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华游龙-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华游龙》
作者:林宝之王
正文
上部:第一篇潜龙篇 第一章 孤独的小岛
静夜,海上的波涛伴着五月的风轻轻地吻着礁石,一个孤独的人影坐在礁石上望着远方。
这是东南沿海一个无名的小岛,说它无名,是因为它太小,只有方圆不足500平方米面积,在祖国960万平方公里的版图上显得太过微不足道,以至于在九十年代初期的地图上还根本没有这个小岛屿的名字。
而且它太遥远,距离中国最南端的省份——南方省海岸线300海里,距离南太平洋倒是一步之遥。
这样一个小岛,千百年来或许已经习惯了孤独——当然也有可能它只是刚刚才从海中冒出来的新生儿,谁知道呢?毕竟大自然是最神奇的,而人类太短暂的历史还不足以掀开它太沉重的面纱,如果不是一次偶然的沉船事件,这个小岛也许会无限期地继续孤独下去。
那是3年前的九月,一艘渔船出海捕鱼,却不料遇上了台风,在海上漂泊了12天之后,终于在这个小岛上靠岸,在靠岸的一刹那,饱受蹂躏的渔船悄然解体,让目瞪口呆的8个渔民又惊又愁的同时又怀疑是否冥冥中自有天意,又等了两天才发现了一艘过路的货轮,8个渔民在烧尽他们所穿的全部衣服后,产生的烟雾才让远处货轮上的警惕性极高的大副发现,从而将几个奄奄一息的光屁股、胡子拉面的渔民救上来,从而也让这个地图上还没有的小岛从此走入了海事局的视线,这个警惕性极高的大副因为救出了8个渔民而得到了一项最大的殊荣——给这个小岛命名,这个大副在抽了3根烟后,将他家大儿子的名字来了个移花接木:胜辉。
胜辉岛也许是老天觉得千百年来让它不见天日做得太过份,于是就想方设法地进行弥补——在发现之后不足2年,又一次走入了人们的视线,这次是科学考察。
国家矿产局下属的一家资源研究所奉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资源勘探,在大西北钻了半年的煤洞后,又在大沙漠喝了4个月的沙子,从小组组长到跟随的实习记者人均成功减肥10公斤之后,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中国目前的石油、煤炭资源已经全方位正在开发,新发现薀藏特别丰富的资源这样的奇迹没有发生。
在小组的报告会上,看着没精打采的小组成员,一个年轻的组员试探性地提出:“既然大陆上没有我们需要的东西,我们能不能把目光投向海洋?”
一石激起千层浪,众人思路纷纷转向,大海最是变幻莫测,我们目前对它的了解还太少,虽然也有大量的海上石油、天然气得到了有效利用,得到最大限度地开采,但海洋实在是太大,太难测,谁也不知道在那一望无涯的海面下藏着什么,更不知道那海底的泥沙下有些什么矿产。而且千百年来的地壳运动告诉我们:海底矿产资源在缓慢地发生改变,今天在黄海发现天然气,没准几百年后会移到东海来喷发。
下一步的调子已经定下:向海洋进军。但这么大的范围该如何缩小?如果泛泛探察,那就是名符其实的大海捞针。
研究所副所长江长林博士想起了前年的一桩往事:报上说的“胜辉岛”命名事件,当时他和周所长还开玩笑说:“前几年说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今天我们搞科研的还真不如人家当水手的,我们要想用自己的名字来命名新事物,那得是宗师级的人物,还得是有天大的机遇,你看人家水手大副,一不小心发现了一个小岛,他13岁的儿子就名垂青史了。”
周所长当时笑了,说:“还多亏人家有个儿子,如果人家没有儿子,他用他家黄狗的名字来给这岛命名,你还不得叫这岛‘阿黄’呀?”想到这里,他微笑着看看周所长,说:
“我想到了一个地方,你肯定喜欢!”
“哪里?”周所长不以为意。
“前年……忘了?”
“是吗?……你是说……”周所长眼睛亮了。
“对,‘胜辉’岛!”江博士五指成拳,在左手心用力一击。
“‘胜辉’岛?在哪啊?”“远吗?”“好玩吗?”年轻人的声音,还有一个刚出校门的小女生,关心是否好玩的就是她。看到别人都用一种异样的眼光来看她,她羞红了脸:
“随便……问问,”在身边的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背上就是一拳:“怎么了,犯法呀?……还笑!”
