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智能工厂-第4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早在刘永灼与林欣儿结婚的时候,吴伯就已经在考虑这方面的事情了。刘永灼是他从小看着长大的,论感情,那可是堪比祖孙。
“吴伯。你想得太多了。现在是什么时代了,生孩子的事情等过几年再说。我和欣儿那么忙,就算有了孩子也没法照顾啊。”刘永灼还是不太情愿,但吴伯一片好意,他又不能发火。
说罢,刘永灼就赶紧拎着包钻进小轿车了。看着刘永灼坐的车子一溜烟地开走。吴伯站在后面叹气摇头,自言自语道:“这个小灼!不行,这件事我得跟小欣说一说……”
不提吴伯在那里想着老人家才有的心事,刘永灼从白云机场坐上飞机,来到了南京。兴华社技术情报研究所派来的司机在机场接到了刘永灼,然后照着他的吩咐,把他送到了位于长江路292号东江花园的国家经济战略委员会,简称经略委。
“何主任,我来了。”刘永灼在秘的引导下走进了何永年的办公室。
何永年从一堆文件后面抬起头来,默默地看了看刘永灼,然后指指沙发,说道:“哟,刘大少啊,稀客,请坐。”
刘永灼略带着一些怯意地在沙发上坐下,沉默了一会,最后还是决定先说最重要的事情了:“何主任,兰心到哪去了?”
何兰心是何永年的女儿,曾经深恋刘永灼,可惜有缘无分,听到刘永灼结婚后,她就离家出走。虽然事先是向何永年夫妇打过招呼的,但离开之后便故意地屏蔽了自己的信息,只是偶尔给家里寄一张明信片,报一报平安。
何永年夫妇对此很是无奈,在思念女儿之际,难免对刘永灼有一些不满。不过,何永年细细想来,似乎刘永灼也没什么错。这年轻人的情情爱爱,又不能强迫的,何永年只是叹息自己没福分。
要知道,刘永灼这种女婿可不好找啊。
何永年虽然是这样想的,但在看到刘永灼的那一刹那,心里的感觉还是带着几分恼火的。刘永灼自己心里有亏,见到何永年的这副表情,自然就生出了几分怯意,以至于对对方的称呼也由“老何”变成了“何主任”。
“她一直没有告诉家里她的去向,不过,从她给家里寄的明信片的邮戳来看,她这一段时间是在上海。”何永年回答道。
“何主任,对于这件事,我非常抱歉。”刘永灼面露苦涩,如何学会恰当地拒绝女性的爱慕也是个麻烦事啊。
何永年叹了口气,从桌子后面走出来。他先走到饮水机边上,替刘永灼倒了杯水,放到面前的小茶几上,然后自己在另一张沙发上坐下来,说道:“小刘,这件事与你无关,是兰心自己太任性了。”
“其实,对于你们之间的交往,我一直是支持的,我一直希望兰心能够从你身上学到一些东西。至于兰心自己产生一些小心思,这是她自己的问题。”
“我想,我也有责任,我也许应当在她面前严肃一点。”刘永灼想方设法地给自己罗织着罪状。
当初他在学校里的时候,就是何兰心的学长,关系比较亲密,就连林欣儿都是通过何兰心认识的,。
何永年看着刘永灼一本正经的脸,好一会,突然自己先无奈地苦笑起来:“你个小刘啊,让人说你什么好呢!算了,这是你们年轻人的事情,兰心怎么选择,是她的自由,我也是不想管了。我重申一句,你和兰心之间的交往,我是支持的。不过,我希望这种交往不会影响到你和林欣儿的感情。”
“谢谢何主任。”刘永灼真心的说道。
“你……唉,没旁人的时候,你还是叫我老何。”何永年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刘,我们之间是忘年之交,我们的交情,不要受到别的事情的影响。对了,你这次专程到南京来找我,有什么事情?”
