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女难驯:逆天长公主-第2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昭阳宣了礼部尚书觐见,礼部尚书匆匆入内,呈上了一个折子:“陛下的登基大典一事,微臣昨日里召集礼部众人连夜拟好了章程,请陛下过目。”
小林子将册子接了过来,呈到了昭阳面前,昭阳伸手接了过来,却并没有翻开看,只神情淡淡地道:“知晓了,此事不急,退下吧。”
礼部尚书闻言,似乎有些迟疑:“太后娘娘特意派人再三叮嘱,让微臣抓紧时间筹备,这……”
“太后那里,我自会去说。”昭阳蹙着眉头,似乎有些不耐。
礼部尚书离开之后,昭阳便将礼部尚书递上来的折子压在了最下面。一旁侍候笔墨的小林子见状,抬起眼来觑了觑昭阳的神色,才开口道:“陛下此举只怕有些不妥,若是太后娘娘问起来,恐难以交代。”
昭阳沉默了片刻,捏着奏折的手微微紧了紧:“我总觉着,君墨定然无事,此事押后再说吧。”
小林子便也不再多言,垂首不语。
一连过去了一个多月,天气愈发冷了下来。君墨出事与昭阳即将登基的消息也已经传了开去,皇权更迭本就是大事,加之昭阳又是一个女子,一时间,宫内宫外皆议论纷纷。
昭阳住在宫中,对宫外的声音听不见,宫内的宫人不敢当着昭阳的面说三道四,只是一些朝臣却并不怎么顾忌。
昭阳去议事殿寻兵部尚书询问征兵一事,刚行至议事殿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说话的声音:“陛下的才智并不比其他皇帝差,只可惜,是个女子。”
“是啊,你说,这是楚室江山,可是三个皇子都姓苏,皇室二姓,当真是千古奇事,陛下驾崩之后,却是不知,这江山是落在楚氏手中,还是落到苏氏手中。”
“可不是,陛下登基,真正获利的,却是苏家。”
昭阳嘴角带着一抹浅笑,就站在殿门口静静听着。“倒也并非全无解决之法,南诏国也有女帝,只是女帝所生的子女,尽数从国姓,这样一来,便不会有皇室二姓甚至无数个姓氏的问题了。”
“陛……陛下……”终是有人瞧见了站在门口的昭阳,脸色一下子白了下来,急忙跪下朝着昭阳行了礼。
众人听见了声音,亦是连忙回过头来,纷纷下跪,神情皆带着几分惶然。
他们虽然看不起昭阳一介女子登基为帝,只是终究是皇帝,他们在这里闲话,可是大忌,若是昭阳的脾性稍微大些,直接要了他们的性命,也无人敢喊冤。
昭阳抬脚进了议事殿,在主位上坐了下来,眸光静静地扫过殿中跪着的诸人,半晌才开口道:“边关战事告急,征兵之事进行得如何了?”
兵部尚书连忙上前应着:“以征集新兵三万余人,只是战事紧急,没有时间进行新兵训练,微臣已经让人加紧将新兵送入营中了……”
昭阳颔首:“战事紧急是不假,只是还是那句话,兵贵精不贵多,新兵训练是必要的,若是不进行训练,上战场也不过就是送死而已,此事不可懈怠。”
“是,微臣遵旨。”兵部尚书应着。
昭阳沉吟了片刻,便又接着道:“如今朝中正是用人之际,科举虽可招纳贤才,却也因为体制的缘故,许多真正的有才之人却都不能为国效力,朕决定,广纳贤才,广发招才令,无论是有经天纬地之才的大才,还是会行兵布阵的将才,亦或者是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小才,皆可自荐。”
众人俯身在地,并未说话。
“但凡觉着自己有才之士,无需经过层层选拔,可直接来渭城,到御乾殿上展示自己的才学,朕会下令成立一个专司此事的部门,专门接纳考核这些自荐之人,若果真有才,即可纳用。且此次招才纳贤,男女不限。”
众人连忙应着:“陛下英明。”
昭阳又问了一些其它事情,便施施然离开了。
殿中众人这才站起身来,面面相觑,皆是额上有细细的汗珠,眼中惊惧尚余。
