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定鼎宋周-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四卷第一章 技术
时间到了四月末尾,李岱得到一个巨大的喜讯,他的那几株玉米活过来了,李岱十分兴奋,他已经在幻想自己靠着玉米积攒大量的粮食,聚敛巨额的财富了,到时候粮食想吃就吃,想喂猪就喂猪,有足够的粮食才就有足够的资本,说不定他提前实现资本主义了呢!可惜这美好的愿望一直实现不了,可惜之后好多年那玉米总是病怏怏的,一直也没能够大规模的结穗。
此时农场基地的高台南山塬旁边已经修了一条土梁连接到旁边的小南山上面,这样就有道路往来,交通已经十分便利,塬体和下面周围修了很多窑洞,可以走台阶上下往来,就如同一个高楼相似。这高台下面的窑洞主要就是军政要员的居所和会议办事场所,上面的田地也用大水车引入地面的河水灌溉,不过毕竟太费力,仅仅几百亩试验田,大多数都变成了学生学习和操练的场所。军官和政务官员的培训也设在这里。李岱当然不知道他这些玉米之后的命运,此时他把这些玉米当作宝贝一样,所以也在塬顶上面,找个安全僻静的地方小心翼翼地把玉米种了,还安排人看着防止被不小心损坏也可以小心被人带走。这之后就是漫漫无期地等待,让李岱每次想起来就苦笑不已,这暂时不在细表。
南面下次传来的消息是,郭威终于御驾亲征往兖州而来,这是四月末的消息,传到南山村的时候已经五月中,李岱估计郭威已经到达兖州了,按照李岱的判断很快慕容彦超就会灭亡。
后来的事情果然按照预期发展:郭威到达兖州,派人招降,被拒,于是诸军攻城,克城,慕容彦超与妻投井而亡。后周军大掠兖州,城中死者近万人,杀慕容彦超子。郭威下旨降泰宁军为防御州,兖州平,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大战和动荡,后周的政局就此完全平静下来。
当新的消息伴随着符二娘带给李岱的一把百炼刀到达南山村的时候,原来的南山坳和老杨坎子村之间的道路已经完全修好了,用的是附近发现的石灰和着碎石铺设的路面。之前李岱发现了石灰,仅仅想到用白垩做粉笔给孩子们上课,等到修路的时候才想起来可以用石灰制作简易的水泥来做修路盖房子用。中国在几百年前就已经会烧石灰了,此时正好有煤做燃料,只要招募足够的人手,烧制石灰也并不困难。
有了石灰制作的简单水泥,李岱不但开始大规模修路,还加固了南山坳等各处建筑,修建房屋的速度也大大加快了。此时原来杨坎子村到南山坳的七八里长的道路已经修好,道路两边是处理和制造蜂窝煤的工坊,和在工坊里工作的人们自己修建的住宅。
目前南山村已经在修建从煤矿到南山坳的道路。由于原来靠马驼运输,煤矿开采速度一直不高,李岱一直在琢磨运输工具的问题。南山坳原来的流民里面有几个是木匠出身的,其中一个技术最好的木匠叫做杨得水,手艺很不错,后来李岱叫他来研究他那辆军用卡车,这车的车头被时空转移的缝隙切掉了,但是一些基本构造还在,李岱希望杨得水可以通过对卡车的研究从中研制出四轮马车的技术出来。
中国历史上一直到近代都使用的是两轮马车,两轮马车在拉货物的时候,车辕会把一部分货物载重的重量压到牲畜身上,所以两轮车的载重运力一直不高,而四轮马车的马匹只需要提供向前的动力,所以四轮马车的运力远远超过两轮马车,一辆车运送一吨的东西也不稀奇。不过四轮马车对地面要求比较高,太过崎岖的地面容易造成马车的损坏,中国历史上也从来没有出现过能够灵活转向的四轮马车,出现过的四轮车都是在车架子上简单的安装四个轮子,这样的车不能自由地转向,几乎没什么使用价值,按照中国技术的水平研制出前轮转向装置应该不难,但是可惜中国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李岱想不出是什么原因。
