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之勋戚崛起-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五军营之后,是同属于京师三大营的神机营(火器营),只见火器营的士卒踩着鼓点,排着整齐的队伍,抱着各式各样的火铳打看台下走过。

    明朝的火铳也是五花八门,而神机营作为明朝最大的火器部队,自然准备的甚是齐全。除了常见的:火铳、三眼火铳、迅雷火铳、虎蹲炮以外,张延龄还看到密鲁铳、连珠铳、火箭炮、神火飞鸦、万人敌等等,以及一些奇奇怪怪的火器。这也让张延龄不禁暗自感慨,明朝时期中国火器发展可真的是多种多样呐!

    火器营身后则是吴可旺麾下的三千营,作为京师三大营中,唯一的全骑兵马队。是明军最为强悍的骑兵力量,他们在战争中主要担任突击的角色,其前身是明初时期,向明军投降的三千蒙古雇佣兵,这也是三千营名称的由来。


………………………………

第三百八十二章 京师演武(下)

    三千营虽然最初是由三千蒙古降卒骑兵所组成,但是一百多年来,早已填充了人数更为众多的汉人。时至今日,三千营已经成为京师明军中,最为重要的突击力量。

    三千营的骑兵队虽然人数并不算多,但是却个个神采飞扬精神抖擞。看台上的一众勋贵军官看到千人规模的三千营骑卒,身着血红色明甲战袍端坐与马背之上,一手握着马缰一手持着马刀,雄赳赳气昂昂的走过看台时,全都看的热血沸腾起来……

    三千营的马队离去之后,留在分列式最后的,便只剩下作为客军的兴武堡明军。

    兴武堡明军虽然是作为最后出场的检阅军伍,但是不论是看台上的张延龄还是指挥分列式的巩瞎子以及马云全都不是很在意。张延龄等人看来,他们是客军自然应该是最后出场的队伍,况且最后出场并没有什么不好,压轴出场的重量级人物,就一向是在最后出场滴!

    一千余骑的兴武堡明军并没有全都骑在马背上,而是一分为二,从而形成两个各有五百余人的方队:一队仍旧为骑兵队,一队则跳下战马组成步兵方队。

    骑兵队仍旧由瞎了一只眼的巩瞎子亲自指挥,而另外分出来的步兵方阵则由巩瞎子的新扎姑爷马云马千户指挥,这算是巩瞎子送给马云的第一份嫁妆。

    傻大粗黑的马云,穿着明军特有的红色战袄,走在队列的最前方,身后是五纵十列的兴武堡步兵方阵。

    兴武堡的步兵军阵噗一出场,便引起周身围观的京师众军士的一片惊呼。

    只见兴武堡的步卒随着指挥官的号令声同时抬脚向前走去,数百人的军列仿佛如同一人般,抬脚落脚的动作汇成一声。那整齐划一的步伐动作,无不显示出这支军队的彪悍……

    看台上的张延龄,早已注意到自己麾下士卒们的表现。看到马云带着兴武堡的士卒打远处走来,张延龄的嘴角不禁悄悄的向上一扬。

    本来按照原计划,兴武堡的明军全军都是以骑兵的形式参与阅兵式的。但是当张延龄看到一团散沙,队列走的七零八落的五城兵马司的士卒之后,便让原本矗立身后的亲随刘贵前去通知巩瞎子跟杨一凡两人,改骑兵参阅为步、骑兵两队一同参阅。

    张延龄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并不是为了显示自己麾下的武勇,也不是为了自抬身价,而是为了给军备逐渐松弛的京师三大营以及五城兵马司的士卒做一个标杆,让看台上的勋贵军官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精锐之士!

    而更为重要的是,张延龄想要让皇帝二姐夫明白,京营已经不是曾经的京营,如果不在奋起,京营总有一天会成退化成为一堆混吃等死的兵痞子。

    马云带领的兴武堡的步兵方阵尚未走近看台,便吸引了看台上几乎所有观看阅兵的勋贵军官。

    兴武堡明军特有的步调,独有的木哨声,以及整齐划一的步伐,统一的摆臂幅度,甚至就连因为大步前行而踏起的尘土,都显得是那么的铿锵有力!

