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中国才刚刚将阿肯色南岸纳入统治,以前阿肯色河以南是西班牙领土,居住的主要是印第安人。

    随着皇太子时代在大平原地区的移民,官府能分配的土地已经不多了,因此新移民被大量安置在新占领的国土上。

    跟西方人的移民不同,中国的移民都是官府主导的。张家定居的地方,已经有了十几户人家,有一个保长管理,保长是一个退伍兵,除了跟其他人家一样分到了田地,还领取退伍津贴,家庭条件比较富裕,为什么愿意来美洲,听说是犯了错误,在家乡伤了人。

    十几户人家的土地连成一片,但人都住在土地中间的一个土堡里,因为这里并不安全。保长沉默寡言,平时就组织一下堡里的男丁训练。所有人都怕保长,因为他动不动就打人,还说是为了别人好。

    但大家都羡慕保长,因为保长有三个老婆,除了大老婆之外,两个小妾都很水灵,听说是保长犯事以前,在家乡纳的小妾,纳妾纳色,男人谁不羡慕。

    保长的权力还在于,管理整个屯堡的耕牛,农忙时候,各家轮流使用耕牛,都得缴纳一笔牛料钱。

    保长养牛是一把好手,种地马马虎虎,但屯子里有一个老把式,耕田是把好手,是从山东来的佃农,人送外号老山东。

    老山东很抠门,很不乐意把法门教给其他人,全靠保长逼着。

    这里的田都是好田,种稻种棉皆宜,保长让大家除了口粮外,都种上棉花,因为这几年棉花价格很好。

    可是张有富家倒霉,他们夫妇跟别人不同,他们是城里人,就没种过地,张有富肯卖力气,开出了不少田地,但可能方法不对,种出来的水稻收成不好,棉花产量也不高,保长看过后,嘱咐老山东帮忙看着,也让张有富平时免费帮老山东家挑水。

    也许是真的倒霉,第二年张家的棉花长势好了起来,可是棉价大跌,甚至可能连种子钱都收不回来,移民两年来,张有富家的日子过的是堡子里最穷的。

    蔡氏的孩子已经会跑路了,张有富给取名来财,蔡氏觉得张有富穷就是从名字上跑了气了,坚决不同意,就给孩子起名张经,经纬的经。但不幸的是,这个儿子没福气,活了半年就夭折了。让两口子深受打击,做人更自卑了。

    家里的日子始终紧巴巴的,但这只是相对的,美洲普遍富庶,每日饱餐的生活,在这个时代,是全世界穷人的梦想,可在这里只是常态,张家吃饱饭,穿暖衣之余,每年还能剩下五六千钱来,其实已经很富庶了。但人怕比较,别人家每年都能攒下十千钱的时候,自家只有五六千就觉得穷了。

    而且这里什么都很贵,除了吃的便宜,盐也贵,布也贵,医药更贵。

    尤其是布,蔡氏总觉得那些挑担上门的货郎黑心,一尺布他怎么就敢卖两百钱,就是松江的南京布也卖不了这个价!

    出身纺织女工的蔡氏觉得很亏,在跟货郎发生多次争吵之后,她决定自己织布,当地产棉,棉价比松江低了数倍,但布太贵。蔡氏心灵手巧,她精通织布的每一道工序,她用过土机,也用过机器,于是她画出图案,请木匠帮忙打造了手摇机器,自己纺纱,自己织布。

    蔡氏织出来的土布未必比货郎贩运来的机织布好,而且转动不均匀的土布机器,永远没有机织布那么匀称,可是蔡氏的布是自己一手织出来的,当地人觉得蔡氏的布厚是因为用料足。

    结果蔡氏的布不但自家用,堡子里的人都来讨要,一开始蔡氏不收钱,棉花是自己田里的,手工是自己出力,觉得没什么成本,都是邻里,就当帮忙了,但堡子的人实诚,都自觉的送来棉花请蔡氏帮忙织布。

    只有保长不高兴,大骂都是一群爱占便宜的小人,保长决定,蔡家的布都得按市价的八成来掏钱,谁家不给,就堵门骂。

    结果蔡氏织了一年布后发现,赚的钱比种地还多,她又比丈夫挣更多的钱了。

    蔡氏很感激保长的恩德,不久保长家的儿子成亲,娶的是河上游三十里的另一个堡子保长家的千金,保长说要大办。

    美洲人有钱,请货郎送来了上好的南京布,南京布世界畅销,达官贵人都用,有钱人就喜欢追潮流。

    保长家办喜事,堡子里的妇人都去帮忙,保长夫人请蔡氏帮忙给新郎官裁减衣服,蔡氏这时候才发现,保长家买来的南京布是假的。

    “这咋能是假的?这布色多艳!”

