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我是好爸爸-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两位,一个是未来的冷面王,走高冷路线的四阿哥,另外一个么,就是八面玲珑,走亲民路线的八阿哥!
相同的出身,却是截然相反的路线,人生真奇妙!
康熙三十六年冬,朝鲜国王李焞上奏康熙帝:比岁荐饿,廪庾(linyu:粮仓)告匮(kui),公私困穷,八路流殍相续于道,吁恳中江开市,贸谷以苏沟瘠,俾无殄国祀。
王俊生瞧着朝鲜国王的折子,冷哼一声,这种养不熟的白眼狼,妄想让自己救助,倒也不是不行!
只是,这个救助,也是要区分的。
尽管如此,可是在朝议时,朝臣们仍旧是“天、朝、上、国”的态度,认为就该无偿地提供援助,至少九成的官员是这么个想法。
王俊生心中有些不满,倒也没有表现出来,自古以来,历朝历代都是这么个做派,若是反着来,大家不适应倒也可以理解。
不过理解归理解,可是不能这么干啊,好在在这个事情上面,能很好地找到借口,如今的朝鲜仍旧保持着前明的官职,前明的制度,所以,想要找茬儿,简直不要太容易。
而且朝鲜对于清廷的态度,也很暧昧,所以,略微地查了一下史实,王俊生就找到了一大堆的借口出来。
朝鲜李朝视大明为正统,清朝自然为犬羊夷狄,私下称清帝为“胡皇”,称清使为“虏使”。除对清朝的公文贺表之外,一切内部公文,包括王陵、宗庙、文庙祭享祝文,仍用崇祯年号。朝鲜《仁祖庄穆大王实录》,在明亡前用崇祯年号,在明亡后用干支纪年和国王在位年号。在仁祖之后的历代朝鲜国王《实录》,只书干支纪年和国王在位纪年。至于私人著述,直到清末,仍有人书写崇祯年号,以至竟然有“崇祯二百六十五年”的纪年。
明朝灭亡后,李朝王室一直进行各种追思活动。仁祖不忘宫中焚香望阙之礼。1704年甲申,明朝灭亡六十周年,李朝肃宗自宜春门诣禁苑坛,以太牢祭祀崇祯皇帝。又命汉城府在后苑春塘台设“大报坛”,祭祀神宗皇帝。“大报”出于《礼记》郊特牲,是郊天之义,而兼有报德之意。1749年(乾隆十四年)又以明朝□□、神宗(万历)、毅宗(崇祯)并享大报坛,并于三帝即位、忌辰日行望拜礼。这种祭祀活动每年进行,直到李朝末年。
皇帝不高兴,可是大家也不能不干活啊,这朝鲜,自然还是要救助的,不过该如何救助,就要改变一下方式方法了。
虽然朝鲜遭灾了,缺粮,可是其他的呢?
矿产啊,人参,棉麻这些东西,总不会也遭灾了吧?
想要粮食可以,拿东西来换。
不过此事么,倒是要找一个合适的一点的人选来执行。
四阿哥,八阿哥,第一次接手了皇父交待下来的差事,有些紧张的同时,自然也是欣喜的。
许是潜意识中知道太子总会被废的,所以王俊生如今对于太子的态度越发地让人觉得难拿了。
太子紧张之下,越是昏招频出,越发地让人觉得失望……
康熙三十七年二月,康熙下旨,命部臣往天津截留河南漕米,用商船出大沽海口,至山东登州,更用鸡头船(似乎是帆船)拨运引路。朝廷还颁发帑金,广给运值,缓征盐课,以鼓励商人,将盛京所存海运米,“平价”贸易。共水陆运米二万石,内加赏者一万石。
据《清史稿》记载:朝鲜灾民收到救济粮后,无不欢快鼓舞。朝鲜国王也具表文上奏康熙帝,陈谢感激殊恩,备言民命续于既绝,邦祚延于垂亡,周围运粮米之快,赈贷之周密,是古所未有。康熙帝三十七年四月二十六日,清政府救济粮运至朝鲜,朝鲜右议政崔锡鼎到边境迎接。七月初十日,清政府吏部右侍郎陶岱从朝鲜返回,疏言遵旨赈济朝鲜事,其中写道:‘臣等遵旨赈济朝鲜,于四月十九日进中江,随将赏米一万石,率各司官监视,给该国王分赈,其商人贸易米二万石,交与户部侍郎见和诺监视贸易。’据朝鲜国王李焞奏,皇上创开海道,运米拯救东国,以生海筮之民,饥者以饱,流者以还。目前二麦熟稔可以接济,八路生灵全活无算。康熙帝闻奏后,作“海运赈济朝鲜记”
正史记载和朝鲜人的描述截然相反,考据朝鲜朝野的记载,都是污蔑朝廷趁火打劫之言。这让后世很多人更加不耻朝鲜人的做法了,泼污水也不是这样泼的吧?
