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司马之乱世雏芽-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在他为此焦虑而来回踱步之时,身后的房门忽然被关上了。
董承惊吓之余急忙转身,看到一身白衣的男子手执竹柄片叶剑正站在自己的身后,脸上蒙着和衣着同色的白布,根本无法看清其面容,不过很明显的是来者不善。
“你是何人?”董承急忙大声呼叫:“快来人呐!”
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回应他的呼救,白衣男子慢慢上前将剑抵在他的脖子上:
“董公大人钧见,下臣本是罪该万死之身,根本无颜面见您,不过为了您的安全还是斗胆起笔揭发出一件对您来说万分危急的事情”
董承听得分明,这正是他当初写给董卓的密信中开头的部分,不禁大惊失色:
“你你到底是谁?怎么会知道的?”
白衣男子冷冷的说道:“你想要找的东西就在我的身上,如果蔡家的一门老小,以及和蔡邕有关的人少了半根头发,你一直惧怕的东西就会出现在王允的桌案上。”
说罢,白衣男子收起了剑转身推开门一跃跳上了屋顶,很快就消失在夜色之中。
而董承出门后才发现,家丁和护卫早就已经被击昏,横七竖八的倒在了地上。
次日,众大臣再次恳请王允宽大处理蔡邕的家人,王允看向了一旁的董承,无奈之下董承也只好同意众大臣的意见。王允这才下了决心上奏天子,请奏将蔡邕的家人尽数释放,且不再追究这件事的后续罪责,其次将蔡邕以重礼厚葬。
此二条建议刘协都予以准奏,并且决定自己亲自前往蔡邕陵前吊唁。
另一方面,被郭嘉抱回钟府的蔡珏整整在床榻之上昏迷了三天,大夫诊治后说她是伤心过度导致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创伤,郭嘉和胡昭听后十分担忧她的情况。
钟繇回府后,脸色凝重的将手中的一叠青色布帛交到了胡昭的手上,胡昭打开后发现时蔡邕在监狱里咬破手指写下的遗书,被钟繇于牢中的石台下发现并带了回来。
信中蔡邕已经预料到自己的最终结局,所以才会写下这封遗书将身后之事托付给胡昭,尤其是在蔡珏的问题上言辞恳切的请求胡昭收养蔡珏,并将她带离兵荒马乱之地可以自由自在的活下去。还有如果可以的话尽量把董白也救出来,毕竟是董家唯一的血脉了。
也就是为此,胡昭才会蒙面执剑夜闯董承府上警告他,实际上他根本就没有董承所写的那封密信,只不过因为蔡邕曾经将密信给自己看过一遍,记忆力极强的胡昭默记于心而已。
坐在床边的郭嘉看着昏迷不醒的蔡珏,内心有万千不忍。
看到她就好像看到她姐姐一样,更何况自己曾经答应过蔡琰要好好照顾她,然而现在
躺在床上的蔡珏在睡梦中看到了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他们都站在自己的面前对着自己微笑,但是当自己想要伸手去抓住他们的时候,却发现这是根本无法做到的事情。
不仅如此,他们还离自己越来越远,任自己如何的呼唤他们都没有停下来,只留下那句话:“你要好好的活下去”
她猛然睁开了眼睛坐起身嘶声嚎叫着,等到郭嘉赶到的时候她早已是泪流满面。
郭嘉将其揽在自己的怀中轻声安慰着她:
“不用怕,我们都在这里,已经没事了。”
“你告诉我,这不是真的,这只是一场梦,对吧?”
望着近在咫尺的蔡珏脸上那早已脱离现实的无限渴望,郭嘉一时间无言以对。
很快蔡珏就意识到了就算自己再怎么回避,父母已死的事实是永远也改变不了的,想到这里,她捂着脸失声痛哭着,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和自责。
对于董白的处理问题上,虽然最后王允决定不处决她,不过身为董卓后代的她还是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最终和群臣商议之后,他决定将董白终身囚禁于天牢,不得与任何人接触。
命令下达后,负责押送的士兵将董白戴上铁锁镣铐押出了大牢外进行转移,一路上董白都低着头不说话,等到了僻静之处时,士兵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个人正站在那里挡住了去路。
“什么人!速速让开!”士兵挥了挥手警告他离开,那个人背对着他们丝毫不动。
觉察到气氛不对的士兵们举起了手中长戈准备作战。
而此时背对着他们的人开始慢慢转身
在府中书写奏折的王允接到了下人的急报:
负责押送董白的队伍遭遇了伏击,结果数十人全数被杀于巷中,董白也不见了踪影!
