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智能工厂-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造成这个反复起落研究的结果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就是中国*军队这边,已经在这个世界上有着相当强力的空中优势。

    飞机数量不仅多,而且机种也按各种任务不同而精细分化成各种机型,各司其职,在各自的攻击、空战、轰炸、侦查、运输等等方面都表现不俗。

    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一个在实战中很尴尬的问题,有如此强悍的制空权,那么陆军为何还需要花费大量的研究经费住发展这样的超远程火箭炮呢?

    不过随着战争的进程和其他武器设备的进步,军队还是发现,飞机也并不是万能的东西。飞行任务受天气制约,飞机所能提供的支援有限。

    而且在面对双方都不好动用空军,或者说是不适合于远距离深入机群编组打击时,军队就需要一种飞行速度快、火力密集、能在短时间内一次性或多次对对方某个区域目标进行毁灭覆盖打击的武器。

    故此,在1942年之后,这种武器最终确定投入继续研制。

    在军方最终确定需要这款武器之后准备督促研究单位继续研究时,他们惊讶的发现这种武器居然已经在四零年最后一次停止拨款研发十八个月后,项目组现在居然已经研究成功拿出了样品。

    这里面的故事就是眼前这位头发花白的花甲老人,在四零年最后一次项目下马之后,老人以战略和战术的眼光审视战争的发展,他坚信这种超远程火箭炮一定有它存在的价值。

    因为他坚信:没有一种武器是万能的,没有万能的武器就意味着必须在特定的时候需要特殊的武器来进行作战。

    例如现在双方的状态就是最好发挥超远程火箭炮的地方,由于对方拥有雷达,只要这边一有飞机起飞那边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起飞自己的战机。

    可如果对敌方雷达实施干扰,那么对方也会紧张兮兮的立即起飞战机以备不测。可以说,想用飞机突袭对方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这实在是很难。

    但是超远程的火箭炮却可以轻易的办到。

    它接近三马赫的高速度可以轻易的在对方雷达发现后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出反应,飞机甚至还在地面上接到指令时便已经飞抵上空,同时高速度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对方的防空火力很难做到拦截,将近三马赫的速度人的肉眼只能看到模糊的一团事物。

    再有就是火箭炮由于需要大体积以便拥有多的燃料赋予自己的速度和飞行距离,那么也就意味着能装载大弹头来匹配自己巨大身躯的应有威力。

    这弹头一变大可选用的弹种就变得非常多,也就意味着能执行更多中打击手段对敌方目标进行有效毁灭。

    最后一个,火箭炮的发射以及群体发射的特性赋予了它能在一次打击时能尽可能的做到大范围的覆盖打击,而这也是打击对方一个最有效的突发手段,哪怕对方没有雷达,只要飞机进入低空突袭对方,有心设置观察哨的人都能通过望远镜观察得到。

    可是高速的火箭炮根本不给你太多的准备时间,当观察员刚刚看到,几秒钟后火箭炮就已经落到了你的头上。

    正是因为这位军方科研机构的火箭炮技术攻关小组总工程师看到了重型超远距离火箭炮这种独一无二的特点。

    这位心中有着坚持的科学家在没有专项资金的拨款下,自己说服自己团队里的其他人,在没有专项研究资金、没有计算机、没有风洞实验空气动力以及各种困难之下,顶住了压力硬生生的将这种超远距离火箭炮给研制出来。

