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周王侯-第6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道,朝廷是要对杨俊的旧部党羽进行清洗的。白奇之所以没能成为枢密使的原因便是因为他不肯这么做。吕中天任枢
密使之后,为了抓住军队,他一定会痛下杀手肃清杨俊旧部,而这正是林觉必须要出山的原因。
林觉要抢在吕中天之前将这些人从危险中拯救出来。当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归顺落雁谷,快速壮大落雁军的力量。虽然大周兵马早被诟病为毫无战斗力的兵马,但是这在林觉看到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林觉有无数的手段去解决所谓战斗力的问题。林觉真正看重的是那些杨俊手下的将领,落雁军若是能招纳到这些人,必将填补落雁军将领不足的大难题。
总之,林觉的想法是要破坏吕中天进一步迫害军中将领的行为,争取策反一部分有能力的将领和一些兵马,壮大落雁军的实力,迎接时局的剧变。
对于林觉说的这些话,落雁军众人激烈的进行了讨论,最终达成一致,认为应该遵照林大人之言而行事。根据之前的经验来看,林大人不大会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无根据的揣测。一旦他做出了揣测,那必是已经有了极大的可能会发生的事情了。质疑林觉的判断,在落雁军之中是不可能的。
林觉请郭昆主持山中事务,自己则率领孙大勇马斌梁七等心腹将领,率一千自己的亲卫火器营出山。这一次出动的人手多达千人,足见林觉对此事的重视。他需要更多的人手跟随,也预示着此行绝不会像上一次去辽国那般的安稳。毕竟那时局势虽乱,但林觉的百多名亲卫还是低调且安全的,只是后来出了些意外罢了。这一次上千兵马的出山,则预示着更大的危险。
这一次高慕青因为身怀有孕,将不能随行前往。家中妻妾跟随的只能是白冰了。绿舞原本有意跟随林觉一起出山,因为她不想看到公子又黑又瘦归来的模样,她心疼公子。她想跟着去照顾林觉的起居。但是林觉告诉她,此行极为凶险,自己不希望绿舞跟着冒险,因为自己有可能无法保护她。林觉不想遗终身之恨,所以希望绿舞不要跟着去,那会让自己分心。
绿舞闻言,只得作罢。倘若自己跟去不是能为公子分忧,而是让公子为了自己而分神,那反而是更加糟糕的事情。绿舞原本就不是强势的人,公子说不成,那便肯定是不成了。于是私底下倒是跟白冰交代了很多事情,请白冰代替自己多照顾夫君,白冰自然一一答应。
就这样,林觉率千余名亲卫火器骑兵营的亲卫,以及随行诸将离开伏牛山。林家妻妾和郭昆等人送到东山峡谷里,方浣秋带着昨夜和林觉缠绵数次以慰离别的行为所留下的痕迹——一对黑眼眶,在送别时哭成了泪人。直到林觉等人驰出山外老远,才在绿舞等人的搀扶之下回山。
………………………………
第一三五四章 转变
众人在出伏牛山之后便化为百余只小队分散而行,毕竟上前兵马一起行动目标太大,会很快被朝廷发现端倪。分散为百余只十余人的小队,从不同的线路行进或者是间隔时间行动便不会引起太多的注意了。只要在规定时间抵达霸州城外的指定地点集结便可。
林觉白冰以及孙大勇和十余名亲随绕行偏僻道路,晓行夜宿,在六日前抵达了霸州郊外一处叫小东山的小山谷里,这里也是众人约定好的集结的地点。抵达之后只有七八只队伍堪堪到达,林觉让众人在小山谷中休整,等待后续的小队抵达。自己则带着白冰乔装成一对骑着毛驴进霸州赶集的普通农家夫妻进了城。
几经周折,林觉打听到了马青山的住所。当晚,林觉和白冰潜入了马青山的住所挑明了身份。
马青山对林觉的到来甚为惊讶,不过倒也颇为欣喜。林觉是他的救命恩人,自然是殷勤见礼,客气周到。林觉也不多啰嗦,直接告知马青山他所知道的消息,关于杨俊的死,关于吕中天的企图,关于朝廷即将肃清杨俊党羽的所有消息,林觉都和盘托出告知马青山。巧的是,朝廷命马青山和韩刚去京城的旨意今午后刚刚抵达,联系林觉所说的情形,马青山顿时意识到这旨意来的不简单,自己和韩刚此去京城怕是凶多吉少。
