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赵武灵王英雄传-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面对楚王问责,冯章也不慌乱,神色平静地应答,“先王甍逝,秦国内外交困,一团乱局。先有韩、魏、齐、楚、越五国会葬;后有巴蜀叛乱,义渠寇边。随后,张仪等魏臣乱国。吾王忙于处理国事,不能交割土地,归还楚国。”

    昭阳冷笑道:“秦国破了五国,平定巴蜀,横扫义渠,驱逐张仪等魏臣。楚国也不见秦王有意归还土地之意。”

    “我不是奉吾王之命来了吗?”

    “你为何而来,我岂能不知。”

    “令尹,你可不要误会。”冯章谦恭地说道:“吾王是带有诚意的。”

    楚王问道:“什么诚意。”

    “吾王让我携带财宝前来就是为了弥补楚国。”

    “你的意思是寡人理解错了。”

    “楚王英明神武,天纵之姿,岂会错。吾王常常在朝堂说王上的丰功伟绩。”

    “秦王是在取笑寡人还差不多。”

    “我以国祚起誓,吾王绝没有嘲笑楚王。更没有半分对楚王不敬之心。”冯章见楚王脸色柔和,续道:“吾王说,楚王继位后,稳定朝局,以令尹昭阳为将,攻魏襄城,一洗径山之耻。魏国被楚国打得溃不成军,一跃成为大国。中原诸侯惧楚,以王上为尊,参加合纵,兵发函谷。秦国建国至今,从来没有遇到如此大的危机。楚国在王上的治理下,疆域之阔,甲士之多。谁要是得罪了楚国,就会有亡国之忧。”

    楚*以为真,喜道:“秦王真的是这样说。”

    “外臣怎敢欺瞒王上。”冯章喟然长叹,话锋一转道:“韩国不知天高地厚,先欺楚,后辱秦。吾王为了教训韩国,为王上南阳之辱出气。怎知,王上以景翠将军为将,领兵助韩攻我。吾王因为王上助韩,雷霆震怒,打算不归还汉中。”

    昭阳喝道:“秦王不归还汉中。秦楚兵戈相见。”

    “为了秦楚和睦,为了减少两国兵戈之患,百姓伤亡。吾王派我入楚,缔结盟约。”冯章苦道:“吾王说楚王肯定是误会了他,才会有助韩攻秦之事。吾王不愿意和王上间隙越拉越大。故而,派我携带财宝入楚告罪。”

    “秦王是打算臣服楚国。”

    “正是。”

    “王上,秦人狡诈。我们上了秦国两次当。”昭阳冷声道:“秦国臣服齐国,岂会臣服楚国。”

    “吾王说秦国和楚国有二十八世联谊。数百年来,秦楚和睦,相扶相持,共同应对中原乱局。楚王胸怀宽广,仁义之君。绝不会记着过去发生不愉快之事。”冯章有意停顿一下,又道:“楚国之大,诸侯无人能比。齐国之君,岂能比得上王上。楚强齐弱,秦国怎会臣服弱齐,而绝交强楚。”

    “好。”楚王大喜道:“寡人和秦国有点误会。误会说开了,过去的事情,寡人也不计较。寡人不知秦王心意,助韩攻秦,犯下大错。大使,寡人应该怎么做才能弥补对秦国的亏欠。”

    “王上不亏欠秦国。是秦国得罪了楚国。”

    “过去的事不要说了。”楚王顿了顿,又道:“秦国新王继位,寡人还没有送贺礼。秦王却将汉中郡归还寡人。中原诸侯说礼尚往来。寡人也送一份礼给秦王。秦王想要教训韩国,寡人帮他就是。寡人听说,秦王攻韩宜阳是为了定三川,车通周室,问鼎中原。”

    “秦国岂能与诸侯为敌。”冯章大惊失色道:“吾王生于咸阳,长于咸阳。吾王听闻,洛邑繁华,又是天子居住。吾王打算去巩、洛之地,看一看周天子居住的地方。怎么传到王上耳里,竟然成了问鼎中原。”

    “也许是寡人误听了。”楚王长叹一声,“寡人先祖曾问鼎中原,遭至中原诸侯抵制。楚国和秦国是兄弟之邦,寡人不想秦王步楚国的后尘。”

    冯章谦恭道:“外臣回去会把王上善意之言,传给王上。”

