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张亮兴汉-第1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何的见解确有一些道理,而刘邦在听完之后,亦是觉得应该去叫一下阵。因为只有这样,自己的大军才像是来攻打对方的,不然时间一久,真的会被对方看出端倪的。
“萧何啊!你说的很对,不过万一我们叫阵对方出兵了怎么办?!到时候我们岂不是死的更快?!”
闻得刘邦担心对方的出击,萧何立刻笑道:“此事也简单。相信对方已经知道章邯兵败一事,这无形之中便已经给了对方压力。只要我们派一名将军带领一万军士上前挑衅,对方一定会有所戒备警惕,而不敢出兵。就算对方真的出兵,相信也不会大军齐出。因为对方也想试探我们虚实。此次叫阵若对方出的是少量兵马,我们便与他战一番。若是兵马过多,我们便退回来,敌人不追自然无事,敌人若追,我们就在半路安排伏兵,将他们吓回去便是。”
听得萧何的计谋,众将皆是叫好。而刘邦在细细斟酌之后,也觉得此法可行。
“好吧,既然如此,那便派一人前去叫阵。再在半路之上,安排伏兵接应。”
众人一见刘邦同意了萧何的意见,便急忙一起上前请缨出阵。
看到诸将皆是急于表现,刘邦又一时不知该选择何人了。
就在众人争论该由谁去叫阵之时,帐外突然有军士要报军情。
刘邦将对方唤入之后,立刻进行了询问。可那军士的回答,却让众人着实吃了一惊。
“启禀大王,我大营之外来了三名敌方将领,他们说想面见大王,而且还带了塞王司马欣的亲笔降书!”
闻听降书二字,刘邦瞬间觉得有些头晕,待到他微微回神之后,便赶忙对着萧何问道:“萧何!我没听错吧?降书?司马欣是要投降了?!”
萧何此时亦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但转瞬之后,他便对着刘邦低声回道:“大王,不可大意,万一对方是来试探我们虚实的怎么办?!我看我们必须小心应对。军士不是说对方带了司马欣的降书吗?那我们就先看一看再做决断。如果对方是来试探虚实,那我们就要让他们以为我大军都在,若是真心投降,那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众人听完萧何之言,不由得再次暗暗称赞。而刘邦也在微微点头之后,便命人将对方带入了帐中。
司马欣特使一入大帐,立刻跪地参拜,待到刘邦让他们起身之后,他们便赶忙将司马欣的手书呈了上去。
“本王已到你们这里三日,这三日双方并未有战斗,为何你们会突然投降啊?”刘邦在接过司马欣的手书之后,并未着急一阅,此时的他想从面前的三人口中先得到一点讯息。
闻听刘邦相问,三人之中为首的一个立刻回道:“启禀汉王,我家塞王与翟王此刻都在大军之中,这投降一事,便是他二人决定的。汉王您若想知道细节,大可看一下我家塞王的手书。相信可以一解汉王之惑。”
见到对方不愿多言,刘邦立刻提高了警惕。但他还是决定先看一下对方的降书,然后再做判断。
此时的大帐之中,众人均是屏气凝神的等待刘邦开口。可刘邦在看完对方的降书之后,却突然一跃而起,随后急声对着三名来使说道:“你三人马上回去!!然后想尽办法阻止塞王与翟王二人!本王决不能再让他二人有闪失。先前已经失了一个雍王了,你们难道是想让天下之人都骂我刘邦是个小肚鸡肠的逼死降将之人吗?!”未完待续。
………………………………
第三百八十六章 屈服
郦食其请缨一探虚实,见二王簧舌胜过刀枪
汉军诸将领闻听刘邦之言,均是一头雾水。但三名司马欣的信使,此时却是异常兴奋。
未等众人搞清事情的来龙去脉,那三名信使便在磕头谢过刘邦之后,飞快的离去了。
望着转瞬之间便已出了大营的三人,萧何随及对着刘邦不解的问道:“汉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您要让那些信使回去?而且您言谈之间,似乎暗示着那塞王与翟王二人有轻生之意。”
闻听萧何相问,刘邦立刻将手中降书递给了对方,跟着便对众人言道:“那塞王司马欣与翟王董翳确有投降之意,而且二人字里行间还透露了轻生之念。看来是雍王的自尽,给了他二人不小的冲击。想不到他三人对于昔日巨鹿秦军被杀之事,依旧耿耿于怀。本王绝不能再让他二人有所闪失了。快快准备一下,本王要去接受对方请降。”
刘邦言罢之后,众人皆是受了不小的冲击,而萧何此刻也已看完对方的降书。在一声轻叹过后,便听得他缓缓言道:“这降书写的极为动情,真看不出是个领兵之人的手笔。看来对方确有投降诚意,不过大王您也太急了。此刻这降书不可尽信的,万一这是对方的计谋怎么办?倘若我们一去,对方立刻发动袭击,到时我们是没有力量与对方抗衡的。”
萧何之言让众人均是陷入了沉寂。而刘邦则是显得格外焦急。“万一是真的呢?那降书写的如此恳切,若是对方见我们不去受降,那司马欣与董翳因此真的送了性命,那本王必会被他的将士所恨,而天下之人也会觉得我刘邦是个无容人之量的小人。”
刘邦的话亦是很有道理,这也让萧何着实为难了起来。此刻若是去受降,无疑是一场豪赌,赌的是对方是否真心投降,而赌注便是汉军上下的性命。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时,刘邦帐下的郦食其突然上前言道:“汉王,微臣有一计。不但可以一探对方诚意,更可救下他二人!”
