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欧洲,法国步枪在保证威力的前提下,法国人对步枪的细节处进行精雕细琢,枪托、枪管上甚至刻上复杂的花纹,让法国步枪成为完美精良的代名词。可以说法国步枪的改进方向,追求的是精益求精。
而英国步枪,以褐贝斯威力,最大的改进是为了降低成本,当然前提是能保证基本的质量,小商人习性的英国人,在过去常常生产低劣的武器,也跟中国明清的火器一样,经常发生炸膛现象,导致軍队怨言很大,抱怨说“我们埋掉的手指比埋掉的尸体还要多”。
英国人解决的办法是,引入完善的质量监控与统一的工艺,事实上就是后世的标准化生产,他们规定了严格的质量要求和工序监督,规定了统一的口径和型号,这就是褐贝斯的诞生。
那是1722年的事情。
在之后的数十年间,英国軍队一直装备这款定型的武器,而且不断的进行改进,改进的方向依然是从标准化和低成本方面入手。
英国步枪上,没有繁琐的纹饰,没有漂亮的装饰品,精简了一切不必要的设计。
经过几十年的改进,褐贝斯在性能上不能称作欧洲同时代武器中的最优良者,可在生产工艺上,却堪称同时代最简练者,英国步枪的零部件,永远比法国步枪要少。
而东印度公司的德性,跟他的母国一模一样,而且犹有过之,所以东印度公司特别为印度軍队改进的褐贝斯,继续朝着精简和节约成本方向发展,缩短英国款褐贝斯的枪管长度,连不值什么钱的通条套筒他都要减少一个,从四个变成了三个。
这款改进到极致,也廉价到极致的印度款褐贝斯,其实英国軍队根本看不上,称之为经济型褐贝斯。不过便宜质量未必就不行,英国人的所有改进,都是基于保持威力的基础上,否则在频繁发生战争的欧洲,英国人也不可能总是取得胜利。
这款英国人看不上的印度经济型褐贝斯,威力上打折也不多,缩短的枪管并没有明显降低子弹的射程和威力,至于精确度长款步枪也谈不上,精确度就不是滑膛枪该追求的东西,唯一削减的威力,应该是因为缩短枪管导致的刺刀拼杀不利。
但东印度公司在印度习惯了用射击解决问题,所以刺刀的作用下降,才大胆缩短枪管。
周琅选择这个东印度公司的褐贝斯方案,当然不是从成本角度出发的,他更重视质量。
周琅看重的,是这款步枪制造工艺简单,而且制作工艺十分成熟,能够最快速的制造出来。历史上英国打拿破仑战争时期,大规模征兵以及大量援助欧洲其他国家軍队,导致库存武器严重不足,结果就让东印度公司帮忙生产。
东印度公司利用印度数量庞大,工资低廉的工匠,大规模生产印度款褐贝斯,在拿破仑战争结束的时候,竟然为英国生产了160万支印度款褐贝斯。
周琅现在急需武器装备軍队,在质量基本满足要求的前提下,他不可能像法国人那样吹毛求疵,所以这款最方便大量快速生产的印度款褐贝斯,就成了他的首选。
在周琅的高度重视下,充足的资金注入,花高薪聘请清军工匠和民间工匠,很短时间内就招募了三万名铁匠,并且拨款买下大量的现成房屋,改造成兵工厂。
连来考察情况的亨利皮特都表示,周琅现在建立了远东规模最大的兵工厂。
但这座兵工厂并不是简单的规模大,虽然制造环境,设备还有所不足,但是周琅坚持采用最严格的工艺六成。
聘请英国和荷兰技术团队作为监理,将西方技术工艺流程直接搬过来,然后让本地工匠严格执行。
而且他抛弃民族感情成分,允许英国和荷兰监理团队对中国传统工艺进行改进处理,比如英国人认为福建生产的铁杂质多,对武器质量产生影响,周琅就支持英国人在福州建立英式高炉炼铁。
铁中含杂质的多少,一个方面是铁矿石质量的影响,中国铁矿往往含磷、硫量较高,造成铁质发脆,韧性下降,另一个方面,则是炼铁的燃料问题,中国的煤炭中含磷、硫量也较高,用煤炭炼出来的铁,自然就含磷、硫这样的有害杂质较多。
