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禅主-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山东镇守的盛庸和铁铉,更瞒过了在京都的建文帝朱允炆和他手下一大帮的文臣武将,他们还到四处去招募兵源,准备着打持久战。

    燕王朱棣率十万铁骑秘密南下,一路上势如破竹。

    建文四年四月燕军直抵安徽宿州,离京都只有三百多里,与从山东一路追踪过来的南军,大战于齐眉山。

    燕军大败,两方相持于淝河。

    此时建文帝朱允炆又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听从了黄子澄的进言。

    说京城不能没有名将驻守,现燕逆已是强弩之末,军中将士怨战情绪绵延,军队哗变是早晚之事,把魏国公徐辉祖的军队从前线调回京都,减弱了前方防守的军事实力。

    燕王朱棣派遣次子朱高煦设伏袭击南军的粮队,截获了全部粮草,何福、平安率领余下军队退守灵璧城,城中已无余粮,军中士气低落,在此又无法长期坚守。

    夜里,何福召集众将士商议,决定把军营撤离到粮草丰富淮河附近,约定明日以三声炮响作为撤离信号。

    (本章完)
………………………………

第54章 054表态

    燕军帅帐内灯火通明,燕王朱棣衣不卸甲,连夜召开军事会议。他面沉如水道:“今晚我们商议是南下进攻还是撤回北平?”

    众将士低着头沉默不语,帐中一片死寂。

    燕王朱棣威严的眼光一一扫过自己的一干部下,目光停留在都指挥使朱能的脸上。

    朱能站出来,抱拳大声道:“殿下,我赞成继续南下进攻!”

    燕王朱棣不露声色,犀利的眼光又扫向其他将士,见其他将士仍是低头沉默不语,脸上一丝怒色闪过,沉声道:“我们表态,赞成进攻的站左边,赞成撤回北平站右边。”

    语音刚落,大部分将士站在右边,只有朱能和少部分的将士站在左边。

    见到此状,燕王朱棣霍地起身,满脸怒气勃发,犹如一只咆哮的狮王,双眼闪烁着厉光,众将士目光不敢与之相接。

    咣的一声,朱棣拔出佩刀,刀光一闪,一刀深深砍在身前的案几上,众将士登时全身一颤。

    朱棣怒目圆睁,咆哮道:“此议关系到大家的生死荣辱,京城离我们只有三百多里了,进则荣华富贵,退则身死族灭。我们人困马乏,难道敌人就不是人困马乏?此刻,就看谁能咬牙坚持到最后!将士们,建功立业就在此一举。”

    “谁?”帐外传来守卫的厉喝声,只听一阵乒乒乓乓的兵器声落地声,众将士手握佩刀,一脸紧张。

    次子朱高煦拔出佩刀,护在父王身前,燕王神色镇定如恒,一双深邃的眼睛看着帐门。

    帐门掀开,前边两个人押着一个全身捆绑的将军走了进来,后面是一个面容俊朗,一双眼睛亮若星辰的年轻人。

    燕王朱棣脸色一喜,起身相迎道:“禅主!”

    佛送儿躬身道:“陛下,我给你送一件礼物来。”

    燕王和众将士定睛一看,捆绑的不是南军的大将平安吗?

    众将士纷纷拔刀大叫:“杀了他!杀了他!”

    南军大将平安轻哼一声,一脸轻蔑,抬头望着帐顶,没有一丝惧色。

    燕王朱棣理解帐下将士们的心情,举手平复下他们的愤怒情绪。

    在宿州大战中,平安将军连杀燕军几员骁将,燕军众将恨之入骨。今日见他被俘,自是群情汹涌。

    朱棣一脸微笑,望向佛送儿,伸手指向他左下首位置,道:“禅主请坐!”心里想他来的太是时候了,此举正好能激励将士的斗志。

    于是燕王朱棣温颜问道:“禅主在什么地方俘获了平安将军?”

    佛送儿淡然道:“我们师徒正好路过灵璧城,在城中见到他位高权重,俘获了他作为献给陛下的礼物。”

    朱棣见识过佛送儿的本事,知道他是一个有道行的高人,倒并不觉得意外;其他将士一脸诧异,从未见燕王殿下如此礼遇一个人。他擒获平安将军,说得如此轻描淡写,更是瞠目结舌,一脸骇然。

    众将望着佛送儿,除了一脸震惊,眼神更是充满钦佩。

    要知道平安将军勇武绝伦,在百万军中取上将头领如探囊取物。

    在灵璧城内现有十多万南军,生擒了对方大将却能全身而退,该是何等英雄了得的人物!

