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73,如果从头再来-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柳教父沉默了一会儿,说:“真的?多了,我拿个5%就行,我可没钱投。”
张兴明笑了,说:“就10,少一点也不行,多一点我也不给,不用您投一分钱,这算是咱爷们的君子约定,成不?”
柳教父笑起来,说:“成。敢给我就敢要,就这么定了,到时候咱们爷们喝一杯,我请你。”
张兴明说:“行,我相信您在这块的实力。庆功酒的时候,你敬您三杯。”
柳教父说:“行,那就这样吧,我联系人。你哪天到京城?”
张兴明说:“23号晚上到,25号开始开会。”
柳教父说:“那行了,我联系好了人,见面的时间地点你们自己定。我四月初也回京城了,这边差不多了,我得回去看着石景山那边,那边起不来,这边整啥样也是白废劲。那就这样吧,咱们见面再说。”
两个人挂了电话。
张兴明放下电话,手在话机上敲打了一会儿,想了想,有柳教父出面协调,自己的管理层人员看来问题就不大了,那这事就先放放,得琢磨一下开会的事了。
公司改制这边也不用张兴明亲自去弄啥,其实本来大家各做各的都挺好,也就是总部这边楼层启用,增添些办公用品,收拾些办公事出来而已,不过张兴明觉得,是时候给自己配两个专职秘书了。
………………………………
第518章 进京,接风
3月23号,小雪,下午6点20分。
张兴明和李淳,张立国一行八个人走出机场,坐上驻京办来机场接人的奔驰。
这次和以前又不一样,张兴明这次是做为全国代表来参会的,走的就是官身,相应的排场驻京办这边是一点也不敢少,接风宴弄的像舞会一样。
虽然国内这一时期禁止了民间舞厅,禁止了交际舞等一系列社会活动,但在高层,交际舞会还是照开,而且非常盛行。
而且难得的是沈老爷子也过来了,他是提前来京参加会前会的,不住在驻京办这边,这是特意过来给张兴明撑腰来了。
席间吴副,温主任,柳司长,肖副局长,京城军区,反正直接的间接的,张兴明这几年在京里的关系全来了,有些像CBD指挥办的有几位老人,因为身体关系本人没到,不过也派了秘书或家人过来,大家欢聚一堂。虽然全是以私人身份过来的,但谁敢小看这些人聚在一起的力量?这一夜,京城无数的目光凝视着辽东驻京办。
这一晚老爷子相当高兴,整晚上笑声就没断过。
张兴明年纪小了,不适合在这种场合抛头露面,反正来的大伙知道怎么回事就行了。晚会是以为辽东代表团的名义搞起来的,除了几个亲近的人直接找到张兴明恭喜了一下,大部分人都以为是冲老爷子面子来的呢,不过也无所谓,只要能来,这就是情份,算在老爷子头上也一样,张兴明自然心里有数。
这时候国内比较流行冷餐会,也就是像国外那样的自助餐形式,大家可以随意走动聊天,会场靠里摆着吃食,随意拿用,不过没有来回走动的服务人员,倒酒啥的要自己走过去。
晚会开了一会儿,老爷子那边一些人就坐到一边去了,音乐响起,中间开始有人跳舞,年轻一点的聚在另一边说话,这种晚会,也是一个社交平台,是拓展人脉的好地方。
张兴明没事做,就和李淳几个人跑到餐区拿东西吃,他是真饿了,下了飞机到这会儿还没吃啥呢,就喝了点水。
李淳几个也饿了,在说这地方也没什么危险的,几个人拿了东西坐到一边餐桌上吃,张兴明自己端着盘子在这边移动着吃,看见啥就来一块,其实从上辈子,张兴明就喜欢这种自助餐,不用费心想吃啥点啥,都摆在这,看什么好了拿一块就是,方便而且能吃好。
驻京办这边的厨师还是相当给力的,不过也正常,一省的脸面啊,肯定是要弄的相当到位才行。
中国菜大部分其实不适合这种冷餐会,中国菜要讲究一个完整性,讲究色形器味。不过凡事就怕钻研,任务下来就得办,越来越多的领导喜欢上了这种自由的招待方式,不用一本正经,不用规规矩矩,说话也方便,谈事也方便。
正规的中国式宴席只要入席就限定了你说话的就定死在身边这两三个人了,其实真的不方便。
