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砸进纷乱中-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遇羞愧怨恨,带领关中诸将想以雍州归顺东晋朝廷,就和苻健的中黄门刘晃密谋夜袭苻健,事情泄露,遇害。
孔特又在池阳起兵,刘珍、夏侯显在鄠(今陕西鄠县)起兵,乔景在雍起兵,胡阳赤在司竹起兵,呼延毒在霸城(今陕西长安东)起兵,有几万人。
这些人都派人到征西将军桓温、中军殷浩处求救。
梁安、雷弱儿都被苻生杀了。
雷弱儿是南安羌族的酋长,苻生杀他时,一起诛杀了他的九个儿子、二十七个孙子,可见雷弱儿部族的强盛。
前秦此时,无暇分身他处,可惜的是,殷浩的兵力,没能向北方深入,而桓温又不肯在此时出兵,帮助这些向他们求助的人,所以,诸起兵者,不久便被苻健所灭。
殷浩前进到了山桑(今安徽蒙城县北),任姚襄为前锋,但姚襄反叛,调过头攻击殷浩,殷浩不得不丢弃辎重,退守谯城,之后又派遣刘启、王彬讨伐在山桑的姚襄,但都被姚襄咔嚓了。
桓温趁机给朝廷一通吧啦,指责殷浩的罪状,之后殷浩被废为蜀人,迁徙到东阳(今浙金金华县)的信安县。
于是,朝廷中再无人能与桓温抗衡。
殷浩的失败,实际上是败在了兵力不足。姚襄等人怀二心,殷浩不是没有察觉,可即便如此,也依然任用他们,实在是迫不得已。
下流兵力的不足,是因为民少,且未开垦的土地多,并非殷浩的错。
殷浩是不是真的兵力少,狗熊不知,因为《两晋南北朝史》,是节选《晋书》、《魏书》等,记述相关朝代的史书而写成的,因此书中也没说殷浩有多少兵力。
但,从前面的记述中也可以看出,晋室给个北伐或在北地奋战的将领们,除了给空头职位外,不给辎重,也不给兵力,更不可能救援,在北地作战的将领们,都是孤军奋战。
当时不愿意出师的人,大部分都是养尊处优者,生活悠闲且安乐,只会嘴上吧嗒,而不做事,说的好听,可真让他们去做什么事情时,便都龟缩了。
皇帝不像皇帝,臣子不像臣子,这样的政权,居然还能存在百余年,再再次觉得是奇迹。
桓温把殷浩整倒了,这才开始北伐,但就形势而论,桓温北伐也如同孤军奋战,攻打蜀地这样的小敌,桓温尚可,但,要想平定北方,那就呵呵吧。
桓温北伐无成,只能怪桓温咎由自取。
关于桓温,前面有讲,这里也不做累述了。
姚襄自从打败殷浩后,招、掠流人,召集了七万之众。
流放之人郭斁等人,抓获了堂邑(今江苏六合县北)内史刘仕,向姚襄投降,朝廷大为震惊。
任吏部尚书周闵为中军将军,沿江设防,谢尚从历阳退回,守卫京师。
姚襄的将佐部属皆是北方人,都劝姚襄回北方。姚襄车辆并排行进向北去,自称大将军、大单于。
进兵攻打外黄(今河南杞县东),被东晋守边将领击败。姚襄收拢散兵尽力抚慰照顾,于是又重新振起。姚襄进入许昌。
先是周成反叛,攻打洛阳,河南太守戴施投奔鲔渚(今河南巩县北),之后,准备到河东以图取关右,从许昌进攻洛阳,一个多月没有攻克。
桓温派遣督护高武进据鲁阳,戴施驻扎在河上,遣水师从水道进逼许昌、洛阳,桓温从江陵讨伐姚襄。
在伊水北,两军大战,姚襄大败,跑到了平阳,迁徙其众三千余家,到江、汉之间,抓了周成返回。桓温让毛穆之、陈午、戴施镇守洛阳,然后他自己跑了。
从前面的讲述中,也可看到“胡人和汉人多归附”的记述,可以看出,做为老百姓,不管是胡人,还是汉人,都只想平静度日,谁的治理贴合民心、太平,便依附于谁,不管这个人是胡人还是汉人。