王允手中的笔瞬间掉落在案上
………………………………
庚未回:谣言四起乱西凉
为了查证董白的事情,王允特地派遣廷尉的官员前去现场仔细勘察,结果廷尉上报的内容让王允十分的震惊:押送队伍的所有人都是被一种薄刃的利剑所杀,每个人的身上都只有一处伤痕,且多数都是喉咙被割破而死。
另外从他们的武器上来看没有任何一丝血迹,可见他们根本就没伤到伏击他们的人
又或者说,他们连反抗的时间都没有就已经被杀害了。
此时此刻,正当长安因为董白失踪陷入一片混乱的时候,在位于长安城西北方向的泾阳,董白正低着头拉着一个人身材高大男子的手朝着前往安静的走着。
他看着前方对董白说道:“不用担心,你所有的仇恨我们都会帮你还回来的。”
多日后,所有搜查的官员上报的内容几乎都是一眼的,那就是毫无董白的消息。
很快的,王允就无暇再去管她的事情了。因为他接下来要处理更加棘手的事情,那就是本来囤聚在陕地的牛辅因为部将叛逃而心生恐慌,后携带大量金银珠宝带着五六个心腹之人连夜丢弃了队伍自行逃命去了,而在半道上因为牛辅的目标太大,且因为他身怀巨资的诱惑力,最终被胡赤儿等人诛杀,首级也命人传回了长安。
这对朝廷来说本应该是件好事,然而此时此地却令王允十分的头疼,他本想缓慢分化凉州兵的势必,现在牛辅被杀,事情若是传到了雍凉二州,肯定会引起董卓旧部的恐慌。
为此他不得不着手尽快安排这件事,当在朝堂之上与众臣商议之时王允提出了这样的想法:派遣关东兵进入西凉境内接收所有西凉军士的防务和军权,这样一来关东兵仅此驻扎在雍凉之地,可以起到震慑的作用。
然而这个想法却引起了部分大臣的反对,司马防对王允的想法持有很大的疑虑:
“本来西凉军士就对关东兵有着很大的畏惧和敌意,如果强行让关东兵入驻雍凉,有很大的可能性会激起哗变,到时将会造成极难收拾的局面,甚至有可能会危机京都。”
太仆赵岐提议道:“大军开拔容易造成恐慌,到时候西凉方面会分不清我们是要去安抚他们还是攻打他们,不如让皇甫老将军前去统辖西凉军,以他在西凉之地的名望可以达到安抚军民之心的作用,这样比劳师动众派遣大量关东兵进发西凉要稳妥的多。”
这个提议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但双方僵持不下,只好搁置再议。
不知是谁故意走漏了风声,朝廷想要解散西凉军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雍凉二州。
不仅如此,经有心人之口还不断掺进谣言,说是朝廷想要把西凉人全部杀掉。
加之之前因卷入董卓之事而自杀的蔡邕也被拿出来大做文章,牛辅之死更加火上浇油。
事实上牛辅并非朝廷遣人所杀,不过却又人在西凉传出牛辅本有归顺朝廷之意,却并没有获得朝廷的信任,最后落得个死于非命的结局。
恰恰要命的是这种谣言被西凉人认定为事实并深信不疑。
强烈的恐慌之下,李傕、郭汜等董卓的旧将惶惶不可终日,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命运会变得变得怎么样,尤其令他们恐惧的是自己可能会遭到和董卓、牛辅一样的下场。
为了获得善待,李傕特地让在麾下的头号谋士贾诩写一封言辞恳切的书信传往长安,希望朝廷能够赦免自己的罪过,他发誓将永远忠于朝廷。
然而书信去了数日,李傕得到的回复是王允冰冷决绝的一句话:
绝无可能!
再看考虑之下李傕和部将商议,决定自行遣散所有的军队让大家各自逃命,免得遭受朝廷的屠戮。大家听后都沉默不语,心想或许也只有这种方法能求得一条活路了。
就在李傕决定照此执行的时候,坐于席中的贾诩站起身对他说道:
“将军此举无异于自取灭亡,还很有可能会让在场的诸位将军皆身首异处。”
所有人听后都十分震惊,李傕因为他的话开始犯难:
“文和先生,何出此言?我们自行解除兵权打消了朝廷的顾虑,怎么会自取灭亡呢?”