于是在一些大厨的努力之下,研究出了一批专门适应冷餐会的菜式出来,糕点,包子饺子就不说了,菜也做成一个一个的个体,吃的时候拿出来几块,浇点准备好的汁就行了,虽然做不到正菜那么入味,但想要好吃也不难。
也有热炒,青菜类的菜对形色要求不高,炒出来摆在那就行了。
张兴明这个一口,那个一块,这边一碗,那边一勺的围着摆餐桌吃,反正也没人注意这里,再说了,年纪在那摆着呢,也没人会说他不规矩。
驻京办的服务人员在摆餐桌这边服务,看着张兴明的样子就捂着嘴乐,主厨还过来问他想吃啥,要下去给他特意做一份,张兴明摇头拒绝了,就这么晃着吃,边吃边向乐得不行的服务员飞眼。
今天这边来了不少人,老爷子的面子还是够大,而且张兴明自身的影响事实上也不算小了,像这样的聚会就不会缺少年轻人,老辈人都知道这样的场合是年轻人交朋友拓展朋友圈的机会,所以一般都会带着后辈过来,或者是直接让后辈代表参加。
国内的太子圈在这个时候刚刚兴起来,经济发展了,对外开放了,权力稳定了,自然就会产生阶级,这些含着金子出来的小家伙们天生高高在上,想的比同龄普通人要多的多,而且接受的教育以及眼界也确实不一样,早早就知道了人脉圈子的重要性,自然对这样的晚会趋之若鹜。
这些人也是分圈子的,大概上是按年龄分,事实上家里的级别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你一个厅级家的凭啥和人家副国家的混一起玩?不自卑啊?当然也有例外,就是看顺眼了也没办法,但这种情况比较少。
这会儿场里的年轻人就分了三个小圈子,凑在一起说着话。
驻京办的整个二层就是宴会大厅,就是专为这种大型的晚会准备的,有接近两百来个平方大小,中间有四根柱子,把整个大厅分成了几块,最里面就是摆餐区。
有身份地位的人都是在中间区活动,门口那边是级别较低的,那边守着门,领导们出来进去都能照个面,万一被哪双眼睛看中了呢,是不?
而里面这边就是年轻人的天下了。
三个圈子分散又相融的聚在这边,有十几个人,有那么几个明显年长一点的明显是跨圈的,每个圈子都十分自如,成为三个圈子的接点存在,这样明显比较弱的这边也能和那边插上几句话了。说是弱,是指这边几个明显年纪偏小些,在相等的阶级圈子里,年纪小就没有话语权,谁让你生的晚呢。
张兴明随意扫了几眼就不在关心,一心吃自己的东西。李淳他们坐在另一侧角落里,那边明显坐着的都是保镖陪伴一类的人,也有那么十来个人,不过这些人之间没有交流,除了李淳他们几个在吃东西,剩下的都拿着杯水或者饮料静静的坐在那里。
刚吃了块鱼,浇上艳红的糖醋汁,吃的张兴明满口生津,回味了一下,伸手又拿了两块,鱼块已经去了刺,切成菱形,外面包着库,炸得金黄金黄的,咬起来却感觉不到硬,反而很酥软,浇上汁,咬一口满口鱼香,酸甜适口,很美味。
………………………………
第519章 蔡宝
张兴明站在菜台前面,正犹豫要不要再拿一块鱼肉,边上伸过来一双筷子,刷刷刷几下就把所剩不多的鱼块夹空了。
等张兴明反应过来,鱼块已经被夹没了,扭头看过去,一个比张兴明稍高一点的胖子正往鱼块上加汁,几大勺糖醋汁下去,胖子满意的点了点头,拿筷子拌拌,舔了一下筷子头,啧了一声,夹起一块鱼送进嘴里,眯着眼睛吃起来。
张兴明扬了扬眉头,扭头夹了几块牛肉,浇上胡椒汁,就往一边走。
走了一步,感觉衣服被扯了一下,扭回头,胖子正看着他,说:“一下没注意,你是不是也要夹鱼?来,就在我这吃吧。这鱼做的确实好吃,每次来这吃饭我都盯着这个菜。”
张兴明愣了一下,笑了,说:“谢谢,我吃这个一样,你吃吧,难得有特别对口的菜,得吃爽了算。”
胖子夹了块鱼放进嘴里,点着头说:“对,人这辈子顺心事不多,遇到就得弄够本,哥们你和我想一块去了。”又把盘子递过来一点说:“来,一起。”
张兴明笑着从他盘子里夹了一块,说:“行,谢谢。我这一块就行了,刚才吃了几块了,我再吃点别的。”
胖子说:“一起一起,一个人吃饭没意思,我也吃点别的,你觉得哪个好吃?”
