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第1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硬实力上,英国人投射到这一地区的力量,其实是不可能跟中国相提并论的,除非英国人敢将主力舰队从欧洲调往印度。印度的经济利益很重要,但充其量是为英国本土服务的,再重要也不可能重要的过本土。

    所以在政治影响力上,就只有英国是中国的对手,但英国根本找不到阻挠的理由,因为一旦这条运河建好,英国将是最大的受益者,他们跟印度之间的距离将缩短一半,从英国伦敦到印度孟买,穿过苏伊士运河比绕道好望角可缩短至少7000公里,等于43%的航程。

    由于缩短了来往路上在各个港口停靠补给花费的时间,时间上更是节约一半以上,过去长达大半年的航程,有可能在三四个月之内走完欧亚这条漫长的海路,这对在亚洲拥有最多利益的英国来说,是最有好处的。

    但偏偏英国并不支持这一条运河,原因很简单,这样一条贸易路线,并不在英国的掌握之中。而是中国掌握的,他们通过政治、外交各种力量试图阻止,但都被中国利用同样的外交、政治力量化解。

    在印度洋的博弈中,英国并没有占上峰。

    主要是其中一个角色站在了中国一边,那就是奥斯曼帝国埃及总督穆罕默德阿里。

    穆罕默德阿里并不是奥斯曼土耳其人,而是一个阿尔巴尼亚人,这一点都不奇怪,奥斯曼帝国中拥有大量的外国人,尤其是欧洲人,甚至奥斯曼帝国的皇帝身上,突厥人的基因只有十几分之一,因为历代奥斯曼皇帝都喜欢从欧洲贩卖来的女人,奥斯曼皇帝身上带着大量的希腊、俄罗斯血统。

    不但皇帝如此,皇帝的主力軍队,也大都是欧洲人,他们从自己的欧洲领地上,每五年从被征服的巴尔干地区信仰基督教的民族中强行征召未成年男子,将他们分到奥斯曼军事封建主家庭生活数年,学习土耳其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并皈依回教,继而送入伊斯坦布尔、埃迪尔内的专门学校接受军事训练和灌输宗教信仰。

    这样的军事制度,有些类似于罗马帝国衰落时期,大量雇佣蛮族軍队的现象,虽然奥斯曼帝国通过转化那些欧洲异教少年的宗教信仰,大大保证了忠诚,可发展到现在,这一套军事制度还是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军事专制的情况,许多地方如埃及、的黎波里塔尼亚(利比亚)、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实际上已经获得独立,只是名义上归属于奥斯曼帝国而已,他们拥有自己的軍队,根本就不受奥斯曼帝国的约束。

    阿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站到了埃及总督(帕夏)的位置上,成为了埃及事实上的统治者,开创了埃及的阿里王朝。

    不同的是,阿里并不是出身軍队,他是一个已经诡异回教的欧洲人,家族经营烟草生意。1801年应征入伍,两次被派往埃及抗击入侵法军,逐渐显露出出色的军事才能,渐渐被擢升为阿尔巴尼亚军团主要将领,留驻埃及。

    1804年开罗人民不满马木路克(埃及传统军事封建领主)统治,发动了起义。阿里趁机站在起义者一方,起义取得胜利。1805年,埃及人们召开会议,拥戴阿里为埃及帕夏,奥斯曼素丹发兵进攻,被阿里击败,被迫承认阿里为埃及帕夏,建立阿里王朝。

    阿里还先后抗击过其他侵略军的进攻,比如1807年率军击溃英国入侵埃及的軍队。兵从1811年开始,不断向外扩张,1811—1818年出兵阿拉柏半岛,镇压当地教派反对奥斯曼人统治的起义,占领圣地麦加和麦地那。

    此时的奥斯曼帝国别说约束阿里了,真正动起手来,还不是阿里的对手,十分尴尬。

    由于阿里或者说所有奥斯曼人对欧洲基督国家天生的不信任,中国欧洲公司派去跟阿里解除的都是一些中国回教官员,马上就赢得了阿里的信任。最重要的是,阿里也很想依靠中国帮助他对抗欧洲可能的入侵,同时他对建立一条运河,将对欧洲人有重要意义的贸易通道掌握在手里,收取这些异教徒的税收,宗教意义重大。

