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禅主-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个见半天没有动静,伸出脑袋想看一下佛送儿气恼和狼狈的样子。
佛送儿用狼毫笔在砚台里点、横、勾、撇连划四下,四颗滚圆欲滴墨珠跃出砚台,佛送儿心念一动,狼毫小楷毛笔在空中一映一带,顺势一震腕。
四颗墨珠飞出,在他们四人眉间溅开,四人只觉眉间一凉,眼前一黑,以为中了什么有毒之物,骇得大呼小叫,连滚带爬地跑下山。
佛送儿与师父上山后,慧空师父花了七天七夜的时间,每日用滚热药汤浸熬他身体,辅以银针刺穴,并用玄功在头顶“百会穴”开窍,如此这样以后,佛送儿感觉身体大异从前。
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经慧空师父一讲就明,一听就懂。有时,甚至可以用意念搬动一些小玩意,可以不用眼睛看到周围物什。
今日骇走四个一模一样的小孩,也吓了佛送儿自己一跳,在平常不经意间,自己身上常常出现各种稀奇古怪,神奇之极的异能。
他不明其中道理,跑去向师父慧空法师请教。
(本章完)
………………………………
第3章 003大慈悲经
慧空和尚说道:“你前世是我太师父少林寺方丈大妙禅师,今世是大妙禅师的法身在你肉身上转世。太师父大妙方丈临终曾遗下法旨:十八年后,到苏州府齐家庄寻找你承继禅宗衣钵。”
佛送儿听了一脸呆懵,心想:“这也太传奇吧?”
“你八岁前懵懵懂懂地长大,就是为了不让俗世尘念蒙蔽你先天灵犀。前生九世记忆的知识、经验、能力,在你八岁之前就如一粒种子深埋在地下,如神龙潜藏深渊。我用药物浸泡排除你体内淤毒,用佛门灌顶开窍之法,唤醒了你体内前世积累的知识和能力,所以你才会拥有常人没有的种种神奇异能。”慧空法师继续说道。
佛送儿惊讶异常,好奇问道:“那我既然是太师祖法身转世,那太师祖又是如何圆寂的啦?”
慧空闻言,神色顿时黯然下来,沉思了好一会儿,长叹一声说道:“这里面牵涉到少林寺二十年前的一段公案。”
慧空似乎在理清思绪,略停了停又道:“当今洪武皇帝少年时曾在‘皇觉寺’出家。元末时天下大乱,各路英雄纷纷揭竿而起,洪武帝从投奔红巾军开始起事,采取‘高筑墙、广集粮、缓称王’的谋略保存实力,伺机而动,先后灭陈友谅,败张士诚,驱逐蒙古鞑子于长城之外,最后夺得天下,定都建业称帝。”
“那少林寺与朱元璋又有什么干系?”佛送儿问道。
“少林寺被江湖上奉为武林泰斗,少林俗家弟子更是遍布天下,洪武帝生性猜疑,恐有枭雄之士借机起事,动摇其大明根基。又不知从何得知,少林寺有一本秘传佛典《大慈悲经》,传说据此修行,可以长生不老、不生不灭。洪武帝于是遂起灭派之心,派遣朝廷五大高手率御林军大队人马围攻少林,千年古寺被一场大火烧得一干二净,寺院上至方丈下至杂役等众僧皆舍身护法而殁。”
虽时隔二十年多年,说到此处,慧空和尚仍是痛不欲生。
“师父!《大慈悲经》究竟是本什么样的经书?学成之后,真的有毁天灭地的神通?真能让凡人修炼成佛?它竟让九五之尊的帝王都起了觊觎之心。”慧空的一番话勾起了佛送儿的好奇心。
“俗世的‘浊人’只摹其样,未得其中法门精义,皆认为佛学是一门欺世迷信之学,只有真正破墙入门的‘道人’方知佛法无欺!”
