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智能工厂-第6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这些人之中。没有一个愿意把消息告诉叶宜伟或者李宗仁,都是藏着掖着。

    让叶宜伟恼火的。正是这种行为,却如陈泽所说的。古文会那么多分支机构,叶宜伟就算是三头六臂,也看不过来,除非有人和他说一些实情。

    今天要不是因为陈泽也在机甲项目上栽了跟斗,急于撇清责任,也不会把科技协会给供出来。

    不过总算没有白来一趟,叶宜伟至少知道了该从谁的身上入手,去获得他想要的东西。

    “古文会,科技协会,关于这个国家我不知道的东西还有多少?”眉宇深深拧在一起,叶宜伟的思绪已经飘向了位于南沙的超时代科技园区。

    得到了关于科协的情报,叶宜伟谢绝了陈泽的挽留,立即乘坐广州空军基地的直升机赶往南沙,科协的总部就在超时代科技园区中。

    科技协会,其实是一个私人性质的俱乐部,内部成员的名单是对外保密的,集合了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一大批科学狂人,各行各业都有。

    主要是研究一些“没钱途”的技术,够高端,但商业前景很差,一般来说,私人企业是不愿意投资这种项目的。

    就连国家,也不愿意将资金浪费到这些既不“基础”,也不“实际”的科技项目上,所以科协才会得以存在并且发展起来。

    不过即便是经历了将近二十四年的成长历程,科技协会依旧在社会领域默默无闻,而仅仅开办了两份科普杂志。

    一份是《科学幻想》周刊,一份是《技术展望》季刊,两本都是科技类的读物,一般只有很少的高端读者群体愿意接受,受众面不广。

    再加上,一直以来,科技协会都没有拿出多少可用的实际技术成果,以至于更没有会关注这个神秘而低调的俱乐部组织了。

    除了那些真正知道内情的人,以及政府和军方中少数一些曾经与科学有过技术合作的高层。科技协会并不是没有做出任何技术成果,而是所有的技术成果都不以科技协会的名义发布。

    甚至连科技协会四个字都不会被提及,利用强大的光子计算机系统,钟泱构建了一个高度拟真的虚拟网络世界――洪荒古域。

    科技协会的研究基本上都在“洪荒古域”这个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完成,然后才在现实世界进行检验,最后由这个技术的发明者处置。

    按照科技协会的规定,所有加入协会的科学家或者研究人员,都要签订一份合约,包括保密协定和会费的缴纳。

    在没有做出技术成果之前,使用“洪荒古域”系统是免费的,可一旦做出成绩,科技协会将拥有优先的购买权和百分之五十的专利收益权。

    不过一般来说,在专利收益分成时,会转由地宫的外围企业去做,比如当初的龙渊集团就是其中之一,万河电子公司也是。

    这些资料,都是在叶宜伟的刻意要求下,陈泽才很不情愿的交了出来。

    而且,这还仅仅是冰山一角。

    叶宜伟现在已经知道了。天宇集团拥有了光电混合计算机,而根据陈泽的猜测,科技协会很可能已经拥有了光子计算机,也就是完全凌驾于电脑之上的光脑。

    光子计算机是一种由光信号进行数字运算、逻辑操作、信息存贮和处理的新型计算机。它由激光器、光学反射镜、透镜、滤波器等光学元件和设备构成。靠激光束进入反射镜和透镜组成的阵列进行信息处理,以光子代替电子,光运算代替电运算。

    光的并行、高速,天然地决定了光子计算机的并行处理能力很强,具有超高运算速度。光子计算机还具有与人脑相似的容错性,系统中某一元件损坏或出错时,并不影响最终的计算结果。

    光子在光介质中传输所造成的信息畸变和失真极小,光传输、转换时能量消耗和散发热量极低。对环境条件的要求比电子计算机低得多。

    对于光脑的概念提出和相关研究,华夏联邦的官方科研机构也一直在尽力,但是连光电混合计算机都没有弄出来,只能租用天宇集团的主机。

    天宇集团也因为成本因素。只建造了一台光电混合计算机,就放在总部的科研中心大楼。为了保护这部智能系统,华南军区派来了一支装甲连,就驻扎在五百米外的一个营地里。

    一想到私人企业拥有着比国家还要先进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叶宜伟就暗暗恼怒:“真是不识大体!”

