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3级海啸之后-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假如这些精确的释放都是计划好的呢?假如这些行为不是大自然自组织发生的呢?假如我们真的要面临来自另一个文明的侵袭呢?”
“假如一个文明的造物不以漂亮的外观、靓丽的金属造物、空间探测技术为核心,而就是专注的发展生物技术和化学技术,形成了这样一种以细菌为武器,以化合物的反应为能源的一种文明呢?”
“假如他们点的科技树是恶心的,但是却很实用的生物科技呢?”
“假如它们因为和我们完全不一样的科技树,却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并且达到了掌握能够控制比我们多六七个数量级的能量的地步,并且计划掀起海啸,毁灭我们呢?”
“如果这种可能性是真的,该怎么办?”
端晴说了无数个如果,直到此时,才略带自嘲的一笑:“坦率的讲,就凭我们现在的科技实力,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如果真的到了这个时刻,如果我们在海啸之后还能活下来的话,或许……你拿到的那个钥匙,能救我们一下?”
“我知道你们肯定已经开启钥匙了。那是因为妹妹展现出来的电子战底层原理的突破。”
“但是这个问题,距离现在还太远。”
“我们现在最关键的问题,是先把海啸扛过去。”
“这一点,你也同意对吧?”
端晴提到了钥匙,但是却提的不多。
徐亮沉声道:“关于钥匙,你知道多少?”
“不多,只知道一点,研究的更少。”端晴道,“而且,和现在我们面临的海啸关系并不大。”
“现在只剩这么几天。我们不应该再浪费任何时间。”
“所以……你有兴趣看一下大船吗?”
端晴伸出双手,做出邀请。
“时间就剩下几天了,想不想参观一下我为了对抗海啸,设计了十年才勉强弄好的,人类最终的堡垒呢?”
徐亮咽了一下口水:“我很有兴趣。”
………………………………
第一百零五章 第二波(一)
距离最终海啸爆发,还剩下不到两天。地球上也陷入无尽混乱。富裕地区,尤其是沿海富裕地区,已经彻底被不断刷新纪录的海啸高度,以及遮天蔽日的恐慌所笼罩。
然而某些个别地区,尤其是科技和信息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地区,笼罩给当地民众的情绪,竟然不是恐惧,而是喜悦。
比如非洲西北角的摩洛哥。
这是一个沿海国家,靠近大西洋,北面就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峡之一直布罗陀海峡,和发达国家西班牙很近。然而由于洋流原因、海洋气候、大气流动原因。这个国家的90%以上的国土面积却都被沙漠覆盖。
靠海的沙漠。
这种奇异的景观在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几乎看不到!
大海的旁边,就是沙漠。
明明守着水库,却一滴水也没有。
网络上流传着一张关于此地的震撼照片。这张照片上只有两种颜色,黄色和蓝色。黄色是飞舞的黄沙、蓝色是蔚蓝的大海。两种颜色泾渭分明,却又和谐相处,构成地球上最奇异的景观之一。
然而,这种景观却在最近几天被打破了。
海啸来临,蓝色强势入侵黄色,非洲西北角的人民终于等到了他们期盼了无数个世纪的充沛水源。
也等到了死亡。
大约四五天之前的第一波海浪,摧毁了此国家沿海的几个小镇。却也在海浪褪去之后,留下了一些内陆咸水湖。虽然不能饮用,但无论是消暑降温还是灌溉一些耐盐植物抵制沙漠侵袭,都还有不少用途。
受此影响,内陆沙漠绿洲中生活的一些人们来到了海边,原来生活在海边的人们向后退了一些,准备更换他们生存已久的村庄,或者至少是做一些考察。海洋的入侵对他们而言,是好事。是值得喜悦的大好事。
然而,大海戏弄了他们。
仅仅在四五天之后的现在,巨大的第二波海啸再次来袭。
上一次,大海入侵到了内陆5公里的位置。
这一次,大海入侵内陆500公里!