    楚王见了,心情大乐。连忙命人安排歌舞酒宴,为秦使接风洗尘。

    。。。。。。

    话说,甘茂攻韩宜阳无果,在众武将的劝说下,只好背水一战。

    甘茂散尽家财,招募勇士,振奋秦军士气。甘茂向秦军将承诺,只要攻下宜阳,允许将士抢夺城内的财宝。随后,乌获领着十万精兵,秘密来到宜阳。甘茂有了乌获十万援兵,攻韩宜阳的信心大增。一条示弱的计策,便在他脑海深处萌发。

    甘茂组织秦军,猛攻宜阳,三次皆败。

    秦军大营,士气低落,对主将不满的情绪,也被潜藏在韩国斥候探听得知。公叔婴闻言,登上城楼看了看城外的秦军阵型,便信以为真。

    公孙婴指着散乱的秦军,大笑道:“大司马,秦军攻我,五月不克。如今士气低落,正是我们反击最佳的时候。”

    “不可。”韩鹏道:“甘茂善于用兵,这是他有意示弱。”

    “甘茂攻我五月,不克。损兵折将,士气低落,秦军士卒多有怨言。今日,秦军已有逃兵迹象。还有人,准备投诚。”公叔婴道:“城外的秦军,不足三万。我们城内有八万将士,还有七万楚国援军。此时不攻秦,收回失地,更待何时。”

    “楚人是靠不住的。”

    “大司马不愿意出城攻秦。我愿意带领本部四万人马出城试探秦人虚弱。”

    韩鹏压制不住公孙婴,叮嘱道:“将军一切小心。”

    公叔婴领着四万将士,前去迎战秦军。韩军一击,秦军溃不成军,四下逃窜。公叔婴见秦军大乱,指挥将士,一鼓作气驱逐秦军,收复失地,欲独建大功。

    副将公孙颖见秦人亡命,进言道:“将军,情况不对。”

    公叔婴问道:“有何不对。”

    “大秦锐士是在严刑峻法下,锤炼出来的虎狼之师。秦军宁可战死,也不敢逃离战场。”

    “秦军自知败局已定,逃命要紧,怎会记得秦法。”

    “秦人连坐之法,毫无人道可言。一人逃离战场,全体处斩。也会牵连到自己的族人。秦军宁可死在战场,也不会逃命。”公孙颖看了看四周,神色不安道:“秦军集体溃败,感觉是有人故意给我们看的。将军,兵法有云,穷寇莫追。”

    公叔婴也冷静下来,制止将士追敌。然而,韩军已经走进甘茂设下好的圈套。乌获率领将士,从左翼杀了过来。甘茂率领将士,从右翼杀出。溃败的秦军将士也重新结阵,严阵以待。楚将景翠切断韩军退路。一番血战,韩军伤亡惨重。

    公叔婴也被秦、楚联军围困在中央,突围不得。

    甘茂挤开将士,驱车上前,“公叔将军,你败局已定,不如降了秦国。秦国会善待你。”

    公叔婴大骂道:“老夫乃韩国之臣,世代受韩氏之恩,岂能降了戎狄。”

    景翠也道:“公叔将军,你还是降了吧!此战,你是赢不了的。”

    公叔婴咒骂道:“楚国无义,灭楚国者,定会是我韩氏子孙。”

    甘茂不想战局拖下去,以免被宜阳城内的韩鹏得知,挥手向前道:“杀。”

    公孙颖杀出一条血路,喊道:“将军快走。”

    公叔婴回过头来,却见楚国的长戈刺穿了公孙颖的身体。公叔婴愤怒地持着长剑,往景翠而去。景翠向前一挥手,公叔婴被楚军万箭穿心。

    甘茂留下两千将士打理战场,驱车来到景翠身边拱手道:“多谢景翠将军相助。”

    景翠拱手回道:“甘茂将军勿要谢我,我也是奉命行事。”

    甘茂注视着躺在地上的尸首,又道:“宜阳城内的韩军,不知道我们全歼了公叔婴这支军队。若要攻破宜阳城,还请景翠将军助我一臂之力。”

    景翠问道:“甘茂将军有什么地方需要我效力的地方,尽管说。”

    甘茂有意压低声音,说出了自己的计谋。

    景翠笑道:“甘茂将军,好计策。”

    甘茂躬身行了一礼,命令一万将士身穿韩军的战甲。秦军将士虽然不知主将的用意,但也依令而行。

    韩鹏站在城楼上,眼角跳动异常,似乎象征着会有大事发生。忽见,大队人马出现在他的眼前。等到大队人马走近,韩鹏方才看清,来者是韩楚两国联军。

    韩鹏问道:“景翠将军,此战效果如何。”

    景翠扬声道:“此战,我们收获颇丰。歼灭秦军两万人,活捉秦将甘茂。”