    在叶宜伟眼中。有好东西就该拿出来,上交“公家”,让政府来支配这样的力量。不这样做,就是“不识大体”、“不顾大局”、“大逆不道”。

    总之一切好东西都应该是国家的。而至于国家是谁的,这就要含糊其辞了。

    无论什么样的时代。国家这种政治组织,其内部金字塔一样的权力结构是不会变的。能够掌握支配权的始终只有少数人。而对于这些养尊处优的权贵而言,霸道和蛮横是天然的本性。

    不过叶宜伟还不至于把以前革命党和红门那一套拿到华夏联邦来用,单纯比拼物质层面的力量,他也未必是古文会的对手。

    钟泱不惹政府和军方,不代表他惹不起。

    叶宜伟在这一点上,还是有深刻认识的,他不认为掌握了一个国家的大势和大义,就能对这个国家的缔造者指手画脚。

    现在这个时代,可是技术至上的时代,不是古代那种挥挥手,几十万大军拱卫当权者就可高枕无忧的年代了。

    叶宜伟能够想象得到,如果他一心一意要和古文会对着干,指不定哪天就被“意外”掉。就算是李宗仁,最多也只是会在他的葬礼上线上悼词和花圈而已,根本不会追究和报复。

    通过陈泽的帮忙,叶宜伟联系上了科技协会的会长李孝敏,这人曾经是龙渊集团的技术总监,不过后来龙渊集团因为兴华社的恶意竞争而破产,李孝敏也只能跟着当时的董事长廖一离开,转而加入了科学。

    十年来,兢兢业业的工作,终于得到了大多数会员的认可,担任了这一届的协会会长,任期是三年。

    正好,李孝敏的技术专长就是机械智能化研究,与华扬重工的那种“实用”主义不同,李孝敏认为智能机器人应该实现更高的智能化,而不是屈从于成本,而将一部分操作交给人类完成。

    不过机甲项目的开发,并不是由李孝敏主持的,他只是参与了动作辅助系统的研发而已,带领软件团队为“野蛮人”编设了一套动作指令程序,以协助驾驶者能够更好的协调机体的行动。

    对于叶宜伟的到来,李孝敏是有些吃惊的,不过在得到了这样的授意之后,就开始与对方进行了正面接触。

    叶宜伟乘坐的直升机,在距离超时代科技园区还有一公里的时候就被禁止通行了,不得已之下,只好在一处草坪上停下。

    不过对方似乎早有准备,直升机的螺旋桨还在因惯性而转个不停的时候,前来迎接的车队就赶到了现场,没让国防部长等太久。

    这里可是私人领地,甚至因为其背后存在的权势,即使是军方的飞机也可以禁止通过上方领空。

    叶宜伟对这样的事当然再一次生气起来,但一想到有求于对方,这股气就怎么也发不出来。

    而李孝敏明显也比陈泽更有“礼貌”,至少在叶宜伟面前,李孝敏是亲自来迎接,而不是派来一个副手。

    “叶部长,你好。”李孝敏的话不多,整个人的气质也是简练干脆,一丝不苟。

    上了对方的车,叶宜伟立即感受到科协与天宇集团的差别,车子少了一些奢华,但多了许多尖端科技的味道。

    立体投影仪取代了液晶显示器,还有许多叶宜伟叫不出名字来的科技产品。

    李孝敏不苟言笑,只见他在一个悬浮在面前的球体装置上轻轻触碰某个光标之后,足球大小的圆球体浮空装置便飞到一张座椅前。

    长长的车厢,椅子背靠着车窗,是纵向摆列。

    而这时,叶宜伟忽然发现身面冒出了一个人,在诡异的拨动了几下条状雪花后,这个人居然说话了:“第一次见面,你好,我叫钟泱。”(未完待续。。)
………………………………

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对抗演练

    在车子的座位上,出现了一个坐姿优雅的年轻人,图像十分的逼真,应该说完全看不出来这只是投影。

    “很遗憾,因为是虚拟影像,我们无法握手了。”钟泱随和的笑着,“叶宜伟先生,久仰你的大名。”

    听到虚拟的影像正在说话,不过声音很明显来自于旁边那部悬空着的球型机器,这也让叶宜伟意识到,真正的本人并没有“坐”在在自己面前。

    但实在是太真实了,无论从那一个角度来看,但看不出只是一个虚拟的影像投影。

    这样的技术,别说看见了,叶宜伟连听都没有听过。

    本来因为羲和工程而倍感骄傲的他,现在却是第一次露出了颓然的神色,这样一个组织,真的是能够用政治和权谋可以使之屈服的吗?

