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初唐沥歌-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皇子李泰

    皇子

    李泰字惠褒,小字青雀,

    武德三年(620年)出生,为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次子,因“文德皇后所生,且“聪敏绝伦”,太宗“特所宠异”他一出生就被自己的祖父唐高祖李渊册封为宜都王,次年(621年)三月,李泰进封卫王,又被授予上柱国。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作为秦王的嫡次子,李泰日后的爵位原本最高不过是从一品的郡王,然而李渊却将其封为了正一品的卫王(而不是从一品的嗣卫王)以继李元霸之后,这对李世民父子来说是莫大的恩宠。

    贞观二年(628年),年仅九岁的李泰改封越王,

    并受封为扬州大都督与越州都督,督常、海、润、楚、舒、庐、濠、寿、歙、苏、杭、宣、东睦、南和等十六州军事扬州刺史,

    又督越、婺、泉、建、台、括六州,不仅不之官,封地更是多达22州!

    至于同时受封的皇子李恪,封地只有8州。

    贞观五年(631年),李泰在任扬州大都督的同时,又兼领了左武候大将军一职,却并不之官。

    贞观六年(632年),李泰受封鄜州大都督兼夏、胜、北抚、北宁、北开五都督,余官如故,仍旧并不之官。

    贞观八年(634年),兼领左武候大将军的同时,又被授予了雍州牧之职。

    根据《旧唐书·地理志》的记载,雍州即指京兆府,也就是大唐王都所辖之地,自此李泰又兼任了掌管西京长安的长官。

    贞观十年(636年),李泰徙封魏王,遥领相州都督,督相、卫、黎、魏、洺、邢、贝七州军事,余官如故。

    然而唐太宗不仅舍不得爱子离开自己去封地,甚至还一度下诏想让心爱的儿子搬进武德殿居住。

    武德殿是极为靠近东宫的宫室,魏征曾说过“今武德殿近储后焉”“在东宫之西”,其地理位置之重可以见一斑。更何况当年的李元吉就是住在武德殿与李建成互通有无的,后唐玄宗即位之初便是在武德殿听政的,可见武德殿是一个多么重要敏感之地。也就怪不得魏征要极力谏止此事了

    贞观十五年(641年),由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稿,全书按贞观十道排比358州,再以州为单位,分述辖境各县的沿革、地望、得名、山川、城池、古迹、神话传说、重大历史事件等。征引广博,保存了许多六朝地理书中的珍贵资料,对后世影响甚深。
………………………………

皇太子李承乾

    李承乾,为唐太宗长子,长孙皇后所生,字高明。因生于承乾殿,故以此为名。太宗即位,立为太子,时年八岁,聪明可爱。李承乾第一次掌管朝政,表现非常好,大臣们有口皆碑。史书载:“颇识大体”“颇能听断”,太宗对他的表现也十分欣赏。从此以后,凡是太宗离开长安,都让太子监国。后因李承乾有足疾,太宗对四子李泰又过分宠爱,而使李泰萌生了夺东宫之心。李承乾怕因此被废,且其大耍两面派,当着太宗,言必忠孝;退朝返宫,便与群小亵狎,承乾特加宠幸十馀岁、美姿容、善歌舞的太常乐人称心。太宗知道后大怒杀称心,于是于贞观十七年(643年)与汉王李元昌、侯君集、李安俨、杜荷(杜如晦之子)、赵节(长广公主之子)等密谋了自保计划,但还未实行就被纥干承基告发。事后李承乾被废为庶人,徙往黔州(现重庆市彭水县郁山镇),两年后死在那里。死后,太宗专门为他罢朝,并以国公之礼葬之。开元年间,以孙李适之请,唐玄宗赠其王号和谥号,于公元738年陪葬昭陵。
………………………………

皇子李恪,李愔

    李恪

    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排行第三

    620年(武德三年)六月,时年李恪两岁,以唐皇孙身份封长沙郡王;625年(武德八年),改封汉中郡王。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627年(贞观元年),李恪以皇子的身份从汉中郡王(从一品)晋封为封汉王。

    628年(贞观二年),年仅十岁的李恪被改封蜀王,并被太宗授予益州大都督的要职,都督益绵简嘉陵雅眉濛犍邛八州军事(府治今四川cd),并都并督帯⒛夏⒒岫级礁布迫荩匆阅昙陀仔∥擅挥懈叭巍

