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名将录-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佘夫人道:“我打算带延辉和延昭到潘府找他老子论理!”
杨业摇摇头:“那没有用。”
柴郡主上前建议:“那就让孩儿上南清宫告诉八大王。”
杨业又摇摇头:“那也没有用!你们都想过没有?潘豹这个小崽子乳臭未干,刚离家出走回来,就来惹我杨家,他哪来的狗胆子?”他扫视了众人一眼,又叹口气道:“自我杨家火塘关归宋后,他潘仁美一直与我不和付杨两家争婚,他的嫉妒心又深了一层。最近几天,有人告诉我,说付鼎臣父子常往潘府去,他的几个门生、部下则跑的更为频繁我看这都是有来头的。潘豹今日的行凶挑衅就是一个尝试!”
众兄弟恍然地:“对呀!这一定是受了他爹的纵容。”
杨业语重心长道:“潘仁美是大宋的赫赫功臣,我们杨家却是新归的河东降将,你告到八大王那里,甚至告到金殿上又能如何?只能引起两家更大的积怨!眼下国家正值乱世,我们要做忍辱负重竭死报国的忠臣,决不能做鼠目寸光,因个人私怨而搅乱朝纲、误了社稷的奸臣!”
众兄弟默默点头,爹爹这番话说的太对了!稍微有一点爱国之心或容人之量,就不能纠缠于这些小事之中,这就是忠与奸的区别啊!
佘夫人起身走到郡主身边,为郡主拭了拭眼泪:“儿啊,古语说:忍为贵,和为高。你爹爹讲的有道理。罢了,就当是老身委屈你了。”
郡主点点头道:“娘!我听爹爹的,我懂”
这时,呼延赞大步闯了进来:“老杨哥!我全听见了,您可真是大仁大义大度量,比潘洪站的高,想的远。这次出兵打仗我不用愁了!”
杨家众兄弟一愣:“打仗?”
呼延赞笑道:“对呀!据边关奏报,辽国精兵二十万又向我易州、涿州反扑,圣上定于明日午时在军机处商议出兵。”
杨业激动地站起来:“好!太好了!”
为什么杨业一听说打仗就“太好了”?他是天生好战吗?
其实杨业是一个面善心慈的人,他不喜欢战争,更不喜欢因为战争的缘故,迫使敌对两国的黎民百姓血流成河,无家可归他的奋勇杀敌、大开杀戒有**成就是为了他的百姓不受杀戮,一两成才是为了自卫。
他生性耿直,不善狡辩,在与朝中同僚矛盾中总是把握不好应对的态度,以至于朋友不多,仇家不少。在河东如此,到了大宋仍如此,因之常
有逃避矛盾的想法,出征打仗,也是他最好的逃避借口之一。
而今,北辽的耶律休哥亲率精兵二十万,不费吹灰之力夺回了易、涿二州,又向边界重镇遂城压过来,杨业便有了重返战场的决心,他想用安邦定国来证明杨家的忠诚,所以他才声称打仗“太好了!”
然而他不曾料到,八大王却建议潘仁美带兵去援救遂城
这天上午在大内皇城的军机处,太宗将几位朝中重臣一并传来,征询大家关于出兵的意见。他说:“小小的辽邦何其胆大?朕不打他,他倒来捋朕的虎须!二十万精兵铁骑,如同决堤的洪水,黑压压的漫至遂城。而遂城刺史刘廷翰兵微将寡,近日又重病在身,只怕守城不住鉴于遂城的战略位置,朕决定立刻派兵增援,你们看派谁出征最为合适呢?”
八大王赵德芳向高怀德、高怀亮、呼延赞、杨业等人望了一圈儿,似乎觉得都不合适,最后的目光落在潘仁美的身上:“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我看非潘仁美这位两度挂帅北征的老将上马了!”
高怀德、高怀亮、呼延赞俱都点头,附和支持他的意见。
潘仁美一面慷慨应承着:“当然,当然,为国征战,义不容辞吗!”一面又想法子推脱:“不过,老朽自上回班师以来,总觉得心神恍惚,四肢无力,茶饭懒进老朽愚见还是派杨令公父子出征最好。”
八大王一听有点着急,他的本意既想让御妹丈在家好好度度蜜月,又想让杨业把好武科场的主考大关,免得潘仁美神神道道的把个武科场给搞乱他提醒道:“老令公是叔皇钦命的武科副主考,他怎么能”
潘仁美太明白赵德芳的心思了,谁不晓得把持科考比带兵出征显得更为重要?他立马反击道:“对呀,他是副主考,不能轻离武科我是正主考,更不可能去援救遂城了!虽则我身体有些不适,但为朝廷招选人才不必熬费体力,我一边休养,一边也完全可以胜任”
呼延赞为八王帮腔:“你两次征北都挂帅领兵,有的是经验”
潘仁美舌尖口快,立即回道:“说到经验,更应该是杨老令公。辽国兵将见了他的大旗就溃不成军,一泻千里。你忘了吗?”