    双方经过友好的谈判,签订了互相合作开发苏伊士运河的条约,阿里负责提供十万人长期为运河挖掘工作,中国欧洲公司负责运河挖掘的工程技术和相关的资金投入,双方各占百分之五十的股份,但欧洲公司将享有九十九年的经营权和管理权。
………………………………

第两百七十八节 围绕运河的斗争

    这条运河的前景,不但中国人看重,埃及人看重,欧洲人同样充满了兴趣。

    即便没有运河的时代,埃及都一直充当着商业渠道作用,因为对地中海国家来说,走海路到亚洲的距离实在是太远了,从意大利、威尼斯等地走海路到达印度,比直接走埃及,几乎要多百分之八十以上的航路,这也就是为什么新航路开辟之后,世界贸易路线迅速从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荷兰、英国借助这个东风迅速兴起,取代了过去威尼斯等城市在东西贸易之间的作用。

    所以当航路转移到大西洋之后,威尼斯等意大利城市迅速衰落,可以商业为主的他们,依然不得不依赖商业为生,还在努力维系着这条陆路商业通道,只是再也恢复不了往日的实力。

    现在中国人突然宣布要修建一条连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运河,让地中海国家怎么不高兴,这意味着商业航线将再次经过他们的国家,他们的繁荣恢复指日可待,他们距离亚洲的贸易路线,将比伦敦、比荷兰更近。

    消息确认之后,威尼斯、热那亚甚至法国马赛,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地港口附近的房地产都开始上涨。

    所有的意大利商业城市,法国地中海沿岸港口城市,甚至连俄国在黑海沿岸的城市,都在讨论这条运河的修建,给他们的发展会带来什么机遇。

    只有英国人十分沉默,他们在对埃及的政治攻势中,输给了中国一筹,已经开始忽悠奥斯曼帝国。告诉奥斯曼帝国,一旦这条运河开通,开罗将迅速取代伊斯坦布尔成为回教世界的中心。

    可是此时的奥斯曼帝国,在拿破仑战争中,被俄国人又一次暴揍,让他们再次跟中国交恶,除非英国答应提供全面支持,否则他们绝对不想出面。奥斯曼帝国第三十任苏丹,于1808年登基的马哈茂德二世心中,最大的敌人并不是外敌,而是一直对奥斯曼帝国朝政进行干涉的耶尼塞里軍队,这正是那只以欧洲基督徒少年培养的职业軍队。前苏丹因为试图吸收欧洲的先进经验对国家进行改革,甚至被軍队势力刺杀。

    如果说无法说服亚洲国家反对这条运河,英国人连欧洲国家都无法说服,就让英国开始感到有些恐慌了,他们在欧洲的影响力竟然如此虚弱,几乎是空有一个大国的名声,对大陆国家的影响力,近乎于没有。

    法国人将受益于这条运河他们不反对,西班牙也会收益于这条运河,他们也不反对,那么将会因为这条运河的开通,导致大航路转移而受到损害的普鲁士、波罗的海和北欧国家,他们竟然也不远站出来反对。

    其实英国真是难为这些国家了,刚刚从拿破仑的噩梦中醒来,所有国家都在舔舐战争带来的伤痛,他们可不像英国,一直孤立于欧洲之外,只是付出了大量金钱的损失,一场战争除了增加了几亿英镑债务,反而打出了一个欧洲最强的重工业体系。

    其他国家要么被拿破仑的軍队蹂躏,要么在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下经济凋敝,近乎破产,这时候让他们出面配合英国的国际政策,傻子才愿意。跟拿破仑打仗,英国出钱,他们出人,还情有可原,毕竟他们保护的是本国的领土,可现在难道要派兵随着英国海军远征,继续给英国人在海外送死?