    马云带着的兴武堡步兵如同天边的奔雷,向着西山大营的看台滚滚而来,杀气盈天。

    随着兴武堡明军逐渐接近看台,不少有过战阵厮杀的将领,全都身不由己的握住了挂在腰间的佩剑。而负责守卫看台的五军营士卒,以及为了保护太子而来的锦衣卫、东厂番子和出自宫内的净军也全都紧张的将手握在了兵刃之上,似乎战事一触即发的模样。

    就在兴武堡明军所散发出来的杀气攀升至顶点的时候,负责领队的马云看到军伍的最前列已经离看台三丈,高声大喝道:“敬礼!”

    随着马云的号令,一直目视前方的兴武堡明军,同时扭头看向观演的看台,原本整齐的步伐转为正步,脚尖踢的飞扬,“踏踏踏踏!”的声音响彻整个西山大营。与此同时同时,嘹亮的口号直冲云霄:

    “大明万胜!”

    ……

    兴武堡明军的惊人表现,震的看上的众人全都一时失声,直到兴武堡的骑兵走到看台近前,将马刀同时往胸前一立,向看台形注目礼的时候,看台上的众勋贵军官才回过神来。

    “大明万胜!”

    ……

    随着巩瞎子带领兴武堡的骑兵高呼着口号远去,坐在看台上的小太子朱厚燳最先兴奋的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好,很好!孤很喜欢!太厉害了!刚才这两队士卒是哪个营的军伍?赏,统统有赏!”

    收买人心的套路,几乎是天生就印在拥有皇家血脉的小太子骨子里的,朱厚燳虽然才七岁,也知道大明的强军必须要笼络。

    当小太子朱厚燳从刘瑾的口里得知,刚才那两队高呼“大明万胜”的军伍,就是出自自己最亲爱的二舅麾下的时候,惊喜之情不已言表。

    朱厚燳连蹦带跳的跑到张延龄的近前,滔滔不绝的询问道:“阿舅,刚才那两支厉害的军伍,真的是阿舅的手下么?”

    “是!”

    “阿舅,他们真的是兴武堡的边军吗?”

    “对!”

    “阿舅……”

    “阿舅……”

    ……

    就在张延龄被小太子询问的烦不胜烦的时候,负责此次西山演武总指挥的英国公张前来向小太子朱厚燳“请示”道:“殿下,军伍检阅完毕之后,士卒们将要进行大比武,请殿下移步,前去视察。”

    “哦,”小太子朱厚燳正缠着张延龄问个不停,突然听到英国公张的话语,不禁感兴趣的问道:“大比武?干什么的?有意思么?”

    “这个……”

    “是不是跟宫内的侍卫们摔跤一样?”

    英国公张本来被小太子的问的有一些懵,听到朱厚燳的又一次问话后,赶忙回答道:“嗯,太子要是喜欢摔跤,咱们就先去看看摔跤!三千营的将士不少出自蒙古,摔跤之法自成一路,很是有看头……”

    小太子朱厚燳听到有摔跤可看,顿时大感兴趣,还不等英国公说完,便兴奋的拽着英国公的衣袖嚷道:“好!就去三千营看摔跤,请老国公前头带路!”

    小太子随着英国公走出几步之后,还不忘向依旧矗立在看台上的张延龄招呼道:“阿舅,一起前去看摔跤啊!”

    ……


………………………………

第三百八十三章 京师演武(下下)

    三千营士卒的摔跤技法也叫搏克,是结实、团结、持久的意思,是蒙古人特有的摔跤技巧。

    小太子在众人的陪同下,在三千营所在的驻地观看三千营将士的摔跤大赛。

    看到一个光着膀子的矮个子士卒将另一个身材高大的士卒拉着脚踝摔倒,小太子朱厚燳不由的吐嘈道:“白长了那么大的个子。”

    待在看了一番摔跤之后,意兴阑珊的朱厚燳便离开了。

    跟三千营自娱自乐不同的是射箭比赛。射箭比赛是唯一一项,京师三大营、五城兵马司以及兴武堡明军全都参与的比赛。

    射箭比赛还分为步射跟骑射两大项,按照字面理解,自然是站在地上射箭和骑在马上射箭。

    不得不说,京师三大营以及五城兵马司还是有不少的精锐弓箭手。

    不但百步穿杨、左右开弓、百发百中的神箭手大有人在,就连以往大多存在于传奇故事里的一箭双雕、三才箭法、五箭连珠张延龄全都见识了一番。

    可惜的是,传说中可以在纵马奔驰中,在马背颠到最高点的时候,一箭射中目标的神射手张延龄并没有找到。

    张延龄所看到的骑射,要么是马匹停止奔驰之后,弓箭手端坐在马背上射中目标,要么就是在奔骑中毫无准头的胡乱放箭,运气好的话,也是可以射中目标滴!