    “飓风”这个武器代号就是这种火箭炮在研制过程中,这些研究人员私下对这种武器的另一种称呼。

    因为没有专门的款项和设备,大家只能在研究其他武器时捎带脚的进行研究,到风洞里模拟火箭弹飞行过程中的空气动力。

    在研究完其他武器后,这位年老的工程师会和其他工程师一起磨上半天,让耗电巨大的风洞再多开这么一小会再研究一下远程火箭弹。

    没有合适的项目支持无法申请到研究中心的计算机进行各种数据计算,大家只能凭借手中的算盘、大量的纸笔进行数据计算。

    特别是在火箭弹射程还有精度的实验中,由于无法正式申请,没有直升机配合空中寻找落地的火箭弹,特别是刚开始研制时偏差很大,有的时候火箭弹落点距离预计落点区几十公里。

    每当遇到这样的困境,这位总工程师就会带着人满靶场的到处寻找火箭弹的落点,在茫茫的戈壁上,曾和他的研究人员两度迷失在戈壁上,数次被困在风沙之中。

    有一次甚至被困在戈壁上断水一周时间,全凭喝自己的尿水相互鼓励才最终走出戈壁和前来寻找他们的戍卫部队官兵遇上。

    正是因为如此,项目组的研究人员对这种超远程火箭炮注入了更多额外的心血。

    不过最终的事实证明着这位总工程师的眼光独到之处,在得到专项立项的资金和支持之后,他带着自己的研究团队迅速的攻克了剩下来飞行距离过远所造成的射击精度还有其他几个问题。

    1942年秋,这款武器最终定型投产。

    1943年春天,第一批武器列装军队。

    1944年春末,也就是现在,飓风超远程火箭炮,也就是没良心火箭炮,第一次亮相于战场。

    第一次亮相战场舞台的飓风火箭炮一出场就博得了一个满堂彩。

    虽然对澳美联军射程外的机场没有能力进行摧毁,但在射程内,也造成了澳美联军四个机场的毁灭。战果虽然并不是很明确,但从对方明显减少的飞机数量上来看,这次的袭击绝对是起到了效果。

    而且在战后,从美军幸存者口叙中还有缴获的部分资料上看,当天对这四个机场的袭击一共造成了超过六百架飞机的毁伤,而且都是需要进行大规模修复的的毁伤,其中还有两百多架直接摧毁变成废铁。

    这严重的造成澳美联军在之后的战斗中面临战机不足的困境,原本就性能不如对方需要依靠数量弥补,可现在数量上都不足了怎么打?

    看到手中的战报,巴顿并没有太多的表情,据战后战史学家的推测,估计巴顿自从第一天盟军坦克遭受沉重打击之后便失去了以往的那种傲气和永远盛气凌人的精神劲,估计他已经开始麻木了吧,放弃了所有的骄傲与希望。

    失去前线的四个机场,不仅损失了大量的飞机,连带着还损失了四千余人,其中还有三百多飞行员,这只是阵亡的数字,尸体毕竟好清点。

    然而负伤的人数无法统计,因为很多伤员都是匆忙中被送到医院,而很快中国人的新攻势又造成超量伤员运送到这,再后来撤离不及又损失了大批伤员和部分资料在战斗中丢失,这次袭击中的具体受伤人数数字无法能够统计出来。

    关于这个最终的数字,战史学家分为了两种意见,一种是在子母弹头的无差别毁伤下,巨量的预置破片造成无死角覆盖,在这种打击下很难有人能从中幸存下来,故此受伤率反而要比阵亡率要小。

    在之前以及之后历次使用这种威力极大的武器下,这种死比活多的情况也证实着这点。而持不同意见的学家认为机场是个较为特殊的环境,虽然无差别覆盖打击很猛烈,可鸡棚这种内部大空间的东西能降低子母弹仅有十来米的杀伤半径效果。

    而且当时在下雨,人多半是躲到这里躲雨消磨时间这先天性的就造成躲在鸡棚里的人能躲避第一次致命弹丸打击的最大伤亡,同时还是由于这些人扎堆,弹丸在穿透人堆的同时也受到人体阻力的影响,毕竟这些预置破片不是重机枪子弹有着巨大动能一穿能穿一串。

    不过不管是支持哪种观点的学者,都对这种超远程火箭炮第一次登台亮相打了一个极高的分数。

    因为失去了前线的这四个机场不仅让联军飞机损失惨重,同时也失去了第一时间增援前线的机会,面对中国人突然防区的飞机,澳美联军必须要提前从后方的机场调派飞机过来。

    这样一来,势必增加了飞机的任务量和延滞了支援的时间,在战场上,延误一分钟也许就会造成大量士兵的流血。

    夜晚,天空被云层给层层遮挡看不见星星也看不见月亮。第二天超远程火箭炮虽然是主角但其他部队也不是干坐在那看戏的,该干什么干什么。

    在林肯港外,那艘卫星测控船被灯火管制黑漆漆的躲在黑夜中。然而在其内部,却是灯火通明的一片忙碌,自从加入远征舰队以来,这艘卫星测控船就一直没有停歇过。

    “报告,最新卫星云图出来了!”

