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女画工-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图兰一听这话,如五雷轰顶,生气道:“喂,让你们拿主意,也不是让你们惋惜来啦,姐姐,你们这还有别的军医么!”
王大人哑言道:“这?公主殿下,下官还有一言……”
“说呀,干嘛吞吞吐吐的,都急死人啦!”图兰急的直跺脚。
“嗯,这……公主殿下,御史大人,据下官看这脉息,这位将军暂时没有性命之忧,只是需要服用下官的一剂药方即可。下官的这剂药方,服用七天之后,能让这位将军苏醒过来,但是行动有限。”
图兰惊喜道:“那你不早说,如果接着服用,雅逊启不是好起来了?”
王大人摇摇头,叹道:“并非如此,这剂药方只能服用七天,如果七天之后再服用,必会有性命之忧!”
小雯不解,疑惑道:“怎么会如此?”
王大人缓缓道:“御史大人,这副药的原理是以毒攻毒,当七天后,这副药的毒性,与这位将军体内的毒相持,二副毒性互相侵染,这位将军方能苏醒过来,只是再继续用,只能加重他的毒性,所以说,七天之后再服,必有生命之忧!”
小雯点点头,道:“这么说来,在这七天之内用过你的药,他也是在增加毒性么?”
“确实如此!”王大人缓缓道:“除此别无他法!”说到这,又长叹一声,道:“哎,下官这也是权宜之计,依下官看,还是尽快进宫,毕竟宫内御医云集,妙手华佗之士间或有之。另外,再遍访天下神医,想必这位将军会有一线生机,或者是痊愈如初,也未为不可,这也是下官一时之见,请公主殿下,御史大人三思!”
图兰急道:“这就是最好的办法么?”又满怀期待的看那两个军医,那二个军医频频点头,图兰道:“你俩也说说啊!”
“这……这……公主殿下,我看王大人说的有理。”
“是啊,是啊!确实如此!”
图兰知道这俩只是个跟班、随声附和的,寄予他二人希望,根本不可能。生气道:“既然有理,那还愣着干嘛,赶快用药啊!”
图兰也是没办法,先用药让雅逊醒过来再说吧。
王大人说的进宫,那怎么可能,图兰知道自己是冒牌的,此时和雅逊进宫,那不等于自投罗网么?况且还有个崔文升虎视眈眈的监视自己。
还有,即使进宫,条件也是太苛刻了,必须满足二个有华佗在世的神医,还得有民间神医,这条件也太难了,雅逊毕竟不是皇上,张榜公布招天下名医,这可能么?这些简直就是难以完成的任务。
图兰似乎想起了什么,问道:“等等!”
这三位军医刚要出大帐,王大人回过身来,躬身道:“不知公主殿下还有何事吩咐下官。”
那两个军医也愣了一下,回过身,吓的赶忙行礼。
图兰也不愿理他俩,瞪着大大的杏仁眼,向王大人道:“对了,你还没说中什么毒呢?”
………………………………
第二百一十章
王大人犹豫一下,眉头一皱,道:“下官确实不知,下官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毒。”
图兰感觉他是不想说,好像是有什么难言之隐,图兰的火气“腾”的出来了,刁蛮道:“如果你们不说,那你们三个今天就别走了!”
“这……”王大人颤抖一下,冷汗都出来了。
“怎么样,想好了么!”图兰“哼”的一声追问道。
小雯也是看出王大人的犹豫,这个王大人做事犹豫不决,既胆小怕事,又非常谨慎,小雯吩咐道:“王大人,事关性命之事,无需隐瞒,但说无妨,本御史恕你无罪!”
“多谢御史大人,不是下官不想说,只是下官没有见过,不敢道听途说。”
“知道了,你说出便是!”小雯道。
“是,下官之前听那些胡斯愣汗人说,他们中毒,是因为被一种花香熏染,而且听那些汗人说,他们还从来没见过这种花。起初下官也是怀疑,难道诺大的草原,连一种花草众人也不能识?是不是他们言过其实?后来,那些汗人给下官述说花的色泽与异香,无一不是用一种恐惧的神情,下官听后,不得不信以为真!可是,下官毕竟没亲眼所见,更没有亲自去闻,所以,下官只能耳闻于此,未敢明说,公主殿下,御史大人!”