颜阙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方才开口道:“陛下宽宏大量,不愿追究此事,若是追究下来,这犯上的罪名一扣,只怕大家伙儿脑袋都得搬家。有些话,还是只适合烂在心里。且陛下虽为女子,才能却并不输任何男子,自古以来,也并非全然没有女子当政,却能创造繁华盛世的例子。”
“如今局势已经如此,大家何不拭目以待,若是陛下能够将这楚国拉出这水深火热的境地,咱们便死心塌地地拥戴陛下就是,若是陛下果真是荒唐糊涂之人,那我第一个不容。哪怕是顶着株连九族的危险,也要拥立一个真正的明君。”
如今苏远之与柳传铭都不在朝堂,颜阙在朝中威望颇深,众人听颜阙这样一说,无论心中如何想,面上却也不敢再多言,只得连连应是。
颜阙在议事殿中的一番话,没过多久自然也传到了昭阳的口中,昭阳闻言,神情淡漠,将慕阳抱在怀中,轻轻笑了笑:“苏丞相所言不假,颜阙是个对楚国忠心耿耿的,可堪大用。”
“陛下,边关奏报。”有内侍匆匆入内,呈上奏折。
昭阳将奏折打了开来,细细浏览了下来。
此前因着君墨之事,昭阳下令让三舅舅获罪,已经押送回渭城,任命了几个对敌经验丰富的将领一同商议着主事。
奏折上说,一连打了好几场胜仗。
昭阳将奏折放了下来,心才稍稍安定了一些。
刚将奏折放下,就听见门外的内侍禀报着,说御史大夫魏忠求见。
昭阳微微蹙了蹙眉,魏忠……
若没有猜错,魏忠应当是楚临沐的人,她本还想着寻个由头将魏忠降职,放在一些闲职之上。他现在求见,又是为何?
昭阳传了魏忠进殿,目光落在魏忠身上,带着几分冷:“魏大人匆匆而来,可是有急事?”
魏忠连忙应着:“陛下圣明,微臣此次前来,是想要问一问,苏丞相究竟在何处?”
………………………………
第799章 关心则乱
昭阳听魏忠问起此事,眉头便蹙了起来:“你以何身份,因何目的来询问朕苏丞相的下落?”
魏忠讪讪笑着:“陛下说苏丞相在边关,只是微臣并未听闻苏丞相出现的边关的消息,倒是听人说起南诏国那边有人见过苏丞相。”
昭阳捏着奏折的手微微收紧:“南诏国?这倒是奇了怪了,苏丞相去南诏国做什么?魏大人又是从哪儿听到的消息?魏大人在边关有亲戚朋友,难不成,在南诏国也有?”
魏忠垂着头:“陛下多虑了,此事渭城中已经传遍了,听闻是有商人去南诏国走商之时知晓的,只是无人敢将此事禀报给陛下而已。微臣身为御史大夫,自是应当过问过问此事的。”
“哦?”昭阳嗤笑了一声:“那魏大人说说,苏丞相究竟在南诏国做了什么,需要魏大人这个御史大夫来过问?”
魏忠低着头应着:“据街头巷尾的传闻说,南诏国大公主新收的面首,有些像苏丞相。”
昭阳微微眯了眯眼,望向魏忠:“面首?”
说罢,便忍不住嗤笑了一声:“魏大人是在说笑吗?苏丞相需要去南诏国给南诏国公主做面首?”
“微臣也觉得此事太过荒谬,只是外面的传言传得有板有眼的,微臣只是觉得,若是任由传言就这么继续传下去,也有损咱们楚国皇室的威严。微臣特意来禀报陛下,也是害怕百姓们听信了这样荒谬的传言。”魏忠低声解释着。
昭阳眯着眼笑着:“那倒要多谢魏大人了,此事朕知晓了,朕自有计较,待会儿便派人去查探查探。”
“陛下圣明,那微臣便先行告退了。”魏忠低着头退出了养心殿。
昭阳眯着眼望着魏忠的背影,微微蹙了蹙眉。
她自是不相信苏远之会成为南诏国大公主的面首的,只是苏远之的确在南诏国,这样的传言也并非空穴来风……
昭阳沉吟了片刻,扬声唤了怀安。
“魏忠的话,想必你也应当听到了,苏远之在南诏国之事,断然不可能轻易走露了风声,自打离开渭城之后,苏远之便不曾传过消息于我。只是,别人不知苏远之的下落和打算,你身为血隐楼暗部的统领,却断然不可能不知。此事究竟是怎么回事?”昭阳蹙着眉头问着。
怀安忙道:“丞相在陛下坐月子的时候,便命人四处寻找与他长相相似的男子,终是寻了一个与苏丞相有六七分相像的人,丞相去南诏国的时候,一并带去了南诏国。如今大公主身边那位面首,便是那个男子。”
昭阳微微眯了眯眼:“苏远之意欲何为?”