哎,战争中,最可怜的便是老百姓们,神仙打架,把无辜的老百姓们卷进了战火中,辛辛苦苦建立的家园,毁于战火,辛辛苦苦积攒一生的资产,也毁于战火,无家可归,前途茫茫。
苻健自称晋室征西大将军、都督关中诸军事、雍州刺史,率领众人向西溜达。
见的最多的就是某人自称什么什么,晋室对这些人根本不能控制,这也怪最初晋室没有好好对待那些投降来的人,以及那些为晋室奋战的将领,这使晋室逐渐失信,寒了一些真正终于晋室的人的心,更加无法控制北方了。
苻洪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亲王。
咳咳,前面说过,这位兄弟,被人给毒死了,毒死他的人,就是曾为石虎手下将领的麻秋,不过麻秋也没嚣张多久,被苻健给咔嚓了。
苻健取掉父亲的“三秦王”称号,称晋室授予的爵位,向晋室发丧,表示听王命。
此时,京兆杜洪占据长安,自称晋室雍州刺史,胡人和汉人多归附于他。
苻洪向晋室投降,晋室授他征北大将军、都督河北诸军事、冀州刺史,苻洪的儿子苻健,为假节,监河北诸军事。
………………………………
280
甯晟几次要求泫渡过渭河继续攻占,可泫以兵力不足以支撑继续深入为由,拒绝甯晟的要求。
泫认为不能深入的观点,霍久都表示赞同,虽然他心里别扭同意一个女人的观点,但不得不承认,泫说的有理,可是甯晟却不这么认为,加之这次泫又蹦出那么多点子,对她的恐惧更甚,所以,总是想法设法要弄死她,即使是甯暋雒妫参薹ǜ谋渌南敕ā
在心里叨咕了几天,终于想出以消极备战,怀疑其私通敌国为由,要将泫押回京城,引起许多大臣的反对,现在正是对战时期,这个理由难以服众,怕引发兵变,可是甯晟却要一意孤行。
林婳从甯旻那里得知情况后,急的满屋子打转,不停的念叨:
“怎么办!怎么办!押回来还能有好?!甯晟怎么越活越回去了!舒心日子过久了是吧?!”
甯旻抓住林婳,强迫她安静下来听他说:
“母后别急,去找找皇祖母,或许皇祖母能压住父皇。”
林婳连说三个对已跑没了影。
甯旻来找林婳,是甯暋㈠笗F、甯焽、乐正康、江毋、茹元、乐正元、汪濞想出救泫的办法,如果这条路走不通,那只能等泫被押回来再想办法。
林婳风风火火的跑出宫殿,看到如罗姀的宫殿,如醍醐灌顶般镇静了下来,在背人的地方缓了缓气,稳了稳心神才进去。
见了如罗姀,按规矩行礼后,坐在如罗姀的赐座里,本想唠几句家常,可又改变了主意:
这也是个人精一样的人物,没必要在她面前兜圈子,这种事还是直说的好,凭借她对泫的态度,不大可能放任晟任意而为。
想到这,又有些拿不准了:
呃,如果真放任了呢?不想不想!一定不会的!绝对不会的!
所以,坐下后,开门见山的说:
“母后,今天来叨扰您,是妾身听说皇上要押泫回来受审。”
如罗姀淡淡的问道:
“受审?为什么?”
如罗姀这个态度,让林婳更是有些没底,暗地里咽咽口水,将甯旻告诉她的转告给了如罗姀。
话音刚落,如罗姀啪的一拍扶手,吓的林婳一哆嗦:
“晟是怎么了?以前对泫是百般宠爱,现在泫一心为了焜昱国,他反而要致泫于死地,活傻了吗?!”
林婳还没从惊吓中镇静下来,如罗姀已经收起了情绪,仿佛刚才那个大发雷霆的不是她,安静的呷着茶,林婳不由眨眨眼,怀疑刚才自己是不是见鬼了。
断断续续的喝了三盏茶,如罗姀才慢悠悠的开口:
“晟近几年是越来越偏执,跟个女人也这么较劲,哪里还有个帝王的样子?害怕泫去别国,可他干的这些事却是在把泫往别国推,泫那女人,惹急了可是会甩手走人的,根本不理会什么皇上不皇上的,他难道不知道吗?”
林婳直着眼看着如罗姀:
说这些什么意思?怎么闻到要让我震惊的气味了?
