虽然是一个领先者,但工业革命开始之后,中国的增长速度不是英国能够比拟的,假以时日,中国不但在总量上,甚至质量上超过英国,也不是不可能。所以时间越往后,中国的优势会更大。
另外军事实力上,中国海军跟英国海军还有差距,这些年周琅一直全力打造海军舰队,纸面上势力已经不输给英国人了,毕竟庞大的国力压在秤砣上,别的不敢说,一旦学会了建造技术,扩张起来是很疯狂的。
英国海军在拿破仑战争期间,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主力舰重,一级战列舰增加到7艘,二级战列舰9艘,三级战列舰多达87艘,总计高达103艘主力舰。中国战列舰数量已经达到了100艘,其中一级战列舰5艘,二级战列舰10艘,三级战列舰85艘。双方在牌面上,已经看不出差距。
可是英国人就是觉得自己更强,这不是吹牛。1780年到1790年,英国新造战舰总吨位达8万吨,而法国、西班牙针锋相对,各造了5万和4万吨,而且单个战舰比英国更大,装备火炮数量更多。这个时期英国的一级战列舰装备舰炮110门,法国同一级别的战舰装备舰炮118门,西班牙著名战列舰“特力尼达”号有四层火炮甲板,共装备舰炮130门。到战争爆发前夕,英国皇家海军的总吨位为33万吨,而法国、西班牙合起来有42万吨。
但整个拿破仑战争期间,法西联合舰队虽有数量优势,依然屡战屡败,有时候纸面实力并不能反应真实的战斗力,英国皇家海军的素质和战术水平,远超同时期各国海军。
所以周琅很明智,他并不觉得短时间内打造的中国海军水平就比西方海洋文化的西班牙要高,也不会比法国高,那么凭什么法国和西班牙海军比英国海军牌面实力强却输的一败涂地,中国海军就一定能赢?
百年海军不是吹的,文化底蕴和积累在哪里放着,没个三五十年,在一对一的正面交锋中,周琅觉得中国海军可能真不是这群海盗的后代的对手。
不过一比一不行,那就用二比一,三比一来干,所以周琅是打算建造出英国皇家海军两倍甚至更多的战列舰之后,才会向英国海军发出挑战。
所以这一次当然不是要跟英国人摊牌,而是向对方亮亮膀子,秀一秀肌肉,让对方知道中国海军不是好惹的。
目的是威慑,威慑之后就是谈判。
当然如果英国人恼了,非要开战,也不是打不起,大不了丢几块殖民地,现在中国已经在北东西三面对印度形成了包夹之势,一旦打起来,澳大利亚殖民地不要了,南美殖民地不要了,甚至非洲殖民地也不要了,但印度却一定能拿下。
拿下印度,对中国意义不大,可英国就损失了一个最大的人力资源基地,日不落帝国没有印度人的血汗,看英国人怎么建立?靠几百万盎格鲁撒克逊种?累死他个龟儿子!
中国丢失了那些殖民地,迟早都有机会抢回来,就算抢不回来了,有南洋和北美,也是巨大的生存空间。
当然,英国人大概率不可能打这一仗,这跟打拿破仑战争不一样,拿破仑那是对英国本土产生了威胁,英国人从来没有为了争夺殖民地跟任何国家开战过,当然殖民地本身除外,比如割让香港,暴揍了满清。但因为殖民地问题,跟列强开战的,除了美国独立战争之外,几乎没有。
谈就好谈了,周琅决定放弃印度了,印度人力丰富,这不是中国需要的,印度市场广大,这也不是中国必须的,印度市场再大,也大不过中国。中国要的是土地,要的是缓解三亿人口的人地矛盾,破解两千年的治乱兴衰循环,成功为迈进工业化保驾护航。
果然在得知中国封锁了澳大利亚之后,英国人发出了强烈抗议,接着就是对这些问题进行谈判。英国人再次提出以印度换澳大利亚的方案,这一次中国没有拒绝。
周琅本来就没打算把印度当作殖民地,他在印度推行的那一套政策,也完全就没有半点殖民地的意思。中国往印度殖民,这有点天方夜谭。而且印度本身就有些无心插柳柳成荫,是亨利皮特的野心促使中国公司在这里占有了一块殖民地,主要还是因为英国被缠在拿破仑战争中脱不开身,否则亨利皮特的经营不可能那么顺利。
在信得省推行的中国两千多年的大一统农耕文明经验,也就是做一个文明输出试验,发现对同文农耕文明,人民同样比较顺从的印度人来说,这一套制度相对适用,这也就够了。只要是适合的,就一定会保留下来,这一点周琅确信不疑,除非英国人用暴力推翻,那周琅巴不得呢,陷入跟印度人长期的对抗之中,在殖民扩张的道路上,中国就少了一个对手。
不过以英国人的尿性,他们肯定会采取本地习惯法统治,这样已经在信得省扎下跟的郡县制、科举制和皇权不下乡的乡绅自治文化,就会继续保留,而且随着时间的退意,会越来越强大。英国人想要加大榨取力度,这些有组织的地方势力,是不会坐以待毙的,中国式的农民起义如果一次次爆发,那就可乐了。
就算如此,周琅也不打算把整个印度都给英国,谈判开始后,中国原则上同意用印度领土来交换澳大利亚。但对澳大利亚的价值极力贬低,反而拿出各种数据说明中国在印度的殖民地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要求英国补差价,数额是五千万英镑。
这笔钱英国人当然不愿意出,拿破仑战争的旧债还没还清,在为印度花这么多钱,无法向纳税人交代。
而且中国坚持不把全部中国东印度公司领土用来交换,原则上中国一定要保留印度河流域的通航权,因此西藏从印度出海,比中国东部沿海近的多。