    “现在有禅主这样的高人相助,我们大事何愁不成!”燕王朱棣目光灼灼的望向众将士。

    帐下将士闻言精神大震,顿时群情激昂,一扫刚才畏难避战的萎缩情绪。

    佛送儿心里暗赞,燕王确是雄才大略的帝王之才,如此善于因势利导,激励手下的斗志!

    燕王目光移向被俘的平安将军,见他脸上仍是一副鄙夷不服的神情,心中一动,走到近前,解开绳索。手下众将士见状一片聒噪,他虎目一瞪,一道厉光从眼中闪过,众将士顿时哑然无语。

    平安将军一脸疑狐,燕王凝视着他双眼,满脸真诚道:“你杀了本王手下几员骁将,只因各为其主,立场不同而已。今念及你人才难得,我也不杀你,也为大明王朝留下一员大将。”

    在上位者,都是站在自己和集团利益上算计,有几人真正是为大明王朝前途命运考虑。

    燕王朱棣的最后一句深深地刺痛了平安,触动了他忧国的情怀。

    只听扑通一声,平安跪伏在燕王脚下,道:“末将愿归顺燕王殿下,一生追随在王爷的鞍前马后。”

    朱棣大喜,道:“将军请起,你能够果断弃暗投明是大明王朝之福!”

    众将士对不能杀死平安引以为憾,但对于燕王的胸襟和手段却深感折服。

    “李维!”朱棣对帐外高喊道。

    “末将在!”一名精明强干的校尉走进大帐,他看了看佛送儿几人,眼中一片惶恐,他正是今夜当值的侍卫队长。

    “你平安将军领下去,好生礼遇安置。”燕王满脸笑容,吩咐道。

    “将军请!”李维见并未受到呵斥,心头一块石头一下落地。

    李维、平安走出大帐,燕王眼睛望着佛送儿,微笑道:“禅主还有甚么好消息告诉我?”

    佛送儿躬身道:“禀陛下,灵璧城已无隔夜粮草,约定明日一早以三声炮响为号,全军突围转移。”

    “好!”朱棣击掌叫道:“明早我们也以三声炮响为号,发起全面进攻。

    燕王目光炯炯,一脸肃色道:“众将听令!”

    帐下一声雷动,“末将在!”

    “明日三更埋锅造饭,四更准备停当,五更听到三声炮响,发起全面攻城!”

    “末将遵命!”

    燕王朱棣是天选之人,所谓天命难违也。就是这个简单的命令,决定了北军燕王朱棣的胜利,建文帝朱允炆中央集团的末路。

    第二天,三声炮响后,在燕王朱棣的亲自督战下,众将士奋勇当先,攻城士兵满山遍野,如悍不畏死的蚂蚁一般,攀城而入。

    南军各营听到三声炮响后,以为是己方发出的撤退命令,一心只想逃命,慌乱的涌向各城门。

    城内各条道路登时堵得水泄不通,人慌马乱。

    一方准备停当,士气昂扬;一方毫无斗志,一心只想到慌忙撤退。这下高下立判,北军所向披靡,南军人心涣散。

    攀越入城的北军和南军交接,一时之间,灵璧城内血流成河,南军尸体填满了护城河。

    此役消灭了建文帝南军的最大精锐主力,彻底扭转了南北两方战略形态。

    (本章完)
………………………………

第55章 055魔教五长老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燕军抵达建业西北的金川门,在城楼上的曹国公李景隆望见大军中燕王朱棣的大纛,下令打开金川门迎降。

    兵马进入京都后,按照与佛送儿的事先约定,扎营在龙江驿,停止攻击宫城。

    夜里,佛送儿把耿山、云卷留在燕王军营,一人一雕前往内城面见建文帝。

    空荡荡的勤政殿里,烛火摇曳,年轻的建文帝朱允炆焦躁不安,在大殿上踱来踱去,口中不停地喃喃自语道:“完了!完了!大厦将倾,一班刚刚还在高呼万岁的狗奴才,现在都投靠他们的新主子去了。”

    燕王朱棣打进京都后,身边就只剩下他最亲近的太监王钺,和殿门外的几个内侍,其他人早已跑得不见踪影。

    鬓发凌乱的朱允炆一时悲从中来,放声大哭。

    太监王钺双目垂泪,安慰道:“大家,别哭坏了身子。”