闻听对方有主意,刘邦立刻兴奋的问道:“广野君你有办法?那快快说于我听!”
“汉王,既然三秦已降,那不如让微臣去走上一趟。若是对方真心请降,必然以礼相待,而微臣也可以用这三寸不烂之舌,劝说那塞王与翟王二人放弃轻生之念。若是对方有诈,微臣也定能看出端倪,到时我们便可不必理会对方,同时也能考虑对应之策。”
郦食其的办法很是稳妥。但刘邦却不太愿意让对方去冒险。“广野君,昔日你为本王入关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结果未曾让君富贵,反倒陪本王跋涉去了蜀中。今日虽说本王相信对方愿降,可萧何之言也有道理。万一对方用计,那你的处境就堪忧了。本王不能让你去冒这个险!”
见到刘邦担心自己的安危,郦食其随及笑道:“大王,正所谓食君禄,尽臣责!大王您对微臣兄弟二人皆是恩赏有佳,微臣又岂可惧险不前?!更何况韩王与微臣有私交,微臣能入大王帐下,也全是韩王之恩。这三秦若是真降,那我们便可兵不血刃得十数万军马!而且如此一来,我们便可早韩元帅之前入韩。这早一刻入韩,韩王的危机便可早一刻解除。这不也正是大王您所想的吗?!如此千载难逢的良机,微臣愿意冒险!此去不仅为报大王知遇之恩,更是为报韩王的举荐之恩啊!”
郦食其此时去意已决,而众人对于他的这份胆量与忠义更是佩服的五体投地!就在刘邦还在犹豫之时,樊哙突然上前一步,随后豪气万丈的言道:“大王,让末将陪郦先生去吧!若是对方有诈,俺拼死也会保护先生的!咱汉军不能让他们小瞧了咱们。而且我也觉得先生说的在理,这确实是早一刻救出子房的机会啊!”
刘邦在听完樊哙之言后,顿时拍案而起。此刻的他终于下了决心,对于二人敢于去往对方之处,显得很是赞许。
“好!樊哙,你一定要保护好先生!郦先生,您只管放心的去,若是他三秦有异心,我刘邦就算拼了一死,也要将你们救出来!此行若是真能收服对方,你二人便是首功,本王定在你们回来之后,大加封赏!”
闻得刘邦同意他们前去。郦食其与樊哙均是十分的高兴。而众人对他二人的举动,亦是十分的感佩。
决议受降之后,樊哙与郦食其便立刻动身前往了司马欣的大营。而当他二人到达之后,发现对方军士早已在帐外静候多时了。
见到汉军派来了使者,司马欣的军士赶忙相迎。郦食其在入了对方营地之后,便立刻焦急的问道:“塞王与翟王现在何处?他二人可有闪失?!”
闻听对方问及司马欣与董翳,负责接迎的军士便赶忙回道:“汉王命信使回来之后,我们便立刻去见了塞王与翟王。那时他二人正欲自尽,我们便强行将他二人拦了下来。事后唯恐他们继续轻生,便只得将二位大王绑了起来。如今他们都在帐中歇息,请二位大人快去看看吧!”