慧空和尚喝了一口茶,又道:“本寺《大慈悲经》是达摩祖师从天竺带到中土来的,是少林寺历代方丈口传心授不立文字的秘传修行佛典。”
相传是佛陀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静坐七天七夜,面对斗明星悟到的佛法中的秘密修行之法,后著立《大慈悲经》,经文共分上下两部分。
佛法共有三十七道品修行,至于佛法如何从一品修行最高三十七品?每品究竟拥有什么样的神通?慧空修行尚浅,刚入门墙,自是不得而知。只知当年达摩祖师历经千难万险,孑身来到中土,弘扬佛法,受到北魏孝文帝的眷隆,建刹嵩山少室峰,世称嵩山少林寺。
达摩祖师驻锡少林寺,潜心修行,面壁九年,终于通悟妙解《大慈悲经》,创下少林十六神功,肉体飞升。
后世历代高僧妙悟禅理,兼收并蓄各门派武功,推陈出新,将少林武功发扬光大,闯下“少林七十二绝艺冠天下”的名号,奠定了少林寺千百年来在武林中执掌牛耳的地位,《大慈悲经》也秘密地代代相传。
遗憾的是,上辈方丈广海法师在传授《大慈悲经》给大妙禅师时,尚余最后一段未传授完,便圆寂归西。
慧空眼神凝视着佛送儿道:“大妙方丈曾在佛祖面前燃指发大愿心,他愿经多世累劫,获得《大慈悲经》地完整。圆寂前特的嘱咐指点你,将来一定要求得《大慈悲经》最后部分,以弘扬禅宗佛法,重振少林声威。”
“弟子将来哪怕粉身碎骨也要求得真经完整,实现太师祖的宏愿!只不过弟子有一事不明白,我少林是天下一等一的大门派,难道就这样轻易地在一夜之间消失了?”
慧空和尚双眼已满是泪水,抬头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当时双方实力实在太过悬殊,何况朝廷是有备而来,本寺毫无戒备,朝廷为了夺经灭派,事先一切都经过精心的策划准备。先在寺庙周围放火,然后用九支连发的诸葛硬弩开路,再五大高手联袂破阵。本寺僧众武功再高,又怎能抵挡得住千军万马的诸葛连环弩。”
慧空法师一向淡定从容,佛送儿从未见过他神色如此悲怆不平。
慧空法师悲声道:“少林‘十八罗汉阵’,‘佛门卐字阵’,以及广字辈和大字辈的十大高僧在面壁禅院前摆下的‘十方大阵’,也仅仅只能为大妙方丈赢得一点时间,传授《大慈悲经》给我们五位慧字辈弟子。外面杀声震天,啸声连连,只不过片刻功夫,敌人已至面壁禅院前。由于时间紧迫,方丈给我们五人各传授一段,让我们强记硬背,然后分别嘱咐几句后,方丈启动密道机关,用掌力把我们推入洞中,迅速关闭了机关。我们前行不远,感觉地面一震,身后一声巨响,密道入口和机关已被炸毁。我们五人潜出密道,按事先约定,分五个方向逃离,以躲避锦衣卫追杀。”
时隔多年,想起当年战况的惨烈和凶险,慧空还是心有余悸。
佛送儿被这段故事深深震撼,也被少林僧众舍身护法精神所感动,更被大妙方丈在全寺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所表现出来的智慧和决断折服,对《大慈悲经》中神妙的佛法修行更是充满神往。
禅室中师徒俩一时无语,静静地相对而坐,空气显得有些凝固,慧空和尚低垂着头,挥了挥手说道:“天色已晚,你去睡觉吧。”
天刚亮,佛送儿象往常一样,拿着扁担绳索上山砍柴。
前三章已发完,能够在茫茫书海中看到此书也算有缘,如果喜欢它,十四小哥拜托你动动手,多宣传宣传,你的支持,就是作者码字的最大动力,在此拱手表示最真挚的感谢。
(本章完)
………………………………
第4章 004碧眼金雕
佛送儿经过慧空法师洗毛伐髓以后,加之多年来不间断的打柴、挑水、练功,现在已是体格健壮,手脚敏捷,没多大功夫,就砍好一担柴下山。
看见前面路旁的大树后面,有人鬼祟的探头探脑。佛送儿收摄心神,觉察前面路中有陷阱,他假装一副不知道的样子,哼起小曲,继续下山。
“啊呀!”佛送儿一声惊呼,痛苦的叫道:“唉哟,唉哟,我的腿断了。”
