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如此多娇-第3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若舟车劳顿,穿越沙漠,戈壁,抵达木鹿城时,早是精疲力尽。

    强攻固若金汤的木鹿城,俨然是自寻死路。

    可惜,几名中层将领刚刚表现出懈怠与不满,即被安东尼派执法队除掉,尸首悬挂在城头,以儆效尤。

    军令如山,尸体在前。

    萨珊军内,没有人再敢违背安东尼的军令,挑战安东尼的权威。

    为抵抗唐军铁骑,为给唐军造成打击,萨珊军照安东尼的要求,在木鹿城外挖掘壕沟,陷阱,埋藏铁蒺藜。

    另外,安东尼发出诏令,号召四方部落,领兵前来协助他们作战。

    假若重创唐军,把城内半数财富,分给各方部落首领,减免他们的税赋,把他们视作萨珊子民。

    同时,安东尼警告四方部落,唐军来犯,大家共存亡。

    不协助他,必被唐军杀死。

    若他重创,打退唐军,将领兵抹杀所有袖手旁观的部落。

    摄于安东尼的威胁,或经受不住财富的诱惑。

    数日内,收到消息部落,纷纷送回书信,答应助安东尼伐唐。

    接连几日,援军从四方八方赶来,却被安排在木鹿城外,靠近城池地方,令其布阵设法阻击唐军。

    不少部落首领,不满安东尼把他们安排在城外的决定,当安东尼派人送来钱粮时,所有首领的不满瞬间烟消云散,甘愿驻守城外。

    十余日后,木鹿城附近集结十余万散兵,包括萨珊军,耶律庆的军队,安东尼已经控制接近三十万兵勇。

    尽管临时拼凑,各军作战能力参差不齐,但是,大军数量仍然超出安东尼预料。

    安东尼坚信,这支精锐守城,唐军前来,必然遭遇灭顶之战。

    茫茫草原内,杨钺领唐军艰难的行军。

    近乎月余时间,唐军经历了沙漠,戈壁,草原,遭遇各类危险。

    唐军内,渐渐有人怀疑,一路长途跋涉,是否值得前往木鹿场。

    若抵达木鹿城,是否像朝廷宣传的,得到大量钱粮,赏赐。

    好在历经千辛万苦,唐军渐渐明确木鹿城的位置,最终,选择在距离木鹿城数十里外安营扎寨。

    目前,杨钺并不知安东尼在木鹿城外布防,更不知木鹿城外聚集将近三十万精锐。

    有件事儿,杨钺心似明镜,这么多年,安东尼控制通往东西的商道,向沿途商人征收重税,聚集富可敌国的财富,几乎全藏在木鹿城内。

    唐军得到这笔钱粮,将弥补物资,更换军械。

    不必折返回长安,可继续向西前行,甚至一举剿灭萨珊帝国。

    为恢复唐军斗志,安营扎寨后,杨钺发出号令,夺取木鹿城,每人赏赐三十两纹银。

    另外,唐军得到补充,允许大军在城内抢劫三日。

    斗志涣散,疲劳困乏的唐军,得知杨钺的军令,顿时气势高涨,恨不得即刻攻城作战。

    每个人都知道,木鹿城里储藏着大量的财富,数量甚至超过突厥王庭储藏的钱粮。

    若攻陷城池,得到三十两赏银。

    如此多的财富,甚至超过他们戎马半生所得。

    若在城内抢劫,必然抢到不少钱粮。

    一旦得到这笔价值不菲的赏赐,即使他们解甲归田,也能安度晚年。

    安营扎寨后,许多唐军即向杨钺表达攻城的请求。

    杨钺没有接纳攻城作战的建议,传令三军,就地布放,三军休整。

    另外,派遣赵玄狐安排大量斥候,分别前往木鹿城附近巡查,了解木鹿城的布防,与城池附近的状况。

    毕竟,不断行军,唐军疲惫不堪。

    急需养精蓄锐,休养生息。

    何况,木鹿城远离长安,决不能打没有把握的仗。

    若安东尼提前在木鹿城外,隐藏大量伏兵,唐军攻城时,很容易深陷危机,没有办法及时撤退。

    不过,杨钺谨慎的举动,引起许多将领非常的怀疑。

    特别是蜀王,力劝杨钺派军攻城。

    蜀王觉得,唐军千里迢迢抵达木鹿城,杨钺却没强势发起攻击,派斥候侦查四方情况,太谨慎小心了。

    早在从怛罗斯城西进时,他们在克拉克,阿诺德口中,初步了解木鹿城的状况,已知安东尼没有多少精锐。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夜里突然发起奇袭,很容易打的安东尼猝不提防。