现在李岱请到麟州最好的木匠杨得水来研究卡车下面车都轴承的技巧,希望可以启发他们研发出能够灵活转向的四轮马车来。木匠杨得水看了看就告诉李岱说不是很难,他研究研究很快就可以给李岱造出一个能转向的四轮马车来。过两天李岱去看的时候发现很简单,其实就是四轮车前两个轮子装在一个车架上,后两个轮子装在另一个车架上,后面的车架架在前面个车架上由一根立轴连接。实际上是两个两轮车的组合,这样就可以很简单的解决这个问题了。
李岱大喜,集中了所有南山坳和杨坎子村的木匠和学徒,让杨的水成立专门的部门生产四轮马车。杨的水对车上的齿轮、齿条、弹簧、轴承非常感兴趣,希望可以好好研究一下,李岱当然大力支持。
原来的杨坎子村和南山坳由于道路相连,交通更加快捷,商业也发达起来,所以新迁居过来的人就在两个村子之间的地方盖房子定居,两个村子之间的树林也都砍伐做了建筑材料,久而久之,这片树林几乎被砍光了,多出来的土地用来耕种或者用做制造蜂窝煤等产品的作坊。现在已经越来越分不清楚原来南山村和老杨坎子村的地理区别了,整个杨坎子村里都在慢慢地向南迁移,甚至原来杨坎子村的居民有了钱修建新房子也在往南迁,到五月末整个李岱控制之下的南山村人口数已经有将近六千。
李岱和杨行田商量着尽快把各个部门分拆开来商业化,比如四轮马车的工坊、铁匠铺子、挖煤的煤矿、晒盐的盐场、制造衣服的衣坊、造蜂窝煤的工坊、烧石灰的工坊等等五花八门,现在这些工坊几乎都是李岱名下的产业,实际上就等于是公有制,没有激励机制和市场的影响,时间长了效率恐怕就会逐渐下降。
古人讲究盐铁之利,因为盐和铁是和粮食水一样真正的刚性需求,里面既蕴含着暴利也关系着政权的安全,所以李岱暂时也不打算开放这一块,而其他的部门就可以考虑逐渐放开。
他计划把盐场和钢铁冶炼抓在手里,大型的煤矿、石灰矿等开放只保留一部分股权,找专人去经营;而制衣坊、造马车的工坊还有铁匠铺子之类的就完全开放出去,手中的铺子也全部转让出去,成立专门的“南山村政府”军权、人员任免权和财政权力放在自己手里,行政权力依然让杨行田掌总,下面划分农业、商业、交通、矿业、安置建筑、治安、教育几个科来管理,头目就叫做科长好了。
眼看这新南山村人越来越多,声势也越来越大,所带来的影响就是要想外扩张,这是必然的选择。在向外扩展之前,李岱的想法是让杨坎子村原来的几个长老和李岱带出来的一批学生和老兵都进入政府体系去工作。这些人目前在南山村里面算是比较有经验的人,他们可以去各个部门进行管理,等行政方面梳理清楚,才好为南山军再次整军为扩军做准备。
面对蒸蒸日上,发展迅速的南山村,有时候李岱也感觉骑虎难下:人口多了就需要更多的部门;部门多了就需要更多的人员;招募了人员;又需要更多的粮食和钱;有了这些又需要更多的军队来保护;大量的军队造成支出更加庞大又需要更多的地盘来养兵。这就是一个循环,一但所有南山村的部门都循环运作起来,南山村这个政权就像一辆开动起来的火车,按照自己的惯性不停前进,就算是李岱自己打算阻止也是不行的,因为这发展已经代表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
第四卷第二章 招商
李岱把目前的情况反复考虑的很久,觉得还是要先稳固内政再顾虑其他,为此李岱决定把教育这一块逐渐交给自己的几个学生来应付。其实教育是李岱最重视的一块,因为在李岱的计划里需要大量有文化基础的人。李岱的那一套做法和现在的社会格格不入,将来必然会得罪所有的豪强士绅,而这些人是历代统治者都不敢得罪的,因为士绅控制了文化,所有的官员都是这个阶层出身,或者这个阶层的代言人。得罪了他们就没有官员参与政府的管理,那么这个政府必然没办法有效地运作起来,最后早晚要倒台。
李岱不打算向士绅阶层投降,那么他只好用最笨的一种办法:培养新式的拥有国家概念的,同李岱价值观一样的官僚体系,这样的官僚体系的组成人员就需要同李岱接近的知识分子,而这卸任这就需要李岱自己教育培养才会出现,而不是依靠现有的士绅阶层来培养读书人做官。这注定是一条与全天下为敌地路。
李岱现在的学生,他们最早的一批跟着自己已经学习了将近两年,最大的快二十岁,算是毕业了。在这些学生中间李岱多少找到了一点点自己能够抗衡这个时代的信心,在李岱看来,至少这些孩子在成长中都很大程度受到了他的洗脑,在起码的国家观念和民族观念已经完全同这个时代的人拉开的距离。
