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女难驯:逆天长公主-第3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可愿意接受?”

    赵云燕似是被君墨的话给镇住了,半晌没有言语,许久,才呐呐地望向君墨,张了张嘴,声音带着轻颤:“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君墨眼中光华大盛,连连点了点头:“是,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赵云燕闻言,嘴角微扬,无声地笑了起来。

    只是这笑,却与方才所有的笑都不同,笑意像是星光点点一样,洒进了她的眸子里,而此刻她的眸子里,却只有他的倒影。

    约摸所有发自内心的笑,便都是这副模样。

    君墨觉着,自己这十多年,似乎从未如此满足过,便也跟着笑了起来。

    两人像两个傻子一样牵着手笑了好一会儿,君墨才道:“走吧,我送你会霜云殿。”

    这般说着,握着赵云燕的手却并没有松开。

    两人一同到了霜云殿,君墨才轻声道:“你先歇会儿吧,赶了一路,你也累了。我陪着你,等你睡着了再走。”

    赵云燕点了点头,也不扭捏,径直带着君墨进了寝殿。

    宫人侍奉着赵云燕入了净房洗漱,君墨闲来无聊,便在殿中闲晃。

    这霜云殿的内殿,他倒也来过几回,却从未和这次一样,能够静下心来仔细看看。

    殿中布置得十分清雅,桌子上堆着许多的书,琴桌上放着琴,床对面的榻上还放着一张棋桌,桌上还摆放着棋子。

    君墨在殿中转了一圈,却突然瞧见床上的枕头旁边,似乎放着一个卷轴。

    君墨伸手拿起来看了看,似乎是……画?

    画不放在书桌上也不放在书架上,却放在枕边,大抵是赵云燕极其喜欢,且时不时会拿出来看一看的画了。

    她会喜欢什么样的画?似乎快要到她的生辰了,到时候倒是可以根据她的喜好送她几幅画。

    君墨心中这般想着,便将那画轴打了开来。

    最先入眼的,是一身明黄色的衣裳,衣裳上绣着龙纹。

    君墨眯了眯眼,画的是人?明黄色的龙纹衣裳,那便是龙袍了?莫不是,这画中之人,是他?

    心中暗自揣测着,便飞快将画轴完全打了开来。

    君墨目光落在那画中人上,脸色却变了好几变。

    画中之人是他,却也不完全是他。

    君墨的目光落在那张脸上,那画上的,并非是如今十六岁还少年模样的他。而是约摸二十多岁早已经及冠成人的他。

    五官容貌倒是并无太大的变化,只棱角愈发明显了一些,脸上的神情倒是变了许多,带着几分坚毅,隐隐有了几分君临天下之风。

    君墨仔细看了看这画中墨迹,他辨别墨迹的功夫还是赵太傅交的,只是那时候他贪玩,学得并不太认真,只大致能够看出来,这画中墨迹并非新墨,应当是画了一段时日了。

    君墨拿着画发了会儿呆,才听见有脚步声传来。

    是赵云燕出来了。

    赵云燕一出来就瞧见了君墨手中拿着的画,神情微微一变:“陛下,这是臣妾的东西。”
………………………………

第1285章 番外四 帝宠(84)

    君墨点了点头:“嗯,我方才看见你将这画放在枕边,心中好奇,什么样的画竟然得你如此青睐,想着看看你喜欢什么画,等着过段时日你的生辰好送你几幅,却没有想到……”

    赵云燕神情已经如常,只笑眯眯地打趣着:“陛下若是要送臣妾几幅,臣妾也决不推辞,定也会好生保存,日日拿出来瞻仰陛下的风采的。”

    君墨细细看了看赵云燕的神色,顿了片刻,才开口问着:“这画中之人,是我?”

    “难不成臣妾的画技那样拙劣,陛下竟然没有认出来吗?”

    君墨低下头又看了眼画中人,他自然是认出来了。

    “我只是觉着,这画中的我,似乎比我现在还略略长了几岁,因而有些不敢认罢了。”

    赵云燕笑了起来,凑过来看了一眼:“嗯,这的确是陛下再年长几岁时候的样子,是臣妾此前根据自己想象中陛下二十多岁时候的模样画出来的,陛下觉得臣妾画得如何?臣妾觉着,陛下再过十来年,定然就是这副模样了。”

    “为何突然想起要画我十年后的模样?”

