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东方神探九录-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一亭嗤之以鼻:“一个毫无社会经验的待业大学生,会有什么经验总结?你以为是你这种老油条,靠直觉来过日子吗……算了,不跟你们争了,反正意义也不大。照我说吧,这家伙肯定是被电影洗脑了,分不清虚幻还是真实,凑巧遇见这么件事,于是……呵呵。”
大家也跟着笑起来,确实,这就算一个谈资罢了,谁也不会真往心里去。
陈天宇坐在屋内稍显整洁的一角,问旷梭:“九道,景区这件事,市局那边有没有主动联系我们?”看得出来,他多少还是感些兴趣的。
旷梭摇头:“或许事故不算太严重,当然也可能是其它方面的原因,你说我们分社刚刚筹建,挂牌办公这件事检察院还没有正式发函给市局呢。”
陈天宇点点头,不再吭声继续喝茶。
李一亭在旁乐道:“你才刚来几天,就手痒了?放心吧,市局里我们有个熟人,真有什么小道消息他会第一时间通知北亭的。”
“谁啊?”这回轮到沈明月感兴趣了。
李一亭撇撇嘴:“老管嘛,听说他前段时间刚刚平调过来,听他的意思,这回可能是过来接替局长位置的。”他说的当然是NB市局分管刑侦的副局长管邵星,龙三角的案子让他着实风光了一把,上级领导如今对他很是器重,不过提拔嘛,还得换个地方才行。
“我有种很不好的预感啊。”陈天宇竟然莫名其妙地叹了一口气。
刘紫辰怒道:“你也来取笑我!……”
陈天宇慌忙摆手:“没有的事,我说的是担心。”
……………………………………………………………………………………………………………………………………………………………………………………
管邵星没有来,陈天宇猜错了。
他们竟然等到了许荆南,这又一次出乎大家的意料。
如今的许荆南早已不是当年的菜鸟,他不但成功顶替了师傅宋愈的担子,显然还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事实证明他就是搞法医的材料,再加上泼辣大胆的工作作风,深得刑侦部门器重,当然,他过来并不是因为猴岛的事故,而是来本市参加法医年会的。
年会其实就三到五天时间。
北亭几个老朋友常年在各地奔波,平时也很难聚首,何况是外地的碰面机会,大家意外中又有欣喜,虽然年会安排了一些聚餐活动,许荆南还是一一谢绝了,他要参加北亭的“无聊”活动——分享心得。
利用晚上时间,许荆南跟大家讲述了近段时间碰到的各种稀奇古怪的案件,特别提到法医在案件侦破特别是关键物证提取中的重要作用,也相当于给稍显外行的几人上了一堂案例分析课。
当许荆南提到心理犯罪也开始逐步纳入法医工作范畴,并作为本次年会重点研讨内容时,刘紫辰忍不住再次提起了关于第六感的话题,他们的谈话本来就是头脑风暴、无话不谈的类型,所以也不介意天马行空地扯闲篇。许荆南颇为慎重地表示自己目前对于心理犯罪研究还不深,另一方面提供了一些有用的信息,有证据表明,越来越多的心理犯罪迹象已经开始在社会上抬头,更加紧急的情况是,青少年心理犯罪呈现高发态势,特别是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隔代教育等等,属于高危群体。
到现在为止,这个话题也就是关心关心便作罢,毕竟他们遇到的此类犯罪不多,拿不出太多案例进行分析,只是建立一种常识而已。李一亭提议,许荆南能够将这次研讨的内容留存给分社,作为参考资料,许荆南应承了。
大概夜里十点多钟,许荆南告辞离开,大家谈兴不减,又拓展了不少话题。
直到夜深人静之时,这群喜欢八卦的人们才纷纷散去各自忙自己的事,两个女孩子当然睡觉去了,陈天宇继续看书喝茶,李一亭趁夜深人静研究自己的筹建方案,而旷梭和万永坤,兴致勃勃地看电视剧去了,最近的热门推理剧《白夜追凶》,呵呵,两个大闲人。
分社刚组建,忙完自己手头上的杂事,劳逸结合无可厚非。
谁也不知道,华灯初上的繁华城市,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那就明天再说。
………………………………
第十三章 第一位死者
一个小公园内的平静河道,一位老大爷悠闲地翘着脚,静静的坐在小马扎上,栏杆上架着钓鱼杆,身边摆着一个小桶,桶里放着一些鱼饵,大概是一些蚯蚓、小线鱼之类,常年钓鱼的人总会知道,用什么样的饵钓什么样的鱼?
