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结束了一天的战斗,科林激情万丈,连夜筹划攻占广州的计划,他已经等不及后续部队,也不愿意等马嘎尔尼。
周琅倒是建议他尽快将战况回报给马嘎尔尼,可科林潇洒的表示,马嘎尔尼来的时候,他会将一座完整的广州城交给马嘎尔尼。
周琅也不力荐,事实上他暂时根本就不打算跟科林有任何冲突,他不会反对科林的任何建议,欲使人灭亡先使人疯狂,科林现在已经快要疯狂了,等占领了广州城,恐怕他就会膨胀的无视马嘎尔尼的态度,到时候双方才真正会产生无法调和的矛盾。
反正周琅就是来攒经验的,他就跟在科林身边多看多学,軍队甚至都直接让科林指挥,他的炮兵直接编入科林的炮兵中,步兵也在马大雷、陈小手和洪九指的带领下,跟随科林的步兵一起战斗。
就在周琅认为,明天科林就会发动对广州的总攻,然后经过一番血战,或者一两天,或者三五天之后,就占据广州这颗岭南的明珠,结果当夜竟然有清军的使者前来。
他们是来谈判的,态度极为谦卑,跟之前满清官员的倨傲判若两端,将权贵的丑恶嘴脸充分的暴露了出来。
惊恐的进入黄埔的是两个商人,为首的正是十三行总商蔡世文。
作为他这样的商人,如果不是被逼的,是不可能冒这种险的,作为身价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十三行商人来说,应该说他们是这个时代中国商界的大人物,但是他们这些豪商,在满清官员眼中,依然是不入流的小人物,随便一个县令就能脱了他们的裤子,当街打板子。
可是这些已经赚够了钱的行商,被逼迫进入军营后,显然对他们的使命没有信心,惊恐就写在脸上。
科林基本的风度还在,虽然一心想要攻下广州城,一次建立自己的功业,但对方既然派来了使者,他还是礼貌的请了进来。
周琅陪同他面见使者。
蔡世文态度卑下,鞠躬连连,表示都是误会。
说出来一些情况,比如他们抓的洋人都在城里好生伺候着,官府愿意放人。然后希望英军能够退兵,然后大家以后还继续做生意。
但科林拒绝了所有的提议,他提出,要广州城无条件投降,他保证所有人的声明安全,并且保全私人财产。
这样无理的要求,结果对方也没有马上回绝,反而表示他需要回复广州的大人后,才能决定。
科林态度强硬,限广州城二十小时内答复,否则他将重新展开军事行动。
周琅一直注视着蔡世文的表情,发现这真的是一个夹缝中生存的人才有的表情,谄媚的神态,讨好的神情,绝不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物应该有的姿态,但这就是中国商人。
根据短暂的谈判过程,周琅第一时间闪现出一个词汇,“缓兵之计”,他条件反射一样的判断清军在拖延时间。
可是他又有些不自信,所谓缓兵之计,目的是争取时间,争取时间用来反攻,可清军真的打算认真打这场仗吗。
他不由得想起了鴉片战争时期,琦善私自签订的《穿鼻草约》,怎么看都像是兵临城下的缓兵之计,因为一个大大的帝国,实在是没有道理在只丢失了几座炮台的情况下,跟对方签订城下之盟,可琦善是真的打算用一个草约打发英国人。
实在是不能以常理来揣度这个时候满清官员和稀泥的态度,连林则徐这样的名臣,都在给皇帝的奏折中不断的虚报军功,更何况其他官员了,风起如此,如之奈何。
但广州城里的情况,周琅现在是两眼一抹黑,真的不知道那些大人是怎么想的。
直到第二天一早,又有一个人来军营,周琅这才知道了一些详情。
这人正是周琅派到广州的魏连理。
………………………………
第五十六节 嘴脸
守门的士兵,都是华人士兵,而且是从台湾来的华人士兵。