看着年轻人的打闹,周所长难得地笑了:“第一目标:‘胜辉’岛,这可是一块从未涉足之地呀。”
“处女呀地呀,我喜欢!……啊!你怎么又打人了……怕你了!”
在一片吵闹声中,目标锁定胜辉岛。
还真是皇天不负有心人,科考船开始对胜辉岛考察才几天就有了让人高兴的结论:胜辉岛是一条太平洋板块的一个地质断裂带,隆起水面部分虽然才480平方米,但水面以下150米以内的大陆架却长达250海里,这些大陆架由于受亿万年来地质构造的影响,天然气的含量相当丰富。
当科考队兴冲冲地返回,向上级部门汇报成果,要求迅速组织开采天然气时,却被告之暂缓,这群科学精英当然不服,直接越级向中央领导询问,中央领导对这些祖国的精英没有丝毫失礼,圆圆本本地告诉他们:当前国际形势复杂,台海局势紧张,这个地方位置微妙,牵一发而动全身,此时并非开采的时机,不过嘛,科学家们为国探寻资源,劳苦功高,国家将在此岛上驻兵,体现主权等等……既说得这群精英脸显潮红、骄傲不已,又给这些在科学的象牙塔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政治白痴好好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
于是才有了后来的故事。
第二章 孤独的兵
中华历2006年5月,李凡已经在这个孤独的小岛上住了8个多月了,他是作为驻军派到这个小岛上来的,是胜辉观察站的站长兼观察员兼记录员兼炊事员还兼……说明白了,这块480平方土地上除了他就再没有喘气的东西了。他是一人守孤岛。
他没想做个好高尚的人,虽然参军一年多了,但思想政治工作还有待其他同志点拨。这次一人任务就是连长点拨的结果。
8个月前,连长在一个星期天、休息日的秋风漫天的上午,连长的脸上有浓浓的春意,他来到李凡的身边,先将李凡一顿好夸,从政治作风到自己洗袜子,然后再问候了作为北方人的李凡到南方后身体状况,直将李凡问得失去底气,总在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绝症后,又将李凡已去世多年的父母问候了若干遍,最后还用商量的口气与李凡这个新兵蛋子探讨了半天的国防政策。最后李凡实在忍不住了,就说:
“连长,您有事就说,我受得了。”他有句话没说——你这么半天转不回来的,我可受不了!
连长是个感情细腻的汉子,他终于说了:“接上级指示:在南海边上建一个观察站,要求我连派一名战士到岛上驻守,我想了想,觉得你这位同志政治责任心强,军事实力过硬,是一块好料,所以……今天来和你商量一下,你看……”
“嗨!这有什么不好开口的?当兵的服从组织安排,何况这也不是好差的差事……我是北方人,早就想去海边了!”李凡听到只是这么一件事,被连长一上午客气得七上八下的心算放下了,不由得长出一口气。
“这么说,你是同意了?”连长满脸喜色。
“难道……很危险?”李凡看到连长这种如释重负的神色,总觉得好象是上了大当一样。
“不,绝对不危险!不过……”又开始吱吱唔唔:“只是有点难熬。”
“多少人?”
“就你一个!”
“什么?”李凡明白了,原来这个老狐狸给我设了一个甜蜜的圈套,我也早就钻了进去,还雄纠纠气昂昂地说什么军人服从命令什么的,一个人的观察站,观察个屁!观察自身结构?操!
“那得多久?”李凡有气无力地问。
“也没多久,两年你就可以回来!”
“两年?……还没多久?……大……哥,你试试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岛上过两年,两个月,两天也行呀!”李凡彻底崩溃了,他才20岁,正是交朋结友的年纪,又是活泼的性格,最重要的是,他有一个青梅竹马的女朋友,上个月才刚挑明,正在一边写信一边等信的忙得热火朝天,如果去了那个海岛,能三天一封信吗?能打手机吗?恐怕只能是打那个“手机”吧!
“这个……这个……这个是有点寂寞,这样吧,你小子任期满后,我向上级举荐……保你上军校,你小子不是念念不忘读大学吗?”