图兰吃了一惊,心想:“花的异香?中毒?”忽然想起雅逊曾经说过,他看过段哥贴大汗的后花园里,有一大片花,而且异香无比,而且雅逊还说花香有毒?这一系列的疑问,瞬间像过电影一样,在图兰的脑中闪现。
图兰像神经质,急忙摸索出身上带的狍皮口袋,雅逊说过这个口袋有花草的异香,难道这个异香也是那个花香?
图兰取下狍皮口袋,也是怪事,此时的狍皮口袋冰凉无比。图兰纳闷,怎么下雨时,就是雅逊和李贤比武的那会儿,狍皮口袋热的出奇,现在却像个冰袋,冰的出奇,真是怪事!而且冰凉的,犹如雅逊的身体。
图兰是大惑不解。
图兰心想:“难道是它在作怪?”拿在手里,翻过来,掉过去的看了看,灰黑的狍皮口袋,没有刚开始那么鼓了,好像气都跑出来了。图兰提鼻闻了闻,感觉微微有股香气传出。是啊,这一点图兰不感到惊讶,因为当初那仁塔拉给她的时候,说过里面有神和神喜欢的花。心想:“神是什么样的?另外这个花,难道就是那些汗人所说的花?”
图兰想要打开它,可是一想又不妥。当初那仁塔拉说过,这里面有秘密,当这个秘密被揭开后,便会拯救整个草原。可是,一旦揭不开这里面的秘密,不仅不能拯救,相反会给整个草原带来更大的灾祸。
想到这,图兰吓了一跳,幸亏没打开,如果打开了不知道怎么处理,那么整个草原,不对,就单单指雅逊来说,说不定伤情会更重。
这样想的图兰,即使没打开,都有些后怕。
摸索着,又将狍皮口袋放回。
不过,一瞬间图兰有个想法,她想带雅逊穿越回去,到北京上海等大医院,给雅逊看病,再顺便把这口袋打开,将里面的花化验一下,最好还要带上胡斯愣汗国的大汗花园里的花。另外还有神草!
小雯疑惑道:“公主殿下,这是何意?”
图兰忙拍拍手,掩饰道:“没,没……”
王大人道:“公主殿下……”
图兰摆摆手,又正色道:“哎,还是医好雅逊的病要紧,是吧,还不快回去配药!”
“是,公主殿下!”三个军医一迭声答应出去不提。
小雯安慰图兰一番,也心情沉闷的告迟走出。
到了傍晚时分,王大人将几包中药拿来,图兰打发侍女,将中药煨煮熬好,由于雅逊还是不省人事,图兰一勺一勺的喂入雅逊的口中。
图兰刚给雅逊喂完中药,就听帐外一阵大乱。一阵人喊马嘶之声,紧接着有人大喊:“那个雅逊将军身在何处?”
图兰诧异不已。想起身到外面看看。
又听道:“真是岂有此理,我怎么会败在这无名小卒手下,传我军令,将他赶出大营!”
图兰听声音是李贤,一时间大为惊讶,他去了哪里?难道他后悔了?
图兰俯耳在帐门处,屏气凝神细听。
有个军士道:“大人,那个将军正在公主帐中疗伤,和你比武之后,那个将军便从马上摔下来,不省人事!如今御史大人正派军医为其疗伤。总兵大人……”
“竟有此事?我怎会如此?我怎么会无缘无故败在他手下?”
“大人,这……”
图兰听出来,李贤是抵赖反悔,不服输,回来翻旧账来了。图兰气的,怎么还有这样的人?还是一个总兵呢,出尔反尔,哪像一个总兵所为?更是哪像一个男人所为?
图兰就想出去指责他。可是,又听李贤道:“哼!那个蛮夷,一定是用什么邪术,否则怎会战胜于我。看在公主的面上,暂时先饶过他,等他伤愈再教训他不迟!”
说罢,又一阵马嘶,不多时,声音渐渐远去。图兰这才放下心来。
图兰长长出了口气,手拍着胸口,安抚一下悬着的心。心道:“谢天谢地!谢天谢地,可别再找雅逊了,就让他安心养伤吧。”
图兰最怕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雅逊已是生命垂危,哪能再经得起折腾,别说是折腾,就是稍稍有那么一点风吹草动,都会让雅逊有性命之忧!