林觉抓住契机和马青山聊了一整夜,终于,马青山对整个朝廷的局面,对自己面临的处境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原本马青山在上次和林觉的长谈之后心中便有了不小的波澜,对林觉所描述的大周的状况便颇为忧心。只不过马青山终究觉得林觉走的这条路他不太能认可罢了。但对于林觉想要挽救大周的倾覆的努力之心,他其实已经不再有误解。在和林觉的交谈中,他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林觉对大周江山和天下百姓的关切之心,同时也意识到林觉并非为了个人的野心而如此。如果林觉有什么不轨之心的话,朝廷北征之时他大可率伏牛山中的兵马攻城掠地,搅乱大周后方。因为大周越乱对他而言则越是机会。他也不必去向大周北征兵马通风报信,提供帮助,他应该更希望朝廷兵马战败才是。这足以说明此人光明磊落,当真是在践行他自己的理念,只是希望推翻目前的大周腐败的朝廷和篡位的郭旭,建立起全新的大周朝廷,走一条挽救大周的新路。
马青山本就不是愚昧之人,他本就是接近醒悟的那一批人。在林觉的点化之下,他的心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很多以往觉得不可接受的想法都忽然觉得似乎也并非是不可触碰的禁忌。加之林觉告知的朝廷现在的情形也到了让他难以接受的境地。和辽人和议本就是怯懦而且错误的想法,更从林觉的话中听出了朝廷有可能是因为向辽人妥协达成协议而杀了杨枢密作为和议的条件之一,做出自毁长城之举。这说明朝廷简直已经愚蠢透顶,已经烂透了。
而且,那吕中天乘机攫取军权,且要清洗杨俊旧部意图彻底的掌控军队,军政财三权独揽之后,整个朝廷便将为他吕中天所控制,表面上是郭
氏江山,实际上已经为吕氏所掌控。这窃国的老贼掌控的朝廷,自己还要效忠于它么?自己和韩刚难道还要去京城伸着头给老贼砍么?
这一夜的长谈,终教马青山的思想发生了转变。而林觉也并没有逼着马青山加入落雁军,林觉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那便是,他马青山和韩刚其实是大有可为的,他们要勇于走出一步,唤醒天下人,鼓舞天下人。哪怕是死,也不能不明不白的死。林觉希望马青山说服韩刚整军出战,这既可破坏朝廷和辽人达成的和议,打破辽人分而治之的阴谋,又可为他们自己正名。林觉甚至向马青山保证,只要他们敢出兵,涿州必被攻克,且将是一场大胜。
林觉离开之后,马青山纠结良久,终于做出了决定。所以当午后觉察到不对劲的韩刚将马青山约到北城城楼上商议朝廷命令他们回京的动机的时候,马青山终于亮明了态度,说服了韩刚。他说服韩刚的那些理由其实都是昨晚从林觉口中得知的,也是林觉说服他的理由。
当然,马青山隐瞒了不少内容,他担心韩刚会生疑,会奇怪他怎么会知道的这么多的消息。但其实只是稍微的劝说了一番,韩刚便已经同意整军出征,要以死明志了。这说明其实韩刚自己也已经早就心中有了别样的想法,马青山的劝说只是推波助澜而已。当得知马青山跟自己也有类似的想法之后,两人自然是一拍即合了。只不过,韩刚的想法是,攻涿州以死明志,他可没去想着一定会攻下涿州,取得一场大胜。而马青山心里却是有些底的,虽然他对林觉的保证不敢全信,但林觉的话多少给了他信心。
马青山之所以没将林觉在霸州的消息告知韩刚,那也是林觉提出的要求。林觉认为韩刚是个执拗的人,只能以事实来说服他,他是领军将才,但在大局大势上却并不明理,所以没必要去告诉他一些事情,否则他反而会逆反,反而会拒绝马青山的劝说。马青山深以为然。林觉没去找韩刚谈,而是直接来找自己谈,这说明在林觉心目中自己比韩刚重要的多,也明理的多。他不惧危险来自己住处找自己的举动,也说明他知道自己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小人。这些举动都透露出他对自己是认可和尊重的,马青山为此而感到欣慰,甚至有一种‘人生得一知己’的欣喜。
