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智能工厂-第6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了,因为见识过二战中华夏联邦军是如何碾压日本人的,印度人也组建了他们自己的装甲部队。…;

    但由于经济原因,还有自身没有相应的工业技术实力与生产力,他们的坦克部队规模很小,连二战时期的华夏联邦军都比不上。

    装甲部队包含了59个坦克团、在255个步兵营当中,有25个机械化步兵营、8个空降营和3个突击营。

    火炮部队还稍微有点样子,居然凑出了190个炮兵团,其中甚至还有1个重炮团和2个火箭炮团,以及50个中型炮团。

    中型炮团内,还有11个团级的自走炮部队,武器大多来自美国。

    另外,69个野炮团中也有3个是自走炮团、例外是39个山地炮团和29个高炮团。

    至于印度人敢于挑战华夏联邦的第七所在,就是他们在北约各国的资助下,组建的那两个地空导弹大队。其中每个导弹大队含3至5个导弹连,这样的军事力量,在亚洲是排第二的。

    不过考虑到日本被强行分列的处境,印度的这个亚洲第二,还是很有水分的。

    剩下的15个地空导弹团,是专门为了对付中国空军的王牌,以及陆军航空兵编有的14个直升机中队,其中有一半是为了针对威震天下的华夏联邦军坦克部队。

    用直升机来对付地面装甲单位,这一招世界各国都从华夏联邦军的身上学会了。

    而印度方面的机械化装甲部队,水平大概相当于华夏联邦在1940年的程度,其中主战坦克的数量是3314辆,其中有将近五分之一是波兰生产的t55型,数量约为700辆。

    还有同样是波兰军工企业的坦克产品t72m1型,数量是1400辆、“常胜者”1200辆、还有在美国和一部分苏联逃亡科学家的帮助下,印度自行研制的主战坦克“阿琼”式,大约有140辆。

    虽说是印度自主研发的“国产”货,可实际上,发动机是从德国采购,装甲用的法国货,内部电子仪器用的是美国和中国的产品。

    完全是“多国拼凑”,很难算的上是“国产”。

    另外,上半年才从美国购买新式主战坦克200辆,也被送到了新德里。

    除了坦克,印度还有不少的,步兵战车共1350辆左右,另外还有负责后勤工作的装甲输送车157辆。

    至于印度的空军力量,就完全不够看了,总数才是可怜的11万人,这其中包括了大量的地勤人员。

    装备各型飞机约1560架,其中能够作战的飞机只有937架,另外还有直升机180架,其中武装直升机34架。

    但即使是这样的菜鸟,居然也处于世界第四位,仅次于中、美、德三国,超过了英法。

    除此之外,印度还编有38个萨姆导弹中队,装备萨姆系列地空导弹以及空地导弹和空空导弹,数量惊人。

    印度海军目前是亚洲地区为数不多的拥有航空母舰的现代化海军之一,不过在对付巴基斯坦的战争中,印度海军充其量起到封锁巴基斯坦为数不多的港口的作用。

    对于战争的胜负而言,根本起不到什么正面的作用。

    对于这一次的印巴战争,印度方面是抱着势在必得的决心。

    所以,他们在克什米尔原来部署的二十个主力师的基础上,又继续抽调了4个步兵师和5个装甲旅加入本次作战,共计有65万的兵力,占了印度全国陆军总兵力的七成!

    他们投入了目前比较先进的步兵战车bmn1型200辆、bmn2型650辆,坦克t55型400辆等等,总共投入了步兵战车850辆,以及坦克2150辆,各种口径大炮2300余门。

    这样的军事力量,即使是全盛时期的日本,也拿不出其中的一半。

    所以印度敢与华夏联邦叫板,不是没有理由的。

    单纯只考虑兵力总数的话,华夏联邦军的基数与印度确实对比并不是很明显,还要分散在世界各地的海外军事基地。

    但战争还必须考虑后勤和补给,简单来说,就是消耗能力。

    印度暂时还不明白这个概念,中国的表面军力虽然看起来和印度差不多,但两国的生产力就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了。

