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女毒妃:王爷咱不约-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两日倒是一言一行有些世家小姐的模样了,但莫茹萱话里话外都对她透着疏远,莫老夫人不是没有感觉的。
方才那番话,却是头一次看到莫茹萱在她面前彻底放松下来,莫老夫人心里头便也跟着淡淡地舒展开来。
莫茹萱将方才在里间发生的事情当着瀛洲的面儿一五一十地跟莫老夫人说了,最后算是豁出去了,赌气道:“不然,老夫人问问瀛洲,再不,还有琥珀和玛瑙几个,方才瀛洲是不是这么说的?”
瀛洲就上前一步,在莫老夫人和莫茹萱面前行了个礼,不轻不重地道:“老夫人,大姑娘,奴婢也是为了我们姑娘好。”
莫老夫人不置可否,淡淡地笑道:“你是你们姨娘安排过去的,我不说什么,宁姐儿年纪小,你也是为了她好,可萱姐儿说的也没错,你作为一个奴婢,教主子做什么,说什么,得有个分寸,你也抽空去告诉你们姨娘一声,这可不是在孟州郑家!”
后头忽地就严厉起来,瀛洲面皮一紧,跟着行了礼:“是,奴婢记下了。”
莫老夫人就将方才拿在手里的帖子递给了莫茹萱,将这话给带过去了:“你瞧瞧,是孙家下的帖子,说是他们家池子里的荷花开得正好,要请了你们姊妹几个过去聚一聚。”
莫茹萱接过了帖子,见那上面的字似乎有些熟悉,努力在记忆中想了想,忽地就笑了:“孙五可这是病好了?”
孙家五可,脾气暴躁,和莫瑾欢最不对付,也瞧不上她,甚至对她有些恨铁不成钢。上辈子她被软禁,孙五可还时不时地让人送了信到莫家来,即使她一封没有回过,孙五可也照旧时常让人送了东西来,直到孙五可出嫁。
不过,她倒是不记得孙五可嫁给谁了。那阵子她正病着呢,只知道孙五可嫁人了,到底嫁的是谁,却不知道。何况,她前世因为孙五可老是跟莫瑾欢吵架,而对孙五可有些不喜欢。后来一直识人不清,那孙五可信上字里行间都是对莫瑾欢的诋毁,她就越发地不喜欢孙五可了。
哪里想得到,一开始看清楚的,就是这孙五可啊。
“她祖父和老子都是杏林圣手,一点子风寒罢了,哪里能有不好的?”
莫茹萱笑道:“我昨儿个才听父亲和娘亲说,孙五可还在床上躺着呢,怕是一时半会儿好不了,咱们家还送了表礼,我娘还开了嫁妆,挑了老山参送过去了呢。”
莫老夫人哑然失笑:“她闯了那么大的祸,你孙家伯父都想揍她了,她要是不装病,可怎么躲得过去。”
莫茹萱就明白了,这是装不下去了。
“你收好了,后日就带了你二妹妹去吧。”
宁姐儿忙道:“还有我,还有我呢!”
“怪热的,来来回回的,你跟着去,再中了暑气,你两个姐姐还不够照看你的。”
宁姐儿嘟了嘴,莫老夫人就道:“等那一日,咱们等你姐姐去了,咱们也在家里赏荷花,你那芙蓉沼的荷花也不差什么。”
宁姐儿就又眉开眼笑了:“让瀛洲姐姐她们做了冰淘来吃呀。”早就将刚才的委屈给忘了,这就开始计划到了后日要吃些什么了,又是想起了今晚上的那顿蟹子,“祖母祖母,咱们晚上还要去照影阁吗?要是不去,那蟹子还能得吗?”
