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73,如果从头再来-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胡处长尴尬了一下,抬手抹抹胡子,说:“孩子玩玩枪,弄几个土炮听个响,这算啥大事嘛李同志,您说是不是?谁家孩子这个年纪不捣个蛋,对不?在不了赔点钱嘛。哎,您们围我干嘛,别让那车走了啊。”那边军车起动,在调头,胡处长赶紧让一起来的去堵,这要是走了说啥都晚了。
李淳上下打量了他一下,说:“您家孩子捣蛋就拿枪拿炮轰人玩是吧?您赔出去多少条人命了?一条人命给多少钱?里面那是啥看清楚没?重机枪,您们武装部这些东西都是随便给孩子拿出来捣蛋的是吧?”
胡处长说:“哪能呢,就是吓唬人的,哪能真打,对吧,顶多伤了给治呗,同志您看这样好不好,人我先带回去,完了您让您们局里再到俺们那要人,行不?我也算完成任务。”
李淳斜了胡处长一眼,懒得跟他搅,回身走向张兴明这边。
那边跟着胡处长一起来的三个人跑到解放边那边,一个踩着踏板和司机喊着话,冬天,车玻璃都是摇上的,他拽门,可是军车里面有锁,没拽开,就站在踏板上拍玻璃喊。
下面两个人跑到解放前面,举着两手比划着叫停车。司机也不理他们,可是也不能撞过去,就这么慢慢顶着往前开。
这边胡处长跟着李淳后面走了过来,直接就奔张兴明肖副局长和柳教父去了,李淳错开一步挡在他面前,伸手示意说:“站住,往后,五米警戒线,有事情站那说。”
………………………………
第四百三十一章 军人的尊严(1)
听到李淳的警告,胡处长愣了一下,哈哈笑着往前走,假装没听着。
李淳再次大喊:“后退,你已越线,马上退后。”
胡处长还是装傻,笑呵呵的往前走。
李淳抽出手枪直接上膛指着胡处长的脑袋说:“第一次警告,后退。”
胡处长暗里咬了咬牙,继续往前走,这时候他离张肖柳三个也就不到三米远了,再走两步就顶到李淳的枪上了。
李淳板开枪机喊:“第二次警告,后退。”他皱着眉头紧紧的盯着胡处长。
肖副局长低声问:“这人干什么的?硬闯警戒线,当我们不敢开枪吗?”
张兴明说:“刚不是说是钢铁厂保卫处的吗?处长?这几个人估计是钢厂子弟吧,看样是想要人。”
肖局长扭头打量了胡处长一眼,转回头对柳教父说:“柳干部,您们中科院最近有没有什么好项目?这年头还是你们搞科研的轻松啊,项目一批资金落地,就没有什么闹心事了,哪像我们,您看看这,乱事就不会断,就怕有突发情况啊,一天提心吊胆的。”
柳教父哈哈一笑,说:“那到是,我们不用耽惊受怕。”
那边胡处长又往前走了一步,眼睛看着柳教父,他一直把柳教当成了被保护的“首长”,肖副局长穿着便衣,他以为只是保卫局下来现场的一个带队干部,要知道,他做为钢厂保卫处的处长,级别是副厅级,也算是高级干部了,这个年代政企没分家,干部级别是可以平调的。
李淳沉声喝道:“最后一次警告,退后。”
事实上,李淳之所以一次一次警告,也是在等身后肖副局长或者张兴明的命令,必竟对方表明了身份,也是国家干部,级别也不低。
但是这个时候了还没有命令,根本像没听到情况一样,李淳心里就有底了,马上反应过来,这是什么时候什么情况,自己这边是保卫局啊,什么时候需要在意什么身份级别了,当军人的尊严不存在吗?警告三次,前面喊话两次,对方还在不管不顾的往前走,这就已经把保卫局的面子踩在地上磨擦了。
后世为什么规定卫兵的尊严线,为什么许可卫兵可以对无视警告越线人员开枪,军人,必须要有威严。
“砰”,枪响了。
解放车一下子刹住,司机推开车门往这边看过来,守在车上的全副武装的士兵也第一时间从车上跳了两个下来往这边跑,站在解放踏板上敲玻璃那位被车门直接顶得掉了下去摔倒在车下面的雪地上。