    张延龄不信邪的找到三千营最好的射手,提出在马匹奔驰到最高点射箭的可行性?三千营最好的骑射高手,用看傻子一样的眼神看向张延龄,要不是张延龄的军职比他高的多,骑射高手八成会大骂张延龄神经病!

    最后射箭高手在张延龄希冀的目光下,违心的说道:“如果运气足够好的话,也许大概可能会射中目标吧。”

    得到射箭高手不情愿的答案之后,张延龄终于又弄明白一件事情:后世伪清吹嘘的骑射无双是多么的荒谬!全他么的靠的是运气加成!

    小太子朱厚燳跑到射箭比赛的赛场之上,兴奋的跑过来跑过去,把负责他安全的刘瑾跟谷大用等人累半死。生怕小太子一不小心被射箭的流矢给射中,要是朱厚燳真的出什么事情,他们可是担待不起呐!

    看完了射箭比赛,小太子又跑去观看举石锁的比赛。

    石锁比赛主要比的是:握力、腕力、臂力及腰、以及腿部力量。石锁分五斤、十斤、二十斤、四十斤以及六十斤、一百斤等,前者主要是用来耍各种各样的花样,例如:正掷、反掷、跨掷、背掷等掷法和手接、指接、肘接、肩接、头接等接法组成各种各样的花色动作;而后者则用来比拼力气,主要就是抓举和摆举两种,跟后世的举重差不多。

    张延龄随着检阅的众人走到举石锁比赛的场地左近,便看到马云跟方图两个憨货,正一人拿着一个巨大的石锁玩的上下翻飞。而其他观看的士卒,则全都远远的围成半圈观看,显然是怕石锁一旦失手,砸到自己身上。

    小太子看了看场中耍着石锁的马云跟方图两人,跑到一边用力提起一个个头稍微大点的石锁,用劲吃奶的力气才提离了地面,但是很快便又掉落了下去。

    “哼!不好玩,咱们走!”

    落了面子的小太子,显然不想在比赛石锁的地方继续呆着了,带着刘瑾跟谷大用等近侍转身离开。看到太子离去,一众勋贵军官赶忙跟了上去。

    小太子朱厚燳在西山大营内绕了大半圈,见实在是没什么好玩的地方,不由的撇撇嘴说道:“父皇让我前来看演武的,孤怎么看到士卒们都在玩闹呢?”

    听到太子的问话,老实稳重的英国公回答道:“回禀太子,军中的演武主要在明天跟后天,今天主要就是让将士们彼此间熟悉一下,顺便在熟悉一下此处的环境,为明后天的演武做准备。”

    听到英国公张的回答,朱厚燳又问道:“那明天跟后天演武都有一些什么啊?我好回宫后向父皇汇报一下。”

    “明天的主要项目是各个参与演武的营头,各自操演一番,然后评定个优劣,后天则是各个营头模拟大军野战迎敌,分队作对厮杀……”

    小太子听到作对厮杀,不由的眼睛一亮,“老国公,今天就作对厮杀好不好?”

    “这个……”

    看到英国公神色犹豫,同样跟在身侧的恭顺伯吴长胜,赶忙替英国公回答道:“太子殿下,这演武的程序已然定型,贸然改变,士卒们会感到不习惯的。”

    “是这样么?”

    “的确是这样!”

    听到恭顺伯吴长胜的回答,太子朱厚燳也便不在言语。不过在恭顺伯吴长胜看不到的地方,分属于锦衣卫、东厂以及净军的暗谍,将刚刚太子跟英国公、恭顺伯的对话记了下来,以便回宫之后,上交给上司,最终汇总至皇上的手中……

    时间很快就到了未时,参与比赛(表演)的士卒们纷纷回营开始享用午餐。

    由于参与演武,因而西山大营中的士卒们的伙食比往常好的多,不但平日里难得看到的白面馒头管饱吃,而且每一什队还有一大盆子肉食。

    在士卒们午食的时候,以太子为首的参阅勋贵官员也在西山大营的帥帐中,开始午宴。

    勋贵官员们的伙食可是比普通士卒们好的多了,为了招待太子跟众多的勋贵官员,特意从京师天然居请的掌勺大师傅。天然居的掌勺大师傅不愧是行家里手,各色菜肴做的是色香味俱全,光看卖相就很有食欲。

    不过,小太子朱厚燳看到色香味俱全的午宴摆上来之后,却并没动手吃饭。反而皱着眉头问道:“我们跟士卒们吃的东西一样么?”

