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闸船的船体借用的是西方的军舰,虽然没有水密隔舱,但是船体厚重,防护性强,齐射过程中也比较稳定,射击准确性就更高,总之西方船跟大炮的结合比中式船要好。因此朱濆才看重了老闸船的设计,才从周琅这里买了两艘,却没有提后续的采购,目的就是拉回去仿制的。

    连武器都不需要周琅援助。

    现在随着台湾丢失,清廷暂时缩了回去,他的危机也解除了,那周琅还有什么能够制约朱濆的。

    朱濆就算真的帮陈周全来攻打周琅,对他也是利大于弊,他甚至有机会吞并周琅舰队,从此陈周全坐拥台湾陆地,他则控制闽海两岸,一个陆上皇帝,一个海上君王,互相合作,相得益彰,远比现在三分台湾要来到痛快。

    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朱濆向周琅表达了诚意,可周琅却不接受,他该防备还是要防备。

    所以周琅很快就加强了对海上防御的关注,要求荷兰派来的炮兵专家,马上集中铸造要塞炮,他希望能加固左营、打鼓和东港三座港口的火炮数量同时也不在储备木料等待明年打造西式战列舰了,而是让造船厂抓紧时间打造老闸船,在老闸船数量达到三十艘前,他暂时不需要火力更强大的战列舰。反正老闸船的火力已经足够对付清军和朱濆的战舰,那么数量就显得更重要了,只有数量足够多,才能协防更多的海岸线,防止对方偷袭。

    同时开通到澎湖的固定航班,名义上是去贸易,实际上当然是负责监视澎湖的动向,毕竟朱濆又没有固定的商品来源,抢劫的财物也有他自己的渠道销赃,完全不需要贸易,就算澎湖的朱濆舰队需要日用品,那也是从安平港直接进口更便利,从东港或者打鼓港贩运,完全无利可图。

    在周琅重重防备之中,农历新年到来了,除夕夜打鼓港的鞭炮声不绝于耳。

    听着这带有浓厚生活气息的响声,周琅的心反而平静下来,是啊,有什么事儿能比过年重要。

    这炮声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周琅的一种褒奖,在这个乱世中,老百姓还有心思放炮,似乎能说明一点什么。
………………………………

第八十八节 嘉庆的红包

    过年了。

    这是周琅来到这个时代,第一次安安生生的过一个年,第一个年头是在印度过的,没有任何感觉,第二个年头则是在广州过的,更是没有气氛,而这一次却是在站稳脚跟后,踏踏实实的过的。

    过年想有气氛,必须有家人,周琅的家人只有陈三妹一个人。

    陈三妹都是很想多几个人,她想要一个孩子,可周琅很有心机的避开了她所有的危险期,这时代的女人对生育安全周期还没有什么概念,所以表面看周琅似乎很努力,一有时间就努力耕作,实际每当她危险的时候,周琅必然“有事”。

    想要一个孩子的心愿没有达成,这让陈三妹十分自责,她觉得没能为周家诞下一个子孙,这都怪她没本事,还偷偷找医生开了许多难吃的中药来吃,周琅知道后,反倒是十分愧疚。

    之所以不想要孩子,是周琅自己都没有安定下来,生下孩子后,他必然为孩子分心。最重要的是,他对自己从事的事业并没有绝对的把握,古来造反者九死一生,每一个英雄走过的路,都堆满了失败者的累累白骨,周琅不敢肯定他是铺就英雄登顶路的白骨,还是那走到最后的英雄,所以他怕连累后人。

    就像后来有人评价的那样,他一没钱,二没人,仅有的一点势,还是借的,他凭什么一定会成功。

    但现在不一样了,他已经在凤山县站稳了脚跟,而且通过各种因势利导,他现在的处境很好,把自己放在了清廷打击的第二线,只要北边的陈周全和朱濆没有被清廷剿灭,他就安若泰山,等到这俩人被清廷剿灭,周琅有信心通过这段时间让自己的力量成长起来。

    所以他现在可以考虑要一个孩子了。

    可陈三妹似乎已经不再这么执着了,她的心思分到了那五万孤儿身。

    现在军士慈善堂的规模已经空前庞大,光是在凤山县就收养了两万多孤儿,可后来北边难民迁徙过来的时候,孤儿就更多了。总计有三万孤儿无依无靠,被慈善堂收养,这三万孩子能够跟着十几万难民的大军来到凤山县,可想而知有多困难,死在路的恐怕更多。而且能从台湾中北部一路南下的孤儿,年纪都已经比较大了,大多都是十几岁的年纪,且男孩居多,幼儿和女孩,不是死在了路,就是沦入极为悲惨的境地,周琅甚至不愿意去想是不是有些孩子沦为了食物。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古来皆然!