    老实巴交的夫人不太相信,她是花了大价钱买来的。

    蔡氏说道:“夫人啊。布可不是越艳越好,南京布是用花棉织的,颜色不是艳,是素雅。您看三品以上的大官,那个穿的鲜亮?”

    堡子里的人都知道蔡氏是城里织布的,懂得多,夫人这才信了。

    大骂道:“天杀的瘸子,要了老娘五千大钱,敢给老娘假货!”

    天天阴沉着脸的保长突然背着手走了进来。

    见一屋子的妇人,喝斥道:“嚎丧什么!”

    大喜的日子,保长可以阴沉着脸,但别人不行。

    夫人不依不饶:“老爷啊,你可得收拾一下那瘸子,骗人骗到咱家头上了。我儿大喜,他给咱假货!”

    说着抖着那鲜亮的红色南京布骂道。

    保长问明了缘由,脸色还是那个脸色,仿佛所有人都欠了他的钱一样。

    只冰冷的说道:“假货就烧了吧。”

    夫人道:“烧了?不找瘸子算账了?”

    保长道:“钱货两清,吃亏了我认。以后不准瘸子进咱堡子了。”

    夫人愁道:“烧了,衣服咋办?”

    保长道:“去城里买,买最好的料子。”

    保长就是堡子里的土皇帝,他说不让瘸子进堡子,瘸子就进不了堡子。这个堡子他说了算,连堡子的名字都叫王家堡子。他现在说去城里买布,买最好的布,那就得去城里买布,买最好的布。

    可保长的夫人是小脚,两个小妾也是小脚,堡子里的男人都很羡慕,觉得保长娶的是上等媳妇,可夫人们出不了门啊。

    而且去城里也不放心,再买到假货咋办?

    夫人让儿子套车,请蔡氏帮忙跑一趟,还派了堡子里两个好抢手跟着,路上不安全。

    路上其实已经安全了很多,官兵扫荡了这里的生番,听话的都安置种地,不听话的都赶跑了。

    沿河十八里外有一个小镇,名叫四十里铺,因为距离县城正好四十里,保长公子把蔡氏送到这里后,就赶车回去了。

    四十里铺也靠河,但人口更多,有三百多人,镇子上就有一百多人,有几家商铺,还有一座码头。周边的棉花都会被商贩收上来送到这里,然后用船送到县城,换成大船出海,送到中国去。

    蔡氏也在这里坐船,坐船就安全多了,不需要人陪着。但船票不便宜,蒸汽船在阿肯色河上开通,从这里到县城四十里得两百钱,回城还得同样的价钱,所以农民都很少进城。

    有的货船也载客,顺路捎人的话,会很便宜。蔡氏想着给保长家省钱,于是在码头上买了一张捎人的船票,只需要一百钱就够了。她很快就有些后悔,因为船竟然是一艘美国船,船长是一个夷人,在码头上高喊着让客人上船,夷人的口音很怪,但能听懂,甚至比老山东的口音更容易听清楚。

    县城叫小石城,距离密西西比河不远,蔡氏并没有看到石头城,而是一座典型的中国砖城。因为名字不是中国人起的,而是当地的生番起的。中国人来之前,这一带都是生番,小石城的地方,小石城本来是一座西班牙人的军塞,生番叫小石城,慢慢就叫开了。

    一路上有惊无险,美国人很老实,船上也有一些其他客人,都很规矩。踏上小石城的码头,蔡氏突然感到一种熟悉的感觉,跟着人群进城,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这是她熟悉市井感觉。

    很多过去的事情突然出现在蔡氏的脑子里,在上海县的生活,一群小姑娘在工厂里的生活,邻里之间的争吵,这些好像离她很远,今天却突然变得很近。

    熟悉的感觉让蔡氏进城后很快就自然起来,她抬起了头,在这里没人认识她,没人知道她是一个残疾人。她也不用担心卖布给邻里,然后被人从背后指指点点。

    污浊的空气也是那么熟悉,唯一不熟悉的是,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怪模怪样的人物,跟这些人相比,夷人一点都不奇怪,至少在上海生活过的蔡氏以前就见过来做生意的夷人,可却从未见过这些奇装异服,脸上五颜六色的怪人。

    “这些就是生番吧?”