张兴明咽下鱼肉,指着菜台说:“那个丸子,我刚吃了,很有弹性,里面还有骨汤,浇咸汁胡椒汁都行,你要是爱吃酸甜的应该也可以。”
胖子夹了个丸子过来,直接在手里盘子上沾了些糖醋汁就扔进嘴里,嚼了几下点头说:“好吃,香,浓,融,配咸汁应该更好吃,来来把鱼块吃了,我换个盘子去。”
他也不管张兴明答不答应,拿筷子把盘里的鱼块拨了一半到张兴明的盘子里,然后把剩下的鱼块划拉到嘴里,转身去拿新盘子去了,留下目瞪口呆的张兴明看着他的背影凌乱。
边上的服务员一下没忍住,“噗”的一声笑了出来,急忙转身跑后面去了。
张兴明还没缓过来神呢,胖子拿着新盘子走了过来,这下张兴明更尴尬了,也不能当人家面把鱼块扔了啊,看了看,也实在是爱吃,算了,吃了吧。
把鱼块扔进嘴里,边吃边看着胖子弄丸子,浇汁,还用眼神问了问张兴明是不是咸汁,张兴明点了点头,把鱼块吃完,把盘子随手递给服务员,服务员接过去,递了一个新盘子给他。糖醋的味道不能和别的混着吃。
又吃了点东西,喝了一碗厨师特意下去做的热汤,张兴明舒服的出了一口长气,摸了摸肚子,扭头看李淳他们几个也在喝汤了,点了点头。再看胖子,还在吃呢,边吃边用眼睛在菜台上寻找着什么,咽下东西,他走到张兴明身边小声问:“你喝那汤呢?我咋没看着。”
张兴明笑了,用手比了一下,让服务员给这胖子也来碗汤,虽然菜都是热的,但必竟是冷餐会,这会儿又是冬天,吃完胃里还是有些凉的,喝碗热汤真的即享受又舒服。
服务员下去,不一会端了一碗汤上来,张兴明帮胖子接过来,对服务员说:“去看老爷子那桌,问问他们喝不喝,这屋里有点冷了。”
这年代没空调,全靠锅炉暖气取暖,这屋空间有点大了,再加上人来人往的,室温有点偏低,年轻人还好,老年人坐久了怕是要冷。这也是那个年代一般宴会厅和会议室大多设在二楼的原因。
服务员答应了一声,悄声的走过去了。这边胖子喝完了热汤,满足的打了个饱嗝,拍了拍肚子,放下空碗,伸手扒着张兴明的肩膀说:“哥们,面生啊,看你和这里人挺熟的,辽东的?”
张兴明点了点头,说:“辽东,张兴明,叫我二明就行。你呢?”这胖子虽然行为了粗了些,但看人可不能只看这些,而且他的行为虽然粗但是并不招人反感,起码张兴明对他感官还挺好的。
胖子一手搭在张兴明肩膀上,一手揉着肚子说:“我叫蔡宝,都叫我蔡子。我家老爷子是教育部的,在那边坐着呢,我就是跟着来混吃混喝,哈哈,家里可吃不着。你呢,你家里哪位?”
张兴明说:“也在那坐着呢。”那边坐着一群老头子,能说是辽东的就沈老爷子自己而已。
胖子扭头看了一眼,说:“沈委员?哥们头一次来京城?以前没见过你。”
张兴明说:“到不是头一次来京城,不过是第一次参加这种活动,看样你是总参加呗?”
蔡宝拍拍肚子说:“闲着也没事,俺家老爷子总说出来见世面,这世面没见多少,好东西吃了不少,嘿嘿,还不用花钱,多好。”
张兴明问:“你今年多大?”
蔡宝眼睛在菜台上看来看去,说:“二十一了,大三,我在人大,你呢?”
张兴明说:“我才高中,比你小着呢,还想吃点?”