虽然不是周琅的手下,但魏连理也有办法对付,因为这些士兵也都是来自凤山县的,魏连理轻易就套上了老乡关系,并且表示他是南帅周琅的手下,很容易就被人带了进来。
在这些凤山县士兵,大都属于后来招募的那三千人。按道理来讲,一下子从一个县招募三千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台湾本就不缺乏土地,人均耕地面积,比内陆要多很多。原本的闲散人员,大多数都在天地会起义中,追随天地会去了,大多数都去北伐了,留在凤山县的,也更愿意去投奔陈光辉。
可正是因为天地会起义,让凤山县的社会秩序变得动荡,原本平静且脆弱的农业经济,顿时出现了问题,大量穷苦人家无以为生,这时候怎么办,许多家里儿子多的,老二老三,就只能除外谋生,可能提供给他们生计的,也就只有当兵这种高风险的职业,加上科林提供的薪水确实很高,所以他很快就招募到了三千士兵。
在这些士兵的眼中,尽管他们是科林招募的,指挥他们的是科林派来的军官,可实际上他们也分不清科林跟周琅的关系,有人说科林是周琅的手下,有人说科林是夷人,周琅是天地会大元帅,俩人是盟兄弟,总之各种离奇的说法都有,这也是目前周琅跟科林关系的复杂性使然,就连那些黑森雇佣兵都弄不清楚,就连哈拉尔这样的高层都会在周琅和科林之间的权力之争中迷茫,更何况普通的士兵了。
总之无论如何,他们都知道周琅是个大人物,是他们得罪不起的就足以让魏连理扯起虎皮了。
魏连理被负责守门的军官带到周琅面前,扑通一声就跪在了地上,抬起头已是满脸的热泪。
“大帅,卑职可等到您了!”
哭着就往周琅身边爬,大有抱大腿的架势。
周琅冷哼一声:“你还知道回来!”
周琅是真的很气愤,他给魏连理的任务是,让他向广州官府通风报信,并且在确信广州官府采取行动之后,就让他回台湾,并且是立刻回台湾,原因是让周琅提前得到消息,好早作准备,可结果魏连理一去不回,周琅知道情况的时候,还是科林派人来告诉他的,这让周琅一度很被动。
魏连理痛哭流涕:“大帅啊,不是卑职不想回去,实在是找不到船。”
周琅疑惑:“哈拉尔的船呢?出海了?”
哈拉尔的任务确实来贸易的,并没有参与到周琅的阴谋之中,但周琅告诉过他,如果有必要的话,将魏连理送回来。结果魏连理没坐上哈拉尔的船,那说明在哈拉尔起航前,魏连理没有收到广州官府行动的确定信息,所以没赶上。
周琅是这么想的。
魏连理则告诉他:“大人不好了,哈拉尔被官府抓走了。卑职也是九死一生,才逃了一命,要是卑职稍微不甚,恐怕就再也见不到大人了。”
说着魏连理已经保住了周琅的大腿,一把鼻涕一把泪。
“好了,起来吧,真是辛苦你了!”
周琅也不好说什么,只能起来并且把魏连理扶起来,总不能一直让他在自己腿上抹鼻涕。
只是魏连理说的完全符合逻辑链条,可周琅就是有一种直觉,这家伙没说实话。
不过周琅不打算深究,本来派魏连理来广州跟地方官府接触,就是一项很冒险的行动,只是耽误了回程,不好过于苛责。
而且眼下正是用人之际,有些事情别人做不好,魏连理却很擅长。
首先周琅得先了解一下城内的情况。
魏连理还真的知道一些事情,这些消息对周琅的帮助还真不小。
根据魏连理的说法,之前主战的,主要是粤海关,主事的人是盛住。广州八旗是支持盛住的,但是广州府并不支持。可之前盛住有证据在手,又有驻防八旗支持,根本不在乎广州府的态度。
马嘎尔尼在珠江口示威的时候,广州知府就希望息事宁人,放了那些洋人。但当时盛住态度强硬,后来马嘎尔尼占领虎门的时候,盛住还很强硬。
就在昨天,英国人占领了黄埔后,盛住态度改变了,在广州知府去找他商议的时候,突然发火了,表示他不管了。
不管了!
