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73,如果从头再来-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双鞋,张兴明付了十二块钱,四个人坐在小马匝上把鞋换了,换下来的鞋就放在租鞋大姐脚边,她给看着,不另收费。其实弄她这个就是遭罪,还蛮挣钱的,一天下来能上百。

    换上冰刀以后,张兴有就觉得自己完全变成另外一种生物了,忘记了如何直立行走。

    李淳和唐心是老手了,换好鞋一点也不受影响,站的笔直笔直的,还能随意走动。

    李淳伸一只手扶着张兴明说:“脚腕要使力,千万绷住不能软,一软就肯定崴脚,起码得肿好几天,实在觉得不行你就趴下,不能蹲,懂不?一蹲脚腕就绷不住了。”

    张兴明指着冰场里蹲着滑花样的人说:“他们怎么是蹲着的?”

    李淳说:“我也能,首先你得先学会啊,学会了怎么玩都行,身体自然就协调了。”

    张兴明绷住脚腕慢慢站了起来,两只脚不听使唤的抖动起来,觉得整个身体从脚腕的部位分成了两块,下面那块总要跑。李淳说:“绷住,使劲,不要抖,坚持几分钟就好了,站稳。”

    那小二也在唐心的搀扶下慢慢站了起来,她的表现就比张兴明好很多,抖了几下就收住了,竟然还能试着往前走动,扯着唐心就要进场。

    整个冰场分为内场和外环两个大部分,内场就是给新手爬行用的,外环是高手操作区,那小二的几个同学都在内场新手区,不过看样子都能滑一截了,见到那小二高兴的围过来叽叽喳喳,唐心索性就把那小二交给了同学,自己站在一边看着。

    张兴明目瞪口呆的站在外环的外面看着场内,他真搞不懂她们是怎么相互认出来的。

    过了一会儿,张兴明感觉能站住了,说:“进去溜溜吧,我觉得还行。”

    李淳笑了一下伸手扶着张兴明往里面走,结果刚一动就突然发现自己眼前是蓝天白云,竟然是秒摔,自己完全没反应过来。

    张兴明有点怀疑人生了,坐起来想了半天也没记起来摔的过程,慢慢重新站起来,弯着腰伸着双手慢慢往前挪,李淳说:“你得站直,你这样永远也学不会。站直身体,脚腕使力,脚要摆外八,重心在两脚中间,就是你走动的时候脚的状态是偏的,刀刃往外使力。”

    张兴明迷惘的看了李淳一眼,吸了一口气把身体站直,一口气刚吐出去,眼前世界一晃,静止在蓝天白云,这个时候张兴明的内心是崩溃的,李淳竟然不负责任的笑了,还笑出声了。

    张兴明扭头看向汪红华和张启生,两个人抱在一起耸动着,摇摇欲坠。

    租鞋的大姐对李淳说:“兄弟你把他背进去得了,扔中间让他自己爬一会儿估计就好了,这也太笨了,就这样一天也走不进去呀,跟你们说鞋钱不退啊。你看你们一起那小丫头,都能滑几米了,一跤都没摔。”

    张兴明坐起来往场里看,果然,那小二在几个同学的陪伴下虽然摇摇晃晃的,但就是不倒,还能试着往前滑几下,不时发出尖叫。你说你滑行尖叫个啥?我摔两下了也没叫啊。

    还真就不信这个劲了,一咬牙,张兴明迅速的站了起来,脚腕用力,硬是站直了,然后勇敢的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咔,劈叉了。幸亏哥们练过开过大筋哪,要不这一下就废这了。

    李淳毫不顾忌的哈哈笑起来,汪红华和张启生已经倒了,倒了,躺在雪地上浑身颤抖。

    那小二突然把张兴明想了起来,扭头找了一圈才在出发点找到他,招手喊:“二明,你快进来呀。”

    张兴明再次爬起来,扶着膝站好,然后站直,心里想着李淳的话,脚往中心使劲,刀刃朝外,慢慢往前挪了一小步,成功。再一小步,成功,能感觉到刀刃和雪地之间的磨擦,点了点头,原来往外使力就是增加刀和冰面的磨擦,以阻力支撑动作。

    再一步,到冰场边上了,再一步,上冰了,啪。冰真的比雪硬啊,摔疼了。

    李淳跟过来说:“在冰上,脚下的力和身体是反的,懂不懂?你要往前,实际上刀有一个阻止前进的动作同时把身体往侧边推,然后另一只脚重复,这样你就往前滑行了。会滑了以后因为速度起来了,这个动作看上去是脚往后使力,其实不是。是侧面。”