    周琅十分同情这些孩子,陈三妹的行为给了他很大的安慰,这个没有怀孕,而且怀疑自己肚子怀不孩子的女人,将全部热情寄托到了这些孤儿身,她招募了千妇女来照顾这些孩子,而且不拒绝这些孩子叫她妈妈。

    这些也是周琅的孩子,所以过年的时候,周琅跟陈三妹一起,到一个个慈善堂来看望这些孩子,周琅打算给每个孩子发一个红包,他准备一人给一个银元作为压岁钱,但陈三妹却拒绝了,她拒绝发红包,但不拒绝钱,而是要周琅把钱都给她。对她来说,五万多银元,是一笔很庞大的钱了。

    这时候周琅才知道,陈三妹养活这些孤儿其实很艰辛,周琅承诺给她足够的经费,但她总以为周琅创业艰难,绝不肯浪费哪怕一个铜板,她连自己的嫁妆都变卖了,全都投入养育孤儿的事业中来。

    周琅的红包,孤儿们没有领到,远在紫禁城的十五皇子爱新觉罗颙琰也没有领到他爹乾隆发来的红包。

    乾隆六十年正月初二日1795年1月22日,紫禁城乾清宫内外花团锦簇,顶翎辉煌,乐曲悠扬。八十五岁的乾隆设家宴招待前来拜年的家族成员和近支宗室。由于钦天监预报正月初一恰逢日食,于是,推迟到了今天举行。皇子、皇孙、皇曾孙、皇玄孙济济一堂,依次向皇帝行礼拜年。

    太监抬来了满满几大箱银元宝,乾隆帝要给子孙发红包。领到红包的人忙不迭地叩头谢恩,还没领到的人两眼直勾勾地期待着。

    其实作为皇子,没人在乎这点钱,但这是皇帝的赏赐,那意义是不一样的。十五皇子颙琰也是这种心态,等着领赏谢恩,然后疲累的应付一天,每年都是这样。颙琰排在最后一位领赏,他已经习惯了,每年都是这样!

    似乎在所有的皇子皇孙,颙琰是最不受重视,最没有存在感的那位。颙琰也就老老实实扮演这么一个没有存在感的皇子二十多年,一天都不敢懈怠。

    可今年颙琰遭到的忽视似乎格外醒目,因为当那一箱箱银元发到他跟前的时候,竟然空了。没有存在感也不至于被人如此无视。那钱都是有定数的,每个人都有份,可竟然漏了颙琰。

    这种情况让颙琰也有些手足无措,是支钱的内务府算错了?还是有意为之?如果真的算错了,哪怕他是一个不受人待见的皇子,那也得杀几个奴才。可问题是,丢下的面子,该怎么找回来。

    这种情况,让一直以来十分低调的颙琰也有些下不来台,他罕见的直视着自己的父亲,想要一个解释!

    乾隆似乎对颙琰的态度很满意,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可是对颙琰的目光却有一些不满。

    口气稍微显得生硬的问道:“你要银子何用?”

    颙琰愣住了。

    所有在场的宗亲、权贵都愣住了。

    谁要银子才没用?

    只有那名义富有天下的皇帝才要钱没用!

    所有人短暂的惊愕之后,同时明白了一个结果,那就是乾隆表态了!