莫老夫人点了点宁姐儿的小鼻子,笑道:“就你这个猴儿,满脑子什么都不想着,就记得吃。”
莫茹萱捏了捏帖子,将帖子交给了琥珀,问莫老夫人道:“也带了三妹妹一同去吧。”
莫老夫人眉间一紧:“带她做什么?什么时候她把书都抄好了,什么时候才放她出去。”
这是铁了心要杀一杀莫瑾欢的性子了。
也不知道莫瑾欢那个性子可耐不耐得住寂寞啊。
莫家午食一向清淡,天气又热,菜色都是爽口开胃,看着便清爽的。
莫茹萱心情舒畅,多吃了半碗饭,莫老夫人也跟着多用了几口,还笑道:“早知道,早让萱姐儿过来陪着我老夫人用饭了,这丫头用饭可香着呢。”
莫茹萱脸上一红,不好意思地道:“老夫人这是笑话孙女儿吃的多。”
“吃得多可还不好?”莫老夫人笑道,“你们正是长身子骨儿的时候,多吃点饭大有好处呢。”又怜爱地摸了摸宁姐儿的头,“可怜我们宁姐儿苦夏,吃起饭来跟猫食儿似的。”
宁姐儿用的少,只用了小半碗粥,夹了几筷子的老醋木耳,就再也不肯吃了。
就这,瀛洲还说,比前几日多用了几口粥。
莫茹萱硬是往宁姐儿碗里添了一筷子水晶虾肉:“吃的这样少可怎么行。朝食就用的不多,难不成你是想留着肚子等着晚上那顿蟹子吗?想得美,你若是不将这碗粥都给吃进去,晚上谁让你吃蟹子,我都不依你的。”
宁姐儿顿时就急了,忙皱起小脸,可怜巴巴地看着莫老夫人。
莫老夫人忍着笑,不去看她,还故意板起脸来道:“你姐姐说的是,你要是存着想留肚子等着晚上吃蟹子,那就是打错了主意了,你若是不好好用饭,等到了晚上,我们都有蟹子吃,就不让你吃,你就在旁边看着吧。”
宁姐儿没了招数,只得老老实实地喝起了粥,慢腾腾地总算将一碗粥都给喝进去了。
瀛洲也跟着喜笑颜开,甚至还向莫茹萱行了个礼:“多谢大姑娘,我们姑娘往日里一天的饭都没有今儿这顿午食进的多。”
莫茹萱还是有些不大待见瀛洲,说话也冷冷的:“你不是管她管得挺厉害的嘛,只要你板下脸来,她自然肯吃的。”
瀛洲对莫茹萱的冷淡不以为意:“往常奴婢也是这么说姑娘的,可是姑娘用了膳食,再一动,天气热的话,就把用进去的都给吐了出来。奴婢怕伤了姑娘的肠胃,便也不再硬劝姑娘用膳食了。”
“宁姐儿今儿个就在我这儿歇了吧。”莫老夫人发话道,“芙蓉沼太远了一些,宁姐儿又是个坐不住的,一来一回,可不就过了暑气了。萱姐儿也留下来。”
如意端了用井水湃了的瓜上来,祖孙几个坐在炕上,边说话,便吃着瓜。
宁姐儿渐渐迷糊起来,莫老夫人就示意几个大丫头将宁姐儿给抱到了里间去了。
莫茹萱倒是没有多少困意,还劝莫老夫人:“老夫人不歇会儿?”
“上了岁数,这觉就越发少了,不歇晌午觉,这晚上还睡得舒坦些。”莫老夫人在珍珠的服侍下,净了手,又问了几句成大家的事情,知道张管事已经将成大一家都给拘了起来,又从成大家的家里头搜出不少好东西,还要一些当铺的当票,就吩咐珍珠如意,道,“你去前头告诉老张头,说拿着那些当票把大姑娘的东西都赎出来,连同从成大家的家里头搜出来的东西一道,仔细清点了,看还少了什么不曾。要是都对上了,就将这些东西都入了公中吧。”
又跟莫茹萱解释道:“经了那些人的手,那些东西就太腌臜了,萱姐儿也别心疼,回头从我这里挑些好的给你。少了的银子,我让人从李氏那里拿,她管家不力,出点银子补偿你,也是应该的。”
莫茹萱道了谢,莫老夫人看着莫茹萱精神奕奕的样子,笑道:“想不到我们萱姐儿也是这么有精神头的人,可是今儿个有什么好事儿?这晌午头你小小年纪的一个人儿,也跟着不困。”眼神里就带了几丝审查。
“孙女儿瞧着老夫人精神好,也跟着高兴,陪着老夫人说说话,这困劲儿就过去了。”莫茹萱也跟着在琥珀的服侍下净了手,莫老夫人还是没有彻底相信她啊,总是时不时地要来试探她。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让莫老夫人彻底信赖她,可不是就这么两天的功夫就能够做得到的,何况,莫茹萱要的也不是非要让莫老夫人时时处处都相信她,而是要莫老夫人不再那么相信莫瑾欢就是了。
莫老夫人就道:“也好,我这里正有事儿要跟你商议呢。”竟是将莫茹萱当成了大姑娘,要跟她商量事情了。
莫茹萱就老老实实地听着。
“这几日郑姨娘正闹腾着呢,想来你也知道。你爹和我说了,总这么闹腾下去,也不是办法。说是白鹿书院要开女课,想着过一阵子,将你们姊妹几个都送进去读书。”
莫茹萱点点头:“父亲昨儿个是这么说了。”
“萱姐儿是怎么想的?”