老大爷夫妻俩退休已经好几年了,家庭和睦儿孙孝顺,两人早睡早起,没事便到附近的公园里锻炼身体,老伴喜欢遛狗,就在公园各处来回闲逛,有时也打打太极拳、跳跳广场舞;老头喜欢钓鱼,公园里的这条小河属于海淡水交汇,河里有斤把重的胡子鱼、几两重的傻瓜鱼,还有一些叫不上名字的小鱼,运气好的话,不定还能整上个三两斤的。
湖边的风不是很大,特别是大清早,微风略带凉意,吹拂在身上,感觉很是舒服,公园里还有些其他人在散步,但时间早人并不多,老大爷收起一杆,并没有收获,他倚靠在汉白玉栏杆上,换了一个饵,呼啦一声,将鱼竿再次甩出五六米远,入水处微微荡漾,还好,就一会儿工夫,老人的鱼竿铃声轻轻响起,终究还是有鱼上钩了。
不远处的栏道上,年轻的少妇满面春风推着婴儿车,沿着汉白玉栏杆旁两米见宽的小道踱步,年轻的妈妈走得很慢,不时还给几个月大的小孩擦擦流下的口水,或者喂一口水,不论多年轻,妈妈们总是疼爱自己的小孩,不是吗?
两位勤劳的清洁工阿姨,在草地的一角,用笤帚清扫落叶,在她的身旁,停着一辆机动的三轮电动车,上面印着“环卫”两个红色的字;她们,是城市里最勤劳的人,起的早下班得晚,整日与垃圾污秽为伴,为了生活,从无怨言。
时间悄悄过去了半个多小时,早霞微露,昨夜出海打鱼的渔船开始纷纷归港,这些渔船匆匆穿过湖面,驶向在码头焦急等待的人群,这些人大多是海鲜商贩,也夹杂有娴熟的当地妇人,便宜又新鲜的海产品,需要她们在码头上耐心等候;这些刚刚收获的海产品,就是在每天清早,通过这些早起觅食的人们,化整为零运送到水产市场上,然后,进入我们丰盛的餐桌,和嗷嗷待哺的子女口中;渔船的发动机声音并不大,只是咔咔咔的清脆打水声,陡然为平静的早晨,增添了一分热闹和趣味。
这就是滨江公园,很普通的一个早晨。
喵,一只慵懒的小猫,出现在草坪上,它用舌头舔着自己的脚掌,接着用爪子梳理着凌乱的毛发,眼睛骨碌碌地直转:探看着平心静气钓鱼的老大爷,端详着脚步轻盈,陪小孩散步的年轻妈妈,还有埋头清理垃圾的环卫工人们,在猫的世界里,它或许不了解这些人在做什么,但却也欣赏他们的忙碌。
猫爱吃鱼,这是天性。所以,这只猫偷偷望着老大爷桶里的数十条小鱼,眼里露出些觊觎,可现在,它还不敢走过去,因为老大爷正偷偷拿眼打量着这只打算偷腥的小猫咪;过了片刻,老大爷忽然微微一笑,他主动捡起桶里的一条小鱼,朝远处的草坪上一丢,猫咪闻声矫捷地扑将过去,享受起美味来,它不懂得感激,却很欣喜,对桶里其他的鱼,反而更加奢望。
疏浚工人驾驶着小快艇,沿着河边过来,这是一位中年汉子,黝黑的脸庞、稍显肮脏的衣服,手里握着一根长长的竹竿,顶着硕大的网兜,打捞河面上从不间断的垃圾,一网兜下去,捞上来各种颜色的不降解塑料制品,装进船上一个个大白桶中,整艘船漾起一股淡淡的腥臭味,不过他早就习以为常,毫不以为意了。