贾诩解释道:“王允若果真真要对西凉之地的董卓旧部动手,即使你自行解除兵权也是于事无补的,反而会加快他消灭你们的步伐,到时候将军及在座的诸位手中毫无兵力对抗, 区区一个亭长或是平民百姓就可以把你们一网成擒,到时不是成了王允刀俎上的鱼肉么?”
细一想李傕认为贾诩的话颇有道理,在场诸将也是频频点头,随即问贾诩应该怎么做:
“当前依在下之见,将军应当以为董卓报仇的名义联合西凉之地的其他势力,组成联合军向西直取长安,如果成功您就可以辅助幼帝匡正朝纲,进取天下。不仅可以洗刷掉因董卓而施加在将军身上的罪过,反而可以千古留名。假若事败,到时再逃走也不迟。”
在场的人都对贾诩的建议拍手称快,本来沉闷的死寂瞬间被斗志高昂的氛围所冲散。
按照贾诩所定的计谋,李傕到处散播王允要“尽数屠杀西凉百姓、人畜不留”的传言,还大肆蛊惑人心:“朝廷不肯放过我们和你们这些无辜的百姓,为了家中老小和保护你们自己的财产,同时为了活下去,我们必须要挺身反抗!”
结果凉州之地的百姓反响甚大,志愿参军的青壮数不胜数,李傕的力量一下子壮大了起来。除此之外西凉的马腾、韩遂以及郭汜、张济等人也都积极响应。
情势已经完全超出了李傕之前的预计,看到这番景象不禁对攻下长安信心倍增。
可是现在的这番景象却分毫不差的在贾诩的预料之中,回到帐中后的他刚刚踏进帐内便察觉到了一股不寻常的气息,随即他将帐帷放下了下来,看向了对面帐后藏着的人说道:
“出来吧,这样躲躲藏藏的应该不是件很轻松的事。”
帐子被撩开,那个人从后面走了出来,对着贾诩似笑非笑:
“没有想到蔡邕的死会让你如此嫉恨王允,竟然煽动凉州的董卓旧部起兵造反”
贾诩坐了下来冷笑一声:“我可不是那么肤浅的人,只是这段时间从王允处理事情的愚蠢程度分析之后,作出的正确决定。就算是李傕等人不出兵,王允所把控的朝廷也不会长久,迟早为他人所吞。与其这样还不如让他早点垮台,蔡邕的事不过是个诱因罢了。”
那人坐在了贾诩的对面:“那么,你认为李傕等辈能够撑起整个朝廷么?”
这句话问住了贾诩,对于李傕的可塑性来说他的内心也并不是很有把握。
………………………………
庚申回:兵败新丰人心惶
得知李傕、郭汜等人已经领兵至槐里,王允觉得情势有些不太妙,可有不能完全确定他们是否对长安意图不轨,便在早朝之中奏明了这件事。
刘协看了看群臣之中好像是少了一个人,便问道:
“尚书郎钟繇大人怎么不在朝中呢?”
司马防听后回报:“启禀陛下,钟大人前些日子身染恶疾,已经辞官回家休养了。”
事实上明眼人都看的出来,钟繇的病并没有他辞表上写的那么严重,不过是因为蔡邕之死而迁怒于王允,故而宁可舍弃高官厚禄也不与他同朝为官。
钟繇不在朝中,少了一个多谋善断的谋臣对于刘协来说是很大的损失,眼下李傕郭汜等人的动机不明,朝廷手中又无太多可调之兵,如果真是是李傕、郭汜意图谋反的话,后果将是极其严重的,到那时长安又将陷入长期动荡之中。
司马防等人看得出李傕和郭汜绝对是冲着长安来的:
“陛下,率兵东进的不止是李郭二人,就连盘踞在西凉的马腾、韩遂以及张济也都有明确的动向。众多迹象已经很明白了,如果他们不为取长安,又为何这么做呢?”