好歹那么多的粮食,花费了那么多的人力物力,难道都是喂狗了吗?养不熟的白眼狼!
后世华夏之人如是评价道,而且这是众生的普遍认知!
也不知道被清廷坑惨了的李氏王朝会不会气的吐血,那就不得而知了!
坑了一把朝鲜人,顿时觉得自己萌萌哒!_(:3ゝ∠)_
当然,四阿哥和八阿哥也得了王俊生的好一番嘉奖,言语和物质并重,一时风头无二,更让太子殿下觉得心情沉重了。
要说这四弟么,算是自己的一方的话,那么八弟可就只能算是大阿哥一系了。
要知道,八阿哥小时候是经由惠妃养大的,这生恩养恩的,不好说啊!所以说,八阿哥被归为大阿哥一党,是理所应当之事。
这位对于惠妃也是一直恭敬有加,孝顺非常,加重了大家的这种认知。
尽管尚且稚嫩,不过胤禩显然已经开始摸索谋划了……
………………………………
第42章 八阿哥3
“所以,胤禩啊,阿玛找你来,就是想问问,马上要大婚了,你可有什么心愿没?”
康熙三十七年,除了第一次分封皇子之外,另外要紧之事,便是八阿哥胤禩和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郭络罗氏的婚事了。
康熙三十七年三月,康熙分封皇子:封皇长子胤禔为多罗直郡王,皇三子胤祉为多罗诚郡王,皇四子胤禛、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佑、皇八子胤禩,俱为多罗贝勒。
自家儿子,自然是怎么怎么好,可是康熙仍旧不愿意委屈了儿子,生怕这位儿媳是个跋扈性子,若是再瞧不上儿子的出身可该如何是好?
所以康熙三十七年,接着种种事由,大肆分封皇子,算是提高了八阿哥的地位。
至少在外人看来便是这般,八爷温润文雅的性子已然养成,隐隐地有了贤王的影子。
这不,要大婚了,王俊生将他招来南书房,想问问这位到底有什么心愿没有。
胤禩尽管极力镇定,不过面上仍旧露出了一丝羞窘之意来,眼眸中却是闪过了一丝迟疑,这让王俊生更加好奇。
“快说,阿玛给你个心愿,只要不离谱,什么都成!”
少年人的这种羞窘之态让他的心情也是大好,催促道。
“额,皇阿玛,儿子真的许什么样的心愿都成吗?”
“没错,朕金口玉言,难道还能诳你不成么?”王俊生仍旧是笑眯眯的,一幅大灰狼的模样:_(:3ゝ∠)_
“噗通……”在皇阿玛的慈爱目光下,八阿哥面上闪过一丝坚毅来,然后跪倒在地,低着头,让人瞧不见他的神色,禀道,
“皇阿玛,儿子,儿子想为我额娘求个恩典。”
“喔——你额娘怎么了?想求什么,站起来说!”
听着皇阿玛拉长了调子,慢悠悠的,听不出喜怒的声音,胤禩心下一紧,不过机会难得。
这样的机会,还能有下次吗?他觉得很是渺茫。
胤禩也不是少决断之人,尽管觉得不妙,可仍旧心下一横,
“儿子想为我额娘求个恩典,皇阿玛可否为额娘抬旗?”
终于将自己萦绕心头多年的心愿说了出来,他觉得轻松的同时也是越发地紧张了。
生怕自己的心愿落空,这个心愿他从来没有对任何人吐露过,哪怕是自己的亲生额娘,他都无法出口,生怕伤了额娘的心。
今天是怎么了呢?是因为皇阿玛太过温柔吗?所以自己不由自主地被蛊、惑了吗?
这种被等待审判的滋味儿胤禩知道,自己终生难忘!
