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我是好爸爸-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事儿,晖儿肯定会逢凶化吉,平安无事的,打发人去前院儿找王东,让他去外买几坛子烧刀子送进来,我先去看看晖儿。”

    说完之后他抬脚进了里间,乌喇那拉氏显见是火大至极,也顾不上里间的丈夫,恨声吩咐道,

    “将这丫头送回宗人府,贝勒府庙小,容不下这么心大的丫鬟!”

    那丫鬟显然没想到自己一句话会带来这么个结果,面如死灰,不过也不敢吵闹,乖乖地被人给架出去了。

    显然,四福晋对于内院的掌控还是很到位的,至少在她的院子里,弘晖的院子里,一点儿问题都没有,也许她说句话,比起四贝勒还要管用。

    王俊生从丫鬟手里接过了冷帕子,替弘晖擦拭身体,小孩儿烧的满脸通红,小脸儿瘦的还没巴掌大,就算是在熟睡中也皱着眉头,一副不安稳的模样。

    额头,脖子,后脑勺,腋下,后背,大腿根,手心,脚心,王俊生很是冷静地,机械地重复这个动作。

    少顷,乌喇那拉氏带着人抬着烧刀子和口外的烈酒进来了,夫妻俩齐心协力,一遍又一遍地替他擦拭全身,整个屋子散发着一股让人发呕的酒气。

    “多搁两个炭盆,将外屋的窗子打开,透透气儿。”

    王俊生没有解释的意思,众人也知道这位是说一不二的性子,乌喇那拉氏想要说些什么,最后还是放弃了,一屋子的下人婆子们立即地就动弹了。

    又反复地擦拭了快一个时辰的功夫,王俊生觉得自己的胳膊已经酸的抬不起来了,原主的身体素质还真糟糕。王俊生觉得自己已经无法用嘴唇和额头判断弘晖的体温了,头也不抬地吩咐道。

    “打发人去外院将太医请过来,让他给大阿哥诊脉。”

    “嗻……”

    是苏培盛的声音,看来他去衙门请假回来了。

    这是自己换了的酒精,也不知道如今是个什么情况了。乌喇那拉氏面露坚毅之态,一副母狼的模样让王俊生有些动容。

    “不怕,会没事的!”

    许是原主残存的情感,所以王俊生伸出了手,握着她的手,安慰了一声儿。

    “嗯,我知道。”

    乌喇那拉氏回道,不过声音中带着几分哽咽和决绝。

    众人的速度很快,王俊生也懒得折腾那些虚的,太医的神态平和,并无一丝慌乱,让他有些感慨,这皇家出品,果然有模有样的。

    “许太医,情况怎么样?”

    哑着嗓子的王俊生问道,乌喇那拉氏觉得自己被握住的手被攥的有些紧,生疼生疼的。不过此刻她是顾不上自己的,几乎是屏住了呼吸,想要知道太医会说些什么。

    “大阿哥的体温降下来了,只要再不反复,应该无大碍了。我再开个方子,调养稳固一下即可。”

    许太医的神色振奋,平稳中带着几分欢喜,让人觉得舒服至极。

    王俊生发觉,整个屋子似乎都舒了一口气一般,轻松了几分。

    “苏培盛,赏!”冷面贝勒继续言简意赅。

    乌喇那拉氏欢喜地眼泪停不下来的模样,王俊生也理解她的一片慈母之心,放缓了声音道,

    “快别哭了,小心伤了眼睛,这是好事儿,该欢喜的。”

    从来在人前,冷脸的丈夫就没有这般柔和过,乌喇那拉氏震惊地抬头,望见他眼中的柔意,复又低下头去,用手中的绢帕拭干了泪水。

    “来人,进宫去皇上和德妃娘娘处报平安。”

    恢复了常态之后,四福晋又恢复了往日里的精明能干,很多时候原主想不到的地方,都是她在查漏补缺,这也让原主对四福晋很放心。

    “嗯,有理,我前儿得了一盒上好的何首乌,留两块儿给乌喇那拉老夫人,两块儿给德妃娘娘送过去吧。”