一阵嬉笑声后,只见大树后面伸出来四颗光秃秃脑袋,四个长得一模一样的小孩得意洋洋地晃了出来,笑嘻嘻地朝佛送儿走去。
一阵“啊呀,哎哟”之声,四人犹如饿狗抢屎,跌扑在佛送儿脚前。原来佛送儿在陷阱前故意跌倒,诱使四人出来,四个小孩只顾着过来瞧佛送儿的狼狈相,却忘记注意脚下,结果掉进了自己布置的陷阱里。
佛送儿哈哈大笑,挑起柴火下山而去,一边走一边曼声唱道:“谷家有四小,挖坑自己跳,本起害人心,结果反误卿。”
四个孪生兄弟,呲牙咧嘴,哭丧着脸,你打我一拳,我打你一掌,相互埋怨。
为报昨日墨汁溅脸之仇,四人绞尽脑汁才想出一个收拾佛送儿的办法。
在佛送儿砍柴下山的必经路上,挖好一个坑,上面用细枝搭架,树叶铺面,再撒上细土,肉眼很难看出其中玄机。毕竟是小孩心性,口味又很重,觉得还不过瘾,又在坑里拉了四泡屎,准备送佛送儿一个狗吃屎的大礼。一切妥当以后,四人就躲在树后,准备着看热闹。
哪知中了佛送儿的诱敌之计,自己挖坑自己跳,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四人恼怒之极,嘀咕一阵,又商量出一个办法,说到得意之处,四人又是一阵贼笑。
又过了几天,道旁一个岩洞里传来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嘘!来了,来了。”
佛送儿挑着柴正从山上下来,四个孪生兄弟设下圈套后,躲在岩洞里,为了不被发现,洞口还用树枝遮蔽。
突然间佛送儿身形猛的往上一弹,头朝下倒挂在空中,他双手在空中借势一挥,肩上柴火登时四散开来,朝四兄弟藏身之处飞去,四个孪生兄弟欢呼之声尚未出口,便已打得他们哎哟连天的叫唤。
虽说身上忒痛难耐,但见佛送儿中了圈套,便从洞中雀跃而出,举头仰望。
倒挂在空中的佛送儿从腰间拔出柴刀,屈身挥刀,砍断套在脚踝上的绳索,便如一片树叶般飞身落在地上,身形一晃,四兄弟只觉腿弯一麻,扑的全跪在地上。佛送儿气定神闲,笑嘻嘻的站在他们面前。
四兄弟恼羞成怒,一声呼哨,天空中一团黑影闪电般俯冲到佛送儿面门前,电光石火之间,一句咒语从佛送儿嘴中脱口而出:“呱啦呱啦叽哩!”
一只张开双翼,形貌凶猛的碧眼金雕一下被定在了空中,锐利如钢铁铸成的双爪离佛送儿脑门堪堪不到两尺,他对着雕儿喃喃细语了几句,碧眼金雕便收翅停栖在佛送儿肩头,就好像是佛送儿从小豢养长大一般亲密无间。
四兄弟惊呆了,这只雕儿幼时曾受伤,无意间被四兄弟收养,细心呵护,疗好伤后也不愿离去,平日里是自食自栖。
碧眼金雕天性凶猛,但颇具灵性,对四兄弟非常忠诚,一向只听他们号令,但如今却对佛送儿心悦诚服,这又是什么鬼?
这时,一束透过阳光树林的间隙正好照在佛送儿背上,在他和雕儿的四周罩上一圈金色的光晕,看起来宛如天神一般。
四兄弟一向顽劣不驯,见到这般神圣光景,也顿生顶礼膜拜之心,四人双膝一软,跪在地上说道:“老大,我们服了,求你收留我们,我们愿意帮你挑水砍柴。”
佛送儿天生面嫩,听到别人叫他老大,一下有点不好意思,趋身上前道:“你们快起来,我不能做你们的老大。”
“老大不收留我们,我们就不起来。”四兄弟异口同声道。
佛送儿挠了挠脑袋,难为情说道:“我只有回去恳请师父收留你们。”边说边把他们扶起来。
几人年龄相若,又都是少年心性,不一会儿工夫,就冰释前嫌,五人挑着柴有说有笑的回到寺庙。
“你们四弟兄叫什么名字?”慧空法师慈和地问道。
“我是老大,谷十斗。”
“我是老二,谷百斗。”
“我是老三,谷千斗。”
“我是老四,谷蝌蚪。”四人自报家门。
“你们家住何处?父母呢?”慧空法师又问道。
“我们就住在山脚下。”“母亲生下我们就死了。”“父亲是打猎的。”“父亲前年也死了。”四人是孪生弟兄,你一句我一句,倒把情况说的清清楚楚。
佛送儿在一旁恳求道:“师父,收他们为徒吧!”