蔡宝摸着肚子说:“不了,吃饱了,我看看还有什么没吃到的,嘿嘿嘿,没办法,看到吃的控制不住啊。走,去那边坐一会儿,听听他们吹牛逼,我给你介绍两个人认识一下。”
半搂着张兴明走到年轻人这边,拽开椅子,拉着张兴明坐了下来,对边上那个会得稳稳的人说:“三哥,这是辽东沈委员家的,张兴明,二明,第一次来。二明,这是三哥,他家老爷子是冶金部的。”
张兴明冲三哥伸出手说:“三哥,你好,叫我二明就行。”
三哥看了看张兴明,伸手和他握了一下,点了点头。
这个三哥就是几个圈子的接点之一,好像不太爱说话,一直坐在这听别人说,不过能看出几个圈子对他都比较尊重,或者说是在意,不时的把话题往他身上引一下,以免冷落了他。
冶金工业部在这个时代还是相当重要的一个大部委,没有人会想到十年以后,这个部委就会永远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其职能被一个这时候名声不显没人重视的钢铁工业协会所替代。
但在八十年代,一直到九十年代中期,钢铁行业一直是国之重企,管理铁钢产业的治金工业部是相当有实权的大部委,部长是在国家这边也是能说得上话的,相当有地位。
不过这些和张兴明都没有任何关系,他也不用扒着谁得到点啥。在这个年代,重工业是国家的支柱产业,做为治金工业部实权大佬的后辈,在年轻一代中有点地位很正常,要知道钢材在这个时代可以算是紧俏物资了,倒批条都能赚的钵满盂满,能弄到钱,在年轻一代之中自然就有地位。
………………………………
第520章 圈子
八十年代末的红色子弟已经有了财权的意识,但是还没有膨胀,还有底线,还有规矩和规则在遵守,虽然因为老一辈的理念问题分成一个一个的小圈子,也会有争执和冲突,但相互间都会默认一些东西,约束着自己或者圈子把事情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整个子弟圈就差不多崩了,老一代圈子已经因为成年和工作问题消失,新的圈子不断的形成,物欲横流的时代,权力至上的风潮,导致规则和底线渐渐的也消失了。巧取豪夺各种手段无不用其极,无论是国家的还是个人的都按阶层成为某些人的盘中餐,想怎么吃就怎么吃,吃不到就掀桌子,压制。
这也是为什么九十年代改革进入快车道以后,国内国企崩盘,私企短寿,资金人才大量外流的一个原因。到了现在再看,除了互联网好像造就了一些平民富豪以外,几乎所有的行业有影响力的都是这样那样的一些子弟圈子里的人物。而就算互联网,创业者和当家人持股多少?如果不是因为技术上的壁垒,他们存在的机率有多少?
但这其实整个世界都是一样的,无可厚非,投胎也是一种技巧。
俄罗斯的寡头,欧美的财团,日韩的会社,印度的种姓,东南亚的宗教,总的来说我们算是比较好的,最起码我们还能安全的稳定的生活,可以通过努力过上更好的日子。
做为一个人口如此众多,地域如此宽广的国家来说,秩序稳定,生活安全,这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做为其中的一员,我们就该感觉到幸福。整个地球来讲,也是独此一份的。
张兴明挨着胖子蔡宝坐在那里,喝着茶,听着这些人在这侃,第一次接触,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
京城爷们是出了名的能侃,老百姓话讲就是全是话痨,拍个蚊子都能当故事讲几个小时,何况这是京城,每天大到国际,小到胡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事情,可以说的事实在太多了。
“三哥,挺兄弟一把?这次动静可不小,我扫听着,摩天大楼就十几个,我家老爷子也算是正好搭邦,能说上句话,咱哥们拉几替。”
边上两个小圈子都不吭声,扭脸看着这边,发财的事都有兴趣,但这是各自的门路事儿,抢也抢不来。
三哥慢悠悠的掏了支烟,边上马上有人拿火柴过来给点上,三哥抽了一口,架起二郞腿,说:“你小子也甭给我念秧儿,哥局气,可不是土鳖,这事都上了纽约时报了,满地球的人都盯着呢。你也别玩那歇了虎子,要是真有底,把合同拿出来,三哥就是拼了膀子也给你走一趟,没趟死的事这次可不能玩。这丫要是出事,你老爷子也兜不起,别最后庙没摸着,再把人折了。”
说话的小子脸一红,舔了舔嘴唇,向老爷子们坐的那边扫了一眼,压低了声音说:“这把虽然动静大,但实际上中间儿国家不伸手,我能和三哥你掉腰子?这事我可真是扫的底掉了,前面都是一港鳖在弄,最后国家接手,咱只要前面插进去就行,丫挺的不给咱爷们面子?我直接就落了他。”
张兴明皱了皱眉头,扭头小声问蔡宝:“这孙子谁呀?”