莫茹萱疑惑地看了看莫老夫人,道:“开女课倒也是一件好事儿。”
“哦,好在哪里?”
这就有些刨根问底的意思了。
莫茹萱仔细地想了想,白鹿书院开女课,最早是谁提出来的来着?
想了半天,她忽然记起来一个名字,清妃。
天啊,竟然是清妃啊。
………………………………
第三十六章 刮目相看
前世这白鹿书院的女课开了之后,在民间掀起轩然大波,只因这白鹿书院开女课的宗旨竟然是不分贫富贵贱,只要想做白鹿书院的女学生,都可以进书院读书。
士大夫老夫子们觉得这是败坏门风,世家大族不愿意自己家的千金小姐与贫民家的女儿读书,老百姓们觉得女孩儿家就是嫁人生子的,读书也没有什么用。
是以,白鹿书院的女课开起来名声虽然响亮,可一开始却并没有多少人家肯送自己家的女儿去读书的。
是清妃娘娘,在宫中跟皇上力谏,并不顾别人的眼光,率先将自己娘家的侄女儿给送到平城读书,平城的世家大族才有所触动,先前将女儿送到白鹿书院读书的莫家和孙家,本来就是让女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这会儿有了清妃娘家侄女儿,更是积极推广白鹿书院的女课。
至此,白鹿书院的女课名声大振,后来更是因为有了莫瑾欢这个才女的名声,而名扬天下。
以至于后来大皇子家中的两位小郡主,宫中未嫁人的几个公主也跟着到了白鹿书院来。
民间对清妃娘娘此举大为赞赏,那些认为有伤风化的士大夫老夫子们也不敢多有异议,反正女孩儿家读书不过是修身养性,也不能走科举之路,他们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而清妃娘娘却因为这件事情受益匪多,甚至民间还有女子合力出资修了清妃娘娘的生祠,让清妃娘娘受了香火供奉。
也正是因为清妃娘娘在这件事情上功德甚高,永安帝后来在册封清妃娘娘为后的时候,阻力才没有那么小。
而清妃娘娘唯一的儿子,正是蛰居平城的南安王,江慕寒。
莫茹萱心下倏然一惊,脱口而出,道:“难道是南安王……”话说到一半,又觉得有些不妥当,不由得就捂住了自己的嘴巴,硬生生将后头的话给咽了下去。
莫老夫人颇有威严地扫视了屋子里的人一圈儿,淡淡地道:“你们都下去吧,这里头不用你们伺候了。珍珠,让人守着门,没有我的吩咐,谁也不能放进来。”
珍珠答应了一声,领着几个丫头就下去了。
莫老夫人这才冲着莫茹萱鼓励地点点头:“萱姐儿,你说下去。”
她没有想到,这个从前唯唯诺诺的大孙女儿,竟然对朝堂上的事情这么敏感,她不过只是再三问了莫茹萱怎么看待白鹿书院的女课,莫茹萱就能够想到南安王江慕寒身上去。倒也不枉她看重她了。
莫老夫人其实也不想这么早就让莫茹萱接触这些外头的事情,莫茹萱毕竟是个闺阁中的女孩儿家,年纪还这样小,从前性子又是那样懦弱,这几日虽然有所改善,但毕竟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莫茹萱的性子又回去了。
可是莫老夫人没有办法啊。花氏做女儿的时候被养的太好了,做了莫家的儿媳妇,心里头也没有那么精明,能让她将莫家的中馈管好就已经不错了,指望她能在后头帮着莫世安一把,那是不可能的了。
本来还指望李芸挽在官家太太们中间多走动都走动,现在看来也不大可能。
一来,李芸挽到底是个姨娘,虽然能够时常跟着花氏去别家府上做客,但别人家的太太夫人看在花氏的面子上,能够搭理李芸挽一句就不错了,想要和李芸挽交好,这些管家太太夫人们还拉不下这个脸面。