得知已经将二人救下,郦食其方才稍稍安心。可当他与樊哙入了司马欣大帐之后,却听得司马欣在不断咒骂。
“你们这群忘恩负义之徒,快放了我。你们难道连唯一的尊严也不愿让本王得到吗?!小人!都是小人!!”
郦食其在听到司马欣痛斥自己的军士之后,立刻出声驳道:“塞王好大的火气!若你的军士都是小人,那恐怕天下再无君子了!”
闻得有人驳斥自己,司马欣与董翳急忙循声望去。待到看清对方之后,便立刻好奇的问道:“你二人是何人?为何到我大营?”
见对方不识自己,郦食其赶忙躬身一礼,等到礼罢之后,便缓缓回道:“在下汉王帐下郦食其,旁边的这位是汉王爱将樊哙樊将军!特奉汉王之命,前来见过二位大王的。”
高阳酒徒与鸿门酒神的大名,司马欣自是知晓的。闻得对方乃刘邦所派,他便略带怨恼的问道:“我诚心相投,为何你家汉王要命我的军士,将我与翟王反绑!难不成是要羞辱我二人吗?你们这般作为,日后还有何人敢降?!”
看到对方似有怨气,郦食其便亲自上前为其松绑,而樊哙一见此番举动,赶忙上前阻道:“先生,不可啊!万一他二人得脱之后,又要寻死怎么办?”
闻得樊哙之问,郦食其随及笑道:“他们要死,便让他们死好了!如此只顾个人荣辱,而不顾三秦将士死活之人,活着有何用?!”
郦食其的一番话语,让司马欣与董翳二人瞬时愣在了当场。待到他们回神之后,便甚为不满的问道:“你莫要在此信口雌黄!我二人何时只顾个人荣辱?何时又不顾三秦将士了?!早就听闻汉王帐下广野君极善颠倒黑白,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见得二人因自己的话语而恼怒,郦食其立刻收起了笑容,跟着便沉声指着二人说道:“二位大王应天顺命,愿意归降汉王本是好事!可二位却非要一心求死。你们可知道,你们这一死,不但害了汉王,更是害了此间军士!”
惊闻自己害了刘邦,又害了自己的军士,司马欣二人皆是一怔。而郦食其在见到对方没有反驳自己后,便继续接道:“在下知道二位是无法释怀昔日的巨鹿一事。而且还有感雍王之死,故而才想做个了断!但二位实在是糊涂,为何你们不想想。你们与雍王着实不同!雍王之所以一心寻死,一是因为无法释怀往事,二是他丢了城池觉得颜面无光,而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不想归降,并且已是了无牵挂,故而才会选择解脱。也正因如此,我家汉王才会成全了雍王!可二位呢?你们带领如此多的军士归降汉军,一旦二位身死,不知实情之人便会以为是汉王逼死的二位,届时二位记得还有人敢降我们吗?!再者,二位帐下军士对二位尊崇有佳,如果二位一死,军士们心中难免生出芥蒂,到时即便归降,也有可能生出事端,难道这就是二位想要的结果吗?!”
郦食其的一番长篇大论,使得司马欣二人皆是无言以对。可就在他二人考虑对方话语之时,那郦食其却突然话锋一转,对着二人躬身拜道:“我知二位大王是觉得愧对了昔日的秦军。不过此事确非你们之过!更何况今日二位为这三秦的将士寻了一份出路,此乃大善之举。即便昔日真的有错,也足可功过相抵!二位大王一死,对天下有害无利。而九泉之下的雍王得知,相信也会痛斥你们的!所以,还请二位大王三思!”
刚柔并济,理据皆齐。此时的塞王与翟王二人的心理防线已是彻底被攻破了!望着身边隐隐期待的将士,最终,他们屈服了未完待续。
………………………………
第三百八十七章 常山王
三秦军尽皆归降蜀汉,韩元帅得悉个中军情!
三秦降汉,一切都充满了戏剧性。当刘邦带着军士接受司马欣与董翳的请降后,关中之地便毫不费力的改姓刘了!