这个理由不是很站得住脚,西藏本身并没有多少值得出海贸易的商品,可中国要求印度河流域的权力,总得要个理由不是。
经过激烈的谈判之后,双方终于达成协议,中国放弃对印度河以东、以南的所有权力。保留印度河以西的所有权,但不能将这片领土直接并入中国。
具体的操作上,英国东印度公司收购中国皇帝手里的所有中国东印度公司股份,中国皇帝宣布放弃对中国公司领土的最高领有权。英国东印度公司合并中国东印度公司,中国东印度公司直接解散。中国东印度公司印度河以西地区领土,则成立一个新的商业公司控制,永远不能并入中国国土。
英国同意将澳大利亚领土以及附属资产全都转交中国,由于澳大利亚移民中主要是英国犯人,英国决定带走。毕竟这些人留给中国,估计就成了一支反英的軍队,尤其是其中有为数不少的爱尔兰人,本就对英国的统治不满。
所以英国决定,軍队撤走,犯人押走,财产留下。
双方签字画押。
………………………………
第两百七十四节 两强争霸的时代(1)
保留的半个印度河领域领土,周官很想要,因为这里有他渴望的人口资源,可以更方便他开发澳大利亚。周官已经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总督头衔,负责管理南洋和澳大利亚,可这两地都是人力紧缺的地方。所以如果得到跟澳大利亚隔印度洋相望的印度基地,开发澳大利亚将事半功倍。
但周琅深思熟虑之后,决定交给非洲公司,作为非洲公司在印度洋的中转基地。因为卡拉奇就在印度河以西,因此这个印度河流域最大的商业城市得以保留,为此跟英国人进行了最长时间的拉锯。而且还强调,澳大利亚只能移民中国多余人口,而不能从其他地方吸引移民,比如印度。
保留的这一半印度领土上,人口只是过去的三分之一不到,主要人口都在印度河以东地区,英国人得到了这些人口资源,还将这里的领土跟东印度公司的领土联成了一体。大大缓解了跟中国公司竞争中的不利地势,又将中国官方力量从印度及周边彻底驱逐了出去,对他们以后称霸印度,奠定了基础。
双方谈判的内容当然不止有这些,还包括目前在缅甸的冲突,甚至英国人坚持认为在澳大利亚的冲突,就是因为英缅战争而起。因为英国东印度公司展开了对缅甸的战争,而中国对缅甸也有野心,所以还以颜色,利用澳大利亚的争端,采取了强势反击。
关于缅甸的谈判,由于英国一直没能取得什么战果,在仰光跟缅甸人打了一场糊涂仗,死了好几万人,却无法击垮颠峰时期的贡榜王朝,虽然拉拢了一批缅甸内部的反抗力量,比如孟族人、若开人等等,但都成不了气候。
于是在中国的斡旋下,英国跟缅甸达成停火协议,双方恢复到战争之前的状态,这场历时两年半,损失三千万英镑,伤亡三万多人的战争没有取得任何成果。战争结束后,英国罢免了东印度公司总督黑斯廷斯,由英国枢密院顾问官阿美士德担任印度总督。
阿美士德的到来,带来了英国统治印度形势的改变,英国已经跟东印度公司完成谈判,英国政府将接手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全部资产和债务,英国东印度公司将成为一个历史,政府收回了给予它的所有特权,并对公司进行了清算,东印度公司解散了。
随后英国政府废除了莫卧儿皇帝,由英国国王担任印度皇帝,精神错乱的乔治三世国王加冕为大不列颠联合王国和印度皇帝。
大英帝国出现了!
中国则成功跟缅甸达成了新的宗藩关系确立,缅甸国王接受中国皇帝册封,并以此作为唯一的传承原则,缅甸跟中国全面通商,取消边境关卡,战时中国軍队可以使用缅甸国土,用于对敌作战。
跟朝鲜等国的内容稍有差别,没有取得軍队无条件进入缅甸的权力,但这条没有意义,因为如果缅甸反叛中国,中国打算镇压的话,进入缅甸其实已经不需要缅甸人许可了,朝鲜等国答应这条,无非是在示忠。
跟朝鲜等保守国家还有区别的地方在于,孟云决定向中国派遣学生,打算从中国学习先进经验。这就是一个有作为的国王,和保守国家君主的区别,他向印度派遣过留学生,学习医学、建筑等知识,现在印度都成了别人的殖民地,显然中国更值得学习。这奠定了缅甸在之后几十年间,快速上升成为中南半岛上最强大国家的基石。
领土置换之后,大英帝国成立,并无可争议的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帝国,法国倒了,俄国倒了,奥地利垂垂老矣,意大利四分五裂,德意志诸侯争霸,英国打着灯笼都找不到对手,他们已经不再把自己当成一个欧洲霸权的竞争者,而把自己当成一个世界大帝国,在全世界范围内,他们认为只有中国能跟英国比肩。
世界进入中英争霸阶段,此时是1818年,大周十九年。
但那些小配角并不甘于寂寞,一些没落帝国试图恢复自己的地位。
西班牙并不打算放弃殖民地,尤其是墨西哥、秘鲁这样的富庶殖民地。可他们遇到了一个最大的障碍,那就是中国。如果可能的话,菲律宾他们也不想放弃。但别说菲律宾了,墨西哥的首都现在还驻扎着中国軍队,如果不能让中国从自己的殖民地抽身的话,西班牙无论如何是无法恢复对殖民地的统治的。
因此拿破仑战争之后,西班牙人第一时间跟中国签订了和平协议,放弃了大量殖民地。菲律宾、上下加利福尼亚和蒙得维的亚殖民地都卖给了中国,甚至连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