整个国家消失了。
变成一片海底废墟。
这是第二波大规模海啸。
海啸浪高的峰值,超过了100米。侵袭陆地的范围,超过了500公里。
……
东亚的某个沿海的超级城市。
这里的房价从1998年开始,就一直疯狂上涨,从几千一平米,到几万一平米,甚至十几万一平。
据说,这些房子如果全部卖出去的话,仅仅这一个城市的房子,就可以买下整个德国!
买房的价格和房子的位置显著相关,郊区便宜些,而郊区有地铁站的地方就贵很多。如果是那些不用做地铁的地方,比如市中心,就是那些动辄十几万一平米的价格了。
然而却有一种特殊情况,严重违反了地理位置决定买房价格这一铁律。
海景房。
海景房、尤其是海景别墅房,其价格甚至超过了某些市中心的房价。独栋的别墅,动辄标价过亿!
建造海景房很麻烦,距离城区遥远,供水供暖供电都需单独搭建,建造工期长,土地盐碱化严重,绿化难……总而言之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人们,尤其是那些暴富的人群,最喜欢买的就是海景别墅房!
因为海景两个字,本身就是身份的象征,财富的象征。
然而此时,原本最富饶的海景别墅区,空空旷旷。残垣、破败。房地产开发商斥资无数个亿打造出来的富人居住区,连个人影都看不见。
四五天之前的第一波海啸没有降临这座超级城市,这些富人十分侥幸。但是接下来到来的恐慌,以及他们从各种渠道得到的消息,却让他们心彻底凉了。
最富的那些人最先知道了消息,也最早的离开。那些咬咬牙才能买下海景房的、不是那么有钱的人家,则完全慌了神儿。他们全家驱车出逃,却发现他们价值几十万几百万的豪车被堵在公路上。
根本开不远,还不如骑共享单车的人跑的快!
曾经这个无数人向往的别墅区,无数人想要购买的,并彰显身份的别墅区,那些普通人连看一眼都要被保安驱赶的超级富豪区域,现在却被无数购买他们的富人争相抛弃。
但是,已经逃不走了。
国家曾经引以为傲的公路网被堵的严严实实,无论是双向八车道还是最著名的第一批高架路,还是全国唯一的磁悬浮,一切的交通手段,在面对庞大的人口基数的时候,都显得疲惫无奈。
城市中,红绿灯变得只有装饰效果。
偌大的十字路口,成了露天停车场。
人们的怒火也变得越来越旺盛,温度、激素、汗臭,让这座平时竟然有序、忙碌而不失稳定的城市变得陌生。
夏季炎热的天气更是催化了这一切。
在海景房当中,偶有那些富人中特别富的,能够买的起,并有权利开私人直升飞机的特殊富豪,能够稍微喘口气。
他们在直升机上,看着地面那些百万级豪车如同桑塔纳捷达一样搁浅在原地,心中似乎泛起了极小的优越感。但是当看到远处他们刚刚逃离出来的海景房的时候,富豪的表情却全部变成了苦涩。
海景房?
全世界最贵地段的海景房?