    永徽(唐高宗在位)元年,官拜司空,授梁州都督。二年,加授太子太师。四年,因牵扯进房遗爱谋反案中,李恪被长孙无忌诬陷致死。神龙元年,李恪平反昭雪,追赠司空、并重新以亲王礼改葬。

    李愔(?—667年),唐太宗第六子,母隋炀帝女杨妃。

    初封梁王,授襄州刺史。广制封建时,改封蜀王,转益州都督。贞观十三年(639年),赐实封八百户,授岐州刺史。

    李愔时常无故殴打官员,打猎不知收敛,多次非法,在太宗朝与高宗朝数度被贬官作为惩罚

    永徽四年(653年),因吴王李恪同母弟之故而被连坐,废为庶人,流放巴州;不久之后又被改封涪陵王。乾封二年(667年),死于流放地。

    咸亨元年(670年),追赠蜀王,陪葬昭陵。
………………………………

唐朝地方官职简介

    《旧唐书·地理志》的记载,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全国有358州,1,551县。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州县均按其地位之轻重,辖境之大小,户口之多寡以及经济开发水平之高低分为上、中、下三等。

    三万户以上为上州,二万户以上为中州,二万户以下为下州;五千户以上为上县,二千户以上为中县,一千户以上为中下县,其余为下县。

    近京之州称辅州,京都所在县名赤县,京之旁邑谓畿县,此外还有雄、望、紧、上、中、下等级,一般也是按户口多少而定的。

    州长官为刺史,上州刺史从三品,其下佐官有别驾1人,从四品下,长史1人,从五品上,司马1人,从五品下,录事参军事1人,从七品上,录事2人,从九品下,此外还有司功、司仓、司户、司田、司兵、司法、司士等七曹参军各1人,皆从七品下。又有市令、丞、文学、医学博土等。

    中、下州刺史皆正四品下,其下佐官仿上州,但不全置。别驾(中州不置)、长史、司马称为“上佐”,唐制规定,凡刺史缺员或为亲王兼领时,上佐可代行州事。但在一般情况下,上佐并无具体职任,因其品高俸厚,又不亲实务,故多用以优待宗室或安置闲散官员等,所以白居易称这类官为“送老官”。诸曹参军分掌各州府的军政、财政、刑法、农田以及户粮诸事务,称为“判司”。

    诸曹“判司”由各州录事参军事统辖。未设司马之州,录事参军为刺史之佐,处于综领督察的地位。

    县的长官不分大小统称令。京县令,正五品上;畿县令,正六品上。

    上县令,从六品上;中县令,正七品上;中下县令,从七品上;下县令,从七品下。

    佐官有县丞、主簿、县尉等(京县增设录事2人)。

    《新唐书·百官志》说:县令掌导风化,察冤滞,听狱讼。凡民田收授,县令给之。每岁季终,行乡饮酒礼,籍帐、传驿、仓库、盗贼、隄道,虽有专官,皆通知。
………………………………

第一章:回唐

    大唐,长安西市的街道中,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街道两旁,小贩的吆喝声,顾客与店家的争论声,混然一统,于一种纷杂之中,又表现出一种井然。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繁华背景,衬托出的往往是一种落寞与凄凉。