这种态度让周琅愣了一下,惹出了这么大的麻烦,然后撒手说不管了,还是在惹完麻烦后,一直搅和的小麻烦变成大麻烦,之后变成无法解决的危机之后,突然说不管了。
这种嘴脸让周琅仿佛回到了后世。
周琅认识不少各种二代。有少部分二代其实很出色,他们善于利用手里的资源,做出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绝大多数二代都相对平庸,但也很低调的活着。只有极少数的二代,那真的是奇葩。
这些奇葩他们手里拥有巨大的人脉资源,间接掌握着巨大的权力,但他们并不是用到正途上,而是用来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比如故意给人找麻烦,没有任何理由的刁难人,有时候还不是为了讹人,只是为了显示一下自己的存在,周琅就遇到过这种情况,他做过一个很重要的项目,所有环节都谈妥了,政府那边突然不批准,找了各种关系,才发现是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在阻挠。
在周琅看来这完全就是欺负人,尽管这种人是极少数,但总是存在。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显示自己很了不起,自己很有能耐。
但这是一种极其不成熟的行为,没有任何正面的意义,可这些人就是在做这种事的时候,胆子真的很大,什么事情都敢做,什么人都敢得罪,或许在他们看来,这很了不起。
但这种胆子大,是因为他们内心的有恃无恐,他们知道自己惹出的事情有人兜着,甚至连法律都无法制裁他们,这是他们的底气所在,可真的不是什么勇气。
事实上这种人在遇到真正的危险的时候,反而变得异乎寻常的胆小,撂挑子不干,脑袋钻进沙子里躲起来,是他们最后的表现。
现在盛住的表现,真的是这种无良二代的典型嘴脸!
可一般情况下,真敢这么做的二代,是真的很有背景的那种。
周琅也不由得好奇的问道:“这个海关监督盛住是什么背景?”
结果魏连理的回答,当然吓了周琅一跳。
………………………………
第五十七节 忽悠
“颙琰?颙琰!”
周琅反复念叨着这个名字,他脑海里似乎没什么印象,他能知道乾隆之后是嘉庆,就已经比大多数人的历史常识好多了,嘉庆的真名叫什么,他就真的不记得了。
“能确定这个颙琰会当皇帝吗?”
周琅问道。
这些天魏连理混迹于广州大大小小的青楼瓦舍,收集了许许多多广州官方的情报,对这些他有天生的天分,也热衷此道,乐此不疲,其实就是一颗八卦之心熊熊燃烧。
但这些情报,对周琅来说极为重要,尤其是听到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叫做盛住的权贵的身份背景。
没想到盛住竟然是一个皇亲,姐姐还是乾隆第十五子颙琰的嫡妃,而这个颙琰竟然皆传很可能已经被立为皇太子了。
这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尤其是在旗人的圈子里,更是流传甚广。早在十七年前,发生了一件事。
乾隆四十三年,这年他到辽东的盛京祭祖,回来的途中,锦县一个叫金从善的秀才上书请愿。金从善请求乾隆立太子、立皇后,还质问皇帝:“大清不宜立太子,岂以不正之运自待耶?”
这个金从善有可能是一个想出名想疯了的人,用不客气的语气向皇帝上书,摆出一副正气凛然的姿态教育皇帝,倘若皇帝装出一副从善如流礼贤下士的态度,那么他就发达了。也有可能是被人当枪使了,估计二者皆有,如果不是渴望富贵到发疯的程度,满清的读书人怎么敢对皇帝不敬,可如果背后没有人支持,他一个小小的秀才怎么可能把上书送到乾隆的面前。
总之对金从善的质问,乾隆气得火冒三丈,杀了金从善。又觉得金从善的心理大概代表了很多人,于是又诏告天下,告诉天下人说早在三十八年他就立太子了。还表示他并不贪恋皇位,我早在元年就发誓,能活到乾隆六十年就自动退位,传位太子。
这件事影响很大,而且日期日渐逼近,今年已经乾隆五十九年了,过了年就是乾隆六十年,所以旗人圈子里尤为关注这件事,大家都想看看,乾隆皇帝是不是会退位,这可是两千年历史上都少有的事情,活着的皇帝交出皇位,这影响太大了,一个弄不好就会酿成巨大的祸端,赵武灵王就是例子,交出了王位后,自己竟然在两个儿子的权力争夺中被活活饿死。还有许多兄弟相残,父子相争的故事发生在王权更迭的过程中,这天下是旗人的,所以旗人格外关心。