    听到最新的卫星云图从卫星上传输到测控船中,测控室内的几名老学者迅速的将鼻梁上的眼镜给推正,紧盯着眼前为数不多的彩色屏幕,注视着一点一点打开的图案逐渐显现在屏幕上。

    这个过程虽然很慢,但却没有一个人显得不耐烦的神情出来。

    “怎么样?军区指挥部还等待着我们最终的气象消息,好决定明天的战斗任务。”卫星测控船上,军衔最大的中将花有些焦急的追问着这几位头发花白的老学者。

    这些人都是国内气象界的老专家,每个人从事气象研究工作不少于十年才有资格坐到这里看这些最神秘也是最直观的第一手资料。

    瞭望塔仍旧有黄绍广掌管,但是在政府当局和军方的强烈要求下,产经联还是为华联官方提供了一批高质量的卫星,并且已经发送上天。

    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军队需要使用的时候,只能租用黄绍广手中的卫星系统。

    几位老学者在相互交换了几分钟的意见和对卫星云图上的一些区域、一些手中本子上的资料以及当天空气、风向等记录数据进行了讨论后,其中最年长的这位老学者推推自己厚重的眼镜向中将花说到:

    “从卫星云图还有实地测量传过来的各种数据资料上看,我们认为明天,也就是第三天,从凌晨零点到下午的十六点,奥古斯塔港东面的战场天气都不会转好利于空军出动作战。不过十六点之后,天气有七成把握将转好。”

    “只是我们卫星数量有限,只有后天的凌晨我们才能接收下一次的卫星云图资料,因此如果指挥部决定明天发动进攻,我们的建议是在明天十六点后再发动进攻。同时还要说明的是,在战役圈东面,一百九十多公里的杨塔交通枢纽一带,我们判断有一片较为浓密的积雨云正在未来十个小时左右逐渐形成”

    “如果战区指挥部希望增加降雨量给这一带的澳美联军车辆找点麻烦的话,可以向那一带发射带增雨剂的超远程火箭弹,我们估计降雨量能增至暴雨甚至是大暴雨的级别。”

    这个消息立即被传送到了澳岛军区奥古斯塔港战役指挥部,在接到这份由国内数名专家,基层气象研究人员用大量战役圈内收集到的各种气象数据和缴获的部分气象资料,配合上卫星云图总结出来的气象分析报告,很多人的心情有着不同的变化。

    一些人是遗憾、沮丧,下午才能派空军出击的话就不能利用白天的能见度最大限度的对对方进行更深入准确的毁灭打击,单纯依靠炮击效果还不能给对方最狠最猛最致命的一击。

    而另外一些人则是有些兴奋,空军明天下午才能出动,那么在此之前炮兵们可以干的事情可就多了。

    不过不管心情如何,至少对战场军事气象学的应用和利用,这些指挥官们同样在心中为中国人走到世界的前列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指挥官阁下,打不打?”

    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中,王俊峰双手撑在整个战区的大态势战役圈沙盘前沉默不语,气象组所给出来的时间并不是最理想的攻击时间。

    下午再发动进攻就意味着战士们要打夜战,虽然现在的中国*军队,特别是吸收了对付赤军游击部队的夜战经验后,中国各主战部队并不怕夜战甚至小范围的总结摸索出一套综合机械化突击能力的新型夜战战术,可夜战的伤亡率毕竟要比白天作战高很多。

    这可不仅仅是伤亡的关系,还要考虑的一个就是要考虑到天明后的持续作战和深入作战的策应支援问题,如果发动进攻第二天的白天天气转好,空军能出动给陆军最大的支援那是最好。

    可一旦天气不好或者是转变更恶劣呢?