“难得塞王与翟王宅心仁厚,不愿生灵涂炭。更加可敬的塞王依旧念念不忘子房的恩惠,此乃真正的君子啊。”
听到刘邦的称赞,司马欣随及抱拳回道:“汉王莫要再叫我什么塞王了!此次降汉,乃顺应天时。在下与董翳兄,有一事相求,还望汉王准允。”
闻得对方有事相求,刘邦赶忙应声回道:“塞王与翟王有何要求,但说无妨。只要是我刘邦能做到的,就绝不推辞。”
见到刘邦未闻事,先应允,司马欣便赶忙言道:“此次多蒙汉王帐下广野君当头棒喝,才使我二人放弃了轻生之念。如今我二人苟活于世,其实也算是一种赎罪。不过我与董兄着实不想再混迹官场,只愿做个平民,因此恳请汉王应允,准我二人归于田园吧!”
刘邦实未料到对方居然是想归隐。他本想让二人继续统领三秦之地,以便让他能够腾出手来,援助韩国。可如今这一切都成了泡影了。
“二位为何要如此啊!三秦兵马刚刚归顺,他们还是只听二位的,我刘邦非是那种无德之人,怎可受降之后便将二位贬为平民呢?!再者,如今韩国危难,我欲前往救之。这关中自然是需要二位助我镇守啊!还望二位助我刘邦一臂之力吧!”
听完刘邦之言,司马欣顿时明白了对方还不曾知晓韩楚之战有了结果。在与董翳对视一眼之后,他便沉声言道:“汉王可能还不知道,韩楚之战已经结束了。那项羽因三齐偷袭了他的彭城,故而临阵撤军回援了。此次韩国虽然损失不但却可以算是胜了!”
惊闻张亮的韩国赢了,汉军上下均是愣在了当场。待到刘邦转醒之后,便立刻兴奋的仰天狂笑道:“哈哈哈哈哈!我就知道!我就知道子房这小子死不了!他项羽可以赢尽天下人,但在我子房面前,他永远只能排第二!”
樊哙等人在听到刘邦的一番言语之后,也随之大呼痛快!而萧何此刻确并未被喜悦冲昏头脑,权衡过当前局势之后,他便立刻对着刘邦劝道:“汉王,此时还不是高兴之时。适才塞王已经说过,韩国虽胜,但却损失不小。三齐又并非是西楚对手,倘若项羽大军去而复返,那韩国依旧危矣!如今的要务,当是尽快赶往韩国,帮助韩王协防才是!”
刘邦听完萧何之言,急忙点头称是。而司马欣与董翳在看到刘邦打算入韩之后,便急忙再次言道:“汉王,如今韩国之危已解,这三秦之地您可派人治理。至于我二人,还请汉王成全我们吧。”
见到二人去意已决,刘邦也不便强人所难。无奈之下,他只得应允了对方的对方的请求。
至此,刘邦顺利的接管了三秦之地,同时安排了可以任用的官员进行治理。待到所有事情处理妥当之后,他便带着刚刚收降的三秦兵马,开始向着韩国进发了。而司马欣与董翳二人,也终于得逞所愿,得以离开了纷扰的征战。自此之后,再也没有人见过塞王与翟王,但在雍王章邯的墓前,却多了两间房屋
韩信自离了刘邦,便日夜兼程的带着军士向着河南王领地奔袭。待到大军到达边境之后,他便急令军士安营扎寨,但却不准军士卸甲,因为他打算去见过河南王后,便立刻出发。
安顿好大军之后,韩信便带着几名近身卫士前往了河南王申阳的都城洛阳。而河南王在得知韩信到来后,便专程派使,将他迎进了宫中。
“在下奉汉王之命,前来拜见河南王,若有失礼之处,还望河南王莫要见怪!”
河南王见韩信如此客气,随及笑言道:“韩元帅不必多礼,你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谋略,已是家喻户晓。如今你已算是中原响当当的人物了。不知韩元帅此次前来所为何事?!”
闻听对方相问,韩信便不打算绕弯子了,在他看来,此刻救韩如同救火!
“大王,实不相瞒!我家汉王得知韩楚正在交战,只因韩王与我家汉王既是姻亲,又是生死兄弟,故而打算出兵助韩。怎料三秦兵马囤于塞王司马欣处,对方又人多势众,所以想要借助河南王的领地绕道韩国,一解韩国之危!”
听完对方的来意,河南王顿时迷茫了起来。他本以为韩信是在言笑,但见对方神情焦急,便只得好奇的问道:“韩元帅莫非不知韩楚之战已经结束了吗?!”