    蔡氏心里暗想道。

    然后走路的时候,有意识的躲着这些人走。

    小石城附近原本就有一些印第安人部落,有的甚至归化了西班牙人的天主教,小石城之前就是印第安部落交换货物的地方,地理位置很好,所以后来被选作县城。

    跟印第安人的战争并不激烈,很容易就将他们驯服了。有数千印第安人就近安置,所以城里的印第安人不少,有的干脆就住在城里,有的则是进城买东西的。
………………………………

第四百二十二节 大时代的小人物(3)

    印第安人的出现很显眼,但其实数量并不多,小石城现在有上万人口,印第安人不过两三百人而已,甚至没有来这里做生意的美国人多,大多数人还是中国人。

    蔡氏很容易就打听到了城里最大的布庄,叫做蔡和兴号,是一家广东人开的布铺。

    蔡氏在柜台前向掌柜的打听有没有南京布,掌柜的说有,拿出来一看,却发现是假货。掌柜的说还有,又先后拿出了许多南京布来,竟然都是假货。

    布是真布,但不是南京布。蔡氏一眼就能看出来,都是机织的印染布。质量还算不错,在松江一带能卖20文钱左右,土布是30文钱。

    蔡氏有些不高兴:“掌柜的,做生意要实诚,你这哪里是什么南京布。就是江南的印染布吗。您给句准话,有没有真的?”

    掌柜的摇摇头:“没有。哪有那么多真的南京布,整个县城都没有。真的得去美国人的城里买。从中国发来的,就没有真的。官府截留了一大半,官用都紧俏。真南京布,一尺在松江都得一千钱,到这里都得万钱了。没人会买的。”

    蔡氏心里一惊,怎么这么贵,她做工人的时候,南京布虽然也很贵,是土布的四五倍,但也没高这么多。

    掌柜的叹道:“这仗打完了,洋人都去买布,价钱就给抬起来了。去年我这里倒是有真的,但卖不上价,赔了。今年就不进了!东家倒是也想进真的,可不,给人骗了。”

    说着掌柜的抖擞了两下柜台上的布料,面露嘲讽之色。来美洲经商的,就没几个是正经商人,过去都是种地的,转行做买卖,没什么商业文化,笑脸迎人那一套都还没学会呢。东家是北边一个老保长,来这里成十年了,前些年雇番人帮忙种地,攒下了几千亩的家业,有了闲钱就跑这里开了买卖,美洲缺乏商业,生意倒也兴隆,没几年反而比种地挣钱了。

    去年少东家接手家业,跑这里来坐镇,凡事都要插手,让老掌柜颇为不悦。索性放手让少东家折腾,眼睁睁看他买假货也不提醒。

    蔡氏十分为难,受人之托,却买不到布,回去怎么交代。

    走出蔡和兴号的时候,愁容满面,她还打算去其他店铺看看,买卖人的话未必能当真,掌柜的说城里没有南京布,没准有呢。

    “夫人!”

    她刚走出布铺,一个年轻人就悄悄跟了出来,在她紧身后叫了一声。

    蔡氏吓了一跳。

    对方赶紧失礼:“小生无礼,惊扰夫人了。”

    看来人一身绫罗绸缎,思忖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哥,蔡氏也不敢怠慢,屈膝还礼。

    “公子唤小妇人何事?”

    年轻人道:“小生蔡礼,见过夫人。”

    蔡氏顿道:“公子也姓蔡?”

    蔡礼一愣:“莫非夫人也姓蔡?”

    蔡氏笑道:“娘家姓蔡,夫家姓张。”

    张蔡氏。

    蔡礼又是一礼:“不想异乡遇到了同宗,这也算是缘分了。晚辈有一事相求,不知夫人方不方便?”