慧空法师见四人是孤儿,又颇具慧根,容颜温和地说道:“你们与佛门有缘,但与我无师徒之份,由佛送儿代我传授你们武功吧。”
谷家四小自幼采菇摘果,打猎捣蛋,翻山爬树,打熬得筋骨强健,手脚敏捷,加之天生异禀,力大无穷,倒是块练武的好材料。
慧空根据四人的天赋和性格,分别传授谷大少林“大般若掌”,谷二少林“三战拳”即正战、奇战、夜战拳。谷三少林“天罗棍”,谷四少林“弹腿”。
慧空法师说道:“武功贵精不贵多,所谓‘一招鲜吃遍天’,只要你们勤加练习,日后必有所成。”
谷家四小不喜读书,对练武却是兴趣甚浓,五人常在一起切磋武功,其乐融融,武功进展迅速。
快乐的日子总是短暂地,随着时光的流逝,佛送儿愈发感觉到肩上使命的沉重。
佛送儿究竟该如何去完成他的使命?前方还会有什么不可预测的事情等着他?
光阴似箭,佛送儿已是一个长身玉立,丰姿华瞻的翩翩少年郎。谷家四小也长大成雄赳赳的汉子,只是头顶上仍是油亮亮、光秃秃,寸草不生。
农历冬月十二,佛送儿年满十八。
这夜,谷家四小正在沉沉的酣睡,慧空法师把佛送儿叫到禅房内,
用欣慰的眼光望着佛送儿道:“佛送儿,到了你去完成师门使命的时候了!”
(本章完)
………………………………
第5章 005解魔刀
“请师父吩咐。”佛送儿应声道。
“今夜你就下山,”慧空法师说道,“因为此事牵涉到少林的一段公案和佛门绝顶秘密,暂不能让谷家四小知晓。”
佛送儿听罢,点了点头。
慧空法师继续说道:“少林寺立寺千年,镇寺有三宝:一是达摩祖师刺血手抄的一本《金刚经》;二是佛祖的指骨舍利,据说有无上神通,有助于《大慈悲经》修行;三是历代方丈身披的一袭袈裟,该袈裟水火不侵,最重要的是上面眷录着少林十六神功七十二绝艺。你的任务就是下山找到你慧寂、慧自、慧然、慧心几位师叔,传你《大慈悲经》,并把少林三宝交付与你,待机缘到时,重建少林。”
“几位师叔现在住在什么地方?”佛送儿问道。
“你先到湖北武当山庐望峰找慧寂师伯,他会告诉你到什么地方找其他几位师叔。”慧空法师说完,从怀里掏出一张陈旧的度牒道,“这张度牒就是大妙方丈转世衣钵传人的凭信,当年我们约好,见到此度牒,他们自会把《大慈悲经》传授与你,我传授给你的那部分记住了吗?”
“徒儿记住了!”佛送儿点头道。
慧空法师双目凝视着佛送儿,眸底闪过一丝光亮,说道:“你把度牒收藏好,带上雕儿,连夜下山吧!”
“谷家四小他们怎么安排?”佛送儿望着他师父。
慧空法师说道:“事关重大,你只能独自前往,他们暂时留在寺里修行,待时机成熟,他们会下山来找你,成为你的帮手。”
佛送儿依依不舍地辞别师父下山,一路餐风露宿,来到后稷镇。
这天正是镇上集市日,街道两旁摆满了来集市交易的摊位,街道上是人来人往,喧嚣热闹。
佛送儿穿过拥挤的人群,准备在镇上僻静之处找一家客栈歇息一日。
离开闹市中心,街道上的行人是越来越少,当走到一个静谧而古老的巷口,仿佛受到什么东西吸引,佛送儿下意识拐身走进巷口一家古玩店。由于年久失修,店子显得很是陈旧,里面光线昏暗,只有一个老者在里面喝茶看书,见有客人进来,老者也只是抬了抬头,又继续低头看他的书。
佛送儿径直走到大门对着的一张桌前,上面散放着一些刚从地里挖出来不值钱的老钱币和物什,他目光被桌上一把四寸长的小刀吸引住了。
小刀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的,上面沾满泥土,店家也没有清拭。
刀身呈三棱状,刃面铸造有六条龙身云纹,手柄上刻有繁复玄奥的古老符文。
佛送儿一见这把刀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仿佛以前在哪里见过,于是他问道:“老伯,你这把刀卖多少钱?”
老者听见客人问价,从柜台后面走出来,随意说道:“小哥若喜欢,给一两银子。”
其实,这把刀是前几天一个老妇拿到店里来卖,老者用五文钱买下的,当时他也不在意,随手就放在堆放杂什物件的桌面上,今见人问价,当然想要卖个好价钱。
“老伯,”佛送儿说道:“能不能便宜一点嘛!两钱银子卖给我。"老者说道:“小哥,我本钱都不够,你至少得给我五钱银子。”
佛送儿道:“老伯,今天我无意间来到贵店,也是有缘,你不会让我空手而回吧,我最多出三钱银子。”
老者心里盘算着已有几倍利了,说道:“你话都说到这份上,我们也算有缘份,我亏本卖给你。”
佛送儿付钱后,把小刀放入腰间的口袋,又问道:“镇上什么地方有客栈?”
