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之勋戚崛起-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开始行军的时候,张延龄跟昨天一样打马在前,身后跟着亲随马云和小白脸牟琬,在后面是杨一凡领着众士卒。

    但是走了六十多里以后,一直扛着狼牙棒徒步紧跟的马云有些跟不上了。

    “张千户少爷,老马我跟不上了,能不能歇歇?”

    这次出门的时候,张延龄特意叮嘱亲随马云,在外的时候叫自己张千户,免得跟他人不同,影响不好。可是马云那个憨货,自作主张的在“张千户”后边加了公子两个字,任凭张延龄如何威逼利诱让马云改口,都无法改正,张延龄最终无奈之下也只好听之任之了。

    其实张延龄哪里知道,马云是故意这么叫的,以显示他跟其他大头兵的不同。

    张延龄听到马云说走不动了,还有些奇怪,简直是人形机器人的马云还会感到累?!

    但是等张延龄回过头来仔细一瞧,却差点笑出声来。原来马云不但肩扛着他八十多斤的狼牙棒,还身穿重甲背着包袱,最搞笑的是,马云脖子上还挂着一对千层底鞋。

    张延龄看着一身“装备”的马云问道:“你的马呢?怎么不把身上这些东西放在马背上?”

    “马在队伍最后跟着呢!”马云嗡嗡的说道:“这些东西要是让马驮着,我怕丢。”

    原来,昨天马云骑了一会儿马,就在两条大腿的内侧磨下一层皮来,所以今天早上走的时候死活不要骑马。好在身强力壮的马云跑起来也跟的上骑马的大部队,可是马云毕竟还穿盔带甲的扛着八十多斤的狼牙棒,这可就要了老命了,时间短还不觉得,时间一长马云觉得浑身的架子都快散喽。

    张延龄看了看气喘吁吁的的马云,又回身看了看紧跟其后的众士卒,狠狠心没有同意马云提出休息的请求,说道:“你把东西放到马上去,跟在队伍最后走。”

    马云听到张延龄的话,有些委屈的撇撇嘴,但是自己家公子说了,他就必须照准。马云嘟嘟囔囔的让到官道旁,丢下肩头的狼牙棒,又卸下身上的重甲,等着队尾的马匹过来。

    处理了马云是事情,队伍继续前行,直到又一个军驿驿站队伍才停了下来。张延龄的队伍一到,早已接到军伍路过通知的驿站驿丁们,就抬出早已做好的吃食跟热水,让张延龄一行饱餐一顿。另有专人牵着军马去后边的马圈,给马匹上上上好的草料,饮水等等。

    休息片刻后,张延龄一行继续赶路,冬日里日短夜长,张延龄所部不可能摸黑前行,因为张延龄已经了解过,他的这只队伍里有不少的了“夜盲症”的士卒,根本就走不了夜路。

    这一天,由于张延龄的催促,在士卒们的快速赶路下,才刚刚到申时,就到达了夜里准备住宿的军驿站。

    安顿好住宿事宜,张延龄看着日头还算亮的太阳,便决定让一部分士卒们前去附近的荒野里狩猎打点野味回来。

    一来,可以改善一下伙食,军驿站里提供的伙食除了馒头硬饼只有面条,一点腥荤也没有,让无肉不欢的张延龄吃的都要快吐了。而且动物的肝脏还能医治一下士卒们的“夜盲症”。

    二来,张延龄所部的骑兵们,还能顺便练练箭法,毕竟他们此次前去,是要真刀实枪的前去打仗,可不是去春游的。

    张延龄一共派出去两什士卒,给了他们一个时辰的时间,要求他们在日落之前必须回来,不然军法从事。

    酉时的时候,天色开始变黑,正当张延龄心急打猎的士卒怎么还没有回来的时候,两什骑士从远处回来,马匹上挂了不少捕获的野味。

    士卒们捕获的猎物可不少,主要以野兔跟山鸡为主。不过当一个士卒从马背上扔下一头野狼来的时候,张延龄不淡定了。

    !这个时代野外是有狼滴!来到大明之后就几乎一直在京师内呆着张延龄,差一点给忘了,在这个绿化率还几乎在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古代,只要是有树林的地方几乎都有一些猛兽猛禽的。