说完,如罗姀又一点一点呷着茶,林婳屏息凝神的紧张看着她。
这次喝了半杯又说:
“焽学习、锻炼了这么多年,也该让他继位了。”
当如罗姀真说出来时,林婳觉得也没什么可震惊的。
这些年,甯晟的确骄纵了,明明焜昱国四周还有强国虎视眈眈,可他却高枕无忧,不好好打理朝政,沉迷在歌舞、戏曲中,且思想偏执,成了个让人讨厌的倔老头,林婳有时也会冒出让甯晟退位的想法。
太后要废皇帝的消息,不知怎么就风言风语的传了出去,或者应该说只有林婳不知道是谁给传出去的,虽然众人不知是真是假,但无风不起浪,这种事情不会空穴来风的,朝野都议论纷纷。
这几年甯晟对泫的态度,众人都看在眼里,特别是这次甯晟铁了心要杀泫,更是让他们吃惊,吃惊之余也有点唇亡齿寒的危机感。
卓爷不拉帮结派、不结党营私,连中立派都算不上,完全就是一副“你们爱咋咋地,别来打扰我就行”的态度,对朝政也不干预,偶尔会积极的出谋划策,但,接不接纳就是你们的事,她出谋划策完便闪人了,要是接纳她的方案,又闪回来将方案精细化。
卓爷的确是有些功劳,不论是军功还是治国,都可看到她努力的痕迹,但她很知道度,能将功劳归给甯晟的,便毫不在意的给了甯晟,即使无法抹去自己,也会尽可能淡化自己突显甯晟;在军队中、民众中也确实有些威望,但也仅仅是有些而已。
这些根本危及不了甯晟丝毫,而且卓爷对焜昱国、对工作,都是兢兢业业,即使对卓爷有不满的人,也不得不佩服她的工作态度。
这样的一个人甯晟居然也要杀,那他们这些或争权夺利、或浑噩混日的怎么办?卓爷死了,下一个会不会就是他们自己?再个,甯晟这些年已经有了昏庸之态,照此发展下去,焜昱国要何去何从?没了焜昱国,他们这些好不容易爬到高位置的人,又该怎么办?所以,大部分人都偏向废除甯晟。
甯晟得知此事,惊愕的坐在椅子里彷如一个木头人,过了许久才怒气冲天的去找如罗姀,但,如罗姀的宫殿大门紧闭,并没有见他。
甯晟看此情景,心不由沉了沉,一直以为皇位之争不会出现在焜昱国,可还是出现了,倒不是别国那样兄弟相残、父子相残,反倒是母亲与儿子之间。
甯晟不顾所以的在宫殿外喊道:
“母后,能不能给皇儿个解释?母后一直都是支持皇儿的,为什么这次毫无征兆的要废了皇儿?母后不能这样避而不见!皇儿求母后一个解释!”
没过多久,从里面出来一个宫娥,递给甯晟一封信,并交代如罗姀让他回去再看。
甯晟拿着信,惴惴不安的回到自己宫内,打开信来看,越看越生气,信里大致就是说甯晟怀疑泫是不对的,再个就是说这些年他放纵自己,不理朝政。
甯晟越看越生气,再过几年就五十的人了,已经不愿再被人说教,即使是自己的母亲也不行,加之甯晟是皇帝,一国之君,更是觉得自己的权威被挑衅。
他不能责怪自己的母亲,于是把不满全加在了泫身上,认为是泫指使如罗姀与他作对的,泫有谋反之心,把他赶下去然后弄个傀儡皇帝上来,她在后面把持朝政。
越想越钻牛角尖,越想越觉得泫就是要谋反。
甯焽看着怒气冲天来找他的甯晟,心里一惊一惊的,使劲想有没有做什么让父皇生气的事情。
甯晟坐下喘了几口气,眼神阴鸷的说:
“焽,如果我被废,你一定要坐到皇位上,千万不能让泫把你挤开。”
如罗姀要废甯晟的事情,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甯焽明白甯晟的担忧,可这与泫有什么关系?
仔细看了看甯晟,小心试探着:
“父皇的意思是?”
甯晟斜了他一眼:
“泫指使你皇祖母来废除父皇,居心叵测,肯定会在父皇被废除后,弄个傀儡皇帝上来!”
甯焽听的云山雾绕:
皇祖母那样的人,是别人能指使动的吗,除非有什么把柄在对方手里,可皇祖母最大的把柄就是父皇,父皇还在这里活蹦乱跳的,皇祖母怎么可能受威胁或指使,再说,皇婶远在五丈原,跟她关系亲密的人都忙的脚打后脑勺。
低头看看他处理了一半的文件:
就是我此刻也一堆的事情要处理,皇婶靠谁指使皇祖母去?父皇对皇婶的态度是越来越极端,到底皇婶做了什么让他这么不信任皇婶的?