“南诏国的大公主是一个征服欲极强的女子,她身边的面首,并非尽是以色侍人之辈,大多都是极其出色的男子,比如南诏国的御兽大将军,比如楚临沐。苏丞相想要让那男子以面首的身份获得大公主的宠爱,苏丞相便可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假扮那面首行事……”怀安应着。
昭阳的手指轻轻敲了敲桌面,半晌才道:“如今形势,苏远之假意重伤昏迷在府休养,已经许久不曾出现在人前。那面首之事,即便是南诏国大公主不怀疑,楚临沐也定然会怀疑。苏远之想假扮那面首行事,楚临沐与南诏国大公主未必想不到。”
“这些流言蜚语会这样快地传入渭城,只怕便是楚临沐在蓄意试探……”
昭阳咬了咬唇,要想苏远之在南诏国平安无事,便要让楚临沐与那南诏国大公主相信,苏远之是断然不可能出现在南诏国的。
只是,如何才能让他们相信呢?
昭阳心中有些乱。
对外,她宣称的是苏远之在边关,只是苏远之一直不曾在边关出现,此话亦是有些岌岌可危。
而南诏国那边,应当是暂时相信苏远之重伤昏迷尚未醒来的。楚临沐也曾三番四次地派人前来打探消息,可是,他素来知晓苏远之狡猾,未必会全信。
“要不,让人易容城苏远之的模样,在边关营中出现?”昭阳喃喃自语着。
只是如今城中四处都是苏远之成了南诏国长公主面首的消息,她若是让人假扮苏远之突然出现来洗脱,反倒有欲盖弥彰的嫌疑。
怀安似是明白昭阳心中的顾虑,沉吟了片刻,开口道:“属下以为,陛下是关心则乱。陛下只需无视那些流言蜚语便可,若果真做什么,反倒像是露了怯。”
昭阳听了怀安的话,沉默了下来,仔细一想,便明白了其中关键。
正如怀安所言,她是关心则乱,只想着如何让楚临沐与那大公主相信,苏远之断然不可能出现在南诏国皇城,却忘记了,自己一直在想方设法地让楚临沐和那南诏国大公主相信,楚临沐重伤昏迷着。
若是楚临沐果真重伤昏迷在床,昭阳压根不会相信关于苏远之的任何谣言……
昭阳轻轻点了点头应着:“我明白了。”
顿了顿,才开口道:“我回趟公主府。”
怀安应了声,昭阳便叫了人进来,准备好了马车,并下令让御林军护送前往。
昭阳身份毕竟不同,出宫一趟与此前亦是相差甚远,虽已轻车从简,却也有近百人跟随左右,暗中尚且安排着上百暗卫暗中护卫。
浩浩荡荡到了公主府,昭阳方将马车随从都留在了府外,入了府。
昭阳虽然住进了皇宫之中,只是为了营造苏远之仍旧在府中养伤的假象,府中一切如常,明面上撤销了不少丫鬟下人,暗中保护的暗卫却是只增不减,甚至每日里,也仍旧拿了王大夫在苏远之并未苏醒之前开的药方抓药,熬药,送到清心楼。
昭阳让人熬了药,将药给了她,端着进了清心楼。
在清心楼坐了大半日,临走时,昭阳顺手将药碗中的药往身上洒了一些,沾染了满身药味,才出了公主府。
一出公主府,便命人传了魏忠入宫。
昭阳到养心殿的时候,魏忠已经在殿门口候着了。
昭阳看了魏忠一眼,在经过魏忠身侧的时候,淡淡地道:“进来吧。”
一进殿,昭阳便径直开口道:“市井流言污蔑苏丞相的名声,朕会即刻下旨,张贴公告,若再有人胡言乱语,就地处决。”
………………………………
第800章 代价
魏忠小心翼翼地抬起头来觑了一眼昭阳的神色,低声应着:“陛下圣明。”
“魏卿身为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朝中文武百官中,贪赃枉法者有,言行不妥者有,以下犯上者有,可朕执政至今,御史台却从未有行监察职责之事,却对市井流言、边关战事这些职责之外的事情尤为关心……”
昭阳声音沉沉,字字清晰。
魏忠自是明白昭阳这是对他有所不满,刻意敲打,急急忙忙跪下请罪:“微臣失职,请陛下责罚。”
昭阳等的便是这句话,闻言,嘴角闪过一抹讥诮:“责罚,朕自是应当责罚的,罚三月俸银,给边关将士们拿去买点米。”
魏忠脸色愈发难看,却还得谢罪。
昭阳挥了挥手让魏忠退了下去,便又回了内殿。
棠梨给昭阳奉了茶,放在了昭阳手边,鼻子轻轻嗅了嗅,却是蹙了蹙眉:“陛下可是哪儿不舒服,为何奴婢闻着陛下的身上有股子药味儿?”
