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边是高薪吸引,一边是惩罚威胁,这种进步是十分快速的。至少在打鼓港的这八百士兵现在齐步走是相当整齐的,刺刀拼杀也有模有样。但菲舍尔依然认为士兵还不够专业,他说要用训练让士兵将掌握的技能变成本能,让他们即便在战场上挨枪子,也不会走乱队形,这才算完成。

    西方人能玩排队枪毙,能让士兵排成行迎接对面的步枪齐射,还能保持阵型不乱,这恐怕已经无法用勇武精神来解释了,只能是用惨无人道的训练,将人训练成机器。

    理解了这些理念之后,周琅对菲舍尔要求加强训练的建议是完全支持,他恨不能一天二十四个小时都让士兵训练。

    时间之紧迫让周琅真的很希望有平静的半年时间来给他利用,但清军是不可能给他这个空闲的,来到打鼓三天后,清军的舰队就出现在了港口外海。

    周琅站在鼓山上看去,目视清军竟然有一百二十多艘船。

    他并没有恐惧,这些船普遍不大,装备大炮的大舰不过十来艘,而且就是这十来艘船,也无法跟西方的战列舰相比,努力在望远镜中寻找,也只能看到最多的战舰有十个左右的炮门,这意味着他们的主力舰只有十门火炮,而英国的三级战列舰就有六十多门大炮。

    可这依然不是周琅现在能对抗的,两座炮台上一共只有十二个炮位,还因为扔掉了几门残次大炮,导致两座炮台上总共只有八门大炮。以八对一百多,一比十几的悬殊比例,想挡住清军并不那么容易。

    炮战很快就开始了。

    按照菲舍尔的说法,正常情况下,舰炮是不可能打得过岸防炮的,一来军舰能够承载的力量比不得炮台,因此炮台上可以装备更大口径、更远射程的大炮,二来军舰的空间能够安装的炮位有限,因此炮台上往往可以安装更多数量的大炮。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则是,稳定的炮台更容易瞄准。

    但目前受制于大炮的数量,在火力上反倒是输给了清军舰队。胜利的唯一希望,菲舍尔放在了消耗战上,尽管周琅这边的弹药数量也不足,可还有一个凤山县支持,而清军则是漂浮于海上,没有可靠的基地可以利用,一旦对方的火药消耗过多,就只能撤退。

    至于正面分出个胜负,菲舍尔认为己方击败清军的可能性不大,除非出现奇迹。

    奇迹没有出现,倒是有点小意外,开战之后才发现,清军舰炮的准确性出奇的差。别说打到炮台上了,能落入港口中的都少,大多数炮弹竟然都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开战一个多小时后,战场上弥漫着烟尘,可清军硬是没有一颗炮弹打到目标上,反倒是炮台上由雇佣兵指挥的岸防炮击中了好几艘战舰,但也没什么绝对的战果,一颗铸铁炮弹不可能摧毁一艘军舰。

    但在差的炮术,数量多了,也能碰上,渐渐的有清军的炮弹开始轰击在炮台上了,这时候周琅手下的炮兵表现开始拙劣起来,指挥他们的雇佣兵军官倒是镇定自若,可是炮手的动作变形了,他们依然在装填,可动作变得不再流畅,反击的炮火变得稀稀拉拉,总共就八门炮,四门在鼓山上的雄镇北门炮台,四门在旗山上的旗后炮台,就这么几门炮,炮手操作又变得慌乱,好半天都听不到一声炮响。

    对面的清军却开始逼近,显然他们也度过了恐慌心态,发现这边的大炮是纸老虎,无法对他们的军舰造成致命伤害,毕竟炮台上的大炮也是清军留下来的,所谓红衣大炮,性能就那么回事,明末时期的技术。

    周琅还在鼓山顶峰观看着整个战场,他还没觉得到最后的阶段,他还在期待清军火药的消耗,可是当他从望远镜中看到,清军竟然采取轮换,两艘船退后,退到身后二里处的小船队中,竟然补充了物资。

    这让周琅觉得,清军的物资储备一来比较充分,二来他们怕是打定主意要攻陷打鼓港,那么真耗下去,不定谁耗得过谁呢。

    周琅心中知道,该到了决定走的时候了。要走,也不能一窝蜂的就走,看清军现在的架势,怕是打算在大舰的掩护下,派小船在附近抢滩了,周琅决定,派兵去沙滩上拦截,一旦发现他们有登陆的迹象,马上派兵去冲,打他们一个半渡而击。

    打退清军的登陆后,不管结果如何,该撤就撤,不要拖泥带水,省的都走不了了。

    至于打鼓港身后的凤山县,此时哪里还管得到天地会那些同志呢。

    可就在这个时候,望远镜的余光中突然闪过一张帆影,周琅立刻瞄过去,一艘大船!