如果灾难之后他们还能活下来的话,海景房一定是最贱的房子。
因为最不缺的,就是海。
无尽的海水。
恐怖的海水。
高度接近100米的超级海浪来袭!只用了00001微秒,就将这些海景房彻底摧毁!曾经这些金钱和金币堆出来的超级住所,摧枯拉朽般的被毁灭。从小二层小三层的独栋别墅向上看,百米高的海浪似乎可以冲破天上,达到云霄。
海浪没有停止,继续疯狂前行,继续向陆地冲刷。
摧毁了一条条高架路,摧毁了一幢幢摩天大楼。
无可阻挡。
在海啸疯狂进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点意外。
有一栋超高的建筑物,没有被摧毁:
东方明珠塔。
或者是因为中空的结构,或许是最坚固的三角形的支架设计,或许是因为这里是最不可能出现豆腐渣工程的地方。这座高达400多米的地标性建筑,竟然在高达百米的第二波海啸侵袭中存活下来。
然而,从塔上向下瞭望却发现。
原本美丽的不夜城,远东地区最为璀璨的东方明珠,已经在几分钟之内彻底消失。
而东方明珠塔本身,也彻底变成了水面的一座灯塔。
无声诉说此处人类文明曾经的辉煌。21089
………………………………
第一百零六章 第二波海啸(下)
第一波海啸,发生于大约四五天前,最大浪高20米,总共袭击了全世界约八百多个地区。当时,也就是信息还能正常通讯的时候,新闻媒体把这第一波海啸,称为人类文明史最大的灾难。
根据当时这些新闻媒体所作出的估计,全世界受灾的无家可归的人群保守估计达到三亿之多!全球经济将因第一波海啸而倒退35年,同时即便再过20年也无法恢复。
当时,媒体反应激烈,人民群众的反应也是极为激烈。
然而现在,四五天之后。
第二波海啸再度来袭。
媒体却好像集体失声一般,默然看着这个比一次重大十倍的新闻,却没有人去报道。
并非信息管制。
在海啸预期从三个月提前到一周的时候,所有的信息管制都无效化了,已经没人会在乎这个了。
没有媒体报道的真实原因在于,媒体是一个“多数人看少数人热闹的”娱乐活动:千万少女追逐偶像团体,亿万人购买杰克逊的唱片,十亿计的人收看央视新闻联播……媒体,是少数人向多数人发出声音的一个平台,一个方法。
越重大的新闻产生,吸引的眼球和关注就越多。
第一波海啸,作为历史造成影响最大的海啸,有这个资格。
而第二波海啸,浪高比第一波海啸还高五倍!最高浪高超过100米!侵袭世界几乎所有海岸线,反复冲刷一切海拔小于100米的沿海区域!所造成的影响力,要比第一波海啸大得多。
本来也会吸引更多的眼球。
只是,第二波海啸这个事件虽然足够重要,却违反了一个根本性原则这是一个多数人看少数人热闹的娱乐活动。
然而第二波海啸,把“热闹”的主体,从少数人,变成了多数人。
全世界的经济体量,有90集中在沿海100公里的地区。
全世界的人口,有约70集中在海拔低于100米的地区。
沿海地区,是人类文明最发达的地区。
但是现在这个多数人……都是受灾群众。
几小时之内,无数万亿的经济财富蒸发,不,已经不能说蒸发。应该说这一刻,所有的钱全都变成了废纸,所有的货币体系都已经崩塌,从这一刻起,“经济”这个词已经彻底成为历史。
因为货币的基础是国家信誉。而当国家90以的资源财富物资能量都消失的时候,作为互通实体的国家也可以说在此刻名存实亡。
延绵数百年的那些已经成为传说的财阀,真的成为了历史传说。
包括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千古名城。
水城威尼斯成为了水底城。
荷兰首府阿姆斯特丹,号称全世界唯一一座海拔为负数,仅靠拦海大坝存在的历史第一海港,终于也没能扛过第二波海啸,被无情摧毁。
埃及首都开罗,这里的人们熟悉每年尼罗河的泛滥成灾。也正是数千年以来尼罗河的泛滥,才造就了干旱沙漠中此地巨大的繁荣和延续数千年的文化传承。然而这一次,泛滥的不是世界第一长河尼罗河,而是恐怖的大海。很不幸,开罗的海拔只有约50米。
于是,难以接受,却又只能接受的现实就是,传承几千年的埃及文化,在短短几小时之内,彻底消失。
城市消失。
良田消失。
河流消失。
矗立几千年,高达140余米的胡夫金字塔还在,然而却变成了水中小岛。没有了狮身人面像的衬托,没有了其后广袤荒凉的沙漠作为背景,尖尖的小岛显得有些可笑。
同样的场景,地球的无数地方演着近乎相同的剧本。
除了那些被摧毁的沿海城市,还有无数尴尬甚至有些可笑的故事。
比如苏伊士运河。
这是联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超级运河,恐怕也是世界最繁忙的运河。它让亚欧往来的商船不用向南绕行万里走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节省下无数时间和金钱。可谓性价比最高的运河。