    张延龄看着早已死去多时的野狼,心里暗道:看来以后行军,除了要小心那些不开眼的“山大王”,还的当心一些饿晕了头的猛兽的袭击。

    不管怎么说,狩猎小队的回归,引起了整个驿站的轰动,不管是此次出京的三千营士卒还是军驿中的驿丁,都是很少吃肉的。

    前者主要是由于京师附近的山林里根本就没多少野味可打,而自己的军饷又就经不起买肉吃而后者是因为,缺少弓箭的驿丁根本就不可能猎的了野生的狼,至于野兔山鸡之类的,他们也追不上。毕竟,关于制作捉捕野味的机关陷阱也是一种技术,不可能人人都可以知道的,那是专业猎户的独门绝技,不可能弄的世人皆知的。这是一个敝帚自珍的时代,即使猎户们之间也不可能把自己特有的生存的技能教给他人。

    由于猎到众多野味的,本来已经准备开饭的驿站里,再次点起众多的火把,驿丁跟熟悉造饭的士卒们热火朝天的共同做了一份丰盛的大餐。

    肉足饭饱之后,缺少夜间娱乐的张延龄所部,便早早睡去。
………………………………

第九十一章

    第二日一早,小小的军驿站就热闹起来,梳洗打扮的,小解大便的,晨起锻炼的,还有讨论买卖的。

    讨论买卖的是张延龄所部的杨一凡杨百户,而跟他做买卖的却是军驿站的驿长,两人所讨论的买卖,正是昨日士卒们所打到的猎物。

    昨天士卒们的猎物打的有一点多,除了吃去的还剩下不少,于是驿站里的驿丁就想把剩下的猎物全都买下来。买下来后不管是拿去换钱,还是储存在驿站里当肉食储备都是不错的买卖。

    其实杨一凡的本来准备是把没有吃完的肉食全部带走,但是张延龄一句话打消了他的念头,张延龄当时说:“老杨啊!这些全都卖了把,等到了下个驿站,继续让弟兄们丫只去狩猎就行了。”

    有了张延龄的话,杨一凡瞬间变身市侩的小商贩,跟军驿里姓王的驿长,开始就每个猎物的肉食跟皮毛一个个的讨论它的价格,一点也没有大明军官的形象。

    最终,士卒们打来的猎物一共卖了十两银子,其实这还是在驿站里便宜处理了,要是拿去市集中售卖,价格至少还能番一番。

    南下第三天,由于要处理前一天打来的猎物,整个军伍出发的时候已然日上三竿。但是这一路上的行军速度却很快,几乎跟第二天行军到达九十里军驿得时间一样。

    刚一到达军驿站,昨日前去狩猎的两个什长就前来向张延龄请示想要出去打猎,不过被张延龄给拒绝了。听到张延龄张千户拒绝打猎的消息,整个军伍里一片哀嚎,原来他们之所以加快行军步伐,就是为了早早到达驿站,然后出去狩猎,不但能有肉食可吃,吃不了的卖出去,所得的银子还能分一分。

    张延龄被士卒的哀嚎给吓了一跳,还以为这群大头兵要“造反”呐。等张延龄弄明白士卒哀嚎的原因后,哭笑不得的跟大家说道:“全都别瞎嚎了,等弟兄们到了下一个军驿站,就可以去狩猎了。”

    听到张延龄话,士卒们大喊“千户英明”,然后便忙着吃饭喝水,那风卷云残的吃相都把军驿站的驿卒全都给吓傻了,而且一吃完,也不用张延龄招呼,一个个全都精神抖擞的翻身上马,连午间休整也给省了。

    士卒们的表现把张延龄看得是一愣一愣的,这还是前两天,那队略带懒散的京营吗?这就是九边出来的精锐啊!不对,就是九边精锐,行动都不一定有这么行动迅速呐!看来,金钱加肉食的力量不是一般的大啊!

    果然,下午的六十里行军要比上午都快,跟昨天比更快,比第二天行军快了近半个时辰就到达了夜宿的军驿站。

    安顿好休息的事宜,张延龄另安排了两什士兵前去打猎。

    在士卒们去打猎的时候,张延龄看着在驿站里懒懒散散或蹲或站的手下们,觉得该给他们找点事做。

    张延龄本来是想让士卒们操练起来,可是跟杨一凡交流后,得知三千营的士卒平日是三日一操,而且骑兵操练需要很大的场地,于是操练的计划只好作罢。

    不过张延龄也不会就这么简单的放过他们,既然不能操练骑兵战法,那就站军姿站一个时辰吧。

    除了外出打猎得两什士卒外,其余在驿站中的士卒全都被张延龄拉来站军姿。站军姿可是个好东西,不但能提高人的精气神,还能在潜意识里提高士卒们的服从性纪律性。

    士卒们一开始对站军姿并不以为然,不就是双腿分开傻站着么,可是还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就感到浑身疲惫两股战战,要不是看到前头负责做示范的张延龄还在哪儿稳稳的站着,恐怕早就开始骂娘了。