    乾隆在告诉所有人,颙琰是他的继承人。

    这个结果大多数人都想到了,乾隆把颙琰放在身边二十多年,监视着,培养着,考察着,今天终于通过这种方式,向所有人明示了。

    颙琰错愕之后,没有其他人那么多心思,反而升起了无尽的恐慌,跪在地瑟瑟发抖,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乾隆对自己的表态很满意,把所有人都惊住了。但他突然又有些意兴阑珊,摆了摆手,太监大喝,让所有人跪安。

    颙琰没有领到红包,但所有人都知道,他领到了天下最大的红包。

    而且这个消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满清帝国内部传播开来。

    同时也传到了广州,这本来对于周琅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因为周琅之前跟颙琰的小舅子盛住建立了不错的关系,可现在却都没有用了,因为粤海关这个肥缺换人了,新任海关监督叫做苏楞额,同样也是一个权贵子弟。

    所幸苏楞额也是一个贪婪的权贵,所以魏连理在广州建立的基础并没有遭受打击,反而因为财务实力雄厚,继续成为海关衙门的座宾。

    可其他行商就没那么好运气了,广州之围后,越来越多的行商财务陷入困境,迎接苏楞额这个新任海关监督的,不是滚滚而来的富商孝敬,而是十三行商人的破产潮!
………………………………

第八十九节 魏连理的快乐

    广州之战后,魏连理带着恐惧的心理回到广州,但很快他就过的极其潇洒。

    他最大的恐惧是被广州官府以海盗的罪名抓捕,处置海盗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处死。

    可他到了广州后发现,跟以前一样,那些当官的选择性的忽视了他的存在,跟他沟通的依然只有蔡世文这样的行商。

    之后利用马嘎尔尼的逼迫,他将自己的身份也转变成了一个行商,他还用自己的名字,在广州官府申请了一个执照,建立了一个商行,叫做连利行。

    之后他通过连利行大肆吸纳货源,他有雄厚的财政实力,周琅给他划拨了五百万银元,但在他的操作中,这个连利行是他的产业,钱是周琅的钱,他带给周琅货源,而且还要从中赚钱,他发现周琅根本就不在乎这些,胆子也就格外的大了起来,他等于是在用周琅的钱,做无本的买卖。

    资本在贸易中有多么重要,只有真正做了生意的人才会理解。有了这么多现金周转,他比其他行商拥有太多的优势了,可以说,十三行中,也只有潘家比他实力更雄厚,其他的行商,哪怕是总商蔡世文跟他比,都远远不如。

    十三行商人一家家看似生意做的极大,但开销也大,要维护跟官府的关系,那上上下下都得打点到位,然后维持上下游的货物周转,就需要大笔的现金流。可中国商人有个习惯,都不太喜欢持有太多的现金,有了钱,都想着变成田产和房产然后才踏实。所以十三行商人中,有大量身家百万,却都砸在土地上的人。每到需要资金周转的时候,他们反而需要借钱周转,甚至会借高利贷。

    广州城资金实力最强大的,除了潘家之外,并不是其他行商,而是英国东印度公司。

    所以很久以前,就有行商向东印度公司借钱。东印度公司也乐意向这些实力雄厚的生意伙伴放贷,每年如果有盈余的话,都不会放在自己的账户上,而是交由潘家、蔡家这样的大商人保管,名曰保管,其实就是放贷,而且利息很高。

    可官府向来反对行商向洋人借钱,因为这不仅关乎朝廷的体面,怎么能欠番鬼的钱呢?还有政治方面的考量,满清朝廷向来将贸易看作制约洋人的武器,将允许贸易看作是一种对藩属国的恩惠。

    所以从康熙时代起,就从皇帝层面,多次下令禁止行商向洋人借钱。可依然屡禁不止,到了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终于酿出了巨大的祸乱。那一年,多达四家行商资不抵债,无法经营下去破产。

    当时广州一共有8家经营对外贸易的行商,竟然都有欠款,其中有4家欠债最多,被洋商告上了衙门,结果引起了大祸。

    这4家行商分别是泰和行、裕源行、义丰行和广顺行,其中泰和行颜时瑛欠债最多,达1354万元裕源行张天球欠达438万元,最后,颜时瑛和张天球迅速被官府宣布抄家,本人也被流放伊犁。

    其实4家共欠外债只有380万元,他们借贷本金只有107万,利滚利翻出3倍多。但这算不上东印度公司欺负他们,实际上是按照行市向他们放贷的,之所以利息如此之高,主要是因为中国商业文化一直不够发达,在官府行政权力的高度挤压下,民间没有形成完善的金融体系,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某项产业越是发达,产品就越是廉价,中国金融市场不够发达,借贷人获取资金的成本自然也就越高,市场行情一般利率都高达20到40之间,这在西方已经是很高的高利贷了。