呼延赞笑道:“潘大人辩口利辞,倒是令人佩服”
………………………………
识大体杨业出兵 抢皇亲潘洪献女(二)
潘仁美对答如流:“这不是辩口不辩口的问题,这是”
杨业伸手制止了他们的争吵:“潘大人言之有理!抗击辽寇是我平生最大的志向,而开科考试,我显然不如潘大人”他躬身向太宗深施了一礼,恳求道:“陛下!就让我去增援边关吧?”
高怀德提醒太宗:“陛下!不管是谁,要赶快决定呀!”
太宗对杨业的这种有自知之明和抢重担、让便利的态度还是比较满意的,救兵如救火,片刻不得延误,他即刻传旨道:“好!那就让火山王杨业挂帅,呼延赞为副元帅,带领精兵十万,即刻救援遂城。待遂城解围之后,再直捣十六州,给朕恨恨地杀一杀辽国的锐气!”
杨业、呼延赞躬身应道:“遵旨!”
杨业深知“救兵如救火”的道理,他的动作快的惊人。
平日里朝廷发兵可是个大事,一般总要由兵部大臣搬出在军籍的士兵花名册,由出征的将军或偏将在花名册中按照年龄大小、身体强弱、武功高低等状况进行挑选,再将挑选出的士兵编伍排营,配好将官,然后依据良辰吉日,在军校场放炮点阅,出城上路。这个过程至少要三天。
然而杨业却既不选兵,也不点将,他只带着呼延赞和大郎延平、二郎延定、三郎延安、四郎延辉、五郎延德、六郎延昭和七郎延嗣以及自家所属的杨家兵三千人,三声炮响,全军上路。时间只用了半日。
那一个火速出兵到前敌战场上征杀去了,这一个却躲在家里苦苦思索着怎样笼络皇上,怎样发展势力,怎样把对手踩在脚下潘仁美在一步步走着下坡路,也在一步步地滑向了大奸大恶的罪恶边缘。
下午刚交申时,太监总管王侁和刘文裕就屁颠屁颠地来到潘府,他俩听说杨家出兵去了遂城,便忙不迭地跑来为潘仁美庆贺。
王侁借花献佛地斟了杯酒端给潘仁美:“太好了!潘大人,您这个釜底抽薪计用的实在是太好了!这一下,老杨被支出京城,武科场就完全操纵在了咱们自己的手里,罗大批人才绝非难事喽!”
刘文裕也奉承道:“若非此故,潘大人又怎舍得把大宋的兵权拱手让给那老杨?这就叫做两害相遇取其轻对不对?”他殷勤地斟上美酒,谄媚地请大家干杯饮净,又老谋深算地追逼着潘仁美:“主考大权既然落在了潘大人的手中,那潘大人可否提携一下我兄弟刘文进呢?”
潘仁美眉头一皱:“文进是我的得意门生,老夫一向待之不薄。短短五年即提为副将,你还想如何?非要弄个武状元吗?”
王侁有些迁怒刘文裕逼的太急,但提拔刘文进也是他王侁的主意,许过的好处不能不作数,何况汴京城里里外外都需要自己的人他帮着刘文裕求道:“刘公公的意思无非是想让文进弄个京官儿当当。”
潘仁美见王侁讲情,不得不重视:“弄个京官?”
刘文裕紧跟着又砸死了一句:“对!咱家爱说个爽快话。您若让他弄上武状元,脱离边关苦寒之地,咱家送您一千两黄金!”
一千两黄金!这个诱惑太大了!潘仁美动了心,他不是没见过钱,也不是很在乎钱。但他做了武科场的大主考,让什么人当武状元是不费吹灰之力的,如此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换来千两黄金,他何乐不为呢?
他嗫嚅着回道:“老夫不为钱,自己门生焉有不提携之理?”
刘文裕见潘仁美答应,格外高兴:“好!咱就算说定了。”他高兴地斟上三杯酒:“借花献佛,我先敬潘大人和王公公一杯!”
潘仁美客气地:“大家一同干吧!”