这一夜,图兰几乎没有合目,时不时的看雅逊是否醒来,并且又是喂水,又是抚摸雅逊的脸,盼望着雅逊能够苏醒过来。可是,雅逊仍然像个死人一般,毫无反应。
第二天,雅逊还是毫无反应。
第三天,雅逊依然如此。
图兰有些着急。不过这几天小雯经常来探望。李贤也来过一次,令图兰感到意外的是,李贤是探望图兰而来,关注的是人质事件的进展情况。压根就没提雅逊这个茬。并且一改比武之时的鲁莽行为,完全恢复了儒将风范。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明女画工》,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二百一十一章 通关优待
最让图兰感到不解的事,李贤竟忘记了当初是怎么败在雅逊手下这回事,好像这事根本没发生。
图兰想:“不会吧,难道他得了失忆症?”但是,看他说话的气定神闲的语气,又不像。
“真是怪了!”图兰想:“他是不是顾及脸面,不想承认比武的失败,用以掩饰尴尬的意思?或者,另有什么难言之隐?不管他,非让他承认不可。”图兰便提起比武这件事,说比武之事你李贤是同意的,并且对结果也是认可的,怎么出尔反尔,到现在不承认啦?
李贤听了,吃惊的看着图兰,仿佛不是在说他。
图兰忍了一肚子气,没发作。
这期间,图兰又着重强调了雅逊的武功,是如何厉害,想用这个刺激他。可是,李贤听到后,依然无动于衷,最后竟说不认识雅逊,这可让图兰有些悲催!
图兰便讽刺挖苦他,说你李贤那天晚上还在帐外嚷嚷比武,怎么这么快就忘记了?不会是输不起吧?可是,李贤还是一头雾水,尤其李贤说了句“那怎么可能!”,图兰更是气的直跺脚,干脆嚷嚷道:“不说了,不说了!谁也不许提了,就当没发生可以了吧?!”
小雯当时也在图兰的帐中,听李贤这样说,也是诧异不已。不过,看李贤一副认真的表情,还不像是谎言,小雯也是百思不得其解,一时陷入了迷惑之中。
第四天,雅逊依然处于昏迷之中。
小雯又到了图兰的帐中,这几天困惑小雯的是,林丹汗那边并没有信守承诺,释放人质。小雯和李贤很气愤。二人又召集武将,商议的结果是,如果到了第五天,林丹汗再不释放人质,便驱兵攻入察罕浩特城,解救那些汉人。因为林丹汗言而无信,出尔反尔。
小雯决定出兵之前,又到了图兰帐中,最后征得图兰的意见,因为图兰毕竟是大明公主,而且又是林丹汗的察哈尔部代表。这样的双重身份,使小雯出兵之前,不得不慎重考虑。
小雯将决定一说,图兰也是很后悔,后悔没有抓住林丹汗的软肋,让他没有出尔反尔的余地,可是后悔有什么用,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必须想办法,让林丹汗就范。
可是如何就范呢?
难道就只有战争唯一的选项么?图兰感觉自己和雅逊避免战争的努力,要前功尽弃,化为泡影。一时间,图兰对林丹汗也是怨恨已极!
就在此时,有侍卫进来向小雯禀报,林丹汗已释放所有大明汉人,并派使者送来书信一封。
图兰一听,高兴的差点跳起来,一双杏眼顿时放出光茫,激动道:“是真的吧?你,你看的却是真切?”
“回公主殿下,小人绝无半句假话,确实为真!”
图兰兴奋的拉住小雯的手,“姐姐,你看,战争不是最佳选项吧?”
小雯一笑,点点头,又接过侍者递过的书信,和图兰对视一眼,并没有立即拆看,问侍卫道:“那些汉人现在何处?”
“回御史大人,那些汉人已向开原方向返回。”
小雯点点头,道:“传我军令,派二百人马在后面护送,并带去银粮,安抚这些百姓,免去他们路上饥饿之苦,并且让这些百姓,回去后添加衣食安家,以免流离失所!”