这里面最出色的就是李奎一,此时李奎一年纪不大,只有十**岁,但是现在已经是“南山村政府”下面一个部门的头目,可以独当一面。他头脑清楚,对新知识和新观念接受的极快,并且自己也能够独立地思考一些问题。除了他还有学生中最年长的郑泰龄,郑泰龄为人沉稳,善于思考,虽然不够敏捷但是思维缜密,也很得李岱的信任。
李岱最后还是把三十多个自己的学生都放到了政府部门而不是全部留在军队。他还把军队中的十来个经过半年的学习的人充实到政府中去,毕竟政府更需要人手。未来李岱希望给整个政府建立一个符合自己希望的官僚体系,而军队的军官阶层的思想可以在军事训练中一起慢慢培养。
有李岱亲自指挥,拆分产业的事情仍然折腾了一个多月,最近李岱又让人在附近到处宣告,希望引来更多的商人来入股投资。麟州府州距离南山村最近,有几个商家对蜂窝煤十分感兴趣,特意过来查看,最远的南面延州也有人过来,却是延州彰武军节度使家里的产业的掌柜亲自过来。
为了更好更快的达到目的,李岱干脆搞了一个“招商会”,希望各地的商家踊跃参加。由于最近南山村的蜂窝煤比较紧俏,造成的结果就是麟州南山村的名头也越来越大,再加上盐和马对南面的商家也比较有吸引力,所以消息传播得很广,很多商家都听到了消息,过了不几天就有不少新增的商家也参加了这个“招商会”。
李岱看到来的人很多而且覆盖面很广,非常高兴,就在招商会商家聚集南山村的这段时间大力的宣传南山村的好政策,还承诺在南山村投资的会有税收优惠云云,众商家都当这个兵痞出生的豪强满嘴胡说也没什么人在意这点。大家更关心的是哪些买卖可以立刻给大家赚到现钱。
这些商人中,让李岱比较重视的是代表南面延州高家来的人,此人大概四十多岁,叫做高允明,是彰武军节度使高允权的族弟。人长得白白净净,面团一般一团和气,是个有名的大商人。对这个大客户李岱亲自接待。也许是由于麟州隔的远,延州鞭长莫及,这个高掌柜倒是很和善讲理,没表现出李岱担心的跋扈气焰。
双方首先对最关心的盐和牛马的贩卖生意进行了讨论。高掌柜想拿到盐和马的专卖权,李岱却不希望完全被控制,双方争论了半天,最后确定延州往南的生意完全由高家代理,南山不会去开发那边的市场,东面北汉的生意私盐高家就不再插手。至于马匹,需求几乎是无限的,李岱和对方商量了一个价钱,保证对方每年三百匹以上的供应。
至于李岱方面对南面粮食、钢铁、布匹、人口的需要,这种双向贸易对大家都有好处,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接下来的参观中高掌柜对四轮马车、蜂窝煤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李岱极力劝说对方投资,并且保证将尽快修建从南山村南下向银州的道路,等道路联通秦直道就可以更快的发送货物往来。
麟州和府州来人更关心盐和蜂窝煤,府州的人拿到了往草原上贩卖蜂窝煤的专卖权,因为折家的关系,李岱给出的价格也比较便宜,对方又很高兴地投入一笔钱入股石灰业务,这个盖房子确实好用,而且李岱明确未来的修路计划,将大规模采购石灰,麟州的一个商家听了这个消息干脆打算在石灰矿附近新开一家石灰厂。
一共十家商家,后来府州折家的和麟州杨家的也都亲自派了人来,还有党项细封氏也有人来,细封氏是党项八姓之一,部族几千人,对蜂窝煤有很大的需求。
招商会议连续开了五天,最后成果是新建石灰厂三处,蜂窝煤厂两处,入股四轮马车厂一家,开设制衣厂两家。延州还会在南山村设立一处商铺。会后,李岱还私下拉着府州和麟州一起入股了盐场和煤场的生意,用李岱的话说这叫做利益捆绑。
招商会的最后一天,所有的事情基本都讨论结束,李岱郑重的请所有商家饮宴,既然东道主请客,所有人全部参加。席间,李岱郑重地给每个商家发了一份书面的资料。这纸张是李岱用自己留存的白纸和中性笔书写,中性笔的书写难度比毛笔低的多,秀才他们一学就会,李岱找人帮忙抄写十一份出来,整齐干净,装在纸袋子里面,最关键的是李岱用的纸张白净柔韧,上好的白纸,同宣纸完全不同,再用中性笔写出来这就格外引人注目了。