老者道:“出巷口往左走,在镇上的十字路口有一家‘吉安客栈’。”
佛送儿在十字路口找到‘吉安客栈’,迈步进去,迎面过来的一位老者突然一个踉跄,似要跌倒,他急忙趋步上前,伸手扶住老者双臂。
老者颤巍巍站稳脚跟,说道:“谢谢,谢谢小哥。”
佛送儿说道:“不用客气。”说罢,来到柜台前,伸手掏钱,准备写房住店。他全身猛的一紧,怀里裹着银两和度牒的布包不见了。
佛送儿凝心沉思,想起就在进门时,自己伸手去搀扶头发花白的老者,老者的手似乎碰到自己的胸口,就在那一瞬间,老者施展妙手空空手法,掏去了自己怀里的布包,自己却丝毫没有察觉,真是好手段!
银两都是小事,大妙方丈的度牒可是去找几位师叔的凭信,不可有任何闪失。
佛送儿转身出店,在店门口略微迟疑了一下,不知往何方去追那位头发花白的老者。
“小哥,过来。”一道声音传来。佛送儿抬头望过去,客栈对面一个算卦的中年相师正朝自己招手。
中年相师面容清癯,一双眼睛沧桑而又充满智慧。
佛送儿心里正拿不定主意,便走了过去。
“小哥遇到什么为难之事?”
“我有一件要紧的物件被偷了。”
“偷你东西的人是朝集市西去了。”
佛送儿略一拱手,已来不及多谢,匆匆朝集市西追赶而去。
“小哥等一下,我陪你前去。”中年相师做事洒脱,说完也不收拾,随佛送儿朝西赶去。
出了集市,到了空旷的原野上,佛送儿内心焦急,不禁迈开脚步,而中年相师只是不急不缓和佛送儿并肩而行。
“小哥出身少林门下?”中年相师问道。
佛送儿很是诧异,自己未曾施展少林武功的一招半式,仅凭自己施展的轻功,就知晓自己的来历。因事牵少林一段公案,这下到叫他有点为难。
中年相师温和地笑了笑说道:“在下诸元亨,出身诸葛世家。”
诸元亨人情世故老练,故先自报自己隐秘的家世背景。
佛送儿常听师父谈说江湖轶事,诸葛世家是江湖上最神秘的一个家族,世代隐居的地方在江湖上一直是个谜。
据说他们是武侯诸葛孔明的后裔,祖传武功高深莫测,历代能人辈出,每三年会派出两名弟子到江湖历练,做一些惩恶扶弱之事,在江湖上颇有侠名。
(本章完)
………………………………
第6章 006神龙八手
佛送儿知道对方是为了取信于自己,说道:“在下少林慧空门下弟子齐治。”
诸元亨脸色暗淡下来,声音沉痛地说道:“家族不幸,当年火烧少林寺,族兄葛尘就是朝廷派遣的五大高手之一。先祖亮陨落五丈原,其子瞻后来战死在绵竹,后人为躲避祸乱,隐居于桃域。绵延几百年后,家族现分诸、葛两支,每三年由诸、葛两支轮流选派弟子入江湖历练,也对江湖风云变化做一个了解。家族一直禀遵祖训,不参与任何一家一姓的权利之争,做逍遥的自了汉。近年来,葛支辈代有能人出,野心也开始膨胀,为了寻找铺助元世祖忽必烈统一帝业的传奇和尚子聪法师刘秉忠手著的《治世大典》,竟不惜屈身做朝廷鹰犬。子聪法师幼年在少林出家,壮年云游四海,据说老年又回到少林,临终前把自己一生的经验和心血汇编成一本《治世大典》。族兄葛尘觊觎这本宝典,不惜透露《大慈悲经》的秘密。在家族世代相传:《大慈悲经》是佛门禅宗至高修行法典,据此经修行,可列仙成佛,拥有无上法力。当今皇上得知少林寺藏有《大慈悲经》后,为少林引来了灭门之祸,立寺千余年的少林门派,在一夜之间灰飞湮灭。”
听到此处,佛送儿只觉心中一痛,幽黑的眸底深处闪过一道光芒,比针更尖锐,比火焰更炽热,心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