    这件事之所以闹大,主要还是政治介入的原因,因为不管是107万银元,还是380万银元,虽然数目很大,但也不至于说整个十三行赔不起,十三行实行的是联保制度,行商向洋人作保,交易才能进行,总商又向行商作保,最后实在还不起,还有总商进行保底。

    问题是这件事闹到了官府层面,还一级级上报,连乾隆都知道了。这就麻烦了,乾隆皇帝很不高兴,马上下令严办,直接让刑部参与办案,最后将两家欠债最多的行商流放到了新疆。至于欠的钱怎么办,乾隆大笔一挥,不就是钱吗,还,还要双倍还,欠380万元,还760万。直接让粤海关从关余中拨付,然后分十年让行商们归还海关。

    有人将这件事归因于乾隆的傲慢自大,当然有这个道理,可一般很少有人去追寻乾隆真实的想法。其实乾隆对此是发过一封上谕的,上谕中道“且朕此番处置,非止为此事,盖有深虑。汉唐宋明之末季,受昧于柔远之经,当其弱而不振,则藐忽而虐侮之,及其强而有事,则又畏戄而调停之,姑息因循,卒至酿成大衅,而不可救。……英吉利夷商一事,该督抚皆以为钱债细故,轻心掉之,而不知所关甚大,所谓涓涓不息,将成江河者也”。

    乾隆很明确的表示,双倍赔付目的是让夷人不敢藐视中国,因为历史上往往是夷人藐视中国“则藐忽而虐侮之”,乾隆的政治目的,是继续震慑洋人,让他们看到中国的强大国力,依然是用政治的额角度来看待对外贸易的。

    后来马嘎尔尼觐见乾隆的时候,英国政府特别交代过马嘎尔尼,让他不要在乾隆面前提及东印度公司跟十三行商人之间的商业纠纷,以免触怒乾隆,谁知道乾隆却得意洋洋的在马嘎尔尼面前提起这些事,因为在马嘎尔尼看来,那些商业纠纷是让人不快的,可乾隆却认为他的双倍赔付是照顾了洋人,给了对方恩惠。

    1780年四行商破产之后,广州官府跟当时的总商潘振承商议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成立了公行佣金,从十三行行商利润中抽取百分之十,加上从每笔贸易中抽取百分之三单独放在一个户头作为公积金,以应对这种破产之类的事件。

    可是完善的金融业没有诞生出来,商人又始终有借钱的动机,难免就会被高利贷一次次缠身,终于在广州围城,行商们再一次大出血之后,他们中的许多人资金链断裂,又一次步入破产的边缘。

    许多人进行了自救,比如总商蔡世文等,他们加大了贸易量,拼命想做更多的业务,来弥补损失,魏连理成立的连利行是一个很好的贸易对象,现金充沛从不拖欠,而且为了抢货源,还愿意提前支付定金。

    但他们这次亏欠太多了,不是一次贸易能够缓过来的,所有行商中,除了潘家之外,基本上都资不抵债。

    此时新任海关监督上任,他不但不想帮着行商度过这个难关,还想着捞一笔呢。能当上海关监督的权贵,除了身份地位显赫,门路广之外,也得花费很多钱来打点,海关监督属于内务府直接管理,内务府和户部两个部门这些年都是一个人在管,那就是和氪雍瞳|手里讨到海关监督这种肥差,不出一笔血是不可能的。

    英国人研究的很透彻,他们这样形容海关监督,“这个职务一向是由皇帝钦派的满洲人担任,他是代表宫廷和宫廷人物的。在他满足了他北京的恩主们和恩主妇们的慾望之后还有余裕时,他也可中饱,自行积聚一份家私。他一到任就必须有所报效在这从来长不到3年的任期之内,仍旧要经常不断地报效并且在他可以满载而归之前,也还要再作报效。他从头到底一直报效。那些相继而来的步骤使得这个官职的外水日益减少,估计粤海关监督在任内每年经常送往北京的礼物,价值不下100万两。别的权威人士曾经讥讽地说:在支付了为维持大批僚属生活的征收费用之后,他任内第一年的净利是用来得官,第二年的用来保官,第三年的用来辞官和充实自己的宦囊。”

    英国人的说法极为妥帖,其实不止是海关监督这样的官职,但凡是可以通过金钱买来的权力,往往都存在着这样三个步骤,“第一年的净利是用来得官,第二年的用来保官,第三年的用来辞官和充实自己的宦囊。”