死肋!死肋!这绝对是李凡的致命诱惑!大学梦是他永远的梦,也是他心中永远的痛。能够重圆这个梦,他真的可以付出一切。但这个老狐狸是诚心的吗?还是先把我送上岛再说?李凡歪着头打量了一下那张看似老实的脸……算了,算了,借用本人刚才的豪言壮语: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上军校只是额外的筹码,这个筹码能不能兑现可不便深究,再深究就不是革命军人了,成革命商人了,只是被这老实狐狸摆了一道,有些心不甘。
于是,在一个秋日的早晨,李凡将一晚上认真措辞写好的情书寄出去,说明自己要去海岛上深造两年,当然将连长的空头筹码尽最大所能说实,描绘了一番美好的前景,将本来应该在两三个月内慢慢表达的爱意高度浓缩,嘱咐班上的战士、排长、连长等一切可以嘱咐的人将来自**省**县**号的信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就送给养的船一并带过来,如果实在放不下,就将青菜豆腐什么的丢点下去,务必要将信带来。
经过一整天的航行,送行船到达胜辉岛,又经过两天的土建工程,胜辉观察站正式成立,一座岛、一间屋、一张床、一个兵、一条枪……或许是两条。开始了他那神圣的历史使命:看护国家资源,不准其他人开采水下大陆架上的天然气资源。这项工作虽然神圣,但却没有什么挑战性,开阔的海面上一眼望得穿,看一眼三个月之内不用看第二眼,因为任何人想开采天然气都不是3个月之内能搞完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海中可不是开玩笑的,除了这个小岛,方圆150海里没有一块陆地,搞建设你当是建高架桥么。
8个月来,李凡习惯了生物钟颠倒、习惯了一个人说话、也习惯了永远没有气感的气功,习惯了永远不新鲜的脱水菜、也习惯了向大海大声朗颂他的小张琳给他写的14封信,其中的第9封信写得太好了:“在你走向远方的时候,我接到了你的爱:来自祖国最南端的、最正宗的南国相思豆,我会在家好好培育这颗相思豆,等你从远方回来时,我们的爱情豆一定会开花、结果的。”这是他临出发前高度浓缩的爱情换得的回信,8个月了,李凡一天看一遍,早能背下来,他有点恨他的记性太好了,如果得了健忘症该多好,天天都看信,天天新感受!
孤独的岛、孤独的兵、孤独的守望、五月的风伴着海浪轻轻地吻着寂寞的礁石,那一片片破碎的白花如同昨夜的梦境一样地易碎,李凡眼中有深深的伤痛,他想到了他的读书时代。
第三章 少年的悲与喜
李凡生于中华历1986年,祖籍江北省一个边远的小山村——靠背村,父母都是典型的农民,在这个小山村,历史上没有出过一个高中以上学历的人。所有的人都是认识几个字后就迫不及待地回家将全身的肌肉锻炼发达,再迫不及待地找上一个同样没有什么大打算的女人,花上不到一年的时间生下一个儿子,然后依然是重复千百年来父辈重复的道路,在田地里日复一日地用汗珠子换粮食,抚养儿女“完成”他们并不长的学业,然后就是快速衰老,让位于下一代继续老祖宗田地里的伟大事业。
李凡之父李原希是靠背村少数几个明白人之一,母亲张秀娥端庄秀丽,算得上是这个小山村天作之合的美满姻缘,小两口共同操持这个小家庭,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很受村里人的羡慕。可以说,李凡的童年尽管物质生活馈乏,但精神生活却是无可挑剔,在这个父母恩爱,勤劳善良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小李凡,耳濡目染地继承了父母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从小就养成了勤劳善良的性格,更兼开朗乐观,逢人一脸的笑容,是村里人见人爱的小宝贝。
事故发生在李凡最快乐的十二岁,那是深秋的一个傍晚,父亲从山上打柴回来,由于天太晚,再加上赶急了点,一不小心摔下了深沟,头部狠狠地撞上了一块尖刀般的石头,当场昏迷不醒,血流如注。更为不幸的是:没有一个人看见李原希的失足,于是,就在全村民小组发动寻找李原希,并最终在凌晨两点多找到他的时候,李原希已经在几个小时前悄然去世,身体已经僵硬多时了。