包括张立国在内所有手里有枪的人全是第一时间将子弹上膛,眼睛看向这边。
李淳的枪口凫凫的冒着青烟。
一只棉帽子带着白烟飞出老远,掉在雪地上滚动了几下停下来,能看见上面被子弹打出的一个大窟窿,棉絮向外翻着,空气里有股淡淡的烧焦的味道。
胡处长一脸呆滞的看着李淳,手指动了动,想指向李淳,可是没成功。
汗顺着他的脸颊流淌下来。
李淳垂下枪口,冷声说:“后退,否则击毙。”
在开枪的一瞬间,李淳心软了一下,瞄准肩膀的枪口往上抬了一点,只把胡处长的棉帽子打飞了,但是如果胡处长仍然不后退,他就不会再讲什么情面了,最起码在大腿上开个洞是肯定的。
胡处长终于在李淳的喝声中反应过来,扑通一下坐倒在雪地上,然后连滚带带爬的往远处挣扎,嘴里叫着:“不要开枪,不要开枪。”
他的三个手下,两个张着嘴站着,一个坐在雪地上保持着喊叫的造型,呆呆的看着他们这个平时素以冷面心硬闻名的老大此时惊慌失措的尖叫着在地上爬行,如果夏天大家就会看到他已经尿了,寒冷的冬天厚重的棉裤保住了他最后一丝脸面。
肖副局长笑了,对柳教父说:“我还以为他真不怕呢,如果顶着这一枪还能走到我面前来,我就把这几个小子交给他。”
张兴明说:“这些人不能交给地方,更不能交给钢厂,得好好查查,怕是身上事不少。约个架就敢枪炮全上,还能弄来重机枪,说他们手上没点大事您信吗?这留着将来也是群祸害。从来没听说过坏蛋长大突然就变正义人士的,只能是越来越恶劣。而且这边刚一出事那边就派个处长过来要人,怕是这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地方派出所怕是拿他们没办法的。”
派出所不像军队,有自己的系统和强硬作风,可以不理地方,公安部门和地方政府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大部分时候必须得照顾到方方面面的面子,其实也挺难的。
肖副局长点点头,扭头对跑过来的两个士兵说:“全部带走,这个处长拷上。擅闯军事区,无视警告,阻碍执法,私藏武器,威胁保卫目标,回去全部单独关押,好好审审。”士兵敬了个礼,走过去把惊惶的胡处长提起来反背着拷上手铐,两个人一架,拖着走到解放车边上,叫了一声,车上的士兵伸出手,把胡处长提了上去,扔到了车斗里。
那边胡处长的三个下属还在发愣没清醒过来,已经被全副武装的士兵过去一人一个给抓上了车,解放车轰的一声点火,直接回驻地去了。
肖副局长四下打量了一圈,说:“这个营地可好些年了啊,我还在这呆过几个月呢,不过好像每支队伍都没呆多久,好像这一片也就这个,还有三十七号院那边,始终没有长驻部队,总是用的时候临时用一阵。给你了?这块地可不小,我还以为会把三十七号院给你用呢。”
张兴明问:“三十七号院现在空着?”
肖副局长点了点头,说:“也空了几年了,没这大,四面都是民居,最开始驻军的时候就是保护那片宅子的,你应该了解。”
三十七号院的大概位置张兴明是知道的,那一片住着不少党和国家的老同志老领导,是保存比较完好的四合院片区,和中南海在一条路上,距离也不远,保卫局的老局长,还有花篮的花儿香那个王团长就住在那片。
………………………………
第四百三十二章 李淳升官(2)
张兴明点点头,说:“那现在有没有可能要下来?咱拿来用呗,反正也是闲着。”
肖副局长拿手点了点他,笑着骂:“小鬼头,心不小啊,得陇望蜀。你这块还不够用啊?”
张兴明说:“这块主要是日常训练,集训。我这边安保分几块,主要是各地的武装押运,次要的是保证商业安全,还有就是您刚说的保卫工作,这块以后也得抓起来了。这边还得放一个研究所在这里,柳叔就是过来看这个的,如果能多要一个院子过来,我就把武装押运这块搬那边去,离市区还近,方便。”
肖副局长点点头,想了想,说:“公安部那边的条件你应了没有?”