但这件事太过于敏感,因此都只在旗人的小圈子里流传,魏连理能打听出来,确实下了一番功夫。
只是乾隆说六十年就退位,他会不会退都不一定,毕竟在放弃皇位这种事情上面,即便是一言九鼎的皇帝食言了,也不丢人。假如乾隆会退位,那么谁会继位,这就很重要了。
周琅恰恰是知道乾隆是清朝唯一一个在没死之前,就禅让皇位给嘉庆的皇帝,所以他就更关心下一个皇帝是谁,是不是这个颙琰,如果是,那么盛住的身份就非常值得利用了。
但这种情况,魏连理就说不准了,毕竟如果皇帝的更迭,民间都能打听出来,那就太过夸张了。
魏连理却提供了一个选项:“都说十五皇子颙琰和皇孙绵恩有望继承大统。”
绵恩是皇长子永璜的次子,永璜作为皇长子,却早就死了,据说早亡是因为乾隆的过失,乾隆十三年,携皇后富察氏游泰山,结果皇后身染风寒,死于山东济南。灵柩回北京的时候,皇长子永璜迎丧,乾隆认为永璜脸上没有悲痛,是欣喜皇后死了,以后没有诞下嫡子的可能,永璜就可以继位了。
事实上这是乾隆是因丧妻而迁怒于庶子,永璜即便再傻,也不可能在皇后的棺材前面,当着皇帝的面笑啊。结果皇帝一番迁怒,而且接连下旨斥责,吓到了永璜,以为自己的政治生涯完蛋了,两年后年纪轻轻的永璜就死了。
永璜死后,据说乾隆十分后悔,所以十分善待永璜的两个儿子,尤其是次子绵恩。不但在许多皇子之前将绵恩这个皇孙封为亲王,还给了绵恩担任京师禁卫军的差事,负担保卫北京的重担,另外绵恩身材魁梧,仪表出众,武功超群,被认为是难得的人才。
相比乾隆格外厚待皇孙绵恩,对皇子颙琰就显得格外冷淡,别的皇子成年之后,都会在各部挂个闲职,混一份俸禄,可颙琰没有任何差事,已经成年却还一直跟着那些七八岁的皇孙、皇曾孙、皇玄孙在宫里读书,只是年头长了,乾隆让颙琰负责督促这些年幼皇孙功课,相当于做了皇家班的班长。
看似冷淡,但偏偏鬼灵精的满清权贵们就从中看出了端倪,对待绵恩自然厚待,授以重任,有培养的嫌疑;但对颙琰也是区别对待,不给他任何差事让他锻炼,却让他一直读书,虽然得不到锻炼,可是满清皇室对子嗣教育十分重视,隔三差五就要过问,因此颙琰有大把机会跟乾隆亲自接触,这被认为是乾隆刻意为之。
所以大家都开始盛传,储君会在颙琰和绵恩之中诞生,乾隆已经昭告天下,说他早就立了皇太子,只是满清自雍正之后,开始实行秘密立储政策,由皇帝亲自立下储君,名字封存起来,放在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后,只有皇帝死后才能打开,皇帝有没有册封皇太子,册封了谁,往往只有皇帝一个人知道,所以立了谁,大家就不知道了,只能猜测最有可能的就是颙琰和绵恩。
这个猜测已经形成了共识,不止权贵圈子里流传甚广,甚至连国外都知道了。比如经常去北京进贡的朝鲜,他们的使臣在北京打探之后就认为,未来的皇帝将在十五子永琰和皇次孙绵恩之间产生,而且绵恩的可能性更大。
周琅搜刮自己的脑子,也不敢确定乾隆到底是传位给儿子还是传位给了孙子,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不过这不妨碍周琅按照自己的经验来猜测一下,乾隆皇帝传位,还是活着的时候传位,这种权力交割的特殊性,肯定会影响到乾隆对继承人的考虑。周琅想到无数大公司、大企业的权力传承,凡是强势的总裁,往往不会选择一个同样强势的继承人,反而会选一个性格稍弱的继承人,就是担心继承人会将自己的一套政策全部推翻。放到国家层面同样如此,诸如苏联这样的由前任选后任的国家,领袖也往往会挑选一个忠诚于自己,无法威胁到自己的人来做领袖。
所以周琅押宝颙琰,因为那个绵恩实在是太让人不放心了,能力过于出众,这对活着的乾隆是一个威胁,而颙琰则是一直在乾隆身边读书读了几十年,皇帝一直看着,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乾隆是在刻意培养颙琰,根据魏连理的情报,这个颙琰性格沉稳,一直很低调,这反而是他的优势,会让人产生一种没有威胁的感觉。
既然押宝了颙琰,那么广州城里颙琰的小舅子盛住就很值得拉拢了。
周琅问魏连理道:“你还能在进城吗?”