围绕这条运河的开凿、争夺、守护,几十年来无数的故事在此演。甚至有些嘲讽的是,我国的第一艘实验性航母,也是因为敌对国家的阻挠,没有能走成苏伊士运河,而是远绕好望角,多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一万四千海里和亿的资金,才从乌克兰黑海造船厂运到了我国海域。
但是第二次海啸的到来,却让这条运河成为了笑话。
因为它所在的位置已经不是河。
是汪洋大海。
吃水再怎么深的商船,当然如果还有商船的话,都可以在此处随意通行,不用缴纳任何过路费。
和苏伊士运河类似的还有巴拿马运河。唯一联通世界最大两个水体的运河。不过巴拿马运河与苏伊士运河有一个显著的不同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是有水位差距。
而且这个水位差距还很大。
所以海啸发生之后,不但冲垮了运河,冲垮了整个巴拿马国。还形成了一块联通两个大洋的,持续不断的“海洋瀑布”。
诸如此类的场景太多,只有在幻想中才能看到的场景,都一一变成了现实。
青藏高原。
一位看起来手握权力的中年人沉默盯着前方的大屏幕。
大屏幕显示的是最新的地图。
最新的。
旧的地图已经无法使用,因为在第二波海啸来临之际,所有地图已经不得不彻底改写。
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重新被修正为710万。
四个内海的面积扩大了整整一倍多。而代价则是华北平原消失,东北平原消失,长江中下游平原消失,鄱阳湖原址成为新的海岸线。除了东南丘陵之外,全部的国土面积以大兴安岭燕山黄土高原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为界……向东,全部消失!
这种地貌的变迁,远胜于1860年左右的黄河改道。后世若有史学家能挖开这一时期的地层,将会震惊而不解的在如此内陆找到各种海洋鱼类的化石。
与此同时,全球其他地区情况更甚。
地球表面五亿一千万平方公里的总面积,海洋占据了其中三亿七千万平方公里。在第二波海啸过后,这个数字扩大再次扩大,达到了四亿平方公里!陆地面积,在几小时之内,缩小了两个沙俄的国土面积!
不仅如此,全世界范围内海洋的搅动还在继续。
而且越来越激烈。
在第二波海啸过去之后,所有还活着的人,得知远洋海底真实情况的人,都直观的感受到这样一个事实:
还有第三波
还有第三波海啸会来
而一旦它到来,也就是人类文明完全毁灭的时刻!46
………………………………
第一百零七章 大船真面目(上)
“为了抗击最终海啸,我为大船的设计倾尽所有心血。”端晴说道,“你们很快就会看见了。”
此时此刻,作战指挥室中的人,包括徐亮端寒还有一部分中高层军官,全部登上了端晴前来的蜘蛛型快艇,以最快速度,朝300海里外的大船进发。
众人对这个造物期待已久。
而且期待值极高。
尤其是在得知了端晴的设计能力之后。因为光是看脚下这个小型蜘蛛快艇,他们就对端晴的设计能力产生一种叹为观止的感觉。
在时不时袭来的高达十米的海浪,也就是能没过小艇尖端的海浪冲击下,这艘蜘蛛型小艇却仍能保持平稳行驶。
不仅如此,而且速度快得远远超过了各国所能研制的最快导弹鱼雷艇,达到70节以上!
70节是一个非常难达到的速度,因为和陆地上的赛车不同,船在水中航行要承受非常巨大的阻力。水的阻力中有一种阻力叫做兴波阻力,当船速超过30节的时候,兴波阻力将以速度三次方的比例高速增长,船的动力系统的能量中,90以上都用来对抗兴波阻力。所以,船速越高,消耗能量增加的更快,几乎达到无法容忍的地步。兴波阻力的存在就制约了军舰的速度上限。
所以,最快的军舰,无论大型还是小型,最快速度都极难超过50节。
而眼下这艘小艇已经轻松达到了70节,还是在海况如此恶劣的条件下。
在座都是军事专家,深刻了解这种小艇的军用价值,所以也更加的佩服端晴。因为这充分证明了她的构建设计能力。
所以也对“大船”有了更大的好奇心。
4个小时过去了。
在惊涛骇浪、阴霾天气、以及海面上升起的迷雾当中,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大船的所在地点。
能见度很弱,只能看三海里多,就连徐亮的目力也无法看更远。但他们还是不眨眼睛的朝着那个方向观察。
突然之间,那个方向的迷雾之中,出现了一道金属光泽。
即便如此阴暗天气,以及海面巨浪和高浓度迷雾的情况下,这道金属光泽也无比闪亮!