    如今正是四月,春风正盛,天依然有些发凉。天色昏昏的,似乎是在酝酿着一场寒雨,不知什么时候便会来袭。

    刘养身着白色宠物夹克,蓝色牛仔修身裤。单从保温效果而言,倒也合适这萧瑟的天。

    然而却与周遭百姓的穿着显得格格不入,可谓鹤立鸡群。

    纵使是明目张胆的指指点点,却也浑然不放在心上,看似麻木不仁,实则是茫然无措。

    刘养本是21世纪的资深宅男,学历一本毕业,年方二十有四,擅长厨艺,素描,喜爱历史,动漫,游戏,与野外探险,一天到晚大部分时间游荡在网络的世界中不可自拔。

    原本有着大好时光等待着他挥霍,却在一次野外冒险活动中,午休的时候,不知不觉就来到了这陌生大唐世界。

    看着繁华的街道,行人往来,刘养却生不出一丝的归属感,有的是痛苦与悲伤,也没有一丝穿越古代的欣喜与雀跃,有的是茫然与孤寂以及对于陌生世界的恐惧。

    作为一个资深宅男,念家是本能,失去网络就好比失去了生命的全部乐趣。

    刘养原本想还不如死掉算了,多次想要自杀,却怎么也提不起那勇气。

    犹如行尸走肉般,游荡在嘈杂的街道上,脸上的表情似乎永远都是那幅衰相。

    “答,答……”一阵马蹄声响起。

    “躲开,贱民”一声浑厚的男子爆喝声从刘养身后响起,似乎是对着自己吼的,又似乎离自己有那么一段距离。

    如此蛮横之人,倒也不知有没有人管罢。尽管来吧,反正我也不想活了。

    想象中的一切并没有发生,出现在刘养面前的一幕是一骑着高头大马身着黑色丝质衣袍的贵族男子,正在呵斥瘫坐在地的柔弱母子。

    贵族公子空有一身高贵属性,行的却不是仁人之事。只见他挥起马鞭,抽向小孩。

    鞭子挥动的破空声十分的刺耳,贵族男子似乎是用出了全力。

    根本就来不及去制止眼前男子的作为,刘养无力的闭上了双眼。

    “啪”的一声清脆的鞭声,刘养似乎能在脑海中看到小孩被男子抽得皮开肉绽模样。

    不过显然与刘养想象中的不一样,当其睁开双眼,只见孩子的母亲,用身体将其死死护住,不让其受到半点伤害。

    一声清脆的鞭响,不仅将小男孩的哭泣声吓没了,还把刘养给从浑浑噩噩中打醒了过来。

    很疼吧,我也很疼,真的对不起……。

    眼前这一幕,一旁的行人与商贩皆面带不忍,却无人上前帮忙,哪怕是把人扶起也好。

    这一瞬间刘养只觉心中有一股怒气,不可遏制的涌上心头。

    “遇到这样的事,难道就没人站出来帮忙吗?难道就没人敢站出来仗义执言吗?”

    “住手,你纵马狂奔有错在先,如今险些撞翻他人,索性没有伤人,却为何反咬一口,这又是何解法?”。

    双目死死的盯着贵族男子,同时俯身,伸手将人扶起,顺手拍掉了小男孩身上的尘灰。

    伸手将其脸上泪滴擦去,柔声问道:“小弟,没事吧?”。

    兴许是那种轻柔的关切声感染到了小孩,只见其轻轻的摇了摇头,脸上的恐惧也消失了许多,面色逐渐安定了下来。

    刘养指着两母子:“道歉,为何会有你这种蛮横不讲理之人,果真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贵族男子仿佛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一般:“什么?我没听错吧,你竟然让我向这些商贾贱民道歉”。

    这么多人都看着,还敢这么牛?

    接收到周遭百姓的鼓励,刘养心中平静了许多,有句话说的对:现实抹杀了我的善良与勇敢,但不代表我内心不再憧憬真善美。

    装模作样的撸了撸衣袖,大有一言不合就开撸的架势。

    “要是想让我向这些贱民道歉,绝无可能。你这幅姿态,莫不是是想与我比划比划,你还是好生考虑一番罢”说着,又瞟了一眼刘养瘦弱的身躯。

    确实,虽说这贵族男子,算的上是文弱书生。但不要忘了,这是在尚武成风的大唐,纵使是文弱书生也能舞上两下剑。如何是刘养这种天天宅在家里的残废之躯比的上的。

    贵族男子一口一句贱民,越叫越顺溜,群情开始变得激奋起来。

    人,尤其是深受儒家中庸之道影响的华夏人,总害怕自己会变成出头之鸟而龟缩不前。

    如今不是自己带头,响应一番,却也还是可以的。

    人潮涌动,不少人已经跟随着刘养,开始叫嚷着让贵族男子道歉了。

    但是贵族男子好似是感觉一般,依旧是我行我素。

    刘养有些心虚的看了眼贵族男子,随即又看了眼群情激奋的人群,民心可用,似乎可以怒干一波。

    左脚向前一迈,正想出手,却突然感受到了衣角上传来了一股拉力。

    只见大姐抱着小孩,朝着刘养摇了摇头,以一种哀求的目光看着他。

    “大姐,他不仅撞你,还骂你,甚至还用鞭子抽你,不能就这么算了?大姐你也不用害怕,有大家给你撑腰。我们替你向他讨个公道”。

    听了刘养说的话,大姐似乎有些意动。想了想,随即还是坚定的摇了摇头,继续以一种哀求的目光看着刘养。

    叉,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逼了狗了。

    刘养愤愤不平,自己此般做法做,到底是为的什么?难道真的就这样算了?