    张兴明想了想理解了一下,点点头站起来,然后试着往两侧斜着推刀,果然是往前滑了几米才再一次跌倒。

    玩了有接近两个小时,李淳把张兴明和小丫头都叫了出来,第一次上这个时间长了脚脖子会肿,让两个人换鞋活动一下脚腕。今天的“训练”结束。

    丫头的同学也出来换了鞋,几个人站在那说了会儿话这才告别分开,张兴明和那小二上车回家,小丫头很开心,一路上叽叽喳喳的就没停过。


………………………………

第731章 朱继东

    张兴明只在家里呆了两天,东欧之行刻不容缓,港岛这边的事情也没安排好,实在是没有时间消耗在家里,而且,张兴明发现自己和哥哥弟弟们已经彻底弄不到一起去了,随着时间的拉长,自己已经完全是中年思维,就连陪小丫头都有一种带着女儿去逛街的感觉。(T^T‘)

    两天后,张兴明告别丫头丫蛋,和二姐朱继东返回奉天。

    朱继东的调转手续已经办好了,原单位已经接到了通知,朱继东到单位的时候厂长亲自接待了他。

    “哈哈,小朱,真是真人不露相啊,不声不响的给了我一个惊喜,有这关系你不早说,咱们这小厂到底是留不住你呀。哈哈哈。”厂长一副亲近亲切的派头拍了拍朱继东的肩膀,把签好字盖了章的调转手续递给他。

    朱继东接过手续,心里有一点小激动,说:“感谢厂长这么多年的照顾,我这也是没办法,家搬那边去了,来回上班有点远,您也知道,我爸岁数大了,孩子上学,我一个人也照顾不过来。”

    厂长递给他一根烟问:“老朱现在身体还行啊?有几年没见着了,都老啦。”

    朱继东接过烟,帮厂长点了火说:“还行,就是走道不太利索了,精神头吃饭什么的还行。”

    厂长指了指调令说:“你这是调哪去了?搬家啦?搬哪块?”

    朱继东这是跨区调动,调令直接是从市组织部走的,调令到铁西,铁西再到厂里,厂子签字盖章后朱继东的关系就到了区里,然后再拿市组织部的令文到市组织部报道,市组织部那边再下放到和平,和平接收了组织关系后下任命到太原街,然后朱继东拿着和平的任命文书到太原街管理处报道入职。

    一般情况下这种调动盖章交资料什么的要来回跑半个月甚至更久。有时候人都到新单位上班了组织程序还没走完,还得在原单位再领一个月工资。不过有陈大秘在,一切从简。朱继东只要来回取文件就行了,组织关系已经落过去了,朱继东自己只要把粮食关系和户藉文件送达就行。

    不过铁西这边包括轴承厂是看不到去向的,不知道调哪去干什么,所以厂长才这么问了一句。

    朱继东自己点着烟抽了一口,舔了舔嘴唇,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张兴明,吸了一口气说:“我搬到浑南那边去了,这两天我爸和孩子也搬过去。我这不是又找了一个嘛,她在那边。我这也是她的关系调的,调太原街去了,离她近点。”

    厂长说:“结啦?没听着信呢?你这是什么时候办的事呀?”那会儿办事情一个厂的都会去凑个热闹,同事工友之间的随礼是支出的大头,必竟一个厂一个车间都几百上千人的。

    朱继东抓了抓头说:“没办。因为这事我这两天都在我对像家呢,长辈有点生气,等那什么,孩子满月的时候办个大的,到时候老厂长你们都去喝杯酒,我不收礼钱。”

    厂长一愣,笑着说:“我说呢,怀上啦?你这动作可够快的。去太原街干什么活?啥单位?”

    朱继东说:“在太原街管理处,以后老厂长你要在那边有事就吱声。”

    厂长点头说:“那可是好地方,正儿八经的处级单位呀,可比咱这小厂强多了,去了好好干吧,在那头一个正科就顶我这处级了,那才是干部,咱们厂子这头这级别就是个虚活,没人家那硬。给安排的啥活?”

