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治阶级之一,保加利亚底层农民,也仇视希腊人。这种仇视不是民族上的,而是阶级上的,不是因为他们是希腊人而仇视,而是因为他们是地主而仇视。

    跟保加利亚以土地归属而引发的冲突相比,马其顿的仇杀更加复杂和混乱,不但有东正教的马其顿人仇杀回教的突厥人,还有天主教的马其顿人也加入进来,三方族群互相攻伐。宗教仇杀的同时,还有民族内战,不同团体都借机组建了自己的軍队,互相抢夺地盘。当然同样有土地纠纷引起的农民起义。

    正是马其顿的事情,引发了奥地利的关注,周成功不由头痛。马其顿实在是太复杂了,历史上这里是古代马其顿人的家园,马其顿人属于古希腊民族的一支或者被希腊文化同化的希腊边缘地带蛮族,他们后来统一了希腊,亚历山大帝国就是建立在统一希腊的马其顿王国上的。

    后来在公元4世纪之后,大量从黑海一带的斯拉夫人迁居这里,跟统治该地的东罗马帝国进行了激烈的争夺,保加利亚帝国和塞尔维亚两个帝国先后以迁居到巴尔干地区的斯拉夫人为基础建立,他们之间的内战不比跟东罗马帝国之间的少。双方都曾控制过马其顿地区,而这个马其顿地区,是一直推进到爱琴海的,现在被希腊统治的塞萨洛尼基就是斯拉夫马其顿的中心之一。

    无疑马其顿中世纪时期已经斯拉夫化了,这个问题后来马其顿总统曾经公开发文声明过:“我们的确是马其顿人,但我们是斯拉夫马其顿人,这才是我们。我们跟希腊人亚历山大和他的马其顿没有任何关系。古马其顿人已经不再存在了。他们很久以前就消逝在历史之中了。我们的祖先公元5到6世纪才到这里。”

    古希腊、东罗马帝国、塞尔维亚帝国、保加利亚帝国,以及后来的奥斯曼帝国,先后统治这里,导致这里的民族极其复杂,有不同时期定居下来的民族,还有不同时期迁入的民族,让这里存在着塞尔维亚人、阿尔巴尼亚人,以及希腊人,甚至还有黑海地区的瓦拉几亚人。对民族多寡问题,各种团体根据自身利益进行的统计或者制造的数据,都十分夸张。

    历史上,巴尔干国家纷纷独立后,都对马其顿地区的民族构成进行有利于自己的解读,试图在瓜分马其顿的问题上,占有更有利的优势。1899年塞尔维亚王国公布人口统计宣布马其顿地区有2048万塞尔维亚人和57万保加利亚人;保加利亚马上就公布的另一份人口统计,宣布只发现了700名塞尔维亚人,而保加利亚人倒有118万,相差的92万人。该地区民族混杂,甚至让法语里面“杂拌”(macedoine)这道菜名的词源就是马其顿。

    复杂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引起了复杂的冲突,以及跟国外千丝万缕的利益纠纷。

    对于这次遍布整个巴尔干地区的民族大起义,奥地利是最关心的大国。因为他们也在这里又领土,达尔马提亚居住的克罗地亚人,波斯尼亚居住的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波斯尼亚人,以及瓦拉几亚和摩尔多瓦两个公国(罗马尼亚),都属于斯拉夫文化的民族,又因为不同的信仰也发生了一些混乱。奥地利担心巴尔干的混乱,会引发他们内部的起义。

    同时奥地利还担心希腊统一了巴尔干地区之后,跟自己产生争夺瓦拉几亚、摩尔多瓦公国、波斯尼亚地区的冲突。所以奥地利一边强烈关注,一边加强在边境地区的兵力,引起了希腊外交部的恐慌。奥地利这样一个大帝国的介入,对希腊来说是致命的。而且毫无疑问,英国支持奥地利介入。

    周成功紧急召见奥地利领事,对方继续表达关切,同时反对希腊以任何名义吞并巴尔干领土,认为那会增加地区不稳定趋势,而且影响了奥地利在该地区的利益。

    通过跟奥地利领事的反复试探后,周成功认为奥地利直接介入的可能不大,奥地利现在更恐慌本国境内的斯拉夫民族发生问题。

    但是,周成功突然发现,塞尔维亚竟然直接采取了行动,派兵进入了马其顿地区。

    塞尔维亚显然还得到了奥地利的支持,并且希腊甚至没有理由反对他们。

    塞尔维亚实质性独立已经二十多年了,早在拿破仑战争时期,这里就发生了起义,之后在欧洲国家的干涉下,奥斯曼帝国被迫承认这里的自治,塞尔维亚只保持了跟奥斯曼帝国名义上的宗主关系,缴纳少量的贡赋而已。

