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宋朝殉国的士大夫总说国朝养士三百年云云,然后为国赴死。
周琅想取得天下人的认同,那得是建国之后,下一代成长起来的时候,如果加以现代的爱国主义之类的教育,应该能加速这个进程。
民国时代,许多反清团体从日本带回这些书籍,也不是没有作用,在流传过程中,确实激发了一些人的反清思想,但那也是流传了几十年的结果。而且反清主要是因为不满,这些书籍不过是给了他们一个反抗的理由,然后让他们产生勇气走向反清的立场,接着他们的立场,又反过来强化了他们对满清的恨意。
王辅茞看完这些书之后,感情强烈,其实是因为他已经站在了反清的立场,他需要各种观点来为他的立场做背书,这些明末文人的观念,给他提供了心理支持。所以他看完后,立马就在福建刊印发行,可引起了效果并不明显。
反倒是白莲教起义之后,文人们开始站出来,加入了王辅茞和周琅的幕府,然后开始发表各种满清无道的声讨文章,正义感一下子就爆发了出来,其实也是因为立场转变后需要为立场寻找心理支持。
随着大势的变化,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转变,可他们到底是看到满清不行了,明哲保身还是真的激发了内心的民族感,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反正周琅发现这些情况之后,就已经放弃了跟效忠满清的文人打嘴仗,还不如直接带兵去北京刷一下存在,这对他们的打击才是致命的。
不过必要的舆论工具还是需要的,这需要王辅茞来操作,他就是这个时代的文人,他最了解这个时代的文人,他的心理转变很能代表其他的文人。周琅并不了解这时代的文人,他也不擅长这种互相泼脏水的宣传方式,他过去带团队,凝聚人心的手法也不是通过给对手抹黑,而是描画自己事业的前景,给予丰厚的薪水,用正能量来激发团队的斗志。
王辅茞的病情并不严重,当地名医给他开了清心去火的方子,照方抓药,几服药下去,就好的差不多了。
他的工作中心马上转向北伐计划,軍队问题不用他负责,他主要负责的是民政。
对于北伐的粮草供应问题,王辅茞建议应该开征赋税了,靠关税、商税不足以长期支持周琅的军事行动,福建已经免了一年钱粮,如今政局稳定,百姓拥护,是到了该征收赋税的时候了。
周琅同意,不向地主们征税,只收关税、商税,通过做生意赚钱,虽然以后也可以慢慢弥补上来,可政权跟地方的纽带就断了。让地主们纳粮交钱,也是他们给新政权的投名状,代表他们开始接受和拥护新政权。由于他们交了钱,多多少少也会更希望这个政权能赢。就好比小股民明明没有多少股票,也很希望股价上涨一样。
由于胥吏都是本地人,在福建胥吏阶层投靠周琅之后,王辅茞已经将福建的地方官府,恢复到了满清时代的程度,只是满清时候的积弊自然也不少,但新朝新气象,目前从周琅到王辅茞等上层还比较认真,积弊没有满清时候那么严重。
积弊稍微轻一些,但满清时候的官府只能却全都恢复了,此时征收传统的赋税,不存在任何操作上的难度。
立刻发下政令,今年秋粮昭常征收,同时严查各种陋规,希望这种王朝初年的新气象,能够持续个几年,到时候周琅就有充足的能力来进行彻底改革了。
地主们也没有抗税,抗粮的现象,大家都平平静静按照老传统缴纳了赋税,毕竟清朝过去的税率确实不高,一块土地上的收成,连十分之一都拿不走,地主却可以拿一半,佃农拿剩下的。
秋粮渐渐入库,粮草充足,支持周琅手下十万人长期战斗,不是什么问题。
通过佛山源源不断的将广东的各种资源带到福建,主要是铁这样的战略物资,佛山犹如一个漏斗,他的存在,让整个广东的铁矿资源在这里集中,采购起来极为方便,大量铁料从佛山进入福州兵工厂。