端晴指着那个方向,朝众人激动道:“那就是大船了!”
众人无比兴奋,更加仔细的盯着看,然后他们看到了……
一艘鱼雷艇。
特别小。
这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一艘鱼雷艇,不但远远比不上超级蜘蛛型快艇,甚至连自家上世纪70年代生产的小艇都比不上!
这就是传说中的“大船”?
reyoukiddingme?
然而当包括徐亮在内的所有人都盯着端晴的时候,端晴却回复了一个无比严肃的表情。她还特地再次强调了一遍:
“是的,这就是大船。”她指着那艘破鱼雷艇,认真说道。
众人只好再次顺着她美丽纤细的手指头方向再次看过去。众多中高层军官依旧只看到一艘破鱼雷艇,但是眼尖的徐亮却发现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鱼雷艇的后方……有一根线缆!
不,随着距离渐进,看的越远,他发现,这不是一根线缆,而是多根!一、二、三……一共七根线缆!
每根线缆都粗得不行!好像桶装水,不,好像五桶桶装水加在一起的粗细!几乎可以说是摩天大楼核心承重水泥柱的程度了!
但是没错,这就是线缆。
七根线缆,以小型鱼雷艇为起点,逐渐延伸,直到海上迷雾里,直到看不见的地方。
紧随徐亮之后,其他军官也都看到了连接小艇的线缆。
刚才的喧嚣也逐渐沉寂下来。毫无疑问,所有人都在猜测,这些线缆……如此粗的线缆,到底连到了哪里。
这艘小艇排水量小,科技也落后,在当前这种海况中,应该很快倾覆、沉没。然而或许是因为这七根线缆的影响,小艇竟然保持得极为稳定!
看到此情此景,大家终于完全安静下来了。
他们似乎对端晴把这玩意称为大船……有了一些模糊的猜测。
众人脚下的蜘蛛型快艇继续快速前进。终于,看到了其中一根线缆到达尽头。线缆的那端连接的是……
另一艘鱼雷艇。
虽然还是鱼雷艇,但却比第一艘鱼雷艇大很多。看体积,恐怕排水量已经接近了1000吨。
“这就是大船了吗?”一年轻军官忍不住问道。
端寒的回答依旧极为肯定:“是!”
这一次,众人的眼光没有像刚才那样充满嘲讽,徐亮更是很快就想到了什么他眼睛牢牢盯着第二艘鱼雷艇的周边。
没错!
再次发现了大量的线缆!
足足有十几条!而且比刚才连接第一艘小艇的线缆更粗!
如果说,连接第一条小艇的线缆,可以用五个桶装水的粗度来形容。他们现在看见的第二艘线缆的粗度,就至少达到了八桶水。或者说是minicooper小轿车的长度。
这也太粗了。
而且看它在水中摇晃却又平衡的样子,线缆的柔韧性恐怕还相当好!
这十几条线缆分别向着不同方向延伸出去。
众人难免猜测,难道这些线缆的尽头,都有这样的一艘或大或小的破船吗?
徐亮脚下的快艇继续向前进,紧接着,在第二批线缆的尽头处,他又发现了新东西!
一艘排水量3000吨级的驱逐舰!
比刚才更夸张的是,这艘驱逐舰连接了多达30多条线缆,线缆更粗,强度更大。
再然后是6000吨级的巡洋舰……
每看到更高一级别的战舰,和越来越粗、越来越多的线缆的时候,都有张口结舌的军官问端晴“这是不是大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