    这样的疑问,缭绕在心间,再也挥之不去。

    不过现在,不是感伤的时候,叶宜伟调整心情,心平气和的说着:“钟先生,我这一次来,其实是有事相商。”

    “哦,不知是什么事?”钟泱意味深长的笑了,那种一切尽在掌中的神态,让叶宜伟又是一阵叹息。

    “我只想知道,两天前发生在印度尼西亚某处海岛上的事情,是不是与贵组织有关?”叶宜伟并不打算说出具体的地名,如果钟泱知道,自然明白该回答什么。

    这样开门见山的提问,钟泱也是很欣赏的。

    政治家喜欢扯皮,那也要看和什么级别的人,真正到了高层,还玩这种谈判上的小技巧,徒然让人看不起而已。

    原本就没打算隐瞒的钟泱,直接笑了:“原来是那件事,只是一种新的陆战兵器的实战演练而已,怎么,叶部长对机甲也有兴趣?”

    钟泱故意这么问。还面带微笑,看得叶宜伟再次一阵气闷:该死的!明知故问!

    面子上过不去,语调自然也就放低了。这有求于人,当然不能摆官谱。

    “钟先生,华夏联邦政府对于机甲这种新式兵器也很关注,几年前就曾下过大力气研发相关的技术成果。可惜未能得偿所愿。”

    脸上的遗憾并不是装出来,叶宜伟知道在钟泱面前可不能说:喂,国家现在很需要机甲,你就无私奉献一下吧。

    真要说这种话,对方还真敢把他扫地出门。现在可不是革命党统治时期,不是你政府高官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

    “国防部和天宇集团在机甲项目上的合作,我也有所耳闻。不过恕我直言,你们在相关的技术储备上严重不足,而且发展的思路也不对。”

    钟泱早就想通过一个契机,来扭转华夏联邦和产经联现在这种误入歧途的科技发展模式。像刘永灼和陈永绵这样的晚辈,目光都盯在钱上,所有的技术发展都是为了商业利益。

    三大集团的势力确实在不断的扩大。可是真正的技术积累却越来越差。至少在钟泱眼里,他们的路子都走错了。

    走得和原本时空里的美国一样的商业模式,国家经济被一种商业法则所左右,结果是国家沦为了金融和能源财阀的牧场,每个数年一次的“剪羊毛”。

    这一次,就是要借助向国家推销强袭机甲产品的机会。给那些忘乎所以的人一点教训。

    “思路不对?”叶宜伟没有参与过机甲项目的实际研发,可在来之前还是听过陈泽的亲自介绍的。也没觉得哪里不对。

    在他眼里,人型机甲的主要技术难题都是目前无法解决的。只能流到日后。

    但是钟泱接下来的话,却让他明白了为什么“思路不对”。

    “叶部长,十年前,当时的元首陈炯明就曾打算开启机器人部队工程,将电脑技术和工业机器人结合起来,制造出一种能够执行复杂任务的人型战术兵器。”

    “这个我也是刚知道。”叶宜伟点了点头,等着钟泱继续往下说。

    “当时我也参与了这个研究计划,不过后来就退出了。”

    “为什么呢?”叶宜伟提出疑问。

    而钟泱的眼神也似乎黯淡了一下,但随即隐匿不见,他端坐着说道:“在产品的设计思路上,我反对使用机械驱动方式,这是分歧的焦点。”