    帥帐内正准备大吃一顿的勋贵军官们听到小太子的问话后,全都是一愣!

    却听到小太子继续说道:“孤曾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书中有云:吴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

    听到太子提到史记中有关吴起的记载,众勋贵官员不禁暗自不以为然。

    且不说吴起带兵是春秋战国时候的事情,在说吴起不过是一个平民出身,怎么抵的上帥帐内在坐的一种勋贵官员。

    不过,太子爷的面子必须要给,于是便纷纷夸赞小太子朱厚燳有古之名将之风彩。


………………………………

第三百八十四章 京师演武(下下下)

    可惜众勋贵官员的一通猛夸,并没有改变小太子的主意。

    最终,在小太子朱厚燳的严令下,原本摆在桌上色香味俱全的美食全都撤去,然后又让火头营房的火头兵,将普通士卒们吃的白面馒头,以及一大盆子豕肉端了上来。

    朱厚燳看到新端上来的吃食,向送饭的火头营火头兵询问道:“将士们今日也吃的是这些东西吗?”

    “回太子话,托太子的福,今日整个西山大营的将士们都吃这个!”

    朱厚燳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后,这才拿起筷子吃了起来。看到太子开始吃饭了,帥帐中的众人也纷纷举著同食。

    张延龄坐在另一个餐桌上,看着坐在主位上的小外甥大口大口的吃着豕肉,不禁满脸的疑惑:据后世《明史》记载,自己这个小外甥登基之后,因为他姓朱又属猪,因而下令:禁止民间养猪、杀猪、吃猪肉。可看他,现在吃的这么欢畅,这又是怎么回事儿呢?

    难道又是那群伪清的汉奸在抹黑前明?

    不过,虽然小太子朱厚燳吃的很是欢畅,但是帥帐内的其他勋贵官员却大多吃不下去。这些勋爵贵族平日在家里吃的全都是精挑细做山珍海味,在这里看着满盆油腻腻的肥肉,怎么咽的下去!

    但是看到小太子一手抓着白面馒头,一手拿着筷子,吃的不亦乐乎的样子。又不能不吃,更不能把塞入口里的肉食吐出来,只好皱着眉头,努力的往下咽。

    好在小太子吃的比较快,饭量又比较小,帥帐中的午宴很快便结束了。

    看到依旧成堆的白面馒头,跟基本没少多少的大盆肉食,被火头兵抬出去,习惯山珍海味的勋贵官员们的脸色才好看了很多。

    随着火头兵抬着剩余的馒头肉食退出西山帥帐,勋贵官员们大多不愿意同士卒们同食的事情,以及太子爷吃的兴高采烈,满嘴油光的事情,渐渐的传遍了整个西山大营。

    得知小太子“怒斥”勋贵军官们不愿与士卒同食,并且将山珍海味换成白面馒头的普通士卒们,内心里不禁对年岁幼小的太子多了一分好感。小太子朱厚燳在不知不觉中,在京营跟五城兵马司的底层士卒中圈了一圈粉。

    午饭过后,西山大营内参与演武的士卒们,再次开始各项“比赛”。

    这一次,小太子朱厚燳没有继续前去观看,在跟张延龄打了一个招呼后,小太子便带着刘瑾跟谷大用等近侍回宫了。

    随着太子的离去,西山演武的第一天,就在一片混乱跟一片热闹中结束了。

    小太子朱厚燳在回到宫内之后,便前去仍旧在东暖阁内批阅奏折的父皇朱佑樘那里,将在西山大营中的所见所闻兴高采烈的说了一遍。

    朱佑樘笑盈盈的听完小太子的“汇报”,摸摸太子的后脑勺,问道:“演武有意思么?”

    “有意思,比杨师傅讲书好多了。”

    为了给太子朱厚燳开蒙,朱佑樘特意从翰林院点翰林检讨杨廷和为太子讲读。可惜,以小太子朱厚燳跳脱的性子怎么能坐的住,又怎么听得进去?相对与习文,朱厚燳明显对武事更加喜爱一些。

    听到也太子的回答,朱佑樘也恼怒,反而溺爱的再次摸了摸朱厚燳的头道:“既然喜欢,明天就在去吧!”