昭阳抬起手来闻了闻,笑着问着:“怎么?很浓?”
棠梨连忙应着:“有些浓,奴婢站在陛下身侧就闻着了。”
“浓些好,能够闻到就好。”昭阳脸上笑意愈发浓了几分。
昭阳回公主府之事并非暗中行事,自然很多人都能够知道。在回了公主府之后,昭阳刻意召了魏忠前来,便是要魏忠闻一闻昭阳身上的药味。
昭阳不在公主府,公主府中仍旧守备森严。昭阳回了一趟公主府,身上便沾染了药味。这些看似极其不起眼的蛛丝马迹,落入有心之人眼中,前后串联,自然会联想到,苏远之昏迷不醒之事。
昭阳忙于招贤纳才之事,一连好几日,都忙碌着召集了许多朝中重臣商议章程,终是定下了一个可行之法,便急忙命人发布布告,开始实行了。
却也寻了个机会,见了了空寺方丈。她本欲亲自去了空寺,只是如今她出宫却不是一件易事,只得打着为太后求福的名号,将了空寺方丈请到了宫中。
方丈入了佛堂,昭阳便屏退了下人,朝着方丈行了个礼:“阿弥陀佛,今日寻方丈前来,是为了君墨之事。方丈是高人,可否请方丈告诉我,君墨平安与否?”
方丈的眸中带着几分怜悯,却也只念了一声佛号:“阿弥陀佛,此前老衲便已同陛下说过,天机不可泄露。”
昭阳咬了咬唇,声音愈发低沉了几分:“若我想要逆天改命,又该如何?”
方丈倒似乎并不诧异,神情悲悯:“逆天改命所需要付出的代价,非寻常人所能够承担。”
昭阳眼睛一亮:“方丈说,需要付出的代价非寻常人能够承担,也就是说,逆天改命是可行的?要如何做?”
“陛下不先听一听,需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吗?”方丈凝眸望向昭阳。
昭阳脸上满是笃定:“无论什么样的代价,我都不惧。”
“若是国运呢?”方丈微微眯了眯眼。
见昭阳蹙起了眉头,了空寺方丈才又接着道:“陛下有帝王之相,逆天改命,改的便不止是自己之命,还身系楚国国运,一旦更改,楚国国运必将受到影响。陛下一人,关系着楚国万千百姓之命运,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
佛堂之中烧着好几个火盆子,温暖如春,只是昭阳却觉着,像是外面呼啸的寒风径直吹了进来,吹进身体的每一个毛孔之中,连骨头里面都泛着寒意。
昭阳抬起眼来望向面前的佛像,佛祖脸上带着笑,神情悲悯。
“容我再想想,再想想。”昭阳缓缓闭上眼,喃喃自语着。
出了佛堂,在殿外候着的墨念连忙给昭阳披上了一件大氅。
昭阳快步离开了佛堂,朝着长安宫走去,长安宫门口,有宫人正在扫去玉阶上的雪,见昭阳来,急忙收了扫帚,行了礼。
昭阳抬脚进了长安宫,里面宫人不停地来回穿梭着换宫中挂着的灯笼,换上去的灯笼红通通一片,上面贴着福字。
昭阳目光落在那灯笼上贴着的福字上,微微一顿,原来,又快要过年了。
过年,原本应当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时候,只是昭阳却突然发现,自打她重生至今,除了第一年的年是团团圆圆地过的,后来这三年,几乎都与亲人两地相隔。
她重生之后许下的愿望本是一家人平平安安,团团圆圆,如今却好似,越来越难以实现。
“陛下怎么在这外面站着,这霜风吹的,多冷啊,快,殿内点了火龙,陛下快进来暖和暖和。”李嬷嬷从殿内走了出来,见着昭阳立在院子里,微微一愣,连忙招呼着。
昭阳笑了笑,抬脚上了玉阶:“我看宫人们在挂灯笼,就多站了会儿,一转眼,便又要过年了。”