    气象专家都已经说了,在对方的后方有一大片积雨云正在形成,他们甚至无法能够预测这片积雨云最终造成的影响范围。

    一旦这大暴雨延伸扩展至正在战斗的区域,在给对方造成相当大不便的同时,也会对己方部队带来同样的麻烦,毕竟天气的因素是绝对公平的。

    年纪不过三十岁出头的王俊峰现在真的很难决断,如今已经是战役开始第二天的夜里十点,再不下达命令就会影响到明天战斗的准备。

    目前的飞行员正巴巴的等待着战斗命令好决定自己是去睡觉养精蓄锐还是进入战斗岗位。因为心中的焦虑,第二天超远程火箭炮敲掉澳美联军前线机场的消息对于王俊峰来说都冲淡了心中不少的喜悦。

    “后天凌晨才能接收更新的卫星云图,这个时间正好卡在不上不下的时间段里,怎么这么不凑巧的事情偏偏全部凑巧到我这里发生了。”王俊峰喃喃自语的苦笑一下,难免有些抱怨的情绪。

    苦恼了一阵子,王俊峰才想起自己给元首阁下做过的保证,仗打到这个份上,现在已经没有退路了。最终他还是按捺住有些不甘和有些遗憾的新命令:

    “传我军令,各空军部队继续等待天气好转,各气象单位每小时做一次最新的气象侦察和分析,天气一旦好转空军立即准备作战。”

    “指挥官阁下,不打啊?!”旁边的参谋有些惊讶的询问到。

    !#
………………………………

第五百四十二章 秘密小径

    第五百四十二章 秘密小径

    “不打?当然不可能,只是和原定计划有些调整。命令陆军,派出自行火炮,特别是那些大口径重炮、中远程火箭炮,伺机在装甲部队的配合下突过中线给对方更大的压力。澳美联军现在先头机场被我们敲掉了四个,再用陆军给他们施压。”

    “让对方认为我们要大举进攻从而紧张紧张,如果巴顿能将后面的部队给派上来我们选定的主战场,那我更是欢迎!”

    王俊峰这么一解释大家都清楚了,他的用意就是在空军无法能够出动作战的情况下,先对对方实施炮火压力,让对方认为我方大举进攻从而草木皆兵。

    只要时间一长,对方难免就会有所松弛疲懈,这样也给后面的进攻造成更好的攻击效果。在他的计划中,预定对澳美联军一些防御中心、重点阵地、兵营、指挥中心以及其他人员集中密集区。

    特别是那些重点、要点阵地,更是要用重炮轰得让对方以为失守让对方调集更多的预备队和增援部队上来填口子,人挤的越多,那些云爆弹、集束炸弹的效能就越大。

    命令一出大家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下命令的下命令,调派支援部队的下调派令,派哪个部队出去给对方施加压力好争执一番的。刚才还有些焦虑的指挥中心又一次充满了生机和忙碌。

    王俊峰的命令下达一个小时后,澳美联军前线的几个主要阵地上,突然遭到中国人重炮、火箭炮的攻击。

    这次的炮击不象是以往的骚扰炮击,对方甚至敢突出中线大胆进入美军隐藏的炮兵阵地射程内进行对联军阵地炮击。这样的做法澳美联军的炮兵自然不会放过,他们立即组织炮兵进行反击。

    平日里,由于上次在差点升级的那场战斗中美国炮兵吃了一个射程上的大亏后,美国炮兵们就一直处于沉默或者是“寡言少语”的状态下。

    不是不想“发言说话”,而是没能力“发言说话”。只要自己一开口,对方绝对劈里啪啦的用比你多十倍的炮弹让你闭嘴,而且威力还超大,一炸一大片的超级恐怖。

    更要命的是,对方大炮不仅射程远威力大,攻击更是精准,就像知道自己躲在哪里一样对着自己的脑袋就砸炮弹过来。

    在这种情况下,这美国炮兵们平日里干的最多的就是往日本步兵的脑袋上扔炮弹,如今在中国人射程比自己远、威力比自己大、又知道自己位置的情况下,他们只有乖乖的窝在家里不动。

    针对中国人火炮打的准确这个情况,美国人也做出过分析和判断,他们认为对方应该有高空侦察机在中线一带游走,从高空上观察单个的火炮开火很困难。

    但火炮阵地炮群开火所产生的烟气还有其他动静就大得多,故此,美国人八成认定自己的炮兵阵地时被对方的侦察机所观测到的,因而严禁美军火炮阵地在白天开火,以免被对方给发现造成自身损失。

    中国炮兵在如何知道对方炮火阵地这条上,实际上就是各主力集团军所才能装备的反炮兵雷达侦察系统在默默的发挥出自己的神威。

    作为国家给予了厚望的远征集团军,在海外战场上自然是用的都是精良的武器设备,其中就有反炮兵雷达系统。

    故此,在列装上这种装备后,反应速度原本就很快的远征集团军炮兵更是如虎添翼,只要对面的火炮敢开火,就一定能迅速的将其打成一个哑巴中的哑巴――死人!