    军事手段不考虑的话,欧洲其他国家在亚洲的影响力就真的没有了。他们能帮到英国的地方,也几乎没有。

    英国人也就只能偃旗息鼓,除非向独自跟中国开战,然后冒着利益日益增多的印度的风险,跟中国打一场海陆全面战争。陆战英国人毫不考虑,铁定是要战败的,俄国人就是例子,被中国人用一百万軍队在俄国腹地暴揍了一顿,打死英国人也挤不出一百万軍队,他们的人力做不到这种程度。海战他们有信心取得胜利,可中国日益庞大的舰队,让英国很有危机感,如果在英国海军在跟中国海军的战斗中损失太大,如何继续保证在欧洲的海军优势。

    所以当外交和政治手段全都失败之后,英国开始冷眼旁观,看看这条运河是否能开通,开通后对英国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当然英国人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做,他们留着大量的后手,拿破仑战争之后,他们以及各在地中海建立了海权,一个残破的西班牙,一个分裂的意大利,和一个奄奄一息的法国,都对英国不构成威胁,地中海现在是英国的海。

    他们不但在地中海占据了心脏位置的马耳他岛,还占据着地中海通往大西洋的要道直布罗陀,并且控制着葡萄牙。

    尤其是控制葡萄牙这个一边正对大西洋,一边卡着地中海出口的国家,对英国十分重要。英国人其实不是真的对欧洲大陆领土不动心,只是他们不愿意介入欧洲太过频繁的战争。

    像葡萄牙这种容易控制,并且长期跟英国保持紧密的政治和经济关系的国家,英国就很有兴趣控制。所以当击败了拿破仑之后,英国軍队并没有撤出葡萄牙,一直保留着十万軍队驻扎在葡萄牙。

    并且用军事作为后盾,在葡萄牙扶持了一个督政府,而葡萄牙王室只能待在巴西无法回来。此举已经引起了葡萄牙王室和葡萄牙国内忠于王室的政治势力的双重不满,但英国不为所动,因为葡萄牙实在是无力反抗英国。后来因此引起了一场起义,葡萄牙自由派上台,巴西人则开始反对国王,要求独立。

    运河是拿破仑战争结束的第二年,也就是1815年开始修建,他们从中国招募了大量优秀的河工,这些人在治理黄河和运河,兴修水利设施等领域都有极其丰富的施工经验,其中很多都是年轻的世代河工的后代,他们跟法国人学习了近十年,一边是传统的经验丰富,一边是已经学到的现代科学知识。

    对其中大多数人来说,开挖苏伊士运河,比维护大运河和治理黄河简直不要太简单。

    于是修建速度异乎寻常的快,许多历史上法国人在修建运河时候碰到的工程技术问题,这些河工早就掌握了相关的解决技巧,比如流沙问题,通过在沙地上先打出两派木桩,然后就解决了流沙垮塌的问题。

    埃及的阿里总督是一个王朝的开国之君,这种人的威望和能力以及对国家的统治力都是后世君王无法企及的,他征召了三十万埃及劳工。这些劳工在三千中国河工的指挥下,得到了比历史上法国人手下工作更好的待遇。

    历史上,法国开挖这条运河的时候,一方面是白人把埃及人的生命没有当回事,另一方面主要还是没有组织这种数十万人同时作业的大工程的知识和经验,但中国河工们在治理黄河的过程中,动辄就是数县百姓齐动手,三十万人并不多。中国管理者对于劳工的保障也相对重视,不是他们更有良知,而是因为修河问题,引爆的农民起义实在是太多了。京杭大运河就是例子,后来的元末农民起义不也是从河道工地率先爆发,苦役们挖出了一座石人,这石人三只眼

    保证工程团队基本的生活物资的经验中国河工门掌握,保证三十万人基本需求的资金,中国欧洲公司通过发行债券解决了。

    由于这条运河的前景被全世界看好,只要能修好,大家觉得就是一只下金蛋的母鸡,所以纷纷愿意投资。但买股票是不可能的,债券则有机会。

    欧洲公司分别在中国和欧洲获得了发行债券的权力,只有英国拒绝他们在伦敦发行运河债券,不管这个债券的信用多么坚挺,英国政府就是不批准发行。

    于是欧洲公司不得不在法国巴黎、荷兰阿姆斯特丹分别发行债券,两地投资者踊跃购买。甚至大量英国银行跑到两地抢购债券,债券价格很快就超过了票面价值。

    欧洲公司最终成功以五分的低息,募集到了1亿英镑的资金。历史上法国人修建苏伊士运河,耗资4亿法郎,当时的法郎是拉丁货币同盟时期的法郎,含金量是02903225克黄金或者45克白银,1英镑折合25亿法郎。