    “丢掉了皇爷爷交给朕的江山,在九泉之下,朕如何去面对他老人家!”朱允炆一边痛哭一边哽咽道。

    殿外一阵惊呼,只见五道人影飘进殿内。建文帝身旁蓦地多了两位黑衣人,无声无息的护卫在他身前。正是大明朝皇宫最神秘的“影子人”——墨家子弟。

    五个来人身着红、白、黄、绿、黑五色法袍,袖口绣着狰狞的血狼头像。

    朱允炆惊惧道:“你们就算杀了朕,朕也绝不投降,叫燕逆死了这份心。”

    身着红色法袍的枯瘦老者一阵冷笑,笑声阴寒,仿佛能碾碎人的骨髓:“我们可舍不得杀你,教主要你活着,需要你身上的‘炎黄麒麟血’炼制法器。”

    建文帝举起颤抖的手,指着他们道:“大胆逆贼,给朕拿下!”

    两道黑烟冲向五人,未闻一声喝呼声,七人大战在一块。兔起鹘落间,双方出手快捷,招招毫不留情。

    只见七道斑斓的轻烟时而纠缠,时而聚散,打得难分难解。这五名身着五色法袍的老者正是神魔教的五位长老。

    “草民齐天冶觐见陛下。”一道平和的声音从大殿门口传来。

    朱允炆抬眼一看,一位年纪和他相仿年轻人,正走进殿门。来人面容俊朗,一双眼睛亮若星辰,特别惊异的是,他头顶上悬停着一只猛恶的碧眼金雕。

    “你你又是何人?”建文帝一脸惊怖,声音颤抖道。

    “我是来保陛下安全出宫城的!”佛送儿微笑道,声音听起来平和而友善。

    朱允炆闻言,脸上揶揄一笑,手中握紧袖中的短剑,今日他已抱定决心:为了保持帝王九五之尊的体面,宁死不受辱!

    他出神地望着大殿中央的战团厮杀,双方动作太快,以致看不清身形,只见七道清烟在大殿翻滚。劲力激荡之处,空气中发出低沉的劲啸声。

    建文帝站在五丈开外,仍感觉到劲风刮得脸上隐隐作疼。

    众人只觉眼前一花,佛送儿已不见踪影,好像凭空消失了一般。

    五人一脸愕然,突见佛送儿凌空悬停在他们头上,凭空起脚,一招少林金刚禅腿中的“一腿踢五岳”,五人胸口如遭雷轰,顿时喘不过气来。

    五长老大喝一声,五色魔焰大盛,仿佛把四周的空气都烧焦了,分别袭向佛送儿全身各处要害。

    刚才,佛送儿躲避不及,背心受到绿衣长老的绿色魔焰一击,禅心震动,深吸一口气,用《大慈悲经》心法护住禅心,凝神静气,进入清凉空明的禅定状态。

    魔教五长老的进攻快如闪电,五色魔焰炫目迷神。

    刹那间,时间似乎一下放慢了脚步,五长老的一招一式在佛送儿眼中变得缓慢而清晰。

    他左手亮出解魔刀,一气呵成,连刺五刀,五刀的时机和火候把握得恰到好处。

    四位黑衣人坚毅的脸上罕见的露出钦佩之色。

    一阵凄厉的惨叫,魔教五长老捂住胸口,手指着佛送儿,眼中露出讶异的神色,冷森惨厉道:“我们还会回来找你。”

    说完,五位长老倒地蜷缩一团,尸体慢慢地融化,化作红、白、黄、绿、黑五道轻烟飞出大殿。

    佛送儿一跺脚,大叫可惜,没有料到魔教的五位长老已修炼到“肉身化魔”境界,还是让他们逃跑了。

    墨家师傅道行高深,在他心目中敬若神明。现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五位异人,竟然让两位墨家师傅占不了一丝上风,难道是上天真的要灭朕。

    建文帝眼中突然一亮,战团已发生变化。

    佛送儿面带微笑,踱进战团,双手左右变幻了几个招式,墨家子弟和魔教五长老已然被分开。

    墨家子弟神色未变,但从粗重的气息判断,已是强弩之末。

    魔教五长老脸色大变,感觉犹如一把利剑猛地把激流截断,是谁有如此强大的功力,能够在七大高手激烈交手中,游刃有余轻松分开双方,当今世上,恐怕只有教主才有这个实力。

    看见眼前站着一位面容俊朗的年轻人,脸上挂着淡然的微笑。

    五位神魔教长老脸上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随即脸色一变,不约而同的想到一个人:“禅主佛送儿!”