    一旦真正开战,中国可以迅速武装五百万的正规军,如果拼血本的话,甚至能武装一千万的部队,让其赶赴前线。

    而印度,砸锅卖铁拼出了一百万人,这已经是他们的极限。

    虽然现在华夏联邦军也才两百万不到的正规军,看起来好像还能一战。

    但时代已经变了,印度却还停留在二战的思维模式,这正是他们的悲哀。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手机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印巴对垒

    为了对抗华夏联邦军世界第一强的空军部队,印度方面则出动了18个战斗机部队,占空军总力量的百分之七十,目的在于配合地面火力,维持己方的基本空军防御。

    对于这一次印巴战争,印度也进行了精心准备,兵力上的部署就花了不少功夫,21个步兵师,3个装甲师外加5个装甲旅,一共分成了三个集群。

    10个师在实际控制线沿线,包括8个步兵师和2个装甲师,这是他们的第一突击集群,也是本次作战的主力。

    而另外8个师和1个装甲旅部署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作为战略预备队,只有当战斗进入胶着或者失利的状况下,才会投入一线战场。

    还剩下的6个步兵师和4个装甲旅,则选择配置于印巴签订的停火线上,是印军的第二突击集群,在战略上相当于偏师,作为正面战场的侧翼。

    这三个战斗集群,各自配备的装甲部队都有不同的侧重,其中大部分的装甲力量全都集中在第一和第二作战集群中,以作为突破巴方防线的核心突击力量。

    最高目标是占领克什米尔地区,然后让联合国介入调停,逼迫华夏联邦政府在政治上作出让步。

    如果最高目标无法达成,则实行第二目标,将东巴基斯坦分离出来,建立一个独立的孟加拉国,以制约巴基斯坦的发展。

    如果以上两个目标都无法实现,那么就必须收缩战线。退回国内,并且向北约盟友求助,力求守住原本的势力圈,绝不容许丢失一寸领土。

    印度。孟加拉和巴基斯坦,在1947年印巴分治前本来都是印度的同一块殖民地。

    孟加拉在13世纪改信伊斯兰教,到16世纪时,发展成次大陆上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文化昌盛的地区。17世纪被莫卧儿帝国征服,18世纪后半叶沦为英国殖民地,为英属印度的一个省。

    1947年印巴分治,孟加拉被分割:西孟加拉归印度,东孟加拉归巴基斯坦 。亦即东巴基斯坦。而划分标准是宗教信仰不同(现在的孟加拉国和巴基斯坦信仰的是伊斯兰教;而非印度教。

    所以会在地图上看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属于巴基斯坦的孟加拉,两者之间居然隔着一整个印度,这样的领土划分。也是英国人才能想出来。

    就算是离开了南亚,也要在这里埋下一个安全隐患,引得印巴两国纷争不断。

    从英联邦独立出来之后,印度这几年也在效仿中国的工业化模式,不断发展自己的经济。

    可惜由于种姓制度和英国殖民政策的遗留问题。社会上各种矛盾不断,普遍存在着动乱、饥饿还有迷茫的情绪,发展势头一度低迷。

    而领导层也多是殖民时期的亲西方派,这数年来。华夏联邦与北约之间的冷战,为印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首先是作为地理上的优势。西方世界急需一个遏制中国发展的桥头堡,各种工业扶持和经济资助。都支撑着印度的社会发展,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发展相当迅速,比起原本时空里的印度要好得多。

    这也让印度蒙上了野心和躁动,从二战的经验来看,一个拥有一百万常备军的国家,足以称得上是世界强国了。

    而当前世界上的主流先进武器,印度也基本拥有了,新一代主战坦克,喷气式战斗机,先进的远洋军舰,以及陆军有三分之一配备上了突击步枪。

    这样的军事力量,甚至超过了原来的宗主国英国,也难怪阿三哥会野心膨胀,想要和中国在克什米尔地区一争高下。

    毕竟作为明面上的全球军力第四位,印度并不愿意再像以前那样窝囊的活着。

    但在传统的工业强国眼里,印度的这个所谓军力第四,是以不考虑工业潜力为大前提的。而且英国和法国现在主要进行经济发展和科技研发,军费支出很低。

    由于不再需要维持全球霸权,实际上也无法维持,所以英法两国的常备军规模小得可怜。

    看考虑到两国的工业生产潜力,即使是排第三的德国也表示压力很大。

    很可惜,印度的政客却看不到这些,他们还在迷信于二战时期的那种战略观点,在外交上左右逢迎,毫无立场可言,被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所不齿。