    独立后的塞尔维亚成立了一个公国,由起义领袖米哈伊洛·奥布雷诺维奇担任大公。传了三代,统治时间都不长,米哈伊洛·奥布雷诺维奇1839年退位,他儿子米哈伊洛·奥布雷诺维奇二世当了一个月大公后病死,孙子米哈伊洛·奥布雷诺维奇三世只有16岁。即位后被另一个起义领袖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推翻,卡拉乔尔杰·彼得罗维奇成为新的大公。

    最初,塞尔维亚公国的领土只有原先的贝尔格莱德地区,但这些年向东、南、西方向均有扩张,尤其是这次奥斯曼跟俄国的战争受挫,塞尔维亚迅速驱逐了周边的奥斯曼驻军,在南方已经跟马其顿地区接壤。

    接着起义爆发后,塞尔维亚以支持民族起义为理由,将軍队开进了马其顿,希腊同样以这个理由进军马其顿,所以没有任何理由反对塞尔维亚。

    这意味着马其顿有可能被瓜分。
………………………………

第五百零一节 采取强力措施

    起义后的种族仇杀,立刻让欧洲各国的舆论开始转向,尤其是在英国的推波助澜下,开始朝着不利于希腊的一方转变。

    周成功知道自己必须当机立断采取果决措施,否则事态就会失控,英国人已经开始进行外交活动,开始呼吁欧洲各国介入巴尔干纷争,制止这里的混乱。

    在英国人完成外交操作之前,周成功必须控制巴尔干地区,否则希腊在这场战争中,将无法取得任何成果。

    他立刻给进入保加利亚、马其顿和阿尔巴尼亚地区的希腊軍队下达命令,要求他们立刻收编当地起义軍队,跟当地起义领袖谈判,必要的情况下,采取军事措施。

    其实之前他本有机会控制局面的,比如他的军队进入之后,第一时间不是打击奥斯曼軍队,而是招募当地士兵,利用民族认同,他是有机会组建一支忠于他的马其顿軍队,阿尔巴尼亚軍队和保加利亚軍队的。

    但组建軍队成本高昂,所以他决定扶持当地势力,反正他跟许多势力达成了一致,将来他会成为这些国家的共主。到时候以这些新独立的国家,以议会代表全民的名义,向他发出邀请,在外交上也更为有利。

    可谁能想到,会引发无法控制的局面。财政压力,现在顾不上了。立刻让軍队行动,整编起义部队,并且这些进入各地的軍队士兵,也大多数都是当地的移民,他们主要是在希腊的第二代移民组成,军官更多的还是希腊人,忠诚是能够保证的。

    而且由于他们的帮助,目前跟当地势力的关系还比较融洽,被当地势力视为解放者,而不是入侵者。在有共同敌人的情况下,大多数势力还是愿意合作的,毕竟他们组建的軍队五花八门,而且都张口要饭吃,这些团体也很头大,希腊人愿意接过这个烂摊子,他们也不反对。因此大量起义军在起义领导者的配合下被整编,然后开到战场后方进行正规训练。

    起义领导者们,则被周成功用政治手段分化,给予他们各种承诺,支持他们在希腊軍队占领的城镇中组建政府,给他们安排各种官职。

    也有不愿意合作的极端分子,或者根本就不认同希腊文化,或者是突厥人的游击队,周成功命令对这些人不加区分,全部都打成奥斯曼軍队加以消灭。

    在混乱局势下,就只有希腊軍队是一个正规的,有组自的纪律部队,这些乌合之众,虽然是仇杀的主力,杀人如麻,可真的正面作战,其实没有多少战斗力,一支支起义军被以此剿灭。

    英国在维也纳已经发起了一个巴尔干问题会议,希腊也参加了这场会议,英国对希腊进行了公开的指责,将目前的混乱归咎于希腊的入侵。希腊代表反唇相讥,不认为人民谋求解放,上帝的子民希望得到公正是一个错误。