    “红、白、黄、绿、黑五位魔教长老。”佛送儿脸色一肃,沉声道,身形一晃,移形换影挡在殿门口,然后转头看向墨家子弟,道;“四位墨家前辈,请护卫陛下。”

    两位墨家子弟身形一退,护卫在建文帝身前,不知何时朱允炆身后又多了两位黑衣人,四人簇拥,成拱卫形势。

    魔教五长老已从教主铁血护法弟子口中得知,佛送儿的道行高深,曾在他手下吃过大亏。

    平常他们都是割据一方的霸主,每人一身惊骇的修为,在当世已鲜有敌手,加上近来修行魔教教主亲授的“五色魔焰功”,不相信五人联手胜不了眼前这位年轻人!

    五长老都是身经百战的凶悍之辈,彼此交换了一下眼色,移动身形,占据了五个有利方位。

    红衣长老一声低哼,发出攻击信号,五长老一人攻击佛送儿前心,一人攻击后背,一人攻击面部,其他两人攻击两肋。

    出手之时空气撕裂,平地卷起五道呼啸狂风,五人手上发出红、白、黄、绿、黑五色魔气,这五色魔气专破修行道人的道行。五人志在必得,出手就是十分劲道。

    (本章完)
………………………………

第56章 056皇宫密道

    佛送儿望着手中的解魔刀,心中一喜,乳母郑氏无意中,在田间获得的一把小刀,原本清涤干净,让他藏在身上,用来吓唬长期欺凌他的小孩。

    不想,竟然有克制魔教魔功的能力。

    当年佛送儿曾在脑海中的小灵人的指导下,在穹隆山普济寺后山密洞里,以一种怪异的方式,杀死了一只千年火冠孔雀妖兽,用它的孔雀胆炼制了一枚淬炼道体的筑基丹药。

    也不知是洪荒时代的哪位大神炼制的大法器,把它遗留在了人世元?阴差阳错,落在自己手上。佛送儿不由想起他刚穿越过来,发现体内有九个小灵人时,脑中冒出的那个诡谲而大胆的念头:他是天道世界专门选择的

    九个小灵人的记忆能量已完全融入佛送儿的脑海,只不过要随着他的道行提升,这些才逐步凸显出来,成为他本身的记忆和能力,表现为不学而知。

    比如这次进入大明朝皇宫,出手营救建文帝朱允炆的真实意图,就是来源于他脑海中的一个记忆。

    当佛送儿抬眼与建文帝四目相对,见他神色憔悴,一脸震惊。其年龄约二十四五岁,举止文雅,气质温润如玉。

    佛送儿心中不由暗暗叹息。

    一个在深宫大院里长大、锦衣玉食的皇太孙,岂是一个长期驻守在北方苦寒之地,在生与死环境中成长起来,如虎狼一般地燕王的对手。

    燕王兵临京都建业,建文帝朱允炆已是几天未眠,不思饮食。鬓发凌乱,面容枯槁,双眼无神,已无当初刚登帝位时,俾睨天下的神采。

    一个太监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孩,慌慌张张的进殿,跪拜在地,哭泣道:“陛下,后宫失火,皇后娘娘与两位小皇子投火自尽!”

    建文帝心中一痛,用慈爱的目光看着殿中那位五六岁的小孩,苦涩道:“你不该投生到帝王家?”

    说罢,脸上流下两行清泪,抽出袖中的短剑,口中念叨:“罢了,罢了”

    “陛下不可!”佛送儿出声制止,右手一扬,屈指成爪,猛地隔空夺下他手中短剑。

    太监王钺抱住建文帝大腿,苦苦哀求道:“大家,不可,不可”

    “太祖皇帝驾崩前,可留下什么遗嘱?”佛送儿想起前世读过的一段秘史,出口问道。

    太监王钺闻言,身形一震,连连磕头道:“奴才该死!奴才该死!怎么忘记了如此重要的事情。太祖爷确实遗留下了一个箱子,叫陛下在危难的时候打开!”

    建文帝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欣喜之色,道:“箱子在什么地方?快快拿出来!”