    不过古人的身体素质还真是不错,一个时辰的军姿站下来,尽然一个腿麻倒地的也没有,就连一直被张延龄认为是小白脸的牟琬也坚持了下来。等张延龄宣布“解散”之后,士卒们放松下来,反而稀里哗啦的倒了一地。

    张延龄现在对自己这一百人的手下很是满意,没有刺头不说,而且经过今天一个时辰的站军姿,张延龄还发现手下的纪律性跟体力也很不错。

    张延龄对这队士卒的评价如果让主管三千营的吴可旺知道,肯定哭笑不得。在吴可旺眼里,这队士卒可全都是刺头兵,平日里在军营里打架斗殴,还经常跑出军营去附近狩猎,附近的里正乡老,可是经常带着丟了鸡鸭的乡民前来告状……

    张延龄结束军姿站立没多久,负责狩猎的两什士卒就带着大量的野味回来,由于今天狩猎的时间比较长,野味也比前一天多了不少,只可惜的是,今天士卒们没有再次猎到野狼。

    有了收获众多的野味,驿卒跟张延龄的兵丁再次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

    翌日一早,张延龄刚刚醒来,就听到手下的兵丁们纷纷起床,收拾装备整理行装,待一吃完早餐就飞奔上路,那一路的精气神任谁看到,都觉得是一只战斗力强大的军伍。

    就这样,张延龄所部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吃过早饭就匆匆南下,每天不到申时就到达夜宿的军驿,然后打猎的打猎,站军姿的站军姿。在然后在吃一次丰盛的晚餐,在把自己用不了的肉食皮毛买给驿站里的驿卒,那生活要多好有多好,要多舒心有多舒心,就是一直在京师里,也吃不到这么多的肉,分到这么多的钱呐!

    众士卒甚至希望,这次南下平安府最好永远也走不到,那样就有更多的肉可吃,有更多的银子可分……
………………………………

第九十二章 平乐府的形式

    平乐府地处大明西南的广西省境内,在桂林府的东南方向,全境以小丘陵为主,为州府所在地,下辖一州,七县。

    今天虽然是弘治九年正月十五,但是平乐府城内却是一片风声鹤唳。由于全城正在戒严,所以府城的大街上连个人影也没有,更是没有半点元宵佳节的气氛。

    知府洪启功正站在城头上,无奈的看着城外的乱民。在知府洪启功眼里,城外围城的壮,瑶两族山民仅仅是乱民,还算不上是叛乱,毕竟他们也没攻过城不是?!

    城外的壮,瑶乱民以狩猎的猎弓,以及其民族特有的腰刀为主要武器,兵围平乐府已有半个月之久,现在看到知府洪启功出现在城头,顿时骚乱起来,然后一个看起来像是头领的人走出来。

    “洪大人,我等请求减税的要求皇帝大老爷他究竟同意了没有?!”

    “是呀,洪大人,皇帝大老爷他老人家同意了没有……”

    听到自己的首领说话,手下的众山民也纷纷鼓嘈起来。

    洪启功看到城外乱民鼓嘈,忙大声说道:“众乡民稍安勿躁,皇上远在万里之外,各位的请求来回传迅需要时间,需要时间呐”

    城下乱民中有人喊道:“我不管,我们今天就要减免赋税。”

    “对!今天就要减税……”

    洪启功听到乱民的要求,有些无奈的说道:“这,这是不可能的啊!”

    “我不管,我们要减赋,我们要减赋”

    城外的乱民在有心人的鼓动下,再次鼓嘈起来,甚至有个别山民,弯弓搭箭指向平乐府的城头。

    “大人,让属下带人出去剿灭他们吧!一群乌合之众,也敢藐视我大明天威!”