甯焽脑子里捋着这些年泫做的事情,想来想去,除了那年冲进后宫把大凉国送来的美女赶走这件事外,泫一直都是支持甯晟,也就是从那件事后,甯晟对泫的态度急转直下,甯焽就弄不明白了,泫赶那些女人走也是为了甯晟好啊。
甯焽脑子里在搅和这些事,甯晟等了半天没听见回应,抬眼看着他,语气冰冷的说:
“我给你说话呢!听到没有?!”
甯焽一哆嗦,这几年甯焽有些怕甯晟了,生怕某天莫名其妙的就被他给咔嚓掉,连忙应道:
“听到了,父皇说话儿臣怎么能听不到?儿臣是在想皇婶可能扶持谁。”
甯晟哼了声,眼睛又看向前方:
“暂时还未看出她将扶持谁,如果能看出她扶持谁,父皇第一个宰了那人!”
甯焽又是一哆嗦,突然觉得如罗姀要废除甯晟是个明智之举,甯晟对待泫的偏激,也会影响到其他很多事情,现在朝堂上的人都不敢多说,生怕哪句说不好便身首分离,有这样一个阴晴不定的皇上在,朝政怎么能好,长期下去,恐怕焜昱国也要内乱了。
但甯焽不敢说什么,现在甯晟还是皇帝,还是掌握着生杀予夺的权利,他也得小心谨慎,不能把命丢了。
笑着安抚道:
“父皇放心,儿臣一定多注意皇婶,皇婶的一举一动儿臣都会紧盯着,稍有什么蛛丝马迹,立刻给父皇报告!”
………………………………
281
此战前面也讲过了,这里不再重复啦。
桓温在与袁真父子撕架时,苻坚遣将杨安攻仇池,城破之后,将氐族人迁徙到关中一带,前仇池国灭亡。
之后苻坚又来收拾张天锡。
先是王猛俘获张天锡的将领阴据,以及甲士五千,全部送还给凉州,张天锡惊惧,遣使向前秦谢罪、称藩。
过了四年,苻坚派遣秦州刺史苟池、河州刺史李辩、凉州刺史王统,率领三州人马,相继攻打张天锡。
张天锡作战不利,只得投降。
苻坚人梁熙为凉州刺史,领“护西羌校尉”,镇守姑臧,迁徙豪门七千余户到了关中。
杨难敌趁着刘曜之与石勒交战之机,从汉中攻打仇池,并将其攻克。
杨难敌卒后,他的儿子杨毅立,自称左贤王、下辨公,以杨坚头的儿子杨槃为右贤王河池公,之后又遣使对晋室称藩。
后来,杨毅的族兄杨初杀了杨毅,收并他的人马,自立为仇池公,向石虎称臣,后,又派遣使者向晋室称藩,晋室封他为雍州刺史、平羌校尉、仇池公,他的儿子杨国,为武都太守。
杨毅的小弟杨宋奴,指使梁式玉杀了杨初,杨国率领左右,诛杀了杨宋奴和梁式玉,杨国被晋室封为秦州刺史、平羌校尉,他的儿子杨安为武都太守。
呃,有种“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的感觉……
杨国的叔父杨俊,杀杨国自立,杨安投奔苻坚,杨俊遣使向晋室表归顺,晋室又封他为平羌校尉、仇池公。
晋室负责写和制作类似聘书的人,都要哭了:
“你们仇池敢不敢安生一会?杀来杀去的,你们不觉得累,我们还觉得累,多浪费纸张、笔墨啊!”