    韩鹏和甘茂对战五月,自然认识甘茂。韩鹏见景翠身边被被捆绑之人,正是甘茂。但却不见公叔将军等人,忙道:“公孙将军何在。”

    “公叔将军命我带回受伤的将士,自己正在追歼秦军残余,收复疆土,独建大功。”

    韩鹏了解公叔婴这个人,当下也不在怀疑。连忙命人打开宜阳城。

    韩鹏往‘韩、楚联军看去’,顿时觉得不对。等到韩鹏反应过来,大批敌人已经进入城内。一番血战,韩鹏虽不甘心,但败局已定,只好领着将士逃命。

    甘茂趁势,一鼓作气,破宜阳,定三川,扫清通往周室的障碍。并命人将战果,送回咸阳,邀请秦王下三川,通周室。以观九鼎。
………………………………

第一百九十二章  天下事,诸侯定

    宜阳之战,历经近六个月,最终韩国战败,秦国获胜。韩王仓得知宜阳陷落,扔掉手中竹简,勃然大怒,“宜阳有十万之众,兵甲革新,粮草充足。宜阳城宽池阔,易守难攻。秦国攻了五个月无果,士气低靡。你们告诉寡人,秦国支撑不住,必会撤军归国。为何不到十日宜阳就被攻破。”

    韩相公仲侈拾起地上的竹简,他知王上一时之间不能接受这个噩耗,“王上,楚国背弃同盟。乘我军不备,反戈击我,导致我军溃败。”

    “楚国。”韩王仓握紧双拳,咬紧牙根,注视着殿内的大臣,问道:“韩鹏和公叔婴身在何处。”

    “宜阳城破,公叔将军为国战死,大司马杳无踪迹。”

    “可恶。这一战,寡人还是败给了秦国。寡人多年的努力,最终还是毁于一旦。”韩王仓愤怒道:“寡人竟然会相信楚国是可靠的盟友。”

    “楚国不可信,天下诸侯皆知。”司寇共叔段有意停顿了一下,又道:“宜阳城破,我军折损六万。但秦国损伤也不小。此战,我们一国之力,抵挡暴秦六个月,虽败犹荣。”

    “输了就是输了。”韩王仓深吸一口气,平复心境,“楚国言而无信,欺辱韩国。此仇,寡人一定要报。”

    公仲侈问道:“王上,宜阳城破,接下来的局势,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是战,是和,请王上决断。”

    韩王仓眸色深沉,掷地有声地说道:“战。”

    公仲侈道:“王上,秦国势大,我们…”

    “秦人如虎,亡韩之心不死。寡人战败,割城求和。秦国得了土地钱财,便会壮大实力。秦国贪得无厌,就会一直出兵攻韩。韩国之地有限,财宝有尽之时。求和,无异于自毁长城。韩国比不上秦国,但寡人要天下诸侯皆知,韩国不是一只温顺的羔羊,不会任人宰割。诸侯,胆敢侵犯韩国,韩国虽弱,也会血战到底。”

    公仲侈问道:“王上真的打算和秦国再战。”

    韩王仓态度坚定,“不退秦人,寡人绝不罢兵。”

    “好。”此战输了,公仲侈也是不甘心,“秦国欺我久矣。不退秦人,绝不罢兵。”

    众人高呼道:“不退秦人,绝不罢兵。”

    韩王仓执意和秦国开战,并不是意气用事,逞一时之勇。宜阳是韩国连接上党、南阳和新郑的中枢。宜阳被秦人占据,韩国也被一分为三,其国力必将大大减弱。秦国得宜阳可以任意攻打韩国,吞并韩国疆土。韩国就会沦为不如宋、卫小国。

    宜阳有失,韩国难存。

    韩王仓愿意赌上国运,背水一战。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收回宜阳。韩王仓见大臣同舟敌忾,一致对秦,扬声道:“寡人再此立誓,倾国之力与秦国开战。不退秦军,不复失地。寡人宁可亡国,绝不罢兵。”

    宜阳城破,也令韩王仓清醒,想要击秦,离不开韩魏,“共叔段、公仲侈。”

    共叔段、公仲侈出列,齐声道:“臣在。”

    “你们携带寡人书信,前往魏赵。”

    公仲侈问道:“魏赵两国会出兵助我们攻秦吗?”