    轻松夺取木鹿城,得到城内富可敌国的财富。

    现在,在木鹿城外布防,唐军踪迹很容易暴露,引起安东尼警惕,再想奇袭木鹿城,将困难重重。

    若安东尼安排重兵,唐军可能丧失夺木鹿城的机会。

    不过,阎岳枫,林恺跃,张玄衡,赵玄狐,叶庆虎等将领,支持杨钺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策略。

    近月行军,唐军军心不稳,斗志涣散。

    越是困难时,越不能急于求成。

    免的露出破绽,被安东尼针锋相对,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毕竟,唐军远离长安,没有援军,没有充足的补给。

    若兵锋受挫,三军气势越发低沉,再重整旗鼓,将困难重重。

    若战。

    该通盘全局,做好安排。

    剑锋出鞘,一举克之,永绝后患。
………………………………

第1105章嫡系精锐

    蜀王常发牢骚,杨钺理解他的想法。

    不过,为杀鸡儆猴,为震慑三军,团结全军,杨钺仍然传令阎岳枫,领军解除蜀王的兵权。

    告知三军,没有得到木鹿城确切消息前,所有人不得出城作战。

    违令者,军法处置。

    杨钺强势霸道的举措,震慑三军,没有人再敢轻举妄动。

    此时,唐军内,只能也必须存在一个声音,便是来自杨钺的帝王号令。

    蜀王被剥夺军权,闲赋在军帐内,让他异常憋屈,苦闷。

    他心似明镜,多年来,杨钺对他仍心怀戒备。

    近年来,他领兵作战,随行裨将皆为杨钺的嫡系,东征西讨替朝堂消灭吐蕃,重创突厥,仍没有自己的嫡系。

    皇上对他的不信任,如影随形。

    今杨钺剥夺他的兵权,让他产生深深的危机感。

    生怕杨钺怀疑他,把他积极作战的建议,视作对帝位的威胁。

    届时,杀他以儆效尤。

    思前想后,蜀王独自前往帅帐。

    有意向杨钺阐明自己的主张,说清自己的用意,争取打消杨钺的怀疑,最不济,道明自己的态度。

    免得兄弟兵戎相见,自己不幸客死他乡。

    抵达帅帐时,除少数天子亲军把守外,帅帐外冷冷清清。

    亲军通报,蜀王掀起帘子走进帅帐内。

    杨钺独自俯身趴在行军地图前,像在研究行军作战计划。蜀王单膝跪地道:“臣弟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闻声,杨钺微微扬起头,挥手招呼蜀王靠近地图,

    蜀王起身,不敢马虎,匆匆道明来意,朗声说:“皇兄,臣弟建议快速作战,并非反对皇兄的意见,更没有挑战皇兄的权威。皆因大军接连行军,舟车劳顿,疲倦之时,急需一场大捷来稳定军心。

    夺取木鹿城,则是最好的选择。”

    杨钺自然清楚蜀王的想法,同时也明白,在西域之地,蜀王形单影只,没有外力依仗,不可能聚兵谋反。

    不过,他也表明自己的态度。一双冷酷的眸子盯向蜀王,厉声说:“此处尽是沙漠戈壁,看似没有半点价值,然而,一旦唐军穿越这片区域,向北将是茫茫草原,向西将是大片沃土。

    城池林立,邦国众多。

    据朕所知,西方诸国君王喜欢收藏金银珠宝,每处王宫里储藏大量的财富。

    若能取之,必是用之不尽。

    单单萨珊王朝,所储藏的财富,便已经够大唐延续百年,何况,西方诸国。

    不过,西方诸国,军事力量强弱不一,不可小觑。

    今唐军劳师远征,若首战溃败,将造成无法弥补的后果。

    朕初次领军西征,自当谨慎行事,保证每战都能够大捷,令所有将士获得大量财富,女人,将来朝廷再次西征时,可保证三军愿意随行。

    今你执意攻打木鹿城,等待斥候传回消息,若详尽了解木鹿城的情况,朕允许你做先锋,攻打木鹿城。”

    蜀王闻声,面露笑意。

    他多虑了。

    是他多虑了。

    杨钺收回他的兵权,绝非怀疑他,而在做更长远的计划。

    躬身抱拳,信心满满的说:“皇兄放心,臣弟做前锋,攻打木鹿城,必然生擒安东尼,夺取城内海量的财富,为皇兄打通前往西方的道路。”

    “好!”