李芸挽也只能跟别人家的姨娘们坐在一处说话。那些姨娘小妾们都是争风吃醋的家伙,心思都放在脂粉衣裳首饰上,除了这些,别的也说不出个什么所以然来。
就算是有那些个趋炎附势的人,看着李芸挽如今在莫家的地位炙手可热,想要走了李芸挽这边的路子,却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和李芸挽走得太近,怕惹了花氏不痛快,也只能承个面子情罢了。
二来,通过今儿这事儿,莫老夫人也想明白了。她不能这么继续依仗李芸挽了,李芸挽在莫家的地位越高,莫家以后就会越乱,不如就趁现在,将这股子苗头给掐断,省得将来不仅没能够帮到莫世安,还在后宅上拖了莫世安的后腿。
可是总得有人出去交际应酬,总得有个机灵稳重的人,在那些官太太们中间游走,收集消息的同时,又得不露声色地传递消息。有时候,官太太们的茶话会也是政治交锋的一个重要场合。
花氏稳重,但不够聪明。莫老夫人自己又已经是个老婆子了,这种场合她不适合。唉,莫老夫人发愁吧,儿子夜里找了她,也是为了这事儿有些发愁。
但莫世安和花氏成亲这么多年来举案齐眉,让莫世安为了这事儿去斥责花氏,莫世安做不出来。
而莫世安又不放心将这种事情交给花氏去做,他是个在官场上拎得清的人,什么事儿交给什么人去做,自有他的道理。
莫家缺人啊。
莫老夫人就和儿子感叹,得从女孩儿们中间找一个人出来了。
论起聪明才智,四丫头宁姐儿倒是个好的,只是这丫头太小,派出去人家也只当她是个小孩子哄着玩儿。三丫头莫瑾欢就更不用说了,那就是个爆竹,一点就着了。再有,莫老夫人冷眼瞧着,怎么看莫瑾欢似乎是长歪了,有了自己的小心思,还都是些见不得人的。
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莫瑾欢去做,不要说莫世安了,就连莫老夫人也不放心。
二丫头莫昭君安安静静的,性子虽贞静,却不大机灵。只有莫茹萱,虽则懦弱心软,但从身份上来说,跟着花氏出去,在官太太们中间谈笑风生,也就她最合适。
莫世安和莫老夫人商量着,就让莫茹萱跟着莫老夫人几日,好好磨磨性子。
莫老夫人昨晚上还不太同意莫世安的这个主意,莫老夫人觉得,自己的这个大孙女太蠢了,又蠢又胆小,让她出去做这种事情,指不定给莫世安招来什么祸患呢。
不过现在这样一看,莫老夫人眼睛就是一亮,妙啊!这丫头别的事情上倒还有限,于这官场上的事情倒是看得透彻。
于是莫老夫人便有些期待地问莫茹萱:“萱姐儿,你告诉祖母,你是怎么从白鹿书院的女课上一下子就想到了南安王的?”
平城的白鹿书院到底和南安王有没有关系,谁都不知道。一般官场上的人也不会因为白鹿书院要开女课,就联想到南安王这一层来。又不是要科考的举子,不过是一些闺阁中的女儿家要读书,闹不出什么大风浪来,跟南安王又怎么会扯到一起去。
就是莫世安,也是因为有别的路子,才隐隐约约知道点什么。
莫茹萱一个闺阁女儿家,成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她是怎么想到南安王身上去的?
瞧着莫老夫人那殷殷期盼的眼神,莫茹萱自己心里头开始打起鼓来了。
她要怎么回答?难道告诉莫老夫人,她活了两辈子,这辈子才能够未卜先知,知道背后是清妃娘娘牵的线?