刘协听了他的话觉得很有道理,伏完也很赞同司马懿的想法:
“微臣认为,眼下最妥善的方法是遣皇甫嵩将军率军前去分兵把守黄河两岸的郿城以及咸阳,若是李郭等人没有异动,则我们按兵不动,若是他们想要造反,就起兵歼灭他们。”
明明是非常好的建议,然而那些饱受战火侵扰、惧怕若是战端再开,自己又将陷入流离失所之境地的臣子也不在少数,董承就是其中之一,他对司马防等人提出:
“陛下,朝廷并没有对董卓旧部作出明确的处理,我想他们率军前来不一定是攻打长安的,但是如果我们贸贸然出兵与他们对峙的话,恐怕会激起他们的恐惧而被迫造反啊!”
这时,王允想到了一件事,便出列拱手启奏:
“禀陛下,依微臣之见,不如派遣同为董卓旧部的胡轸、杨定二人分别率领王师去驻守黄河南岸的郿城以及盩厔两地监视他们。如果李郭等人不过黄河,我们就原地驻守,派遣董卓旧部去也好安抚他们,免得激出事端。”
这是唯一可以让主战主和两派接受的建议,刘协虽然心里觉得有些没把握,不过还是应允了,于是亲下圣旨命令胡轸和杨定各甩五千人挺近盩厔和郿城。
散朝后,司马防来到钟府探望正在家中养病的钟繇,并且将朝中所议之事告知了钟繇,钟繇听后先是不动声色,倒好茶后将茶盅轻轻推到了司马防的面前笑道:
“司马公好像在长安并无多少亲属吧?”
司马防觉得钟繇的话有些奇怪:“元常何出此言?”
钟繇又神秘的笑了笑:“我记得好像是没有,令公子们早已在迁都之际就回故乡了,到那时长安城破鸡犬不留之时,您只身一个人也好逃命。”
这下子司马防听出了钟繇话中隐藏的意思:“你的意思是长安城朝不保夕了吗?”
钟繇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了窗户,仰头看着天空乌云密布的景象:
“胡轸、杨定本是董卓旧属,和李傕、郭汜关系都不差,更何况据你所言李郭、马韩以及张济父子三方的总兵力加起来已经超过了六万,朝廷只派给他们各五千人的兵马是无法抵御的。那么接下来结果只能有一个,那就是胡轸、杨定倒戈或者拒战。”
冷静分析之后司马防觉得钟繇说的,仿佛是即将要发生的现实一样,当即告辞前往王允府上将钟繇的想法告知于他,王允听后挥了挥手笑道:
“司马公你过虑了,我待胡轸、杨定二人不薄,他们不会背叛朝廷的。”
然而事实却恰恰相反,胡轸和杨定率军前往驻地,行程刚至一半时胡轸和杨定收到了李傕派人送来的大批金银之宝,并声明大家都是患难与共的兄弟,不希望兄弟阋墙。
胡轸考虑之后命令军队原地驻扎,虚耗了五六日后便返回,按照贾诩所编的那样谎称李郭等人并无造反之意,不过是槐里有黄巾余党聚众妄图造反,自己是去平叛的。
这下子朝廷的那些主和派彻底放了心,但是他们的乐观并没有持续太久,就收到了马腾、韩遂的兵马已经自武都越过斜谷朝着郿城疾驰、以及张济即将到达蓝田的紧急军情。
事不宜迟,王允即可下令让胡轸和杨定再度起兵返回郿城御敌。根据钟繇的提点,在司马防的极力推荐之下,王允又令战功彪炳的名将徐荣领兵八千接应他们。
到达郿城后,胡轸、杨定和徐荣分别让自己麾下的部队部署在郿城的西、北、东三个方向。消息传到了李傕营中,他为徐荣的出战感到头疼。因为徐荣是百战名将,他不仅在汴水之战中击退了曹操的追兵,并且险些活捉曹操,而且又在梁东打退了令董卓极为头疼的孙坚,虽然他并不是雍凉一派的人,但是却深受董卓喜爱,是个非常难对付的人。
当天夜里,传令兵急报李傕、郭汜取下了咸阳,并且已经南渡黄河岸边的新丰,为了避免腹背受敌,徐荣当即点军疾奔新丰,胡轸和杨定答应他会死守郿城,徐荣认为没有后顾之忧,就算是他们二人再不中用,也可以抵挡一段时间,便安心前往新丰阻击。
到达新丰后,徐荣发现自己已经迟了一步,李傕的大部分兵力已经渡过了黄河,不过上岸站得住脚的兵力并不是很多,便意图趁着他们还没有完全上岸将他们一网成擒。
激战了数个时辰,李傕、郭汜的兵力虽然有所消耗,不过依仗兵多的优势和徐荣打起了消耗战,看自己已经处于优势,徐荣下令一鼓作气将他们赶到黄河里去。
就在此时,新丰的西方传来了猛烈的喊杀声,将士对着徐荣大呼:
“徐将军!那是西凉军的旗帜!”