“啪”,老大爷不小心抬手将小桶打翻,几条小鱼飞出桶沿,他淡淡一笑,连忙扶起小桶,飞速地将鱼儿捡回来,不远处的小猫做了个躬身的动作,打算出击随即放弃,看来,老大爷并不是打算再馈赠些美食,而是失手。
年轻妈妈正好走过小猫身旁,推车内的婴儿用小手指了指猫咪,于是年轻妈妈蹲了下来,从推车旁悬挂的袋子内掏出一些小零食,丢给了看似饥肠辘辘的猫咪,两人饶有兴致地欣赏着小猫进食的急不可耐。
没想到,小猫居然恩将仇报,急促地发出一声怪叫,露出四颗尖利的牙齿,表情很是凶恶,着实把小婴儿吓得一个哆嗦,年轻妈妈气愤地挥挥手,驱赶着这只不知道哪里来的流浪猫,快速站起身来,推着车继续往前躲开。
真是不知好歹!年轻妈妈暗暗腹诽。
……………………………………………………………………………………………………………………………………………………………………………………
哗啦,一阵清晰的划地声在公园响起。
不知道从哪个角落,飞速掠过一道快速的身影,这是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穿着溜冰鞋出来晨练,搞怪般摆着各种姿势,先在开阔的地方溜达了几圈,又好玩地绕着年轻妈妈的推车转了一圈,接着径直朝着老大爷的位置疾驰而去。
他想看看神情淡定的老大爷有什么特别的收获。
环卫工人此时已经收拾好垃圾,她们启动了电动车打算离去,电动车朝着年轻妈妈的反方向行驶,忽然,一只猫出现在电动车的前头,用头巾包着脸的阿姨一个急转弯并急刹车,还好车速不快,不然非得把垃圾桶颠下来不可,即便如此,一个塑料垃圾斗还是飞了出去,落到了穿溜冰鞋疾行的小男孩前方,小男孩一惊,还好技术不错,原地拐了个大弯。
他这么猛地一避让,差点摔倒在地,右脚便不受控制地踢飞了老大爷的鱼饵小桶,老大爷正在提起钓鱼竿,突如其来的动静让他条件反射般地猛抽了一下鱼线,鱼钩从水中飞跃而出,在空中划了一个闪亮的弧线。
疏浚工人的快艇此时正从前方经过,他伸出网兜全神贯注地打捞一片大块垃圾,不想身旁一条鱼线飞将过来,竟然神奇地绕着他的脖子转了一圈,而且鱼钩精准无比地挂住了他的左耳朵上。
四两拨千斤的力道,和突然吃痛的脸颊,让疏浚工人来不及做出反应,他的身体朝着吃痛的方向倒去,翻身栽入水中,发出扑通一声巨响。还好快艇的马达并没有启动,只是受了反作用力向河道中央漂去,这也让一条渔船差点撞上了快艇,万幸,渔船和快艇擦身而过,没有撞上。
而随着疏浚工人的坠落,老大爷手中的鱼竿吃力,拽动的瞬间力量让他一头重重地磕在了汉白玉栏杆墩子上,立时头破血流,年迈的老大爷顿时晕厥了过去。
小男孩惶恐地撑地爬起来,不敢相信发生了什么事,他开始哭起来。
野猫自顾啃食着从天而降的鱼儿,人类的事情它弄不明白,年轻妈妈捂着嘴,发出一声沉闷的尖叫,紧紧握着婴儿车僵立在远处不知所措。
场面很是诡异!