尽管佛山采购来的是成品铁料,但因为各种问题,还要经过回炉,用更高的高炉,更高的炉温,更干净的焦煤,重新熔炼后铁质大大改善,可以用来铸造英式大炮了,目前铸造大口径重炮技术能力还不足,可铸造12磅、8磅和6磅的步兵炮是足够了。
打造步枪比铸炮更容易一些,倒是都不用重新回炉,而是用在福州周边的溪流旁建造的那些水力锻造工厂中锤锻,用反复锻打的方式不但能去除杂质,而且能让铁质更加密实,韧性更足。
子弹的铸造,火药的生产,都有条不紊的进行。
嘉庆二年农历新年到来前,就已经完全了所有的准备,过年后就准备进行行动过。
万事俱备,王辅茞最后提出,还需要一份檄文,奉天讨清的檄文。
朱元璋当年消灭了南方陈友谅等等割据势力,稳定南方之后,才开始北伐,为了取得道义上的舆论优势,就发过奉天北伐讨元檄文,当时操刀的是名臣宋濂,对文臣来说,这也是一种荣誉。
内容甚至都大同小异,就是强调满清的胡虏身份,历数满清的种种暴行,诸如乾隆重用奸臣,天下貪官横行,告诉天下人满清国运大限已到。中原两百年必有英雄出,奉天应命,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檄文在福建甚为发达的印刷作坊中不断印刷,印了三十万份。
不过这一切都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王辅茞本想光明正大的做舆论宣传的,但周琅反对,这些檄文必须是在登陆之后才能发放,否则影响军事行动的突然性。
事实上,周琅之所以要去打一下北京,也是因为判断出北京空虚的现状。他去打北京,目的是威慑,是打击满清的威望。兵到了北京就是胜利,但如果能真的打下北京,对满清的打击更大,当然更是胜利了。
………………………………
第一百三十四节 北伐
过了除夕,又过了十五,周琅的军事行动才开始展开。
十分低调,别人只能看到舰队集结,看到军事调动,却不知道情况。
但也有小道消息流传,说是大元帅要北伐了,因为大量传单是委托当地的印刷作坊用活字印刷的,尽管严令作坊保密,可要做到完全保密,那俗不可能的。
不过讨清檄文中,虽然提到北伐,却没说过北伐哪里,所以极少数消息灵通人士,其实也无法判断周琅会去打哪里,甚至都无法判断传言的真假,毕竟这个乱世,真真假假的消息实在是太多了,前段时间还有传言说白莲教攻占了武昌,结果后来也被证实是假的,反倒是在清军的打击下,白莲教被赶出了湖北。
清廷为了打击白莲教,出动了大量京营兵力,这给了周琅突袭北京的契机。
周琅的军事力量已经相当强大了,十二个军的步兵,全部配备欧式步枪,战斗力最强的四个军,装备的还是质量最优的法式步枪,其余八万人则使用最容易生产的印度款褐贝斯。
千里远征,动用太多兵力不现实,周琅将调动其中最精锐的四万老兵行动。
而且出于对行动的重视,自己的帅营将为先头部队,抢滩登陆等行动,都将由帅营配合水师行动。
其实第一步作战的主力还得靠水师,周琅的舰队规模现在已经十分庞大了,总数达到了一百艘老闸船,以及两艘三级战列舰,让他有能力向印度、缅甸、日本派出贸易舰队的同时,还能牢牢控制制海权。
但有一个麻烦,军舰名义上不属于周琅,而是他组建的中国东印度公司,最高指挥权名义上在管理委员会手里,现在管理委员会已经从台湾搬到了厦门,哪里也是舰队总部。
亨利皮特亲自坐镇,虽然周琅调动舰队不是问题,但还是按照当时的规定,每次都会向管理委员会报告,其中当然有意见不合的地方,比如发兵广州的那次。
由于舰队都是用公司的资金打造的,在程序上归属于公司,因此亨利皮特已经多次跟周琅产生分歧。但现在的实力对比,亨利皮特已经无法影响到周琅的行动了。
但周琅也明白,公司架构给他带来的利益,已经开始不足以弥补这个架构带来的负面影响了。在年底前,周琅跟亨利皮特进行了谈判,将公司舰队收归福建政府。
作为弥补,周琅授予中国东印度公司以福建和印度的贸易专营权,期限为十年。