    这也是为何,华夏联邦不愿意帮助印度的原因之一,另外一个原因当然是不希望自己的身边出现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

    半个世纪之前,日本的崛起,就给中国带来了深入骨髓的痛苦,至今仍记忆犹新。

    幸好,遏制印度的发展战略已经获得了成功,这个所谓的南亚强国到现在都只是徒有其表。而妄想着在西方阵营的支持下,挑战华夏联邦在亚洲的霸权,必将遭受惨痛的失败。

    1970年的2月底,印度开始了他们的空军的部署工作,从平时侧重的西部和首都地区改为向西部侧重。

    对于没有投入这次作战准备的空军力量,印度军方也向西部作了调动,严密监视印巴其他的边界地区,为了这一次的印巴战争,做着万全的准备。

    印方投入本次作战的空军力量也分为三个集群,从梯次部署,分别为地面部队的三个集群提供空中支援。

    其中最靠近克什米尔作战区域的空军机群,全都部署在斯里纳加,并且要担负着争夺制空权和为地面第一突击集群提供空中支援的任务。

    为了实现这个战术目标,印度军方在这里部署的先进制空战斗机和攻击机最多。包括大量东欧制造的歼击机,共计8个战斗机中队,专门负责与巴基斯坦夺取制空权。

    另外还有共计两个攻击机中队的轰炸机,为第一突击集群提供火力支援。

    对于前两次的印巴战争来说。印度无疑都是占据了优势,但是在中美两国的干扰下,印度都没能彻底控制克什米尔地区。

    无论是谁,都不愿意南亚出现一个强大的国家,美国和整个北约对印度的扶植,只是需要培养一条能咬人的狗,而不是一头会吃人的老虎。

    这一次中美两国都被北洲和中东的混乱局势所拖住,结果在南亚的力量变成了真空。印度对于本次印巴战争,可谓势在必得。

    制定了最高的目标,那就是一定要取得真正的胜利,完全占据克什米尔。然后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大国!

    但印度人却不知道,华夏联邦已经早有准备,并且在克什米尔的另一侧,配合着巴基斯坦,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兵力集结。

    虽然因为在主要的海外军事力量被拖延在了东非和中东。但华夏联邦也正好想实验一下新的战术体系,以及一种至今仍未投入实际战场的全新战术兵器。

    有了强袭机甲这样的近战利器,占领行动将不再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要知道。在以往的近代战争历史中,各种被巷战泥潭拖累而导致全盘崩溃的例子屡见不鲜。

    法国的拿破仑。德国的希特勒,还有原本历史时空里的美国对越南。苏联对阿富汗,都是因为无法实际占领,而被各种游击战骚扰搞得灰头土脸,最后引致兵败。

    华夏联邦高层顾虑的也正是这一点,如果同时被两个战场拖延,那么光是庞大的军费,就足以压垮国家的财政体系了。

    相比于印度的扩张型战略,巴基斯坦国防政策基本也体现出了他们的保守,和印度人的野心勃勃不同,巴基斯坦很明确的知道自己的实力,并且与不主张军事扩张的华夏联邦保持了非常良好的合作关系。