    对于这样的吩咐,四福晋是有自己的理解的,这是他对自己的安抚,这话说的也有道理,尽管理智上的分析是这么说没错,不过乌喇那拉氏的嘴角还是翘的很高。

    显然,不管是为了什么,总之她的丈夫,她的爷,对自己有感情,对自己的娘家看重,这就足够让四福晋满意了。

    当然,最好的好消息还是自己的儿子,高热终于退了。

    “乌玛嬷嬷,去小厨房炖着白米粥,等大阿哥醒了之后给他用。还有药也要煎好,放温了再送过来。”

    温柔中带着几分精明的四福晋对于原主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当然,如今对于王俊生来说也是如此。

    大阿哥好转的消息传出去之后,整个四贝勒府都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至少表面上如此。

    至于李主子的丫鬟“一不小心”毁了博古架上的瓷器什么的,大家也只能按着规矩给她补上了。

    王俊生对此并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他就当自己没听过,至于四福晋会怎么处理,李氏又会怎么反击,那就是她们内宅的事情了。

    八岁的弘晖也该是时候搬离内院,在外院学习了。

    当然,六岁的小皇孙都会去宫里上书房去念书,除了生辰,圣寿,过年之外,剩下的日子风雨无休。

    诵读一百二十遍,默写一百二十遍这种变态的教育方式至少在康熙和他的儿子这两代人身上效果斐然。

    至于到了第三代,似乎一下子就不成器起来了。

    盛极必衰,这也是有道理的。

    不过目前的状况么,对于王俊生来说,其实不是那么好,不过他就真的只是来养孩子的,而且对象就是刚刚脱险的大阿哥弘晖,所以夺嫡什么的,就让它随风去吧……

    他如今更像是千帆过尽,心神平和,对于权术,筹谋这些真的是没有多少的兴致了。

    所以他还是抱紧了康熙的大腿,抱紧了太子的大腿,然后混日子得了。

    在弘晖吃了几口白米粥,又吃了让人闻之欲呕的中药之后,又躺下休息了,他也整理好了自己的思绪,决定好了将来的路。

    尽管一张小脸惨白,不过弘晖还是进退得当,小小年纪地就让人觉得不凡。不过王俊生知道,在皇家这是最基本的。

    不过一个冷面王爷有个温雅的儿子,似乎也不错?

    “你都这般大了,也不知道爱惜自己,累你额娘,枉……”

    “爷,您累了一天了,快去洗漱歇息吧……”

    四福晋瞧着儿子可怜兮兮的模样,心生不忍,然后她急急出头,王俊生哪里能看不出来她的用意,不过并没有驳斥,袖子一甩,转身离开了。

    “哼,慈母多败儿,日后骑射都要练起来,修养好了就搬去外院!”

    丈夫一锤定音,四福晋也不顾上安慰儿子了,贝勒爷怎么会生出这样的念头来?

    送走了还有些意犹未尽的丈夫,四福晋瞧着面色有些黯然的儿子,打起了笑脸,开始安慰他,

    “唉,你阿玛就是这般,心口不一,你今天高热不退,他不知道多着急,亲自照顾了你半日,直到你高热退了之后,他方休息了片刻,他对你严苛也是为你好,你万不可心存怨尤……”

    “额娘,儿子知道,阿玛就是那样的性子,额娘也累了吧,陪着儿子一起休息会儿吧。”

    弘晖回了额娘一个笑脸儿,瞧着她满脸的疲惫,劝说道。

    “好,额娘和晖儿一起休息。”

    ——————————————————————————————

    贝勒府,前院书房

    “……爷,太子爷似乎有些不愉之色。”

    苏培盛保持着一致的音调,从头到尾有些刻板地汇报完了自己的差事,最后一句话,他说的极轻。

    “唔,我知道了。”

    苏培盛便知道自己该退下了,他慢慢地站起来,看着假寐的主子,然后离开了书房。王俊生又一次地利用着系统修补身体,简直不能更虐,整个人处于一中极端的酸爽之中,简直糟心。

    好在明天他就能享受到年轻健康的好处了。

    既然自己的任务对象没问题了,王俊生也该是时候上朝回衙门打卡上班了。

    第二天的朝会结束之后,康熙将四儿子留下,问了几句他的嫡子如今是个什么情况,当然,他身边站着风华绝代的太子爷。

    “儿子谢过皇阿玛关心,已经大好,太医说日后小心调养即可。”

    “嗯,那就好,养儿方知父母苦,你也不可懈怠,好生地替朕分忧……”