在马青山和韩刚整顿兵马的时候,林觉已经率领集结完毕的上千人手潜入了涿州境内,事前便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和探查。韩刚和马青山率三万兵马到来时,林觉等人加入马青山的帐下,一整套攻城的方案已然摆在马青山的眼前。
可以这么说,攻涿州的作战行动表面上是马青山的指挥,但实际上马青山只是个传达林觉意志的将领,通过马青山之手,拟定了三面攻城奇袭,封锁北城全歼城中兵马的计划。马青山虽然有所疑惑,但林觉的口气不容置疑。大军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马青山也只能选择相信林觉的计划能够奏效。当晚,战斗打响之后,马青山所有的疑惑便烟消云散了。林觉说,辽军城头没有守军,只需射
杀夜巡辽兵便可攻上城头。林觉说,辽军战力不高,都是些疲惫的步兵,人数也很少,根本无需担心。种种的引起马青山疑惑的这一类的讯息都被证明是真的,是正确的。基于此做出的决策都是奏效的,这时候马青山才真正明白,为何林觉敢大包大揽的保证绝对能攻下涿州了。
攻下涿州之后,抑制不住自己的欣喜的马青山对林觉已然极为佩服。他甚至觉得,林觉的领军谋略比之杨俊也不遑多让,他的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作战的胆略和气魄也更大。马青山隐隐觉得,若是当初领军的不是杨俊而是林觉的话,怕是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林觉又提出下一步攻击析津府的计划,这一次连马青山都觉得过分了。但他并没有质疑,他心中已经将攻析津府的计划当做对林觉最后的检验。他暗自决定,如果林觉真的能攻克析津府再取得一场大胜的话,那说明林觉就是那个自己一直在找的人,能跟着他和辽人对抗的人,那么自己将毫不犹豫的加入落雁军,扭转心中最后一丝的不情愿的想法。因为这样的人值得自己追随,值得自己去改变想法。
韩刚对马青山提出的继续进攻的想法倒是并没有什么异议,涿州之战没有战死,取得大胜已经是意外。韩刚想,死在析津府城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若是能再杀一批辽狗便更够本了。对于马青山提出要让其他被逼迫而来的将领自由离开的想法,韩刚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涿州已经被攻下,析津府之战是必死之局,何必带着这些人去送死,所以,他表示同意。至于会议上众将死活不肯走,倒让韩刚觉得意外。他甚至差点说出了真相来劝说将领们不要跟着送死,但这些将领们依旧坚持己见,韩刚当然也没傻到用刀子逼着他们走。毕竟虽然攻析津府是自不量力的送死行为,但是兵马越多,胜利的几率便越大。即便是微小的胜利的希望,自己也不能完全放弃的。韩刚不敢想象,倘若在析津府一战中能取胜,那会是怎样的一种轰动。
……
丘陵起伏的广阔大地被夕阳笼罩着,析津府之地在秋天景色绝佳,因为树叶变黄变红,长草也变了颜色。起伏的丘陵之地就像是一片彩色的锦缎一般,景色壮美而开阔,让人赞叹。
析津府以西,西京大同府通向析津府的官道上,一只长长的车队正缓慢的在官道上行进。装载的满满的大车足有三百多辆,绵延了里许之地。赶车的车夫和随行保护的兵马足有两千人,他们一个个面无表情的机械的缓慢赶着路,希望在太阳落山之前抵达前方的丘陵之间的宿营点。已经有兵马在前方找到了适合宿营的地点,就在数里之外。
这只车队便是大周和辽国和议达成之后,用来当做赔款银子的抵押之物而从大周运抵辽国的粮食物资车队中的一只。大周那里能一次性拿出一千多万两银子的赔款,所以辽国便要求他们以粮食和物资相抵。而这也正是辽国所需之物。以大周的赔偿的粮草物资作为剿灭女真人的资本,这正是辽人打的如意算盘。
………………………………
第一三五五章 车队
众人在出伏牛山之后便化为百余只小队分散而行,毕竟上前兵马一起行动目标太大,会很快被朝廷发现端倪。分散为百余只十余人的小队,从不同的线路行进或者是间隔时间行动便不会引起太多的注意了。只要在规定时间抵达霸州城外的指定地点集结便可。