小雯想的确实很周到。这些百姓已被关押很长时间,连饿带吓,可谓是身心俱疲,这时候小雯能做这样的决定,足可显示她善意之处,更能体现她高人一筹的境界。
小雯又展开书信,信的大意是,林丹汗对大明御史大人,总兵大人敬仰许久,今番二位大人领兵到大漠,林丹汗有失礼仪,未能恭迎,请二位海涵。察哈尔部向来听奉大明的统领,无论以往,都臣服纳供于大明。此番大明汉人到我察汗浩特城,应该是个误会,现送这些汉人返回家园,以示诚意。
又说道,察哈尔部虽为蒙古成吉思汗的后裔,如今已受大明统领,大明每年又岁赐于察哈尔部,察哈尔部深感大明的恩德,绝无异心与大明为敌。
信的最后说,察哈尔部既为大明的臣民,愿意将所有蒙古诸部统领一起,臣服纳贡于大明,和大明永保和平,不再有战乱之苦。基于此,愿大明赏赐其衷心,重新开放关贸,并优待签发敕书,使察哈尔部,以及蒙古诸部,继续享用大明的恩赐,永世做大明的子民。
总之,林丹汗在信中对大明极尽善意,但是信中也有狡猾的成分,就是轻描淡写的回避了人质问题。
是啊,被杀的那些汉人,难道他这几句善言,就会无足轻重的被抹杀?
看过信后,小雯又将信转给图兰,图兰看过之后,小雯道:“不知公主殿下意下如何?”
图兰合上信,摇了摇头,叹道:“君子之言,信而有征;小人之言,僭而无征,那些死去的汉人真是无辜,就这样轻描淡写的被他所杀,有谁能主持公道?真是不公平!眼下,事已至此,我看还是提防他为好。”
图兰毕竟掌握这段历史,知道林丹汗是个说话不算,出尔反尔的小人,他说的话,很多都是阳奉阴违,换句话说,就是言不由衷。所以才对小雯这样提醒。
小雯点点头,对侍者道:“你转告察哈尔的使者,信已看过,对于察哈尔释放的善意,回去后一定会禀明圣上,至于敕书和通关边贸,以皇上圣喻为是!”并赏赐使者银子五十两!
图兰不禁对小雯赏罚决策的能力,是暗暗钦佩。
说到敕书,不妨说说敕书的历史。
蒙古与大明的边贸,开原北关的马市,便是其中之一。敕书呢,是专供蒙族人和女真人与汉人交易使用的“代币”。永乐年间,明廷正式开办了北关马市。当时开设三处,一于开原城南,以待蒙古、海西女真;一于开原城东;一于广宁,以待蒙古中的科尔沁等部,以及女真朵颜三卫,各去四十里。每月初一日至初五日,十六日至二十二日开两次,入市者持有明朝官府签发的“敕书”,会得到马市官员的“通关优待”。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大明女画工》,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聊人生,寻知己~
………………………………
第二百一十二章 合为一体的雅逊
林丹汗想要大明的敕书,就是起到这个作用。
对于生产力极为落后的蒙古诸部而言,铁器、粮食、盐、布匹等等,均需要从明朝进口,既然如此,说马市是蒙古部落的生命线也不为过。
说到底,林丹汗的命脉,就是大明的通关政策,可以说,没有大明的通关,林丹汗就是穷光蛋一个,难成大器!除非林丹汗武力占优,就像努尔哈赤一样,用女真强大的铁骑,打破大明的统治掠夺大明的资源,否则,别无他法!
至于林丹汗的醉翁之意,难道大明不知道这一点么?