    “这是?”

    等看清楚了,周郎都不由惊道:

    “幸运号!”

    谢清高的船竟然这个节骨眼来了,他会怎么做?

    周琅一直都知道,谢清高是不愿意跟着自己造反的,那么谢清高突然到这里来,只是一个意外吗,是刚巧从马尼拉赶回来,那么他会参战,还是会退却。

    周琅此时真的是一点都不敢确定谢清高的选择,而这个选择将决定谢清高的命运,也很有可能决定周琅日后的选择。

    周琅看到谢清高的船突然出现在清军舰队身后,慢慢驶来,就在距离五里的时候,他的船上冒出了白烟,谢清高竟然开炮了,他的炮弹落到了清军拖后的小船队中,溅起了高高的水花。

    周琅看着这幅场景,心中百味杂陈,谢清高终于做出了周琅希望的决定,可周琅偏偏高兴不起来,而是觉得有种沉重的东西压在了他的心中,因为谢清高的选择是违背本心的,是为了周琅而改变心意的,这让周琅觉得自己亏欠了什么。

    这种亏欠感让周琅对清军的撤退都没有了什么欣喜,脚步僵硬的下了山,迎接谢清高。

    大家有兴趣加一下群吧:四四六五六一三四二。
………………………………

第四十一节 摊牌

    谢清高的出现,成了压垮清军意志的最后一根稻草,其实清军的战斗意志甚至还不如天地会呢,天地会士兵都是社会底层,好歹还有一个翻身当地主的希望,清军有什么,都是当兵吃粮的,混吃等死呗,还真以为人人都有食君之禄为君分忧的自觉,受过儒家道德教育的读书人或许会有那么一两个愿意为清廷而死,比如凤山县令,但大多数穷的只能穿补丁军服的清兵绿营,让他们为国死战,这不符合人性。

    也许水师的军官受到了上面的压力不得不压迫下面的官员和士兵,但这种压力始终是有极限的,在看到对方炮台坚固,背后又出现了一艘比他们所有战舰都大的夷船的时候,他们马上就失去了坚持下去的勇气,同时也有了撤退的理由。

    谢清高就远远的站在海上,看着清军因后方后勤船队遭遇袭击出现了危险,然后前方的主力战舰返回,后勤舰队乱糟糟逃窜,最后在谢清高的船和炮台之间汇合,紧接着没有向任何一个方向反攻,而是从中间谨慎的溜走,谢清高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甚至停止了炮击。

    谢清高像一个英雄一样受到欢迎,打鼓汛全体士兵都涌了出来,他们从内心深处发自肺腑的感激谢清高的到来。

    可谢清高登岸后,一直阴沉着脸,似乎将海上的风暴带到了岸上。

    菲舍尔组织士兵列队欢迎他,周琅在队伍的最后迎接他,带着笑脸。

    可谢清高一言不发,只是礼貌性的拱了拱手,然后跟在周琅身后,一直走进军营。

    周琅知道谢清高有话要说,周琅自己也有话要说,俩人的谈话关乎二人的未来。

    坐到军营中军官官署,周琅先简单跟谢清高询问了一些情况。

    他这才知道,谢清高并不是直接从马尼拉归来的,因为谢清高出航前,当时天地会还没有起义,左营被清军封锁,他出去马尼拉主要是去购买粮食的。

    所以他回来也是先到左营,进港后才明白了这段时间的情况,但很快清军水师就来了,将谢清高的船堵在了码头。科林组织防御,成功阻挡住了清军的登陆,在这个过程中,谢清高一直没有帮忙,他船上的大炮一炮未发。

    清军在登陆左营失败后,又开始南下。谢清高这次不能坐视不理了,他担心清军南下是去进攻打鼓港的,按照周琅送来的消息,周琅正在打鼓港防守。于是谢清高才带船南下,最后炮击了清军,吓走了清军。

    其实如果没有之前左营科林阻挡清军登陆,并给了清军不小的杀伤,其实清军攻击打鼓港的行动不会这么草草了事,甚至都没有尝试登陆就撤退了。

    至于谢清高其他的事情,就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了,他去马尼拉基本上白去了,买来的几百担粮食意义不大,没能从西班牙人手里买来武器,因为马尼拉的武器都在殖民当局手里控制着,他们不肯卖。

    “你还有话要问我吗?”