张兴明说:“没呢,我不想答应太快,他们那和您这边不一样,咱们是自家人,怎么都好说,他们想这么占便宜可没门,看怎么说吧。”
肖副局长哈哈一笑,说:“你答应他们吧,条件里加上那个院子就行了,完了我给你挂个牌子,给你些编制。不白给啊,我也有条件,你的人如果我这边有需要要无条件给我上,懂不?我们必竟是部队,有些事还是不太方便。”
张兴明说:“行,我听您的,反正您也不会让我吃亏。”
肖局长哈哈笑起来,伸手拍拍张兴明肩膀说:“滑头。老沈没和你说过吗?我们是战友,亲的,一起爬过弹坑的。他的孙子谁敢给亏吃?哈哈,别说军队,政府那帮写字的也得给些面子的,你小子运气好得很。不过话说回来,你很合胃口,事办的痛快大气,也难怪老沈看重你,咋样?听说老沈孙女长的相当漂亮啊,啊?哈哈哈哈。”
张兴明脸就红了,说:“没影的事,肖副局长你可别乱说。”
肖副局长哈哈笑着说:“你喊老沈爷爷,那也得叫我一声爷爷,跟你说,我也有孙女,比老沈那个还小点,哪天相看相看?”
张兴明不好接话,咳了一声说:“那个,肖爷爷,这里这个研究所是保秘的,您心里有数就行。”柳教父在一边点头,张兴明一提研究所这事他就想插话,不过也不好在肖副局长面前说什么,必竟人家地位在那摆着。
肖副局长点了点头,斜了张兴明一眼说:“能跑这地方建个研究所,又放在军营里,还有刚才小柳说的话,你不说我也知道性质和重要性了,刚才说给你挂个牌子给你些编制也有这个原因,还用你提醒?忘了我干什么的了?在我们眼里全中国哪有秘密。才高看你一眼,这就露怯,哈哈,还得练哪,小柳,以后有机会多教教他。”
柳教父看着张兴明点了点头,笑起来。
肖副局长又对李淳说:“你是几队的?七队?明天,就说我说的,你这边加几个人,二明的保卫升到乙级,你写个报告来找我签字,人员你选,编个小组你当组长,军衔提一级。”
李淳脸也红了,是兴奋的,立正敬礼,响亮的回了一声“是”。边上肖副局长的随行人员拿出笔本刷刷记录下来。
张兴明问:“李哥现在是啥军衔啊?我还没问过呢。”
李淳挠了挠头,嘿嘿笑着说:“中尉。”
张兴明说:“也不高啊,我还以为你们保卫局出来的咋也是个校衔呢。”
肖副局长瞪了张兴明一眼说:“你当军衔是大白菜啊,我们这上上下下万把人呢,全是校官?”
张兴明笑了笑,觉着有点丢脸,说:“你们权限大啊,我不清楚才是正常的好吧?”
柳教父说:“原来你也有不懂不知道的事,我还以为你无所不能呢,哈哈。”
几个人笑了起来,肖副局长摆摆手说:“行了,事也办完了,回吧,估计钢厂这边还有得闹,这地方上啊,是该管管啦。走吧。”
张兴明在心里给钢厂的领导层默哀了一下,让这位盯上,估计得难受一阵子了,要知道这位可是负责最高领导人保卫以及日常行程安排的,随便提一嘴,下来就是暴风骤雨了。
不过也好,看这些年轻人的样子,也是该管管了,要不然将来说不上弄出啥事呢,这些人聚一起啥事不敢干?而且说钢厂相关领导们不知情完全就是污辱人的智商了,看这屁股擦的速度多快,听听胡处长的语气多轻松。
有些人是不管自己怎么做做过啥的,反正只要自己不吃亏就是没啥事不算事的样子,而一旦遇到硬茬反抗的吃点亏就是全世界人对不起他,也不管他自己拉的啥耙耙。
这种人就得一次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才好,不然不知道要害多少人,而他自己还觉得啥也没干。
其实,真正比较嚣张的所谓二代,不论是官二还是富二,好好研究一下,全是那种不上不下的,其实一较真啥也不是的。真正的顶级豪门,真正的政治世家,对儿女的管教都是相当严格的,不说打折腿吧,过的日子也纯不比老百姓轻松,规矩戒条特别多。
而且这样家庭的孩子也没时间出来显摆啊,要学这个学那个练这个训那个,人家得为将来做准备,哪有时间没事陪几个老百姓扯闲皮?