杨俊卒后儿子杨世立,晋室继续授予他爵位。之后,迁任为秦州刺史,他的弟弟杨统为武都太守。
杨世卒后,杨统废黜杨世的儿子杨纂自立,杨纂聚集自己的支持者,杀了杨统,晋室又做了一堆东西,重新将一连串的职位、爵位再授予杨纂。
当初杨世时,向苻坚投降,既而又归顺晋室,两边都不得罪,到了杨纂,便与苻坚断绝。觉得杨世还是比较聪明,两边庞然大物都不得罪,虽然会比较辛苦,但总比被灭的好。
苻坚派遣将领苻雅、杨安与益州刺史王统,率领步骑共七万,攻打仇池。
杨纂率领五万人,晋梁州刺史杨亮,派遣督护郭宝,率领千余骑前去救援。三方人马在鹫陕(仇池北)大战,被苻雅等人击败。
杨纂收拢众人后逃回仇池,苻雅联军攻打仇池,杨纂投降。
前秦以王统为南秦州刺史,加封杨安都督,镇守仇池。之后,前秦清空百顷之地,迁徙百顷民众到了关中。
杨纂后被杨安所杀。
前仇池国灭。
狗熊这种只愿做闲云野鹤的主,向来想不明白,那个座位真的有那么重要吗?还是觉得老百姓好可怜,被迁徙来迁徙去的,唉唉……
自前赵、前燕之亡,幽州、并州的匈奴族、鲜卑族,能有异军突起的人,太少,其中较为强大的,只有河西的铁弗部,以及代北的拓跋氏。
前秦鼎盛时期,两部也被前秦所威慑,老老实实的龟缩着,不敢动弹。
吕思勉言,铁弗部和拓跋氏有世仇,曰“《魏书。序纪》”中叙述较详细,不过吕先生并没有转载。
狗熊就不去找了,古文翻译好累,啊,好想去写后面的,不不,好想去玩会,就让本熊变成一只爬虫,悄悄的爬走吧……
《魏书。序纪》言:穆帝拓跋猗卢死后,之后是文平帝拓跋普根,再之后是哀帝拓跋始生。
关于这点频繁死皇帝的事情,在前面讲拓跋氏时,有说过,当时穆帝死后,拓跋氏面临争权夺利,所以,这几个皇帝接二连三的薨,或许是正常薨,或许是被人为的给薨了。
然后便是平文帝拓跋郁律立。
此时,铁弗部的刘虎占据朔方,带着人马来侵西部,被拓跋郁律一通给踹了回去。刘虎的从弟刘路孤,率领部落,归附拓跋郁律,拓跋郁律将女儿嫁给了他做妻子。
而刘虎,归附了前赵皇帝刘聪,刘聪以刘虎为宗室,任他为安北将军、监鲜卑诸军事、丁零中郎将等等,实际上,刘聪是让刘虎统辖鲜卑族。
《序纪》言:拓跋郁律听到晋愍帝司马邺,被刘曜给杀了,对大臣们说:
“今日中原无主,上天大概要资助我吧?”
刘曜遣使来请和,拓跋郁律不纳。石勒自称为赵王后,也遣使来乞和,请为兄弟,拓跋郁律不但不纳,还把使者给斩了,断绝与石勒的往来。
拓跋郁律练兵习武,有平定南方的心意。
拓跋郁律的伯母,桓帝拓跋猗迤的皇后祁氏,因拓跋郁律得人心,且势力强盛,怕对自己所生的儿子不利,遂杀害了拓跋郁律,大臣们也死了数十人。
拓跋郁律的皇后王氏,生了拓跋什翼键,当时政变时,拓跋什翼键还在襁褓中,祁氏及党众,诛杀诸王子。
王氏将什翼犍藏在袴中,害怕人知道,便祈祷道:
“如果上天的赐福不终结,那就让你不要出声。”
果然良久都没有啼哭,于是逃过一难。
果然真正的天子,都是受到上天眷恋的。
惠帝拓跋贺傉立,但未亲政,由太后临朝,遣使与石勒通和,当时的人称之为女国使。三年后的324年,拓跋贺傉才开始临朝。
后因不少部落还未臣服,因此在东木根山此地筑城,并迁居该地(今绥远凉城县北,河西有座叫木根的山)。
拓跋贺傉崩后,炀帝拓跋纥那立。
石勒派遣石虎,率领骑兵五千,来寇边界,拓跋纥那抵御,但兵败,于是又迁都到大宁(今河北张家口)。
贺兰部及其他各部大人,共立拓跋纥那的堂侄,烈帝拓跋翳槐为代王,拓跋纥那只好投奔宇文部。
石勒遣使求和,拓跋翳槐遣弟弟拓跋什翼键去襄国,跟随者有五千余家。
这是做质子去了?不是石勒遣使求和吗,怎么代国送质子?或者实际情况刚好相反,是拓跋翳槐遣拓跋什翼键去后赵做质子,与石勒求和,嗯——,看不懂了。
拓跋翳槐欲杀其舅父贺兰部大人贺兰蔼头,各部因此叛变,拓跋纥那自宇文部返回,再被拥立为代王,拓跋翳槐逃奔后赵,居于邺城。
拓跋翳槐在后赵将领李穆保护下至大宁,拓跋翳槐的旧部纷纷归附,拓跋纥那因此再出奔前燕,不久被杀(一说:其后不知所终)。
看《魏书》所讲述的,可知此时的拓跋氏,内部纷争非常激烈,诸多部落也都为被驯服,而要依靠中原的政权,才能平定,其力量,不足与内地的政权相争。
昭成帝拓跋什翼键即位时,十九岁,开始设置百官,分别掌管各职。后,拓跋什翼犍在参合陂,朝会各部酋长,商议定都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