以目前的规模,通过向印度运送茶叶,就可以每年盈利上百万两,十年就是一千万。而且贸易规模是会随着开拓慢慢扩大的,因此这个交易很合算。
周琅收回舰队之后,舰队对外称外洋水师,以跟传统只能近海活动的水师区分,以后如果有必要的话,还会组建内河水师。
这个变化只是在上层变动,说白了就是周琅跟亨利皮特之间的一份文件的事情,什么都影响不了。
一百艘老闸船,每艘平均20门舰炮,装备24磅、18磅、12磅和6磅炮,总共安装大炮两千门,这样的火力,足以碾压中国海域的所有海洋势力。
这次军事行动,周琅将所有舰队都集中起来,除了重视之外,其实有彰显威势的目的,本就是是一次威慑性军事行动,是以打击敌人威望和增加自己威望为作战目的,当然要张扬一些。
另外还有两百艘其他船只作为辅助舰参与,这些船只来源复杂,有向当地造船厂购买的大型福船,有投诚海盗留下的海盗霆船,这些船将作为后勤船、医疗船参与行动。
前锋三十艘战舰在正月18日出发,他们将冲破沿海阻拦,直航到天津去,有同样多的后勤船跟随,充分保证他们远航的补给。航线上的准备也很充足,周琅去年甚至通过东印度公司要来了北上的海图,正是马嘎尔尼使团绘制的海图,不但有沿途水文情况,甚至连天津内河水文,他们都测量了。后来鴉片战争时期,英国人还在用这些海图做参考。
东印度公司当然不会平白给周琅,要求周琅一旦开辟了北方基地,允许东印度公司有优先贸易权力的权力。
这些海图从中国广东直到天津的情况都有,所以东印度公司也没有把周琅讨要海图跟北伐联系起来,只认为周琅恐怕是为北上做准备,至于北上哪里,他们也不清楚,这时候谁都想不到,周琅会千里远征北京,连乾隆都想不到,否则他们绝不敢出动京营。
这种出其不意,正是最有利的条件。
周琅已经扩大到一个军的帅营精锐,由林发之指挥的先遣舰队护卫下,低调的从厦门出航,洋洋洒洒北上。
浙北海域已经是清军的天下,可是清廷水师平常只龟缩在近海和港口,根本就不敢跟外洋的庞大舰队对抗,甚至有没有发现都两说。
舰队直逼北方,用了半个月时间,终于航行到了天津外海,此时清廷才发现了他们。
可是已经晚了,天津防务十分松懈,跟大环境下的军事废弛有关,也跟陈旧的军事理念有关,就算他们派一个干吏来整顿海防,也做不好,因为清廷上下,根本就找不出一个懂得如何防御外海攻击的人才来。倭寇之乱已经过去了四百年,这种防备从海上进攻的经验,只能从书中得到,而书中那些四百年前的知识已经各陈旧了。天津现在的海防情况,还是沿用的明朝嘉靖年间,防备倭寇的方式,也就是构筑堡垒,驻军设防。
历史上直到1841年,为了防止西方越来越强大的海军力量,经过数年经营,才在大沽口炮台建成大炮台5座、土炮台12座、土垒13座,组成大沽炮台群,而现在这些都没有,只有一些土炮,安装在明代模式的城堡上,充其量算是碉楼,甚至无法直接对海上的舰队进行炮击,主要是防止倭寇登陆后立足用的。
在这样的防御力量下,前锋舰队都不需要绕路,直抵白河口,在炮舰掩护下,帅营精锐称作小艇登陆,推进到舰炮够不到的碉堡,用步兵炮一座座攻克。
他们感觉比攻击虎门还要容易。防御大沽口的天津守备清军的战斗意志,甚至还不如广东军队。一天时间占领大沽口,第二天进军一天,第三天就攻击到了天津城外。
半天时间,用来作战,还剩下半天时间可以用来抚民。
等主力舰队在三天后抵达的时候,整个港口都已经在控制之下,前锋军甚至已经为他们招募到了足够的码头搬运工装卸物资了。
天津之战的情况传到福建,宣传工作立刻展开,王辅茞马不停蹄的奔走在福建各地,跟大姓豪族会面,让各个府衙张榜宣告大元帅北伐北京的举动。
北伐檄文被贴满了福建,而且继续大力印刷,还要向广东、向江西散发。努力将这次军事行动的威势,转化为地主集团对周琅的信心,让他们拥护周琅,投靠周琅,在利用他们的力量,扩大自己的实力和根基。