    杨钺满意的点头,拍着蜀王肩膀,道:“若你领军首先攻克木鹿城,朕给你十万精锐,任你向西行军,若能消灭西方诸侯国,朕绝不亏待你。”

    闻声,蜀王没有多言。

    突然想起杨钺曾经对他的承诺。

    若他协助西征,将来唐军西征大捷,疆域扩张到西方,朝廷将在西方划出富饶之地赠送他。

    他谨记杨钺的承诺,才摒弃前嫌效忠他,追随他征战。

    今杨钺再次提及,来游说他征战。

    若将来食言,辜负他的信任,他绝不善罢甘休。

    默默点了点头,坚定的说:“皇兄放心,臣弟支持皇兄对外扩张,这便带人前去刺探军情。”

    谁知,杨钺阔掌他肩膀,道:“无需着急,坐,朕有事交代。”

    蜀王不知何意,仍然停住脚步。

    转身坐在旁边的软垫上,询问道:“皇兄有何吩咐?”

    “唐军远征,时有伤亡,消耗甚大。

    今尚未与西方诸国精锐作战,大军已经付出不小的代价。

    今朕给你权限,今后征战中,所抓获的俘虏,任你挑选,向你提供粮草,你来训练十万精锐,全权由你控制,协助朝廷作战。

    若你自己扩军,扩大军队规模,所需粮草仍需自己缴获,同时,不得扣留上缴朝堂的钱粮,物资。”杨钺淡淡说。

    蜀王闻之,静若寒蝉。

    不久前,杨钺缴了他的兵权,收回他的军队。

    此时,他前来请罪,解释,非但没有被惩罚,反而允许他训练自己的嫡系。

    蜀王面色大惊,眼眸大睁,一副不可思议的样子。

    他猜不出杨钺的意思,满目错愕的盯着杨钺。

    给他提供粮草,任由他训练精锐,最关键不限制他的军队数量。

    这在从前,不光他没有这样的待遇,大唐所有王爷都没有类似的待遇。

    杨钺不怕他谋反吗?

    蜀王起身,疾步走向帅帐中央,单膝跪地,抱拳道:“皇兄此举不妥,臣弟训练自己嫡系,怕引起军中将领,朝堂官员的反驳,望皇兄收回成命。”

    目前,目前不知杨钺是诚心诚意,还是在诱惑他,试探他。

    一旦对方在故意试探他,他痛快的答应,先前的解释前功尽弃,被杨钺上怀疑他有野心。

    不管如何辩驳,都将无济于事。

    不要说训练精锐,执掌嫡系军队了,若被杨钺怀疑,随时面临牢狱之灾,甚至有性命之忧。

    “起来吧!”杨钺挥手,面生冷笑。

    如他所料,蜀王前来请罪,仅为保命罢了。

    他隐藏自己的野心,却没有放过任何东山再起的机会。

    提高语声,淡淡说:“蜀王,你害怕军中将领,朝廷官员的风言风语,训练嫡系精锐,让自己背负叛臣的罪名,却没有拒绝朕的建议,对吗?”

    (本章完)


………………………………

第1106章域外世界

    蜀王千算万算,仍被杨越算计了。

    这让他产生深深的颓废感。

    他异常苦恼,自己始终谨慎小心,却仍然被杨钺抓住把柄。

    急忙俯身跪在地面,都不敢抹去额头的汗珠,诚惶诚恐的说:“皇兄,臣弟绝对没有拥兵自重的念头,更不敢辜负皇兄的信任,望皇上明察。”

    杨钺面容舒缓,却没有追究蜀王的罪过。

    大敌当前,他不想过多的纠缠内政,被敌人抓住机会。

    示意蜀王起身,招呼他上前。

    蜀王满目疑惑,挠着头起身,顺便擦点额头的汗珠。

    他不清楚杨钺到底什么意思,故意吹毛求疵抓住他的过错,却不严加惩罚他。

    此时,表现的和言语色,反而让他摸不着头脑。

    他缓步走到案台前,躬身站在旁边,神态谦卑而谨慎,揣测着圣意。

    杨钺端起茶杯,闲情逸致的品茶,对蜀王的表现非常满意。

    淡淡的说:“朕绝非在试探你,而是诚心实意让你统兵。大唐外面的疆域,范围之大,地域之繁华,超出你我的想象。作为皇族子嗣,你我不该把目光集中在自己的一亩三分之内,要放眼远望,要征服其他的繁华,富庶的城郭,让他们向大唐俯首称臣。