基本上,这种感情纠纷就到此为止了,余下的时间里,两人也不再客套寒暄,而是直入主题。
………………………………
第九百五十七章 请求援助
刘永灼知道何永年是不想让私事影响到公事,他于是也不再提何兰心的事情了,而是正襟危坐,“是这样的,我们集团打算上马一台1。5万吨的自由锻造水压机,另外还打算上马一台5万吨以上的模锻机。”
穿着正式的华服,侃侃而谈,刘永灼不愧是大族出身,有着才华和气度,“目前,建造水压机的设想已经在集团会议上通过了,我这次来北京,就是来向计委和机械委汇报这件事情的。”
“1。5万吨水压机!”何永年果然很感兴趣,“这么大吨位的水压机,全世界也不多见?”
刘永灼见对方在意,当即加紧攻势:“如果我们建成了,那么应当是世界最大的,这也将打破国内的垄断格局,更是将我们中国的工业实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
“不要为了追求世界最大而不顾自己的力量,世界第一是在那里放着的,以后再争也来得及。”何永年提醒道,他见刘永灼还如此年轻,不希望这个很有前途的年轻人因为一时心急而犯错。
刘永灼不骄不躁,以此作为回应:“我们倒并没有刻意去追求第一,而是我们经过分析之后,认为需要有这样大吨位的水压机。你也知道的,一台水压机的工作寿命可以长达50年,如果我们现在没有一点超前的意识,那么很可能刚造出来就过时了,这也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啊。”
刘永灼道:“你们这样考虑也是对的,可是,你们有没有评估过可行性?咱们国家到目前为止最大的水压机只有1。5万吨,而且也不是你们兴华社所有。你们一下子要5万吨的,技术上能实现吗?”
这就是属于内行干部才能说出来的话了。从1。25万吨到1。5万吨,压力值虽然只是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但基座、结构件、水泵、管线等等都可能要重新设计,整个设备的制造难度可能要增加一倍以上。
这就好比是爬山,从一千米爬到七千米也许很容易,但从七千米爬到七千五百米,其困难则可能会增加十倍不止。
“老何,我这次来南京,就是要找你们帮忙解决困难的。”刘永灼实话实说,在这种技术问题上。他知道含糊不清是绝对得不到经略委的认可的。
“建造1。5万吨水压机。是一件大事,经略委肯定会给你们支持的。”何永年郑重地表态,对于这种涉及国家重工业命门的关键性技术,他也不希望由天宇集团一家独大。
垄断将铸造一个强大而不可撼动的工业集团,这是政府部门所不愿意看见的。
要知道。在这个时空中,1943年后的华联中学物理课本上,就有一幅“万吨水压机”的图片,那是由天宇集团控股的上海江南造船厂和上海重型机器厂于1940年至1942年间自行设计、建造的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一台设备的图片能够进入中学课本,可想而知这台设备的地位如何。
如今,兴华社旗下的华扬重工打算自己上马一台大型水压机,吨位达到世界第一的水平,其意义是同样重大的,何永年从国家计委这个层面上表示给予支持。一点也不算夸张。
“那就多谢何主任了。”刘永灼笑着说道,他这回称何永年为何主任,可不是因为怯意,而是出于对华联政府经略委的尊重。
何永年摆摆手:“我话还没说完。支持归支持,但建造资金方面,经略委是不能给你们提供帮助的。要知道。现在国家有很多重点项目,都急需资金支持。目前国内已经有3台万吨水压机,虽然大型锻件的产能仍然不足,但还不到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程度,所以,你们这个项目,国家不能给你们提供资金。”
“不会?老何,我在你眼里就这么一个形象?”刘永灼半开玩笑地说道,“你以为我来找你就是来要钱的?区区一千五百万的资金,我们公司还是筹措得出来的。再说了,就算我们希望国家掏点钱,诺大一个国家经略委,还缺这么点钱?”
“什么?才一千五百万!”何永年一愣,“我说刘大少,你们放什么卫星,一座1。5万吨的水压机,怎么可能才花这么点投资?”