林觉白冰以及孙大勇和十余名亲随绕行偏僻道路,晓行夜宿,在六日前抵达了霸州郊外一处叫小东山的小山谷里,这里也是众人约定好的集结的地点。抵达之后只有七八只队伍堪堪到达,林觉让众人在小山谷中休整,等待后续的小队抵达。自己则带着白冰乔装成一对骑着毛驴进霸州赶集的普通农家夫妻进了城。
几经周折,林觉打听到了马青山的住所。当晚,林觉和白冰潜入了马青山的住所挑明了身份。
马青山对林觉的到来甚为惊讶,不过倒也颇为欣喜。林觉是他的救命恩人,自然是殷勤见礼,客气周到。林觉也不多啰嗦,直接告知马青山他所知道的消息,关于杨俊的死,关于吕中天的企图,关于朝廷即将肃清杨俊党羽的所有消息,林觉都和盘托出告知马青山。巧的是,朝廷命马青山和韩刚去京城的旨意今午后刚刚抵达,联系林觉所说的情形,马青山顿时意识到这旨意来的不简单,自己和韩刚此去京城怕是凶多吉少。
林觉抓住契机和马青山聊了一整夜,终于,马青山对整个朝廷的局面,对自己面临的处境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原本马青山在上次和林觉的长谈之后心中便有了不小的波澜,对林觉所描述的大周的状况便颇为忧心。只不过马青山终究觉得林觉走的这条路他不太能认可罢了。但对于林觉想要挽救大周的倾覆的努力之心,他其实已经不再有误解。在和林觉的交谈中,他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林觉对大周江山和天下百姓的关切之心,同时也意识到林觉并非为了个人的野心而如此。如果林觉有什么不轨之心的话,朝廷北征之时他大可率伏牛山中的兵马攻城掠地,搅乱大周后方。因为大周越乱对他而言则越是机会。他也不必去向大周北征兵马通风报信,提供帮助,他应该更希望朝廷兵马战败才是。这足以说明此人光明磊落,当真是在践行他自己的理念,只是希望推翻目前的大周腐败的朝廷和篡位的郭旭,建立起全新的大周朝廷,走一条挽救大周的新路。
马青山本就不是愚昧之人,他本就是接近醒悟的那一批人。在林觉的点化之下,他的心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很多以往觉得不可接受的想法都忽然觉得似乎也并非是不可触碰的禁忌。加之林觉告知的朝廷现在的情形也到了让他难以接受的境地。和辽人和议本就是怯懦而且错误的想法,更从林觉的话中听出了朝廷有可能是因为向辽人妥协达成协议而杀了杨枢密作为和议的条件之一,做出自毁长城之举。这说明朝廷简直已经愚蠢透顶,已经烂透了。
而且,那吕中天乘机攫取军权,且要清洗杨俊旧部意图彻底的掌控军队,军政财三权独揽之后,整个朝廷便将为他吕中天所控制,表面上是郭氏江山,实际上已经为吕氏所掌控。这窃国的老贼掌控的朝廷,自己还要效忠于它么?自己和韩刚难道还要去京城伸着头给老贼砍么?
这一夜的长谈,终教马青山的思想发生了转变。而林觉也并没有逼着马青山加入落雁军,林觉只是提供了一个思路。那便是,他马青山和韩刚其实是大有可为的,他们要勇于走出一步,唤醒天下人,鼓舞天下人。哪怕是死,也不能不明不白的死。林觉希望马青山说服韩刚整军出战,这既可破坏朝廷和辽人达成的和议,打破辽人分而治之的阴谋,又可为他们自己正名。林觉甚至向马青山保证,只要他们敢出兵,涿州必被攻克,且将是一场大胜。
林觉离开之后,马青山纠结良久,终于做出了决定。所以当午后觉察到不对劲的韩刚将马青山约到北城城楼上商议朝廷命令他们回京的动机的时候,马青山终于亮明了态度,说服了韩刚。他说服韩刚的那些理由其实都是昨晚从林觉口中得知的,也是林觉说服他的理由。
当然,马青山隐瞒了不少内容,他担心韩刚会生疑,会奇怪他怎么会知道的这么多的消息。但其实只是稍微的劝说了一番,韩刚便已经同意整军出征,要以死明志了。这说明其实韩刚自己也已经早就心中有了别样的想法,马青山的劝说只是推波助澜而已。当得知马青山跟自己也有类似的想法之后,两人自然是一拍即合了。只不过,韩刚的想法是,攻涿州以死明志,他可没去想着一定会攻下涿州,取得一场大胜。而马青山心里却是有些底的,虽然他对林觉的保证不敢全信,但林觉的话多少给了他信心。