老百姓在意的事情在人家眼里屁都不是,人家跟你扯什么嘛,而他们想得到的想做到的,是需要付出全部的身心精力来努力的,你看哪个接班人是胡混就行了的。
而且,说实话,大部分人的创业经营都是没有什么太大波折的,做点事就遇到什么什么,就得斗一场,就遇到各种强权压迫,呵呵。
当然,肯定会有,但那真是太个例了,而且都有很强的行业特性和地区性。
……
三个人出了院子上车,肖副局长挤到张兴明车上来,说:“走,享受一把资本家的待遇,哎呀,比桑塔纳舒服多了啊,二明,借局里几辆呗,咱也提提气。”
张兴明乐了,说:“行啊,年后我给你弄十辆来,交给谁?”
肖副局长摘下帽子拢了拢头发笑着说:“得啦,明知道不可能,要是我们出门都是这种车成啥事了,唉,等吧,国家越来越强大,会有那天的。”
张兴明现在坐这辆是他送给驻京办的奔驰,明面上就是他的车放在驻京办,也不敢说给,是真是要犯错误的。
张兴明说:“不用太久,88年,我送给中央一批车,咱们中国人坐自己的车,把德国车全换掉。”
肖副局长扭头看了他一眼,点头说:“你那个厂产的?我看行,放心,你生产出来不用送,咱们买。”
………………………………
第四百三十三章 规划会议(3)
1986年1月26号。
京城饭店顶楼宴会厅,小厅,外右二会议室。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南侧的窗子都被打开了一点,没有服务人员。
张兴明正拿着铁皮暖壶给坐着的一众大佬们添水,大佬们都拿着一叠资料,每个人面前铺着一张地图,仔细的翻看着,不时的拿起笔在地图上标记一下,或是在一边的本子上写几笔。
温主任坐在首位。
张兴明关于建立中央CBD区的规划建议已经在上面获得了通过,在短短的半个多月时间里,各级会议开了十几次,各层级战略性经济专家的分析会就开了三次。
今天,是方案立项会议,成立项目指挥部,研讨实施计划,因为整个规划是张兴明提出来的,被临时拉来为一众参会大佬讲解规划的细节问题。
现实情况是,大佬们不管坐在哪一层级,那都是肯有非常强大的个人风格的,他们不需要接受你的东西,而是会自行理解,然后提出一些问题,你只需要对这些问题给出详细的回答就行了。
于是,因为会议的保秘规定,参会的张兴明同志苦逼的成为了服务人员,端茶倒水递烟点火,到是很快就混了个脸熟。
这些人里可有不少后世闻名的人物。
“陈奶奶,那杯凉啦,你等等,我给你兑点热的再喝。”尽职尽责的张服务员拿着暖壶绕过办公桌,走到一位满头银丝,长的偏男性化而且满脸威严的女官员在前,把她面前的水杯倒掉一些,然后加了些热水进去。
陈奶奶抬头笑呵呵的看了他一眼,点了点头,端起水杯喝了两口,然后就又沉到资料里去了。
这位陈奶奶的身份是副总理,国务委员,央行行长,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部长,还兼管着金融、卫生、计生和旅游工作,是张兴明正对口的国内最高领导,人家直管外资以及外事政策,柳为民同志正儿八经是人家手下的小兵一枚。
边上围成一圈坐着的,国务院,军委,国家计委,公安部,民政部,建设部,交通部,各大银行,保险公司,来的都是委员,副手,但到了这个层级,副字的意义已经不大了,每一个都是有着绝对权利的大人物。
“小张,这里的原住居民迁移方面没有详细的计划,请解释一下。”民政部的副部长抬头问了一句,马上其他人也放下资料抬头看向正提着暖壶倒水的张兴明。
张兴明保持着倒水的姿势扭头看了一眼提问的人,点了点头说:“好的,马上好。”大家一起轻笑起来,这样的会议都是自己动手的,这加个小服务员的感觉也挺好。
放下暖壶,张兴明擦了擦手,走到提问的民政部副部长身边,说:“您好。关于地块内原住民迁移方面确实没有制定详细的规划,因为这一块涉及到了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比如居住性质,单位关系,户籍粮食关系,年龄分布,学校和医疗方面的关系等等。