    “谢皇阿玛教诲,儿子记下了。”

    听完了康熙“balalala……”一长串的啰嗦之言后,王俊生仍旧神态恭敬,让康熙过足了慈父的瘾,这才被恩准离开。

    一同离开的还有意气奋发的太子,康熙四十四年,离“一废太子”还有三年,太子虽然有了些许的危机意识,却也的确是风光无限的。

    “二哥,这些日子多谢二哥包涵了。”

    四阿哥胤禛本来就是个话少的性子,能说出这么一句来,太子已经觉得很满足了,两人说说笑笑地离开了乾清宫。

    在后宫分手,王俊生转了脚步,穿过亭台楼阁,跨过甬道小路,去了永和宫。

    母子二人都极为地客气,比起陌生人还不如,可这就是前身的母子俩,千真万确的那种。

    王俊生发现,德妃其实似乎也有些不知道该如何和这个冷脸的,随时散发着冷峻气息的儿子相处,所以两人客气了两句,问候了两句之后,便彻底地冷场了。

    王俊生也没有要改变原主性子和为人处世的心思,其实冷漠一些,话少一些,日子其实更加地痛快,至少很多场合你都不必逼着自己和那些乱七八糟的人虚与委蛇。

    反正他也没什么心思去夺嫡,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去经营官场,经营人脉,收手下之类的,所以关上门,自己过的舒服就好了。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自己就能被人踩了,这个世界上,除了康熙和太子之外,王俊生也没想过自己要受谁的气,哪怕是德妃也不行……

    毕竟是男孩子,尽管之前病的严重,不过如今恢复的也是极快的,四福晋压着让弘晖在府上休息了半个多月,实在是拖不下去了,这才慢吞吞地让人在外院收拾院子,整理家具,打算在最近找个好日子,然后搬去前院儿。

    进了府里的戴先生似乎就真的不是贝勒爷的谋士,而是教书先生一般,为贝勒府的几个孩子做着启蒙工作。

    戴先生也是一副高人模样,并没有半点儿急色,打卡上班之后,在王府的书房捧着各色孤本,不亦乐乎。

    四贝勒府开始真正地进入舒适的日子了……

    王俊生在衙门里的差事都是做熟了的,对于他并不会造成太大的负累,再者说了,他也在慢慢地转变自己的作风,并不像原主那般,什么事儿都抓在自己手中,户部有满汉有位尚书,一级一级地分下去,很多事情他揽总就得了。

    他的工作量锐减,不过户部的众人就糟心了,尽管王爷并不会像之前那样什么事儿都自己干,不过现在的王爷更可怕了,他冷脸问责时,很多人都是小腿打颤,冷汗淋漓。

    谁都甭想糊弄了这位爷就是了。

    王俊生有更多的闲暇时间,他也不琢磨夺嫡,收揽人心,自然有了更多的时间待在府里了,搬到了外院求己居的弘晖的好日子就来了。

    对于弘晖来说,这真的是好日子,他一向崇拜,敬爱的阿玛会亲自教导自己骑射,武学,这怎么就不是好日子了?

    简直了一盏茶功夫的马步之后,弘晖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实在是太累了,大腿面儿都是打颤。

    “别坐下,起来慢走两圈儿。”

    王俊生在一旁坐着喝茶,吩咐道。

    “儿子知道了。”

    弘晖喘着气儿应了一声,然后手脚并用,爬了起来。骑射他也在学,宫里的武师傅会教导,不过站马步么,就不一定会有人要求了。

    所以王俊生就替儿子将这一课给补上,下盘不稳,还能干什么呢?

    弘晖一整天的功课结束,然后他便能回去洗漱休息,去后院接受额娘的安慰了。

    当然,还有一大家子一起用餐。

    这种时候是弘晖最安静的时候,当然,所有的人都安静,因为冷面王爷会出现,所以所以人屏着呼吸,生怕自己喘口粗气儿就被他给盯上了一般。

    反正觉得自己没吃饱,消化不良的人已经不少了。

    从四贝勒的女人到儿子都有……

    王俊生自己倒是没有什么感觉,原主的口味挑剔,为了让丈夫能吃好,四福晋挑选的厨子手艺相当不错,所以他吃的很满足。

    “吃好了就走吧……”

    王俊生说完话之后,弘晖就立即地放下了手中的糙米茶,起身和自家额娘告别,然后跟在不远处的阿玛身后,去前院儿书房了。

    父子俩的脚步极慢,算是饭后运动了,苏培盛领着一票人远远地跟在后面。
………………………………

第97章 胤禛2

    “你的功课如何了?可还能跟上师傅的进度?”