    朱继东说:“副处长。也不知道能不能干好呢,心里一点底也没有。”

    老厂长眼珠子差点掉下来:“是啊?副处长,你这就副处啦?我的天哪,你媳妇这路子够硬啊,走的哪的关系?行了我也不问了,你小子这是踩了大运了,以后能行了别忘了回来看看,咱厂怎么说也算是你娘家,不能忘了。”

    朱继东说:“不能,在厂里呆这么多年了,厂长你平时也没少照顾,我朱继东不是忘本的人。”

    老厂长说:“住的地方还行啊?浑南那边我不太熟,那边我记着是农村哪,有一片占地楼。不过这两年那头发展的挺快的,你媳妇儿在那边上班啊?多大?和你一样不?”

    朱继东说:“她单位盖的房子在那边,她单位也在太原街上,这不就是挂着离近点嘛。她比我小,三十,原来对像都没处过呢,我这是撞了大运了。”

    老厂长拍着朱继东的肩膀说:“你也算是我看着长起来的,你这孩子有福,好好过吧,你这也算是熬出头了。等有机会我找你爸喝一盅,那也算是我半拉师傅呢。”

    朱继东说:“行,有空厂长你过去串个门。那你忙,我就先走了啊。”

    厂长说:“走吧走吧,给我跟你爸带个好。”

    朱继东出了厂长办公室,把文件塞到包里走到外面院子里,四下看了看,这就是自己呆了半辈子的地方,一时之间有种莫名的情绪涌了上来。把烟头扔地上踩灭,深吸了一口气,上车发动,黑亮的奔驰缓缓开出厂子大门。

    把手续交到区人事科,拿了市组织部的报道函,朱继东开着车回到重工家里。

    开门进屋,老爸朱祖权正坐在小马匝上看电视,这会儿朱继东才发现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房子是这么小,屋里东西塞的满满的,连个沙发都放不下。

    “回来啦?那头怎么说的?这事啊,咱办的不地道,人家骂几句说几句是该,你多说几句好话。”

    朱继东说:“佩玲爸妈到是没说什么,岁数都不小了,身体也都不太好。她哥和姐我都见了,一家人都挺好的,是实在人家。她弟在港岛还没回来,过年前能看着吧,她妹妹一个人在南坟,平时都在那头。爸你这两天怎么样?没再咳了吧?那药还有没?”

    朱祖权点了点头,说:“那就好,好好过日子吧,我这头还行,暂时也不用你操心,小娟我也能帮你看几年。药还有呢,那不在那放着,还能吃几天。”


………………………………

第732章 朱晓娟

    朱继东进屋收拾自己的东西,说:“爸,这两天我姐我哥他们没过来呀?”

    朱祖权说:“没,你哥那,也不知道忙乎啥,你姐打了两个电话。你姐夫那边好像有什么事了,这几天挺忙的像是。就打电话说你去佩玲家了,说是她弟弟回来了,是个有钱的大老板,说佩玲以前一直没跟你说家里情况,整的挺被动的。你姐那性子就是个混的,你也别什么都让她掺合。”

    朱继东把自己的重要东西收拾好,走出来看了看,找了个箱子收拾朱祖权的东西,说:“回来的不是她亲弟弟,算是她爸妈的干儿子吧,不过他们两家就住一起,处的和一家人没啥两样,那个张婶我也见了,挺厉害的一个人,她们两家的事我看都是她张婶做主给安排。”

    朱祖权慢慢掏了根烟点着说:“那可不容易啊,这是真感情,处出来了。她家里都是干什么的?”

    朱继东说:“佩玲爸就是个退休工人,她妈是农村户跟着进城的,在家呆了一辈子,她姐和她哥都在办厂子。爸你这些衣服就不要了吧?行不?你看还有什么必须要拿的没?”

    朱祖权说:“你看着弄吧,真搬哪?把你妈那些东西带上别落了就行。别的啥要用的再回来拿呗。”

    朱继东继续收拾,说:“她张婶岁数不大,和我差不多,也不上班,就在家里伺候老人孩子,把亲戚的孩子都凑一堆养着呢,张叔比我姐大点,在杯钢上班,工会主席,正厅。说是调他去市里干常务副市长他没去,说干不来。张叔家亲戚不少,都是农村的。”

    朱祖权说:“也是一家踏实的呀,得志了能不嫌乎农村亲戚还帮着养孩子,这就是能行的,这样的人家差不了,你得和人学。别管人家岁数,佩玲一家认这个辈那你就得认,和人家好好处着。”

    房门钥匙响,朱晓娟背着收包精神拌擞的走进来:“爷,爸。”

    朱继东扭头看看女儿问:“都弄好啦?”他提前托了人,今天是让朱晓娟自己到学校办的转学手续,小学生转学简单,学校给出个介绍信盖个章就行了,学藉也就是一个档案袋。

    朱晓娟拍了拍书包说:“小菜一碟,完成任务。爸,到那边我真有自己的房间哪?”她从小到大一直是和大人挤一间屋。

    朱继东说:“去了你不就知道了。看看你的东西还有什么要带的没?”