    说话的是平乐府的都尉汪琪汪东城,汪琪除了是平乐府的都尉,还是平乐府的大大富豪,据坊间传言,汪琪家里的财务能买半个平乐城,所以才叫汪东城。

    洪启功看着跃跃欲试的都尉汪琪,摇摇头说道:“王都尉稍安勿躁,不过是一群粗糙的汉子,都是我大明子民,只要稍加安抚,也就退去了。”

    汪琪听到洪启功的话,不以为意的撇撇嘴,这个洪大人什么都好,就是性子比较软,就城下这千把来号山民,自己带人一个冲锋就能打散了!哪里用的着每天在城头上哄着。

    洪启功并不知道手下的吐槽,继续说道:“罗头领,你还是领着乡民们回去吧,不然引来桂林府的官兵就不好了。”

    罗川不以为意的说道:“就算来了官兵,我们也不怕,小河镇的官兵不就是被我们打败了吗?!”

    洪启功听到罗川话,并不为官兵的失败而担心,反而语重心长的再次劝诫道:“罗头领,上一次你能赢了是一场意外,况且你也没有杀人,要是真杀了官兵,你们可就是造反之罪了!”

    “洪大人,你不要给我扣大帽子,我们只是把官兵打跑了,可一个人都没有杀。”

    原来,就在罗川带人围了平乐府城之后,平乐御制千户所就曾派出一个百户前来平乱,可是两方刚一接触,带兵得百户杨得胜就被人一箭射给到胳膊上,然后被自己的亲兵带回,正在冲锋的其他官兵,见百户大人都退了,便也一同退回在小河镇的千户所。之后,平乐御制千户所在没有派出一兵一卒。

    至于洪启功派去桂林督所求援的书信,则是一直都没有人搭理,大过年的谁愿意出门,又不是真的有人造反。自从二十年前大规模的改土归流取消土司制之后,像这样壮,瑶作乱哪一年不出那么几起,又不会真的出什么大乱子。

    至于平乐府出兵平乱失败的事情,都已经成了整个广西省的笑柄,堂堂满编的一个百人队,竟然被一群乱民给击败了,简直就是个笑话。

    杨得胜就是那个让整个广西卫所笑话的那个百户。杨得胜觉得自己就是个倒霉蛋,杨得胜本来是桂林都司下属右卫的百户,因为得罪了上官,被平调到平乐府。

    上任当天,杨得胜在平乐府最大得酒楼里宴请上官跟同僚,而后醉酒的同僚在摸黑回千户所的路上,被不知道哪里得贼人给一窝端了,一个千户五个百户,还有十多个什长伍长的小头目,被人暗杀在离千户所仅仅一里地的地方。

    这么多军官的死亡顿时引起了千户所,以及上司的关注,作为当天请客的杨得胜被作为主要嫌疑人,给下了大狱。幸好这时,又突然传来平乐府的壮,瑶两族聚众千人闹事。不想惹麻烦的上司才放回了杨得胜,然后把平乐府卫所众武官的死,一盆污水全部扣在了聚众千人的壮,瑶两族头上,让刚刚放出大牢的杨得胜戴罪立功前去捉拿。

    可惜,向来以爱民示人的平乐府知府洪启功得知杨得胜要出兵讨伐闹事的壮,瑶民众后,坚决反对杨得胜出兵缉拿壮,瑶民众,杨得胜拗不过知府洪启功的大腿,也便只好做罢。

    直到正月初一那天,杨得胜听到手下来报,壮,瑶二族聚集了近两千人围了平乐府的府城,这才点齐自己的手下前去拿人。

    一百对两千,看起来似乎官兵力弱,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经过反击安南入侵的广西卫所的官兵,全都是很有战斗力的老兵,尤其是扫灭过成化十六年,十九年壮,瑶之乱的老兵,对壮,瑶之民更是有心里上的绝对优势。

    前去平乐府平乱,看起来就是那么的简单!

    可是,等杨得胜带着自己的属下到达平乐府城下的时候,却发现情况跟自己想象的有所不同。首先,看到官兵到来,围城的壮,瑶之民并没有立马散去,反而有数百人拿着猎弓,腰刀跟自己对峙起来。

    杨得胜发现自己做不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指挥手下结阵。官兵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进过长年的训练,官兵可以结阵御敌,参加过多次战斗的杨得胜,决定全军出击,一举打垮眼前的敌人。

    眼瞅着双方越来越近,突然一支箭射到杨得胜的胳膊上,杨得胜顿时一惊,因为这一支箭是从自己身后射过来的!难道是有人想要暗算自己?要知道,就这么点儿的距离,根本就不可能有人射错!