马青山之所以没将林觉在霸州的消息告知韩刚,那也是林觉提出的要求。林觉认为韩刚是个执拗的人,只能以事实来说服他,他是领军将才,但在大局大势上却并不明理,所以没必要去告诉他一些事情,否则他反而会逆反,反而会拒绝马青山的劝说。马青山深以为然。林觉没去找韩刚谈,而是直接来找自己谈,这说明在林觉心目中自己比韩刚重要的多,也明理的多。他不惧危险来自己住处找自己的举动,也说明他知道自己不是那种忘恩负义的小人。这些举动都透露出他对自己是认可和尊重的,马青山为此而感到欣慰,甚至有一种‘人生得一知己’的欣喜。
在马青山和韩刚整顿兵马的时候,林觉已经率领集结完毕的上千人手潜入了涿州境内,事前便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和探查。韩刚和马青山率三万兵马到来时,林觉等人加入马青山的帐下,一整套攻城的方案已然摆在马青山的眼前。
可以这么说,攻涿州的作战行动表面上是马青山的指挥,但实际上马青山只是个传达林觉意志的将领,通过马青山之手,拟定了三面攻城奇袭,封锁北城全歼城中兵马的计划。马青山虽然有所疑惑,但林觉的口气不容置疑。
大军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马青山也只能选择相信林觉的计划能够奏效。当晚,战斗打响之后,马青山所有的疑惑便烟消云散了。林觉说,辽军城头没有守军,只需射杀夜巡辽兵便可攻上城头。林觉说,辽军战力不高,都是些疲惫的步兵,人数也很少,根本无需担心。种种的引起马青山疑惑的这一类的讯息都被证明是真的,是正确的。基于此做出的决策都是奏效的,这时候马青山才真正明白,为何林觉敢大包大揽的保证绝对能攻下涿州了。
攻下涿州之后,抑制不住自己的欣喜的马青山对林觉已然极为佩服。他甚至觉得,林觉的领军谋略比之杨俊也不遑多让,他的思路更清晰,目标更明确,作战的胆略和气魄也更大。马青山隐隐觉得,若是当初领军的不是杨俊而是林觉的话,怕是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林觉又提出下一步攻击析津府的计划,这一次连马青山都觉得过分了。但他并没有质疑,他心中已经将攻析津府的计划当做对林觉最后的检验。他暗自决定,如果林觉真的能攻克析津府再取得一场大胜的话,那说明林觉就是那个自己一直在找的人,能跟着他和辽人对抗的人,那么自己将毫不犹豫的加入落雁军,扭转心中最后一丝的不情愿的想法。因为这样的人值得自己追随,值得自己去改变想法。
韩刚对马青山提出的继续进攻的想法倒是并没有什么异议,涿州之战没有战死,取得大胜已经是意外。韩刚想,死在析津府城下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而且若是能再杀一批辽狗便更够本了。对于马青山提出要让其他被逼迫而来的将领自由离开的想法,韩刚也没觉得有什么不妥。涿州已经被攻下,析津府之战是必死之局,何必带着这些人去送死,所以,他表示同意。至于会议上众将死活不肯走,倒让韩刚觉得意外。他甚至差点说出了真相来劝说将领们不要跟着送死,但这些将领们依旧坚持己见,韩刚当然也没傻到用刀子逼着他们走。毕竟虽然攻析津府是自不量力的送死行为,但是兵马越多,胜利的几率便越大。即便是微小的胜利的希望,自己也不能完全放弃的。韩刚不敢想象,倘若在析津府一战中能取胜,那会是怎样的一种轰动。
……
丘陵起伏的广阔大地被夕阳笼罩着,析津府之地在秋天景色绝佳,因为树叶变黄变红,长草也变了颜色。起伏的丘陵之地就像是一片彩色的锦缎一般,景色壮美而开阔,让人赞叹。
析津府以西,西京大同府通向析津府的官道上,一只长长的车队正缓慢的在官道上行进。装载的满满的大车足有三百多辆,绵延了里许之地。赶车的车夫和随行保护的兵马足有两千人,他们一个个面无表情的机械的缓慢赶着路,希望在太阳落山之前抵达前方的丘陵之间的宿营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