“朕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可惜的是,胤禩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不免地有些失望。
一向柔和的笑容如今也撑不住了,略微地带着几分僵硬地告退离去了。
王俊生瞧着他离去的背影,有些叹息。
不过这也实在是个是好机会!
胤禩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满心的苦涩,不知不觉间,双手紧握,难道说自己的努力还不够吗?
背影有几分落寞的胤禩被外人瞧见,就是另一份模样了,只怕是被皇父给斥责了吧?
这样的消息不大一刻便传的尽人皆知,作为年岁最小的贝勒爷,如今风头正盛的八贝勒爷竟然遭到了圣上的斥责,这实在是一件喜大普奔之事。
当然,也有很多人在为这位儒雅的贝勒爷揪心,这其中,自然是少不了他的母亲卫氏的。
卫氏出身低微,能诞下皇子,已然是侥天之幸,如今儿子又这般地争气,受皇帝喜爱。
卫氏便时时处处小心翼翼,生怕自己再牵累了儿子。所以,尽管心中挂念儿子,卫氏仍旧不敢明目张胆地打发人去瞧瞧他。
惠妃尽管是八贝勒的养母,不过自己有已然是亲王的大阿哥,对于八阿哥,也不过是面上情罢了,哪里就会真的关心他?
偌大的皇宫,瞧着自己风光无限,可是到头来,一个真正关心自己之人也无。
一阵冷风吹过,胤禩总算是清醒了过来。
看来,自己这是被最近的风头给冲昏了头脑啊,太过放肆了!
皇父是在用这种方式提醒自己吗?自己的一切都是皇父给的,如果皇父不愿意,只怕他分分钟就能收回去!
心中顿时生出了无限的危机来!
_(:3ゝ∠)_
不得不说,皇宫的孩子,心思总是这般复杂。
等到这位回到阿哥所时,已然调试好了自己的心情,仍旧是那副笑意吟吟的模样,谁也瞧不出来喜怒了。
担心他心情不好的九阿哥胤禟和胤礻我俩守在阿哥所的门口,远远地瞧见了八哥的身影,兄弟俩赶紧地迎了上去。
“八哥,我听人家说,皇阿玛骂你了?”
大嗓门的十阿哥已然开吼了。
“八哥,没事儿吧?”九阿哥也是一副关心的模样问道。
瞧见这两位面容上的急切,胤禩心下一暖,尽管不受皇父待见,不过有两位真心以待的兄弟,倒也不算是完全地失败。
“并不是,怎么会有这样的传言?”
八阿哥虽然笑容有些勉强,不过并没有沮丧,反而带着几分好奇地反问起了他们。
九阿哥和十阿哥顿时放心了,这两位都是心思简单之人,最不耐烦那些弯弯绕绕的,知道八哥没事儿,也就不去追究这样的消息是怎么传遍后宫的了。
“嘿,谁知道呢,说不定时哪个嚼舌的,满嘴胡吣罢了!别理它了,八哥,可是要大婚了,弟弟这里可是准备了好多的好玩意儿给你呢!”
九阿哥和十阿哥俩人同时露出了个坏笑的神情来,八阿哥暂时地就将那些闹心之事丢下,差人去跟额娘说一声,省的她有忧心,然后跟着两位弟弟一起回了阿哥所的居所。
这里如今一副富丽堂皇之象,倒也是,马上要大婚了,自然是要准备一番的。
想到长相明丽,大气任性的未来福晋,饶是心情不好,可是胤禩仍旧露出了一个满意的笑容来。
这桩婚事,他如何能不满意呢?