    原来,在机器人的驱动方式上,陈泽当时坚持采用相对叫成熟的工业用机器人的驱动方式,主要就是直接驱动和间接驱动。

    所谓的间接驱动,指的是在工业机器人的设计理念上,以采用电动机、变速机构和执行元件为主的驱动结构。

    间接驱动是早期的工业用机器人采用的技术标准,优点是制作简单,不用依赖复杂的操作软件,就能够很好的胜任许多工作,并且维护起来比较容易。

    而后来则是以直接驱动的机器人为主,也即是在机器人的关节处直接采用电机驱动,其间不存在任何的减速机构。优点是消除了间接驱动方式所存在的机械间隙、摩擦等问题。

    不仅提高了伺服刚度及响应速度,还提到了动作精度。

    不过因为对软件的要求比较高,需要设计专门的调控程序,所以这种方式的价格就相对要高出不少了。

    但无论是哪一种,很明显,都无法在军事领域应用。

    因为动作笨拙,反应缓慢,在实战中,高高站起来的机甲,只会成为最显眼的靶子,完全发挥不了“人类型态”的优势。

    当时军方就明确提出,机甲至少要达到普通士兵的反应速度,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相应的战术动作,才能基本符合实战的需求。

    但是,以当时的科技水平,天宇集团的科研团队发现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而钟泱则提出了新的思路,舍弃旧有的工业机器人的制动原理,而转为效仿哺乳类动物的行动模式。

    既然机械制动不可能,完全可以先将之放在一边,转为开发一种新的伸缩材料,可以在特定的情况下伸展和收缩,就像哺乳类动物的“肌肉”一样。

    很可惜,陈泽当时拒绝了。主要是因为已经在机甲项目上亏损了四个亿,如果再继续砸钱到一个看不见成功希望的“设想”中,天知道要亏掉多少钱。

    天宇集团又不是国家和军方。他们开发新技术是为了利润,而不是虚无缥缈的未来。

    最终,钟泱只好撇开产经联,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独立研发这种新型材料。在智能工厂内有着大量的机械仆役以供参考,花了五年,终于完成了“肌肉束”的研究。

    聊了一会儿,车子进入到了超时代科技园区内的警备仓库,说是“警备”。其实内里停放的武器和装备,完全称得上“军用”两个字。

    如果非要让叶宜伟这个国防部长来回答,他会加上“超乎想象”这样的评语。

    确实是超乎想象的,仓库临着海,这里本来是华夏联邦海军的第一座军港,也是华夏联邦军海军诞生的地方。

    但是,现在这里已经被出售给了科技协会,并入超时代科技园区。

    下了车。那个球型投影仪也跟着飘出车外。就连钟泱的身影,也跟在叶宜伟身后,“走”了出来。

    叶宜伟看得惊了,出口相询:“这个影响不是实体投影嘛,怎么会动呢?”

    在他的想法中,钟泱的这个坐着的身影。应该是和他现在的动作保持一致,只是坐的地方不同。就像照相一样。你摆出什么姿势,照出来的自然也是什么姿势。

    但是立体影像现在却灵活的转换成走的形态。而且仿佛是真的存在一样,动作姿势,表情眼神,全都纤毫毕现。

    钟泱呵呵一乐:“并不是这样的,只有声音是需要我来说,而这些动作和表情,都是之前就设定好的,立体成像仪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这样做,主要是想给人一种亲切感,毕竟喜欢面对面交谈的心情,大家都是一样的。”

    这样随意的语气,让叶宜伟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人家就为了在交流时增添亲切感,就弄出这样匪夷所思的科技产品。

    叶宜伟觉得,人比人,真是比死人。

    至于为何海军愿意将滨海基地出后给科技协会,叶宜伟都懒得理会了,他现在正忙着观看这里的那些巨大的仓库,还有仓库里面那一排排的强袭机甲。

    光是看得见的野蛮人,就有二十部,长长的手臂,肥大的身躯,粗短的下肢,还有悬挂在武器架上的巨型步枪和战术军刀。

    单单是凭着眼睛的观察,就能想象得到这些钢铁巨人一旦动起来,是何等的势不可挡。

    光球漂浮在“钟泱”的后脑勺上三十厘米处,悬浮的飞行模式十分稳定。

    “绝对不是喷气式动力!”在观察了许久之后,叶宜伟心中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但也看不到任何的螺旋桨,到底是如何飞起来的呢?不只动力结构奇特,就连电池的持久力也让人震惊。”