    “韩赵同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赵国定会帮助寡人应付秦人。”韩王仓平静地说道:“秦得宜阳,魏王嗣自然也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魏不助韩,就是自掘坟墓。魏国还需要韩国成为阻挡秦国东进的缓冲地。韩国支撑不住了,魏国也就危矣。”

    此战,韩王仓和秦王荡的决斗较量,他输了。为了韩国的将来,他愿意背负一切,赌上一切。

    ……

    赵君雍得知韩宜阳城破,也是寝食不安。宜阳城方八里,韩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加之楚七万之众,临山而救之。秦攻五月,不克,将士折损大半,士气低靡。赵君也得知秦国反战之音一波高过一波,秦王荡也有撤军之意。然,不过十日,秦国竟然攻破了宜阳,斩首韩军六万。

    赵君雍对着群臣道:“秦国攻破宜阳,韩国危在旦夕,寡人不能坐视不管。”

    肥义问道:“君上,打算出兵助韩攻秦。”

    “韩赵向来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韩国有难,寡人岂能不救。”

    李兑道:“君上,我们救韩,等于和秦国开战。秦赵之盟也就瓦解。为了韩国,我们和秦国交恶,兵戈再起。这样做,值得吗?”

    殿内也是议论纷纷,觉得为了韩国,与秦国交恶,不是明智之举。

    公仲侈见赵臣,反对救韩,他担心赵君不愿意忤逆赵臣之意,做出不救韩的政令,也暗自惊出一身冷汗。为了韩国,与秦国交恶。对赵国而言,的确是弊大于利。公仲侈凝视着赵君,静静地等待着,赵君会做出怎样的政令。如果赵君为了赵国的利益,拒绝救韩,他也能理解。但赵君若不助韩,韩国可就危矣。

    “秦国得了宜阳,韩国也被一分为三。韩国弱,秦国便强。寡人不救韩,韩国也会支撑不住。”赵君雍注视着殿内的大臣,又看了看韩相,“三晋和,则存。三晋分,则亡。韩赵魏不团结起来,就等待着被齐、秦、楚三国瓜分。今日,寡人救韩,就等同救赵。寡人不想等着秦国强大之后,出兵攻打我国。”

    田不礼道:“君上所言甚是。韩赵魏只有团结一致,才能立足诸侯。如今之秦,已是虎狼。今日是攻韩,明日便会攻魏、攻赵。韩国有难,我们不救。秦国攻赵,韩、魏也会不救。韩赵魏为求自保,拒不相救,便不能阻挡秦国东进的态势。天下大势,唯有均衡,才会有和平。我们不能让秦国去打破这个平衡。”

    公子成道:“赵国打得赢秦国吗?”

    田不礼道:“打不赢,是一回事。打不打是另外一回事。打,则是向诸侯表明,韩赵一体。不打,则是向诸侯示弱,向秦国示弱。秦国见我们示弱,就会助长其野心。秦国野心暴涨,赵国就危险了。”

    李兑道:“商人重利,自然懂得如何取舍。我们为了韩国得罪秦国,这是一笔不合算的买卖。”

    “在乎眼前的商人,自然难成大事。”田不礼道:“我们救韩,从目前来看,的确不划算。从长远来看对我国是有好处的。有了韩国,我们就可以牵制秦国和齐国。一旦,中原有变,我们和齐、秦发生战事,赵国就会多一个朋友。”

    公子成道:“齐、秦和赵国是朋友。怎会再起兵戈。”

    “齐、秦和赵国是朋友,此乃天下局势平衡。齐得赵相助,齐强。秦得赵相助,赵强。如果齐、秦两国皆想攻赵,赵国就不会是两国的朋友,而是两国的敌人。”田不礼冷笑道:“秦国要争霸诸侯,就必须东出,攻打三晋。齐国要西进争霸,也要攻打三晋。我们扶持姬职,复兴燕国,以平叛驱齐的名义,赶走齐国。濮上之战、燕地得而复失,让齐国国力大衰。这几年,齐王田辟隐而不发就是为了积蓄国力。一旦,齐国恢复国力。齐国的利剑不知是对魏,对韩,还是对赵国。秦国打完了韩国,尝到了甜头。秦剑,下一个要打的国家是魏,还是赵。大争之世,没有和平,只有兵戈。”

    公子成质问道:“你劝君上助韩,是不是收了韩人的好处。为了一己之私,置国家利益不顾,居心何在。”

    “哈哈哈哈哈。田不礼虽然贫困,也不至于要他人救济。”田不礼纵声一笑,“秦国不仅是韩国的敌人,也是赵国的敌人。救韩,等于救赵。”

    赵君雍制止众人的争吵,问道:“韩相,韩国失了宜阳,韩王是什么态度。”

    韩相拱手道:“不击退秦人,不收复山河,绝不罢兵。”

    “众位,你们听见了吗?这是韩王的决意。韩王尚且如此,寡人又何惧。”

    公子成道:“救韩等同于和秦国开战,君上三思。”