    半晌儿之后,弘晖听到了前方阿玛的问话,上书房都是大班制,也不管你的程度如何,反正一个接一个的翰林啊,进士的,尚书的,总归都是那么教学的,所以阿玛询问的缘由,毕竟自己病了这些日子,功课上有些吃力也是正常。

    “问题不大,这些日子戴先生都有帮儿子补习功课。”

    弘晖亦步亦趋地跟着,低声回道。

    “嗯,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并不多,戴先生教的很明白。”

    “记得刻苦一些,再者,在宫里要记得谨言慎行。”

    “嗯,儿子知道了。”

    “五讲四美,好好学习”这种情况显然是不适合皇孙的,不过自己既然已经打定主意不去掺和那一摊子,那么再让儿子精通权术谋略就有些不合适了,不过也不能不了解其中的手段,省的被人给算计了。

    所以说,个中的难处,也是有些难以拿捏的,索性孩子年岁还不大,王俊生就什么都教,到最后看他喜欢什么,就去玩什么得了。

    至于将来干什么,几乎就不是弘晖能控制的,所以暂且不提。

    王俊生忙着教儿子,休沐日不是去寺庙和大师傅说禅就是去郊外庄子上散心,总之日子不要过的太潇洒。

    他这个样子,仍旧是有看不过过眼的,除了太子康熙之外,剩下的就是大阿哥,八阿哥一脉了。

    康熙纯粹是嫉妒儿子逍遥,太子心情就复杂了许多,作为他的助力,四弟的能耐是没的说,态度也恭敬,可他给人的感觉么,一直都是不冷不热的,当然,嘱托给他的事情完成的又快又好,这让太子高兴自己手底下有能耐人的同时又忍不住地生出几分防备之心。

    至于大阿哥,八阿哥一脉,纯粹就是厌恶了。

    大阿哥九千岁讨厌他,全然是因为他是□□,四弟冷热不近,软硬不吃的模样实在是太欠揍了,曾经想要拉拢老四的大阿哥表示。

    讨厌一个人需要理由吗?八阿哥是也不知道,反正对于这个和自己出身差不多,可是命运截然不同的兄长,他的心情最是复杂的。

    感同身受也有,羡慕嫉妒也有,幸灾乐祸自然不少,不过对于四哥的关注么,从来就没有少过。

    众人的心思王俊生并不关心,他带着一家子人出去走走,尤其是几个孩子,李氏生的儿子还不如女儿壮,性子也和小闺女一样,娇弱的让人看不下去。

    尽管不是自己的任务对象,不过王俊生还真心不能扔着不管,所以三不五时地借口让人将孩子们带出来,一起出去跑跑跳跳,稍微多点运动量,别继续养在深闺,出来进去都是丫鬟婆子地抱着。

    这般那般地折腾下来,李氏发现自己的两个儿子身子骨儿似乎是强健了不少,这位为了争宠也是蛮拼的,竟然跑到了王俊生这儿来邀功。

    王俊生无语地盯着李氏,直到她再也说不下去,然后窘着一张脸,红彤彤地回去了才算是了事。

    :3ゝ∠

    李氏的那副表情实在是太好笑了,所以苏培盛在听到自家主子压低了的笑声之后,露出了见鬼的表情。

    不过要说李氏的调节能力还真彪悍,晚膳时分,李氏仍旧让人抱着自己的两个儿子,慈母心态简直比乌喇那拉氏这个嫡福晋还要足。

    乌喇那拉氏尽管也不知道她又在闹什么幺蛾子,皱皱眉头,将此事放在了心上,恼不得要让人查查李氏是不是又在憋着什么坏了。

    就这么一件小事儿,四贝勒府迎来了又一波的争斗,好在王俊生并不知道,因为他已经忙的顾不上了。

    “王爷,请您示下,此事该如何?”

    户部满汉两位尚书神色焦虑,略显尴尬地问道。

    “嗯,该做的准备还是要做的,将各项数据汇总,到时候再听皇阿玛的吩咐吧。”

    他神色淡然地很,国库没银子,没粮食,他能怎么办呢?