如果在没有了解清楚之前就制定相关计划,我觉得并不是负责任的行为,咱们是国家行为,如果因为一时的疏忽被老百姓骂,我觉得不值得。所以这一块还得辛苦民政部和公安部下面的同志们,进行一下保密性的调查,然后根据结果制定迁移计划,这样比较不容易出现问题。最起码对大部分原居民来说是公平的。”
民政部的副部长皱着眉头思考了一下,轻轻点了点头,然后就拿起资料继续看起来,旁边听着的各位大佬也都有所思的样子静了一会儿,然后纷纷拿起笔来继续,只有温主任点了点头,在本子上刷刷写起来。
张兴明走到一边拿起暖壶,轻轻拉开房门,让门口守着的保卫干事吩咐人去打开水。然后又走了一圈,把各个大佬面前的烟灰缸清理了一遍,把烟头集中收到墙角的垃圾桶里,再把清理过的烟灰缸轻轻放在大佬手边,还细心的把用完的火柴盒拿走,换成了满盒的。
……
“不管我们规划如何制定,也不管未来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老百姓会越来越多,老百姓的生活会越来越好。所以,我认为,不管各位领导怎么制定这个居住计划以及后续的京城居民居住计划,有几点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是医疗,一间多大的医疗点,可以理论上有效的服务多大的片区,如何布点。
第二是教育,同样,幼,小,初,高,如何布点能够保证居民区内适龄儿童的教育开展。第三是粮油果菜日用百货这样的生活必须品采购问题,建几个市场,建多大,怎么建最合理?第四是道路交通,如何规划更有利于百姓的工作出行以及使用交通工具,道路的规划是不是要考虑的远一点,比如三十年,五十年。
还有停车场建设,现在咱们国家的汽车保有量不大,今年全国不到四十万辆,但是,我可以肯定的说,按照我们综合经济,城建以及居民收入增长各个方面的数据推算,二十年以后,2006年,咱们国内的轿车保有量将会达到三千万辆,京城一个市就不会低于三百万辆,到那时候,路宽,路口能不能保证正常通行,会不会像英美的大城市一样一堵半天?有没有足够的地方停靠这些车辆而不是停满大街小巷?
第五是环境方面,在座都是爷爷奶奶,你们见过的比我更多,应该知道曾经的伦敦的空气污染,美国几大城市的河道污染以及空气污染,更应该知道英美政府在污染治理上花了多少年多少钱,那么,我们还要从头经历一次吗?
第六是城市历史的保护维护,美国从建国到现在多少年?都说它是没有历史的国家,就是因为没有历史,这个国家特别重视与历史相关的保护工作,比如城建方面,比如遗址保护方面,比如相关的科研方面,而我们呢?是世界上历史最长的地区之一,京城建城多少年了?因为多,所以忽视,我觉得,我们是不是趁着城市改造,有选择的保留保护一些历史遗迹,给子孙后代留一点瞻仰先祖文化的地方。
第七是公共交通运输问题,这个我就不说了,因为我在这方面不专业。
第八是工厂企业的问题,一,这是城市环境污染的主要形成原因,二是它们将来的发展空间和城市发展的冲突,所以我们建议对现有各咱工厂分类进行适移安置,比如石井山钢铁厂,那边距离香山玉泉山太近了,为什么不趁着它现在规模还小找一个更适合它发展的地方呢?难道要等道它发展得更大,设备更多更贵重的时候,彻底影响到了城市以及景区的时候,才花更多的钱来改造迁移吗?”
所有大佬研究完了规划资料后,张兴明对整个规划做了总结性的报告,并对整个京城市的发展提出了九条意见。
说完话,他感觉有些地方好像说的有点重了,于是立正,给在场的所有大佬鞠了一个深躬,说:“感谢各位爷爷奶奶能够给我发表意见的机会,我年纪小,可能有很多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