    大唐西域仍有大量广阔富饶的地域,等待你我率军前去征服。

    所以,该训练出更加强悍的精锐,协助朝廷东征西讨。

    朕详细考虑过,你来组建军队再合适不过,相信你有这个能力。”

    闻声,蜀王内心的惶恐,仍然没有消除。

    没法确定杨钺所言是真是假,静静站在旁边,诚惶诚恐的说:“皇兄,臣弟定当竭尽全力,不过,让臣弟训练军队,是否太过草率?”

    其实他满心欢喜,奈何摸不清楚杨钺的意思,所以不敢爽快的答应。

    不过君无戏言,既然杨钺已经提出来,多半不是与他开玩笑,他只需静静的等待。

    杨钺说道:“此事朕深思熟虑过,觉得你非常合适,怎奈番邦军队桀骜不驯,不懂没有规矩,若你没法驯服西域蕃邦的俘虏,不能让他们死心塌地归降。

    将来战场遇险,或者遭遇苦战时,他们容易临阵倒戈,牵连在西域作战的军队。”

    在他记忆里,前世高仙芝带领唐军在西域作战,遭遇大食的军队,因为协助他们作战的西域军队,临阵倒戈,使得高仙芝兵败。

    后来封常清重整旗鼓,带领精锐经营西域,却遭安史之乱,致使唐朝回师救驾,再也没有重返西域。

    使得遗留在西域的精锐,在郭昕带领中,周转各地,造成的满城尽白发,死不丢陌刀,独抗五十载,不敢忘大唐的悲剧。

    他已知悲剧发生,也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所有顾虑重重。

    即使蜀王练军,采取铁血法规,他照样不敢轻敌大意。

    毕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

    蜀王闻讯,得知其意,剑眉紧蹙,思量片刻朗声说:“皇兄,若臣弟训练军队,定有方法让俘虏死心塌地效忠大唐,何况,皇兄推行移民戍边的策略,若中原百姓迁移而来,也能给他们西域人,很大的震慑。”

    笼络人心,除采取铁血法规外,再进行丰厚的赏赐,他相信俘虏也能变成精锐。

    若仍然有人心怀异志,果断铲除,杀鸡儆猴。

    “好,你且试试,即日起开始准备,作战时得到俘虏,你率先挑选,争取尽早训练出十万虎狼之师。

    即使将来,朕领军凯旋,回到长安,有来坐镇西域,大唐江山照样稳固。

    再度唐军西征时,以此地为翘班,可打击西方的军队,把大唐的疆域延伸到更西的地方,甚至扩展到西海岸。”

    得知杨钺的雄心,蜀王斩钉截铁的说:“皇兄放心,臣弟绝不辜负皇兄的信任,保证提前训练出十万精锐,为大唐看护西域。”

    这时,杨钺招呼蜀王靠近,指着案台上的行军地图,与地图内的行军路线,说:“你且瞧瞧,今我等处在大唐与西方的中央,若消灭木鹿城内的萨珊军,兵锋直接向前推进,可抵达西域繁华之地。

    毫无征兆的兵临城下,将有机会把西方诸国打得措手不及。

    不管他们拥有怎样的实力,面对唐军铁骑的滚滚洪流,除非俯首称臣,不然全部格杀勿论。”

    此时,龙案上,放着一副全新的地图,重新勾画了行军路线。

    这是杨越参照记忆,大概画出后世蒙古军两次西征的路线,特别是拔都西征的路线。

    他准备全歼安东尼后,不与萨珊帝国正面对抗,折道北上,迂回作战。

    所以地图内,几乎是给唐军清楚的指明了西进的方向,也标明了西征的国度。

    蜀王目睹地图内的标注,顿时大吃一惊。

    他根本没有想到,在大唐之外,西南,西北,正西,数千里之遥的地方,尚有如此广阔的疆域,甚至更是延伸到西面的大海,北方越过茫茫沙漠,仍有广袤的平原。

    不由得惊叹道,他的目光全放在大唐,太鼠目寸光了。

    同时,他非常疑惑,杨钺到底如何得知西域的情况,又怎样画出如此详尽的地图,标明唐军行军的路线。

    很早之前,杨钺就非常坚定的告诉他,西域外,仍存在广袤肥沃的土地。

    这几年来,他通过西域前来的商人,陆陆续续证实了杨越的猜测。

    他很不明白,他们自由生活在长安,没有远征突厥前,他从未来过西域,杨钺更是如此,为何他却这么了解西域之外的情况?