    蔡氏笑道:“公子但说无妨。”

    蔡礼却看了看四周,指了不远处一块地面:“说来话长,恳请夫人移步相商。”

    蔡氏看了看天,出门很早,现在才到中午,她腹中也有些饥饿,见对方指的地方,是一处茶摊,正好吃碗茶耐一耐饥饿。

    就点头跟蔡礼一同过去,谁料对方并不是让她来茶摊上谈事,而是将她引到了茶摊后的大酒楼中。

    “这里的扬州菜是极有名的,厨子是地道的扬州人,方圆百里难找。不知道合不合夫人胃口。”

    说着就要点菜。

    蔡氏突然局促起来:“公子,有话就直说了,何苦破费。”

    蔡礼道:“不破费,不破费。”

    然后让店小二上四个凉的,四个热的,问过蔡氏后,没有要酒。

    蔡氏更加局促,她越来越不知道这年轻的贵公子想干什么了,顿时觉得跟他来酒楼有些冒失,不过她一个中年妇人,又没多少姿色,所以刚才没多想,现在不由有些脸红,跟陌生男子上酒楼,这要是传回去了,还不得被堡子里的人唾沫星子淹死。

    菜上来了,蔡氏口中生津,腹中更是饥饿,这样的席面她可没见过,乡下的酒席没这么精致。

    蔡礼再三礼让,蔡氏就是不敢动筷子。

    “公子,你有话直说,不说小妇人就告辞了。”

    不但不敢吃,反而站起来就想走。

    蔡礼连忙道:“夫人且慢。恳请夫人救我啊。”

    蔡氏一愣:“公子可是病了?病了得瞧大夫,我可救不了你。”

    蔡礼叹道:“方才瞧夫人好眼力,莫非做过这布行的买卖?”

    蔡氏摇头:“小妇在布厂里干过,寻常在家也织布。所以有些拙见,谈不上眼里。”

    蔡礼一喜:“难怪。到底是个行家。”

    蔡氏催促:“公子还有甚话?快说完罢,时候不早了,小妇还得赶回去呢。”

    蔡礼叹道:“小生着实难以启齿。恶奴欺主啊……”

    蔡礼一言,将他刚刚接受买卖,结果发现掌柜的做私账,中饱私囊。想要管吧,对方就撂挑子,让铺子里的买卖越来越差。又说了一些他家里的情况,家里弟兄多,地不够分的,铺子分给了他,这是他所有的家产,要是败了,他就得喝西北风去。

    蔡氏也很同情,只是奇怪:“我一个妇道人家,又怎能帮的上忙。”

    蔡礼站起来躬身拜道:“小生斗胆,恳请夫人做我家的掌柜,不知夫人意下如何?薪俸保证夫人满意!”

    蔡氏确实吓到了,感情是请她出来帮忙做买卖啊,她可是看了,那蔡和兴号确实是一家大布铺,门脸就有五六丈,后面还连着大院子,里面十几个伙计,装潢十分气派。她哪里掌的了这个柜啊。

    连忙摆手:“不敢不敢,小妇人一届妇道人家,又不识字。哪里当得起掌柜的。”

    蔡礼摇头叹息,在这美洲,什么都不缺,就缺专业人士,不然也不用受制于掌柜了,铺子里上到掌柜,下到学徒,都是掌柜的人,把他架空了。他也是病急乱投医了,见蔡氏把布料说的头头是道,把那掌柜的噎住了,以为是一个做过布行买卖的,没想到是一个布厂织布的,虽然懂布,可不识字,也确实是做不了掌柜。

    蔡氏继续道:“要没有别的事,小妇人就告退了。”

    蔡礼又让:“相请不如偶遇,菜都点了,夫人还是吃了再走吧。”

    蔡氏用力摆手:“不吃了,不吃了。”

    她惊魂未定,胸口仆仆的跳。

    蔡礼不好强留,毕竟是陌生男女,传出去不好。

    他突然想到一事:“夫人留步。方才听夫人说,在家平时也织布?”

    蔡氏已经站了起来,点点头。

    蔡礼道:“夫人要买南京布,这城里确实是买不到的。得坐船去美国人的城市,去新奥尔良去买。不过我知道南京布是彩棉织的,我哪里倒是有一些收上来的彩棉,夫人要是能自己织就送与夫人了。”

    蔡氏一听,想了想,点点头。

    她能织布,南京布原来也织过,后来用了机器,东家不织南京布,改织平纹布。

    蔡礼又请蔡氏吃饭,蔡氏也确实是饿了,这才没有客气,扭扭捏捏的吃了个半饱。

    吃完饭,俩人回到蔡和兴号后院的仓库,蔡礼引蔡氏进仓库,让伙计拿出了好几个布包来,打开后蔡氏看到确实是彩棉,有两种颜色,棕色和红色。跟她在国内见的彩棉不一样,中国的彩棉也有棕色的,但还有青花、紫花,也有土红色的,这里的彩棉虽然也是红色,但颜色更暗,像铁锈一样。

    蔡氏想,如果小心的跟白棉混合纺纱,颜色能够淡一些,应该能织出差不多的颜色来。

    “夫人觉得如何。”

    “甚好,甚好。”

    蔡氏回答。

    蔡礼笑道:“那我就找人帮夫人送回去,不知夫人家住何地?”