    了解完基本情况后,周琅开口询问。

    谢清高沉默了片刻,带着压抑的口气道:

    “你真的要造反?”

    周琅不想再隐瞒,甚至略带着歉疚回答:

    “是的。从一开始我就打算造反,或者说我并不认为这是造反,我回来是要跟满清争天下的。”

    谢清高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不是过于吃惊,而是他突然感觉自己不认识周琅了。

    而且周琅的态度是,从一开始他就打算造反,从印度招募自己的时候竟然就有了这个想法,却一直在骗他。

    愤怒,有,委屈,也有,他一直把周琅看作知己,却不想他从一开始就骗了自己,骗自己回来跟着造反。

    “为什么?”

    许久谢清高才问出了这么一句,他实在是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要造反。

    周琅叹道:“我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我不想让吾国吾民遭夷人欺凌。”

    谢清高果然不信:“大清国有雄兵百万,还有八旗铁骑,岂能让夷人欺凌!”

    周琅反问:“印度又如何?国不大?人不多?”

    不管怎么看印度都是一个大国,可现在的状况,确实让人触目惊心,谢清高很清楚印度的现状。他毕竟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周琅相信拿出印度的例子,应该能够触动他的内心了。

    谢清高还是不接受,但只是出于感情上。

    有些事情不真正发生,真的很难让人相信,谁能相信这么大的中国,几十年间就会沦落到任人宰割的地步呢。

    “印度四分五裂才给了夷人可趁之机,可我大清天下一统,金汤永固。”

    谢清高还在说着,但口气已经弱了两分,这也就是他,亲眼见过印度不可思议的沦陷,换成另一个人,恐怕根本就说不通。

    周琅继续道:“金汤永固我看未必,国弱民疲却是真切。”

    谢清高嘴硬道:“可是西夷距我大清远隔万里重洋,且其国小人寡,安能祸乱大清?”

    周琅道:“远隔重洋?他们已经来了!英国人据孟加拉,有户上千万,口三千万,岂能称小国。”

    谢清高依然狡辩:“印度皇帝不恤祖宗之地,一战而割孟加拉。我大清圣主明君,固知祖宗之地不可轻弃,一尺一寸皆得来不易。”

    周琅叹道:“清朝的土地难道不是从明朝抢过来的。乾隆姓爱新觉罗,不姓张王李赵,中国的地可以姓爱新觉罗,谁敢说不能姓英吉利、法兰西。”

    谢清高道:“大清可不是与大明争的天下,是从创贼手里夺来的。”

    这就是满清两百多年来一直宣传的道理,他们得到的天下,不是从明朝皇帝手里夺过来的,是从李自成手里夺过来的,他们还宣传自己是给明朝报了仇,是奉天应命,多尔衮还假惺惺的祭拜过崇祯。

    周琅知道从民族、国家的角度来说服谢清高很难,因为民族和国家观念在中国人的思想文化中已经很淡了。

    他需要用中国的方式来解释:“谢兄,你读过书,你知道有千年不易的王朝吗?满清得国已逾一百五十载,古语有云,胡无百年运,如今已过了五十载,满清之福泽即便再深厚,也该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了。”

    谢清高听着神情更加低落,显然清末的气象让人很难有信心,贪官污吏横行,说民不聊生或许夸大,但民生凋敝却是现实,整个社会都充满了腐气。

    周琅继续道:“这些年四处叛乱不断,乾隆自夸十全武功,那一次不是官逼民反。满清的国运快到头了,或许就是一两年,或许一二十年,可毕竟是快了。谢兄,你知道这一次谁会得国吗?”

    谢清高茫然的摇了摇头。

    周琅引导他:“天下必然要乱,对不对?夷人已经到了广州,对不对?天下一乱,夷人必然趁虚而入,对不对?倘若天下大乱,夷人趁虚而入,我们便是另一个印度!谢兄,天下大势,两百年必有英雄出。上一次李闯颠覆大明,满清趁虚而入,定鼎天下。这一次是不是更有夷人趁乱而起,以夷变夏呢!”