蔡宝意外的看了张兴明一眼,凑到他耳边说:“城建部常务,葛六儿。”
城建部全称是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其前身是城建管理总局,88年改制为建设部,也就是后来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不过一直到08年,下面各省市一直是叫城建局或城管局,并没有改动,08年以后,才全国统一变更了名称。
虽然CBD这事最后定性为国家行为,但实际上还是要接受相关各部以及京城各局的管理,只是因为项目级别高,指挥部各位老爷子坐阵,手续上以及一些实际问题上就少了很多麻烦而已,人家还是管理单位,真要叫板还是相当有底气的,只不过那就翻脸了,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
08年奥运场馆建设也是国家行为,还不是难以避免一些事情,人情社会嘛,谁也避不开。
张兴明又皱了皱眉头,有点头疼,被这些圈子盯上了,虽然自己内有沈老爷子顶着,外有一堆老爷子坐阵,但仍然少不了麻烦哪,这块肥肉在这个年头来讲实在是太大了,总会有几个愣头的冲上来。
蔡宝发现了张兴明情绪上的变化,小声问:“怎么了?”
张兴明看了他一眼,小声说:“我就是那港鳖。”
蔡宝一下子睁大了小眼睛,嘴巴也张的老大,抬手指着张兴明,张兴明冲他苦笑。
蔡宝眨了眨眼睛,看了看张兴明,又看了看三哥,再瞅瞅葛六儿,突然一拍大腿,说:“我说六儿,你这心也忒大了吧?这么大事,你是准备把三哥拉火坑上烤是吧?反正掉里也不是你丫。”
葛六儿扭头看了一眼蔡宝,皱着眉头说:“我说蔡胖子,你丫有意思是吧?怎么着?我碍着你啦?”
蔡宝撇了撇嘴,说:“你丫自己得瑟,别拖着三哥,我看你孙子就是让替懵了眼了,啥都敢想。你先回去问问你家老爷子,把事弄准喽,别在这晒脸招笑啦。”
葛六儿梗着脖子瞪着蔡宝,刚要张嘴,三哥摆了摆手说:“宝儿说的有道理。六儿,这回可不是小事,你还是砸么准了再找我说吧,能办的哥绝对不丢份,但是没准的事我也确实不敢应了你,这可不是平时,大不了回家挨顿板子,这事要是歇了,呵呵,咱们还能不能吃饭都是问题了。”
那边另一个接点,一个梳着小分头,穿着呢军装,年纪和三哥差不多大的人插话:“咋了三子?也有你不敢的事儿?这就歇菜了?”那边小圈子里发出一阵轻笑。
不用张兴明问,蔡宝小声对张兴明说:“计委建工局,李四六。”
张兴明问:“他和三哥不对头啊?”
蔡宝说:“那一圈都是老城建和计委的,建工测绘勘察,另外那边是行政的,有上头有市里,咱们这边是工业部,治金,一机二机三机,平时各玩各的,没啥接触,不过基本上都认识,京城能玩的也就那几个地儿,大家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总能碰个面儿。”
张兴明问:“有冲突?”
蔡宝说:“李四六拍婆子拍到三哥这边的关系了,前阵子约了一架,也没打起来,气没出,心里斗着气呢。”
京城这边这种圈子文化,其实是从大院文化演变出来的,那时候不管政府还是军队,都有自己的家属院,俗称大院。一个家属院差不多就是一个城中城,住宅,幼儿园,学校,医院,同系统的孩子差不多就是在一起成长起来的,从小玩到大,虽然也分亲疏也打架,但一旦和其他大院卯上,那一个院的就是一家人,然后扩散到系统,一个系统就是一家人,相当团结。
随着国家的发展,机构和住房的改革,这种院子一点一点消失了,各大系统经过一系列的合并裁撤烟消云散,也随着国家越来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