    叶宜伟也是有着属于他自己的笔记本电脑的,所以明白这个时代的电池效能,仅仅是用于液晶屏和电子计算机系统,电池就无法支持超过四小时的工作。

    更不用说,像这样的立体投影技术,还要反映出人体的动作特征,其中涉及的计算量何等庞大,但超过一小时了,悬浮的球型装置还是能量饱满的样子,叶宜伟一直就站在旁边,如果有人更换电池的话,他不可能看不见。

    然而,这些疑问还没有答案,叶宜伟很快就被另外一些事情给吸引住了。

    仓库紧紧挨着海边,甚至整个仓库都是从陆地上延伸出来的,诡异的漂浮在海水上,这是一座小型人工城,材料是一些回收利用的填充物。

    仓库内,朝着大海的方向,有一个内置的码头,大概四五十米宽。

    几乎只是看了一眼,叶宜伟就明白了这样设计的意义: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情,这里的东西可以通过小型船舰甚至是潜艇运走,人员也能够快速撤离。

    “真是可怕,这个组织到底在计划什么?”叶宜伟的视线向着四周围扫射,脑海里不停的思考着一些事情。

    作为政治家的多疑,总是会让他将事情往不好的方向考虑。

    随后,叶宜伟简单的环视了机库内部。一面高耸的水泥墙壁前有巨大的人影并排着,合计三台,高度大概有三层楼吧。

    现在。已经走到另一处仓库了,这里的rk…67野蛮人也没有斜躺在金属吊床上,而是直接屈身跪地,好似随时能够投入实战的样子。

    连接着管线或是电缆之类的东西。在那坚固的铁架中站立着的是墨绿色的手腕很长的机体。

    “刚才谈话中提到的强袭机甲,值得就是这个吗?”叶宜伟小声嘀咕着。

    因为钟泱的详细介绍,叶宜伟现在也至少知道这兵器的名称。

    “叶部长,如果可以的话,我想向你演示一下rk…67的性能。”

    “可……可以嘛?有劳你了。”虽然这正是心中所想的。不过如此轻易的就达成,让他有些惊愕。

    “是的,我可以让一个驾驶员登乘机甲,让你看看野蛮人在实战中的效果。”

    随后,安排好的一个驾驶员来到这个空旷的仓库里,他带好了头盔,便往rk…67的脚下跑过去,熟练的攀爬着那通往驾驶座的梯子。

    与其说是仓库。不如说这里是一个长方形的演练场更合适一些。地方足够大,即使是野蛮人的巨大身体,也可以施展开来。

    叶宜伟亲眼看着一个二十四五岁左右的驾驶员灵活的跳上了强袭机甲的肩膀,拉动了位于头部那个开启驾驶舱的把手,然后就听到了高压空气漏出来的声音。

    眼前强袭机甲的头部滑动开来,而正下方立即露出了位于胸部的狭小驾驶舱。那是恰好只能容纳一个人的小空间。

    虽说是“搭乘”,但叶宜伟还是觉得其实用“穿上”或是“包裹”来形容更贴切一些。

    很显然。那里就是强袭机甲的驾驶舱,经钟泱的介绍。叶宜伟得知,这个驾驶舱也被称为“动态数据舱”,具备可以读取操纵者的动作并且传达到机体去的功能。

    驾驶员小小的动作,位于驾驶舱内的高性能智能系统都会大幅度地重现它,其设计原理是,如果手肘大概弯曲十度的话,机体的手肘大概会快速地弯曲三十度左右。

    这也是钟泱参与研制的强袭机甲与天宇集团那种笨重玩意儿完全不同的控制思路,将复杂的动作和平衡控制交由强劲的电脑系统,而驾驶员则专心做好行动指令上的选择和对形势的判断。

    提到操纵方法的话,古文会开发几乎所有的强袭机甲,以及在看得见的未来,都将是采用这种方法控制。

    人类就该做人类擅长的,而电脑则去做简单的,将复杂的操纵全都交由驾驶员来做,那简直是最愚蠢的设计了。

    随后,驾驶员就滑入了rk…67野蛮人的驾驶舱,看那熟练的动作,绝对不是一天两天能练成的。

    紧接着,叶宜伟又听到了高压空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