    康熙康熙,吃糠喝稀,所以说,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这些日子大家也适应了这位爷的风格,爱求真务实的性子是一点儿也没变,不过如今变成了爱用各种数据说话了。

    呃,当然,这位爷博闻强识,外加上他对户部的情况了如指掌,所以想要糊弄他,简直就是老寿星吃□□找死

    他也不说别的,反正是一系列翔实的数据从口中说出来,到最后,声色俱厉,户部衙门噤若寒蝉,人人自危。

    所以谁要有胆子糊弄这位的话,那就真是不想活了,请大家为他点蜡吧,送这位勇士一程。

    两位尚书自然也是知道这种情况的,满脸苦涩地点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在其位,谋其政,所以王俊生回府之后在戴锦的支援下,认真地列了个条陈,以备康熙的问询。

    明天便是每逢五天一次的大朝会,王俊生除了吃的饱饱的之外,稀的几乎一点儿也没进,省的到时候出丑。当然,荷包里又塞了拇指大的两块儿点心,这是备着自己的不时之需,省的给饿死了,那乐子就大了。

    果不其然,第二天康熙神色冷凝地出现在了朝堂上,北方大旱,江南洪涝,老天爷这是几个意思?

    大清也不像宋朝一样,能推出个宰相来顶罪,好面子的康熙可不能让天下人说为君不贤不明,所以老天才会这般地折腾。

    当然,还要赶紧地找出应对的法子来,赈灾,救助丁点儿也不能耽搁,这可是关乎着江山社稷是否稳固,天下千万百姓安危的大事儿啊。

    皇帝心急火燎的,臣子们自然不能表现的太轻松了不是,朝臣们都是一副吞了苍蝇,踩了狗屎的倒霉模样,在听到皇帝问计时,低头不语。

    康熙没法子,只能实行点名制了,

    “太子,你的意见呢?”

    太子就知道会这样,不过他早就有了万金油答案

    “回皇阿玛,儿臣认为,此事户部和工部应该拿出具体的应对策略来。”

    赈灾啊,救助这些的,不就是户部和工部的职责么,所以说,总不能让这些人干拿着俸禄不干事儿吧?

    太子一边说,一边还使了个眼色给王俊生,户部控制在四弟手中,他可没有什么不放心的,工部如今是老八,太子觉得这是个坑对手的好时机。

    虽说对于太子的油滑没有担当略微地有些失望,不过康熙认为他说的也很是有那么几分道理的。

    户部的两位尚书大人对视一眼,然后由着满尚书上前,将这些日子户部汇总的本朝赈灾的各种法子,数据给列了个快两寸的折子,当然,最上面的一份儿是如今户部对于这次江南洪涝,北方旱灾具体的应对措施。

    不过呢,折子拟的再漂亮其实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因为人人都知道户部是个什么情况。

    一向爱表现的满尚书这次并没有说太多,干巴巴地补充了几句之后,便闷声不吭了。

    康熙自己忍不住地有些失望,当然,户部的这份儿折子还是很有可取之处的,花团锦簇的折子也让康熙对于户部多了几分宽容之心。

    显然这就是老四的做事风格,从来就是酱紫踏实,让人放心。

    “老四啊,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

    众人似乎是发现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一般,竟然从圣上的口中听出了几分慈爱来。太子站在最前头,听的真真儿的。

    皇阿玛,四弟,太子忍不住地捏了捏自己的衣袖。

    战场无兄弟,官场无父子,皇帝尽管表现的慈和,不过王俊生仍旧是恭恭敬敬地,当然,表情么,仍旧是冷冰冰的,谁都欠着他三十两银子似的。

    “赈灾,救助,无非就是人手,钱粮,药材,户部最多只能挤出三十万两,至于粮食,最多两万石。”

    康熙闻言有些气闷,这样的情况难道还需要他说嘛?自己当然是知道的。杯水车薪说的就是这样的情况,那么点粮食只怕京畿地区都不够,就更甭提是其他地方了。

    “不过也不是没有法子,朝廷没钱没粮,并不代表这天下就没钱没粮,儿臣这里有个法子,端看大家伙儿是不是真的有忠心了”

    “喔?说来听听”

    康熙可不管是什么法子,他现在想的最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