    “也没什么,只是刚进宫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做了个梦,梦中的陛下便是这副模样,臣妾醒来之后,却也还能够清晰地记得陛下的模样,心思一动就给画了下来。”

    君墨略略抬了抬眼,扬起一抹大大的笑来:“原来你刚进宫的时候,晚上就已经会梦见我了啊……看来你对我早已经情根深种……”

    赵云燕瞥了君墨一眼,轻轻地“啧”了一声。

    这一声“啧”,几乎踩到了君墨的神经,君墨顿时瞪大了眼,定定地看着赵云燕:“你啧是什么意思,难道我说错了?”

    “没错没错。”赵云燕连忙摇头。

    “哼,来不及了,我已经从你那一声里面,听出了你对我的不屑一顾,赵云燕,你完了。”

    君墨说着,将画放到一旁,就上前两步,伸手抓住了赵云燕的手,一只手紧紧握住了她的两只胳膊,另一只手伸到赵云燕的腰间,轻轻地挠了挠。

    赵云燕未曾防备,浑身一颤,忍不住“噗哧”一声笑了出来。

    “陛下,饶命!”

    “现在讨饶,已经晚了。”

    君墨说着,手不停地挠着赵云燕的腰间,赵云燕哈哈大笑着,不停地扭动着身子,不停地告饶。

    最初倒也并未有什么,只是不一会儿,君墨便察觉到了不对劲。

    温香暖玉在怀,他似乎下意识地,便有了反应。

    脸色猛地一变,君墨连忙松开了赵云燕的手,退后了两步。

    赵云燕倒是未察,经过方才这一番玩闹,她的头发也有些散乱,面色潮红,眼睛里面笑出了泪光,亮晶晶地一片。

    君墨只觉着赵云燕此番模样,实在是引人遐思,急忙将目光挪了开。

    “好了,不与你胡闹了,你好生休息吧,我得回养心殿了,只怕养心殿还有堆积如山的政务等着我去处置。”

    赵云燕点了点头:“陛下去吧,只是政事虽然咬紧,陛下却也千万要记着保重身子才是,莫要熬夜太久。”

    “嗯。”

    君墨几乎是落荒而逃。

    离开霜云殿好一段距离,才停下脚步,稍稍平复了一番心情。

    待心绪平静了,才忍不住自我唾弃地“呸”了一声,自言自语着:“楚君墨啊楚君墨,你简直了,怎么这样畜生啊。她才十三岁啊……”

    说完,顿了半晌,才又声音极低地骂了一声:“简直是个小妖精,不过十三岁,就这样勾人,要是再长大一些,可还得了。”

    碎碎念了半天,才轻叹了口气,放慢了脚步,朝着养心殿去了。

    太后知晓君墨要回宫,养心殿早已经收拾妥帖,小林子也已经在养心殿等着了。

    君墨站在门口,却突然发现,这养心殿中,似乎少了一个人。

    沉默了片刻,君墨才抬起眼来望向小林子:“小淳子呢?”

    小林子闻言,只轻轻垂下了眼,低声回答着:“陛下,在望月谷之时,暗卫们都忙着救陛下,一时没能顾上其他人,等着反应过来的时候,小淳子已经……没了。”

    君墨脚步一顿,方才因着赵云燕还染着几分笑意的脸一下子沉了下来。

    “没了?”

    似是喃喃自语。

    小林子的心中却满是怅然,轻轻点了点头:“是,没了。”

    君墨站在养心殿门口,外面还出着太阳,明明十分炎热的天气,他却只觉着浑身像是如坠冰窖一般。

    “怎么就……没了?”

    他身边,陪他最久的人,应该就是小淳子了。

    从他有记忆以来,似乎小淳子就一直在了。

    小淳子一直陪着他长大,陪着他闯了不少祸,也陪着他受罚。

    这么多年,他就一直像是影子一样呆在他身边,相处得久了,两人便更像是朋友一般。

    小淳子明面上只是一个奴才,可是私底下却会打趣他,吐槽他,陪着他胡闹,插科打诨。

    可是,这样一个人,却突然没了。

    “陛下,奴才已经叫人将小淳子的东西都收拾好了,虽然小淳子落入了沼泽之中,尸骨难寻,只是小淳子毕竟照料陛下这么长的时间,奴才想着,哪怕是衣冠冢,也应该有一个的。”

    君墨喉头一哽,点了点头:“嗯,应该有的。”