徐荣扭头看去,只见身后写着大大的“马”、“韩”字的旌旗布满了他的视野,为首者是一身着银甲锦袍、头顶红缨虎口盔且手执一杆银枪的将军,正跨着一匹白马朝自己袭来。
来不及去想西凉军怎么会来到这里,徐荣调转马头迎敌。
“来将何人!”
那人答道:“西凉马孟起!”
初见那人生得俊美无比,根本不像一个久经沙场的将军徐荣便有些轻敌,不曾想数十招过后徐荣手中的大刀就被他一枪槊断,自己也被挑落马下,随即被一枪穿吼而死。
胡轸、杨定与李傕等人串通导致西凉军可以长驱直突夹击徐荣所部于新丰,徐荣兵败身亡,新丰失守长安城的西方门户大开。
消息传到了长安,举朝震动。
………………………………
庚酉回:里应破城占朝堂
与李傕郭汜结盟的西凉军以极快的速度从山峦叠嶂之中突破了斜谷关,不仅在胡轸放行的情况之下通过了郿城,而且与李傕在新丰夹击徐荣的兵马。
最终徐荣寡不敌众,被马超刺杀于乱军之中,新丰也相继陷落。
之后胡轸、杨定二人与西凉军、李郭军合流进军长安,无人防守的盩厔被他们所占据,面对长安已经是一马平川了。
与此同时蓝田方面的朝廷守军也被张济、张绣父子击溃,张绣随即引兵北上渭南方向挡住了长安的东边退路,截断天子等人向西投奔曹操、袁绍等人的退路。
眼见长安就要陷入合围的境地,朝堂之上的群臣对这件事争论不休,基本上分为三类。
以董承为首的主和派为了避战,建议刘协亲自致书李傕、郭汜等人,将西凉之地赐予他们并册封他们为王,用以先稳住他们的进攻锋芒,再做长远计议。
而以马日磾、司马防等人为首的主撤派,则对天子阐明了李傕等人绝非善类,现在已经兵临城下,并不是你被迫赐地封爵就可以随便把他们打发掉的,进攻长安是迟早的事。现在趁着他们的包围网尚未完全形成,可迅速从长安北门而出,渡过黄河再召集诸侯讨伐叛逆。
王允作为主战派力谏天子不要逃亡,若是逃亡便会成为丧家之犬。也反对向敌人苟合,那是城下之盟是在所难免的,他们将会成为要挟天子的第二个董卓。只要天子在城中将士必定死战,长安城在董卓先前的修复下十分坚实,敌人想要迅速攻下长安绝非短日所能够办到,趁此机会我们向关东的各诸侯求援,到那时定可一鼓作气击溃乱军。
“城墙坚实的确不假,不过城中的守军与李傕等人相比实在是太少了,到那时无人可守,就算城再坚实又有什么用呢?”司马防试图说服王允改变初衷,但是王允的顽固令他难以撼动,只能是无奈的叹息。至此他才明白为什么钟繇说长安城破是必然的了。
天子迫于形势采纳的了王允的谏策,并将长安防卫的事务交给他负责。
为了避免城破之时遭到杀戮,胡昭带着蔡珏先一步出北门渡过黄河向冯翊的方向行进,郭嘉和荀彧也随行。虽然他们临行前极力劝钟繇离开长安,钟繇却还是留了下来。
西凉军击杀徐荣获得三城,一路上所向披靡声势大振,前来依附者众多,途中朝廷的薄弱守军几乎是一触即溃,等到达长安西门时已经多达十万之众。
合围南门的张绣和西门的张济军队加起来也有三万人。
而此时长安城内不过两万多守军,见此状王允不禁也有所动摇,立誓绝对不投降的他慢慢偏向了渡河北上的一边,然而当他想要去找司马防等人商议这件事的时候,一个巨大的噩耗传来了:樊稠、李蒙、王方三人自泾阳起兵,响应了李傕的号召募集了上万兵力南下渡河,将长安北门团团包围,整个长安城已经没有一丝活路可以离开了。
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