三个人共同饮干了杯中的酒。
刘文裕抹了把嘴角残酒,挺神秘地说:“潘大人,咱家再透露你一个小消息。圣上近日为后宫里没有多才多艺的绝色美人儿而深感苦恼。我看您不妨去哪里找一个,当做自己的亲生女儿送进宫去。如蒙圣上宠爱,您就能当上一品太师,当朝国丈!那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威风显赫的很哪凭他老杨家那些太原老西儿,能和您比吗?”
潘仁美更为动心了!他依据近几日睡了翠儿姑娘的切身体会,懂得了女人也是武器,明白了枕边风才更加劲透,更加凛冽!他杨家已抢了个皇亲了,潘家也必须抢他个皇亲!而且是至贵至尊的皇亲!
他嘴里念叨着“多才多艺,绝色美人”,心里想象着“到哪去找一个”王侁和刘文裕都告辞走了,他还在念叨和想象。
“多才多艺,绝色美人”他念叨着在客厅里踱步
“到哪里去找呢”他想象着在花园里漫游
“即使找到了,她能和自己一心吗”他在思虑着最佳方案。
正在信马由缰之时,忽然传来一阵悦耳的琵琶曲。他抬头一看,原来到了女儿的绣楼前,他随意喊了一声:“楼上谁在弹琵琶?”
一个小丫环从绣楼内跑出,在凉台上躬身回答:“禀告老爷,是素蓉小姐在弹奏流水八段,你觉得好听吗?”
小丫环的身后又多了一个人,这是一个年约二十七八岁的美女,白净的瓜子脸,修长的眉毛,水汪汪的大眼睛,薄薄的红嘴唇,她的肌肤好像芬芳的凝脂,体型犹如出水的芙蓉,成熟依然优雅,诱惑透足率真,她就是潘仁美的长女、潘龙三兄弟的姐姐、黄守义的外甥女潘素蓉。
她向潘仁美福了一福:“爹爹!您找孩儿有事吗?”
潘仁美眼前一亮,心中一阵惊喜,忙向女儿摆摆手道:“没事儿,没事儿,你继续弹。”一边大步奔向前院账房:“潘贵!潘贵!”
潘府的另一个文管家潘贵跑过来:“老爷!您唤奴才何事?”
潘仁美揉着心口,止住心慌,再把脑子里的计策从头到尾的前后思虑了一遍,这才狠了狠心道:“你马上给万岁爷拟一纸请柬,就说明日是我五十二岁的寿辰,请他龙驾来赏光赴宴。”
次日午时,太宗乘坐龙辇带着简单的随从执事来到潘府。
本来,他是不愿意来潘府中赴宴的,古人云:父不入子房,君不入臣宅吗!何苦没事找事呢?然而,太监总管王侁和刘文裕却不知何故,一左一右地围在他身边,一个劲儿地替潘仁美说好话:
王侁说:“恕奴才多嘴,进来您对潘大人太冷淡了。他无非是想借机给您吐一吐委屈,表一表忠心而已。陛下还是屈驾光临为好!”
刘文裕说:“老话讲君不入臣宅。那是指有家有口的,而今老潘家死了婆娘,鳏夫一个,您又有什么可顾虑的?”
王侁又说:“陛下久居深宫,忙于国事,应该多走动走动。”
刘文裕又说:“那潘大人可是您的两朝老臣了”
太宗经不起他二人的三劝两劝,终于起驾来到了潘府门外。他看到喧天的鼓乐声中,潘仁美率领潘龙、潘虎、潘豹三个儿子跪迎自己,心里十分地不忍,急忙步下龙辇,上前搀起潘仁美,安慰道:
“潘老爱卿忠心事国,朕心里有数。此次令杨业挂帅,一来是你的执意举荐二来也是想让你好好地休养休养。卿万不可疑为它意。”
潘仁美一边引领着太宗进府,一边又吹着大话:“多谢陛下关爱,请陛下放心,杨业父子如果打了败仗,臣一定去收拾残局。”
这可能已经成了人类生活中的惯例,嘴里讲不出什么的,往往在行动中都踏实能干,甘愿吃亏嘴里说的天花乱坠的,往往都是些空话,一点正经作用也不顶然而很遗憾:皇帝相信的偏偏就是这种人!