铁矿质量暂时没办法改变,去印度采购铁矿也不现实,但燃料上可以下功夫,周琅采纳了英国监理团队的意见,按照英国方式,先将煤炭练成焦炭,在炼焦炉建成之前,则采用木材来做燃料。
冶炼出来的铁,在让工匠进行比欧洲更严格的锻打,去除其中更多的杂质,然后才能作为生产原料。
为了降低锻打的人工成本,英国人还帮忙设计了水力锻锤,利用福建多溪流的特点,建立了多个专业锻造作坊。
其实生产工具和设备,大多都是这些技术人员自己制造的,然后中国工匠进行大量的复制扩大规模。
好在这时代的工程技术人员,往往都是全能型的,技术专业水平当然比不上后世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综合性水平极高,往往一个工程师就是通晓某项作业整套环节和流程的人。
在英国人和荷兰人的帮助下,福州兵工厂的技术水准大幅度提高,管理和工艺水准,也达到了欧洲水平。
这才是周琅最看重的,建立一个规模上最大的工厂,在中国不是什么难事,难的是建立一个管理水平和工艺水平也能达到最高的工厂。
现在周琅建立起一个管理方式最科学,工艺流程最标准,技术设备最先进,质量要求最严格,同时规模也最大的兵工厂,这才敢说她是远东第一兵工厂。
唯一让周琅有些遗憾的是,英国人设计制造出来的机器设备,没有他想象中的工业化时代的模样,机器部件的主体竟然是木制,也只有在一项注入转向之类的精密部件中,才使用铁质零件。
而且完全使用人力、畜力和水力就能驱动,竟然不需要蒸汽机,这很不工业啊!
不过周琅了解到,其实在英国,军工生产中,也没有普及蒸汽机,如今给蒸汽机配套的机器设备,还无法达到军事级别的质量要求,反而是手工制造的武器,质量更好一些。
在英国,蒸汽动力还主要应用于纺织业,以及一些需要简单动作的生产领域,普及程度还不高,瓦特授权生产的蒸汽机数量也不过几百台,英国第一座蒸汽纺纱厂建立也才只有十年,蒸汽机在欧洲大陆上,甚至还主要作为稀奇玩意进行展览之用。
真正的工业革命并不是蒸汽机带动的,而是珍妮纺纱机、飞梭等一些列可以大规模应用到大工厂生产中的技术推动的。
但对中国来说,蒸汽机出现之前的欧洲技术,中国都有。水利纺纱机,中国唐宋时期就出现并普遍被中国人用来纺纱、纺麻和纺丝,但从蒸汽机开始,欧洲出现的新技术,中国就彻底赶不上了。
因为蒸汽机之前的技术,基本都可以归类到工匠们通过经验总结和摸索出来的,从蒸汽机开始,就成为基于更高级的机械原理和科学理论的实践应用,瓦特改良蒸汽机时,用牛顿力学进行过反复推导和计算,这跟过去工匠制造机器的过程在根本上发生了改变。
工匠生产的机器,可以算是工匠的工具,而蒸汽机之后的机器,则是发明家的创造。
周琅没有深入研究其中的经济学意义,但是他对蒸汽机很感兴趣,认为这是工业生产的基础,所以他希望英国技术人员可以研究一下,能不能在他的兵工厂里采用蒸汽机。
………………………………
第一百一十三节 地陷东南
清政府的低效,给了周琅充足的时间,整个十月,十一月,周琅竟然都没等来清军的大规模进攻。
在浙江、江西和广东的清军,只是地方部队进行了小范围的调动,战斗力和兵力都不足以攻入福建。
周琅的軍队,则向北推进到了跟浙江交界的分水关,占领这个浙江进入福建的官道必经之地,基本上就掐断了大规模清军从浙江反攻福建的通道。
沿着闽江、建江推进道了福建西北的武夷山茶区崇安、南浦等县,切断浙江西南和江西东北进入福建的通道;沿着闽江、金溪进入了建宁、泰宁等县,切断江西中部进入福建的通道。以此建立起依托武夷山脉的第一道防线;沿着晋江抵达云山、沿着九龙江抵达玳瑁山,建立第二道防线。
至于汀江上游的汀州地区,由于无法通过入海河口上溯控制整条流域,暂时予以放弃,但在跟潮汕地区接壤的云霄一带,建立了防御基地。一旦广东地方軍队发动攻击,视情况出击,夺占潮汕地区,取得汀江(韩江)入海口,上溯汀州,控制整个福建境内。如果广东軍队观望,周琅不介意跟他们保持和平相处的默契。