    可目光一接触到大姐哀求的眼神,心却怎么也硬不起来。

    谁愿意低声下气?谁又愿意放下尊严?

    还不都是为了生活。

    “滚吧,算你运气好,碰上我家大姐,她脾性好,不愿与人争论,别让我在遇见你”。

    其实再遇见贵族男子,刘养估计自己也只能跑路,他不是贵族男子的对手。

    但是至少不能输了气势,再怎么样也得放上两句狠话,若是连狠话都不敢说,那也太怂了。

    许是感受到了激奋群情,又或许是拿不准刘养的身份,贵族男子哼哼两声便骑马离开了。

    见男子离去,刘养也准备离开。此时一直没怎么说话的大姐却出声了:“小哥,谢谢你了,若不是你,我们娘俩却还不知道会被如何对待”。

    被大姐叫小哥,刘养心里头觉得怪怪的,腻歪的紧。

    却也不好刻意去纠正,毕竟自己刚来,对大唐的风俗习惯还不是很了解,若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不小心伤了人家大姐的心,就不好了。

    “大姐,大家似乎很怕那人,却是如何一回事?难道此人有甚大背景不成?”刘养适时的问出了心底的疑惑。

    大姐很是无奈的看向刘养:“那人,是赵国公府上的人,平日里就在长安城里横行霸道,肆无忌惮,却无人敢管”。

    “难道就因为他是国公府的人就无人敢管,那要王法又有何用?”

    带着七分无奈三分不平,怒道:“管他,谁敢管他,谁又能管他,他是国公府的人,这万一赵国公一怒,咱们这些个升斗小民哪里顶得住”。

    “没道理啊,如今可是大唐贞观年间,中国历史上少有的盛世,怎会如此?

    说好的贞观之治?说好的吏治廉明呢?都被吃了吗?”

    一番反问,让大姐一脸茫然,这些东西她如何知道。

    早在刚来的那会刘养便将时代背景弄清楚了。当时他还自我安慰,没有到三国,五代那种大混乱时代,便已是逆天好运。如今看来这个时代也不是蛮“太平”。

    目光呆懈懈的看着母子二人离去,心中思绪翻滚。

    心想:

    或许我可以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既然上天让我来到这里,我也许可以去尝试一下改变人们的思想。就算一时半会改变不了大家的想法,但是埋下一颗种子也是好的,也许有一天它就能长成参天大树。

    或许若干年后,中国会因为我而更早的结束官本位制的社会形态,也许我会被尊为时代先驱,伟大的改革者。

    刘养不知道的是,街角处某人亲眼目睹了这整件事的经过。

    并对其产生了相当的好奇,顺带替他们摆平了这件事,为这件事暂时的划上了一个句号,杜绝了贵族男子的报复机会。

    同时也造成了相当的误会,不经意间让刘养入了某个大人物的眼。
………………………………

第二章:素描

    从贵公子一事发生以后,过去了五六天,这一段时间里刘养想了很多。水印广告测试   水印广告测试

    也许他还没有完全想清楚自己要不要或者能不能改变这个时代的思想之类的,也没有想过他是否能够在这个时代下干出什么大事。

    但有一点至少可以肯定,他必须想办法赚钱来养活自己。不然真的就要饿死街头了。

    这些天来,刘养一直在想赚钱的方法。

    “矿盐?不行,不行,一旦被抓到,就得掉脑袋,不到要不得已不能干”