同时还派出秘密代表,到江西、到广东,游说当地名门望族和大姓地主,如果他们能从背后起义,然后投降周琅,这当然更美妙了。
跟长麟有协议,江西则是太混乱,因此他派出的秘密代表,除了极少数被那些顽固地主给绑了交给官府之外,大多数都成功向当地的地方精英传达了福建的诚意,当然群集响应的桥段没有出现,大多数地主甚至没有给出任何回复,少部分表达了善意,极少数表达了自己的忠诚,真正采取行动的只有三家,他们派来了自己几个子侄,来投靠周琅,这算是在周琅身上押宝了。
北伐的消息传遍东南甚至比传到北京都快,因为满清朝廷严厉的封锁了消息,可北京的谣传很多,一时间人心惶惶,无知的老百姓传言天地会打来了,是给崇祯爷报仇的,可有的说崇祯爷是创贼害死的,于是就又有谣传说天地会是来给李闯王报仇的,谣言一日三边,北京一日三惊。
民间惊慌,朝堂也被周琅偷袭天津给吓得不轻。
满朝上下,其实早就注意到周琅了,并且给出了比较公道的判断,随着战局的变化,大量的朝臣都开始认为盘踞福建收拢人心的周琅,比陈周全更加危险,可他们没有办法,周琅躲在陈周全背后,守着武夷山根本就打不到。水师实力不济,连盘踞在浙南的陈周全水师都打压不下去,只能阻挡对方北上浙北,因此也就没可能从海上攻略福建。
至于广东,周琅不去打广东,清廷就很侥幸了,根本就不能指望以柔弱出名的粤兵,能够跟以野蛮出兵的闽兵对抗。
可现在朝廷没有出兵剿贼,贼寇却打到了天津,这如何是好。
福康安已经死了,满朝文武竟然拿不出一个可行的方案出来,军事凋零至此,让人徒呼奈何,最高军事机构,军机处三大臣中,竟然是以和庋娜宋镂椎模庹淘趺创颍
………………………………
第一百三十五节 龙抬头
二月初二,周琅登上了大沽口,帅营副将马大雷,第一军副将洪九指、第二军副将陈小手和第三军副将苟全,炮兵副将陈逆直统统到塘沽港口迎接。
周琅冲着他们点头,这些高级将领逆着阳光,看到周琅感受跟以前突然不一样了,以前虽然也有上下意识,可突然此时生出了一种主臣之感。
二月二龙抬头,周琅此时登陆,极富寓意,但这只是一个意外,这个时代的海上航行,错个十天半月都不鲜见。
但部下们昨天就讨论了这个日子,昨天夜里周琅到了外海,传命令说今早会登岸,他们就觉得这个日子很神奇。
真龙登岸了!
明明是阳光明媚,后来几个将领告诉别人的时候,偏偏说是携风带雨。而且以他们的地位,并不需要说谎,也不需要拍马屁,他们是连自己都记错了。
周琅与部下骑马偕行,一边询问了一下情况,情况很好,天津清军死走逃亡,周边三十里不见敌军迹象,老百姓秩序井然,没有自发袭击行为,反倒是提着菜篮子兜售鸡蛋的一大把,让人忍俊不已。
总计帅营和第一二三军,步兵就四万人,炮兵大部出动,也只有八千,这点兵力要打北京,之前这些将领都认为是天方夜谭,天津之战让他们产生了不真实的感觉,觉得他们未尝不可以打一打北京。
客观来说,周琅带领的这只軍队兵力并不弱,当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的兵力,还不到两万人,当然周琅认为自己的軍队,战斗力跟半个多世纪后的英法联军是有差距的,而乾隆时代的清军,也没有咸丰时候的清军那么废,至少乾隆年间他们打了十全武功,就算没有取得真正值得传送的战绩,但他们至少培养出了一批有战斗经验的中低层军官,軍队的组织能力和战斗经验还是有的。
两相对比,周琅觉得打北京不现实。历史上,北京、南京这种级别的都城,从正面被攻下的案例极少,大多都是因为守军逃跑,投降之类的原因失陷。
北京城的面积,人口,也不是四万人能够控制的。
所以周琅对打下北京也很渴望,但他始终认为不现实,除非乾隆、嘉庆像咸丰一样,带着他们的嫔妃逃跑,否则他不会强攻。
不过逃跑的想法,在乾隆和嘉庆的脑海中并不存在,朝臣们也比咸丰时候的朝臣有骨气的多,他们不是想着如何议和,而是想着怎么杀敌,结果有一些愣头青提出来,要天子御驾亲征!