两个多月时间,周琅建立了内外两条防线,控制了十几座关卡,布置了五百多门大炮。
同时沿着河流,建立通往这些关卡的交通线。
外部防御体系基本建成,但福建内部依然是一片混乱,周琅只能控制交通线和交通线附近州县,大半福建州县还在清军手里控制着,更不用说广大的乡村地区,根本就没有任何控制力,这是巨大的隐患,可他就是没有多余的兵力去加强控制。
不过盟友陈周全的北伐,在周琅的帮助下,也终于开始了。
陈周全已经今非昔比,在夺取了台湾府城,镇压了嘉义等县的地主武装反抗之后,陈周全在嘉义县、台湾县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活动,旧地主阶层几乎被他给彻底消灭了,但一个新的地主阶层又出现了,因为陈周全打击地主,主要是出于报复心理,他痛恨这些地主武装站在清军一边跟他做对,所以他杀了地主之后,并没有把地主的土地分给佃农,他的认识还没有到这种高度,他将这些土地分给了跟随他的有功之臣,陈光辉这样的亲信,一个个都分到了上万亩甚至数万亩的良田。
另外陈周全还镇压了漳州和粤籍两大反对他的族群,将反对他的力量,从乡村基层进行了一场清洗。虽然杀人很多,可是永绝了后患。让他在将清军赶出台湾之后,对社会基层的控制力大大加强,结果当清军第二次反攻台湾的时候,就没有像之前那样,得到大量地主武装的配合。
但清洗规模太大,也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让台湾中部富庶地区流失了大量的人口,大多数都逃到了凤山县,可这种混乱,不但没有削弱陈周全,反而加强了他的力量,因为秩序的失衡,导致流民增多,让他扩张兵力变得容易。
陈周全之所以能将长麟主持的清军反攻击退,就是因为他手里已经掌握了一只数量庞大的軍队。而且这只軍队已经不再是乌合之众,而是建立起了较为严密的组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训练。
陈周全是一个聪明人,他以经商为生,能往返两岸,在福建和台湾都组织起天地会的力量,个人组织能力还是很强的,商人的经历又让他相比同时代的人堪称见多识广,所以一些军事基本常识他还是懂的。
通过血的经验,他的軍队获得了经验,也学会了战斗。大浪淘沙,从死人堆里爬出了一批精锐老兵。而且陈周全招募了为数不少的清军俘虏,这些清军职业军官帮助他完善了軍队建制,让陈周全的軍队,不但拥有战斗经验丰富的老兵组成的精锐,也有了具备基本组织能力的二线部队。
陈周全麾下的兵力数量,总计高达三十万人,其中十万是有经验的老兵,二十万是招募的新兵,如此雄厚的实力,让他的北伐并不是痴人说梦。
至于陈周全为什么选择浙江进行北伐,主要是因为周琅占据了福建沿海要地,甚至陈周全的老家同安都被周琅控制,陈周全无心此时跟周琅火并,因为他手里没有水师,根本无法跟周琅争夺,反而不如利用周琅手里的水师帮助,让他可以进入大陆,进行北伐,顶多就是像他当年起兵时候承诺的,双方先各凭本事攻城略地,等击败了满清之后,再各凭本事,逐鹿天下。
而且正是因为周琅轻松占领了福建,逼的陈周全果断选择跟周琅合作,北伐浙江。因为陈周全看到了清军的软弱,如果他不去浙江,让周琅在福建站稳了脚跟后,周琅的实力,可就完全压制住陈周全了,因此陈周全才选择抢在周琅之前,进兵浙江。
攻占澎湖之后,周琅的舰队在闽浙海域已经没有了对手,全面出动帮助陈周全北伐。
先是在温州湾帮助陈周全建立了一个立足点,然后帮助陈周全的部队登陆,之后全部交给陈周全了。
陈周全很快就沿着瓯江攻占了温州作为前进基地,然后继续沿江西进,沿海南下,到十二月,就已经往西攻打到瓯江上游的丽水,往南打到了灵溪,跟周琅的軍队在分水关汇合。