    “嗯!父皇你最好了!”

    “是么?哈哈……”

    ……

    翌日一早,得知今日是整体操演的小太子朱厚燳,早早就带着亲卫近侍们离开了皇宫,来到位于京师城西的西山大营中。

    看到太子前来,演武总指挥英国公立马凑了过来:“太子殿下来的正好,今天主要是各个参演的军伍,以营为单位操演各自拿手的军阵。”

    “哦,是吗?快带孤前去观阵。”

    “太子请!”

    “老国公请!”

    ……

    随着小太子朱厚燳一行再次登上看台,原本就集结在西山校场之中的各个军伍,开始轮流在看台之前操演。

    首先上场的依然是五城兵马司的城守军。

    五城兵马司的麾下的士卒这些年来根本就不曾操演过,走过来的士卒比前一日还不如,列的松松垮垮的方阵,在看台前随意的挥舞了几下长枪便算了事,惹的看台上的众人直打瞌睡。

    看到麾下将士的表现,恭顺伯吴长胜老脸微红的偷看了一眼依旧看的津津有味的太子爷,心下不由的安定了许多。虽然麾下将士们操演的惨不忍睹,但是只要太子爷喜欢就好!

    接下来操演的是来自五军营的士卒,虽然五军营的士卒们前一日的分列式走的不尽人意,但是今日操演的战阵,表现的还算是令人满意,以刀盾手为主的方阵,操演的如行云流水一般的自如。

    五军营之后是神机营。

    只见神机营的火铳兵在军官的指挥下,整齐的列为三行,然后向着前方的射靶子轮流射击。

    第一列射完之后退后,第二列的明军士卒上前射击,第一列士卒退后就开始装复子弹;在第二列射击完毕之后,第三列上前射击,第二列开始重新装子弹,而且一开始射击的第一列火铳兵们已经装好子弹等待击发;如此循环反复,形成完备而持续的强大火力。

    神机营的火铳兵们一连打了十轮,一直到火铳变的烫手才停了下来。只见整个西山校场中随着火铳的击发变烟雾弥漫,呛人的烟雾刺激的看台上的众人咳嗽涟涟,连一直叫好的小太子朱厚燳也咳的忘记了继续叫好!

    看台上的张延龄也猛咳嗽了一阵,不过让张延龄备好奇的是,神机营火铳兵的装备以及操演,明显已经是一支相当完善的火器部队了,为什么在明末的时候,却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呢?

    神机营之后,自然是三千营的骑兵队伍。只见三千营的骑兵们呼喝着号子,挥舞着手里的马刀,旋风般的冲入早已扎好的草人当中,刀光过后,扎好的稻草人全都被砍的七零八落。

    看到三千营勇猛的表现,看台上的一众勋贵军官全都纷纷叫好,大明有如此猛士,实在是朝廷之福,大明之福呐!

    最后出场的依旧是作为客军的兴武堡明军。

    这一次,兴武堡的明军并没有在特意分出步兵队,而是全员整装齐备的端坐在马背上,排成十乘十的墙骑。

    随着出击的哨声响起,兴武堡的墙骑队呼啸而来……


………………………………

第三百八十五章 京师演武(下下下下)

    看台上的一众勋贵军官,看到兴武堡边骑竟然排着如步兵般的紧密队伍,不禁全都面面相觑。

    像这样排列的骑兵队,看台上的一众军官还是第一次看到。端坐在马背上的士卒们排着这么紧密的阵型,奔驰起来难道不会把自己人给碰到马匹之下么?

    兴武堡明骑的墙骑队,根本不知道看台上一众勋贵军官们的暗自吐嘈,握着缰绳挥着马刀,心无旁骛的快速接近着预设的稻草人阵地。就在兴武堡墙骑兵即将冲入稻草人阵地的瞬间,马背上的骑兵们几乎同时将手里的马刀往前一推,然后依旧排着整齐的队伍,一头扎进了“敌军”之中。

    “嗒嗒嗒,哒哒哒,嘎擦噶擦……”

    一阵尘土飞扬,兴武堡的边骑队驰出预设敌军的地方。随着兴武堡明骑的离去,“预设敌军”的损失顿时显现了出来。

    不过,凡是看到“预设敌军”惨状的将士们,全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

    只见,经过兴武堡边骑队杀穿的稻草人,虽然大多数依旧立在那里。但是,所有的稻草人的头颅,全都被齐刷刷的砍了下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