    今天晚上,有段时间没有开口发言的美军火炮终于开口发言了,这是因为中国人的地面部队罕有的突过了中线进入到了自己的射程范围圈内。

    况且现在正是晚上,对方没有飞机在天上飞,既然没有了观察自己暴露位置的眼睛,那就一定得要开火!

    美国炮兵们那个兴奋啊!

    这么多天,自己被中国人的炮兵吃的是死死的,哪怕是知道对方的位置也由于射程不足只有干躲在防炮坑里躲炮弹,现在对方终于突过中线进入到自己的射程,总算是可以狠狠回击一次了。

    这一激动不要紧,要紧的是很多澳美联军炮兵阵地都被惊动了,中国炮兵突破中线进入到自己的射程?这样的事情可不能放过!

    就这样,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整个联军防线炮兵阵地都被惊动了,大量的炮兵部队纷纷打电话到指挥部,询问情况真实度和请求参战命令。

    美国炮兵们能有如此求战的心情其实是可以理解的,这么久以来,美国炮兵一直被中国炮兵吃的是死死的难有作为,甚至连开口发言的机会和权利都没有,这能让一直讲究人权、自由的美国人忍受得住吗?

    只是平日里人家总是躲在射程外用自己的射程优势远远的打自己,自己想够也够不上啊。今天难得罪魁祸首们进入到自己的射程,错过了这个机会报仇还真不知道下一次什么时候才能遇见这样的好事!!

    前线指挥官面对纷纷请战的各炮兵阵地,难得见到如此高昂的士气的指挥官也不好打压这么好的失去啊,自然很轻易的便应允了各炮兵阵地的请求。

    只是他并不知道,他这一应允便让澳美联军前线大量的炮兵阵地暴露在中国人的反炮兵雷达侦察系统的“千里眼”之内!

    突入中线的的中国炮兵们很快发现,对面澳美联军的炮兵们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的发狂,炮弹玩命的往中线方向上砸。

    面对对方爆发出来的巨大战斗力,中国炮兵们刚开始进行了反击,可是越打到后面越发现,对方越来越多的炮兵都纷纷褪掉自己伪装的外衣显现暴露出来,这一变化立即汇报到军区指挥部中。

    当王俊峰知道澳美联军有大量平时隐藏伪装的炮兵阵地暴露出来后兴奋不已,他原本只是想给对方施加更大的压力让对方紧一下,没想到居然钓到了这么多的大鱼出来。

    兴奋之下,王俊峰也当即下令调派更多的重炮、火箭炮前去增援,和对方玩炮战。尽可能的将对方的隐藏炮兵力量全部给吸引出来!

    王俊峰的命令很快让更多的炮兵部队突过了中线,看到更多的中国炮兵突过中线,又有更多的联军炮兵阵地加入到了炮击的战斗中去,整个澳美联军的阵地上,越来越多的炮兵加入到了当天晚上到第二天白天的大炮战中去。

    不过当满心欢喜和兴奋的澳美联军炮兵开火之后不久,他们很惊讶的发现,中国人的炮弹又一次象长了眼睛一样准确的往自己头上砸过来。

    只是这个时候美国炮兵也红眼了,打了这么久,一直被你欺负的够惨,以前打不到你也就算了,但是现在你进入到我的射程内,没有理由放你回去啊!

    带着这样的心理,美国炮兵们顶着中国重炮、火箭弹的打击压力,玩命的和中国炮兵玩起了炮战,而且黑夜中,由于看不到远处中国炮兵砸过来炮弹所产生的巨大动静,炮兵们的心理震慑远比白天要小得多。

    就这样,今天这个晚上,成为了双方炮战舞台和主旋律。

    战役最终战斗发动的第二晚上。是属于炮兵们的盛宴之夜。乒乒乓乓的炮战考验着双方的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