之后陈周全继续沿着沿海平原北上,而且进入浙江海域后,陈周全招揽了被周琅挤入浙江海域的闽海海盗集团,凤尾帮和水澳帮,以及一大批被清廷称之为浙江土寇的海盗帮派,拥有了两百多艘战船,一万多人的水师。
在水陆两面进兵的情况下,陈周全顺利的拿下了台州府,接着进占了宁波这座海港,浙江沿海半壁已经落入陈周全之手。
此时清廷已经慌乱,之前他们还在讨论剿灭周琅海寇集团的方略,突然浙江就燃起了漫天战火,这让他们有些措手不及。
实在是无法理解,为什么突然间位居东南的闽浙,就崩盘式的失陷。
而且清廷认为,以大明天运皇帝自居的陈周全,怎么看都比周琅海寇集团来的危险。
不出所料的,清廷开始以陈周全为第一打击对象,将之前调动到闽浙边界,准备入闽的浙兵全部回收,先剿灭陈周全,然后在清剿周琅。
同时调动江宁八旗和江苏軍队南下入浙,与浙江八旗、绿营一起围剿陈周全逆匪。
对于周琅集团,清廷也没有放松,责令广东、江西地方,相互合作,会剿周琅。
这个结果也是周琅预料到的情况,清廷果然选择了全面进攻,对周琅和陈周全进行同时打击,其实也就意味着,陈周全帮周琅承担了清廷一半的打击力量,他到底帮周琅挡了枪。
………………………………
第一百一十四节 财政危机(1)
陈周全北伐气势汹汹,他是带着与满清争天夺国的壮怀激烈去的,所以几乎倾巢而出,三十万大军只在台湾留守了五万人,二十五万都调到了浙江。
然后继续在浙江招降纳叛,随着不断胜利,当地的土寇、会党、江湖人物,等社会底层民众不断加入,二十五万軍队,很快就又膨胀到了三十万,然后是四十万。
陈周全向浙北进逼的势头,确实震动了满清朝堂,朝臣的注意力瞬间就从乾隆让位的震惊中被转移到了浙江。乾隆此时也终于开始紧张起来,他这个人的政治能力还是有的,只要认真起来,是能做出事情来的。
和淙惶案墒桥谋臼氯肥涤幸惶祝泻瞳|提供后勤支持,乾隆施展政治手段,马上就调动了各地的资源。
戚继光时代之后,浙兵就开始享有强兵的盛名,在乾隆的督促,保卫乡里的情绪推动下,浙江当地軍队的战斗意志大幅度提高,加上乾隆调动了南京、镇江和杭州三地的驻防八旗,绿营兵力支援,很快就在浙北地区集结了二十万大军,依托浙北腹地的会稽山等山地,将陈周全大军阻挡在了绍兴、金华两府,阻止了陈周全继续向浙江腹地推进的势头。
同时苏松水师、山东水师,甚至长江沿线的水师,都在乾隆的指挥棒下向浙北聚集,一时间清军集结了大大小小五百多艘战船,八万余人的水师兵力,成功将依附于陈周全的那些战斗意志并不强烈的松散海盗集团挡在了杭州湾以南。
双方控制的阵线虽然稳定了,但是大大小小的战斗却不断爆发,万人以上的大战,隔几天就会进行一次,战况相当惨烈。
相比于陈周全大开大合的跟清军对战,周琅在福建的动作就小多了。
周琅发现,在自己控制了武夷山等地关口之后,江西和广东两省的軍队虽然陈兵关外,可是进攻的慾望并不强烈,他们似乎更多是出于防范的目的,把周琅挡在他们的家门口,就知足了。毕竟在这个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苟且时代,地方官只要事情不发生在自己的辖区,就不太愿意参合。
周琅乐的维持这种局面,他的军事行动主要围绕剿匪进行。
当前周琅的军事部署,依然围绕交通线进行,从沿海河口出发,一路上溯到玳瑁山、戴云山,乃至武夷山,大多数兵力都浪费在维持几条交通线上,全面的福建腹地要么处在清军控制下,要么就是失控状态。
采用以抚为主,剿抚并用的老策略,以精锐但数量不多的强军作为后盾,让王辅茞去一座座城池谈判,必须先将这些城池控制在手里。
中国修筑城池,一般都会看风水,风水学虽然带有迷信色彩,可也有各种经验的总结传承,科学的结果是一般情况下优秀风水师选择的城址,很少发生地震和水灾,就连日本这个地震多发地带,应用中国风水学选定的京都都神奇的躲过了大多数地震。