    说完,便又沉默了下来:“小淳子很小就在我身边侍候了,他也不知道他自己究竟从哪儿来。你就在这渭城周围,选一处风景好的地方,给他埋了吧。”

    顿了顿,才又接着道:“最好地势高一些,能够望得到皇宫的。”

    “他虽然没了,可是朕也仍旧希望,他能够陪在朕的身边,让他能够看得到皇城,看得到渭城,看得到在朕的治理下的盛世江山。”

    小林子低头轻声应了,君墨这才抬脚进了养心殿。

    在御案后面的椅子上坐了下来,君墨随手取过一旁对着的奏折打了开来,低着头一行一行看了下去,又取了朱笔来批复了,随后才将奏折放到了一侧。

    做完这一切,才顿住了身子。

    心中暗自想着,明明只是少了一个人,在的时候也没觉得,如今倒是突然发现,没了他,这养心殿,似乎一下子就全然安静了一般。
………………………………

第1286章 番外四 帝宠(85)

    君墨没了心情看奏折,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外面被骄阳炙烤着的宫殿,沉默了许久。

    关于此前的这一次御驾亲征,他原本以为,虽然惊险了一些,但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最终也成功的除掉了阿其那这个心腹大患,且还拉了南诏国十万大军陪葬,也算是一桩划算的买卖了。

    可是在方才听到小林子说,小淳子没了,葬身在那泥沼之中的时候,他却突然觉着。

    他还是输了。

    兴许,正如母后所言,他什么都不懂,便不应该去掺合边关打仗的事情。

    也许,即便是他不御驾亲征,也能够将阿其那除掉。

    是他,害死了小淳子。

    君墨拢在袖中的手微微颤了颤,抬起手来,揉了揉太阳穴,转身进了寝殿。

    “陛下可是要午睡?可要奴才服侍陛下更衣?”

    君墨“嗯”了一声,由着宫人为他除了衣裳,脱去了鞋袜,才翻身上了床。

    这一觉,睡得着实长了一些。

    一睁开眼,天色已经亮了起来。

    君墨看了看周围,明黄色的床帐,雕着龙的床柱……

    半晌,才终于有了几分真实感,他真的回宫了。

    “陛下,该起床了。”床帐外传来带着试探的询问声。

    “嗯。”君墨应了一声,坐了起来。

    床帐便被掀了开来,外面站着好几个宫人,挨着侍候君墨穿好了鞋袜,洗脸漱口,束发更衣,早膳之后,上朝。

    走到门口,尚且能够听到御乾殿中嘈杂的声音,众人皆在低声交谈着。

    “皇上驾到!”

    内侍的声音响起,殿中顿时没有了说话声,只剩下一片下跪行礼的声音。

    君墨抬脚进了御乾殿。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上了玉阶,行至龙椅前,转过身望向大殿之上,匍匐跪了一地的文武百官,声音平静得几近淡漠:“平身。”

    “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臣有本启奏!”刑部尚书颜阙站了出来。

    “陛下,半月之前,翰林院院士赵志书大人的公子于闹市之中强抢民女,遭民女反抗,赵公子一怒之下,竟将那民女一家老小七人给当街打死了,幸而那民女的父亲当时不在,逃过了一劫。”

    “后来,府尹衙门上门缉拿凶手,却不见了赵公子的踪影,赵府上下都说赵公子不见了,畏罪潜逃了,可是却有人瞧见过赵公子,说赵公子就藏在赵府中。”

    “那民女的父亲一路告状,告到了微臣面前,微臣询问赵大人,赵大人却矢口否认了此事。只是那民女的老父亲每日里,早上早朝的时候,就跪在宫门口,散了早朝,就跪倒刑部衙门,下午就跪倒赵府门口。”

    “微臣想着,不管如何,也应该给那民女的父亲一个交代。只是赵大人是官身,微臣不能扇子搜查,因而想来陛下这儿求一道旨意。”

    君墨闻言,目光从众人身上扫过,定定地落在了那赵志书的身上。

    “赵大人,可有此事?”