    朱晓娟进屋转了一圈出来说:“你就给我拿了校服啊?这些衣服不要啦?”

    朱继东说:“旧的不要啦,几件新的我带着呢。你孙姨说完了领你去拿新的。你那些书和照片什么的我都装这个箱子里了,你看看落什么没。”

    朱晓娟看了一下说:“我原来那些玩具啥的能带上不?”

    朱继东笑着说:“想带就带吧,我还以为你不要了呢,那都多少年了。”

    朱晓娟往屋里走,说:“要,这是我的过去,是有纪念意义的。”

    朱祖权笑着说:“要就拿着,我孙女说话像大人似的,还过去,纪念意义。娟子啊,过去了得听你孙姨话哦,你爸和孙姨是一家了,你也快有弟弟妹妹了,得懂事。”

    朱晓娟说:“知道啦,我又不是小孩了,再说了,孙姨和我好着呢,我们是纯姐妹儿。”

    朱继东拍了拍站直身子又转圈看了看说:“行了,往楼下搬吧,剩下啥到时候再回来拿,这会儿也想不起来什么了。娟子,干活,你捧你自己的。”

    父女两个把箱子往楼下搬,朱家住二楼,到是没有几步路。

    到了楼下,朱继东打开车后备箱把东西往里放,朱晓娟歪着脑袋站在一边看,说:“爸,你和孙姨结婚了是不?那我以后还能看见我妈吗?我要是看我妈的话,孙姨能生气不?”

    朱继东愣了一下,说:“想看就看呗,到什么时候那不也是你妈嘛,长点心眼就行了,别什么都说,你妈说啥你也别太当回事,她那个人。反正,你自己心里有点数吧,你也不小了。”

    朱晓娟说:“爸这车是谁的呀?你新单位给分的呀?比你原来开过那个好看多了。”

    朱继东关上后备箱,在车身上拍了拍说:“这是你孙姨的,以后就是咱家自己的,给我开着上班。这车一辆能顶原来厂里那个好几辆呢,肯定比那个好看。”

    朱晓娟张大嘴巴看着车,说:“孙姨的呀?孙姨这么有钱哪?”

    朱继东拉着朱晓娟上楼,说:“有没有钱那也是你孙姨,是你半个妈。我也不要求你非得管你孙姨叫妈,你心里有数就行了。”

    朱晓娟想了想说:“爸,你说,我要是不管孙姨叫妈她能生气不?可是我也叫不出口啊?”

    朱继东说:“叫不出口就不叫,心里尊敬就行了,你孙姨不是小气人,不能挑你。”

    朱晓娟点了点头说:“到是,孙姨人确实好,对我也好。要不,这事我再考虑考虑吧。”

    朱继东笑着打开房门,拍了女儿脑袋一下。

    把东西搬完装好,朱继东扶着朱祖权下楼,朱晓娟在后面锁好房门,一家三辈下了楼来到汽车边上,朱祖权扭回头往楼上看了看,又看了看四周说:“有点舍不得,在这过了大半辈子了,刚搬进来那会儿你还没有娟子大呢,你姐那会儿还在上小学,这一晃啊,三十多年喽。”

    朱晓娟睁着大眼睛说:“啊?咱家搬这住前我爸还没有我大呀?”

    朱祖权笑着摸了摸孙女的头发说:“可不,咱家是第一拨,那会儿只有七十来栋楼,我是运气好,抓阄,一抓就抓到了,搬家那时候像过年似的,敲锣打鼓的,你奶奶那时候还年轻,还没有你爸现在大,扯着我衣服角啊,怕走丢了。七十多栋一模一样的楼,那会儿天天找不着家的可真有不少。”

    朱晓娟:“啊?还能走丢?我都没丢过。”

    朱祖权说:“可不,那时候谁住过楼啊,咱们可是新中国第一批,那时候天天有老外来看新鲜。”

    朱继东说:“上车吧爸,等哪天想回来就回来呗,又不是搬出去多远。”

    朱祖权摇了摇头说:“不容易喽,离的还不远?你问问这片人家,有多少没去过和平的?你现在四十多岁了,你去过皇姑没?去过大东几趟?人哪,没有事都是守着家过日子,十公里就是天堑喽。走吧,想着和几个老哥们打声招呼,这寒冬腊月的都在家猫着呢,算啦。”

    上了车,车子起动,拐过楼角驶到大马路上,朱祖权扭头看着车窗外面不知道在想什么,朱晓娟说:“那我以后岂不是看不着同学了?爸我能回来找她们玩不?”