蓦地——
呲啦一声水响,河道旁冒出一个脑袋来,原来是那位疏浚的中年工人,虽然鱼线缠住了他的脖子,猝不及防之下落水,但他深谙水性,在水里解开了缠绕,并没有受太重的伤,反倒是他瞄了一眼老大爷的状况后,焦急地朝着年轻妈妈大喊起来。
年轻妈妈终于从惊诧中回过神来,她慌乱地掏出手机,拨打了120急救电话,等她语无伦次地将事情描述完,老大爷已经完全瘫软在地,奄奄一息了。
小男孩爬起来,飞快地跑了,很快没了踪影。
猫儿吃完了鱼饵,叼着最后一条大鱼也悄无声息地溜走,经过年轻妈妈身边时,似乎还恶狠狠地瞪了她一眼。
年轻妈妈依旧不敢走近,她报了警,但除此之外不知道该做什么,甚至也萌发了一走了之的想法。
疏浚工人艰难地趟过河道旁的乱石、挺身攀越栏杆,查看老大爷的伤势,他的水性不错,却完全没有救命的能力。
“老头子!……”远处飞奔过来一个老大娘,宠物狗在后面追她。
时间悄悄流逝,救护车还没有来,似乎一切都来不及了。
………………………………
第十四章 死亡顺序
第二天早上七八点钟,一个高档的小区内。
柳昌绶难得在家,他在家有看早间新闻的习惯,所以宅男柳小权有时也跟着无聊地瞅几眼,滨江公园的意外作为一件本市要闻在电视上播出,警方调查结果也初步定性为意外身亡:晨起钓鱼的老大爷本身患有心脏病和高血压,惊吓的情况下受到突然的头部撞击,导致猝死,虽然一些细节还需要调查取证,但基本排除了他杀可能。新闻播出的目的也主要是警示老年人应该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外出时尽量有人陪同,防止再次发生类似的意外。
柳昌绶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反应,这类事虽然不常见,但也时有发生。在旁陪看的柳小权却倏然感觉一阵莫名的心悸,记者采访的这老大妈他认识啊!其实也说不上认识,只是在猴岛索道站有过两面之缘,这个意外身亡的老大爷和神情恍惚的老大妈不正是沈明月两次让座的退休老夫妻吗,因为凑巧的缘故和沈明月的善举,柳小权印象颇为深刻。
简单吃完早餐后,柳小权犹豫着给沈明月打了个电话,告知老大爷已经身故的消息,沈明月也吃惊不已,前两天才见过的人,转瞬竟然已经不在人世了,虽然只是途中偶遇的陌生人,沈明月还是提议去医院探望一下,或许还能给老人家一些安慰呢,柳小权自然没意见,他对这家市立医院不陌生,医院的位置距离小区也不是很远。
两人在柳小权居住的小区门口碰面,在附近买了些水果便直奔市立医院,他们不知道老夫妇俩是否还在医院,只能碰碰运气而已,两人也没有抱多大希望。
果不其然,很遗憾的是,老大爷一家已经离开医院了,医护人员也不方便透露他们的去向,两人只好把水果当作顺水人情送给了几名护士,只说是普通朋友感谢她们,护士们刚开始拒绝,但最后不忍拂他们好意还是收下了。
返回途中,柳小权一直有些闷闷不乐,沈明月也一改话痨的性子,默默无言,不知道在想什么。
走到小区门口,沈明月正想告辞,柳小权忽然道:“明月,……我……”
沈明月看他吞吞吐吐的样子,奇道:“怎么啦?”
柳小权仍旧欲言又止,他顾左右而言他:“你相信特异功能吗?……或者说预知能力?”
这回沈明月居然没有笑,她认真地道:“紫辰姐曾经跟几位同事一起探讨过人类的第六感,大家比较认同的是不可尽信,也不可排除。”她换了种说法,尽量照顾柳小权的情绪,没有提及李一亭的观点。
柳小权的思维果然很是发散,他嗫嚅地道:“我听说咱们国家已经成功研制出量子通信技术,据说……这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能够在远距离感知到微小能量团的变化,并同步做出反应。”
沈明月微微皱眉:“你想说什么?”
“我想吧……”柳小权有些紧张,“你说,有没有一种可能性,我其实早已接收到他们会死的信息,只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特别是侥幸躲过了索道站的灾难后,就盲目乐观了。”
沈明月认真地想了想,她难得地没有否认柳小权的想法:“你的意思是说,这些人本来早就应该死在索道站里,却因为你收到了信息并及时制止,才避免了原本的厄运,而这些人最终却是无法摆脱死亡的命运,阎王爷终究还是要收了他们……”
柳小权忙不迭地点头,为遇到知音而兴奋。
沈明月却忍不住叹道:“小权,你别胡思乱想了。我之所以这样推测,是因为我也看过那部著名的外国电影……可是,电影是电影,现实是现实,千万不要混为一谈呢,你是不是?”她没有说出太过刺激的话,这些年来,她也慢慢成熟了些。
而柳小权就像当头被泼了一盆冷水,心慢慢沉了下去。
看来,明月并没有想象中的认同自己,只不过尽朋友之责安慰自己罢了。
沈明月继续道:“其实那个早间新闻我在路上也用手机看过了,警方已经仔细调查过,主要原因还是老大爷身体常年有心脏和血压的病痛,这次受了惊吓,才引发猝死的。”
柳小权茫然地点点头,这个他也不是没考虑过,可似乎太巧合了,真的太巧合了,他的记忆就如同刀子刻在脑袋内一样,挥之不去,他记得非常清楚,老大爷确实是索道站事故第一个遇难的,这又如何解释呢?可这又如何跟沈明月讲呢?