    蜀王非常疑惑,却来不及询问。

    常逢春突然走进来,躬身向他们行礼,神情严肃的说:“皇上,蜀王,末将领兵前去侦察,在木鹿城东北,正东方向发现好几支隐藏的军队。安东尼似乎已经有所准备,提前拉拢木鹿城附近的部落,诱使他们为萨珊作战。

    若大军强攻木鹿城,必然遭到城外的部落兵勇阻挡,可能付出极大的代价。”

    不提前消灭城外的部落军队,大军将没法向木鹿城发起攻击,长期被阻挡在木鹿城外,没能得到补给,军心涣散的话,将不得不回师避退。”

    (本章完)


………………………………

第1107章釜底抽薪

    木鹿城外,潜伏着其他军队?

    闻之,杨钺长呼口气,龙颜吃惊。

    难道安东尼提前拉拢木鹿城附近的零散部落,聚集各部落的精锐,协助他保护木鹿城。

    这么一来,唐军夺城更加多了几分压力。

    甚至将面临苦战。

    这对他来说,不是什么好消息。

    边上,蜀王更惊讶。

    大军前来时,他执意建议皇上,挥师向木鹿城发起进攻。

    以雷霆之势,杀对方个措手不及。

    幸好皇上严厉拒绝他的建议,采取稳妥的策略,吩咐大军安营扎寨,就地休整。

    若当时对木鹿城发起进攻,他们可能已经遭到城外的伏兵冲杀,大军侧翼暴露在对方眼皮底下。

    唐军处境必是岌岌可危,长途跋涉而来,寸功未立,寸土未取,还偷鸡不成蚀把米。

    蜀王面容惭愧的盯向杨钺,急声向常逢春询问道:“常将军,木鹿城外,到底潜伏多少伏兵?”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目前,他们对木鹿城外的情况毫不知情,即使有意先歼灭城外的援军,也没有办法作出针对性的部署。

    常逢春面容尴尬,惭愧的说:“回禀王爷,斥候不了解木鹿城的地形,害怕打草惊蛇,不敢冒然深入。不过,从战马移动掀起的扬尘来看,城外各处应该隐藏好几支军队,而且规模不小。

    末将已经建议斥候,带领狼群及猎鹰,秘密深入,争取尽早掌握情况。”

    几支军队?

    规模不小?

    呼。

    蜀王长长喘了口气,惊起阵阵冷汗。

    若不能彻底了解木鹿城外几支援军的踪迹,唐军将处处被动。

    援军数量众多,规模不小,彻底查清楚后,也要首先消灭这些军队,进攻木鹿城时,才没有后顾之忧。

    杨钺剑眉紧蹙,俯身趴在案台的地图上,快速详细观察,命令道:“再探再报,必须查清楚木鹿城外的敌军数量,及他们分布的位置。”

    “喏!”常逢春领命,踏步而去。

    顷刻间,帅帐内静可罗雀。

    蜀王迈步靠近,道:“臣弟为先前的冲动向皇兄道歉,若采取臣弟的计划,大军怕已经曝尸荒野。”

    “此事不必再提,当务之急,赶紧想法设法铲除木鹿城的援军。”杨钺仰起头,摆了摆手,神情略显焦急。

    “安东尼笼络四方部落首领,令其率军为他作战,的确超出预料。”蜀王冷酷的说。

    单凭木鹿城内的萨珊守军,很难阻挡唐军征战的脚步。

    大军休整数日,气劲恢复,发起进攻的话,攻陷木鹿城仅是时间问题。

    现今木鹿城外突然聚拢数量不明的援军,尚且没有摸清楚对方藏在何处,对唐军而言的确非常不利。

    短暂沉默后,蜀王突然说道:“皇兄,四方部落的精锐,全集结在木鹿城外,有意针对唐军,臣弟建议采取釜底抽薪的策略。”

    釜底抽薪?

    杨钺心思全在地图上,没有深思蜀王的建议。

    从行军地图中来看,木鹿城数百里内,分布着许多部落,有意消灭眼前的两支劲旅,似乎除正面强攻外,没有其他更妥善的策略。

    釜底抽薪,到底如何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