要说这位郭络罗氏,未来的八福晋,还是九阿哥的表妹呢,也算是青梅竹马长大的。
康熙为胤禩挑选的这门婚事,也算是一番好意,经过一番思虑之后才决定下来的。
胤禩能借势的同时,还不会为郭络罗氏的娘家牵累,真心地不错。
如今的康熙,正是年富力强之际,对于皇子们的防备,并不是后来那般严重,倒也算是一片慈父心肠了。
女方尽管看上去比较强势,不过郭络罗氏可不是安亲王岳乐的孙女,不过是外孙女罢了。
这种联系,很脆弱,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地就会消散了。
这是康熙的判定,他可不知道自家这位小八,借助外戚,很快地就拉拢了一批朝臣,另立山头了。
为了胤禩,王俊生觉得自己做的不错了,生怕郭络罗氏嫁妆寒酸,还特别低赐了些东西给郭络罗氏添妆之用。
当然,后宫自然是在太后的带领下,另有表示的。
太后实在是个秒人儿,王俊生觉得这老太太能赢得原主的真心敬重,并不单单是因为有个好靠山,好出身。
总之,大家相处和睦,这就很好。
王俊生平日里朝堂上忙的狠了,也懒得再去理会后宫,平日里有闲暇,他也会去陪陪老太太,一起用个饭,吃个茶,以表孝心。
当然,老太太这里也是不缺人表孝心的,后妃,儿孙,甚至是重孙萦绕,日子过的和乐。
因为和蒙古人如今处于蜜月期,老太太吃的好,睡的香,身体自然是倍儿棒的。
而且这位有一个很好的品质,一切按着皇帝的心思走,很多时候,大家,或者说是后宫,都是以太后为风向标的,这样子就能很好地规避某些风险。
所以,王俊生觉得这老太太不简单,也不是说说玩的。
八阿哥在两位兄弟的插科打诨之下,心情算是彻底恢复过来了,心底的最后一丝郁结也消失不见了。
这也算是自己的幸运了!
八阿哥送走了两位兄弟之后,心中叹息道……
#有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皇父,求问身为人子该怎么办?#
#好消息来的太快,如何证明我不是在做梦?#
听着周围人的恭贺之声,八阿哥却是傻了一般,木木呆呆地站在原地,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才好了?
“八哥,你不会是欢喜傻了吧?快去和良母妃去报喜啊!”
若不是十阿哥的这声大桑门儿震醒了胤禩,他这会儿只怕仍旧是处于晕晕乎乎之中罢?
“同喜同喜!”
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欢喜傻了,在听到额娘不仅抬了旗,而且还被封为良妃时,八阿哥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不可能!”
总觉得自己是陷入了一种玄之又玄的境界之中,似乎很不真实!
直到十阿哥的那声大嗓门儿,他瞧着周围人的喜色,似乎觉得整个人飘乎乎的,脚下也有些发虚。
阳光照在身上,不仅没有让人觉得温暖,却是感觉亮的刺眼,白晃晃的一片……
紧接着,一阵惊慌马乱,八贝勒竟然昏了过去!
这实在是让很多人诧异不已,当然,也是忧心不已。
去上禀的上禀,招呼太医的招呼太医,总之,阿哥所几乎乱成了一锅粥。两位小皇子尽管年幼,不过也不是不知事儿之人。
所以很快,太医就来了,当然,脚后跟儿来的,便是皇帝了。
众人急匆匆地行礼,王俊生自然是顾不上这些的,若是自己的任务对象出了什么岔子的话,那就糟心了!
“得了,别管那些虚礼,先替老八诊脉!”
太医略微有些紧张地动作立即地被皇帝伸手制止了,如今天大地大,病人最大,所以别耽搁了!
太医伸手摸了一把头上的虚汗,沉下心来,开始诊脉。
还好还好,八贝勒爷没什么大碍,不过是大喜之下,有些绷不住罢了。
瞧着太医的神色,王俊生只怕也是猜到了这个儿子的大致病情,不由地松了口气。
不过老八的身体是不是太过柔弱了些?这样子的身体,难怪子嗣不多,唔,看来自己日后要多多地关注下儿子们的身体了,子嗣不多的似乎还有太子啊,老四也是如此。
不得不说,这位的思绪跳跃的太快,太医的金针下去,一盏茶的功夫不到,昏倒将大家吓了个半死的八贝勒爷终于悠悠地醒转过来了。
“皇阿玛,八哥醒了!”
又是大嗓门的熊孩子老十,王俊生的眉头忍不住地跳了跳,要说起来,这宫里的熊孩子二人组,就是老九和老十俩。
“太医,先替老八诊脉。话说,老九和老十,你俩这会子不应该是在书房上课吗?如何会在阿哥所?”
“皇,皇阿玛,这不,八哥要大婚了么……”小胖子二人组都有讪讪地开口辩解……
“借口不错,不过每人的功课多加十篇儿,明儿交给朕。”
王俊生却是不为所动,知道这俩的性子,他才不会上当呢!
“皇,皇阿玛,能不能……”这次,开口的是大嗓门的十阿哥。
“不能,如果不满意,那么就再多加五篇。”
“儿子满意,满意!”
两位连连点头,面露苦色!
o(╯□╰)o日子还能过吗?十篇,这是要熬夜的节奏哇!