刘永灼答道:“我们只是粗略地估算了一下,不过应当是**不离十。我们的规划运营部长是个预算专家,搞这种预算不会有太大的差错。”
“嗯,看来是我老了。”何永年感慨着,“过去陈泽在上海弄的那台万吨水压机,投资是两千两百万,你想想看,六年前的两千两百万是什么概念?现在又是轻微的通话膨胀,这样算起来,你们花一千五百万倒也不算多了,看来你们的技术发展挺快嘛。”
“呵呵,一千五百万在何主任眼里算不上什么,对于我们企业来说,可是一大笔钱哦。何主任能不能随便给拨点小钱,帮我们补补亏空?”刘永灼顺着竿子就开始往上爬了。
这其实也是刘永灼的一种试探,他觉得这种技术研发还是有必要和政府一起搞,毕竟造出来的东西涉及国防,还不如早早的和政府部门合作来得痛快,只要对方不拿经营管理权就好。
何永年点点头:“如果只是一千五百万的投资,国家资助一点倒也是可以的。这样,你们回去打个报告,申请国家对你们的水压机项目提供资金支持,走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经费。金额嘛,别超过六百万,应当是合理的。”
刚刚说过不给钱,一转身又主动提出可以给钱了,这其中的变化,就是源于对造价的了解。何永年此前没有研究过水压机的造价问题,脑子里觉得怎么也得上亿,这是国家难以承担的。所以他事先就堵住了刘永灼的嘴。
等到听说只需要一千五百万投资的时候,他觉得国家掏点钱其实也无所谓。六百万对于国家来说,的确不算什么大数字。
在何永年的心里,还有另外一个计较,那就是刘永灼搞的这台水压机的研制,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蓝本。
既然一台水压机的投资不过是区区一千五百万,而国内对于大型锻件的需求又在不断增长,那么在对方造完之后,让另外几家重型机械企业再开工建造几台也无妨。
像天宇集团的那台万吨水压机,已经服役六年多了,因为当时技术还不成熟。所以渐渐暴露出隐患。也到了该更新改造的时候了。
“多谢何主任!”刘永灼这回的感谢比刚才又热情了几分,没想到几句话之间,居然能够弄到六百万万的国家扶持,更能打上官方烙印,这样的钱来得可太容易了。
何永年道:“国家给你拨款可不是没条件的。第一。在研制过程中形成的技术,要属于国家,未来如果其他企业要建造同类的水压机,你们必须无条件地提供技术支持。第二,你们建造的水压机,必须向国内其他企业开放,不能搞垄断主义,尤其是不能依靠这项技术搞不正当竞争。”
“向其他企业开放,可以收费?”刘永灼笑着问道。
“收费当然是需要的。”何永年提醒着。“不过,不能采取歧视性的定价,应当遵循市场价格。”
“好,这两个条件我都可以接受。”刘永灼十分爽快地答应了。
在刘永灼的心里,本来也没有打算垄断水压机的技术,或者凭借自己拥有的水压机作为砝码来与国内同行竞争。何永年提出的这两个条件,都是他可以接受的。
不过,这也就是刘永灼了,换成其他一些企业领导,恐怕在这两个问题上都会表示犹豫,甚至可能会拒绝。在商场上,热衷于利益的企业家,可真是不少的。
“资金的事情就这样,其他方面,有什么困难?”何永年继续问道。
“主要是技术方面的困难。”刘永灼赶紧开始诉苦,“我们集团没有建造大型水压机的经验。到南京来之前,我曾经和武汉锻压机械厂的几名工程师通了一个电话,了解了一下建造大型锻压设备的技术问题。”
“武汉锻压机械厂过去只有过建造两千吨水压机的经验,更大的设备就没有做过了。有一些老工人,比如我们拜访过的沈荣光工程师,参加过天宇集团的万吨水压机研制工作,不过只是作为一个工人的身份,具体的技术细节了解不深。
我现在希望能够找到当年参加两台万吨水压机研制工作的那些老专家们,请他们参与我们1。5万吨水压机的研究。另外,我们也希望能够派人去国内这几家拥有万吨水压机的企业实地考察,了解他们在使用过程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作为我们研制新水压机的基础。”
当时这些技术员大多都是出自政府,刘永灼这次算是找对人了。
“这些都没有问题。”何永年肯定地说道,“这本来就是国家的事情,请这些专家和企业协助是理所应当的。你们希望访问哪些专家,参观哪些企业,拉一个清单出来,经略委这边给你们出函就是了。”
“多谢何主任。”
这是这么一会工夫刘永灼第三次说感谢的话了,何永年从中明显地感觉到了一点疏远,而且他也知道造成这种疏远的原因是什么。想到一心痴恋着刘永灼的自家女儿,何永年轻轻地叹了口气,说道:“小刘,忙完了工作,晚上到家里去坐坐?”