当然知道,这次与林丹汗和好,大明只是迫于西南的孟蛮和女真努尔哈赤的压力,尤其是西南的四川总兵刘梃节节败退,已无力抗衡孟蛮的谋反,西南地区的形势,现在已是危在旦夕,大明需要调动小雯和李贤的兵马前去救援,这一时期,如果能安抚住林丹汗,大明启不乐而为之。
还有,女真的努尔哈赤,正虎视眈眈惦记北关的叶赫部落,虽说他们还未与大明大规模对抗,那是因为有衷心大明的叶赫阻挡,如果一旦叶赫失守,整个女真便被努尔哈赤完全统一,统一的结果,就是大明与努尔哈赤的直接兵戎相见。
另外,作为二者之间的蒙古,尤其是有一定兵力的林丹汗察哈尔部,是女真和大明争相拉拢的对象,大明用它作为二者之间的缓冲,就显得尤为重要。林丹汗呢?更是知道自己的利害关系,他本身就是一个利己主义者,既讨厌努尔哈赤的女真,认为努尔哈赤的野心,犹如广袤的草原,庞大的令人生畏。
大明呢?地缘辽阔的,更如同蛇吞大象,凭自己眼下的资本,根本无法企及。虽想重振蒙古帝国,必须扫清这最大的障碍,可是,难度甚至超过了当初成吉思汗,简直都是难以完成的任务,没办法,如今只能与大明和好,等待时机,以图进取。这些就是林丹汗所想,但这是后话,在这里暂且不提。
送走了侍者和小雯之后,图兰松了一口气。一段时间以来,自己和雅逊的努力算是没白费,因为避免了战争,解救了人质,一切都是按自己预想中的来。
图兰想:“自己和雅逊是不是改变了历史?如果我俩不来,这些汉人是不是都难逃厄运?应该是,因为我俩不来,那谁会来救他们呢?”想到这,图兰有种自豪感,“另外,自己如果不是假借公主身份,能这么顺利的完成任务么?当然了,雅逊的武艺也不能小觑!尤其这次比武战胜了李贤,可以说一下子就达到了预期。”
想到雅逊的武艺和比武的胜利,图兰又多了些疑问,自思道:“雅逊怎么像变了个人,变得像个天下无敌的侠客,任何人在他手下,都是永远处于下风的败将!雅逊真是了不起,打的李贤竟忘了‘本’,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图兰想到这,更激动了,就想将此时的心情与雅逊分享,俯下身,握着雅逊的手:“雅逊,雅逊,姐姐告诉你,那些汉人都被释放了,他们都平安的回到家里,这可是你的功劳,你醒醒啊,你该高兴才是啊!”
又忍俊不禁道:“你知道你的枪法多厉害么?你只这一回,就将李贤打的现了原形,到现在他还不知道自己怎么败的呢?喔,对了,姐姐想问你,”图兰认真的看着雅逊,仿佛雅逊也在专注的听她说话,“雅逊,你的武功怎么进步那么快,你,你是怎么练到的呢?”
见雅逊依然昏睡如初,图兰羞涩道:“你不说,姐姐也知道,你一定是趁姐姐不在,自己偷偷练的!”
说到这,图兰忽然想起了什么,见雅逊的腰身没有自己送他的蒙古刀,那把蒙古刀内暗藏一根银针,那根银针可是具有救命作用,上一次雅逊成功脱险,就是这根银针起的作用。
此时,图兰非常着急,如果有这根银针在,用它针刺一下,是不是雅逊就会醒过来。可是,翻遍雅逊身上所有,蒙古刀和那根暗藏的银针,都没在他身上。
图兰有点埋怨雅逊,攥住他的手,嗔怒道:“姐姐给你的蒙古刀呢,不是说好了,那把刀必须随身带么?怎么不见了呢?哎!你说呀?!”
图兰摇了摇雅逊的手,有点恨铁不成钢,“雅逊,你说呀,你醒醒啊!”
图兰气的,对雅逊的手,上去就咬一口,嗔怒道:“雅逊,你真的要七天之后才醒过来么?”
可是,雅逊像个死人,依然无任何反应。
图兰忽然情绪失控,眼泪簌簌流了下来。
说到这,不得不交代一点,那把蒙古刀确实没在雅逊身上,如今那把刀正佩在段哥贴大汗的公主,段江红腰间。而且,此时,正骑马向大明的驻地赶来。
那么,话说回来,雅逊是如何到得大明阵营,如何及时的和李贤比武呢?有人会问,他不是在林丹汗的营中,接受那仁塔拉的治疗么?他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原来那一时受伤之后,那仁塔拉及时用银针给他调治,他才苏醒过来。醒来后,他知道江红公主也到了察汗浩特,并且还是带伤前来。雅逊便恳求那仁塔拉,对江红公主施救。
那一时,图兰已经起身到了大明阵营,雅逊带伤和江红公主见面,二人见面,江红公主当即又昏了过去。
是啊,这一路的追寻,历经千辛万苦,又见到了自己的心上人,她能不激动吗?雅逊也是如此。
其实雅逊本是穿越而来,可是他的穿越,如同时光的停滞,他的灵魂已融入了历史上真实的雅逊将军身体当中。历史上,真实的雅逊将军,就是胡斯愣汗国段哥贴大汗的帐下将军,此人武艺超群,为人正直,胸怀宽广,颇有侠义之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