    大惊之下,杨得胜忙装昏过去,让自己亲随立马护送自己回百户所。而杨得胜的其他手下,见百户大人都走了,也就跟着一哄而散,这才有了平乐府千户所的惨败。

    回到千户所后,杨得胜暗中探查究竟是谁在暗中对付自己,却怎么也查不出来,反而弄得千户所里人心惶惶,引的其他几位百户心生不满,自此之后,平乐府千户所也就不在出兵平乱了。
………………………………

第九十三章 初临平乐府

    这天正当杨得胜再次对自己的倒霉经历,陷入沉思的时候,亲随突然跑进来禀报:“大人,千户大人到了!让大家前去校场集合。”

    杨得胜听到亲随的话不可置信的揪着亲随胳膊大声问道:“谁?你刚刚说是谁到了?”

    平乐府千户所原本的千户已被袭击身亡,而且由于死去的千户生前比较强势,导致本来应当有的两个副千户一直没有得到任命,所以平乐府千户所现在是由杨得胜跟另外三个百户共同处事,因而现在杨得胜突然听到有千户到来,还让大家校场集合,一时之间感到吃惊。

    亲随再次说道:“大人,是真的千户大人,”亲随还怕杨得胜没听明白继续解释了一句:“是新上任的千户大人来了。”

    确认消息的杨得胜忙向校场跑去,他可是对新任千户早已期盼了很久了。等杨得胜到达校场的时候,见已经有很多人到达校场了,一群群一伙伙的哄哄嘈嘈的聚在一起。

    而另一边则是一队整齐的骑兵,为首的是一个身着银甲的年青人,估计就是朝廷新任命的千户。年轻人左侧是一个身着重甲扛着狼牙棒的黑脸大汉,右侧则是一个身穿轻甲的小白脸。

    杨得胜正观察着,突然看到银甲青年目光向自己看过来,忙快走几步上前施礼:“不知千户大人到来,属下有失远迎。”

    原来,来人正是张延龄一行,经过三十五天的长途跋涉,张延龄所部终于到达目的地,平乐府御制千户所。

    张延龄在千户所校场已经等了有一会儿,这时看到有一个身穿百户军服的低级军官前来行礼,反问道:“你是?”

    “回禀大人,属下是平乐府千户所百户杨得胜。”

    “哦,杨百户请起。”

    张延龄说完又冲身后的杨一凡说道:“老杨,你本家啊!”

    杨一凡目不斜视的没有答话。

    杨得胜顺着张延龄的目光看去,却是一个满脸大胡子的骑兵百户,酱紫的脸庞隐藏在浓密的大胡子里看得不是清楚。不过,杨得胜想了半天,也不记得自己家里还有这么个脸上长满大胡子的本家。

    ……

    一直用了半个时辰,平乐府千户所的兵丁将官才齐聚校场,然后在各自直属上官的再三催促下排好队形。

    张延龄坐在马上看着一个个散乱的百人队,心里暗暗摇头。这卫所的兵,就是不如京营精锐,尤其是自己带来的三干营百骑,更是远远的不如。不过,张延龄今天并不准备对千户所的队例发表看法,因为他现今最主要的目的,是先掌控整个平乐府千户所。

    看到校场上终于安静下来,张延龄开始发表自己的就职演说。

    “平乐府千户所的所有弟兄们,我是你们的新千户张延龄,我不管你们曾经遭受过什么样的失败,我都可以告诉大家,现在我来了,在我的带领下,大家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张延龄撕心裂肺的吼了足有半柱香的时辰,可看台下的兵丁们却是半点反应也没有,这让张延龄很是沮丧。要是在自己的伯爷府,就冲自己这么卖力的演讲,家仆们早已全都感动的痛哭流涕了。

    不说张延龄在哪里暗自沮丧,平乐府千户所的兵丁们,对这个北方来的侉侉千户也没什么好感,讲着一口谁也听不懂的官话,一看就不是自己人。

    其实,平乐府千户所的兵丁之所以看张延龄一行不顺眼,主要是因为张延龄等人的到来,占用的是本地军官的位置,导致一些本来可以升官的官兵,现在没有了升职的可能,自古以来挡人前途者最是遭人恨。

    张延龄见没人响应自己的演讲,也只好无奈的摆摆手,让队伍散去,仅留下几个百户跟马云牟琬几人。

    ……

    平乐府千户所破烂的卫所议事堂内,张延龄及手下七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