莫茹萱迅速地在心里头将这些线索都过了一遍,理了理思绪,才开口跟莫老夫人解释。
一开口,她自己都能够听出来自己声音都有些发颤了。
不过好在莫老夫人还以为是莫茹萱在紧张呢,竟然抓住了莫茹萱的手轻轻地拍了拍,示意她不用紧张,只管说就是了。
莫茹萱就定了定神,道:“老夫人,孙女儿想的也不知道对不对。南安王是如今众位皇子中头一个被封了王,又被圣人给派遣到了属地,且还是地产富饶的平城一带。有些人看着南安王的属地好,自然会眼红。但圣人用了一招妙计,早早地将南安王给打发了出来,那些人便不怎么在意南安王了。”
毕竟,远离了京城的皇子,再怎么受宠,从一定程度上,也远离了储君的位置。
见莫老夫人的脸色没什么变化,莫茹萱就又接着说下去了。
“可即便是这样,南安王也没在圣人跟前失了宠。那些人可都忘记了,南安王是出来了,那宫中可还有一个清妃娘娘呢。只要清妃娘娘一日在,圣人就不会忘记了南安王,南安王就有可能重返京城。但在重返京城之前,南安王总不能这么继续顶着一个富贵闲散王爷的名声,他总得在这儿平城地界上做出点什么来。
可是咱们这平城除了前年的灾患,这几年都是风调雨顺,没赶上那波涝灾到封地来的南安王,可什么都没法子做。于是,这白鹿书院就成了南安王的一个最大的文章。”
莫老夫人就问道:“这话怎么说?若是白鹿书院对举子科考上有什么改动,萱姐儿能想到南安王身上去,这倒也说的过去,可如今不过是你们闺阁女儿家的玩意儿,萱姐儿怎么也会想到南安王身上去呢?这可说不过去。”
莫茹萱笑道:“老夫人,正是这样,才是南安王的聪明之处呢。”
见莫老夫人也露出了迷惑的神情,莫茹萱便细心地为莫老夫人解释起来。
“老夫人想想,南安王的身份,放在整个朝堂,尴尬不尴尬?明明是圣人最宠爱的儿子,却因为要远离朝堂风波,到了这平城来。也不能在平城有太大动静,不然,留在京城的那些个皇子们要怎么看待南安王?要知道,南安王的一举一动都在那些人的眼睛里呢。
南安王要是在平城做出什么大动静来,那才是了不得的事情。而闺阁女儿家读书这种事情,表面上来看,于朝堂上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一件风雅事情。南安王现在顶着个风雅人的名头,由他牵头来做这种事情是再好不过的了。做的不好了,南安王哈哈一笑,这件事情就这么过去了。可做的好了,这件事情就大有文章可为了。”
莫老夫人如今是彻底对莫茹萱刮目相看了,不由得就问莫茹萱,道:“哦?有什么可为的?萱姐儿快说来听听。”
莫茹萱就笑了笑,压低了声音,对莫老夫人说道:“老夫人,您难道忘记了宫里头的那位清妃娘娘吗?”
………………………………
第三十七章 得老夫人心
莫老夫人眼睛一亮:“萱姐儿又是怎么想到宫里头的那位的?”
从莫老夫人的神情上来看,莫茹萱就知道了,莫老夫人怕是早就知道了背后有清妃娘娘这一层,方才不过是在试探她。
“祖母,您想啊,这若是做的好了,那有心人肯定要揪着这一层不放,又要往南安王头上安罪名,怀疑南安王觊觎储君之位,反而会给南安王带来危险。这时候推出来清妃娘娘,将这所有的功劳都安在清妃娘娘头上,不管是民间也好,朝堂上也好,就是圣人心里头,清妃娘娘的功劳是最大的。
可祖母想一想,南安王这一招妙还是不妙?”
不等莫老夫人回答,莫茹萱就自顾自地笑着说了下去:“妙计啊!清妃娘娘在后宫坐稳了地位,南安王又何惧之有呢?祖母,您就告诉我,这次白鹿书院开女课,是不是南安王牵的头?”
说到兴起处,莫茹萱已经完全忘记了和莫老夫人之间的隔阂,甚至就连对莫老夫人的称呼都从“老夫人”变成了“祖母”。
莫老夫人笑着拍了拍莫茹萱的手,道:“谁说咱们萱姐儿是榆木疙瘩呢?我看啊,咱们萱姐儿倒是个顶顶机灵不过的丫头了。”
“祖母,快别这么夸我了,我哪里有祖母和父亲聪明。”
莫老夫人又问道:“那萱姐儿倒是说说,白鹿书院开女课这件事情,咱们是响应南安王呢,还是反对,抑或是静观其变?”
莫茹萱认真地想了想,才道:“祖母,孙女儿认为,还是积极响应的好。这件事情不管成功与否,总归是功德一件,做的不好了,上头还有南安王顶着。做的好了,咱们莫家也有份功劳,何乐而不为呢?”
莫老夫人就低头沉吟起来,莫茹萱便知道,莫老夫人想来是心里头早就有了主意了,怕是已经和莫世安都商议好了,莫世安在官场上是个老狐狸,精明得头顶上都长满了眼睛,想来定然是要先静观其变了。
莫茹萱对朝堂之事知之甚少,也不怎么感兴趣,莫世安精明谨慎,对于她来说,也是好事一件。毕竟莫家好了,莫茹萱才有的好。
“萱姐儿是个好孩子,这件事情就萱姐儿和祖母二人知道,旁的人问起来,萱姐儿可不兴说。”
莫茹萱忙答应了:“祖母放心就是,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