    此时谢清高已经被周琅的逻辑完全弄乱了,他满脑子都是大清印度,满脑子都在闪现大清霍乱四起,夷人从东南侵入,天下饿殍遍地。

    可一想到造反,他顿时清醒了,天下大乱跟他有什么关系,他不能背一个反贼的名头。

    他依然坚定的摇了摇头:“我不会造反的。”

    周琅知道这个人完全无法说服了,叹了口气。

    “人各有志,在下也不强求。你我相识一场,曾许诺你四海为家。你若想走,我不强留,那艘船你开走吧,去你想去的地方。”

    周琅说完,摆了摆手,谢清高拱拱手,面色阴沉的走了出去。

    谢清高登陆的时候,已经是经历了半天海战,傍晚时候了,他跟周琅一席长谈,天色更晚,周琅心力俱疲,直接就睡下了。

    没想到第二天一早醒来,竟然发现菲舍尔正在组织士兵从幸运号上搬运物资,如果仅仅是物资也就罢了,他发现菲舍尔还让人把船上的大炮都往下拆卸,这些都是东印度公司制造的欧式舰炮,威力和射程都比满清自造的大炮要优秀的多,幸运号上有十五门大炮,最大的二十四磅,最小的也有十二磅,而且质量都相当不错,有这些大炮在,打鼓港就更加万无一失了,即便遇到这次规模的满清水师进攻,防守下来也会轻松的多。

    可是谢清高怎么能让菲舍尔拆他船上的炮呢,没有炮他还怎么远行?

    周琅带着疑惑,很快就在船上碰见了谢清高,他竟然也在船舱中帮忙组织拆卸。

    “谢兄,这是何意?”

    周琅知道自己昨天没有说服谢清高,他已经放弃了说服这个人,这种读过儒家经典,受过传统教育的人,一旦认定了一件事,就很难更改。周琅有些担心谢清高是想把炮留下,然后不带武装出海,那样也太危险了。

    谢清高呼了一口气,苦笑道:“周兄。我可不想海外归国,看到夷人做了天下。尧之都,舜之壤,禹之封。岂能万里腥膻!”

    周琅点头,对谢清高,或者说对这个时代的读书人,又有了一些新的认识,他们的民族观念,国家观念虽然很淡薄,可是文化的傲气却很强,尧舜禹的土地,怎么能沾染夷人的腥膻味呢。在这点上,读书人甚至有一些洁癖,就好像当年满清入关,在江南文化兴盛地区,遭遇到了最强大的反抗,底层百姓都出来反抗,原因仅仅是剃发易服。在这个文化认同多过民族和国家认同的社会,皇帝可以换,官府可以换,但衣服和头发是不能换的。以夷变夏,比什么都恐怖。

    周琅拍了拍谢清高的肩膀。

    谢清高补充道:“周兄,我不造反。我只反夷人,我不反朝廷!”

    谢清高的话,让周琅有些意外,看来他还是没想通,周琅顿时觉得,他对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认识还不够深刻。

    但他不介意了,骑虎难下,现在已经不是谢清高能够决定的了。他已经留了下来,船上的大炮都拆了下来,满清打过来,他反不反,结果都一样。现在大家真正算是上了一条船,谁也不可能全身而退,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都只能硬着头皮迎上去了。

    要做的,无非是做好准备,迎接满清的下一次,也是更猛烈的攻击。直到局势出现新的转机为止。

    至于这个转机是什么,周琅心里有自己的期待,如果没有意外,等哈拉尔从印度回来之后,他将收获足够的力量,彻底改变目前的弱势。当然天不遂人愿,他不敢单纯的将自己的未来寄托在哈拉尔身上,他必须随时做好意外出现的应对预案。

    周琅目前认为最大的意外,就是他点燃的这个小火星,会在满清社会燃起多大的野火,天地会起义的范围和规模,很难通过数字来量化。至少天地会盟主陈周全的野心,是周琅无法控制的。

    在周琅击退清军水师的消息传回凤山县之后,陈周全和他的手下们,终于开始按捺不住蠢蠢野心,开始为登基做准备,陈周全喊出了一个口号“争天夺国”,并且颁布了一个年号“天运”。

    这些消息都是陈光辉带来的,他以劳军为名义,但看口气是在试探周琅的态度。

    大家有兴趣加一下群吧:四四六五六一三四二。
………………………………

第四十二节 联姻

    “盟帅立年号?好!名不正则言不顺,正该大涨义帜与清贼争天下!”