    蔡氏摆手:“不用麻烦了,我自己拿回去就成。”

    蔡礼说道:“怕夫人拿不动,我这里棉花多的是,有这样的大包十多包呢。”

    蔡氏笑道:“公子说笑了,小妇人可用不了那么多。就称个二十斤吧,公子给算一算价钱。”

    蔡礼摇头:“要什么钱啊,留在我这里也是废物,夫人要是用得上,就都拿走吧。”

    蔡氏拒绝:“这怎么行?公子是买卖人……”

    说道这里她突然顿住了,她感到有些委屈,堡子里的妇人们便宜从她手里买土布,反倒要说三道四,从小贩手里买假货却没什么怨言。

    蔡礼却坚持道:“其实晚辈还有一个想法,如果夫人能织南京布的话,这倒是一笔好买卖。不知道夫人有没有兴趣。”

    接着蔡礼将自己为什么买彩棉的原委跟蔡氏说了一遍,这些彩棉是年前他去墨西哥的时候,看到当地土人的集市上有卖的,他也看了当地人织的土彩布,布不好,棉花倒是真的,他心思一动,就想着买些彩棉回来,找人织成南京布,他做布匹买卖,当然知道南京布是怎么织出来的。可结果找遍了十里八乡,硬是找不到一个织布的好手,而且彩棉跟白棉不同,纤维短,用不成机器。

    制布不成,这些棉花也就砸在了手里,还好价格不贵。

    今天碰上了织布的行家蔡氏,他就萌生了这个念头。最后告诉蔡氏,让蔡氏把这些彩棉都拿回去,如果能织成南京布,他高价收购。
………………………………

第四百二十三节 大时代的小人物(4)

    蔡氏一听,怎么可能没有兴趣,她家是堡子里最穷的人家,就算有她开始织布,但依然跟保长家、老山东家比起来穷的多,在村子里还是排末流,能织南京布补贴家用当然好了。

    于是就同意了蔡礼的主意,同意蔡礼派两个伙计帮忙把货送到了码头,然后装船后才回去。船还是先停到镇子上,保长公子已经在这里等着了,帮忙把货卸船,装车后运回堡子。

    回去告诉保长夫人说,整个城里都买不到真的南京布,中国官府买了太多南京布,在中国都很紧俏,国外没有大价钱根本买不到,这两年价格翻了一倍多。又告诉保长夫人,说她买来了一些彩棉,自己织南京布,就算是给保长家的贺礼。

    夫人一听不要钱,倒也满意,连说破费。

    可是几天后,蔡氏辛苦织出来的布,夫人却不满意,她儿子结婚,得穿红挂绿,但蔡氏的布颜色太淡了。蔡氏解释说,南京布就是这样,颜色淡,官员爱穿,这是官色。

    保长拍板,说新郎官也是官,就用这南京布。

    之后蔡氏继续织布,攒够了一定数量,然后让丈夫送到县城去买,没想到蔡礼给了一个她想都想不到的价钱,用普通布五倍的价格买下了她的布,这让蔡氏感激不尽,她手里还剩下不少彩棉,琢磨着全都织出来,能赚好几万钱,这甚至让她有些不安起来,交代丈夫千万不要说出去。

    此时的蔡氏,还没有发现她自己的价值,她并不知道,他们家跟其他移民比起来其实是十分特殊的。

    她们几乎是第一代城市移民,之前中国移民主要都是农民,中国城市化发展还没有到城市居民大量外迁的时代。战争造成了工商业的凋敝,一些城市居民开始外迁。当然数量十分稀少,因为中国的城里人,现在大多数都没有脱离跟农村的联系,城里活不下去的时候,就回农村度日,农村是劳动力的蓄水池,也是避风港。

    而张家因为不幸,切断了跟乡村社会的联系,才选择了移民,他们这样的家庭有,但是很少。更难得的是,蔡氏是一个技术工人,这在美洲更加缺乏。如果蔡氏不是因为伤残,即便前几年行情不好,她这种熟练工人也不至于失业。所以她既是第一代城市移民,也是第一代技术移民。

    蔡氏的手有伤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