    甚至,巴基斯坦本身就是华夏联邦的联邦成员,作为中国的附属国而存在着。

    由于地理上的原因,中国很少朝南亚地区扩张,就算是面对飞扬跋扈的印度,也没有主动出击的先例。

    这是由于复杂的地形和高山阻隔,远征南亚的成本太过高昂,俄罗斯或者之前的苏俄,或许能够由上而下顺势发动陆地进攻。

    而中国要向西部扩张,就必须要穿越人迹罕至的西藏和连绵起伏的山脉群,后勤补给的难度和登陆月球都差不多了。

    况且,现在华夏联邦主要的扩张目标放在了北非,而且还是以私人企业为主,国家的海外常备军事力量则被派往了中东,与美国在那里进行角逐。

    巴基斯坦作为华夏联邦的外围成员,其国策就是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

    对外则力主反对印度称霸南亚,并且积极争取与其他南亚小国加强彼此间军事合作,以共同抗衡印度的扩张为目标。

    这种策略,也是受到中国赞许的,华夏联邦高层也一直支持这样的举动。既然想要在南亚建立有效的统治这个目标难以实现,那么倒不如维持这个地区的分裂,避免出现任何一个统一的强大内陆国家,威胁到中国的亚洲霸权。

    在第二次印巴战争之后,巴基斯坦就已经与印度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完全没有挑衅印度的举动。

    而对国内,巴基斯坦也仅仅在华夏联邦的“强烈建议”下作出了适当增加军费的决定,通过向中国的武器制造商采购大宗货物,来建设一支与自身的“安全环境”相适应的武装力量。

    虽然怎么看,都是在向宗主国缴纳保护费。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在中国武器制造商的“友好帮助”下,巴基斯坦终于提高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

    武器来源则基本是从中国引进,但目前也开始积极的实现武器的,并把这一发展方针写入了国家的发展纲要之中。

    与印度那种以购买为主的策略不同,巴基斯坦的武器采购量一直不大。但品种很多,巴基斯坦的政府官员也在多个场合强调过发展自身国防工业的这种愿望,致力于提高自身的军事工业生产能力。

    而巴基斯坦在加强自身正规军建设的同一时间,也在不断推进准军事部队的建设。力图要保持充足的预备役兵源,增加国家的战争潜力。

    在加入华夏联邦成为其中的成员国之后,巴基斯坦就制定了国家的军事原则,集中全国的主要军事力量,目的在于应对印度有可能的入侵。

    将全部兵力的五分之四,全都部署于东部边境,然后将剩余的兵力部署在西部边境,主要防备的是伊朗。

    鉴于自身国土狭长、纵深浅的这个地理特征。和众多小国一样,巴基斯坦强调“先发制人”和“速战速决”,坚决需要避免久拖不决的消耗战。

    更何况,在工业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之前。作为传统的农业国,巴基斯坦最怕的就是持久战。

    在真实的历史上,中国的持久战也是一个笑话。实践证明,农业国最容易被分割和占领统治。因为农民对于国家的统治者是谁,根本不在乎。

    看看历史上的中国。庞大的伪政权体系,让人触目惊心。更不用说,建奴入关本身,就说明了农业国自身存在的民族信仰问题。

    而工业化国家。因为物资的积累效率不同,国内的民族凝聚力的不同。以及普遍的知识教育带来的政治信仰,使得国家很难被别国占领。

    历史上。德国对欧洲就一直没有建立起有效的统治,在占领法国之后,也没有什么实际收益,反而拉长了战线。

    反观日本,在伪满地区建立起了完整的工业体系,获得了大量的粮食和矿产,得以为庞大的陆军部队提供补给。

    又说回巴基斯坦,由于保守型的军事策略,自然就会反映在他们的国防建设上。

    对于自身的武装力量发展,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大跃进不一样,比较注重稳步扩军这一方针,同时力争实现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

    比起印度那样不管自身薄弱的工业基础和教育基础,而是一味的扩张装备的数量,巴基斯坦显然更加冷静和理智,他们仅仅计划在兵力数量上与当面对手保持均势,然后选择在武器装备上争取一定的优势。

    至于核武器,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想搞,不过目前有相应技术的只有美国和中国,就连德国人的进展也只是马马虎虎。

    而因为与美国签订了防止核武器扩散跳跃,华夏联邦也坚决不向自己的附属国输出核武技术,这是不容更改的国策。

    在华夏联邦的扶持下,巴基斯坦也拥有了自己的武装力量,海、陆、空三军齐备,现役部队55万人。其中陆军就占了51万,空军有3万8千人,至于海军,只有可怜的两艘导弹护卫舰,以及三艘常规动力潜艇。

    这样的军事力量,基本只能用来打击海盗。

    所以,巴基斯坦的国防主要依靠他们的陆军部队,通过向中国的武器制造商购买武器,他们建立了22个整编师,其中需要长期部署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就有17个!