“八哥,咱们先走了,等有功夫了再来瞧你!”
然后,两人立即地遁了,留下了皇帝和八阿哥父子……
………………………………
第43章 八阿哥4
“朕恭奉圣祖母太皇太后慈谕。
自古帝王、慎简淑德
备秩宫闱、以襄内政。
历稽往制、典礼攸隆。
有卫氏
温惠端良。
壸仪懋著。
今进封为良妃。”
当然,一起颁发的,还有将卫氏抬入正蓝旗的旨意。这么短短地一道圣旨,良妃在送走了传旨的内侍之后,亲自地供奉了起来,自己就这般痴痴地望着……
“额娘……”
这一声“额娘”似乎是将她从某种遐思中唤醒了过来,回头一望,果然是自己的儿子,竟是满头大汗!
“才进了五月,天气还不爽朗,你这孩子,如何能这般单薄的就乱跑?”
“额娘,儿子没事儿,儿子过来是给额娘贺喜的!”
此言一出,母子二人觉得欢喜的同时,又是无限的酸涩。因为自己母亲的这个出身,母子俩在这宫闱之中受了多少的委屈,不足为外人道也。
如今也算是苦尽甘来,如何能欢喜?如何能不失态!
“好,好,好孩子!额娘这是沾了你的光了!”
卫氏抚摸着儿子的脸颊,满腹欢喜道。
“额娘,快别这般说,只是儿子没用,让额娘苦了这么多年!”
在贝勒爷大步进来的那一刻,身边的有眼色的宫人们就立即地退了出去,让母子二人独处。
这两位也是一时失态,冷静下来之后,反倒是有那么一丢丢的羞窘之意。
好在胤禩确实是个八面玲珑之人,不着痕迹地开始转移话题。
“额娘,儿子快要大婚了,您可得好好儿地替儿子操持一二……”
“好,好,额娘替你操持,尽可放心,你福晋也是额娘瞧着长大的,是个好姑娘,将来你们好生过日子,额娘也就放心了!”
“额娘,您放心吧,总有那么一日,能让您享福,过上好日子的!”
似乎是下定了某种决心一般,这位对着卫氏表态道。
“额娘不求那些,只求你能平平安安,额娘就什么都不求了!”
尽管为儿子的能干高兴,可是这位谨慎习惯了,所以额外地叮嘱了这么一句。
大事儿她不大懂,可也知道,关于差事,总得小心了再小心才是。
“额娘放心吧,儿子心里有数的!”
想到之前皇父和自己所交代的差事,他知道,自己反正是没有退路的,为了额娘,为了自己个儿,他似乎只能往前冲了,至于得罪的是不是太子,如今也顾不上了。
当然,目前考虑这些似乎都有些早了,八贝勒与郭络罗氏的婚事终于到了!
折腾了不少的日子,到了正日子了,胤禩自己反倒是清闲下来了,皇子大婚,自然是有规定的,只要按着各种规矩走,那就没问题了。
等到彻底地清闲下来,已然是晚上了,八贝勒爷大婚,宫里的各大头头脑脑都出现了。
良妃卫氏今日也难得的有些张扬,打扮地极为喜庆,果然颜色更甚往日,瞧的几位妃嫔们心中有些酸。
不过这样的好日子,卫氏如今又是妃位,这后宫的局势自然是要打破了的。
之前是四妃统领后宫,大家从康熙二十八年开始磨砺了这么多年,也算是彼此之间都有了默契,如今又多了一个卫氏,只怕这后宫又要乱上一阵子了。
只是希望卫氏如同她自己之前表现的那般,真的是个贞静柔顺的,如若不然,只怕还有的磨呢。
皇帝拔高卫氏的地位,明眼人知道,这是因为八阿哥之故,可是后宫之人,却不会那么“单纯”地只觉得是因为八阿哥,至于更深层次的缘由,暂且大家不知道,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八阿哥大婚,阿哥所笼罩在一片喜庆之色之中,皇帝手书的“佳儿佳妇”的条陈已然被装裱了起来,悬挂中厅。
饶是规矩严谨的皇家婚宴,这一天折腾下来,外加上兄弟们灌酒,闹腾,胤禩只觉得自己有些昏昏糊糊了。
送走了几位兄弟之后,他一个坐在略微有些空寂的大厅上,眼神悠远,不知道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