    这个成本比法国人修建运河时贵了五倍,但却成功节约了大量时间,法国人用了十年,中国欧洲公司只用了两年半,法国人死了几万人,中国公司将死亡控制在了一万人以下。

    英国人刚刚跟中国签订关于澳大利亚置换印度的协议,就收到苏伊士运河开通的消息,内心的五味杂陈不足为外人道。

    在中国欧洲公司的特别安排下,早就有船队按照顺序等着过河,第一批船队有到法国马赛港的,有到奥地利帝国统治下的威尼斯港口的,有到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甚至有试图通过达达尼尔海峡去黑海的,但就是没有一艘通往英国的。

    中英双方围绕运河的明争暗斗才刚刚开始。
………………………………

第两百八十节 文化产业的差距

    那群奔着拿破仑的名头来中国的资本家的子弟,其中有数百个开办了机器大工厂,主要集中的领域正是纺织业和丝织业,因为这两项其实也是法国人能拿得出手,另外有能力开办的工厂,让他们开办一家造船厂,这些子弟的资金往往达不到,技术上也够不着。

    所以只能在投资小,周转快的领域投资。而且他们大多数还成功了,得益于拿破仑战争结束之后,两年世界市场的回暖,他们迎来了一个好时机,中国更低廉的人工成本让他们在法国生产棉纺织品无法跟英国竞争,可拿到中国来反而可以返销欧洲。

    这些来中国投资的法国企业主,大多数在法国的时候,家族就是经营工厂的,他们这个阶层恰恰也是拿破仑的拥护者,因为正是拿破仑通过大陆封锁,才让法国诞生了这个阶层,也随着拿破仑的倒台,这个阶层遇到了寒冬。

    现在的法国工场主们,不但失去了一个封锁的欧洲市场,在英国商品的冲击下,他们连本国市场都无法保证。又通过信息往来得知有些朋友在中国投资发财,一股法国投资潮在中国兴起。

    对这些法国投资,周琅是喜忧参半的,喜的是他们带来了新技术,新管理方法,将周琅一直推广的大工厂制,机械化生产的普及速度大大加快了。忧虑的是他们也借着中国的东风渐渐膨胀起来,中国可不是一个白人国家,法国人在荷兰投资,他们会变成荷兰人,可他们在中国投资,他们基本上不可能变成一个中国人,在中国他们是壁垒身后的异族!

    喜的还有他们将丝织机械化也带到了中国,而在他们之前,中国丝织工业一直都是手工作坊的天下,清代时仅南京一地就有丝织机 5万台,以丝织业为生的人口高达20万人。苏州、杭州一带是“机户万家,日出万绸”,数十万丝织工人。广州的丝织工业也相当庞大。但大多数都是手工作坊生产,通过工部引进的丝织工厂尚未推广开来。

    法国投资者加速了这个进程,因为法国是欧洲丝织工业的领头羊。

    欧洲的丝织工业源自十字军的东征,当年将中东地区几千名丝织工人掳掠到了意大利,并且在当地生根发芽,意大利很快就发展为欧洲唯一的丝织品生产国。到了波旁王朝时期,王朝的开创者亨利四世,不满于大量法国贵金属流失用来购买意大利丝织品,开始动用国家力量推动丝织工业的发展。

    国王亲自制订丝绸发展计划,大量的宜桑之地被发现,养蚕业得到重视,丝织业也发展起来。从意大利引入大量技术人员,来自意大利米兰和卢卡等地的丝织工人带来了先进技术,自此法国织工可以独立于意大利之外进行生产。

    路易十四任命的重商主义商业大臣科尔贝尔,通过系统的科学管理费昂发,制订产品规格和质量标准,让法国产品的质量开始领先于意大利。大量来自王室的订单用于凡尔赛宫及其它宫廷的装饰。路易十四时代崇尚奢华的法国风尚席卷了欧洲,对丝织品这种奢侈面料的需求也大大增加,法国丝织工业开始超越意大利,引领欧洲潮流。

    法国大革命前,法国丝织业中心里昂已经有18000台纺织机在运转。法国大革命对法国丝织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用丝绸制品的贵族阶级被清洗,或者大量逃出法国,便宜的棉布成为流行的衣料,导致法国丝织业几乎完全停顿,半数以上的纺织机上空无一物。

    还是拿破仑上台之后,给法国丝织工业带来了转机,拿破仑下令社会名流必需穿里昂丝织品,并且替他设在各处的行馆订购大批的丝织品。其它富人和新兴阶层起而效尤,里昂的丝织工业才重新恢复。