………………………………
识大体杨业出兵 抢皇亲潘洪献女(三)
杨业、呼延赞带领着自家的三千名杨家兵马步齐进,日夜兼程,不过二十个时辰便来到了遂城东南一座被称之为童山的山道上。
为了争取时间,杨业命令全体将士们改走山间捷径,大家牵着战马小
心翼翼地赶路。正行走间,忽听一声虎吼传来,大家吃了一惊,寻声望去,只见远处一箭之外,一位少年正在和一只白额吊睛猛虎赤手相搏。
看那少年约有十五六岁,长着个椭圆脸,眉清目秀,唇红齿白,一身短衣打扮,显得又机灵,又活泼,与虎搏斗之间身手也相当敏捷。
看那猛虎,应属于东北虎一类,额头上一个大大的“王”字白斑,浑身披着黑黄相间的毛色花纹,四肢健壮,爪尖刺出趾外尾巴粗长,犹胜一把钢鞭。真不愧是“万里风生八面威,一灵不昧,百兽皈依”也!
众军兵远远地观之,吓得大气也不敢乱出。
大家都明白,这搏斗的时间久了,那少年肯定会落在下风,甚至殃及生命。于是,杨业、呼延赞和五郎、六郎都不约而同地抽出雕翎箭,压上铁胎弓七郎延嗣也想试一把,但他看了看距离,又放弃了。
那少年与猛虎的生死搏斗还在继续着,只见那猛虎张着血盆大口扑向少年,少年轻轻地一挑,闪身躲开。又一跳,跨上虎背,提起铁拳照着虎头猛打,一下、两下、三下到底是年小力薄,十几拳打过,吃痛不起的老虎便发疯一般连番突跳,终于甩翻了少年,接着它怒吼一声,两只前爪在地下略略一按,流线型的身体便朝那少年扑了过来。
说时迟,那时快,四支神箭同时离开箭弦,嘶鸣着飞向猛虎。
那猛虎到了此时再不猛了,乖乖地去向阎王爷报了到。
杨业、呼延赞和众兄弟围住那少年关切询问。
少年无一丝惧怕,他撩开俊眼向众人扫视了一圈儿,又看了看山道上的杨家兵,亮出满口白牙询问道:“你们是哪里来的官兵?”
呼延赞告诉他:“我们是圣上派来增援遂城的。”
杨业也很和蔼地打听:“孩子,你知不知道遂城如今怎么样了?”
呼延赞和杨业的这两句话像春雷一般轰响在少年头上,他突然从一个打虎英雄变成了三岁的娃娃,扑在呼杨二人的身上放声大哭道:“我就是遂城刺史刘廷翰的儿子刘顺呀!我们可把你们盼来了!”
杨业无比疼爱地给他擦了擦眼泪:“孩子,不要哭,慢慢说。”
刘顺抽抽搭搭地告诉大家:“我爹爹本来就年老体弱,这一回见辽兵势大,守城困难,更是复发了老病。幸而军民齐心,苦守了近两个月。如今是粮尽兵疲,爹爹无法,只得又派我回汴京去请救援。谁知刚出城到这里,让这个畜生”他踢了踢死虎:“把战马给吃了。”
杨业问:“这里离遂城还有多远?”
刘顺答:“三十多里。”
杨业回头向延平吩咐:“快!让三军儿郎跑步前进。”
延平悄声告诉爹爹:“不行啊,为了赶路,弟兄们脚都磨烂了。”
杨业心中一沉,他走到士兵们的面前,低头看了看大家的双脚,确实是鞋烂脚烂,一个个血淋虎拉的他硬起心肠,大声鼓舞他的士兵:“弟兄们!救兵如救火,一时也耽误不得!大家再吃一把苦吧,要不然遂城一丢,想再夺回来就得付出更惨痛的代价了”
他的话音还没落,三千杨家兵撒腿就跑了起来。
就在杨家兵赶到遂城的这天晚上,太宗皇帝赵光义也猫在潘仁美的府上品尝了一下午的美酒佳肴,欣赏了一晚上的凤舞鸾歌。
阑珊灯火中,潘仁美专门请来的二十位柘枝妓正在为太宗表演柘枝舞只见那些身着西服,足穿锦靴的舞妓们姿态风雅,舞姿轻盈,既刚健明快,又婀娜俏丽,“翘袖中繁鼓”、“长袖入华裀”、手振臂,足踏节,跪内和卧拜交错,花心和竹竿衬陪看的太宗目眩眼花。
忽听“啪”的一声,筝弦断了,箫鼓戛然而止,琴师诚惶诚恐。
潘仁美挥手斥退了这些舞女琴师,凑近太宗悄声道:“陛下!臣有一女名素蓉,最善演奏琵琶,不知陛下是否爱听?”
太宗极有兴致地:“是吗?可以一试,可以一试。”
潘仁美传令道:“来人,唤素蓉小姐出来为圣上献曲。”
只见客厅旁门的纱帘一挑,潘素蓉身着艳装,手持一檀木的教坊勾栏中已不常见的五弦琵琶,款步姗姗上前见礼:“潘素蓉见过圣上。”
太宗果然被这倾城之色吸引:“免礼!免礼!”