张秀娥在确信自己的丈夫是真的不能回来后,彻底崩溃了,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每天傍晚都会准时发病,发病就会到丈夫摔死的那条沟边抱着那棵大梧桐树说上个把小时,然后就会到村头哭上个把小时,再回家叫小李凡去找父亲回来,小李凡当然无法把父亲找回来,所以每天母亲都会骂他不孝,有时还会揍他一顿狠的。那段时间对小李凡来说是不堪回首的,就象从幸福的天堂一下子堕落到阴森的地狱,父亲慈祥的笑脸没有了,牵着小手看太阳落山的情景也没有了,家中只有母亲越来越瘦的身影和发病时无休止的哭声和骂声,在好心的邻居大婶的开导下,小李凡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好象长大了几岁,他懂得去承担家务、去做饭做菜、去打柴挑水,也懂得了不去顶撞母亲,并在母亲发病时去野外转转回来给母亲一个善意的谎言,一个刚进入初中的学生,一个不满12岁的孩子,头顶上不再有晴朗的蓝天,日子如何过下去?山村里的人是纯朴的,人情味是最浓的,尽管每个家庭都不宽裕,但好心的乡亲们仍然尽心尽力地关照着这对苦难的孤儿寡母。
日子又恢复了平静,小李凡在离家十里的镇中学读着初中,母亲的病情也慢慢好转,时间是最好的药物,不管痛苦来得多么猛,总是可以抹平的,只是时间的长短而已。母亲的病情稳定是所有靠背村人共同的心愿,在这个心愿一天天实现的时候,全村人在言谈中露出了欣慰。但死了男人的妻子、没有父亲的孩子、没有顶梁柱的家庭毕竟是悲哀的、是艰难的,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物质生活明显与其他人家有差距。12岁的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衣服转眼间就缩水了,于是,小李凡就穿着心灵手巧的母亲用他父亲的衣服改装的新式旧衣读过初二、初三,母亲含着热泪对李凡说:“孩子,你父亲走后,我们家穷,但我们人穷志不穷,你身上穿的是你父亲的衣服,你父亲每天都在你身边看着你,你要好好地读书,将来走出这个穷山沟,好好干一番大事业。只是,靠背村的人是好人,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们可能早就垮了,将来出息了,别忘了他们!”这番话让小李凡有了平生第一次的失眠:我这一生应该怎么过?时年15岁的小李凡并没有就人生大事想透彻,不过有一点倒是很明白:没有知识什么都是白搭!所以当务之急是读书,认真学好书本知识,考上县一中,将来考取大学,学得更多的知识再想一生的大事。在大多数学生还停留在家长催、教师逼的时候,李凡从不要老师操心,每天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而且还千方百计地寻找课外读物来丰富知识面,因为他知道:要达到母亲所说的“干一番大事业”的目标,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才行,因为自己天资并不特别聪慧,充其量也就是中等水平,而且因为小学是在靠背村小学上的,条件太差,自己的基础并不牢,与其他人相比,自己根本不占优。“我的优势只有一点:我可以比他们更吃苦!因为我经历过苦难。”他对自己说。
顺风镇中学有一个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象李凡一样,我们老师都可以整天去喝咖啡。”在学生素质和成绩与教师教学评价以及待遇日益相关的年代,这样的一个好学生,没有理由不被老师宠爱,李凡又一次成了宝贝,他的生活在这一片新的天地里翻开了新的篇章。在几个月后的中考中,李凡以全校第一的总成绩被丰城县第一中学录取,县一中几位领导看了李凡平时的考试成绩、听了他无可争议的好名声后,马上拍板:该同学到一中后,继续享受学杂费减免的政策。这一消息让李凡的母亲着实松了一口气,她对儿子的学习向来不担心,只是家中实在是太困难,如果不减免学杂费,她真不知道应该怎么样才能让儿子完成学业,这下好了。这位善良而苦难的母亲摘下菜园里的黄瓜、扁豆挨家挨户上门感谢县一中的几位领导,让这些领导深切体会到了一个母亲的心声而不忍心拒绝她的一番好意。