韩信听的大战结束,顿时诧异的问道:“什么?!结束了?这这怎么可能。我日夜兼程为的就是援助韩国啊!敢问大王,韩楚之战的机会如何?!”
见到韩信是真的不知大战已经结束,而且还有些焦急,河南王随及笑道:“韩元帅莫及,韩楚之战是韩国胜了,准确的说是三齐救了韩国!”
闻得三齐救了韩国,韩信甚是不解。但当河南王将大战的细节说明之后,韩信方才松了一口气。
“张子房终究是张子房,不管是做司徒,还是做韩王,都是智运无双。”
听得韩信的一番感概,河南王也随及附和道:“是啊!本王与韩王交往以来,亦是被他的智勇和武运所折服。此次他能化险为夷,着实是可喜可贺。”
韩信在庆幸韩国无忧之后,立刻想起了刘邦还在以身诱敌。此时的他担心日久生变,故而急忙对着河南王言道:“多谢河南王告知此喜讯,既然韩国已经无恙,在下还有要事在身,就先行告辞了。”
河南王见得韩信如此着急离去,心中很是不解,随及开口问道:“韩国之危已解,韩元帅你为何还是如此焦急啊?”
韩信见得对方不解,便只得实言相告。“河南王您有所不知,在下之所以能神不知鬼不觉来此借道,皆因我家汉王不惜以身犯险,带着少量军士吸引了那三秦。在下是恐久而生变,故而才要急着回去相助我王!”
得知了韩信着急的原因之后,河南王当即大笑了起来!待到笑过之后,他便缓缓的对着韩信言道:“若是因为你家汉王,那元帅大可不必着急了!”
韩信在闻得对方劝解自己莫急之后,立时不解的望着河南王。而河南王在看到韩信神情之后,立刻自行接道:“看来韩元帅是太急于援韩了,居然连军情也不知晓。那三秦兵马,已于两日前降了你家汉王了!如今你家汉王兵不血刃得了关中之地,而且还一下多了十余万兵马!”
此时的韩信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无论如何也不敢相信三秦在坐拥近二十万兵马的情形下降了。
“河南王您莫要说笑了,那司马欣拥兵尽二十万,而且还对项羽和范增唯命是从,他怎么会突然降了呢?!”
见到韩信不愿相信三秦降汉之事,河南王只得无奈的叹道:“实不相瞒,本王昨日得此情报之后,也是不愿相信。可经军士多方确认,那三秦确实已降。至于其中细节,本王便不得而知了。”
韩信虽然仍有疑虑,但见河南王言之凿凿的样子,便不由得相信了对方。
韩国得胜,三秦降汉!这所有的一切都让韩信吃惊不小。此时的他在接受了这一系列的事实之后,便开始盘算自己下一步的行动了。
河南王在看到韩信沉默不语之后,随及轻唤了对方两声。可见到对方依旧没有反应,便只得高声问道:“韩元帅?!韩元帅可是在想下一步的打算?!”
韩信本在全神贯注的思考,突闻河南王相问,便赶忙拱手回道:“河南王莫怪,在下适才有些出神。确如大王所言,在下正在思考下一步的行动。”
见到对方已经回话,河南王立刻笑道:“元帅不必如此多礼。其实本王在元帅来之前,正为一事头痛。如今元帅到此,或许正是上天赐元帅来此解这为难之事的。”
闻听河南王有为难之事,韩信顿时来了兴趣。而河南王在看到对方似乎对自己的话语感兴趣后,急忙续道:“韩元帅有所不知,前几日有一人来到了我这洛阳城中。此人想让本王帮他一个忙,而且答应事成之后回以重酬。这重酬确实让本王心动,但奈何对方所托之事,本王无能为力。故而想问问韩元帅是否有兴趣帮帮此人?”
韩信听完河南王的言语之后,心中均是不解与迷惑。他不明白什么样的重酬能让一个诸侯王心动,而他更不明白的是,什么样的委托居然让一个诸侯王素手无策!
“河南王是否太过自谦?!究竟有何事是您都做不到的?又不知是何人许以重酬?”
闻听韩信问及了委托之事,那河南王立刻露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笑容。跟着便对着内侍低声吩咐了几句。
韩信看到对方一直不语,本想再次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