    赵志书忙不迭地出列,跪倒在地:“微臣惶恐,虽然凶手是微臣的儿子,可是微臣也在朝为官,自然知晓杀人偿命的道理,这藏匿凶手的事情,微臣怎么也做不出来的,可是颜大人怎么也不信。”

    君墨笑了笑,手轻轻在桌子上敲了敲:“赵大人可真是教子有方啊,当街强抢民女,强抢不成就直接杀,呵……”

    “此事倒也好办。”君墨的手指在桌子上敲了敲:“颜阙,朕给你搜查的旨意,你尽管带人去搜,掘地三尺的搜。若是搜出来了,赵府藏匿杀人凶手,罢免赵志书的官职,按律问罪。若是搜不出来,便发通缉令,在整个楚国范围内通缉。”

    “一个月的时间,若是无法将人缉拿归案,那么,赵志书教子无方,子罪父偿,将赵志书问斩。”

    赵志书猛地抬起了头来,脸上满是震惊。

    “不,陛下!杀人的不是微臣啊……”

    “是啊,可是却是你的儿子,你的儿子杀了那么多人,按律当斩,可是你儿子逃了。你教子无方,才让你儿子犯下这样的滔天大罪,自然应该由你来偿还。”

    赵志书眼神中写满了惊慌:“陛下,从古至今也没有这样的先例啊……”

    “是吗?那又如何?那就从朕这儿开创这个先例好了。”君墨冷笑了一声:“刑部尚书听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散朝后你就去办吧。”

    颜阙垂着头应了下来:“是,微臣领旨。”

    “好了,其他人可还有什么事情要启奏的?”

    户部尚书出了列:“陛下,此前与南诏国开战之时,在运送军粮的时候,查出了一些贪墨粮饷的官员,已经查出有实证的,共有二十六人,名册在此。”

    小林子上前接过了户部尚书递呈上来的名册,君墨也并未接,只神情淡淡地吩咐着:“朕不想看,这名册上面的二十六人,全部处斩,数额超过三万两银子的,直接诛九族。”

    户部尚书亦是愣了愣:“可是陛下,这名册上面尚有些人,贪墨的数额并不太多,不过几千亮左右……”

    “可都有明确的证据证明他们贪污了?”君墨问着。

    “是,这名册上登记在册的,都是已经确认的确是贪污了的。”

    “那就是了。”君墨脸色仍旧淡然,只是眸中却如同染了墨一般,沉得吓人:“从即日起,但凡是贪墨了军饷的,哪怕只贪墨了一两银子,也直接处斩。”

    “将士们在战场上为了保家卫国,背井离乡,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却仍旧在家中享受安逸祥和的生活,唯一能够支持的,也不过就是为将士们准备好充足的粮饷,让将士们可以吃饱穿暖。”

    “可是连这些军银粮饷都有人贪污,朕御驾亲征之时,瞧见军中将士们挨饿受饿,吃不饱穿不暖,却还要上阵杀敌。”

    “大抵是现如今的律法对贪墨之事太过纵容,才造成今日此番局面,既然如此,那朕就重新改一改这律法。刑部尚书……”

    “微臣在!”

    “回去起草修订楚国律法,所有楚国官员,只要是贪墨,哪怕是一两,只要证据充分,皆处以斩刑。”

    “是,微臣遵旨。”
………………………………

第1287章 番外四 帝宠(86)

    “可还有其他事?”君墨摩挲着龙椅扶手上雕刻着的龙头,漫不经心地问着。

    没人回答。

    君墨便站起身来,目光在殿中扫了一圈,落在了太傅的身上:“赵太傅早朝之后到养心殿来一趟吧。”

    回了养心殿,小林子还在议事殿整理奏折尚未回来,殿中侍候的,是生面孔,只是细看却又似乎见过,应是刚刚调来替代小淳子的。

    君墨瞥了他一眼:“你此前在哪儿做事的?”

    那内侍手中还捧着茶杯,闻言连忙应着:“奴才原来就在养心殿侍候,此前负责的是茶水,林公公叫奴才来陛下身边侍候。”

    君墨点了点头,由着内侍将茶水侍奉到了他的手边。

    “陛下,赵太傅到了。”

    内侍的通禀声传来,君墨轻轻点了点头:“传。”

    赵太傅从门外匆匆而入,同君墨行了礼:“陛下。”

    君墨瞧着他一副紧张模样,嘴角微微勾了勾笑了起来:“太傅不必惊慌,我今日寻你前来,不过是想要问一问你,你应当有些时日没有见到过云昭仪了吧?”