“呃……我看还是算了,我怕伯母看到我会生气的。”刘永灼黯然地答道。
“看这事闹的!”何永年也是没辙了,他还真是没有想到他与刘永灼之间的关系会变得这样尴尬。不过,不管怎么说,他对对方的欣赏丝毫没有因为女儿的事情而改变,甚至于不知不觉地还多了几分照顾之意。
刘永灼离开经略委,转身又去了机械委。对方听说兴华社有意自行建造1。5万吨水压机,也非常兴奋,当即拍板。表示机械委也可以支持两百万元。
当然,条件也和何永年提出的一样。要求刘永灼要有开放的心态,这种重大装备是属于整个国家的资源,兴华社不要捂在自己的手上。
对机械委提出的要求,刘永灼自然也是爽快地答应了,反正他已经答应过何永年了,再多答应一次也无妨。一个承诺换来两百万的资助,还是挺划算的。
“专家?”说完资金的问题,对方开始思考刘永灼提出来的有关专家的问题了,他锁着眉毛想了片刻,忽然一拍脑袋。笑道:“我真是糊涂了。搞水压机,还能有谁比李部长更权威啊。走,小刘,我带你上李部长家吃晚饭去。”
“这不合适?”刘永灼吓了一跳,“你说的是哪位部长啊。我怎么能随便跑到部长家里去吃饭?”
机械委的主任袁润平道:“别担心,我说的是原来一机部的老副部长李嘉健,他已经离休好几年了,老爷子脾气好着呢,如果知道你们要搞水压机,老爷子铁定会留你吃晚饭。”
“原来是他啊!”刘永灼啧啧感叹,袁润平和他的父亲刘浩然有着交情,想来不会在这种事情上糊弄他。
况且作为一名机械专业的学生,不知道李嘉健简直就相当于搞历史的不知道岳飞了。在这片时空里,这人也算是因缘际会,而得以不被时代埋没的大才之一。
这人出生于1892年,只读过四年乡学。从十五岁起,他就在一家外资企业里当学徒、店员,二十五岁时在上海创办了一家小五金工厂。自任经理兼工程师。
战争期间,李嘉健奔赴南方,在国家直属的石井兵工厂任总工程师。据统计,在八年之中,李嘉健带领兵工厂的技术人员和工人设计了一百五十种兵工厂使用的成套设备,共制造了数百套。
此外,他还为包括制药、医疗器械、造纸、印刷、造币、化工、炼铁、炼焦、玻璃、石油等行业的工厂设计制造了成套设备、单机和重要部件达五百多台、件。
考虑到根据地的工业基础,能够造出这么多的设备,简直就是逆天之举了。现实永远比小说更逆天,这一点在李老先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虽说这方面,也有着古文会在背后支持的缘故,但是此人的才华毋庸置疑。
华夏联邦体制确立后,李嘉健先后在联邦财政委员会、国家经略委、机械委、电机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农机部、特种器械部等单位任职,一直从事重型机械装备的设计和生产工作。
1943年,刘永灼亲任上海万吨水压机的总设计师,白手起家,建成了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这可是货真价实由他设计和督造的,不像陈泽的那三台,其实是花费大量代价从钟泱那里换来的。
此后,李嘉健以一机部副部长的身份,主持国防工业中包括三万吨模锻水压机、一万三千吨卧式挤压水压机等在内的“十大设备”的研制工作。
以六十多岁的高龄,亲自跑遍全国,协调各家企业的工作,在遇到技术难题的时候,他甚至亲自查资料、计算和绘图。在全世界,带着绘图器出差的部长,恐怕也仅有他一位了。
“好,袁主任,我一定要去拜访一下这位机械行业的前辈。”刘永灼带着一种朝圣般的心态对袁润平说着。
年近七十的李嘉健在家里接待了刘永灼和袁润平,果然,一听到刘永灼他们打算搞1。5万吨水压机的消息,这老人的眼睛里便焕发出了年轻人一般的神采。他拉着刘永灼的手,让他坐在自己身边,非逼着他把关于大型水压机的设想都说出来不可。