    英国人出示了一些证据,不但指责希腊推动了巴尔干地区的种族仇杀,而且认为希腊軍队也参与了屠杀。希腊代表则坚决不承认英国人出示的模糊不清的照片,或者认为上面穿着希腊军服处决平民的图像是为处决暴民。

    英国对此十分不满,认为即便是处置罪犯,也不应该由希腊軍队来执行,而是应该经过法庭的判决。英国坚持各国应该组建一个巴尔干问题团队,进入巴尔干考察,确认巴尔干仇杀的现状。

    希腊代表反对无果,各国都同意成立这么一个考察团。在请示国王之后,希腊代表转变了态度,反而表达了积极支持各国前往考察的行为,并且保证希腊軍队将全程负责保护考察团的安全。

    希腊国王很聪明,考察团肯定又是一群贵族组成,如果英国借机要求进驻軍队保护这些人的安全,是有理由的,就算他们不派遣軍队,这些贵族真的在巴尔干出了事情,也是希腊的麻烦。所以干脆主动承担起保护的责任。

    可英国人竟然反对,认为希腊军方的参与会让考察变得不公正,希望组建独立调查团,至于保护工作,由各国自行负责,要求希腊軍队不得干涉考察团在巴尔干地区的自由活动。

    英国在这个问题上竟然得到了法国的支持,以及普鲁士意外的支持,但奥地利却表现出犹豫的态度。显然奥地利人也不想英法普,尤其是法国普鲁士的军事力量进入这里。但奥地利独木难支,周成功所幸破釜沉舟。

    于是英国人突然收到了一封中国发给欧洲各国的照会,中国政府也认为巴尔干问题十分严重,表示中国也要进入调查,并且有必要的情况下,中国将组织十万軍队进驻这一地区,不但是保护调查团的安全,也是为维护当地和平贡献力量。

    中国的声明立刻让英国人退宿了,强行组建考察团和武装力量介入的话,那么中国就有同样的理由介入,相比已经将领土扩张到黑海的中国,似乎英国距离巴尔干更远,这里的利益与英国更疏远。

    于是英国人转变了态度,不再坚持独立护卫,甚至对希腊愿意提供保护的态度,表示了赞赏,认为这是负责人的态度。

    就这样一个独立考察团进入了巴尔干地区,希腊軍队负责提供他们的保护,但不得干涉他们的行动。

    大量第一手资料被发回欧洲,这里确实十分混乱,确实发生了仇杀,但希腊人推动仇杀的谣言也不攻自破,因为希腊人也是仇杀的受害者,而且是最大的受害者之一,仅次于奥斯曼人。

    但英国依然指责希腊,认为希腊不负责任的军事行动,造成了这一切,强烈要求希腊立刻跟奥斯曼帝国进行谈判,让巴尔干迅速恢复和平。

    希腊则开始打宗教牌,认为英国为了一己之私,逼迫希腊将基督徒的命运交给奥斯曼这个异教国家,这是对上帝的亵渎。

    外交官司不断,但实际行动却一直没有停止。

    收编了巴尔干各地的起义军之后,已经让希腊軍队膨胀到了四十万,这些当地起义军组成的部队,极难管束,因为他们能够起义,要么是最底层的赤贫阶层,要么是宗教狂热份子,多数是两者兼有,对奥斯曼政权充满仇恨。

    英国人的指责不算错,这些船上了希腊军装,拿起了更好的武器的起义军,其中真的有一些狂热分子在屠杀突厥人,而且还以此炫耀,对前来拍照的英国人毫无戒心,还专门摆出对方要求的各种姿势。

    这种情况让周成功十分头痛,此时在主战场上,希腊主力军一直无法攻占伊斯坦布尔,奥斯曼人不断从小亚细亚半岛调动后备军,这些真正的信仰回教的突厥人的到来,加强了兵力,而且也发展成了民族战争,双方在民族意识的凝聚下,作战意志弥补了训练不足的劣势。眼见很难立刻占领奥斯曼首都,结束这场战争,周成功采取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他开始将保加利亚軍队、马其顿軍队和阿尔巴尼亚軍队调动到伊斯坦布尔前线,告诉这些起义军为主的狂热分子们,让他们去攻打奥斯曼苏丹的部队,去跟真正的突厥人作战。