    “秦国仗着国力强盛,欺压三晋。寡人不能坐视不管。”赵雍问道:“肥义,寡人该不该救韩。”

    “韩赵向来友好,同舟共济,相扶相持。秦国攻韩,意欲窥周。如果我们按兵不动,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秦国野心就会进一步膨胀。秦王荡就会产生错觉,认为天下诸侯软弱。我们救韩,就等于向秦国表明态度…天下事,由天下诸侯定,不是秦国说了算。”肥义又道:“臣,支持助韩击秦。”

    “肥义之言,甚符寡人之意。天下事,由天下诸侯定,不是秦国说了算。”赵雍又道:“秦得宜阳,定三川,以临二周之郊,据九鼎,按图籍,挟天子以令诸侯。宜阳也是中原诸侯的门户,秦得宜阳,可以挟二周北攻燕赵,东伐魏齐,南伐宛楚。秦国占据宜阳,害怕的不只是韩国,还有中原诸侯。宜阳不仅是韩国中枢门户,也是周室屏障。秦国攻下宜阳,不仅灭周如探囊取物,东进中原也将门户洞开。寡人也相信天下诸侯,也不想看到这个局面。”

    众人闻言,点头称是。

    “仇液。你前去秦国,告诉秦王。若不归还韩国宜阳。秦国就是韩赵的敌人。赵、韩两国同仇敌忾,势必和秦国,一较高下。”

    “喏。”

    赵君雍道:“富丁,你出使魏国,告诉魏王,赵国愿意助韩击秦,邀他相助。”

    “喏。”

    公仲侈见赵君有如此见识和魄力,回想起十八年前,三晋聚首赵信都的往事。他更加相信,赵君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赵君会在中原叱咤风云,扬威名与诸侯。也许,赵君真的会如犀首所说,成为三晋之首。公仲侈拜道:“臣,谢赵君助韩之恩。愿,韩赵两国永为兄弟之邦。”

    ……

    秦王荡在咸阳得知甘茂破宜阳,定三川,替他扫清了车通周室的一切障碍,心中大喜。于是,将国政要事交给右相赢疾。

    赢疾见他真的要去周室,问九鼎,忙道:“王上乃秦国之主,岂能涉险。宜阳之战,韩国输了。韩王仓不甘善罢甘休,势必会举国反攻。魏赵两国若出兵助韩,出兵攻我。应该如何是好。”

    “三晋若不服,攻我秦国。寡人亲自带领大秦锐士与之相争。寡人和三晋开战,三晋有胆量吗?”秦王荡眸色之中尽是王者的霸气,“定三川,车通周室,问鼎中原,乃寡人平生的志向。寡人若能以观九鼎,争霸中原。虽死,亦无憾。”

    赢疾明白,无论如何进言,也难以劝回秦王荡的心意。秦王荡的胆识、谋略和魄力,与秦惠王驷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用武这一方面,远超先王。赢疾见秦王荡信心满满,志在必得,只好允诺,处理好咸阳大小事物,以待王归。

    秦王荡离开咸阳之前,对着赢壮说道:“众多兄弟之间,寡人和你关系最好。寡人不放你前往雍城封地,以你为庶长,留在咸阳。就是因为你的性子像极了寡人,寡人也需要你的帮衬。明日,寡人前往周国。寡人继位至今,朝中还有很多人,人心未归。你要替寡人密切监视国内的动向。寡人允许你便宜行事,先斩后奏。”

    “请王上示下。”

    “叔父权势太大,态度忽明忽暗。寡人忌惮他,一边用他,一边打压。但叔父忠心,日月可鉴。你呢?不可监视他。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秦王荡低声道:“寡人得知,先王的芈八子,暗中和朝臣联络,有祸乱秦国的迹象。但,她的长子在燕国为质,另外两个儿子,年幼,深居宫中。如果你发现,芈八子和楚籍权臣有不臣之心,危害社稷。。。杀。”

    “喏。”赢壮又道:“魏籍大臣要不要监视。”

    “寡人之母是魏国人。王后,也是魏国人。寡人继位,驱逐张仪,赶走魏章等人,母后已然动怒。”秦王荡摇了摇头道:“寡人不能在让母后生气。这几年,魏籍大臣在寡人的敲打下安分守己,不会祸害秦国。”

    “王上的吩咐,臣谨记在心。”赢壮躬身道:“臣弟,等待王上归来。”

    “寡人,去看看周国,看看周的天下。”秦王荡道:“取周而代立者,秦也。寡人要夺九鼎,争霸中原。寡人要建立不世功勋,让中原诸侯来咸阳朝拜。”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