魏连理马上跪下:“大帅饶命,小人现在进城怕是会被当成奸细啊!”
周琅点点头,再让魏连理去广州城确实危险,现在城外是英国人的軍队,城里肯定严防进出,魏连理的身份很容易暴露,毕竟他不是本地人。
不过周琅有必要跟城里的满清官员建立直接联系,盛住这种看似大胆,实则毫无勇气的纨绔子弟实在是太容易拿捏了,加上地位高,影响大,对周琅很有帮助,所以他必须派一个人到盛住身边,魏连理这个人精就是最合适的人选。
所以周琅不容置疑道:“这个你不用担心。今晚城里的蔡世文还会来回复,你跟他一起进城是不会有事的。要是蔡世文不来,你就不用去了。”
一听又要进城,魏连理马上面如土色,痛哭流涕。
周琅怒喝:“好了,哭什么?这是大事,做成了,我保你一生富贵!”
摆摆手让止不住哭啼的魏连理出去了。
晚间蔡世文果然又来了,没有直接答应科林的要求,但却提出了新的建议,让广州城投降,这是不可能的,蔡世文提出的建议,也是只要不投降,似乎什么都可以谈,比如赔钱。
科林冷哼一声,就让人送蔡世文出去。
周琅拦了下来:“且慢。”
然后在科林耳边低声道:“城里关了几十个英国人,如果谈判破裂发起进攻的话,难保这些人不会被杀害。要是东印度公司几十个职员死于广州,到时候我们可能也会惹麻烦。你觉得东印度公司会不会追究,到时候就算打下了广州城,恐怕也会有人攻击你。就算要攻击,这个责任也不能你我来承担,最好拉上马嘎尔尼。他是外交官,这种外交交涉的事情,就推给他,死了人自然是他承担。我们负责军事,攻下广州城的功劳就是我们的。”
科林果然犹豫了起来。
周琅是捏准了他急于立功,又不想出现意外的矛盾心态。
科林犹豫道:“可他们不投降,我们就必须要进攻,对方以人质为威胁,难道我们就要缩手缩脚吗?”
周琅笑道:“这件事交给我。我向他们许诺,先让他们放了人。然后你下令进攻,就没有任何意外了。”
科林心动:“这样可以吗?广州(官府)会轻易相信吗?”
周琅说道:“当然可以。我以中国(东印度)公司的名义跟他们签订协议,他们肯定相信,到时候你以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名义下令进攻,这样谁也没有违背协议。”
科林觉得很有道理,笑了笑,冷哼一声甩手离开,跟周琅约定好,就交给周琅了。
科林走出营帐,周琅立马换了一副面容,和颜悦色的对卑躬屈膝站在眼前的蔡世文道:
“蔡大人,要不要喝杯茶啊?”
同时摆了摆手,很懂得察言观色的魏连理就马上给蔡世文搬过来一张椅子。
………………………………
第五十八节 讹诈(1)
蔡世文走出军营的时候,还不敢相信达成的协议。
他当然知道周琅,根据盛住对哈拉尔的审讯结果,现在广州官府都知道周琅是一个类似明末汪直那样的大海商,不过汪直勾结的是倭寇,周琅勾结的是英夷。
按照哈拉尔的说法,目前占领广州城外的夷人軍队,大多数都是周琅的部下,周琅才是主子,手下那些夷人不过是打手,而且现在他们看到的大多数士兵都是华人,就更相信周琅才是幕后头目,至少周琅是头目之一,是说得上话的。
现在这个头目答应,只要广州官府放了他们的人,他们就可以撤军。周琅还好心提醒,可以先放一半人,另一半等撤军之后释放也可以。并且保证可以立字据,但必须先放一半人之后才能立字据,而且周琅要求确认他们的人都活着,所以要派一个人去广州城查看。
这个人当然就是魏连理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