    希腊主力部队,反而撤往这些地方驻防,常备军的军纪有保障,但只能控制城镇地区,广大乡村中依然发生着各种自发的民族冲突,已经无法顾及。

    大量乡村地主暂时抛下财产,迁居到城里,主要就是突厥人和希腊人。

    这些人刚刚摆脱屠杀,充满了恐惧,在城里也得不到救援,只能各自找寻自己的宗教组织,突厥人进入回教寺庙避难,希腊人进入东正教堂避难,而宗教组织可以给他们提供庇护,却无力给他们提供生活物资。

    此时希腊国王公开宣布,将为难民提供生活物资,这笔钱一定要出,这是难得的,赢得这些旧时代精英的机会,况且其中还有大量希腊人。

    国王号召希腊人募捐,他拿出一半王室津贴,并且发行一笔专项的救助债券。还拆分开来,分别在黑海、伦敦、巴黎和维也纳进行发行,目的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宣传。

    向外界展现希腊王王室负责任的态度,这能挽回一些舆论,可改变不来偏见,英国人已经先入为主的认为希腊造成了仇杀,就好像他们之前认为奥斯曼軍队在屠杀基督徒一样,解释已经晚了。

    最后解决问题,还得看大国博弈的结果,周成功很不愿意接受这种命运,他恼恨自己的命运被别人掌握,所以他也想让希腊变成一个大国。但大国也许享受惯了决定别人命运的感觉,又很抵触有新的国家加入大国俱乐部。

    这一切都注定希腊想要扩张困难重重。

    作为盟友本应为希腊分担压力的,但满清帝国这一次的表现,实在是让人失望。

    八旗大军竟然在一个月时间中,被阻挡在边境地带无法寸进,抵挡他们的,不过是一群后备军啊!


………………………………

第五百零二节 一个神秘礼物

    周成功有些退缩了。

    满清堕落的太快了,上次战争已经有了苗头,当时他们的軍队纪律性和组织上就已经不如奥斯曼帝国,但利用割让勇武还能压制对方,这才十几年时间,就急剧下降到这种程度,实在是让他没有想到。

    在周成功看来,道光并不是一个昏聩的皇帝,他手下的一些大臣,比如穆彰阿等人,除了在贪财问题上有些瑕疵,其他方面也算中规中矩,难道真的是贪腐毁掉了这个帝国吗,还是说因为权贵太多,拖垮了这个国家。

    周成功原本预测,满清的进军会势如破竹,因为奥斯曼的主力都在黑海,可没想到奥斯曼紧靠一些老弱病残的后备军,竟然就能依托边界的防御工事拖住清军。这就让希腊陷入了困境,希腊毕竟是一个小国,哪怕不跟奥斯曼大军决战,对方光是拖都能拖垮希腊。

    英国人给的条件已经相当优厚,允许他吞并保加利亚,但不是直接并入希腊,而是允许他个人成为保加利亚国王。但必须放弃目前对伊斯坦布尔的进攻,这里是奥斯曼帝国的首都,除非希腊能灭亡奥斯曼帝国,否则就无法占领这里。而且即便军事占领成功,列强真的愿意让希腊吞并这个重要区域吗。

    以欧洲的战争模式,能吞并保加利亚,这已经算是一次极其成功的军事扩张了,这等于让希腊人口增加了近一倍,从三百万达到五百万,领土扩大一倍有余,对比普鲁士的扩张,这简直不要太轻松。

    而且这能得到欧洲大国的支持和承认,是稳妥到手的利益,周成功也有控制保加利亚的信心,这样他以两个国家的共同国王没纽带,手里掌握的势力将大大增强。

    可这样一来,希腊就等于是脱离了中国战略的轨道,中国将做出什么应对,他不确定。中国最激烈的反应,也不过是直接参战,介入海峡地区,最多跟英国打一场大国争霸战争,无论如何都影响不到希腊。希腊没有挡在两国前进的道路上,虽说希腊周边可能成为战区,但这种海战,影响不了希腊的利益,反倒会对中英两国在这一带的利益造成影响,两大国的商品无法进入这里,会给希腊商品腾出市场空间,两国的商船无法自由航行,希腊航运业反而能趁机获利。就好像几次黑海地区的战争一样,希腊都是最大的受益者。