这资料里面的主要内容就是南山村将要设立一所“银行”,这银行按照商家们的理解,大体同钱庄有些相似,主要是为了方便商家往来贸易所用,银行地址就在南山村办公高塬下面,银行存银钱的仓库在塬顶,李岱请各位上去参观过,厚重的军用仓库大门外面又用石头和水泥增加了一道护墙,更加坚固。打开外墙的大门,里面有守卫检验,在通过仓库的大铁门后,里面存放着银两财物都分门别类用墙上叫做保险箱个石头间隔存放,保险箱是墙上半米厚的水泥垒砌的隔间,外面加了铁门。李岱给大家展示里大量的金银,表示李岱有足够的财力支持这个“银行”。
只要是来南山村做生意的,都可以把财务存在银行里面,带着凭证就可以随时在银行取钱进行交易。而且南山银行将来所有的政府人员和军人都将用银行来支付俸禄。
众商家半信半疑,除了南山村本地的商人,只有麟州的商家直接表示可以考虑。这商家其实是杨家的生意,以杨家的势力自然不担心李岱坑害他们的钱财。
………………………………
第四卷第三章 银行
李岱没有说谎,整个南山村确实已经开始用银行系统来支付俸禄薪酬了。这个银行是李岱在一开始就想搞的,在一开始招收流民的时候,李岱就曾经试图推行保管财务的业务,这其实就是在给银行业务做铺垫。不过当时应者寥寥,后来经过一年适应的时间,流民逐渐习惯钱庄的保管财务的业务也产生了基本的信任,李岱才开始在南山村大规模推进银行业务。
科技和金融是工业大规模发展的先决条件,其实金融体系只要有政权就会存在,古代货币流通缓慢而且很不方便,而用银行为核心逐步建立起现代的货币金融体系就可以加快货币的流通,促进经济的发展。就好比一个人的血液循环顺畅,身体自然就很健康。
银行本身并不是很高深的东西,复杂高深的是由银行体系衍生出来的完善的金融系统。李岱虽然对金融仅仅学过一些基本的知识,对专业的知识也不是特别明白,但是依靠信用建立起现代金融体系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在一开始,他就打算养成南山村百姓信任银行的生活习惯。
银行的设立紧跟着就是货币的发行,这时金融体系建立的起点。银行和货币说到底就是信用的体现,现在李岱所掌握的南山村还太小,信用比较有限,李岱也没指望一开始就能够马上实施。他已经做好准备哪怕一开始发薪水所有的人都立刻把银钱从银行中提取走,也要继续进行下去的准备,信用总是慢慢建立的嘛!等人们习惯了银行,李岱就可以考虑发行货币了,那时候所有付出的成本都会得到回报。这次招商会,李岱就是要正式把南山银行推向前台。
王得弟今天轮休,所以晚上直接回家。此时他家里已经修了宽敞的瓦房,虽然不大,但是一家三口足够住了。最近水泥比较流行,王得弟和媳妇都亲眼去看过那修的路面,平整结实。南山村的政府除了窑洞,也修了好几处水泥墙的房子,看着确实好。
现在王得弟已经是南山军甲都甲队的一个什长,薪水现在也不再发粮食二十改做银钱,每个月有三贯多,王得弟的婆娘在制衣坊做工每个月也有一贯多的薪酬。王得弟吃饭都在军队食堂,这钱都算是余下的。因此两口子最近也打算再买水泥修个大一点的房子。
今年是发薪的时候,王得弟回到家,看自己婆娘正在厨房忙活,灶台下面烧的蜂窝煤,火力很旺,上面的大蒸屉热气腾腾,原来是王得弟婆娘知道他今天回来,特意蒸的白面炊饼还有河鱼。白面炊饼由于李岱的习惯大家都叫馒头,原来的馒头李岱叫包子,大家便也跟着这么叫。
晚上吃饭,王得弟一边吃一边念叨:“平日里我不在家,你和娃都多吃点好的,别委屈到自己。我在部队里面啥好吃的没有哩,恁大块的肥肉随便吃,饼子馒头管够。娃长身体的时候,你可别省着了。”
王得弟婆娘笑道:“省的哩,我看你就是吃糠的命。你这一训练七八天才回来一趟,给你蒸点白馒头还舍不得吃。我在制衣坊也不少拿钱,娃平日里吃的好着呢。李先生现在咱们政府的管他叫村正,你们叫还是营正是吧?他说了,这么大的孩子每天要吃一个鸡蛋,这样对身体好,现在这鸡蛋娃吃的都腻了!”