潘素蓉坐在下首,纤纤玉指拨动琵琶,款款樱唇送出赞歌:
烽火烟消镇节安,君臣作乐夜深阑。
中华万里歌盛世,大宋千家赞丰年。
红叶染,桂花鲜,稻香谷馥溢庄园。
若非圣主施泽惠,哪有升平状空前?
这是一首调寄鹧鸪天的颂歌,是潘素蓉作词、谱曲、自弹自唱的一首琵琶文曲。歌词中尽力渲染“盛世”“丰年”,明明发生着战争,偏要鼓吹什么“烽火烟消”、“君臣作乐”,并把这些所谓的“升平”归功于“圣主泽惠”云云,单是这首歌,潘素蓉的聪明才干就可见一斑了!
歌声还未散尽,太宗就击掌赞叹道:“好!潘爱卿,令爱真乃女中魁首,花间王后,既有天姿国色,又是多才多艺”说到此,他又咂着嘴唇叹息道:“可惜朕的后宫没有此等佳人儿,遗憾哪遗憾!”
到此地步,潘仁美已没有后退的余地。他厚着脸皮告诉太宗:“天色已晚,就请陛下在寒舍安歇吧!待会儿,您吃点宵夜”他心里感觉有些酸酸的,压低嗓音道:“我命小女伺候陛下”
太宗万万想不到会有此好事,他与潘仁美相交多年,抛开君臣的关系暂且不说,至少也是个老同事、老朋友、老兄弟方才见到潘美人,虽冒出一点色迷迷的坏念头,但碍于老面子,他没有也不敢往那方面胡思乱想,没想到这大美人不费吹灰之力就送到自己怀里来了
他抓住潘仁美的双手,语无伦次地:“难得,难得潘爱卿你竟如此地忠心,朕以后决不会亏待与你”他站起身,急匆匆,醉醺醺,色迷迷地:“宵夜就免了。潘美人儿快点来,朕等着你”
他摇摇晃晃地朝着后厅客房中去了。
潘素蓉满脸的不快,她面对父亲跪下,泪水夺眶而出:“爹呀!哪有你这样做父母的?您这是把孩儿给生生毁了呀”
潘仁美厉声责问:“你敢违抗父命吗?”
潘素蓉摇摇头,她不敢违背爹爹,也不能违背爹爹。她已经快三十岁年纪了,这样的大龄女子,是没有出路可走的。
潘仁美望着女儿,心里又爱怜起来:“为父也是无可奈何呀!女儿家,终究是人家的人,跟了皇上你就是万乘之尊的贵妃了。到时候别说是你老爹爹,就是你三个兄弟也可以高枕无忧了,懂吗?”
他搀起女儿,边哄边劝地向后厅客房走去。
………………………………
开科场汴京鼎沸 度仲秋遂镇诗香(一)
俗话说: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杨家将就好像辽国的天敌,他们赶到遂城的当天下午,就与辽军见了阵仗。七郎延嗣首先上阵,连杀两个辽国副将,后遇辽军先锋黑达,延嗣抵敌不住,五郎延德接住厮杀,两人挑灯夜战一直战到天亮,终于手起斧落,将黑达砍下马来。
杨业、呼延赞率领士兵们趁机追杀溃逃的敌人。
辽帅耶律休哥带着残部龟缩进了瓦桥关。
数日之后,遂城解围的捷报才传到了汴京大内皇城。
这天早朝散后,十三棒铜锣敲响,潘仁美的大轿从御街上走来。本来散朝出了宣德门,他是应该向东边回家的,今天却顺御街朝了南。他的三个儿子以及几位得意门生都捧月一般围着走,全部的执事牌上写着“一品太师”、“当朝国丈”、“回避”、“肃静”,显得威风凛凛,不可一世。
路边的老百姓纷纷躲避着,也有不少人好奇地观看着。
登英楼饭庄小伙计张三也在看,他朝地上啐了一口,走进饭庄,兀自嘀咕道:“哼!苍蝇飞到驴胯上这回可抱住粗腿了。”
饭店大堂里有一位红脸汉子正在吃饭,他痛饮了一大杯烈酒,用那蒲扇般的大手抹了抹嘴角问:“小伙计,这是个什么官儿?怎么打十三棒铜锣,也没有个名位?听说今年武科大主考姓潘,是不是他?”
张三四下一打量,低声道:“这个官儿是本朝代国公,叫潘仁美。前几天,他把女儿送进宫中,被皇上册封为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