也幸好刘永灼在此前做了足够的功课,在柳州的华扬研究院曾经对研制水压机所面临的技术难题等进行过认真的梳理,这些资料刘永灼都已经看过了。
在李嘉健面前,他毫无保留地把公司到目前为止的设想和面临的问题合盘托出,对方听得非常仔细,不断地点着头,时不时还提出几个尖锐的问题,让刘永灼回答。
“好,你们的想法非常好。”在听完刘永灼的介绍之后,李嘉健说道,“你们的思路是正确的,技术路线也是具有可行性的。至于困难,那算不了什么,哪有做工业还怕困难的道理?我现在老了,要参加你们的研究工作已经不可能了,我给你们提两条原则,供你们参考。”
“您老请讲。”刘永灼恭敬,同时拿出了笔记本,认真做着记录。
“第一条,不要将就,不要为了保证可靠性,就用一些现成的装备去拼凑,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第二条,不要片面追求所谓的先进,先进和落后都是相对的,如果是不必要而又一时没有把握的新技术,不要盲目地使用,以免影响整体进度。”
“这就是李部长经常跟我们讲的辩证法。”袁润平在一旁补充道,“既要搞创新,又不是片面地追求创新。创新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而不是为了好看的。这些观点,是他老人家一直向我们强调的。”
………………………………
第九百五十八章 堵上门去
“您放心,我都记住了。”刘永灼像一个乖巧的学生一样认真地回答着。
“李部长,您看小刘他们如果要搞水压机,有没有什么有经验的老伙计可以给他们把把关的?”袁润平小心地试探着,这是他们今天前来拜访李嘉健的主要目的。
李嘉健想了想,这才明言:“当年搞万吨水压机的那些人,现在大部分都退休了,有些人是不是还健在都不知道了。倒是有一位小伙子……哈哈,也就是当年的小伙子了,现在应该也是快三四十岁了。他叫孟万林的,技术很过硬,脑子也非常灵活。”
“可惜工程结束后我也没再和他联系了,更不知道他现在在哪家企业。你们如果能够找到他,可以了解一下他的情况如何,说不定他能帮上你们。”
离开后,刘永灼马上动用兴华社的人脉关系,去找这个名字叫做孟万林的工程师。
以兴华社的实力,要在中国找一个人,还真是一点都不困难,长沙市。
在长沙重型机械公司的大门对面,有一家新开张没多久的新式餐馆。硕大的玻璃窗一尘不染,坐在里面,可以清晰地看到长沙重机门里门外的一举一动。
刘永灼此时就坐在这家新式餐馆,正对着玻璃窗,面前放着一杯洋风洋味的咖啡。不过,他的兴趣可不在那咖啡上,因为餐桌上还摆着一台崭新的笔记本电脑,这可是他好不容易才透过老爹的关系搞到的内部货色。
十多年了。终于盼到了自己也拥有笔记本电脑的这一天。他可是从小就在父亲那里看见过许多稀奇古怪而又十分有趣的玩意儿,也知道父亲加入了一个叫做古文会的组织,能得到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
就为这个,他几乎泪流满面。
这个年代。这种新式餐馆类似国外和下午茶的中高档消费餐馆,其价格,相对于人们目前的收入来说还是非常高的,所以餐馆的门店里顾客并不多,只有一些年轻家长带着孩子来尝鲜,他们一般也无暇来看刘永灼在干什么。
家族派来的司机就在刘永灼的身后,看着老板熟练地操作着这台见都没见过的小电脑,他满腹孤疑:“刘总。你过去玩过这个?”
刘永灼得意道:“那还用说,想当年,我在家里,常常瞒着父亲通宵地玩。我跟你说,当年我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