此人叫初彭龄,是一个御史,御史的职责叫做风闻奏事,就是听到什么都可以弹劾,不需要进行核实。这个官职在明朝时候权力很大,因为只要是被他们弹劾,哪怕是首辅,都要马上停下手头工作,等待调查,这叫做待参。可御史不需要核实,只需要听到一点风声,他们就可以向皇帝弹劾,设置这个职位的目的,就是要让他们监察官员。可是由于御史不需要为事情的真假负责,就好像后世的某些媒体,会极尽哗众取宠之能事,夸大事实,甚至捏造事实。反正就算他们最后弹劾的事情子虚乌有,也不能因为他们履行了指责而打击他们,打击他们就是打击言路,就是昏君,暴君,所以明朝的皇帝都不太愿意惹这些人,因为这些人连皇帝都可以参劾。
这样无节制的权力,很容易就让御史言官沦为权贵权力斗争的工具,很多大员都有自己控制的御史,用他们攻击自己的政敌,由于他们以弹劾,对方就要停止工作,往往引起很大的麻烦。然后对方会加以报复,如此往复造成严重后果。
满清总结明朝执政经验,将言官称作明朝三大祸之一,跟党争、阉祸并列,也就是将言官的危害程度,放在魏忠贤、东林党一个级别。
所以,清朝虽然也设置了这个部门,可由于认识到其中的危害,清朝御史的权力,没有明朝那么大,被他们弹劾也不用马上停止工作,而且弹劾的不对,还要受到追究。所以清朝的言官相对是不叫克制的,没有明朝那么肆无忌惮,也没有明朝那样沦为党争的工具。
初彭龄就是一个御史,可他是一个眼里不揉沙子的御史,最恨貪官,什么样的级别,他都敢弹劾。
这种人不怕死,也不贪财,名声很好,胆子也很大,什么话都敢说,别人收拾他们还会惹麻烦,所以很不好对付。
初彭龄提出天子现在应该御驾亲征,效仿圣祖康熙,一定能鼓舞士气,平定祸乱。
他的奏章得到一些比较正直的官员的支持,可是和幌倒僭痹蚣峋龇炊裕衔实矍Ы鹬衲芊赶眨裁辞Ы鹬蛔固玫拇蟮览肀凰呛暗谜鹛煜臁
可初彭龄真的就是不顾惜天子安危,和驼娴氖前实勐穑
初彭龄或许真的因为政治洁癖,而敢于直言,但和哪康木悦挥心敲创看狻
乾隆还没死呢,他是乾隆的人,乾隆在一日,和褪嵌实郏吻烨渍螅残砘够嶂赜煤瞳|,但绝没有现在这么舒坦。
所以和梦】悸牵熳佑萸渍鳎±贤纷佣伎炀攀炅耍比徊豢赡苋ィ蔷椭荒苁羌吻旎实廴ィ吻煊萸渍髁耍还苁溆际且桓龃舐榉常耍嵘』鼓苎沟米∷穑渴淞耍吻烨渍魇焙蛘莆盏能姸樱褪且桓鼍薮蟮耐玻冶Vに换峤杌⒍洹
反正限制嘉庆,打压嘉庆,这是乾隆的利益所在,任何让嘉庆跟軍队的接触,都是危险的。
这危险当然不是嘉庆本人的危险,而是对乾隆的危险,至于皇帝亲征,历史上也没死几个皇帝,一个皇帝,至少比手下的士兵,比手下的将领要安全的多。
为此初彭龄跟和秤鹫箍思ち业恼郏旖蚵傧菔嗳眨谷荒貌怀鋈魏沃饕狻
周琅此时还不知道,由于他的军事压力,让满清最高层这个不符合常规的皇帝和太上皇的二元权力中心结构,产生了裂痕。
其实这也是必然的,这种权力结构,没有压力自然好,一旦有了强大的压力,是必然要出事的。北宋就是一个例子,金兵南下,李纲等人劝说宋徽宗禅让,宋徽宗让钦宗登基,自己带着蔡京等佞臣跑去了南方,金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