    朱继东看着车前面说:“能,等天暖和了没事你就陪你爷回来转转,咱们自己有车方便。”


………………………………

第733章 新家

    从劳动公园过来上建设大路,过铁西广场接南五马路,过南湖公园到文化路,从文化路立交右转上青年大街,等过了文体路道口车外就已经是一片荒芜了,89年,这边大部分地方还是菜田,什么都没修建。

    朱晓娟看着外面被大雪遮盖着的大地说:“爸,咱们这是出城了呀?这是要搬到农村去吗?我是不是要过上没有暖气天天抱柴烧土灶的日子了?”

    朱祖权笑着说:“你还会抱柴烧土灶?”

    朱晓娟说:“烧过呀,我同学家就是那样事的,住炕上。”

    车穿过一片荒凉驶过浑河大桥,就像突然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旧楼烂街棚户房,朱晓娟瘪着嘴皱着小眉头看着窗外,一会儿瞄一下开车的爸爸,特别怕她老爸突然一转方向盘进了一个破院子说:“到了。”

    车穿过营盘这一片棚户,远远的就能看到高高耸立的二十世纪大厦了,朱晓娟到底是孩子,又来了精神,指着前面说:“爷爷爷爷,你看,那个楼好高啊。”

    朱祖权低头点头从车窗里看出去说:“这栋楼是85年前后盖的吧?我记着报纸上有报过,还是第一次见着。”

    朱晓娟扒着车座问:“爸,咱们到底是往哪去呀?这都出了奉天了吧?”

    朱祖权想了一下说:“出了奉天城了,跑出来得有二十公里了,放在过去可能一辈子也走不出这么远哪,现在这时代确实是进步了。”

    汽车重新进入田野间,不过离大厦越近,两边开始出现厂房,朱继东说:“爸,这里就是轻工业园和中华汽车厂,咱们这车就是这边生产的,国内最好的车,听佩玲说不比外国的差,都卖到外国去了,卖的比在国内还贵呢。”

    朱祖权说:“这车坐着是舒服。得多少钱?”

    朱继东说:“这辆四十五万,佩玲平时用的那辆得六十多万。”

    朱晓娟靠在座椅上无力的看着窗外说:“爸,开这么贵的车不是应该住在城里繁华的中心吗?为什么我们都出城了荒无人烟了还在往前走?你是不是准备把可爱的我扔到山沟沟里去?”

    朱继东笑了一下没理他,对朱祖权说:“爸,这工业园汽车厂还有这座大厦都是佩玲弟弟的,那大厦下面是安保公司基地,也是他们的企业,咱们住那地方都是他们守着呢,特别安全。就是来回麻烦点,要检查。”

    朱祖权说:“也是为了安全考虑,算不上麻烦,规矩得守,越是有身份就越得守,你得记着。”

    朱继东点了点头说:“放心吧爸我知道。”车顺着大厦下面绕过去,朱晓娟趴在车窗上感叹:“好高啊,看不到头,爸,咱们能上去,上最顶上看看不?”

    朱继东说:“行,你和你孙姨说就行。”车开到别墅区入口停下来,安保员敬了个礼过来检查,朱继东降下玻璃窗递出通行证说:“我是孙佩玲家属,住五号楼,这是我爸和我女儿,以后都住这。”

    安保员点点头说:“上面有通知。你签个字,这是老人和孩子的通行证,随身带好别丢了,以后出入要检查的。”比对了一下照片人本人,递了两本通行证过来。

    朱继东接过通行证,在安保员手里的本子上签上名字,安保员敬了个礼说:“谢谢配合,欢迎回家。”升起路障。

    朱继东把通行证递给朱祖权,开车往里走,朱祖权翻开通行证,上面有他和朱晓娟的照片和身份信息,笑着说:“佩玲做事周到啊,你可得好好的待人家。”

    朱晓娟拿过自己的通行证说:“这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