    赵太傅颔首:“是,一个月前,是臣妻的生辰,微臣原本想着臣妻许久没有见过云昭仪,想要带臣妻入宫求见,只是云昭仪叫人传了信来,说陛下不在宫中,她身份敏感,须得谨言慎行,免得落人口实,只叫人送来了生辰礼物,也并未见着人。”

    “一个月前?”

    君墨愣了愣,一个月前,赵云燕不是还在聊城吗?

    赵太傅又点了点头:“是啊,微臣与臣妻虽然心中有些遗憾,可是云昭仪派人的人说,她在宫中一切安好,吃穿不愁的,且太后娘娘温和,素来也不怎么约束她,她也十分自在,叫我们无需担忧。我们也只是希望看看她好不好,既然一切都好,也就安心了。”

    君墨心中大约明白了过来,想来是赵云燕压根没有将她千里迢迢寻到边关的事情张扬出去,唯有少数几人知晓。

    君墨沉吟了片刻,才开口道:“过几日是云昭仪的生辰,朕想着在宫中给她操办操办,想要问一问赵太傅和赵夫人,云昭仪都喜欢什么,到时候好有所准备。”

    “等着生辰当日,朕也会派人将你们一家都接入宫中,与云昭仪一同庆贺,你瞧着如何?”

    赵太傅猛地抬起头来,眼中满是难以置信:“陛下……这样,这样不合规矩吧。”

    君墨闻言,嘴角勾了勾:“无事,这等小事,朕大抵还是能够做主的,不用在意什么规矩不规矩的。”

    赵太傅喜不自胜,忙不迭地行了礼:“微臣多谢陛下。”

    君墨点了点头:“旁的倒是没什么事情了,你退下吧。”

    赵太傅应了声,站起身来,要往外走,脚步却是顿了顿:“陛下。”

    “嗯?”君墨有些疑惑地望了过去。

    赵太傅笑了笑:“微臣觉着,陛下此番从边关回来,倒是变了许多。”

    君墨挑了挑眉,笑了起来:“所以太傅觉着,这种变化,是好还是不好呢?”

    “时日尚短,微臣也无法下定论,说这种变化是好还是坏。只是微臣方才在御乾殿上,倒是看到陛下有了几分王者之风。”

    “那便是好的了。”君墨脸上笑意愈浓:“此前赵太傅教导朕的时候,经常说朕太过胡闹,整日嬉笑玩乐,全无身为一个储君的意识。说朕如此胡作非为,以后登基之后,没有地王之风,定然难以震慑住百官。”

    赵太傅闻言,眼中闪过一抹愧疚之色:“微臣忏愧,当初教导陛下那么些年,却因才疏学浅,没能教导好陛下。”

    “朕倒是觉得朕挺好的。”君墨哈哈笑了起来:“你也无需自责。”

    “陛下如今的确是挺好的,只是这一切却都归功于长公主与苏丞相。”赵太傅垂下眸子:“微臣先行告退了。”

    君墨摆了摆手。

    赵太傅离开,小林子便抱着奏折走了进来。

    君墨取了奏折,一一翻阅了一番:“咦,如今这些官员的奏折倒是比之前好了许多,倒是不怎么说废话了,语言精炼,直击重点。”

    小林子闻言,亦是笑了:“奴才听闻,就为了这奏折之事,长公主此前可是发了好几通大火,抓出了好几个朝臣来杀鸡儆猴,这才慢慢将此前那些陋习给改了过来。”

    君墨看着手中的奏折,再想起此前那些长篇大论,却没什么重点的玩意儿,啧啧叹了两声:“看来,皇姐是废了一番大功夫的。”

    今日的奏折数量不少,只是许是因着奏折相对简练的缘故,刚到傍晚,就已经将所有的奏折处置完毕了。

    君墨一时间觉得心旷神怡:“走,去长安宫陪母后用晚膳去。”

    到了长安宫,正殿中除了宫人,并无其他人,君墨给宫人打了个手势,制止了他们通传。正要进内殿,就听见内殿中传来说话的声音。

    仔细一听,是母后与赵云燕。

    母后正在同赵云燕轻声细语地说着话:“尚宫局,有尚宫二人,正五品,掌导引中宫,凡六局出纳文籍,皆印署之。若征办于外,则为之请旨,牒付内官监。监受牒,行移于外。总司记、司言、司簿、司闱……”

    君墨抬脚走了进去:“母后这是在做什么呢?”

    屋中两人听见声音,皆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