    这17个师之中,包括了1个轻型装甲师,5个独立装甲旅,以及16个步兵师,约39万余人。

    这次得到了华夏联邦的照会,得知印度对于克什米尔地区的野心,巴基斯坦政府也不得不紧急向克什米尔增派了两个步兵师和一个装甲师,还有两个独立装甲旅。

    这就等于将全国的装甲力量和大部分装备精良的步兵主力师一股脑地投入到了克什米尔地区,总兵力高达50万,誓要挡住印度的兵锋。

    为此,巴基斯坦政府还在国内秘密进行了紧急动员,为数50万人左右的预备役部队正在悄悄集结,并且宣布从3月份开始,总数18万人的国民警卫队也取消休假。

    这些部队虽然训练不足,武器给养很差,但用于维持治安还是不错的,同时也是为了以防万一。

    因为抽调了大量的并兵力投放到了克什米尔周边地区,那么其他的防线就必定会出现兵力空虚的情况,与印度的其他边界目前只维持了3个常备步兵师。

    剩余的都是拿预备役去充人数,以免被印度方面发觉。

    在空军方面也是一样,全部10个战斗机中队向克什米尔地区集中了8个,包括全部从中国采购的先进战斗机,目的就是要与印度争夺制空权,还有100架轰炸机为地面部队提供额外的火力支援。

    印巴两国在克什米尔都投入了庞大的兵力,其中巴基斯坦更是举国之兵,要与印度一战。

    印度共21个步兵师,3个装甲师和5个装甲旅一共65万人。

    作战飞机634架,包括坦克在内的装甲车辆共3000辆,各种口径大炮达到了2000余门,其中155毫米以上的大口径火炮就不下300门。

    反观巴基斯坦,举国之力也不过是18个步兵师和2个装甲师,以及7个独立装甲旅,兵力总数是50万人。

    作战飞机274架,装甲车辆2970辆,各种口径火炮总和超过了1400门,其中投入战场的大口径火炮的数量比印度多,有400余门。

    更有从中国采购的203毫米大炮43门,这是连印军也还没有掌握的强大火力。(未完待续。。)
………………………………

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东巴兵乱

    但个别火炮口径上的优势,无法抵消整体上的劣势。

    原本时空里,第三次印巴战争的解决对于巴基斯坦来说,是惨痛的回忆。东巴基斯坦被分割出去,成为了印度扶植的傀儡――孟加拉国。

    这就是国力上的差距所导致的,毫无疑问,巴基斯坦和印度相比,综合国力和军事力量都明显处于劣势地位。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巴基斯坦方面在克什米尔地区从来都是处于战略上的守势,而不敢主动出击,和智慧无关,是实力使然。

    小国总有小国的无奈,面对一个不怀好意的邻居,巴基斯坦的日子并不好过。

    就单纯从这次投入克什米尔的军事力量来看,无论从陆军的兵力对比,还是作战飞机的总体数量,巴基斯坦都处于下风。

    装甲车辆的数目差距看似不大,但巴基斯坦装备的坦克还是以老旧的过时坦克为主,一大部分都是二战前期华夏联邦军淘汰下来的“土狼i”和“土狼ii”。

    在先进主战坦克的数量和性能上,巴基斯坦都无法与印度的“阿琼”式和采购自美国的m60主战坦克相提并论。

    巴基斯坦唯一的优势在于大口径火炮上,无论从火炮的数量还是性能,都在与印度陆军相比较时占据了明显的优势,尤其是拥有印度目前还没拥有的203毫米大口径火炮。

    m60坦克是在美军第一代坦克m48a2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第二代主战坦克,于1956年开始研制。研制代号为xm60。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