王得弟头也不抬,口里塞着馒头道:“娃就是惯坏了,去年头里逃荒的时候,饿的草也吃得,这才过一年的好日子就这么多说道。我们部队里管李先生叫营正,我们这现在就是南山军。你们百姓就叫村正就对了。”
王得弟婆娘笑道:“咱们这村本来就是外来户,杨坎子村也大多数是外来的,两个这么大的村上万人合在一起,比寻常小县城都大了,要我说咱们李先生就当个县官大老爷也满够格。”
王得弟应道:“什么县官老爷的,咱走了好多地方了,要我看就没有一个官有李先生这么有良心这么大本事的。”说到一般王得弟停下来,往窗外看了看,小声道:“要我看,咱李先生就是当个节度使大帅的也满够格了。”
王得弟婆娘接口道:“你也忒小心了,这还用这么悄悄的?我们制衣坊的婆姨都这么说,还有的说李先生看起来二十来岁年纪,怎么恁大的本事,老话儿怎么说来着?这叫做上马管军下马管民,宰相之才。就不知道哪家的婆姨有这个福分能嫁给李先生当媳妇的。”
王得弟抬起头道:“这时你们婆娘就别操心了,李先生那是天上星宿下凡,娶个仙女我看也够格了,将来肯定是要找个公主娶了。”
两口子吃过饭,哄娃娃睡了,王得弟婆娘低声问道:“这个月的薪酬发了?”
王得弟点点头,从怀里拿出一个本子来道:“发了这个,说是随时可以去银行支取。”
王得弟婆娘看时,却是厚厚的桑皮纸外皮,上面写着一行字:“南山银行存折”。点头道:“我知道这个,我也发了一个。”说着从床头的箱子里拿出一个同样的存折出来。
王得弟问道:“去取过了?”
王得弟婆娘道:“当天就去了,排队的人多,不过柜员态度很和气,手脚也麻利,等了一个时辰就排到了,等排到位置人家两下子就去处来了,半点不差。”
王得弟道:“那就好,我看我们队里的都有这个还是存折方便的,说给多少钱就是多少钱,别说喝兵血吃空额了,发饷后随时能取,上官想耽误一下都做不到。”
王得弟婆娘道:“话说得是,不过也不能都放在银行,还是要以防万一。我存了一些换成银子锁在屋子角落的那个柜子里面。咱们家平日里花销少,就留点铜钱在外面足够。”
王得弟点头道:“钱攒下来,算算盖房子的钱也足够了,赶明去村头的商铺里面给你和娃儿扯布做两身新衣服。”
王得弟婆娘道:“给咱娃娃做吧,我在制衣坊里面,月末有奖励可以发一套衣服呢!”
两口子又絮絮叨叨地说了半天私房话才熄灯睡了。
不出李岱所料,第一个月银行的业绩并不好,一开始都是来取钱的,这都是通过银行体系发工资的员工,李岱并不制止这种行为,信用这东西很奇怪,你越强行要求对方对你的信任程度就越低。
好在李岱亲自管这一块,对这情况也早有预料。十个店员忙活了三天才把这拨提款的高峰应付过去。不过部队毕竟对南山村的信任度高一些,也可以说是对李岱本人的信任度高一些,大多数南山兵的家里都有工作,所以很多人也像王得弟一样把一半的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