    对陈周全打出争天夺国的旗号,周琅百分百赞成。树大招风,有这货拉起旗号,刚好方便了周琅高筑墙缓称王,闷声发大财。

    “盟帅要北伐?好!届时天下群雄定当群起响应!”

    周琅听到陈周全竟然打算北伐,这更是好事,有他冲在前边,也省的老是被清军打过来,周琅太需要时间稳固力量了。

    “盟帅有一妹。好!什么?”

    周琅正积极回应陈光辉的试探,突然说道妹妹,他有了一种不好的预感。

    只见陈光辉说道:“盟帅小妹,年方二八,待字闺中,德行皆佳!”

    周琅点了点头,不好的预感更加强烈。

    陈光辉接着道:“听闻南帅尚未婚配,若南帅不嫌弃,在下愿保一桩大媒,岂不是一段佳话!”

    周琅心中一叹,果然来了。

    政治联姻吗,在北伐之前,陈庄周不可能安心周琅在他身后,可是又不能调周郎走,一来未必调的动,二来周琅一走,打鼓港的安全就没有保证,到时候清军从海南下,容易断了陈周全的后路,倘若北伐失利,他连凤山老巢都回不来。

    周琅叹了一口气,好像他怎么都躲不开这一桩婚姻了,陈庄周名义比周琅地位要高,既然对方提出来了,周琅拒绝的话,那么就说明周琅另有所图,那么同盟关系即便不破裂,也马貌合神离,对方即便是要北伐,那也得先灭了周琅,自己控制打鼓港这才安心。

    一想到陈周全的妹妹,周琅绝不会认为那是一个千里挑一的美女,下层出身的百姓中,当然是有美女的,可这个概率太小。父母相貌都不出色的情况下,想生下一个绝美的女儿,那得要多少基因变异啊。陈光辉也没提对方的容貌,只夸奖对方的德行,无才便是德,恐怕这个底层天地会首领的妹妹,不但样貌不敢恭维,恐怕也没读过书。

    但有什么办法呢,周琅只犹豫了三分之一秒的时间,马做激动状:

    “哎呀,如此真得谢陈兄大恩了。有朝一日在下得富贵,定不相忘!”

    看到周琅答应的这么痛快,陈光辉的脸也露出了喜色,周琅跟陈庄周能联姻,那是大好事,这样陈周全就能从容北伐,打下整个台湾省后,到时候就不用担心周琅的势力了,况且一旦双方联姻,那就是亲戚了,周琅肯定会全力相助北伐。

    至少在目前来看,陈周全想要北伐,没有周琅的帮助,第一关就过不去。

    于是陈光辉说道:“既如此,那在下就回盟帅了。在下还有一事,盟帅北伐,清贼大军固守观音山,盟帅想请南帅派兵出半屏山,南北夹攻观音山!”

    清军占领了半屏山东北边的观音山,但却被科林挡在了半屏山一带,目前交战数次,都没有攻下半屏山。现在陈周全认为自己恢复了元气,随着天地会成员的陆续投奔,他现在手下的兵力已经达到了两万,不但不考虑敌人来攻击,反而遏制不住的想要打出去。但北边的清军就是第一头拦路虎,如果能得到科林的支援,从半屏山北边绕道攻击清军后方,陈周全正面进攻,那么搬掉这头拦路虎的机会就很大。

    周琅满口答应下来:“盟帅北伐,在下定当尽心辅佐。”

    他的姿态放的很低,给人的感觉就是已经接受了以陈周全为主,自己为辅的现状,安心打算做陈周全的手下了。

    陈光辉更是满意,很快就告辞,准备去操作联姻事宜了。

    三媒六聘是少不了的,周琅这边也有一个专门人才,那就是魏连理,他全权负责帮周琅的婚事,将其当成当前的第一件大事来办。

    全军下每人发了一个银元的红包,但是假是坚决不能放的,所有人都必须进行严格的训练,甚至周琅依然跟士兵们在一起训练,每天三练一次都不缺席,这种带头作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