风水学中中符合军事原理的部分体现在,城池往往选在背山面水之类的易守难攻之地,如果能兼顾交通便利,这往往就是府治、都城级的资质。
普通县城当然无法做到全都兼顾到位,但基本的防御优势还是有的,至少在县境之内,往往是最稳妥的地方。所以这一座座城池,就是一座座要塞,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要塞化的国度。
周琅已经控制了交通线,现在就要控制这些星散的城池,然后以点带面,力图控制福建全境。
剿抚并用的策略还是很管用的,多数绿营汛兵控制的县城,在王辅茞许诺绿营兵可以选择投效或者脱籍为民的情况下,都不愿意死守,部分选择放弃营兵身份,扔掉武器去做老百姓,也有部分选择继续给周琅卖命,当兵吃粮就是他们的生计,至于给谁当兵,并不重要。
只有少数县城选择了死守,比如古田县这样的山区县,还真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主要是古田县令不但在魁伦兴大狱的时候,没有被牵连进去,而且还死心塌地为满清守地,他不但组织城内的士兵投降或者逃跑,而且变卖家产,招募民勇,亲自带着登城死守。
最后周琅大军用了二十多天时间,硬是轰塌了古田县的城墙,强行打进了县城后才拿下这座城池,入城之后,清军顿时溃散,县令在衙门里自焚。
剿抚并用的策略,虽然降低了軍队的作战强度和伤亡,但王辅茞依然用了大半年时间,才将福建省58各县县城控制在手里。
此时周琅的兵力也大大膨胀起来,一方面招降了两万多清军,一方面招募了八万民壮,将总兵力扩大到了十四万。
军事力量的扩大,带来最大的影响是财政方面的危机。
控制福建,并没有给周琅带来太多的实力增强,除了在福州等沿海地区获得了强大的造船能力外,在其他方面反倒是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为了拉拢地方豪强,今年的赋税是不用指望了,任何想要一番作为的枭雄,都会宣布对占领地区进行免税,至少一年,多者两三年都有。
在凤山县的时候,周琅可以免税,那时候他有从广州讹诈的两千万银元在手,养的兵又少,财政负担很轻,加上凤山县的赋税也收不到多少,所以一免就免到了现在。
不过不是一次性免除,而是一年宣布免一次,施恩有施恩的方法,康熙那种永不加赋,并不是最好,一点一点给予,让地主农民每年都有盼头,每年都念一回你的好,久而久之也就认同你了,康熙那种永不加赋的宣言,其实是放弃了权力,给自己套上了一个紧箍。
但在凤山县施恩,周琅施的起,在整个福建施恩,他就有些施不起了。为了控制整个福建,軍队规模快速膨胀,从进入福建之前的两万,扩张到了现在的十四万,是过去的七倍,财政收入却几乎没有,让周琅的财政压力濒临破产的边缘。
………………………………
第一百一十五节 财政危机(2)
当然,现在的士兵军饷,已经没有两年前那么高了,事实上周琅每一次扩军,军饷都是向下走的,在保持老兵军饷不变的情况下,将他们提升为军官。
之所以如此操作,倒也不是为了省钱,而是因为一开始的军饷就是不合理的。当时周琅孤家寡人,不出一个让人绝对无法拒绝的军饷,别人凭什么给你卖命。随着周琅行市见长,他的溢价能力增强,当然就要降低工资了,这也是周琅这种人习惯的操作。
最早在左营招募的六十三个老兵,当时周琅许诺给他们每天五个银元,这是普通人一个月都挣不到的钱,广州的码头工人,一个月赚一两银子,曾国藩的湘军每个月五两银子,周琅给手下一天的钱,快赶上曾国藩湘军一个月的收入了。那还是六七十年后的价格,那时候的银价可比现在低多了,而且曾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