    刘养猛摇脑袋,纵使他能够作用高中学过的化学知识将矿盐提纯制造出精盐来大赚特赚,可他还真的不敢。

    要知道大唐百姓吃的是带着些许苦味的大盐块。就算沿海城市用海水晒出来的盐,也远远还达不到后世精盐的程度。

    或许只有皇室及那些世家大族才吃到比较差点的精盐。

    可以说,只要能够造出精盐,很快就能够打开并占有市场,直接性的垄断市场。

    可惜古代盐铁是绝对国营的,私开盐铁风险过大,刘养还没有那个胆量去挑战国家权威。

    “糖?也不行,至少现在不行,这种东西在这个时代,容易形成垄断,太过暴利。

    以我目前的实力绝对保不住,搞不好还会搭上自己的小命,划不来,而且这玩意,又关系民生,在上头没点关系绝对混不开”

    现在这个时候的糖,刘养有看到过,大都带有一种不正常的黄。好一点的黄色稍微淡一些,差一点的甚至还带有少量黄土之类的泥沙。说是黄糖也不为过。至于白砂糖,似乎根本不存在于这个时代。

    想来想去,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后,发现也只有当厨师能有出路了。

    当初看动漫时,中二病一发,脑袋一热,就跑去学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的厨艺。

    虽说是脑袋发热才去学的,但是刘养却是很认真的学,总的来说,学的也还算可以,要知道中二病发作的宅男是挡不住的。

    决定好要从事的行业后,刘养就在考虑是给别人当厨师,还是自己开店。

    考虑来考虑去,最终还是决定自己干,给别人做事,秘方容易泄露,毕竟自己超前时代一千多年,很多东西都可以算是秘方了。

    在经过“严密”的市场“调查”后,发现这个时代似乎并没有限制摆摊之类的。

    当然官府也不是完全不管,这年代也是有类似于后代的一些管理的,也有城市市容建设,城管这种类似的存在,只不过说法不一样而已。

    不过相对而言还是比较好解决,很容易便能钻到空子。

    刘养最终选定了西市,南边街角处的一小段空地作为自己饭店的出发点。那里离药行比较近,人流量大,想来生意也会好。

    选定地址之后,便只有一个问题需要头痛了。

    当其仍在为启动资金而烦恼时,无意间看见了一做书生打扮的中年男子为别人作画写联赚钱为生。

    这才想起这个时代许许多多的寒门弟子参加科举前,常以替别人写字,抄书为生。

    这个时代文化艺术还是比较发达,儒家思想也并没有朱程等人为了迎合统治者而瞎改。整体而言社会风气开明。不然武则天也当不上皇帝。

    因此他想到了赚到起始资金的不二法门–––素描。

    如果说刘养的厨艺是中等偏上的话,那么他的素描可以说是少有人及,

    虽说算不上大师水准,但是至少也是一等一的存在。试问一个热爱二次元的男生又有几人不爱素描。

    而且可以肯定,中国古代绝对没有素描这种艺术手法的出现。素描真正被人们重视起来,或者说发展起来,还是在15世纪文艺复兴时代。

    刘养相信这种新奇而又神奇的手法绝对可以很快让人接受,甚至是疯狂的喜爱。

    说做就做,在烧过的木柴之中,选了几根合适木炭棒,就带着它们信心满满的冲到了长安城“贵族区”摆起来了地摊。

    事情显然是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的,这世界上做画的人多了去了,凭什么我要选你?

    总结起来一句话:想法很美妙,现实很骨感。

    在“贵族区”待了整整三天,期间除去找野菜之类的东西充饥之外,其余时间一步也未曾离开,然而即便如此,也未曾接过一个单。

    直到第四个日头,这才迎来了转折。就在刘养犹豫着他要不要放弃此种方案时,生意上门。

    只见一青衣小厮来到了刘养面前:

    “小哥,应当是画工吧?我家老爷请你过去绘幅丹青”说罢,也不给刘养拒绝的机会,直接拉着他便走。

    一会,刘养跟着小厮来到了一处大宅院前。门前一对石狮威武雄壮,大气凌然。门匾上龙飞凤舞的写着“盧国公府”四个大字,自是一番霸气威武。

    显然住在这种大宅院里的人是非富即贵:“小哥,等会我领你进去,眼睛不要四处乱瞟,什么也不要问,什么也不用说,紧跟着我,切莫跟丢”

    顿了下,小厮又接着道:“说实话,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