    法国的丝织工业也产生了技术革新,大革命之前发明的贾卡织机开始普及,这是一种高效率提花机,原型当然是来自中国,但中国一直沿用了数百年甚至可能是上千年,机器的构建和原理跟宋代没什么区别。

    大型复杂的提花机生产的云锦、宋锦确实质地优良,是全世界渴求的奢侈品。但法国人的革新大大提高了效率,一台大型提花机,需要6个人操作才能纺织出复杂的图案,但通过一套打孔卡,则只需要1个人就可以批量生产大型复杂图案的织物,这种效率体现的可不仅仅是6倍的差距,而是几十倍,因为法国机器更容易跟动力机械结合,他们引入了蒸汽机。

    其实引入这些机器,甚至是法国人最近几百年对丝织工业的技术革新,周琅都不担心,因为他看到这些技术很快就被中国同行模仿过去了。但这些学到了法国人的技术的中国丝织工厂,却一直竞争不过法国人。

    这时候周琅才开始关注,他发现,中国丝织工业确实落后了,落后不是技术也不是产品的品质,而是一整套管理思想和管理办法。中国人,甚至周琅对丝绸的理解,就是一种产品,丝绸工业则是一种手艺。

    这有错吗?所有人都这么认为!

    但真的错了,从路易十四时代起,法国就打造了一整套丝绸工业体系,这套体系可不是简单的手艺和产品。而是从设计,到制造的一整套文化产品。

    颁布法令,给予特殊地位,制订产品质量标准,建立保护体系,同时进行大量订货,这是法国政府给予的政策性管理。但更多的管理,则是通过里昂等地的丝织行会进行的。他们建立了丝绸设计学校,培养专门的设计师。这些设计师的水平很高,紧随时代潮流,不断推陈出新,洛可可、巴洛克,主流艺术领域流行什么,他们就跟着设计什么。

    不止设计图案,还设计新的丝绸品种。里昂最重要的是梭织物,梭织物的主要种类有平素织物、花缎织物、重锦织物、绒类织物、纱罗织物以及像景织物,这些织物的设计有着一套自己的系统和理论,必须与织机的开口和传动原理相一致。设计师不管革新,然后通过出版专业书籍,进行技术推广。

    为了保证这一套产业链能够健康成长,早在1744年,里昂就颁布了法律,明确保护设计者的设计版权,鼓励设计师的创造,1756年成立艺术学校来提高设计师的艺术水平,学生们在这里先学绘画基础,再学花卉设计,再学织物设计,了解时尚的趋势。到了1790年前后,里昂已经有80名独立设计师,为里昂丝织业提供设计方案。

    了解到这些情况之后,周琅有些沉默了,什么叫差距,这就叫差距。中国的丝绸工业,一直就是一门手艺,一直就是工匠们的领域,没有任何高级知识精英关注这个领域。所有的产品要么是万年不变的老祖宗产品,要么就是老工匠摸索出来的十分有限的新品种,这跟直接通过设计师,有意识的推陈出新,有意识的追逐艺术潮流相比,思想理念上差的太打了。

    由于拿破仑的倒台,法国经济一片哀鸿,法国丝织工业再次陷入停顿状态。而丝织工业也是拿破仑曾经重点保护过的产业,很多丝绸工业的精英来中国投奔拿破仑,他们开办起了新式丝绸工厂。

    他们引进的先进技术,周琅不担心,他们引进的管理方法,也不构成威胁,可他们带来的理念,实在是超越了中国手工匠人的能力范围。结果短时间内,他们不但用中国优质生丝生产出了大量畅销欧洲的丝绸织品,抢走了大量的外贸生意,仅仅过了两年,他们就开始挤占本地市场。

    他们的工厂数量不多,在南京只有三家,在杭州和苏州各有一家,但规模非常大,他们扩张起来也没有中国手工作坊那种农业式的量入为出的逐步积累风格,而是有利可图,就马上借钱扩张。为此一些法国商人甚至将法国的银行业都引入了中国,开办起了转为丝织工业提供资金的一批中小银行。

    几家丝绸工厂,仅仅三年时间,普遍已经雇佣了上万工人。原料是中国蚕农几百上千年持续不断培育出来的优质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