“是啊,这时间过得可真快。”李嬷嬷笑着道:“太后娘娘在与大皇子玩儿呢,陛下快进去吧,小厨房里今日熬了红枣银耳羹,正热着,奴婢去给陛下端一碗来暖暖身子。”
昭阳颔首,进了殿,就听见慕阳童稚的声音从屋中传了出来:“栗子糕,慕阳吃,栗子糕。”
随即太后的声音响了起来:“好,给你栗子糕。你可不能将栗子糕吃完了,你娘亲最爱吃栗子糕了,给娘亲留一点。”
“留一个。”慕阳应着。
昭阳闻言,忍不住笑了出来,心中终是有了几分暖意。
“娘……”似是听到了昭阳的笑声,慕阳从椅子上转过了头来,望向内殿门口。
昭阳抬脚进了内殿,将大氅脱了下来递给了身后的宫人,见慕阳从椅子上爬了下来,跌跌撞撞地往自己这边跑,连忙道:“娘亲刚从外面进来,身上凉,慕阳别过来。”
话音刚落,慕阳却突然被自己绊了一下,摔倒在地,呜咽了两声,抬起水汪汪地眼来可怜巴巴地望着昭阳。
昭阳忍不住叹了口气,走到慕阳跟前,弯腰将他抱了起来。
“不是教你走路的时候小心些,莫要着急吗?怎么总记不住?”
慕阳瘪着嘴望着昭阳:“想娘亲。”
昭阳揉了揉慕阳头顶柔软的发,心中想着,这些日子忙着处理政事,倒的确是有些忽视了孩子,思及此,便笑了笑:“娘亲以后多陪陪慕阳就是了。”
太后望着母子二人,神情带着几分怀念:“都说外甥肖舅,慕阳的性子倒是有些像君墨。”
………………………………
第801章 平安勿念
自打君墨出事之后,太后鲜少提起君墨,如今说来,却让昭阳的心忍不住轻轻颤了一颤。
昭阳抱着慕阳在椅子上坐了下来,状似漫不经心地开了口:“母后,若是有朝一日君墨可以回来,让我们不再是楚国皇室,不再管楚国兴亡,不再在乎百姓生死,隐匿山水之间,一家人平安团聚,母后可愿意?”
太后闻言,嘴角微微一翘,笑了起来:“我不过一介平凡妇人,素来没什么野心,自然更希望你们平安喜乐,且我本来就不是什么皇室,楚国如何,与我又有何关系……”‘
昭阳微微掀了掀眼皮,却又听得太后接着道:“只是你与君墨不同,你们姓楚。这楚室天下,是你们的责任,若是你们不管楚国兴亡,不问百姓生死,只怕会受尽天下人指摘。”
“家国家国,于寻常人而言,家是家,国是国,家没了国还在,国没了家尚存。可对你们而言,家就是国,国就是家,家没了,国也没了。国没了,只怕那些入侵者也不会轻易放过你们,家也难存了。”
虽然太后并未问昭阳究竟发生了什么,只是说出的话却让昭阳觉着,母后像是洞察了一切一样,心若明灯。
太后从盘子中取了一个栗子糕递给了昭阳:“慕阳为你留的。”
昭阳笑着接了过来,却又听太后接着道:“你细想想,从古至今,有几个亡了国的皇族有好下场的?不说锦绣富贵,大多数,连命都难保。”
昭阳轻叹了口气,只觉着心中郁结更盛。
“糕糕……”手被一个小小软软的手抓住,昭阳低下头便瞧见慕阳目若灿星地望着自己手中的栗子糕。
昭阳轻声笑了笑,摇了摇头:“不能多吃了,吃多了肚肚会痛。”
慕阳瘪了瘪嘴,将手松了开来。
太后目光落在昭阳脸上,笑着问着:“我听闻你将了空寺方丈请到了宫中,倒是不知你什么时候开始信神佛了?你为何请他来?是为了所谓帝星之命来?”
昭阳沉默了片刻,终是轻轻颔首:“我想着,那方丈是个有能耐的,若是能够逆天改命,保君墨平安无事就好了。”
太后闻言,身子微微一顿,半晌,才开口道:“说起来倒是巧得很,君墨失踪一个多月,我倒是从未梦见过他,昨夜却是难得梦到了。”
“哦?”昭阳侧目:“母后梦见君墨什么?”
太后笑了笑:“我梦见君墨成了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