高中生活是紧张的,特别是农村来的孩子。
丰城县是一个民风淳朴、封建闭塞的山区县,上学就是为了读书,这一点没有争议,而第一中学更是以学风正、纪律严明闻名于全县。在学习的氛围下,多数学生都能自觉地去学习,只有少数一些家住城关、家庭条件好或者已经找好了不用上大学就可以去上班的好工作的同学才把读高中当作长大成人之前的一件调味品,在成人之前抓紧最后的时候尽情享受。张勇就是其中的代表。张勇的父亲张天礼是全县的风云人物,第一个开超市、第一个开小汽车,据说每月往张勇的存折上存入5000元,已经存了两三年了,从不间断。李凡从小到大,还从没有亲手触摸过100元面值的钞票,真的很难想象一个月5000元存款是个什么概念,而且还是在校的一个高中生。张勇是打算混个高中毕业文凭就去帮父亲打理生意的,所以他根本就没想过去吃苦,去读书,。所以,他整天和另外几个同学一起吃喝玩乐,在校园里呼啸来去,快乐逍遥。当然,和他一起的也不是普通人,一个是副县长的公子,一个是城建局局长的公子,一个县农行行长的公子,个个都是家大势大,这几个人在学校也并不是无恶不作,只是上课旷点课、言语上调戏一下漂亮的女生以及动手调教一下一些不听话的同学,也没有太大的劣迹。再加上老师深知这些人的背景,所以本着教育为主矛盾不扩大的原则,对他们在班会上小小地进行一些无差别地教育也就了事。
对于权贵,李凡从小就有一种敬畏心理,所以决没有融入他们小圈子的想法,也不想与他们有什么瓜葛,更不想与他们有什么仇怨,因为他们是什么样的角色,李凡清楚;自己是什么人,有多大能量,自己也清楚,在这个丰城县最高学校里,自己只是一个农村来的、家境贫寒的学生。尽管对这些人笑傲校园、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的行为从心里反感,但并没有打算打什么抱不平,因为自己已经18岁了,自己最大的梦想是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如果真的能成为靠背村第一个大学生,妈妈该有多么高兴,父亲九泉之下也会含笑的,这个时候不能节外生枝,应该以学习为第一要务。这种想法应该是不错的,按照李凡的思路,他应该是顺顺利利地读完高中,参加高考,再苦苦地等待通知,或者是考上大学,展翅云飞;或者是没有考上,出去打工。当然,在李凡心目中他是不会接受第二种答案的,因为,由于他一贯的努力,就算是高手汇聚的第一中学,他的成绩依然稳居前十位,而课外知识也杂,在高三举行的一次知识竞赛中,他就以其丰富的课内外知识征服过包括教师在内的全校师生,成为高三班的一面旗帜——
本书是作者的处女作,如果各位认为此书还值得一读的话,请疯狂推荐、踊跃收藏、拼命点击,兄弟实在太需要支持了。
第四章 高三的爱情
和所有的正常男孩一样,李凡对班上所有的女生都观望过,只有张琳和柳露露能吸引他的眼球,张琳家住城关和,据说家里经济条件相当不错。但她最大的优点是她决不象其他家里有点钱、长得有点美的县城女孩子一样,两眼望天,对脚下的农村来的土包子不屑一顾,她很害羞,既便是面对长得最丑、最自卑的男孩子也一样。
和张琳不一样,柳露露是另一个类型。她发育得特别早,才高一时就出落得该鼓的地方鼓;该圆的地方圆,在一众小女孩子之中好象是青苹果之中的一颗熟透了红苹果,既便是品相不好也可以用颜色取胜,何况她瓜子脸,柳叶眉,一张小口配上小红唇,品相绝对是一等一的好。这样的女孩子连老师都舍不得说她重话,何况是没尝过女孩子味道的小男生。所以,柳露露习惯于成为众女生的中心,成为众男生的女神,也的确有二十余位比较优秀的男生给她写过情书和不知从哪里摘录或变造的情诗,但进入高三后,这些行为被一概禁止,原因很简单:张勇和她在恋爱。柳露露自己也不再对其他男生假以辞色,其他男生也知难而退——谁愿意和个人财产达数百万的小富翁争风,何况人家女孩子已经心有所属,。
动不动红脸的女孩子最能打动男孩子的心,李凡发现自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