    要说唯一遗憾的是,希腊没能趁这个良机奠定帝国的基础,但这不是希腊的问题,主要是盟友出了问题。

    与其让希腊成为帮中国挡在最前面的挡箭牌,不如跟西方大国合作,接受已经得到了巨大利益,见好就收,也许才是最符合希腊利益的态度。

    于是周成功开始跟英国领事接触密切起来,他希望能在保持巴尔干目前利益的前提下,在小亚细亚半岛上得到伊兹密尔(士麦娜)地区,理由这里居住的主要是希腊人,而这里是奥斯曼帝国在小亚细亚领土上最大,最优良的港口。

    对希腊国王愿意做出的让步,英国是欢迎的,保加利亚可以给希腊,马其顿南部也可以给希腊,但阿尔巴尼亚不能给希腊,这是奥地利帝国的底线,希腊控制了阿尔巴尼亚,就控制了奥特朗托海峡的出口,对奥地利的亚得里亚海出口是一个威胁。

    至于伊兹密尔,英国人也不能接受,主要是奥斯曼帝国不能接受,失去伊兹密尔,对奥斯曼经济是一个重大打击。丢失欧洲领土,本就让奥斯曼帝国奄奄一息了,因为奥斯曼帝国的财政制度下,小亚细亚地区的奥斯曼民族承担的赋税较轻,欧洲领土担负了三分之二的财政。失去欧洲领土,就已经让奥斯曼帝国的财政无以为继,再将亚洲领土上最富庶的地区割让给希腊,奥斯曼帝国将很难维持下去。

    而且放弃欧洲领土后,如果连亚洲领土都无法保全,这在军事和政治上,都十分不利。军事上的防御板块不再完整,政治上会失去民众的信任。

    至于沿岸海岛倒是可以交给希腊,因为希腊海军现在已经占领了所有没有要塞保护或者驻军的奥斯曼海外岛屿,这些岛屿上也大多住着希腊人,或者希腊人占主要人口。也没什么战略和经济价值,只有一些渔民而已。

    这一切都被中国领事看在眼里,迅速回报给了国内。中国支持希腊和满清摧毁奥斯曼帝国,中国也不谋求占领这里,只想让海峡开放。让中国军舰可以畅通无阻,这样依托黑海沿岸日渐发展起来的造船工业,可以支持中国在地中海部署一支规模可观的舰队。

    进入铁甲舰时代之后,水师发现,跟英国海军的势力对比并没有下降,甚至还不如风帆战舰时代,因为铁甲舰对工业配套的需要更高,以前风帆战舰无法突破英军控制的西地中海和西非海岸,也就对英国没有任何威胁,铁甲舰时代竟然同样如此。

    东地中海地区是一个传统工业区,为了在这里维持海军优势,欧洲公司不得不在克里特岛维持着庞大的军事基地,这些基地大多作为军用,成倍太高,如果能打通黑海,利用黑海地区商业运输支撑的工业体系,成本将大大降低。

    可希腊的态度,明显是退缩了。

    中国领事没有收到明确回复,从皇帝的深宫里送来了一个盒子,让他转交给希腊国王。

    女王康妮代替国王接收了礼物,很好奇到底是什么。

    当国王再一次结束跟英国领事的沟通之后,才来得及告诉国王。

    “礼物?”

    周成功很好奇。

    俩人小心的拆开包装精美的纸盒,里面是丝绸包裹的一个物件。

    打开一看,是一个瓷瓶!

    康妮顿时惊喜:“这是你说的那个瓷瓶?”

    说完她小心的拿起来,果然是粘起来的,而且沾的很不整齐,还有不少缺口,有的缺口指头都能塞进去。

    康妮问道:“这个礼物什么意思?”

    周成功冷笑:“就是筷子的意思!”

    康妮点头:“代表团结!”

    周成功的眼神开始冰冷:“他还在帮他。”

    说着从妻子手里接过瓷瓶,然后在妻子尖叫声中,瓷瓶从周成功松开的手指间掉落,摔了一个粉碎,再也拼不起来了。

    周成功看着四散的瓷片,他感觉到他心中某种东西似乎也粉碎了,再也拼不起来了。


………………………………

第五百零三节 事态激化

    希腊王国,或者说希腊国王个人很快与英国达成了一致。

    英国人在巴尔干会议上提出了一些列主张,鉴于目前的局势,英国希望奥斯曼帝国能够允许保加利亚地区独立。

    保加利亚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地利名词,没有明确的边界,是一个带有历史意义的词汇。

    奥斯曼人的行政体系中,是将巴尔干地区当成一个板块的,成为鲁米利亚(Rumeli),意思是“罗马的土地”,指被奥斯曼统治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