    新任海关监督苏楞额,甚至比盛住更加贪婪。历史上这个人在马嘎尔尼从北京返回广州的时候,甚至命人向马嘎尔尼的使团征税,而且一上任就要求行商向他报效二十万两。不过由于当时他上任的时候,广州城被围了起来,他没能顺利跟盛住交接,并且也不想交接,因为一旦交接,他就得为围城一事负责,所以他就一直在城外待到周琅撤退,这才亮出身份进城交接,接任海关监督,结果就错过了他向马嘎尔尼使团征税的故事,否则马嘎尔尼恐怕要疯了。

    可现在行商们告诉苏楞额说他们没钱,钱都在上次夷人围城的时候,报效朝廷做军费了。苏楞额当即怒不可遏,他当上这个海关监督可是花了大价钱给和大人送礼的,粤海关监督可是有名的天子南库,老子好容易谋到这份差事了,你们告诉老子没钱!婶婶可以忍叔叔不能忍,马上就抓人,大刑伺候。

    倒霉蛋还是蔡世文。

    但魏连理继续春风得意,因为苏楞额大人开口要钱的时候,他连一个绊子都没打,马上送上了现洋,跟那些抠抠搜搜的行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苏楞额大人也为了表彰魏连理这种识相,就不时请他到海关衙门里欣赏一下自己从北京带来的戏班表演,很是给他面子。

    魏连理也长袖善舞,他懂什么,诗词歌赋当然不懂,可是戏曲、女人他懂,苏楞额这种权贵子弟也懂,一来二去俩人的关系就近了,至于魏连理背后的身份,苏楞额根本不在乎,他有所风闻,但两广总督、广东巡抚都不管,他就更懒得管了,对方大把银子送上来,他犯不着跟这种财神爷翻脸不是。

    于是从苏楞额这里,魏连理得到了很大的方便。

    可是有人不识相啊,十三行中排名第二的而益行,死活不肯满足海关监督大人的要求,而且还以破产相威胁。

    苏楞额一怒之下,决定整治整治这个而益行。
………………………………

第九十节 十三行动荡

    自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以后,十三行的境况就变得动荡起来。

    其中有起有落,但做生意的大环境开始没有以前那么友好了。主要问题有多个,外部环境是法国爆发了大革命,这个欧洲第二大市场大幅度萎缩,让行商的生意规模和利润都开始下降,许多行商开始了亏损另一个是内部环境,经过康雍乾三朝的垄断贸易,尤其是到了乾隆后期,官员们的贪腐情况日益严重,对商人的勒索日复一日,造成行商经营成本连年攀升。

    官员们一上任,都想方设法的增加自己的收入,比如苏楞额的前任盛住。

    盛住上任的时候,十三行中排名第二的是源泉行,老板陈文扩,商名寿官,陈文扩去世后,他的儿子陈寿官二世不善经营,洋行大小事务都委任账房先生倪秉发。盛佳得知倪秉发擅长外贸,为了多索要一笔洋货行许可费,勒令倪秉发独立组建洋行。结果陈寿官二世便出现严重经营困难,无力再履行与外商签订的供货协议,又无法得到足够的资金和官府支持,只得宣告源泉行破产。

    为了多要孝敬,强行勒令一家经营良好的商行的经理人离职,这种事也只有盛住、苏楞额这样的人物能做的出来了。

    苏楞额犹有过之,历史上他向马嘎尔尼使团征税,英国人虽然没有交税,可是行商却代付了三万多银元,马嘎尔尼派人交涉,说使团船队携带的都是乾隆皇帝赏赐的礼品,不属于商品,用乾隆压苏楞额的结果就是,苏楞额退了一万元,并且坚称行商只交了这么点钱。

    外部有美国独立、法国大革命这样的大变局,内部有盛住、苏楞额这样的官员勒索,十三行商人的日子能好过才怪。

    如果出事机敏的,或许还能够明哲保身,遇到不够灵活的,往往就会遭逢大难。

    而益行就是这样,而益行是石姓兄弟经营。

    而益行这些年崛起速度极快,石家兄弟做生意极为大胆,业务扩张十分迅猛。潘振承死后,官府本想让潘家继承人潘有度接任总商一职,但潘有度谦虚的认为自己只是一个新人,强烈推荐而益行接替自己作为总商也拒绝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