    太监王钺和几个内侍匆匆出殿,不大一会儿,抬进一口箱子。箱子由黄花梨木做成,四角包裹铜皮,箱上挂有一锁,锁眼已被浇上铜汁。

    众内侍手忙脚乱,四处寻找工具,迟迟不能打开箱子。佛送儿上前,用手指轻轻一拧,铜锁应声而落。

    建文帝揭开箱盖,只见里面有一领袈裟,僧帽,一张度牒,一把剃刀,十锭纹银,一张图,一个水晶钵。

    展开图纸,上面详细绘制着一个密道图。朱允炆自幼在皇宫长大,见图就知道入口在什么地方。

    后宫燃烧的熊熊大火马上就要蔓延到大殿,朱允炆手捧僧袍,双眼泪水长流。

    “大家,我为你剃发更衣吧!”太监王钺望了望外面的大火,焦急道。

    建文帝绝望地看了大殿一眼,泪眼婆娑道:“出家也好,从此朕与朱家帝业再没有一丝关联了。”

    太监王钺为建文帝剃发,更上僧袍,把度牒银两放在他身上。

    朱允炆把箱中水晶钵交给佛送儿道:“我从此忙命天涯,用不上如此贵重的宝物,此物乃大周天子武瞾亲自监制的佛门法器,留在禅主手上可能还有一点用处。”

    佛送儿接过来放入怀中,道:“陛下可以携太子从密道出城了。”

    建文帝引众人来到大殿内一处宫墙边,扭动墙上一处机关,启开一道仅容一人穿入的窄门,佛送儿走在前边,建文帝和抱着太子的王钺紧随其后,最后是四名墨家子弟殿后。

    走下二十几级台阶,下面是一人多高的地下通道。大概走了一百丈多远,前面已没有了路,建文帝在墙上摸索了一阵,找到机关,地下打开一个洞口,听到声响,下面亮起了灯光,一个白发的老者举着火把道:“陛下,老臣罗青已等候多时了。”

    佛送儿探头一望,下面是一条阴河,白发老者坐在一条小船上,船身仅能容下四人。佛送儿从地洞口递下建文帝,然后递下王钺和太子,转首对墨家子弟道:“你们下去一人在船上护卫陛下,其他人和我一起出城,在密道出口等候陛下。”

    佛送儿和三位墨家子弟退回大殿,把密道的机关恢复到原状。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大殿内已是烈焰滚滚,浓烟弥漫,火焰烧得屋梁劈啪作响。

    轰的一声巨响,一根燃烧的横梁坍塌下来,大殿上的横梁重逾千钧,佛送儿双手上举,发力阻拦它下落速度,顺势屈膝沉腰,托住横梁,墨家弟子出掌一推,飞出一丈外。四人化作四道人影跃出殿外。

    驻兵在龙江驿的燕军大营里,燕王朱棣一动不动望着皇宫中燃起的大火,陪侍在旁的次子朱高煦道:“父王,我们要不要马上发兵救火?”

    燕王朱棣摇了摇头,道:“没有我的命令,任何人马不得轻举妄动,违令者,格杀勿论!”

    “遵令!”次子朱高煦马上向全营传达了燕王的严令。

    看着这场大火,燕王朱棣心中涌起一种痛快淋漓的感觉,烧吧!最好烧得面目全非,最好烧得一点痕迹都没有!

    燕军虽没有攻打皇城,但京都戒备森严,佛送儿和三个墨家子弟都是当世绝顶高手,趁着黑夜潜出了京都城。

    三位墨家前辈不知怎么称呼?佛送儿问道。

    一个瘦高的黑衣人道“墨大”

    一个微胖的人道“墨二”

    一个身形魁梧的人道:“墨三”

    佛送儿心里苦笑一声,当然护卫建文帝必定是墨四了。与神秘的墨家人还是第一次打交道,他们身负神秘的任务,当然不会以真名示人,连话都怕多说。

    墨大问道:“禅主今日为什么要舍身范险营救建文帝?”

    “他身上流淌做炎黄后代的‘麒麟血’,华夏子孙的根血!”佛送儿郑色道。

    墨家子弟听到“麒麟血”三个字,眼中精光暴射。如果不是眼神露出的凌厉之光,墨家子弟个个粗衣布履,貌不惊人,就像寻常山野农夫,那怕放在十许人当中都不会引人注目,更察觉不出他们就是神秘的墨家子弟。

    (本章完)
………………………………

第57章 057炎黄麒麟血

    佛送儿眼神没有一丝退缩,继续道:“墨家秉持非攻兼爱,锄强扶弱的思想,几千年来默默守护着炎黄之根‘麒麟血’,而不为世人所知。”

    墨家子弟脸色大变,身形高瘦的人道:“你是如何知道我们墨家秘密的?”

    佛送儿笑了下,道:“我是天禅宗的衣钵传人!”

    “那就难怪。”墨大点点头,脸露释然之色。

    “墨家前辈知道魔族已穿越到人世元吗?”佛送儿问道。

    高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