沈明月无奈地道:“你也不用纠结,老天爷真的要咱们死,那也是逃不过,不如看开一点,顺其自然好了。你怕死吗?”
柳小权木然地摇摇头。
“那不就结了。”沈明月是个心大的姑娘,她打算结束这个异想天开的话题,“那我先走了,单位那边还有些事需要处理。”
“好吧,你路上小心。”柳小权晃了晃脑袋,尽力不再去想那些不开心的事。
沈明月不再耽搁,临走望了一眼失魂落魄的柳小权,轻轻地呼了一口气,她也说不上来,自己到底信不信这个男同学说的奇谈怪论。
跟着北亭东奔西走这么多年,她还是有些眼力劲的:这位“不务正业”的同学,很有可能生活在自己的虚幻世界啊。
……………………………………………………………………………………………………………………………………………………………………………………
沈明月走后,柳小权独自一人走进小区门口,连保安跟他打招呼也视若罔闻,他还在回忆着那场惊心动魄的灾难。
如果说老大爷是第一个遇难者,那第二个遇难的会是谁呢?
是老大妈吗?这次没有见到面,应该不会再有什么意外吧,可谁又说得准呢?
然后接下来呢,季菁!!!
他虽然对这个公认的美女并没有太多好感,可想到曾经的校友可能成为下一个遇难者,他又心慌意乱起来,要不要通知季菁一家做好避险准备呢,可她们会信吗?以季倬局长的性格,万一嘲笑自己怎么办?
真说起来,柳家和季家住得并不远,柳家住在相对高档些的金海苑小区,季家住在香桂园小区,那是一个公务员经济适用房小区,相隔也仅仅是两条马路而已,同城里许多人一样,虽然近在咫尺,两家平时并不走动,柳小权也是极为偶然的机会瞅见过季菁出入,当然他刻意隐蔽了自己的行踪。
对于教育部门的人士,他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畏惧感,至于这种感觉从何而来,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他边走边拿起手机,翻了半天才发现根本没有季菁的电话号码。
于是只好作罢。
他决定先回家去,平复一下七上八下的烦乱心情。
………………………………
第十五章 小区维权
如果你以为高档的小区就不需要维权,那你一定错了。
金海苑小区在这个三线城市算是个顶级配置的小区了,房价也差不多在本市数一数二,但维权工作仍旧是困扰小区住户的大难题。这不,刚刚为了一块足球场大小的平地绿化问题,业主们又是拉横幅,又是找记者,忙忙碌碌整整跟开发商对抗了两三个月,终于把这块原本规划成绿地、为了利益临时改为建设停车场的公共空地,恢复成原有的绿化带。
真是费老劲了,业主们庆幸之余也是精疲力竭,在小区微信群里叫苦连天的不在少数,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小区附近当初规划了一个大型商场,取名“海苑广场”,本意是方便金海苑小区及附近广大住户的,也属于本小区的高级配套设施,算是个天大的好事,毕竟家门口有个综合商业区,怎么也方便许多,这个商业区的规划和学区房地理位置一样,是开发商吸引金海苑小区业主蜂拥购房的糖衣炮弹,收获颇丰也属双赢;可偏偏开发商那边又玩出了点花花肠子,原本在沙盘上展示距离小区一百多米的商业区,落成后竟然和小区最近距离才不到二十米!
业主群里顿时炸开了锅,这还了得?业主们要不就是有钱人,要不就是白领金领,基本上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这点道道还能看不明白嘛,摆明了省地啊,这白花花的银子赚得昧良心,简直不要太无耻。不难想象,商业区与小区近在咫尺,噪音都属于小问题了,油烟、污水、强光、治安等等都一下子变成了大问题,更为过分的是,因为业主们对于绿化带的维权,商业区停车位严重短缺,开发商突发奇想,打算共享小区的地下停车场,竟然在没有征询任何意见的情况下,默许商场投资方在小区围墙上开了一个侧门!
一石激起千层浪,小区业主还未平复的焦躁内心再次受到无情的打击,资本的力量实在是太可怕了,简直罔顾生灵啊。大家群情激愤,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这回精英们很有组织,再加上维权有些经验,他们首先自动联合起来,在暗地里做了许多前期准备,包括连续录像录音、找机会复印留存开发商原始规划图纸、撰写各种维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